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下册课件-1.1放大镜-教科版(共26张PPT)

六年级科学下册课件-1.1放大镜-教科版(共26张PPT)
的眼镜。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常见能放大物体的仪器
放大镜
科学概念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
体图像的功能。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
(凸起)。
放大镜的作用
放大物体的像--物体并未变大
聚光作用--聚太阳光点燃火柴 或纸张
谢谢
用放大镜观察照片和电视机、计算机的屏幕
不仅图像放大了,而且还 会发现肉眼不能发现的秘密, 那就是图像是由色彩点组成的。
放大镜的特点
特点:
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 较大呢?
用三个不同的放大镜观察同一物 体,找到放大倍数最大的放大镜。
我们的研究成果
放大镜镜片特 点是透明、中 央厚边缘薄。
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
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 )有关
放大镜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宝石可放大物体的影响,最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图像---由色彩点组成――将图像分割成许多网点 放大物体的像--物体并未变大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显示器屏幕――由色彩点(红绿蓝三色)组成 用三个不同的放大镜观察同一物
A、凸度 B、材料 C、面积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想一想:这些物品为什么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用放大镜观察照片和电视机、计算机的屏幕 1、老爷爷看报需要购买哪种镜片?( )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 )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3、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 A、 B、B、

放大镜

放大镜

策划:屠元成 斯苗儿 郑少艾 制作:祝海丽 审核:喻伯军 责编:朱卫国 宁 宇
编制: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出版: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时间:2011-11-20
玻璃杯 广口瓶 烧杯 烧瓶 水滴
塑料袋
其它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
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 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
透明
中间厚,边缘薄
放大镜(凸透镜)
镜片凸度大,放大倍数也大。
放大镜能放大的秘密
• 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 ,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 呢? • 镜片具有“凸”、“透”的特 点。
农业科技人员
考古学家
老人读报
鉴定珠宝
公安人员
用放大镜修 理精密仪器
拆除危险 物品
观察病虫 害 考古研究 文物
光学仪器 的镜头
汇聚光线 取火
查看比例 尺较大的 地图
思考与讨论
1.这些物品中哪些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2.能放大物体图像的物品有哪些特点?
3.怎样的物品放大倍数比较大?
• 下面的器具有没有放大作用?说说自己的 理由,然后实际验证一下。
• 判断 • 1、我们可以把放大镜移至眼前,再移动物 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晰。(√ ) • 2、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 √ ) 体的图像放大( • 3、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 图像放大。(√ ) 4、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 • 5、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 •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 获得更多的信息。( √ )
放大镜的用途与历史
• 阳光下点燃纸是其 作用;可观察微小世 界是其 作用。 • 早在 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共32课,636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共32课,636页)
老光镜是凸透镜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前节知识回顾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蓝 三种颜色组成。
、绿 、
2、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光线通过放大 镜会发生 折射 。
• B、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 中间较厚(凸起)
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高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透镜的中央厚度 有关,与放大镜的直径大小无关。
凸透镜和凹透镜
• 老光镜镜片是凸透镜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的是英国的格罗斯泰斯特
• 近视镜镜片是凹透镜
英国科学家培根设计并制造 出了眼镜)
。放大装置

判断
1、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构造有关。( √ )
2、很多昆虫的嗅觉灵敏和它们的触角有关。( √ )
3、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私密。(√ )
4、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
5、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
()

6、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 7、苍蝇在竖直光滑玻璃上不会滑落,跟它翅膀有关( √)
练习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 绿 、 蓝 三种颜色组成。
2、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光线通过放大 镜会发生 折射 。 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水晶 琢磨而成的。最早提出放 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 格罗斯泰斯特,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是由 培根 设计制造的。
作业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放大镜》PPT课件

《放大镜》PPT课件

直径相同,凸度不同
凸度:中央凸起的程度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探索2
比较不同放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研讨
1.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
中央厚边缘薄、透明
玻璃镜片
2.人们为什么把放大镜叫做凸透镜?
塑料镜片
不同的材料,只要是有凸度且透明的,都具有放 大作用。因此,放大镜又叫作凸透镜。
探索
放大镜的镜片
玻璃片
近视眼镜的镜片
能否放大物像

不能
不能
探索
从侧面观察、 比较三种镜片的形状,用能放大物体图 像的镜片与另两种镜片进行比较,找寻它们不同的特点。
放大镜的镜片
玻璃片
近视眼镜的镜片
能否放大物像

不能
特点
中央厚边缘薄 中央边缘一样厚
(截面图)
不能 中央薄边缘厚
探索
放大镜的结构特点:
聚焦 哪些场合会用到放大镜?
观察 小动物
观察 植物
查字
地质 考察
聚焦
正确使用放大镜
使用方法:将放大镜移到一定的位置,使眼睛能看到清晰而又放 大的图像为止。
注意事项:不用手直接摸镜片,使用完毕装入盒子,避免镜片与 尖锐物体接触等。
探索
观察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近视眼镜的镜片
用这三种镜片观察大小相同的文字、指纹或皮肤上的毛孔,找 一找哪一种镜片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研讨
2.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同?
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凸度不同。
3.镜片的放大倍数跟什么有关?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高。
拓展
自制放大镜
选择什么材料? 怎么制作? 如何检验是否具有放大作用?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水滴放大镜》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水滴放大镜》课件
水滴放大镜
问题与聚焦
同学们,你们用过放大 镜么?放大镜有哪些功 能?
分析与设计
是什么给人类 发明放大镜的 启发呢?
我们也来制作 一个放大镜吧!
细心观察,发现天然的放大镜
材料与工具
配套器材:
配套:滴管、橡皮泥、方格纸、 电线。 环绕橡皮泥,制成 放大镜框和手柄。
圆圈大小不同,圆圈( )的容易制作出水滴放大 镜。经过实验探究,直径为( ) 毫米的水滴放 大镜效果最好。
对一滴小水滴而言,水面像紧紧缚着一层水膜。 是的,这就是液体的表面张力。在水的表面张力作 用下,小水滴形成了中间凸边缘薄的凸透镜。利用 光的折射,呈现放大的效果。凸起程度越大,放大 倍数越大。
② 用铅笔钻洞,在洞中滴水。 ③ 用滴管调节圆圈中的水量。 ④ 再做几个不同大小洞的水滴放大镜,试一试,对
比放大效果。 ⑤ 放大效果可以用网格纸观察。
展示与评价
放大效果探究
放大成像中,中间扭曲( )边缘扭曲( )。圆 圈大小相同,水越多,水滴表面弧度越( )放大 倍数越( )成像的扭曲程度越( )。
拓展延伸
1. 利用盐、洗洁精等材料改变水的表面张力, 再观察水滴放大镜,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 水滴放大镜能够聚光生教火科版么?(需家长陪 同,严禁个人实验)
3. 水滴显微镜:用一只激光笔照射水滴放大 镜,你发现了什么?

《放大镜》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PPT课件

《放大镜》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PPT课件

放大镜的历史
玻璃容器
古代透镜
古代放大镜
镜架 镜片
镜柄
放大镜的历史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继续探究放大镜的奥秘——
拓展--选择题(多选)
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B.
C.
D.
E.
感谢您的聆听
挑战二:
①留下1号、2号放大镜片,其它材料放回材料盒。 ②以本课课题“放大镜”为观察对象观察进行比较。 ③每个同学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找到放大镜放大 倍数的秘密。
生活中的放大镜——
放大镜的镜片和能放大物体的器具的共同特点是

放大镜的特点——
放大镜的镜片特点: 透明,中间厚边缘薄。——凸透镜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和直径无关,和凸度有关。(凸度:镜片中央凸起的程度。) 生活物品的放大现象: 水滴、玻璃杯杯底、装水的烧瓶、老花镜、水晶球……
观察指纹
精密仪器 修理工 某某人员
学生
……
放大镜
探险家
观察小动物
聚光取火
观察植物的 花或种子
农业科技 人员
查看胚芽
考古学家 研究文物
某某 查看缩微地图
怎样正确地使用放大镜?
镜动,物不动。
物动,镜不动。
挑战活动:分别用2种方法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放放大大镜镜下下的的新新发发现现
百元纸钞
线条?沟壑?还是发丝?
挑战任务: 放大镜的特点——
放大镜的特点学习单一
材料名称
1号放大镜片 2号放大镜片
围棋子 玻璃片 近视眼镜片
材料特点

六年级科学下册_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科版ppt(19张)标准课件

六年级科学下册_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科版ppt(19张)标准课件

合成刺吸式构
造,能插入蚜
3
虫体内,它吧

蚜虫的体液吸

感 后还会把蚜

虫的空壳粘在 自己背上做伪

装,成了披着

蚜壳的狮子
1 产 卵 的 草 蛉
顶部“开
4
始”面板 中可以对

字体、字

号、颜色、 行距等进

行修改。

建议正文 8-14号字,

1.3倍字间

距。

02蚜虫的天敌蚜狮
2 草 蛉 的 卵
本课内容
01
奇特的身体构造
蝴蝶的翅、蝇的 眼、蟋蟀的耳昆虫的 触角等你都知道是什 么样子的吗?
这节我们来观察 学习。
02
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 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 对蚜虫和草蛉进行比较 深入的观察,并进行记 录和描述。
小结: 昆虫的触角
蝴蝶的触角
雄蛾的触角 天牛的触角
蝗虫的触角
昆虫的触角:
蟋蟀蝗虫的触角成丝状,蝴蝶 的触角成棒状,雄蛾的翅膀成 羽毛状,天牛的触角成鞭状。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01
奇特的身体构造
01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
A 蟋蟀的耳朵
C 蝴蝶的鳞片
B 蝇的复眼
D 昆虫的触角
• 你们能发现这些细节吗?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会使用放大镜,现在我们用放大 镜观察身边的小动物。
A蟋蟀的耳朵
蟋蟀的耳朵不是长在头部,而是生在前肢的小 腿上,呈裂缝状,叫鼓膜器。里边有特殊的 “录音器” 一一感觉细胞,贯穿着神经。
蚜 虫 和 它 的 天 敌 草 我们学习了四种代表性的昆虫的触角,回忆下都有哪四种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课件

放大镜的特点
玻璃杯 广口瓶 烧瓶 烧杯
水滴
共同点:透明、凸起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保鲜袋
小知识
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体 的影响,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 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 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 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六年级科学下册
昆虫的触角
棒状
羽 毛 状
丝 状
昆虫的头部都有一对触 角,昆虫的触角像“电 视机上的天线”,可左 右上下不停地摆动,以 接受来自不同方位的气 味。能感触物体,还能 平衡身体。
不同种类的昆虫,“天 线”的形态也各不相同:
蝗虫的触角呈丝状; 蝴蝶的触角是棒状; 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 鞭状 天牛的触角是鞭状。
2、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
3、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 4、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 5、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 ) )
练习
1、(
C
)发明了眼镜。 B、牛顿 C、培根 )。
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课件目录
1.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放大镜下的晶体 4.怎样放得更大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微小世界和我们
1.放大镜
设计者:滨城区实验小学
张春华
在科学课的学习中,我们经常用到放大镜, 我们曾经用它观察过什么? 用放大镜观察和用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草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大镜
考古人员 研究文物
汇聚光线
野外探险人员 科研人员
地质学家
查看比例尺 较大的地图
光学仪器 的镜头
8
9
观察方法一:
动“镜”
10
动“物”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 大而清楚。
11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观察记录表
物体名称 报纸
放大镜获下的新发现
布料
12
13
14
放大镜的秘密:
能把物体的图像变大,显示人 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19
放大镜的特点记录表
活动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 我们预测( )号镜片的放大倍数最大。 预测的理由是: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 )号镜片的放 大倍数最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 有关,它们的关系是:
20
下面的器具有放大作用吗?
烧瓶 烧杯
水滴
21
小知识
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 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 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 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 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 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放大镜
1
放大镜的作用
1.放大物体的像--物体并未变大 2.聚光作用--聚太阳光点燃火柴
或纸张
2
农业科技人员 3
考古学家
4
老人读报
5
鉴定珠宝
6
公安人员
7Hale Waihona Puke 放大镜的应用: 用放大镜修 理精密仪器
观察植物的 花或种子
拆除危险物品
观察发现现场找 到的纤维和指纹
公安人员
精密仪器
修理工
农业科技人员 观察病虫害
15
放大镜的特点记录表
材料:①1号放大镜片 ② 2号放大镜片 ③围棋子 ④玻璃片 ⑤近视眼镜片
16
挑战任务:
1、看一看:那些材料具有放大功能? 哪些材料没有放大功能?
2、比一比:分别与没有放大功能的每一 种材料比一比,放大镜有什 么特点? (填好活动一)
17
放大镜的特点记录表
活动一
①放大镜 ② 塑料放大镜③围棋子④玻璃片⑤近视眼镜片
活动一: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 通过用放大镜分别与玻璃片、围棋子、
近视眼镜片的比较我们发现:放大镜片具有 的特点。
(用简洁的几个词语概括)
18
操作提示: ①留下1号2号放大镜片,其它材料放回材料盒。 ②以记录单中间的一行“EEE”为观察对象观察
进行比较。 ③每个同学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找到 放大镜放大倍数的秘密,填好活动二。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