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观察黄德;谢向前;邹俊民【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4(000)009【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conventional drug therapy combined with early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Methods 92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drug treatments,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patients were subjected to early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patient's limb motor function(FMA score)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Barthel Index)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were signiifcantly improv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ifcant(P<0.01). Conclus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to th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can signiifcantly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 and improve daily living skills, improve prognosis.%目的:观察常规药物治疗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

(.h epesH si l f h nh uCt, a rv c, h nh u 2 0 0 C ia 2 h epesH s i l f ay 1 eP o l opt e z o i Hun nPo i e C e zo 4 3 0 , hn ; . eP o l opt n u T aoC y n T ao P Dir tG a ghuC t, u n d n rvn e G a gh u 17 , hn) s i , u n zo i G a g ogPoic , u n zo 5 0 C ia tc y 14
脑卒 中是 中老年人 的常 见病 、多发病 ,其致 残率 可高达 7 % 以上 , 其 中 有 1 %的 患 者 甚 至 日常 生 活 都 不 能 自理 . 0 这 5 给
te t n .Re u t :T e e r e u t n o h e a i tto r u h n t e c n r lg o p n h i e e c s sait— r a me t s ls h a l r s mp i ft e r h b l a i n g o p t a h o to r u ,a d t e d f r n e wa t t i y o i f s
【 sr c】Obe t e T b e eteer ea itt no t k a e t t m rv e rlgcl u cin m t u e Ab ta t jci : oo sr h al rh bla o fs o ep t ns oi po enuooia fn t . oo rn — v v y ii r i o r
te t , o i r v a l i i g a d q aiy o f . i n s t mp o e d i l n n u l fl e y v t i
对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

对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前言:脑卒中是因为脑血管阻塞引起的一种供血障碍性疾病,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并且在短时间内出现肿胀坏死症状,继而发生脑血管疾病,因此,在临床上实施有效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
在相关研究中显示,脑卒中患者除了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外,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对疾病的治疗也尤为重要[1]。
一、病史摘要患者:王枝贵,性别:男性,年龄:63岁。
主诉:15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四肢无力而就诊本院。
现病史:患者于15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四肢无力,以左侧肢体明显,抬举费劲、行走欠稳,无流涎、呛咳,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悸,无抽搐、呕吐,无意识障碍、二便失禁等症,随后症状稍好转,当时未予重视,未及时就诊,今症状加重,由家人送至我院就诊,门诊测血压170/100mmHg,故拟“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收入我科。
入院后给予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并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患者住院治疗28天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病情稳定,顺利出院。
二、护理评估体格检查:体温36.5℃、心率:83次/分钟、呼吸:18次/分、血压170/100mmHg,神志清晰,发音正常,对答切题,检查合作。
右侧肌力5-级,左侧肌力3級,四肢肌张力正常。
双侧Babinski(-),Cordon(-), Hoffman(-)。
脑膜刺激征(-)。
三、护理问题(一)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其心理上出现明显负面情绪。
(二)患者肢体功能存在异常。
(三)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较差。
四、护理目标(一)提高患者与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二)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
(三)为患者提供足够的康复支持,提高康复效果。
五、护理措施(一)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①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可以利用视频、手册、PPT等方式开展宣教,重点是让患者了解到进行康复锻炼的意义与目的,让患者可以发自内心地配合护理。
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每天都应该与患者进行沟通,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此外,还应该叮嘱家属关心患者,让患者有足够的信心康复。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同 时减 轻 心 脏 负 担 ; 正 压 通 气 使 胸 腔 内 压 力 升 高 , 脉 回 心 ② 静 血量 减少 , 脏 前 负 荷 下 降 , 时 减 少 左 心 室 的 跨 壁 压 , 轻 左 心 同 减 心 室 的后 负荷 ; 使 心 肌 张力 下 降 , 善 冠 状 动 脉 供 血 , 高 心 ③ 改 提 肌供 血。 本 研 究 的对 象 都 是 6 2岁 以 上 的老 年 人 , 肺 储 备 功 能 低 , 心 有 证 据 表 明 硝 普 钠 联 合 N P 治 疗 心 力 衰 竭 比常 规 治 疗 更 能 PV
[ ] A awa R, g r l N , paD.No 6 g r l A awa A Gu t n—iv s e ee t n ai v n i v —
l i ct ad gnep l nr dma[ ] otad a o i auecri ei u tnn o mo ayee J .P s r g
21 0 0往
3 讨 论
右 江 民族 医学 院学报
第 4期
工 作 , 除 患 者 对 NP V恐 惧 心 理 , 立 病 人 良好 的 依 从 性 , 消 P 建 也
是 N P 成 功 的关 键 。 PV
随 着 心 血 管 疾 病 治疗 效 果 的 提 高 能 够 使 冠 心 病 、 血 压 病 高 人 的 生 存 时 间 延 长 , 而 使 老 年 性 心 力 衰 竭 在 临 床 上 更 加 常 从
张肺 泡 和 气 道 , 减少 肺 泡 水 肿 和 气 道 阻 力 , 善 肺 的 顺 应 性 , 改 缓 解呼吸肌疲劳 , 减低 呼 吸 肌 做 功 , 吸 肌 耗 氧 减 少 , 善 缺 氧 的 呼 改
本 研 究 表 明 , 普 钠 联 合 NP V 能 够 比 传 统 常 规 治 疗 方 法 硝 P 更 能缓 解 心 力 衰 竭 引 起 呼 吸 困 难 , 高 心 功 能 , 治 疗 老 年 性 提 是 心 力 衰 竭 的 一种 有 效 方 法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疗效观察

亡率有所下降 , 但是生存 下来 的患者大部分存 在不 同程度 的功
能障碍 , 而很 大程度影 响患者的 日常生活能力 。为此 , 从 降低致
残率给 以合理有效的治疗 , 最大 限度的恢 复患者 的肢 体运 动功
能 和 E常 生 活 活 动 能 力 , 高 患 者 的 生 活 质 量 是 医 务 工 作 者 共 l 提 同关 心 的课 题 。 笔 者 20 0 7~2 0 0 9年 收 治 的 2 0例 脑 卒 中患 者 0
注 : <0. 01 P 0
准差 ( ) ±s表示 , 成组计量 资料 比较采用方 差分析 , P<0 0 .5为
差 异 有统 计 学 意义 。
2 结 果
参 考 文 献
[] 1 李连章. 中风 急症. 天津 : 天津科技翻译 出版公 司,90:. 19 6 [ ] o annR Wa hS Jsp . rn n me a ne 2 B hn o W, l ,oehMC O s a adt db l c s il i a
[] 3 缪鸿石 , 朱镛连. 脑卒 中的康 复评 定及 治疗. 北京 : 华夏 出版
社 .0 3: —1 1 20 5 4 .
分别代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B 评分 、 M I 康复效率 、 临床疗效。
3 讨 论
【 收稿 日期 】 2 1 — 0 1 00 1 — 2
( 文编辑 : 旭然 ) 本 程
中外 医 学 研 究
21 0 0年 1 月 第 8卷 2
第2 8期
C N S N O EG E IA E E R H HIE E A D F R I N M DC LR S A C
占 砑 乡 ¨ | l。l | I 。 叠 曩 . : | _ l . 。 蠢 重 。 l _ l — l ≯ | 曩l l 。 √ 0 ≯ 誊 碧 誊 l _ _ 蕾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效果观察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在脑卒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湖北省中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共126例,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治疗组进行早期肢体综合康复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标准、改良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来评价其作用。
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及nihss,fma和adl评分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0天后,康复治疗组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对照组提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尽早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可能是促进脑卒中功能恢复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康复治疗脑卒中效果观察。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近况(医学论文)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近况(医学论文)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高不下。
早期康复治疗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措施,促进患者身体和认知功能的恢复,降低残疾率和死亡率。
近年来,围绕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医学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涉及治疗方法、康复评估、康复训练等方面。
其中,以下三个方面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1. 早期康复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早期的康复治疗能促进患者的康复,但对于具体的康复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当前的研究倾向于在脑卒中后24小时内开始康
复治疗,并持续至数周或数月。
2. 康复训练的方式和强度:康复训练是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重点,当前主要的训练方式有物理疗法、言语疗法、认知康复、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
关于训练强度和频率,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康复评估指标和方法: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需要通过评估指标的变化来体现,目前常用的指标包括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中风后遗症生活质量评估问卷等。
未来需要进一
步明确评估指标的可靠性和灵敏度,并研发更加科学、准确的评估工具。
总之,早期康复治疗是脑卒中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科学、规
范的治疗方案需要多学科合作,不断优化和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康复和扶贫工作。
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临床观察

计算和操作过程繁琐 , 体表缺乏参照, 有一定的盲 目性。 从实际操作情况看 , 本法的定位准确性很高, 在垂直与 前后方向上误差在 s mm 以内, 定向误差约 10’ , 基本可以满 足 25 ml 以上、 5一7 。 以下脑内血肿的微创穿刺引流。 深度 m 根据文献报道 2 世纪 9 年代 以来高血压脑 出血的常 0 0 规开颅手术的死亡率仍高达 20. 8 %, 主要是由于传统外科开 颅伤口大, 正常脑组织暴露多 , 手术创伤大, 消除血肿时易损 伤正常脑组织 , 易造成出血 , 加重脑损害。而计算机 CT 辅助 外贴标志物微小骨窗治疗方法具有无可 比拟的优点。它适 用脑内大部分出血 , 特别是深部如丘脑出血, 脑室出血; 方法 简便, 反应轻, 可局麻下进行。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仍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 , 立体定 向微创术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技术 , 本方法可算是立体定向 微创技术的简易形式。这种微创术能有效的减少、 解除高血 压脑出血的占位效应及降低、 解除颅高压, 从而起到提高生 存率的关键作用。这是传统内科疗法所不及的一大优势, 值 得提倡应用 , 尤其是在基层医院。
组别
BI FMA
治疗 前
治疗后
治疗前
3 5 . 42 士17 . 38 33 . 82 土16 . 5 1
> 0 .05
治疗 后
67 . 40 土28 . 39 49 . 38 土27 . 33
< 0 .05
康复组 对照组 P值 3 讨论
38. 36 士 00 25. 39 . 16 士 . 24 28 > 0, 05
3 讨论
伴随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医学影像学三维重建技术有了 突飞猛进的发展, 可以进行三维重建的 CT 、 MRI、 DSA 等技 术已经在神经外科和立体定 向神经外科领域得到应用。 为达到准确定位, 各种基于立体定向原理的体表定位技 术不断涌现。这些技术对于提高穿刺的准确性起到相当重 要的作用, 也存在局限性:①常常需要安放体表标记, 必须再 次 CT 扫描才能完成定位过程;②某些定位器的结构较复杂, 自制有困难, 而简单的直角定位板材用 目测定位, 在头颅表 面弧度较大处仍可能存在较大误差; ③某些徒手体表定位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1-5949(2002)05-0267-02・论 著・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沈晓明,肖玉华,马 丹,王兴山 [摘要]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方法 将126例急性脑卒中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62例,在给予一般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Bobath技术进行早期康复治疗,30天为1个疗程。
对照组64例,仅给予一般药物治疗。
从研究开始到30天结束后的评分指标包括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和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减少(P<0.01);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84%(χ2=3.96,P<0.05)。
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急性脑卒中偏瘫后的功能恢复是非常有效的,它能明显减少致残率而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 康复;急性脑卒中;偏瘫[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of acute hemiplegic stroke in62patientsS HEN Xiao-ming,XIA O Y u-hua,MA Dan,et al.(The Second People’s Hosp.of Nantong,Jiangsu226002,China)[Abstract] Objectives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in treating acute hemiplegic stroke.Methods 126cases of hemiparalysis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62patients in the treated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2 al treatment and early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with Bobath technique for30day as a course.64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only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evaluation points included clinical neurological deficitis scate of stroke.Barthel index and the total ef2 fective rate at the begin and the end(30day)of the course.R esult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linical neurological defects in the treated group was much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1).The Barthel index increased markedly,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P<0.01).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95%in the treated group,while84%in the control group(χ2=3.96,P<0.05). Conclusions Early rehabilitation is very effective for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acute hemiplegic stroke.It can markedly decrease disabilities and improve daily activities.[K ey w ords] Rehabilitation;Acute st roke;Hemiplegia 近年来,脑卒中的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其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卒中后残疾病人不断增加,因而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日益受到重视。
由于我国现代康复治疗开展较晚,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一般在病人恢复期转入康复病房才开始,错过了最佳时机。
为此,我们在神经内科病房设置康复治疗室,从1998年12月-2001年9月,对62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年龄50-90岁,初次发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检查确诊的脑出血或脑梗死,共131例(其中终止治疗5例,其原因为家属要求终止或转院),随机分为两组。
62例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者作为治疗组,其中脑梗死41例,脑出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2 [作者简介]沈晓明,男(1957-),江苏籍,汉族,副主任医师,学士学位,从事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治。
21例。
另64例仅用药物治疗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脑梗死45例,脑出血19例。
两组病人年龄、既往史、伴发病评分情况相近,具有可比性,见表1。
评分标准见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有关文献。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年龄、伴发病、既往史评分结果( x±s)组别例数(男/女)平均年龄伴发病评分既往史评分治疗组62(39/23)59.30±8.30 3.02±1.69 3.22±2.72对照组64(40/24)58.70±8.43 2.92±1.72 3.98±3.20 t0.400.33 1.43P>0.05>0.05>0.05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急性期有脑水肿者给予20%甘露醇、10%复方甘油,用量及时间视病情而定。
用5%GNS 500ml输液中加胰岛素8U、20%硫酸镁10ml和脑复康250ml静脉点滴,脑梗死加用抗血小板凝聚药,同时注意水电酸碱平衡的调节、抗生素应用等常规处©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理。
1.2.2 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应用Bobath技术进行康复治疗。
即(1)卧位:保持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的抗痉挛体位,并定时更换体位;被动活动各关节;主动翻身、移动;搭桥运动训练;躯干活动训练;独立完成由卧位至坐位的转换。
(2)坐位:爬行位或跪位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独立完成坐位至站位的转换。
(3)站位:站位平衡训练;患侧下肢负重训练;反复练习伸髋下的屈膝踝背屈。
(4)步行训练:站位相时,训练在患腿负重下健腿作向前向后小幅度迈步;摆动相时,在不提髋时屈膝迈步,踝背曲,足跟着地。
康复开始时间:脑梗死在发病后72小时-7天内,脑出血在发病后7-10天内,生命体征稳定。
康复锻炼每日1 -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患者自行锻炼时间不计)。
疗程30天。
1.3 疗效判断:观察指标为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ADL)的Barthel指数评分[2]。
两组均在开始前和治疗后30天由专人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资料用微机处理,采用stata 4.0版软件。
两组间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2.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说明有可比性,而治疗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改变,见表2。
2.2 ADL的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两组差异无显著,治疗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见表2)。
表2 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x±s)组别例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前 治疗30天后Barthel指数评分 治疗前 治疗30天后治疗组6224.72±9.3110.20±8.6319.80±14.2276.83±22.11对照组6423.87±7.9919.20±8.7222.11±17.3338.52±21.82 t值0.55 5.820.829.79P值>0.05<0.01>0.05<0.01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的比较组别例数基本痊愈n %显著好转n %好转n %无效n %恶化n %治疗组622642************对照组6417271828193071134 注:两组比较χ2=3.96,P<0.052.3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62例中有效59例,总效率95%,而对照组64例中有效54例,总有效率84%。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 =3.96,P<0.05),见表3。
3 讨论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许多脑卒中患者得以挽救生命,但相应的功能障碍继之成为主要矛盾,因而康复治疗逐渐受到重视。
过去对卒中康复治疗是否有效,一直存在争论,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卒中康复是有效的[3],且大多数认为应当尽早地进行康复,甚至有超早期康复治疗的说法[4]。
在我国脑卒中患者急、早期仅集中于药物治疗,而对功能训练不够重视,对康复几乎没有开展,延误了康复的最好时机。
患者如到康复机构康复,差不多都在1个多月或数月后,有的甚至在数年后,效果极差,患者不能回归社会和家庭[5]。
早期康复之所以有效就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在损伤后具有结构和(或)功能上的重组织能力,即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高度的可塑性[6],这是神经系统疾病康复的重要理论依据。
瘫痪病人潜在的学习能力越大,功能重组的机会就越多,康复成功率就越高。
本组资料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还是Barthel指数评分两组比较,P均<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从表3中也可看到总有效率两组比较,χ2=3.96,P<0.05,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早期康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另外本研究的特点是神经内科病房设置康复治疗室,在早期药物治疗的同时尽快开展康复治疗,康复由神经内科医师和受过正规康复训练的护士进行,这样便于对脑卒中进行早期治疗和观察疗效。
康复的方法也不同于传统的疗法,而是应用Bobath技术进行。
研究证明这样能明显提高患肢运动功能,减少后遗症,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1] 中华神经科分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 高谦,姚志彬.卒中的康复问题[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9,7(1):31-33.[4] 郑多瓯,莫雪安.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9,26(2):69-71.[5] 赵沂敏,朱镛连,方定华.第三届全国神经康复会议纪要[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9,32(3):186-187.[6] Johansson BB.Brain plasticity and stroke rehabilitation:The willislecture[J].Stroke,2000,31(1):223-230.[收稿日期]2001-11-05 [责任编辑]杨自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