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社交礼仪的馈赠礼仪
有关于馈赠的礼仪_交际礼仪

有关于馈赠的礼仪_交际礼仪在社交场合中,馈赠礼品是一种常见的交际行为,它不仅能够传递对对方的关心和尊重,还能够加深人际关系的亲近程度。
然而,馈赠礼品也涉及到一定的礼仪规范和文化背景,如果不注意其中的细节,可能会引起误解甚至冒犯对方。
因此,在进行馈赠礼品时,需要遵循以下的礼仪原则。
首先,选择合适的礼品是非常重要的。
礼物的选择应该根据对方的个人喜好、兴趣爱好、年龄性别、职业身份和文化背景来考虑。
一般来说,礼品应该是有实用价值和符合对方身份地位的。
在选择礼品时,应该避免选择过于昂贵或过于廉价的礼品,以免给对方造成负担或者失礼。
其次,送礼的方式也需要注意。
在传递礼物时,应该注重节奏和礼仪。
如果是正式场合,可以事先准备一个精美的礼品盒,并写上一封祝福信或感谢信,表达自己的心意。
在送礼时,应该面带微笑,举止得体,以显示出对对方的尊重和重视。
在递交礼物时,可以说一些祝福的话语,如“祝你生日快乐”、“谢谢你的帮助”等,以增强礼物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接受礼物的人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礼仪。
当收到礼物时,应该表达自己的谢意,并注意礼物的接收方式。
在接收礼物时,可以轻柔地放在手心中,表示对礼物的珍视和重视。
如果礼物很大或者很重,可以请他人帮助搬运,同时要注意礼貌用语和态度,以显示出对礼物的重视。
最后,礼物的感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论礼物的价值,接收礼物的人都应该表达出自己的感谢之情。
可以通过口头表达,写感谢信或者发短信等方式来表示自己的谢意。
在对方生日或者特殊节日时,也可以送上一份对方喜欢的礼物,以回馈对方的关心和礼物。
总之,馈赠礼品是社交礼仪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能够传递对对方的关心和祝福,并且加深人际关系的亲近程度。
在进行馈赠礼品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礼品,遵循适当的礼仪和礼仪规范,以避免引起误解或冒犯对方。
同时,接收礼物的人也需要具备适当的礼仪,表达自己的谢意,并以同样的方式回馈对方的关心和礼物。
通过遵循礼仪规范和细致的交际行为,我们可以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创造更愉快的社交环境。
如何把握社交礼仪的馈赠礼仪

如何把握社交礼仪的馈赠礼仪如何把握1:馈赠作为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到人们普遍肯定。
得体的馈赠,恰似无声的使者,给交际活动锦上添花,给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注入新的活力。
认真研究和把握馈赠的基本原则,是馈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轻重原则——礼轻情意重礼品有贵贱厚薄之分,有善恶雅俗之别。
礼品的贵贱厚薄,往往是衡量交往人的诚意和情感浓烈程度的重要标志。
然而礼品的贵贱与其价值并不总成正比。
因为礼物是言情寄意表礼的,是人们情感的寄托物,人情无价而物有价,有价的物只能寓情于其身,而无法等同于情。
也就是说,就礼品的价值含量而言,礼品既有其物质的价值含量,也有其精神的价值含量。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在我国妇孺皆知,被标榜为礼轻情意重的楷模和学习典范。
“折柳相送”也常为文人津津乐道。
我们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提倡“礼轻情意重”。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妨既要注意礼轻情意重,又要入乡随俗地择定不同轻重的礼物。
(二)时机原则就馈赠的时机而言,及时适宜是最重要的。
中国人很讲究“雨中送伞”、“雪中送炭”,即要注重送礼的时效性,因为只有在最需要时得到的才是最珍贵的,才是最难忘的。
我国是一个节日较多的国家,在传统节日相互赠送相应的礼品,会使双方感情更为融洽。
另外,在对方的某些纪念日,以礼品相送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要注意把握好馈赠的时机,包括时间的选择和机会的择定。
一般说来,时间贵在及时,超前滞后都达不到馈赠的目的;机会贵在事由和情感及其他需要的程度。
“门可罗雀”时和“门庭若市”时,人们对馈赠的感受会有天壤之别。
所以,对于处境困难者的馈赠,其所表达的情感就更显真挚和高尚。
(三)效用性原则同一切物品一样,当礼以物的形式出现时,礼物本身也就具有了价值和实用价值。
就礼品本身的实用价值而言,人们经济状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追求不同,对于礼品的实用性要求也就不同。
一般说来,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人们精神追求的不同,在物质生活较为贫寒时,人们多倾向选择实用性的礼品,如食品、水果、衣料、现金等;在生活水平较高时,人们则倾向于选择艺术欣赏价值较高、趣味性较强和具有思想性纪念性的物品为礼品。
社交中的送礼礼仪有哪些

社交中的送礼礼仪有哪些送礼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各个地区。
一件理想的礼品对赠送者和接受者来说,都能表达出某种特殊的愿望,传递出某种特殊的信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社交中的送礼礼仪有哪些,欢迎借鉴参考。
社交礼仪之送礼一、人多的场合如何赠送礼品首先要考虑礼品的数量、礼品发放的范围、礼品的种类。
在人多的场合发放礼品,往往可能会漏掉一些人,因此,要格外小心礼品的数量。
宁可多备一些,不可少发,否则会导致一些尴尬。
也可双方协商好,只赠主宾,其他客人的礼品另择机赠送。
另外,人多场合赠送的礼品不宜过于贵重或具有针对个人的倾向。
二、选择礼品要考虑赠礼的对象选择不同的礼品给不同的人是很多国家的习俗,特别是不同身份的人给不同的礼品非常重要。
如果给主人和陪同人员的礼品完全相同,在一些国家会被认为是一种不尊重。
把受礼人的单位或姓名刻在礼品上的某个位置,注明赠礼的理由,会使礼品具有更大的珍藏价值。
同一个人在前后几次见面时要尽可能分送不同的礼品,否则说明赠礼人欠缺诚意。
三、送花小常识世界各地都有送花的习俗,但要注意的是:西方人送花只送单数,但不能送13枝;西方人送花一般用玫瑰代表爱情,用菊花代表哀思;很多地方的人都认为黄色的花不太好,所有送黄色花要慎重;日本人送花不送荷花,因为荷花经常被画在棺材上;每个国家基本都有自己的国花,送国花一般都会受欢迎。
四、不适宜赠送的物品1、刀,赠送刀子被认为含有一刀两断的意思,应避免选作礼品。
但有两种刀有时可以作礼品赠送:一种是特别富有民族特色的礼品刀(如阿拉伯弯刀),另外一种就是瑞士军刀。
很多国家的男子很喜欢这两种刀; 钟和鞋子。
钟或代表死亡,或代表浪费时间,因此不作礼品送人。
鞋子往往被认为不洁或不吉利,也应避免作为礼品;2、药品,药品与疾病、不健康或死亡相联系。
但保健品在很多国家受到欢迎;3、动植物活体、生鲜食品、种子不宜送外国来访客人。
许多国家有很严格的动、植物检疫法,不允许此类东西进入国门。
馈赠的注意事项

馈赠的注意事项馈赠是一种常见的社交行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商务场合,我们都会有机会参与馈赠。
然而,馈赠不仅是一种礼貌的表达,也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
为了确保馈赠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馈赠的适宜性。
在选择馈赠的物品时,我们应该尽量符合对方的喜好和需要。
比如,如果我们要给朋友送礼,可以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份他们感兴趣的书籍或者小饰品。
另外,我们还应该避免一些不合适的物品,比如过于昂贵或者过于个人化的礼物。
这样可以避免对方的尴尬或者不方便接受。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馈赠的时间和场合。
馈赠的时间和场合也是馈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般来说,我们应该把握好合适的时机,比如逢年过节、生日或者一些特殊的纪念日。
这样可以增加馈赠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也需要注意场合的选择,在适当的环境下进行馈赠,可以让双方感到舒适和愉悦。
第三,我们需要注意馈赠的方式和态度。
在馈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用心、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心意。
这不仅可以增加馈赠的价值,也可以拉近双方的关系。
另外,我们还应该注重细节和礼仪。
比如,在馈赠的同时,可以附上一张贺卡或者写上一封感谢信,这样可以更好地表达我们对对方的关心和感激之情。
最后,作为馈赠的接受者,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我们应该真诚地接受并表达感谢之情。
无论是馈赠的物品还是对方的心意,我们都应该表示出自己的欣喜和感激。
其次,我们也需要适当地回馈对方。
不论是一个简单的谢谢,还是一份小小的馈赠,都可以表达我们对对方的关心和尊重。
总之,馈赠是一种传统而重要的社交行为。
通过馈赠,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也可以传递善意和友好。
因此,在进行馈赠时,我们需要注意适宜性、时机和场合,以及方式和态度,既要注重自己的表达,也要关注对方的感受。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馈赠的价值和意义。
交际礼仪接待拜访待客馈赠礼仪

交际礼仪接待拜访待客馈赠礼仪交际礼仪在我们的社交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接待拜访和待客馈赠的场合。
遵循适当的礼仪规则可以提升人际关系和商务合作的效果,并彰显您的敬意和关心。
本文将介绍交际礼仪接待拜访待客馈赠的一些建议和常见注意事项。
一、接待拜访礼仪1. 接待拜访时宜提前了解对方需求和喜好,并据此安排合适的活动和款待。
这体现了您的关注和周到,有助于拉近双方的距离。
2. 准时准备好相关资料和材料,并确保会议或活动场所的整洁与舒适。
提前做好准备可以给来访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并提高会谈的效率。
3. 当接待来访者时,应主动迎接并微笑问候。
示意对方入座后,您可以主动提供饮料或小食,以缓解对方可能的疲劳。
4. 在交谈中要尊重对方并表达诚挚的关怀,展现良好的聆听和沟通能力。
避免打断对方的发言,并尽量使用正式而亲切的语言。
5. 结束会面时,适当表示感谢并与对方告别。
如果有需要,您可以提供来访者所需的相关资料或信息,并表示以后会继续保持联系。
二、待客馈赠礼仪1. 待客时应尽量按照客人的喜好做准备,包括款待的食物、饮料、音乐等。
在安排座位时,应尊重客人的地位和身份,经营和谐的氛围。
2. 礼品赠送时应根据对方的身份和场合来选择合适的礼品。
适当的礼品不仅体现了您的心意,更是向对方表达敬意和感谢。
3. 当客人到访时,主动提供适量的饮料和小食。
在交谈时要表现出热情和真诚,针对客人的兴趣和话题展开聊天,并尊重对方的观点。
4. 在主餐过程中,注意餐桌礼仪,例如用餐规矩、言谈举止等。
不妨适时夸奖食物的美味,并向主人表达感谢。
5. 客人即将离开时,您可以再次表示感谢,并适当提供陪同送客的服务。
并请跟进对方的离开,以确保对方的出行安全。
三、常见注意事项1. 礼仪规范是基本的,但也要注意与时俱进。
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礼仪规范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一些国际交往中要注意跨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2. 不要使用侮辱性的语言、轻视他人或以不恰当的方式开玩笑。
简述馈赠礼仪规范以及注意事项

简述馈赠礼仪规范以及注意事项1. 引言馈赠礼仪是指在特定场合下,人们向他人赠送礼品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注意事项。
馈赠礼仪在社交交往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本文将简要介绍馈赠礼仪的规范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2. 馈赠礼仪规范2.1 礼品的选择在选择礼品时,应根据接受礼物的人的喜好、兴趣和实际需求来进行考虑。
礼品应该是适合接受者的,能够表达真诚的祝福。
此外,应避免选择过于昂贵的礼品,以免给对方造成压力或尴尬。
2.2 礼品的包装礼品包装要体现精心和独特。
包装的美观与否往往能够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同时,礼品包装不宜过于奢华或夸张,应以简洁而得体为原则。
在送礼时,应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
需要注意礼品的送达方式,可以通过专人送达或邮寄等方式。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提前与对方沟通,以便对方能够做好接收准备。
2.4 礼品的呈递在呈递礼品时,应注重姿态和言辞的表达。
应采用礼貌的语言,配以微笑和目光的交流,表达自己的祝福和谢意。
同时,应注意礼品的轻重,以免给对方带来不便。
在接收礼品时,应以礼貌和谦逊的态度接受。
要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并对对方的关心和祝福表示感谢。
接收礼品后,应尽快给对方发送一封致谢信或打电话表示感谢,以彰显自己的真诚。
3. 注意事项3.1 遵循当地文化习俗在馈赠礼品时,要尊重并遵循当地的文化习俗。
不同地区和国家对于馈赠礼物的规范可能存在差异,需要了解并遵守当地的礼仪规定。
3.2 避免送出不适当的礼品应避免送出可能给对方带来困扰或尴尬的礼品,如刺激性的笑话礼品、烟草或酒精类礼品等。
应尊重对方的个人习惯和健康状况,避免给对方带来不便或伤害。
3.3 不以物质价值来衡量礼品在馈赠礼品时,不应仅以物质价值来衡量礼品的好坏。
更重要的是礼品所传达的心意和祝福。
不论礼品的价值高低,都应表示出对对方的关心和尊重。
3.4 注意隐私和个人喜好在选择礼品时,应避免选择过于个人化或涉及隐私的礼品,以免给对方带来困扰或尴尬。
致意鞠躬握手介绍馈赠礼仪

2)交换名片的方法(d)
(4)婉拒他人索取名片 的确发完:道歉态度+改日补上 不想递给:道歉态度
5、名片的存放
1)名片的收藏 按姓名的外文字母或汉语拼音字母顺序分类 按姓名的汉字笔画多少分类 按专业或部门分类 按国别或地区分类
一般来说,在大庭广众之下,可以 送大方、得体的书籍、鲜花一类的礼物。 与衣食住行有关的生活用品不宜在公开 场合相赠,否则会产生受贿的嫌疑。
5 、送礼时的礼仪
礼品最好亲自赠送。如果因故 不能亲自赠送,要委托他人转交 或邮寄时,应附上一份礼笺,注 上姓名,并说明赠礼原由。
赠礼时,态度要平和友善, 举止大方,双手把礼物送给受礼 者,并简短、热情、得体地加以 说明,表明送礼的原因和态度。
(3)尊重禁忌
各国的历史、文化、风格习 惯及宗教信仰方面的影响,不同 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对同一礼品 的态度是不同的,或喜爱或忌讳 或厌恶。
2 、包装
3、选择时机
送礼要特别注意及时、准确。生日 礼物,结婚礼品,过年贺礼,最好赶在 当日;看望病人,最好是病人在医院期 间。
4、赠礼的场合
4、名片的交换
1)交换名片的时机
交换: 希望认识对方 表示自己重视对方 被介绍给对方 对方提议交换名片 对方向自己索要名片 初次登门拜访对方 通知对方自己的变更情
况 打算获得对方的名片
不交换: 对方是陌生人 不想认识对方 不愿与对方深交 对方对结识自己并无兴
趣 经常与对方见面 双方之间地位身份年龄
男士与男士握手
握手掌 虎口相对
(8)、握手时的表情
一般情况下,要自然地微笑。 对方心情沉痛时,表情要凝重。
关于馈赠礼品的礼仪

关于馈赠礼品的礼仪
馈赠礼品的礼仪是社交交往中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礼物的选择、包装、送礼的方式和态度等方面。
以下是关于馈赠礼品的礼仪的一些建议:
1.选择合适的礼品:尽量选择受礼者喜欢、符合其个人品味和需求的礼品。
可以考虑对方的兴趣爱好、职业、年龄、性别等因素。
2.礼品包装精美:礼物的包装应该整洁、美观,给人以高贵典雅的感觉。
可以使用漂亮的包装纸、丝带或礼品袋,增加礼物的专属感。
3.送礼的方式:可以通过亲自送礼或邮寄方式进行。
如果选择亲自送礼,可以提前与对方约定时间和地点。
如果选择邮寄,要确保礼物能在适当的时间送达。
4.送礼的态度:馈赠礼品应该表达真诚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送礼时可以附上一张写有祝福或感谢的贺卡,表达自己的心意。
此外,也可以口头表达对对方的赞美和感谢之词。
5.不求回报:送礼的初衷应该是表达自己的心意,而不是为了得到回报。
因此,不应该抱有期望对方一定要回送礼物的心态。
6.尊重对方的接受方式:如果对方不方便或不愿意收下礼物,应该尊重对方的决定并不勉强。
有时候,对方可能有各种原因不方便接受礼物,如公司有礼物接受规定,或者对自己无法回礼感到不安。
7.适时送礼:选择适当的时间送礼是很重要的,如节日、生日、结婚纪念日、重要的聚会或活动等。
总的来说,送礼应该表达真诚的心意,注重礼物的精致和与受礼者的匹配度,以及送礼的方式和态度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和关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把握社交礼仪的馈赠礼仪
社交礼仪之馈赠礼仪
人人都赠送和接受礼品,不管送礼是否自愿,每件礼品都须经挑选后方能呈送出去。
一起来看看馈赠的礼仪吧。
受礼和答谢是受礼人对馈赠者深情厚谊的肯定,它可以从另一方面帮助馈赠者完成送礼的任务。
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件得体的礼品,受礼人应当郑重其事地收下。
大多数从很幸运地接受过礼品,却并不是每社交都能礼貌地接受别人的礼品。
当他人口头宣布有礼相赠时,不管自己在做什么事,都应立即中止,起身站立,面向对方,以便有所准备。
在对方取出礼品,预备赠送时,不应伸手去抢,开口相问,或者双眼盯住不放,以求先睹为快。
此时此刻,应保持风度。
在赠送者递上礼品时,要尽可能地用双手前去迎接。
不要一只手去接礼品,特别是不要单用左手去接礼品。
在接受礼品时,勿忘面带微笑,双目注视对方。
接过来的若是对方提供的礼品单,则应立即从头至尾细读一遍。
正式场合下,受礼者应用左手托好礼物(大的礼物可先放下),抽出右手来与对方握手致谢。
您可能对礼品赞不绝口,但这是不够的。
在双手接过他人礼品的同时,您应向对方立即道谢。
“谢谢您”三个字表明,您谢的不是礼物本身,而是对方送给您礼物的这一举动。
您还可以找一些动听的话,或者令人开心的模棱两可的话来说。
您可以感谢送礼人所花费的心血:“您能想到我太好了。
”您可以感谢对方为买到合适的礼品所付出的努力,如:“您竟然还记得我收集邮票。
”
接受礼物时要注意礼貌,但不要过于推辞,没完没了地说:“受之有愧,受之有愧!”以致伤害送礼者的感情,即使送的礼物不合您意,也应有礼貌地加以感谢。
接受礼品后,欧美人喜欢当着客人的面,小心地打开礼物欣赏,从外包装夸赞到内包装,看见了礼物,也会好好地夸赞一番,甚至高兴时还会拥抱您一下,与送礼者共同分享收到礼物的喜悦。
欣赏完礼物,他们会重新将礼物包装好,对他们而言,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受礼礼仪。
而中国人在接受礼品时,一般不会当着送礼者的面把礼物打开,而是把礼物放在一边留待以后再看。
这是为了避免自己万一不喜欢对方所送礼物时的尴尬,也是为了表示自己看重的是对方送礼的心意,而不是所送的礼品。
还有一点是,如果给不同地位的人赠送不同的礼物,当场不打开礼物可以避免相互之间的比较。
但今天已不再这么刻板了。
如果现场条件许可,时间充裕,人数不多,礼品包装考究,那么,在接过他人相赠的礼品之后,应当尽可能地当着对方的面,将礼品包装当场拆封。
它表示自己看重对方,同时也很看重获赠的礼品。
在启封时,动作要井然有序,舒缓文明,不要乱扯、乱撕、乱丢包装用品,此时,撕破包装纸被认为是粗鲁的举止。
但请注意,结婚礼品是不可当场打开的。
当面拆开包装后,要以适当的动作和语言,表示您对礼品的欣赏。
比如,可将他人所送的鲜花捧起来闻闻花香,随后再将其装入花瓶,并置于醒目之处。
赠送馈赠的原则和礼仪
馈赠作为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到人们普遍肯定。
得体的馈赠,恰似无声的使者,给交际活动锦上添花,给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注入新的活力。
认真研究和把握馈赠的基本原则,是馈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轻重原则——礼轻情意重
礼品有贵贱厚薄之分,有善恶雅俗之别。
礼品的贵贱厚薄,往往是衡量交往人的诚意和情感浓烈程度的重要标志。
然而礼品的贵贱与其价值并不总成正比。
因为礼物是言情寄意表礼的,是人们情感的寄托物,人情无价而物有价,有价的物只能寓情于其身,而无法等同于情。
也就是说,就礼品的价值含量而言,礼品既有其物质的价值含量,也有其精神的价值含量。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在我国妇孺皆知,被标榜为礼轻情意重的楷模和学习典范。
“折柳相送”也常为文人津津乐道。
我们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提倡“礼轻情意重”。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妨既要注意礼轻情意重,又要入乡随俗地择定不同轻重的礼物。
(二)时机原则
就馈赠的时机而言,及时适宜是最重要的。
中国人很讲究“雨中送伞”、“雪中送炭”,即要注重送礼的时效性,因为只有在最需要时得到的才是最珍贵的,才是最难忘的。
我国是一个节日较多的国家,在传统节日相互赠送相应的礼品,会使双方感情更为融洽。
另外,在对方的某些纪念日,以礼品相送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要注意把握好馈赠的时机,包括时间的选择和机会的择定。
一般说来,时间贵在及时,超前滞后都达不到馈赠的目的;机会贵在事由和情感及其他需要的程度。
“门可罗雀”时和“门庭若市”时,人们对馈赠的感受会有天壤之别。
所以,对于处境困难者的馈赠,其所表达的情感就更显真挚和高尚。
(三)效用性原则
同一切物品一样,当礼以物的形式出现时,礼物本身也就具有了价值和实用价值。
就礼品本身的实用价值而言,人们经济状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追求不同,对于礼品的实用性要求也就不同。
一般说来,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人们精神追求的不同,在物质生活较为贫寒时,人们多倾向选择实用性的礼品,如食品、水果、衣料、现金等;在生活水平较高时,人们则倾向于选择艺术欣赏价值较高、趣味性较强和具有思想性纪念性的物品为礼品。
因此,应视受礼者的物质生活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礼品。
(四)投好避忌的原则
由于民族、生活习惯、生活经历、宗教信仰以及性格、爱好的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礼品的态度是不同的,或喜爱或忌讳或厌恶等等,因此我们要把握住投其所好、避其禁忌的原则。
尤其强调要避其禁忌。
馈赠前一定要了解受礼者的喜好,尤其是禁忌。
例如,中国人普遍有“好事成双”的说法,因而凡是大贺大喜之事,所送之礼,均好双忌单,但广东人则忌讳“4”这个偶数,因为在广东话中,“4”听起来就像是“死”,是不吉利的。
再如,白色虽有纯洁无理之意,但中国人比较忌讳,因为在中国,白色常是悲哀之色和贫穷之色;同样,黑色也被视为不吉利,是凶灾之色、哀丧之色;而红色,则是喜庆、祥和、欢庆的象征,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另外,我国人民还常常讲究给老人不能送“钟”,给夫妻或情人不能送“梨”,
因为“送钟”与“送终”,“梨”与“离”谐音,是不吉利的。
这类禁忌,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去遵循,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