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赠礼仪

合集下载

馈赠礼仪

馈赠礼仪

馈赠礼仪学习馈赠礼仪,不仅要通晓赠送守则,同时还应当对受赠须知要了解。

(一)赠送守则:1、佳礼的标准:适应性、纪念性、独创性、时尚性。

2、禁忌回避:败俗物品、犯忌物品、广告物品3、送礼常规:精心包装、表现大方、认真说明。

4、不同国家赠送规则:送礼人则要解说礼品的特点和用途。

针对不同国家人们的喜好,赠送礼品则不同。

美国人:可“以玩代礼”。

也可送葡萄酒或烈性酒,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工艺品。

送礼可在应酬前或结束时,不要在应酬中将礼物拿出来。

英国人:送礼要轻,可送巧克力、鲜花、名酒、小工艺品,不送印有公司标记的礼品。

送礼一般在晚上。

法国人:喜欢艺术装饰品或不加捆扎的鲜花。

法国人最讨厌初次见面就送礼,一般可在第二次见面时才送。

德国人:德国人喜欢价格适中,典雅别致的礼物,比较讲究对礼品的包装。

日本人:送礼是日本人的一大喜好,喜欢名牌礼物和礼品的包装。

韩国人:喜欢本地出产的东西,比较讲究对礼品的包装。

阿拉伯国家的人:喜欢名牌货,较贵重的礼物。

初次见面不能送礼,不能送给女主人礼物,不能送酒。

拉丁美洲人:送些日本、美国制造的小型家用设备(小烤面包炉),禁送刀子和手绢。

非洲国家:重视礼品的实用性,不宜送高档礼品。

5、商务(国际)交往中送礼的规则:为了使赠送礼物能达到预期效果,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1)礼物不必太贵重。

太贵重的礼物容易使主人不安,甚至会引起“重礼之下,必有所求”之感。

一般送点纪念品、鲜花,或者给孩子买件小玩具,都会受到欢迎。

(2)一定要避免中国人送礼品时爱讲的诸如:“礼品很不像样子,真不好意思拿出手来”等话,因为这类话在外国人心目中很不受听。

而且会被认为是贬低对方。

(3)除鲜花以外,其他一切礼物都要带着包装送,应当特别注意美观。

礼物用报纸包装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写有价格的标签应当事先除去。

(4)送礼的时候应当落落大方。

不能偷偷模模地把礼品放在某个犄角旮旯里,而要在刚见面或临分手的时候当面交给。

(5)接受礼物时同样要注意礼貌和分寸。

第18讲馈赠礼仪

第18讲馈赠礼仪

与场合 (三)赠送礼品的礼仪 (四)收受礼品的礼仪 (五)回礼的礼仪
二、 送花礼仪 (一)花的语言 (二)送花的方式 (三)送花的技巧 (四)送花的禁忌
(一)选择合适的礼品
1、赠送的对象(who)
2、赠送的目的(why) 3、要送别人没有的东西
4、礼不在重而在于合适
5、付出你心血的礼物最理想
2、西方民俗
开包装欣赏下里面是什么 东西,再一次表示感谢。 如果所送的礼物违反了文 明礼貌的规则,拒绝受礼 应当坚决而委婉。
(五)回礼的礼仪
回赠礼品不超值;
收到私人礼品,回礼应有一个恰当
的理由和时机。
(一)花的语言
在赠送鲜花时,如果能够理解花的语
言,送出的花才有意境和品位。
(二)送花的方式
服务礼仪
第十八讲 馈赠礼仪
第六章 办公礼仪 第三节 馈赠礼仪 第四节 送花礼仪

教学目的:了解馈赠礼品的理解,了解各种花
的语言,学会在不同的时间、场合为不同类型 的人选送合适的花卉和赠送礼品。 教学重点:馈赠礼仪 教学难点:花语
主要内容
一、 馈赠礼仪 (一)选择合适的礼品 (二)赠送礼品的时间
6、不适宜赠送的物品
(二)赠送礼品的时间与场合
1、时间 2、场合
3、礼品的Biblioteka 装 注意从色彩、图案等方面选择合适的礼品纸, 不选用纯白、纯黑色包装纸。要注意有些国家 和民族的人对色彩与图案有不同的理解。 礼品是托人转交的,附上送礼人的名片。
1、时间: 节庆日或者对方的纪念日; 拜访他人在见面之初; 表达对所接受的特殊服务的感激之情时, 在服务结束之后; 接受邀请和婚礼举行之前。

(完整版)馈赠礼仪

(完整版)馈赠礼仪

老布什和妻子芭芭拉在天安门 前合影,这张照片让他获得了 “自行车大使”雅号
通常情况下,礼品的贵贱厚薄,往往 是衡量交往人的诚意和情感浓烈程度的重 要标志。然而礼品的贵贱厚薄与其物质的 价值含量并不总成正比。因为礼物是言情 寄意表礼的,它仅仅是人们情感的寄托物, 人情无价而物有价,有价的物只能寓情于 其身,而无法等同于情。也就是说,就礼 品的价值含量而言,礼品既有其物质的价 值含量,也有其精神的价值含量。
零零年代送礼 品种数量无禁忌
二、礼品的选择
1、要看赠送对象的年龄、身份、地位, 考虑赠送对象的兴趣、爱好和志向。
2、要注重真情。 3、要尊重禁忌。
4、要看赠送者自己的经济实力。
“宝剑赠侠士,红粉赠佳人”,送 礼一定要看对象的特殊性。
原则为:对家贫者,以实惠为佳。 对富裕者,以精巧为佳。对恋人、爱人、 情人,以纪念性为佳。对朋友,以趣味 性为佳。对老人,以实用为佳。对孩子, 以启智新颖为佳。对外宾,以特色为佳。
礼千 轻里 情送 意鹅 重毛
禁忌本是古代人敬畏超自然力量或因为 迷信观念而采取的消极防范措施。现指人们 对神圣的或不洁的、危险的事物所持态度而 形成的某种禁制。禁忌的产生大致有两个方 面的原因。
一是纯粹由受赠对象个人原因所造成的 禁忌,例如身体状况或者过去的经历都会造 成某些特殊的个人禁忌。二是因为民族差异、 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背景以及职业道 德等形成的公共禁忌 。
印度有“牛的王国”之称,牛是当地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动物。 在路上驾车时,千万注意不要撞到牛,更不要配戴牛皮制品 例如皮鞋、皮表带、皮带、手提包等进入印度教的庙宇。 印度教徒不准吃牛肉,印度虽有养牛业,但只能提供牛奶、 黄油及牛粪作燃料,可以喝牛奶。在印度的一些城市乡村 里,老牛、病牛比比皆是,牛可以到处自由游荡。印度僧 侣和商人举办了许多“圣牛养老院”,将那些年迈体弱的 老牛收养起来,一直到老死。 印度人走进寺庙或厨房之前,先要脱鞋。他们认为,若穿 鞋进去,既不礼貌,也不圣洁。不论男女老幼,统统把鞋 放在门口,赤脚进去。 不可骑在佛像上拍照.在东南亚的佛教国家,旅客如果对寺 庙、佛像、和尚等做出轻率的行动,被视为“罪恶滔天”。 对想带回去的佛像纪念品,虽然归自己所有,但必须对它有 一份敬意,如当它是玩物,随意放置或粗手粗脚地动它,这种 行为,会引起该国人的不快。

馈赠的礼仪原则

馈赠的礼仪原则

馈赠的礼仪原则
馈赠的礼仪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礼物的选择:根据受礼者的喜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礼物。

同时,礼物的价值应适度,避免过于昂贵或低价值的礼物给人造成不适。

2. 时间和场合的选择:根据特定的节日、生日、婚礼等场合,选择适当的时间来送礼,并注意礼物的送达方式。

比如,不适合在葬礼上送礼,但可以在结婚典礼上送上祝福
和礼物。

3. 礼物的包装:礼物的包装要精美大方,体现出对受礼者的尊重和关心。

可以使用精
美的礼盒、包装纸、丝带等来增加礼物的美观度。

4. 送礼的方式:送礼时要亲自将礼物送至受礼者手中,并亲切地表达出对他们的祝福
和关心。

如果无法亲自送礼,可以选择邮寄或委托他人代为送达。

5. 接受礼物的礼仪:受礼者应表达出对礼物的感谢和欣喜之情,不论礼物是否符合自
己的期望。

可以通过口头感谢、书信或短信等方式表达感激之情。

6. 礼物的用途:根据送礼的目的和受礼者的需要,礼物应具有实用性或情感寄托。


果收到的礼物与自己需要不符,可以婉转地询问是否可以更换或退还。

7. 送礼的要义:送礼不仅代表着关心和祝福,还要注重送礼时的真诚和心意。

礼物的
价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礼物所传递的深情厚意和关怀。

简述馈赠礼仪规范以及注意事项

简述馈赠礼仪规范以及注意事项

简述馈赠礼仪规范以及注意事项1. 引言馈赠礼仪是指在特定场合下,人们向他人赠送礼品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注意事项。

馈赠礼仪在社交交往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本文将简要介绍馈赠礼仪的规范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2. 馈赠礼仪规范2.1 礼品的选择在选择礼品时,应根据接受礼物的人的喜好、兴趣和实际需求来进行考虑。

礼品应该是适合接受者的,能够表达真诚的祝福。

此外,应避免选择过于昂贵的礼品,以免给对方造成压力或尴尬。

2.2 礼品的包装礼品包装要体现精心和独特。

包装的美观与否往往能够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同时,礼品包装不宜过于奢华或夸张,应以简洁而得体为原则。

在送礼时,应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

需要注意礼品的送达方式,可以通过专人送达或邮寄等方式。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提前与对方沟通,以便对方能够做好接收准备。

2.4 礼品的呈递在呈递礼品时,应注重姿态和言辞的表达。

应采用礼貌的语言,配以微笑和目光的交流,表达自己的祝福和谢意。

同时,应注意礼品的轻重,以免给对方带来不便。

在接收礼品时,应以礼貌和谦逊的态度接受。

要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并对对方的关心和祝福表示感谢。

接收礼品后,应尽快给对方发送一封致谢信或打电话表示感谢,以彰显自己的真诚。

3. 注意事项3.1 遵循当地文化习俗在馈赠礼品时,要尊重并遵循当地的文化习俗。

不同地区和国家对于馈赠礼物的规范可能存在差异,需要了解并遵守当地的礼仪规定。

3.2 避免送出不适当的礼品应避免送出可能给对方带来困扰或尴尬的礼品,如刺激性的笑话礼品、烟草或酒精类礼品等。

应尊重对方的个人习惯和健康状况,避免给对方带来不便或伤害。

3.3 不以物质价值来衡量礼品在馈赠礼品时,不应仅以物质价值来衡量礼品的好坏。

更重要的是礼品所传达的心意和祝福。

不论礼品的价值高低,都应表示出对对方的关心和尊重。

3.4 注意隐私和个人喜好在选择礼品时,应避免选择过于个人化或涉及隐私的礼品,以免给对方带来困扰或尴尬。

关于馈赠礼品的礼仪

关于馈赠礼品的礼仪

关于馈赠礼品的礼仪
馈赠礼品的礼仪是社交交往中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礼物的选择、包装、送礼的方式和态度等方面。

以下是关于馈赠礼品的礼仪的一些建议:
1.选择合适的礼品:尽量选择受礼者喜欢、符合其个人品味和需求的礼品。

可以考虑对方的兴趣爱好、职业、年龄、性别等因素。

2.礼品包装精美:礼物的包装应该整洁、美观,给人以高贵典雅的感觉。

可以使用漂亮的包装纸、丝带或礼品袋,增加礼物的专属感。

3.送礼的方式:可以通过亲自送礼或邮寄方式进行。

如果选择亲自送礼,可以提前与对方约定时间和地点。

如果选择邮寄,要确保礼物能在适当的时间送达。

4.送礼的态度:馈赠礼品应该表达真诚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送礼时可以附上一张写有祝福或感谢的贺卡,表达自己的心意。

此外,也可以口头表达对对方的赞美和感谢之词。

5.不求回报:送礼的初衷应该是表达自己的心意,而不是为了得到回报。

因此,不应该抱有期望对方一定要回送礼物的心态。

6.尊重对方的接受方式:如果对方不方便或不愿意收下礼物,应该尊重对方的决定并不勉强。

有时候,对方可能有各种原因不方便接受礼物,如公司有礼物接受规定,或者对自己无法回礼感到不安。

7.适时送礼:选择适当的时间送礼是很重要的,如节日、生日、结婚纪念日、重要的聚会或活动等。

总的来说,送礼应该表达真诚的心意,注重礼物的精致和与受礼者的匹配度,以及送礼的方式和态度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和关心。

---馈赠礼仪

---馈赠礼仪
只有那些能表达特殊情感的特殊礼品,方才在公众面前 赠予。因为这时公众已变成你们真挚友情的见证人。如 一本特别的书,一份特别的纪念品等。
5、遵循几不送原则
第一,不送过于昂贵的礼品 第二,不要选择便宜货,更不能选择伪劣产品。 第三,不送不合时宜,不健康之物。 第四,不送轻易让对方产生误解的物品。 第五,不要送触犯对方禁忌的物品。 第五,普通异性之间不要送内衣裤、戒指、项链 等礼品。 第六,礼品上不要带有标签 。
就礼品本身所引发的直接后果而言,由于民 族、生活习惯、生活经历、宗教信仰以及性格、 爱好的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礼品的态度是不 同的,或喜爱或忌讳或厌恶等等,因此我们要 把握住投其所好、避其禁忌的原则。在这里尤 其强调要避其禁忌。禁忌是一种不系统的、非 理性的、作用极大的心理和精神倾向,对人的 活动影响强烈。
热恋中的男女,一般送玫瑰花、百合花或桂花。 这些花美丽、雅洁、芳香,是爱情的信物和象征。
男女之间表示爱意的花,最好选用红色的玫瑰、 百合、郁金香,香雪兰、扶郎花等。
对祝贺结婚的除用玫瑰、百合、郁金香,香雪兰、 扶郎花外,还可添加菊花(国内作喜花看待)、剑 兰、大丽、风信子、舞女兰、石斛兰、嘉特兰、大 花慧兰等。
崇尚礼尚往来
而且更愿意以自己的慷慨大方表示对他 人的恭敬。在亚洲,无论何地,人们都认 为来而不往是有失尊严的,这涉及到自身 形象。因此,一般人都倾向于先送礼品予 他人。而且,收到礼品,在回礼时则常在 礼品的内在价值、外在包装上更下功夫, 以呈现自己的慷慨和对他人的恭敬。
讲究馈赠对象的具体指向性。
1、以交际为目的的馈赠
这是一种为达到交际目的而进行的馈赠, 有两个特点:
一是送礼的目的与交际目的的直接一致。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机构,在社交中为达到一 定目的,针对交往中的关键人物和部门,通过 赠送一定礼品,以促使交际目的达到。

馈赠礼物的礼仪原则

馈赠礼物的礼仪原则

馈赠礼物的礼仪原则在日常生活中,馈赠礼物是一种表达关心和感激之情的方式。

然而,很多人对于什么样的礼物合适或不合适感到困惑。

下面是一些馈赠礼物的礼仪原则,以帮助你更好地选择和赠送礼物。

1. 尊重接受者的文化和信仰:在选择礼物时,要尊重接受者的文化和信仰。

确保礼物不会冒犯或违背他们的价值观。

如果你对接受者的背景不太了解,可以选择一些中性的礼物,如花束或美食。

2. 考虑接受者的兴趣和爱好:为了让礼物更具价值和意义,你可以考虑接受者的兴趣和爱好。

例如,如果他们是艺术爱好者,你可以赠送一本艺术作品集或一幅他们喜欢的艺术家的画作复制品。

3. 选择场合适合的礼物:礼物的性质和价值应该符合馈赠的场合。

就像你不会在生日聚会上送一束花作为礼物,你也不应该在正式的场合中赠送太过于随意的礼物。

了解场合并选择一个适合的礼物是尊重礼仪的表现。

4. 考虑实用性和耐用性:一个有用和耐用的礼物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人们通常会更喜欢那些能够长时间使用或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礼物。

因此,在选择礼物时,尽量考虑接受者是否会从中获得实际的好处。

5. 注意礼物的价值和适度:礼物的价值不一定取决于其高低,而是取决于它所代表的心意。

然而,礼物的价值也不应过高或过低,以免造成尴尬或负担。

在选择礼物时,要根据你与接受者的关系和场合的重要性来决定适合的价值范围。

6. 附上心意和独特的祝福:除了礼物本身,附上一张写有真挚祝福和心意的贺卡也是很重要的。

在贺卡上表达你对接受者的感激和关心,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真诚和思考。

总之,馈赠礼物是一种传递情感和表达关心的方式。

在选择和赠送礼物时,我们应该尊重接受者的背景和信仰,考虑礼物的实用性和耐用性,并通过贺卡表达真挚的祝福。

遵循这些礼仪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赠送礼物,传递出真挚和温暖的情感。

当我们要馈赠礼物时,不仅要考虑礼物本身的选择,还需要关注一些细节和特殊情况,以确保礼物的馈赠过程能够更加顺利和体面。

以下是一些与馈赠礼物相关的礼仪原则和注意事项,以帮助你更好地处理这些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品馈赠礼仪提纲:馈赠送礼应掌握四个原则送礼之前要要考虑两个细节送礼要注意禁忌送礼要把握好时机如何送礼:包装与递送受礼的讲究馈赠礼品能增进交往中国人一向崇尚礼尚往来。

《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在现代交往中,馈赠礼品是沟通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无论好友,还是合作伙伴,相互馈赠礼品都能增进彼此的感情,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内容。

但是,送礼不当却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馈赠送礼应掌握四个原则一是突要出礼品的纪念性。

送礼是表示尊敬、友好的一种方式,礼品重纪念重情谊不重价值。

纪念性是指礼品要与一定的人、事、环境有关系,让受礼人见物思人忆事。

所以选择礼品应和送礼时的事件、人物有关,要有一定的寓意。

二是礼品要体现民族性。

有句话说:“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

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特点。

“物以稀为贵”,在送礼时这个“贵”是珍贵,不是价值贵。

三是礼品要有针对性。

所谓“宝剑赠侠士,红粉赠佳人”,送礼—定要看对象。

不论是国际交流,还是国内交往,是正式活动还是私人应酬,交往对象因国家、民族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兴趣各异。

选择时,一要因人而异。

务必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礼品,满足不同的需要。

礼品不在价值高,而在受礼人喜爱。

人有不同的品性和喜好,送礼要让受礼人喜爱、乐于接受,就要针对不同人的品性和喜好。

在选择礼品时,要尽可能了解受礼人的性格、爱好、修养与品位,尽量把礼品送到受礼人心坎儿上。

送礼主要不是考虑金钱,而是尽量让礼品起到增进友好关系的作用。

二要因事而异。

即在不同情况下,向受礼人赠送不同的礼品,比如,出席家宴时,宜向女主人赠送鲜花、土特产和工艺品,或是向主人的孩子赠送糖果、玩具。

探视病人,向对方赠送鲜花、水果、书刊、CD为好,对旅游者,赠送有中国文化或民族地方特色的物品等等。

四是要重视礼品的文化差异性。

不同民族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也就有不同的文化禁忌。

一件礼品在中国是受欢迎的,在其他国家可能就是忌讳的。

送礼之前要要考虑两个细节细节一:不同关系、爱好、目的要送不同礼品首先,要根据双方不同的关系选礼品。

选择赠送的礼品时,要区分是公务交往,还是私人应酬;是亲朋还是老友;是同性还是异性;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是商务往来还是文化交流,等等。

其次,要根据对方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

选择礼品,要站在受赠者的立场上,为受赠者考虑。

如果礼品适合受赠者的兴趣和爱好,它的作用就会倍增。

否则摘不好会成为包袱,留之无用,弃之可惜,让人头疼。

其三,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礼品。

是用于迎接客人,还是告别远行;是慰问看望,还是祝贺感谢;是节假良辰,还是婚丧喜庆,等等。

目的不同,用途不同,选择的礼品也大不相同。

比如,看望生病住院的病人,带一些滋补品可以表示慰问和关心,而如果带其去祝贺年轻人过生日则不可思议了。

细节二:个人经济承受能力。

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送礼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感。

人们是通过赠送礼品来表达对对方的情谊和尊重。

送礼不是为满足某个人的欲望,也不是为了显示本人的富有,而是为了表达祝贺、感谢、慰问、友好的情感,真正好的礼品不是用价格可以衡量的,送礼的心意是重于礼品本身价值的。

因此,在选择礼品时,不必只着眼于礼品的价值,更要着眼于礼品所代表的情感和心意。

反之,送礼过重,会给受礼者带来心理压力。

送礼要注意禁忌送礼的禁忌问题时常为人们所忽视,因此有必要提一提。

礼品选择不当是馈赠礼品的最大禁忌。

礼品的选择要考虑到各国的历史、文化、风俗和习惯的影响,再加上社会与宗教的压力,特别是一些国家、个人和民俗的禁忌。

至少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尊重由于风俗习惯、民族差异和宗教信仰等形成的禁忌。

选择礼品不要凭自己的“想当然”办事,要自觉地、有意识地避开对方的礼品禁忌,注意礼品的品种、色彩、图案、形状、数日和包装等。

比如说,在我国是绝不能把一台崭新的钟送给老年人的;不能送给基督教徒一尊佛像,就算那是古玩也是不妥的。

第二,要尊重个人的禁忌。

每个人由于经历、兴趣和习惯的不同,可能形成个人的禁忌,选择礼品时,也要注意了解受礼对象的个人忌讳。

例如,一位著名教授(男士)到穆斯林民族聚集地讲学,当地少数民族的同志热情好客,在送别时送给汉族教授一顶绿帽子,绿色是穆斯林民族最喜欢的颜色。

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作为汉族教授,对“绿帽子”显然是有所禁忌的。

第三,要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不能选择违法违规的物品作礼品。

比如,不能将涉黄、涉毒的物品作为礼品送人。

许多国家对公务员接受礼品有明确的规定,送的礼品价值过重有行贿之嫌。

除了上述三点之外,应选择什么样的礼品才合适呢?其实,并没有固定的答案。

一般来说,礼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长期保存的,如工艺品、书画、照斤、相册等;一种是保存时间较短的,如挂历、食品、鲜花等等。

馈赠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喜礼,如朋友结婚,可送鲜花、书画、工艺晶、衣物等;贺礼,如企业开张、大厦落成、厂庆等可送花篮、工艺品等等。

所以宜选的礼品应是具有一定的宣传性、纪念性、独特性、时尚性的礼品,有时还应注意礼品要具有便携性。

送礼要把握好时机从礼仪的角度而言,赠送礼品需要注意两个方面:赠送礼品的时间、赠送礼品的地点。

赠送礼品的时间是指选择赠送礼品恰当的时机及具体时间。

通常情况下,下列时机是比较恰当的:(1)节假日。

遇到我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法定节日如元旦等都可以送些适当的礼物表示祝贺。

(2)喜庆嫁娶。

乔迁新居、结婚等,遇到这些喜庆日子,一般应备礼相赠,以示庆贺。

商务上的交往中也有一些喜庆日子,如开业典礼、周年纪念等,备礼相送表示祝贺与纪念,可以增进社会交往关系。

(3)探视病人。

亲友、同学、同事或领导有病,可以到医院或病人家中探望,顺便带去一些病人喜欢的水果、食品和营养品等,表示问候与关心。

(4)拜访、做客。

这种时候可以备些礼物送给主人,特别是女主人或小孩。

(5)“感谢帮助”。

当你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为了表示感谢,可以送些礼品表示感谢。

在具体时间方面,一般当我们作为客人拜访他人时,最好在双方见面之初向对方送上礼品,而当我们作为主人接待来访者之时,则应该在客人离去的前夜或举行告别宴会上,把礼品赠送给对方。

考虑赠送礼品的地点时要注意公私有别。

一般来说,工作中所赠送的礼品应该在公务场合赠送,如在办公室、写字楼、会客厅;在工作之外或私人交往中赠送的礼品,则应在私人居所赠送,而不宜在公共场合赠送。

如何送礼:包装与递送在挑选好礼品后就要考虑如何赠送礼品了。

根据礼仪惯例,主要是指礼品的包装和送礼的具体做法。

把礼品精美地包装起来,一方面是表示送礼人把送礼作为很隆重的事,以此表达对受礼人的尊敬;另一方面,受礼人不能直接看到礼品,会使他产生一个悬念。

如果是恰当的礼物,那么当受礼人打开包装看到中意的礼品时,一定会喜出望外,另有一番惊喜。

这给送礼又添了一分情趣,加深了对送礼人的好印象,起到了增进关系的作用。

因此作为礼品外衣的包装一定要有。

礼品包装要求不论礼品本身有没有盒子都要用彩色花纹纸包装,用彩色缎带捆扎好,并系成好看的结,如蝴蝶结、梅花结等等。

重视包装就要做到下面两点:一是包装所用的材料,要尽量好一点。

二是在礼品包装纸的颜色、图案、包装后的形状、缎带的颜色、结法等方面,要注意尊重受礼人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禁忌,不要犯忌。

送礼的具体做法是,送礼者一般应站着用双手把礼品递送到主人的手中,并说上一句得体的话。

送礼时的寒喧一般应与送礼的目的吻合,如送生日礼物时说一句“祝你生日快乐”,送结婚礼物时说一句“祝两位百年好合”等。

中国人有自谦的习惯,这在送礼时也应有所表现,送礼时一般喜欢强调自己礼品的微薄,而不介绍所送礼品的稀罕、珍贵或是多种用途和性能,如“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请笑纳”、“这是我特意为你选的”。

总之,得体的寒暄一是表达送礼者的心意,二是让受礼者受之心安。

西方人在送礼时,喜欢向受礼者介绍礼品的独特意义和价值,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特别重视。

另外,对自己带去的礼品,不应自贬、自贱,说什么“是顺路买的”,“随意买的”,“没什么好东西,凑合着用吧”等等,既没有必要,又容易让对方产生不被重视的误会。

受礼的讲究在一般情况下,他人诚心诚意赠送的礼品,只要不是违法、违规的物品,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大大方方、欣然接受为好,当然接受前适当地表示谦让也未尝不可,在国内这是必需的环节。

当赠送者向受赠者赠送礼品时,受赠者应中上自己正在做的事,起身站立,双手接受礼品,然后伸出右手,同对方握手,并向对方表示感谢。

接受礼品时态度要从容大方,恭敬有礼,不可忸怩失态,或盯住礼品不放,或过早伸手去接,或拒不以手去接,推辞再三后才接下。

接过礼品后,应表示感谢,说几句不要破费之类的客套活。

如果条件允许,受赠者可以当面打开欣赏一番,这种做法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它表示看重对方,也很看重对方赠送的礼品,这样做比把礼品放在一旁,待他人走后再拆封自己欣赏,确有许多好处。

礼品启封时,要注意动作文雅,不要乱撕、乱扯,随手乱扔包装用品。

开封后,赠送者还可以对礼品稍作介绍和说明,说明要恰到好处,不应过分炫耀。

受赠者可以采取适当动作对礼品表示欣赏之意并加以称道,然后将礼品放置在适当之处,向赠送者再次道谢。

切不可表示不敬之意或对礼品说三道四、吹毛求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