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第三讲之馈赠礼仪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幼儿园馈赠礼仪教案

幼儿园馈赠礼仪教案

幼儿园馈赠礼仪教案幼儿园馈赠礼仪教案主题:幼儿园馈赠礼仪目标:让幼儿了解馈赠礼物的基本礼仪,提高他们的礼仪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1. 什么是馈赠礼物?2. 馈赠礼物的基本礼仪3. 如何表达感谢之情教学时间:60分钟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知老师向孩子们介绍本次课的主题-幼儿园馈赠礼仪,让孩子们感受到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孩子们了解礼仪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Step 2:什么是馈赠礼物?老师拿出一个盒子,告诉孩子们:“这是一个礼物盒子,里面装着一份礼物,你们知道什么是礼物吗?”等待孩子们的回答。

解释礼物的定义和作用:礼物是一种双向感激的方式,表达送礼者对接受者的关爱、感情、尊重和感激。

Step 3:馈赠礼物的基本礼仪a. 老师向孩子们展示几件礼物,让孩子们发表意见,告诉他们什么样的礼物最适合赠送。

b. 老师向孩子们介绍馈赠礼物的基本礼仪,用简单的例子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c.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制定出送礼物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如:礼物的包装、送礼的方式、礼物的价值等等。

Step 4:如何表达感谢之情a. 老师向孩子们展示几张谢卡,告诉他们送礼之后需要写一张感谢信或是签一张谢卡,表达对送礼人的感谢之情。

b. 老师帮助孩子们书写一封谢信或署名一张谢卡,以此锻炼孩子们的写作能力、让他们感受到表达感谢、回报别人的温馨。

Step 5:课堂练习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老师可以进行一些小活动和练习。

a. 给孩子们分发一个礼物和一个感谢卡,让孩子们用短短的语言写下谢意。

b. 老师让孩子们组队,分别扮演赠礼人和受礼人,让他们演练馈赠礼物的基本礼仪。

Step 6:总结老师向孩子们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解释本节课的目标和实现情况,让孩子们对馈赠礼物的基本礼仪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明白,感恩有多重要。

扩展活动: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掌握礼仪知识,老师可以在学期中安排一些有关礼仪的扩展活动,如:参观馈赠礼物展览、做手工礼物和制作谢卡等。

馈赠礼仪教案修改版

馈赠礼仪教案修改版

馈赠礼仪教案系别:政治系专业:人文教育班级:1203班:***馈赠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馈赠的目的2、掌握礼品的选择3、把握馈赠的时机4、掌握馈赠的礼节5、了解受礼礼仪(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赠送礼物或者是恰当的拒绝礼物的方法。

2、了解一些“花语”,采取正确的送花行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掌握送礼技巧,不仅能达到大方得体的效果,还可增进彼此感情。

2、巩固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

3、体现馈赠者的诚意和人品、涵养。

4、传递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馈赠技巧三、教学难点:礼品的选择和馈赠时机的把握四、教学方法:讲述、案例分析、场景模拟五、教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容与步骤:(一)、导入想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节日或者生日的时刻收到过礼物或者是送过礼物。

那么大家收到过或者送出过什么礼物呢?在学生做出回答后,分析同学们的赠送礼物或者是接受礼物的时机场合正确与否。

随着交际活动的日益频繁,馈赠礼品因为能起到联络感情、加深友谊、促进交往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所以,馈赠活动对礼节的要求,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二)、课程容:1. 馈赠的含义及目的含义:馈赠时人们在交往过程过赠送给交往对象礼物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敬意、友谊、纪念、祝贺、感、慰问、哀悼等情感与意愿的一种交际行为。

目的:沟通感情、保持联系、体现馈赠者的品质和诚意。

(1)为了交际。

礼品的选择,要使礼礼品能反映送送者的寓意和思想感情,并使寓意和思想感情与送礼者的形象有同地结合起来。

(2)为了巩固和维系人际关系,即“人情礼”。

人情礼强调礼尚往来,以“来而不往非礼也”为基本准则。

因此无论从礼品的种类、价值的大小,档次的高低、包装的式样、蕴含的情义等方面都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

(3)为了酬。

这类馈赠是为答他们的帮助而进行的,因此在礼品的选择上十分强调其物质利益。

礼品的贵贱厚薄,取决于他人帮助的性质。

2.选择礼品(1)投其所好。

馈赠礼仪教案

馈赠礼仪教案

馈赠礼仪教案教案标题:馈赠礼仪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馈赠礼仪的重要性。

2. 掌握馈赠礼仪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3. 培养学生正确的馈赠礼仪意识与行为。

教学重点:1. 馈赠礼仪的基本原则。

2. 不同场合下的馈赠礼仪规范。

教学难点:1. 如何合理选择和准备馈赠物品。

2. 对于不同的受赠者,如何选择合适的馈赠礼物。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不同场合下的馈赠礼仪范例图片和案例。

3. 馈赠礼仪规范的文章或图片。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个相关馈赠礼仪的视频或展示具有代表性的馈赠场景图片,引发学生对馈赠礼仪的兴趣和思考。

引导学生讨论馈赠礼仪的重要性。

步骤二:讲解礼仪原则(10分钟)a. 使用PowerPoint演示展示馈赠礼仪的基本原则:尊重、适度、真诚、得体。

b. 通过解释每个原则的意义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馈赠礼仪的核心价值。

步骤三:探讨不同场合下的馈赠礼仪规范(15分钟)a. 分小组展示不同场合下的馈赠礼仪规范,如婚礼、生日、节日等。

b. 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每个场合下的馈赠礼物的选择和包装方式,以及送礼的时间和方式等。

步骤四: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展示一些真实的馈赠礼仪案例,引导学生讨论每个案例中馈赠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以及他们能否做得更好。

步骤五:角色扮演(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假设自己是一家公司,有一位员工生日即将到来。

要求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符合馈赠礼仪的生日礼物,并进行角色扮演展示。

步骤六:总结和评价(5分钟)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到的馈赠礼仪知识和技巧,并进行反思和评价。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礼仪原则与规范。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更多人们对馈赠礼仪的看法和习惯。

2. 设计一份关于馈赠礼仪的小测验,以检验学生对馈赠礼仪的理解程度。

3. 分组编写或口头展示馈赠礼仪相关的短剧或故事,加深学生对馈赠礼仪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反思:这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馈赠礼仪意识和行为,通过引入、探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馈赠礼仪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大班馈赠礼仪的教案及反思

大班馈赠礼仪的教案及反思

大班馈赠礼仪的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大班馈赠礼仪的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馈赠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常见的馈赠礼仪规范和基本技巧。

3. 培养大班学生正确的馈赠礼仪意识和行为。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源。

2. 教学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3. 教具:纸张、馈赠道具(如礼物盒、鲜花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师生互动:通过一些图片或小视频的展示引起学生对馈赠礼仪话题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接收过礼物,是否见过人们给予礼物时的规矩和礼仪。

- 引入话题:师生一起讨论礼物的作用和馈赠礼仪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5分钟):- 呈现教学材料:使用投影仪或展示图片,向学生介绍常见的馈赠礼仪规范和基本技巧,例如:恰当地鞠躬致谢、收取礼物时的姿势和表情等。

- 给出例子:结合具体场景和实际案例,展示正确的馈赠礼仪行为,让学生更加形象化地理解。

3. 实践操作(20分钟):- 分角色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角色,有送礼的、收礼的和旁观者等。

组织学生进行馈赠礼仪的角色扮演,引导他们模拟出礼物交流的过程,注意礼貌和表达。

- 自由练习:学生们自由搭档进行练习,互相赠予小礼物并练习相应的礼仪动作和表情。

- 教师示范:教师展示正确的馈赠礼仪,让学生们观摩并对比自己的表现。

4. 总结反思(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学的馈赠礼仪,询问他们的体会和收获。

- 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在角色扮演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让他们从实践中更好地理解馈赠礼仪的重要性。

-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展示,肯定他们的进步和努力。

四、教学延伸:1. 赠予小礼物:鼓励学生在适当的节日或场合给予老师和同学小礼物,并引导他们在赠礼时运用学到的馈赠礼仪。

2. 家庭合作:与家长合作,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练习馈赠礼仪并互赠小礼物,促进家庭教育的融入。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材料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馈赠礼仪的内涵。

馈赠礼仪教案

馈赠礼仪教案
七、教学过程设计
阶段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5分钟)
课堂提问引出赠送礼品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圣诞快到了哦!)圣诞节那天同学们有没有准备什么惊喜给我们周围的亲朋好友?你有送过礼物给人吗?
可能的回答
1.圣诞节没有准备礼物给亲朋好友,但是有送礼的经历。
2.圣诞节送了好多礼物给周围的朋友,平常的节日也有送礼的经历。
6..介绍送礼的方式(HOW)
(时间20分钟)
1.老师对每个要素的主要内容都进行详细的分析与介绍;
2.展现连线图:礼品的选择;
3.学生进行连线。
观看PPT,思考老师所讲的内容,对连线图进行连线
1.用连线图的形式,使学生一目了然,避免枯燥、繁琐的文字。提高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2.采用提问形式,同学进行连线,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馈赠礼仪教案
学校
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
执教
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
讲授型
授课时间
一、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1.使用教材:中国物资出版社《现代商务礼仪》(黄剑鸣任主编,李曦妍、岑慧仪任副主编)
2.教学内容:馈赠礼仪
3.教材分析:本教材全面介绍了现代社会开展商务活动必须掌握的各方面的礼仪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紧跟时代、强化实操等特点,对操作性强的能做到图文并茂,便于学生理解与学习。
3.进行小组互评的方式,通过对比,使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缺点,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送礼禁忌
(20分钟)
1.讲明有关西方国家(美国、英国、日本、德国、荷兰、俄罗斯、法国)和中国在提问:同学们知不知道西方国家和中国在送礼方面的禁忌是什么?

幼儿园 礼仪 馈赠 教案

幼儿园 礼仪 馈赠 教案

幼儿园礼仪馈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礼仪馈赠的基本含义与方法
2.把握礼仪馈赠的重要性
3.掌握礼仪馈赠的基本礼仪要求
4.培养孩子们的礼仪意识和直觉
5.提高幼儿园孩子的礼仪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礼仪馈赠定义
–解释馈赠的意义
–分析合适的馈赠时间和场合
–馈赠礼物的价值层次
2.礼仪馈赠的重要性
–准确表达感情
–显示尊重和关怀
–加深相互的感情
3.礼仪馈赠的基本礼仪要求
–明确馈赠对象是谁
–选择适当的礼品
–以礼相待
–展现礼物的功用与用途
4.幼儿园孩子礼仪教育
–不同对象需要不同的礼物
–书写贺卡表达祝福
–如何恰当地展示和表达感激之情
–如何跟成年人握手道别
三、教学方法
1.通过幻灯片和图片来辅助讲解
2.进行情景模拟演示
3.进行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在小组里共同商量礼仪馈赠的方法
四、教学时长
本课时时长为一个小时
五、教学计划
第一步:引入(10分钟)
1.宣讲礼仪馈赠的概念,为后面的课程内容做铺垫。

第二步:知识点讲解(20分钟)
2.传授不同场合下礼物的种类以及礼物的价值层次。

第三步:情景模拟演示(20分钟)
3.通过情景模拟演示如何搭配不同对象的礼物。

第四步:小组活动(20分钟)
4.进行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在小组里共同商量礼仪馈赠的方法。

第五步:评估(10分钟)
5.通过强化问答、填空、口头答题等方式进行评估。

馈赠礼仪教学设计及反思

馈赠礼仪教学设计及反思

馈赠礼仪教学设计及反思引言馈赠是人际交往中一种重要的礼仪行为,它不仅代表着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同时也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和文明素养。

因此,教授馈赠礼仪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讨论馈赠礼仪的教学设计以及反思,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教育。

一、教学设计1. 设计教学目标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馈赠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具体目标包括:了解馈赠礼仪的基本原则和文化差异;掌握常见的馈赠礼仪技巧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对馈赠礼仪的重视和尊重。

2. 制定教学计划以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理解馈赠礼仪的重要性。

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介绍馈赠礼仪的背景和意义:通过相关故事和文化背景的介绍,使学生了解馈赠礼仪的起源和重要性。

(2) 馈赠礼仪的基本原则:讲解馈赠礼仪的基本原则,如礼尚往来、恰当选择、恰当时机等,并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情境下的馈赠行为。

(3) 常见的馈赠礼仪技巧:介绍常见的馈赠礼仪技巧,如包装精美、送礼并致谢、尊重对方的接受意愿等,并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实践和掌握这些技巧。

(4) 文化差异和馈赠礼仪: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馈赠礼仪差异,并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礼仪习惯。

3. 教学手段与资源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提高教学的效果。

例如,使用教学视频、幻灯片等多媒体工具,引入优秀的馈赠礼仪案例进行分析,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材料。

此外,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或经验丰富的人士来进行讲座或座谈,让学生能够听取并学习实践经验。

二、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情境。

此外,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层次性,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馈赠礼仪的知识。

2. 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例如,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可以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社交礼仪第三讲之馈赠礼仪教学设计

社交礼仪第三讲之馈赠礼仪教学设计

社交礼仪第三讲之馈赠礼仪教学设计第一篇:社交礼仪第三讲之馈赠礼仪教学设计社交礼仪第三讲之馈赠礼仪一、教学目标1.通过片段观看电影《孔子》,体验春秋时期服饰、饮食、语言、馈赠等礼仪,感受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博大精深。

2.了解馈赠中物品选择与赠送的基本要求。

3.在学习与讨论中,学会根据不同节日选择赠送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不同场合馈赠礼品的选择。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热身1.相互说说母亲节自己给母亲送了什么礼物。

2.观看电影《孔子》中孔子与季大司徒之间的故事片段,谈从中发现了什么。

(二)知识学习1.馈赠: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赠送给交往对象礼物,来表达对对方尊重、敬佩、友谊、纪念、祝贺、感谢、慰问、哀悼等感情和意愿的一种交际行为。

馈赠是以物的形式出现,以物表情,礼载于物,起到寄情言意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2.馈赠目的:馈赠礼品有各种各样的目的,如恭贺新禧、祝贺生日、事业发达、初次见面、久别重逢、临别远行、答谢友人、探视病人等,如果赠送的目的不明确,就很难使对方满意。

馈赠动机应高尚,以表达情谊为宜。

3.礼品效用:富有实用性,且具有纪念意义或具提示性和鼓励性。

4.礼品特征:纪念性、宣传性、便携性、独特性和习俗性。

5.馈赠对象:即馈赠客体,是馈赠的接受者。

6.馈赠内容:即馈赠物,包括赠物和赠言两大类。

7.特殊场合(生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的馈赠礼物。

8.花语,比较常见的鲜花的花语。

9.送花的禁忌:忌不了解花语、忌不顾场合、忌不懂习俗。

10.受花须知:身体正对送花人,目光正视送花人,上身微倾,面带笑容。

忌侧对送花人,面无表情。

要以双手从送花人手中接过。

忌动作太快,忌单手接花。

接过鲜花后,仔细品味观赏,嗅闻鲜花香味,可说赞美之词:“真漂亮!”、“真香啊!”等,还要对送花人真诚致谢。

致谢后,应将鲜花小心放置。

若是花束应找一花瓶将鲜花插入、洒水。

忌随手丢在桌上或放在地上,置之不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交礼仪第三讲之馈赠礼仪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片段观看电影《孔子》,体验春秋时期服饰、饮食、语言、馈赠等礼仪,感受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博大精深。

2.了解馈赠中物品选择与赠送的基本要求。

3.在学习与讨论中,学会根据不同节日选择赠送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不同场合馈赠礼品的选择。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
1.相互说说母亲节自己给母亲送了什么礼物。

2.观看电影《孔子》中孔子与季大司徒之间的故事片段,谈从中发现了什么。

(二)知识学习
1.馈赠: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赠送给交往对象礼物,来表达对对方尊重、敬佩、友谊、纪念、祝贺、感谢、慰问、哀悼等感情和意愿的一种交际行为。

馈赠是以物的形式出现,以物表情,礼载于物,起到寄情言意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2.馈赠目的:馈赠礼品有各种各样的目的,如恭贺新禧、祝贺生日、事业发达、初次见面、久别重逢、临别远行、答谢友人、探视病人等,如果赠送的目的不明确,就很难使对方满意。

馈赠动机应高尚,以表达情谊为宜。

3.礼品效用:富有实用性,且具有纪念意义或具提示性和鼓励性。

4.礼品特征:纪念性、宣传性、便携性、独特性和习俗性。

5.馈赠对象:即馈赠客体,是馈赠的接受者。

6.馈赠内容:即馈赠物,包括赠物和赠言两大类。

7.特殊场合(生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的馈赠礼物。

8.花语,比较常见的鲜花的花语。

9.送花的禁忌:忌不了解花语、忌不顾场合、忌不懂习俗。

10.受花须知:身体正对送花人,目光正视送花人,上身微倾,面带笑容。

忌侧对送花人,面无表情。

要以双手从送花人手中接过。

忌动作太快,忌单手接花。

接过鲜花后,仔细品味观赏,嗅闻鲜花香味,可说赞美之词:“真漂亮!”、“真香啊!”等,还要对送花人真诚致谢。

致谢后,应将鲜花小心放置。

若是花束应找一花瓶将鲜花插入、洒水。

忌随手丢在桌上或放在地上,置之不理。

(三)讨论
1.假设明天是你最好的朋友生日,你准备怎样给他选礼物,第二天怎么送?
2.角色出演送礼与受礼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