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伴我改完
汉字五千年纪录片观后感

汉字五千年纪录片观后感近期,一部名为《汉字五千年》的纪录片引起了我的关注。
作为一个中文母语者,汉字一直伴随我成长,但我却从未深入了解过它的源头和演变过程。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对汉字的认知产生了不少启示和感悟。
本片循序渐进地讲述了汉字从初创时期到现代的演化历程,让我对汉字这门艺术与文化形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从裴李岑所说的“人人以口号相问,不如书信更见情意”到《诗经》的“风调雨顺”,汉字的确记录了五千年中国历史文明的发展。
在这场漫长而壮阔的文明征途中,汉字作为一种重要的符号,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汉字的形态是它的根基,每一个字形背后都有其深刻的内涵。
汉字的创造者将天下万物融入了字形当中,这些字形不仅代表事物,同时也代表人们对事物的思考和理解。
例如,太极图中的阴阳图卦,其上下左右的“体用生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等等各种内涵,都经过多代人的演化、革新而被不断完善,成为了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符号。
此外,汉字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名片”,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
纪录片中介绍了许多汉字的历史、演变、用法等等,这些汉字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我叹为观止。
例如“仁”字所包含的仁爱、慈悲和道德等精神,传承了万世文化,启示后人不断追求美好的文明之道。
同时,汉字也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艺术美感。
纪录片介绍了许多优美的汉字书体,让我感受到汉字的书法之美。
这些带有浓郁艺术气息的字体,自成一派,令人叹为观止。
在书法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风格,这些风格不仅体现了个人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与感悟。
这其中,我非常喜欢楷书之美,它的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弧度都非常流畅,很符合自然的美学理念。
在汉字和文化的交织中,文化与人的关系也不可忽视。
正如纪录片中所说,“汉字的文化内涵是人类思想和智慧产物的结晶,它是中国文学艺术、哲学思想、民俗风俗、礼仪习惯、政治道德等方面丰富而深厚的表现。
”在这种关系中,文化与人相互依托、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幼儿小班对老师的感谢语

幼儿小班对老师的感谢语
1.亲爱的老师,谢谢您给予我关心和爱护。
2.老师,您的辛勤付出让我感到由衷的感谢。
3.感谢老师教我知识,让我更加聪明。
4.谢谢老师抚慰我受伤的心灵。
5.老师,您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角色,谢谢您的陪伴。
6.谢谢老师教我如何友善对待他人。
7.感谢老师教会我分享和合作的重要性。
8.谢谢老师帮助我在成长中克服困难。
9.感谢老师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10.谢谢老师为我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
11.感谢老师给我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12.谢谢老师对我一直的信任和鼓励。
13.老师,您是我学习路上的明灯,谢谢您的指导。
14.感谢老师耐心地回答我所有的问题。
15.谢谢老师教我如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16.感谢老师教我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17.谢谢老师将我的进步和成就看在眼里。
18.感谢老师每天微笑着迎接我们。
19.老师,谢谢您用心教育我们,让我们受益终生。
20.感谢老师培养我对知识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1.谢谢老师教会我珍惜时间和努力追求梦想。
22.感谢老师给予我自由表达的空间和机会。
23.谢谢老师帮助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4.感谢老师在我遇到困难时给予我支持和鼓励。
25.谢谢老师带我走进美妙的艺术世界。
26.感谢老师教我如何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
27.谢谢老师陪伴我一同度过开心的母语课堂。
28.感谢老师教我做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幼小衔接活动总结(精选25篇)

幼小衔接活动总结幼小衔接活动总结一、幼小衔接基本原则《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坚持科学导向,提出了四条基本原则,确保幼小衔接工作沿着科学方向推进。
一是坚持儿童为本。
准确把握儿童学习发展特点与规律是促进科学衔接的根本,文件提出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尊重儿童的原有经验和发展差异,帮助儿童做好身心全面准备和适应,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与能力。
二是坚持双向衔接。
衔接工作是幼儿园和小学共同的责任,文件强调树立衔接意识,幼儿园和小学协同合作,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减缓坡度,促进儿童顺利过渡。
三是坚持系统推进。
幼小衔接是一个系统性工作,文件提出整合多方教育资源,行政、教科研、幼儿园和小学统筹联动,家园校共育,形成合力。
四是坚持规范管理。
强调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加大治理力度,纠正和扭转校外培训机构、幼儿园和小学违背儿童身心规律的做法和行为,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提供良好的教育生态。
二、幼小衔接活动总结(精选25篇)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小衔接教育活动总结(精选2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小衔接活动总结 1幼儿园时代是人生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走向知识与礼貌的起点,幼儿园时代的欢乐是无限的、最难忘怀的,随着四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们将步入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
现把我们在幼小衔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培养更为独立的生活自理潜力。
首先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十分重要。
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潜力。
所以,在大大班要个性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
虽然孩子经过三年多的群众生活,在自理潜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普遍存在着做事拖拉、不爱整洁等毛病。
于是我们就时时提醒幼儿准时入园,不迟到和无故缺席,抓紧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解大小便,能较快地吃完午点,不影响安排好的活动,用给小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语文课后反思总结完整版5篇

语文课后反思总结完整版5篇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
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语文课后反思总结完整版,更多课后反思总结请点击“教学反思”查看。
语文课后反思总结1这次教学研究课,在众多的课文中我选择了《船长》这一课。
什么原因呢?因为读完课文,我就被船长忠于职守、舍已为人的英雄行为给深深地震撼了,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尊黑色的塑像,船长正目光凝然、注视前方,脸上是那么安详平和。
试问天下苍生,有谁,能在死神的面前,真正做到了超然与宁静;能面对死亡,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舍生取义?这对于芸芸众生来讲,是望尘莫及的。
由此,我又不禁联想起了“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故事,与这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也是轮船沉没,也是众人争相逃命,也是船长下令紧急救援。
所不同的是,“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责任在船长,因为是他的错误决策才造成了这一惨剧。
而我们的哈尔威船长,自始至终,都是那么完美,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这样的好课文,怎能不精心引导学生去细细阅读、细细品味,学会做人?那么,如何让学生也能深入文本,与我一样有着深切的阅读感受与体悟呢?怎样才能让学生上一堂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呢?我思索着:一、深入钻研教材,真正吃透教材。
课文是英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小说《船长》,讲述的是一个动人的故事: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由于“玛丽”号巨轮的突然撞击,“诺曼底”号轮船的船身被撞开了一个大口子,船上的乘客无不惊惶失措,争相逃命,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哈尔威挺身而出,沉着镇定地指挥全体人员有条不紊地撤离,而自己却以身殉职,与轮船一起沉入大海。
反复读了几遍课文,我有三点想法:其一,既是小说,就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知哈尔威船长这一形象上,通过品读课文感受人物的高贵品质。
其二,文章最后说: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这是作者对船长的评价,也是对后人的期盼。
我和语文(10篇)

我和语文(10篇)我和语文作文1语文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一般的像一枚落叶,同时它又是一个崭新而多彩的世界。
一个布满梦幻与光亮的天地,一个遍布芳香与和谐的空间。
原来我语文水平就是一般般,自从老师给我们将语文是各种的基础,语言是交通的文具,语文好的人说话流利,出口成章,尤其是参与了工作以后,年初写打算,年末写总结。
生活中到处用得着语文。
为此,语文魅力之无与伦比。
而学好语文的关键在于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全部的胜利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一个不断积累,形成技能的过程。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诵读文质兼美的优秀的诗文,从中吸取优秀养分,积累美丽文字和语言,每天练习写作。
多观看四周事物,见什么写什么,想什么写什么。
在不久的时间里把语文成果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采一片绿叶,让它为春天添光加彩;折一枝花草,让它为生命唱歌;写一首诗歌,让它为生活大放异彩;让语文伴我成长,伴我同行,伴我到抱负的彼岸。
我和语文作文2说到语文,我信任大家都不生疏吧!它除了是我们从小就要学习的一门课程,还是只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母语,我们与它有着无比亲热的关系。
虽说有着无比亲热的关系,但是它就犹如母亲一样,该严的时候还一点都不放水,所以我们学习语文,都是几家高兴几家愁的状态。
还记得刚接触语文的时候,有着无比快乐的心情去学习语文,本以为这种状态会始终持续,但是由于学业的日益加重,年龄的不断提高,我们慢慢地失去了当时对语文的向往,剩下的就只是满腔的无奈。
直到3班级的一次语文测验,我再一次跌入了无尽的深渊,可是这一次我没有在绝望,恰好相反,我对语文又有了新的熟悉,这些都是父亲严峻的教育起了作用。
从那一天起,我不再绝望,确定将语文重新的补起。
于是我开头大量的阅读作文书,作文报等书籍,由于我知道,要学好语文,就要积累一些美丽的好词好句,还要对那些句子进行摘抄,所以我只要在看书的时候,旁边都会有一个小小的笔记本与一支笔,以便摘录。
宣传读书的标语口号:读高雅书,做高尚人

宣传读书的标语口号:读高雅书,做高尚人【篇一】1、厚积薄发,用书籍点亮人生。
2、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生活溢满书香。
3、书香与幻想齐飞,阅读与人生相伴。
4、品书香,长学问,强素养,多受益。
5、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
6、读书放飞幻想,拼搏成就将来。
7、书是指引我们走上胜利之路的明灯。
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9、读高雅书,做高尚人。
10、共建书香校内,同享读书之乐。
11、读书欢乐,欢乐读书。
12、读书使青春展翅,学问让生命飞行。
13、吸取学问的力气,建设美妙的新郑。
14、读书的态度打算人生的走向,读书的厚度转变人生的高度。
15、以书籍为友,为人生奠基。
16、亲近母语,亲近好书。
17、书,伴我同行,催我成长。
18、博览群书,开拓视野。
19、享读书之乐,浴书香之馨。
20、猎取学问,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
【篇二】21、书,像海岸边的灯塔,指引我们驶向远方。
22、腹藏万卷书,乾坤任游览。
23、专心读书,和善做人,欢乐生活,健康成长。
24、乐读书,正品德。
25、读书造就完善人格,学习点亮精彩人生。
26、阅读优秀书籍,培育高尚情操。
27、学问就是力气,学问转变命运。
28、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内。
29、复兴中华,从我做起。
30、树立良好读书风尚,促进文明校内建设。
31、与读书作伴,与文明同行。
32、欢乐的人爱读书,读书的人欢乐。
33、读书丰底蕴,清气溢师心。
34、学问转变命运读书点亮人生。
35、享受阅读,品尝人生。
36、学得生动,学得深化,学得有效。
37、读书每一天,欢乐无极限。
38、读出将来,书送盼望。
39、阅读,与书同行;悦读,与书为友。
40、吮吸书籍的养分,健康欢乐地成长。
【篇三】41、书海泛舟,其乐融融。
42、营造书香校内,提倡读书人生。
43、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积累成就辉煌。
44、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45、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46、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47、读一本好书,像交一个益友。
中华烟台家乡土话你还记得吗
中华烟台家乡土话你还记得吗离家时间久了,连母语都不会说了,更何况离家的游子们的后代。
乡音不仅是沟通用的,更深含着宗族群体的价值、习俗、认可和接纳,是庞大的家族之树上郁郁葱葱的绿叶,意蕴着宗族的生气和昌茂。
何谓乡音,也就是母语。
即从牙牙学语时跟着母亲呢喃哼唱的,伴着母乳一起注入我们血液的语言,是我们血液里流淌着的生命基因,都说人生是旅途,那永不忘怀的就是一口乡音。
我们带不走家乡的先祖坟茔和祖屋,但至少,可以带上我们的乡音,乡音如母亲的叮咛,时时伴在我们身边。
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那是因为,有什么比漂泊在外听到乡音更令人唏嘘?年少时就会背唐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不过,那时我还懵里懵懂。
及至年长,才理解乡音的重要性。
一口乡音,就是打开家乡大门的钥匙,也是祖先在我们血液中打下的文化烙印。
为了不让乡音流逝,我整理了一下。
正所谓四乡十八音,以下所说的具体到哪个村必定是不完全一样。
随后我们蚬子湾的乡音我会慢慢整理。
一、普通话烟台人怎么说烟台因(人)把吃饭叫“逮饭”,真好吃叫“真好逮”。
喝水叫“哈绥”。
烟台人把暖和叫“恼混”,讨厌叫“个样”。
渴不渴叫“卡不卡”。
烟台人把阻碍别人做事叫“当害不拉来”。
烟台人把海边叫“海沿儿”。
烟台人把乡下人叫“巴了头”,“西埠来子”。
烟台人把撒谎叫“熊胡”或“点换”。
管大呼小叫是“咋呼”。
烟台人把干什么叫“干亨么”。
烟台人把混社会叫“地包”,混的不怎么样的地包叫“流求”。
烟台人把张狂叫“将包”,“牛逼轰轰的”。
烟台人把头脑不清楚叫“二胡”,二虎八道也有叫“脑儿哈了”。
烟台人把傻叫“彪”,彪呼呼的犯傻叫“耍彪”,“耍大彪”。
烟台人把打架叫“打将”,能打叫“挺猛的”,打你叫“搓你”、“砸你”,挨打叫“耶揍”、“耶砸”。
烟台人管那个人叫“捏个伙儿”,把女孩叫“小闺宁”,男孩叫“小小儿”,儿子叫“儿郎”,情人叫“嘎胡”,管大妈老奶奶叫“老大宁”,老师叫“老斯”。
小学生读书宣传口号三篇
小学生读书宣传口号三篇小学生读书宣传口号篇一1、读书丰底蕴,清气溢师心。
2、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3、读出未来,书送希望。
4、读书的态度决定人生的走向,读书的厚度改变人生的高度。
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7、读书,使我心明眼亮;读书,让我充满理想。
8、重视写字教学,打好素质基础。
9、早立志,恒立志,立长志,怀志存高远。
10、读高雅书,做高尚人。
11、与知识相识,让文明相伴。
12、沐浴书香,与书为友,快乐成长。
13、书香与梦想齐飞,阅读与人生相伴。
14、读书乐,乐读书。
15、与书香为伴,与智慧同行。
16、以书籍为友,为人生奠基。
17、学得生动,学得深入,学得有效。
18、浓浓书声浸校园,浓浓书香润心田。
19、人人爱读书,读书乐无穷。
20、读一本好书,像交一个益友。
21、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让我们与书为伴吧。
22、读书让理想展翅,学习让生命飞翔。
23、展开全民读书活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24、获取知识,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
25、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精彩。
26、聆听书语,沐浴书香。
27、读好书长精神,好读书添智慧。
28、书香飘万家,陶冶你我他。
29、灵魂创造经典,经典塑造灵魂。
30、静悄悄的读书,每天半个小时。
31、品读经典,传承文明;欣赏美文,淘诒情操。
32、多读书,读好书,让生命溢满书香。
33、做充满书卷气学生,创飘溢书香的校园。
34、沐浴书香,快乐成长。
35、漫步书林,遨游学海。
36、亲近母语,亲近好书。
37、朗朗书声满校园,阵阵书香溢心田。
38、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39、生命因阅读而精彩,人生因学习而快乐。
40、书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41、品味书香,陶冶心灵。
42、营造书香校园,倡导读书人生。
43、读书吧,它会使我们插上理想的翅膀。
44、一路书香,快乐成长。
45、腹藏万卷书,乾坤任遨游。
46、用心读书,善良做人,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唠叨伴我行作文小标题600字初一
唠叨伴我行作文小标题600字初一英文回答:Title: Chattering Companion.English Answer:I have a constant companion who never fails to keep me company my own voice. Yes, I am a chatterbox, alwaystalking to myself, whether it's thinking out loud or simply sharing my thoughts and experiences. My chattering companion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my life, always there to listen and provide comfort.One of the benefits of having a chattering companion is that it helps me to process my thoughts and emotions. When I talk to myself, I am able to sort through my ideas and make sense of them. It's like having a personal therapist who patiently listens to my ramblings and helps me find clarity. For example, when I'm faced with a difficultdecision, I often talk it out with myself, weighing the pros and cons and considering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is self-dialogue allows me to make more informed choices.Another advantage of having a chattering companion is that it helps me to improve my communication skills. By constantly engaging in conversations with myself, I am able to practice expressing my thoughts and ideas clearly and fluently. This has been particularly helpful in my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journey. I often pretend to have conversations with native speakers, practicing my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It's like having a language partner who is always available and patient with me.Furthermore, my chattering companion provides me with a sense of companionship and comfort. There are times when I feel lonely or overwhelmed, and talking to myself helps to alleviate those feelings. For instance, when I'm feeling down, I might talk to myself about my day, sharing my frustrations and disappointments. This act of self-expression helps me to release negative emotions and provides a sense of relief.中文回答:标题,唠叨伴我行。
学好中文,责任在我作文
学好中文,责任在我作文 作文一 《学好中文,责任在我》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学好中文重要吗?我觉得可重要啦!学好中文,责任在我。 中文是我们的母语,就像妈妈的怀抱一样温暖。每天我们和家人说话、和小伙伴玩耍,都离不开中文。比如说,我给好朋友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要是我中文没学好,讲得结结巴巴,那多扫兴呀! 还有,读那些精彩的故事书,如果中文不好,好多字不认识,好多意思不明白,那不是错过了好多好玩的情节吗?就像《西游记》里孙悟空的神通广大,要是因为中文不好读不懂,那多可惜! 所以呀,我要认真学习中文,多读书、多写字,把中文学好,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分享快乐,感受中文的魅力! 作文二 《学好中文,责任在我》 学好中文是我的责任,为什么这么说呢? 想想看,我们去公园玩,看到美丽的花朵,想把这份美丽告诉别人,如果中文不好,怎么形容那鲜艳的颜色和迷人的香气呢?还有,老师给我们讲历史故事,要是听不懂那些词语,怎么能明白古人的智慧和勇敢呢? 就像上次,我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想写春风吹过脸庞的感觉,可是想来想去,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词。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我的中文还不够好。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读一篇小故事,认识新的字,学习怎么把句子写得更漂亮。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一定能学好中文! 作文三 《学好中文,责任在我》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学好中文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哟! 中文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好多好多有趣的大门。比如,我喜欢看漫画,如果中文不好,连漫画里的字都看不懂,那多着急呀! 还有,过年的时候,我们要写春联,如果不会写漂亮的汉字,不会用好听的词语,那春联就不漂亮啦。 我有个同学,他中文特别好,每次发言都能说得又清楚又好听,大家都特别佩服他。我也想和他一样,所以我要努力学好中文! 作文四 《学好中文,责任在我》 学好中文,这可是我的大任务! 咱们每天都要说中文、写中文,要是学得不好,那可糟糕啦。比如说,我想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表达我对他们的爱,要是字写错了,意思表达错了,那不就闹笑话了吗? 而且,中文里有好多古诗,读起来可美啦!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果不懂中文,怎么能体会到那种美呢? 为了学好中文,我要多读多背,认真听讲,把中文变成我的好朋友! 作文五 《学好中文,责任在我》 小朋友们,学好中文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的事情。 我们看动画片的时候,要是听不懂里面的中文,那多没意思。还有,给远方的亲戚打电话,如果说不好中文,他们都不知道我们在说啥。 有一次,我去商店买东西,想问问老板这个东西怎么用,可是我说不清楚,老板都没明白我的意思。从那以后,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中文! 我要每天认真完成作业,多和同学们交流,让自己的中文越来越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语伴我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母语,感受母语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加深对资料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母语的伟大;通过合作交流,加深对母语的理解。
3. 思想与情感:通过活动感悟母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此外,借助多媒体的便捷作用,通过设置一系列活动,使全体同学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以及多媒体网络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交流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教学难点:能够深入思考、细心揣摩,从日常生活中、社会现象中、从国际影响上体会母语的重要。
通过活动感悟母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1 课时[ 材料准备 ] 利用图书馆、电视、网络、 VCD 、 DVD 、报刊杂志、画册、相册等资源,搜集资料。
1、描写母语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2、新闻媒体报道过的与母语有关的材料,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在充分了解同学们的基础上确定活动课主题,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搜寻资料。
实现同学们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在此过程中加以指导,然后师生合作把同学们收集的资料整合制作进行教学。
学生活动:同学们自愿结组、自愿认领学习任务、自行进行多渠道的收集资料的学习活动,以多种方式得出本组的学习成果后提交给教师。
媒体使用:同学们在收集资料过程中,使用了照相机、网络等多种手段,实现了探究学习。
一、激情导入:母语为何物?母语是泥,凝结后形成坚固的壁垒,让数学、物理、生物等在自己的身上筑起大厦;母语是灯,点燃后放出灿烂的光芒,让鳏寡孤独者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稳健;母语是车,起动后生成万千马力,让喜、怒、哀、乐等在豪华的车厢里迷倒众生。
所以,谁不承认母语天生重要?谁敢忽视母语教育?我们每个人都重视母语,热爱母语,不仅是使母语得到良好传承的需要,也是个人建构各种知识平台的重要保证。
二、活动设计:活动一:谈汉语现状(内忧外患)1、英语入侵在英语的强大攻势下,汉语正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
在2005年上海举办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上,500多名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专家学者出席大会。
然而,这次大会从论文汇编到会议网站,从演讲到提问,甚至会场门口的指南,全是英文。
有位香港大学的博士很纳闷:为何论文汇编没有中文?有学者申请用汉语作报告竟然也没有获得大会主办方的同意。
专家学者在自己的国土上竟然不能讲“母语”,这种现象可谓“天下奇闻”。
难怪有人要发出感慨:汉语现在中国正在或者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了。
二十世纪互联网络诞生以后,英语借助着这个先天的优势,借助着美英等发达国家IT产业的领先优势,又抢先占领了网络世界的大部分资源和空间。
互联网无处不在,英语便无处不在。
如今的网络语言里,英语的身影无处不在。
2、方言割据改革开放,通常被人们理解为对外打开国门,实际情况还有另一个方面:内部同时呈现多元化现象。
全国范围的人口大规模流动,不同地区的人民之间,交往空前频繁。
交往的需要,使得普通话不推自广;与此同时,也有另一种现象。
电视晚会的小品、电视剧、电影当中,普通百姓也纷纷操起各自的方言,先是属于北方官话系统的河南话、山东话、陕西话、东北话、四川话,接着,广东话、上海话,也相继进入面对全国观众的传媒领域。
一百年来有识之士、政府的“国语统一”、“推广普通话”理想,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3、网络迷惑网络的出现,带来了丰富便捷,也带来了混乱繁杂。
网络语言是一种网络时代的社会现象,它的出现、兴衰都有其必然性,在这个强大的现象面前,任何人为的努力,呼吁、悲叹,都可能无济于事。
我们所能做的事情,只有怀着宽容的心态,接受它;同时也应该相信,语言尤其是汉语这样有着悠久历史、丰富内涵与表现力的语言,如同一条浩浩荡荡的江河,遇到污染物,会有足够的自洁能力,不是那么容易被污染的。
活动二:读与母语相关的文章1、《母语的悲哀》赵谦翔汉语,是我们的母语。
可扪心自问,深受母语养育之恩的我们,还有几个配做她问心无愧的孝子?悲哉,母语!从小学开始,学子们就移情别恋:爱外语远远胜过爱母语。
多姿多彩的方块字,被涂抹得七扭八歪,单调简易的外文字母,却写得流畅潇洒;抑扬顿挫的汉语诗文被读得含混不清,“OK”、“拜拜”的洋腔洋调却说得有滋有味。
屈原、鲁迅的经典不过是语文课堂上的流星,稍纵即逝,英语、日语的补习班从课内到课外,方兴未艾。
幸亏还有中考、高考那不菲的分数在诱惑,否则母语早被丢弃在爱情遗忘的角落。
——闻道“外语”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汉语”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从小学开始,学母语就浅尝辄止:读诗文一目十行,从不含英咀华;写文章信笔涂鸦,何尝咬文嚼字!于是,学《论语》只是背诵默写,学《庄子》只是完成作业,学李白只是寻章摘句,学苏轼只是文白对译。
到头来,自以为母语轻车熟路的我们,汉语之皮未得而文化之毛已弃,工具之椟未买而人文之珠亦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能有几多”相识!呜乎哀哉!谁“见”寸草心,“思”报三春晖?中华母语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仅以《母语的悲哀》唤醒未泯之良心:不做母语的孝子,必遭母语的抛弃!没有尽孝的良习,难得母语的芳心!2、《汉语,我想对你哭》北国骑士①武汉大学某教授在一次演讲中曾不无感慨地说到,汉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
在座的富有自由辩论精神的学子们一片哗然,纷纷以“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观点反驳。
但在听了演讲者的“一个外国人晋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需要考我们汉语吗?”的反问之后,全场寂然。
②我不否认,今天我们必须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掌握其语言,了解其文化。
但是,如果我们普遍陷入对外国语言(这里主要是指英语)的畸形崇拜,那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
③大多听讲者也明白在那种狂热的气氛里,是难以学到什么新东西的,但他们认为,即便花费时间、金钱换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也值得。
因为,英语对于考研者来说,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它早已成为考研游戏的前提。
而且,随着竞争者日众,它的难度也不断水涨船高。
具体地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达“国家线”的话,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
相反,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
④然而,我们对英语的态度又是矛盾的。
我们真的重视英语吗?2000年武汉大学博士生录取的英语线划为:应届、往届的文科考生分别是55、50分,而理科应届、往届考生分别只需50、45分。
也就是说大家同是博士生,在英语卷面分只有100分的情况下可以相差10之巨。
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一个研究空间物理的博士生与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生究竟哪一个更需要英语?⑤我们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冷漠的,了解是浅陋的。
我参加过湖南省的高考作文评阅工作,在所阅过的近2000篇文章中,很少能看到字句完全通顺的,更无以奢谈文采,而太多“准大学生们”在文字中所体现出的对题旨把握的模糊、表达的幼稚、取材的单一和价值观念的混乱真是让人惊叹!⑥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不可遏抑的世界趋势。
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我们知道其他民族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吗?多数时间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德里达来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时候,开始打算应学生要求用英语,但法国领事馆坚持要他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
几十年前,美籍华人丁肇中先生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致答词时,这位英语远比汉语讲得流利的科学家,却坚决要讲汉语,就因为那是母语。
据说在德国的讲台上授课,政府规定一律都得用德语。
而在许多最需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我们却听到了中国代表的满口洋话。
最近惊闻武汉某著名大学也要实行双语教学,据说包括中文专业也不能幸免。
如果这消息属实,那么在中国大学的课堂上使用英语讲授汉语言文学,将成为世界教育传播史上的一大奇观……⑦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最后一课》。
我想,这篇体验一种语言命运的著名短篇小说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共鸣,是因为那位老师在最后一课上,表达了一个超越民族界限的感叹: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这句话可以置换为: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最美丽的。
遗憾的是,这种美丽往往只有在危及语言存亡的时候,才体会得出。
我们非得要扮演一回那个不成器的小学生么?⑧英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狼来了”。
来了一匹我们不能赶走也无法赶走的“狼”。
但我想,即使我们没有气度、勇气、胆识、能力与之共舞,也不至于要把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身上的好肉都送到它的嘴里,任其撕咬吧!⑨汉语,我只有对你哭!(选自《读者》2004年第2期,有改动)活动三:名人谈母语1、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然而,相对于外来语言,时下母语遭遇冷待的尴尬境地越来越明显,汉语运用中的粗糙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种不断延续的事实,使得不少人忧心忡忡,一位汉语言教授说:“现在汉语已开始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
”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著名作家王蒙先生也认为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母语。
汉语是华夏文化的一种承载体,是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孕育中华民族情结、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假设未来的一天,我们不说汉语了,而是说与西方人相同的一种语言,试问,几千年的华夏文化将如何传承延续?保护母语,善待母语,决不等于拒绝外语。
一个具有开放胸襟的民族、国度,应该深刻认识到外语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一种素质和能力。
但是,学习外语,决非可以冷落甚至抛弃母语,如果这样,那就如王蒙先生所担心的,“如果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就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晓郁《善待母语》2、同友人聚会,常常聊到汉语的事情。
大家有一个共识:这些年来,汉语的使用颇有一些“乱象”,用词不当、语法错误、错别字连篇等现象,比比皆是。
广大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英语水平见长,汉语水平却在下降……语言文字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且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重要性再怎样强调也不为过。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为了母语的纯洁优美和生存发展,所有使用者都不能轻视她、肢解她、蹂躏她,而应当尊重她、爱惜她、保护她。
——林治波《捍卫我们的母语》3、曾记得Edward Sapir说过:“说一种语言的人属于一个或几个种族,属于身体上某些特征与别人不同的一个群。
”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是无穷的意义。
语言是一个国家的标志,要维系住一个国家的本体面貌,必须唤醒溶解在我们血脉中的语言文化,唤醒足以诠释我们祖先辉煌和骄傲的方块字。
……一句话,学好华语,珍视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遗产,就会拥有我们走出家门时能让我们挺直腰杆的那股力量!——王敏《情系母语》4、特级教师于漪是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今天的《文汇报》上有一篇对她的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