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在跨文化交际和外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文化负迁移现象。“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对新知识新技能习得和解决新问题的处理所产生的影响。由于各民族的文化不同,语言表达也就存在一定差异。中国大学生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 很大程度上受到中文的影响,他们依赖于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对目的语的语言现象和语法现象进行推测, 判断和认同。当母语与第二语言的文化相距甚远时, 会产生来自母语的负向迁移,导致误解和交际失误。因此, 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增强文化差异意识, 克服母语文化的负迁移现象, 是外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外语习得中母语文化的负迁移现象

在外语学习的研究中, 从第一语言过渡到第二语言时往往会发生迁移现象。本文试从文化方面探讨外语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1.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有些比喻修辞的喻意相同, 但喻体完全不一样.

某些词汇或习语的字面意思非常相近,然而, 它们深层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却差异极大, 一方可能具有褒义, 而在另一方却可能含贬义。如果学习者望文生义, 以母语知识去理解目的语的内容,那么就很容易出现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例如,在描写过去10年中, 许多电脑商店像“雨后春笋”般的

涌现出来时, 学生按汉语的喻体写成“like bamboo shoots”.但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 在英国没有这种喻体。在表达同样意思时,英国人用“ like mushrooms”。这是因为英国的气候十分适宜蘑菇的生长, 春雨过后, 蘑菇长得遍地都是.。又如, 中国人将身强力壮者比作“牛” , 而英国人却比作“马”(as strong as horse), 这是因为牛在英国的主要用途是食用, 传统上把马作为耕田、运输的工具.

2.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 往往会从语言中体现出来

中国文化比较突出群体意识, 自古以来倡导团队精神, 它的思

维模式是以群体为中心。个人主义被视为这种精神的对立面而被赋予贬义。然而, 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则强调个体意识, “个人主义”是美国化的中心。无论在家庭里或在一个团体里, 个人需求总是摆在第一位。因此, 对他们来说, “个人主义”的精神绝无汉语中的贬义。

例如, 中国学生会写出这样的句子:Individualism among some people is harmful. (一些年轻人中的个人主义是有害的)。中国的英语教师觉得顺理成章, 但外籍教师就会迷惑不解。这就是价值观念的不同所带来的差异。

3.中西方文化在礼貌准则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中国人的“谦虚”是做人的一种优秀品质, 而英语中的“谦虚”只是减少自夸的一种策略。在交往中, 中国人遵循“自卑

而尊人”或“贬已尊人”的准则。受到赞扬时,中国人一般

竭力贬低自己来表示礼貌, 经常用“哪里, 哪里”等来否定对方, 通过贬低自己, 忽视称赞中所含之事实,以示谦虚;而西

方人则会很乐意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别人的赞扬, 从而避免伤害表扬者的面子来表示礼貌。

(2)、中西方文化在交际原则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中国人重人情, 见面常谈生话细节, 比如“吃了吗”、“上哪儿去呀”等, 因其合乎人情。在汉语文化中, 过问

别人的私事是关心、亲密或友好的表示。因此, 人们甚至初次见面也会相互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职业、收入等情况。英美人重隐私, 英美人见面常谈天气, 常用“hi” , “ hello”

之类的用语, 因其不涉及隐私。英语文化中的隐私的外延比较大, 年龄、收入、婚姻、经历、信仰等属于个人隐私, 在交际场合一般需要回避, 否则有干预别人私事之嫌, 会被对方认为无礼。所以一些汉文化中礼貌的言语行为, 在英语文化中却会认为是侵

犯了隐私。

母语负迁移

由于高中学生已经养成了母语语言行为的习惯,因此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新的语言习惯的形成势必会受到旧的语言习惯的影响,即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迁移规律的约束。一般认为,当母语的某些特征与目的语相类似或一致时,容易产生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亦称干扰(interference),则往往产生于母语与目的语的结构差异,差异越大,干扰也越大。笔者在承认母语对外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的同时,认为学生能够在无意识状态下利用母语迁移的积极作用来促进外语学习,同时还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负迁移上,以期能够唤起教师与学生的注意力,使高中学生在二语习得中把负迁移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一、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分类及表现 (一)语言负迁移 在英语学习中,无论学生讲多么流利的英语,都有一点Chinese accent,不可能像本族语使用者那样讲得纯正地道。究其原因,一旦学习者错过学外语的关键期(一般在十二岁以前),学习外语就不可能像学习母语那样能轻松自然。 首先,从发音学角度看,英语是由肺部气流压缩往外送音,感觉比较浑厚;而汉语则一般从口腔发音,感觉比较柔和。所以,中国人讲英语与外国人比,给人一种软绵绵的感觉,从而带上异国口音的标记。这是一种常见的中介语发音特征的僵化现象,在高中阶段尤为突出。 其次,从语音的语言系统看,英语是一种主要依靠语调来区别字义的“语调语言”(intonationlanguage),而汉语则属于以声调区别字义的“声调语 言”(tonelan guage),这两种语言在音素的数量及其组合方式上相差甚大。第一,英语既有以元音结尾的开音节词,也有以辅音结尾的闭音节词,而汉语的字基本以元音结尾。而学生往往在英语辅音后再加一个元音,于是,work被读成了worker,bet被读成了better。第二,有些英语音素在汉语中根本没有,所以,thank,sing,shy常被读成[senk][sin][sai],特别是方言很重的学生。再者,英语中的辅音簇汉语中没有,汉语辅音之间总会隔着一个元音,因此,在读英语辅音簇时,学生倾向于在中间加一个元音。第三,英语中的失去爆破、辅音浊化、连读、重音等,也往往会令学生犯难,容易导致语音方面的迁移。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负迁移现象研究定稿

二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探究 摘要:语言迁移现象指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已掌握的语言知识或技能对目标语言知识或技能所产生的自动的潜意识的影响。目前国内学者大多强调母语对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而忽视了母语的正迁移。本文试图在语言迁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力求从语音,词汇,句法以及文化方面描述外语学习中母语和目标语间存在的多层次的正、负迁移,并建设性地提出在外语教学中要更多的关注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共性,从而促进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 关键词:语言迁移;普遍语法理论;刺激反应论;对比分析论;语言标记理论;二语习得 一、前言 多年来,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从心理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迁移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也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因此不同时期不同研究领域的语言学家给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Odlin将其定义为母语对目标语影响和母语向目标语的借用,也就是目标语和其它任何已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Schachter则从认知心理学和生成语法角度,把语言迁移看做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制约,即学习者先前所获得的知识都有可能对之后的二语习得产生某种制约,这种制约既是迁移。Faerch和Kasper则重视语言迁移的心理层面,他们认为语言迁移是一种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中介语的被激活而最终掌握目的语。 尽管语言迁移的研究是跨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但多数研究还是母语对外语学习或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因此语言迁移常被语言学界解释为“母语迁移”。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正迁移即为母语和目标语之间有利于目标语言学习的迁移;反之,由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某种形式和规则上的差异而形成的“干扰”被称为负迁移。任何学习外语的人都易于把母语中的表达运用到目标语学习中来,因此母语负迁移的现象在外语教学中极为常见。 二、语言迁移的理论依据 语言迁移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行为主义刺激反应论、对比分析假说理论以及近期的语言标记性理论为依据,先后经历了早期的行为主义母语习惯迁移论、中期的心灵主义最低影响度立场论以及近期的认知学迁移制约论。其具体研究理论依据如下: 1、普遍语法理论 普遍语法理论由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所提出,该理论使语言学研究的重点由对语言的描写转向对语言本质的探究。普遍语法理论强调先天的语言机制及语言共同的规律性对语言习得的作用。Chomsky认为,人类最基本的智能要素的语言能力的认知结构是天赋的,人类天生就继承了一套通用的语言参数和原理,控制着人类语言的形成,这就是人类所共享的基本的语言规则(即核心语法)。20世纪90年代关于母语迁移研究的三个理论----最小树理论、弱迁移理论和全迁移理论均都承认了普遍语法对二语习得所产生影响。最小树理论认为从第一语言到二语习得的语言迁移局限在词汇范畴和词汇的线性扩展,初始状态的迁移只包括词汇迁移,不包括任何功能范畴的迁移。弱迁移假设认为词汇和功能范畴及两者的线性扩展都会迁移到二语习得,但与功能范畴相关的,包括屈折变化在内的一些功能作用不能迁移。全迁移假设认为第一语言的全部语法(不包括语音,词汇和词性)是二语习得的初始状态。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就普遍语法理论与母语迁移现象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

母语迁移现象的标记性阐释

母语迁移现象的标记性阐释 摘要:随着母语迁移研究的发展,母语迁移的理论也从最初的行为主义理论发展到认知心理学框架。标记理论运用了新的研究思路来阐释母语迁移现象,能够较好地解释二语习得中的困难并作出相应的预测。 关键词:母语迁移标记理论标记性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n L1 transfer, the related theories have transformed from behaviorist theory to cognitive theory. Markedness theory explains L1 transfer from a new perspective within cognitive framework. It has strong explanatory power for the difficulti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can help in forecasting the difficulties. Key words: L1 transfer markedness theory markedness 母语迁移是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与目标语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对母语迁移的研究一直是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不同时期母语迁移的研究受到多种不同学科理论的影响,研究范畴得到了很大拓展。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也更趋理性,不再单纯地将母语迁移视为二语习得的巨大障碍,而认为是二语习得的重要学习策略。近些年来母语迁移的研究发生了认知学的转向,认知学范畴的标记理论对母语迁移的解释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同。 一.母语迁移理论回顾 母语迁移理论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对比分析理论,到偏误分析理论,普遍语法理论等,各自都对母语迁移问题有自己的解释,并试图解决母语迁移造成的语言习得中的问题。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主要障碍就是母语的干扰。当母语与目的语的作用方式相同或相似时,母语会产生正迁移,会促进二语的习得;当二者作用方式不同时,母语会产生负迁移,导致学习者发生错误,从而产生学习困难。要形成目的语习惯,学习者必须淡化旧的语言习惯,在一种合适的环境中,才能习得新的语言习惯。该理论夸大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力,后来的研究证实了语间差异不一定导致二语学习困难,语间相似也可能引起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而且事实表明,学习者并不需要淡化旧的语言习惯才能学好二语。对比分析理论主要通过比较和分析语言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来预测二语习得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困难。这种理论认为语间差异越大,则学习困难越大,错误越多,即语际差异直接导致外语学习困难,且难度与差异度成正比。由于其过于夸大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干扰,并且局限于对语言本身的分析来解释外语学习中的困难和错误,而忽略了语言、认知、情感、社会和文化等各种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外语学习中的错误,因而它无法解释或解决外语学习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偏误分析理论则认为,研究者应该将重点放在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上,而不是语言本身,该理论认为通过对外语学习者的偏误进行研究就能够找到隐藏在错误后面的学习过程和策略,而忽略了错误产生的社会、认知、文化等因素,在分析方法和研究范畴上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普遍语法理论则从一开始全盘否定母语迁移的作用,又逐渐过渡到研究普遍语法与母语迁移的关系,形成了关于迁移问题的几个假设。但是普遍语法理论立足于

母语迁移的理论变迁

母语迁移理论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母语迁移一直都是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纵观母语迁移的研究历史可以发现对其的研究受到各个时期不同理论的影响,母语迁移理论的变迁反映了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逐渐深化,对母语迁移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机制更加了解。母语迁移的理论也越来越受到多学科、多层次理论的影响。 关键词:母语迁移,理论,变迁 母语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母语迁移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受到不同时期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影响,研究范畴得到了很大拓展,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也更加理性和客观。本文将对母语迁移研究的理论变迁作一回顾并分析其对母语迁移的理论解读的发展衍变。 一.母语迁移的定义 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通常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根据广为接受的Odlin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1]母语迁移的概念则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对比分析理论中提出的。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 二.母语迁移理论变迁 母语迁移的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各个学科领域理论的影响,人们试图从不同视角探讨母语迁移的作用和制约因素。 1.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后来被应用在语言学习上,主张语言学习是目的语习惯形成的过程,是对语言刺激的自动反应。母语迁移的产生是母语,即旧的语言“习惯”在目的语中的延续。因此,要形成目的语习惯,学习者必须淡化旧的语言习惯,在一种合适的环境中,才能习得新的语言习惯。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主要障碍就是母语的干扰。当母语与目的语的作用方式相同或相似时,母语会产生正迁移,即会促进二语的习得;当二者作用方式不同时,母语会产生负迁移,导致学习者发生错误,从而产生学习困难。 行为主义理论提出了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的概念,对语言迁移的早期研究做出了很大

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在跨文化交际和外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文化负迁移现象。“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对新知识新技能习得和解决新问题的处理所产生的影响。由于各民族的文化不同,语言表达也就存在一定差异。中国大学生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 很大程度上受到中文的影响,他们依赖于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对目的语的语言现象和语法现象进行推测, 判断和认同。当母语与第二语言的文化相距甚远时, 会产生来自母语的负向迁移,导致误解和交际失误。因此, 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增强文化差异意识, 克服母语文化的负迁移现象, 是外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外语习得中母语文化的负迁移现象 在外语学习的研究中, 从第一语言过渡到第二语言时往往会发生迁移现象。本文试从文化方面探讨外语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1.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有些比喻修辞的喻意相同, 但喻体完全不一样. 某些词汇或习语的字面意思非常相近,然而, 它们深层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却差异极大, 一方可能具有褒义, 而在另一方却可能含贬义。如果学习者望文生义, 以母语知识去理解目的语的内容,那么就很容易出现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例如,在描写过去10年中, 许多电脑商店像“雨后春笋”般的

涌现出来时, 学生按汉语的喻体写成“like bamboo shoots”.但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 在英国没有这种喻体。在表达同样意思时,英国人用“ like mushrooms”。这是因为英国的气候十分适宜蘑菇的生长, 春雨过后, 蘑菇长得遍地都是.。又如, 中国人将身强力壮者比作“牛” , 而英国人却比作“马”(as strong as horse), 这是因为牛在英国的主要用途是食用, 传统上把马作为耕田、运输的工具. 2.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 往往会从语言中体现出来 中国文化比较突出群体意识, 自古以来倡导团队精神, 它的思 维模式是以群体为中心。个人主义被视为这种精神的对立面而被赋予贬义。然而, 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则强调个体意识, “个人主义”是美国化的中心。无论在家庭里或在一个团体里, 个人需求总是摆在第一位。因此, 对他们来说, “个人主义”的精神绝无汉语中的贬义。 例如, 中国学生会写出这样的句子:Individualism among some people is harmful. (一些年轻人中的个人主义是有害的)。中国的英语教师觉得顺理成章, 但外籍教师就会迷惑不解。这就是价值观念的不同所带来的差异。 3.中西方文化在礼貌准则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中国人的“谦虚”是做人的一种优秀品质, 而英语中的“谦虚”只是减少自夸的一种策略。在交往中, 中国人遵循“自卑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 摘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 母语迁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将影响到对第二语言的音位、词汇、词法、句法和语篇等各个子系统的学习。本文将回顾语言迁移的研究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并联系具体的中国学生写作中的问题为例,分析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中所起的作用。通过上诉问题提出作为教师在英语教学工作中所应采取的策略及方法。对今后的外语教学能够正确的认识语言迁移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利用正迁移并尽量避免负迁移,使得外语学习能够提高效率,取得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母语迁移外语教学 一、引言 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处在母语为汉语的情况下来进行第二外语的学习,大部分都是继掌握了母语之后进行的,那么两种语言之间势必会产生一定的相似之处及差异。“迁移”一词原为教育心理学术语, 指已获得的知识, 技能, 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新知识, 新技能习得和解决新问题的处理所产生的影响。Odlin(1989)总结了多年来此领域的研究现象后,对“语言迁移”的定义做了一个简明而精确的总结:“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语言迁移理论提出于50 年代, 它是指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 学习者在用目的语交际时, 由于不熟悉目的语规则而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处理目的语信息的现象。语言迁移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已知的知识、经验对于学者正在习得的知识产生正面影响,它就是正迁移;反过来,如果我们已知的知识、经验对于学者正在习得的知识产生消极影响,它就是负迁移,即干扰(interference)。二、语言迁移的理论背景 语言迁移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 世纪50和60 年代,语言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联系在一起,成为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二阶段,从60 年代末到70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正负迁移作用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正负迁移作用 【摘要】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既起着积极的作用,又起着消极的作用;既能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又能妨碍第二语言学习者。因此,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存在正向迁移,又存在着负向迁移。对此,本文探讨了母语迁移的形式和作用,以及对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正迁移;负迁移;母语;第二语言习得 0 引言 从第二语言习得(SLA)学科史上讲,迁移(transfer)是第一个受到极大关注的习得因素,它由行为主义者提出并逐渐为广大SLA研究者所关注、接受、质疑、批判、重新定位。在现阶段,要想否定母语(即L1)迁移是SL A中的重大影响因素这个地位已经不可能了,突破自身局限性的L1迁移又被学者们在认知框架下重新定位。 “迁移”这一概念来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由Lado在《跨文化语言学》(1957)中提出。在心理学中,“迁移”指的是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Sharwood Smith和Kellerman认为迁移就是一种跨语言的影响(crosslinguisitic influence),是中性理论(theory -neutral),与“干扰(interference)”,“借用(borrowing )”,“回避(avoidance)”等概念并提。Kellerman (1987)认为迁移即“导致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元素合并的程式(processes)”。Odlin 则认为迁移是“由目标语和已经学过的语言之间由于相似或者相异而产生的影响”。 1 母语迁移的表现形式 语言迁移研究发现,语言问的相同和差异会产生母语迁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Odlin): (1)正向迁移。指母语与目的语的相同之处会促进第二语言学习,加速通过中介语中某些发展序列。例如,母语为汉语的人学习英语时,就很容易学会句子的语序“He comes from Beijing”,这是因为,表达同样意义的汉语语序和英语语序相同“他来自北京”。(蒋祖康1999:20) (2)负向迁移。即母语干扰,“主要是由于母语和目的语的某些形式和规则系统不同而被(学习者)误以为相同所致”。(唐承贤1997)母语干扰会导致错误出现,延长学习者犯错误的时问,延缓其通过中介语中某些发展序列的速度。许多实证研究(Ellis 1985:29)表明,母语干扰是第二语言习得中普遍存在的现象。Odlin将负向迁移的结果概括为“过少运用”、“过度运用”、“运用错误”和“误解”。过少运用指学习者很少或根本不使用某一目的语结构,因此又称回避(avoidance)。回避可能是因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某些结构与母语中相对应的结构

雅思写作中的母语迁移现象

雅思写作中的母语迁移现象北京中雅雅思培训 1. 母语负迁移 迁移(transfer)一般指的是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先学得的知识和经验对后来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迁移分为两种:一种是当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在语素或句法等方面类似或一样,对后者的学习会产生促进作用(正迁移);反之就是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也称做干扰(interference)。在中国考生准备雅思考试的过程中,负迁移主要指的是因汉语与英语属不同的语系,在词汇、句法、思维模式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在英语学习中,汉语的习惯会自动地首先出现在学习者脑中,潜意识中对英语产生影响,尤其体现在书面产出上。 2.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现象 语言的迁移可体现在目标语言的各个方面,英语写作是语言的具体运用,所以它能体现学习者对词汇、句法、语篇等各个方面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反映出在这几个方面汉语的负迁移影响。 2.1 在词汇方面 由于历史背景不同,英汉词汇不可能完全对照,所以有些词汇在意义和用法上可能存在差异,这样就可能出现各种现象,如: 冠词缺省:如表达某一类事物时,要么用不定冠词a/an,要么在名词后面加复数形式s/es,但汉语中无些表达,所以学习者往往忘掉。 动词的人称、数和时态和语态的形式等变化形式是汉语中没有的,所以学习者也容易忘记或用错,尤其在图表分析中,时态比较混乱的现象很普遍。议论文中被动语态的表达也是考生不善于运用的一项,过多的主动语态往往削弱文章的正式性。 搭配不当或意义混淆:如“接电话”往往译成receive the call,而正确的表达应为answer the call,“不论文化水平的高低”往往将“education”和“culture”相混。 此外议论文中的“有”除具体的某个人“有”某物以外,基本上都是there be,而不应用have。 助动词will, be going to主观性太强,在雅思的第二篇文章中应多用be to do替换; 而sb. can 多换成there is possibility that…; 至于should, must等情态词也因语气过于强硬而多换成更客观的It is necessary / imperative that sb…。.的表达形式。 2.2 句法迁移 英语中一个有效的句子只能是主语加一个谓语动词,而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表达,只要语意相关,逗号可以连接两个单句。这样就造成了写作中常出现碎句和句子粘连现象,如: Mobiles are very popular nowadays. Because they are very convenient。 第二个小句只有从句,不能单独成句。

母语负向迁移

Corresponding author: Fran?ois Grosjean, Université de Neuchatel, Ave. du Premier-Mars 26, 2000 Neuchatel, Switzerland Email: francois.grosjean@unine.ch Artic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 16(1) 11 –21? The Author(s) 2011Reprints and permiss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109179392.html,/journalsPermissions.nav DOI: 10.1177/https://www.360docs.net/doc/109179392.html, An attempt to isolate, and then differentiate, transfer and interference Fran?ois Grosjean University of Neuchatel, Switzerland Abstract Transfer/interference has a long history in bilingualism research with moments of clear interest and moments of disregard. We are currently entering a period of renewed interest.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article, it is argued that the only way to isolate transfer/interference from other contact phenomena such as code-switching and borrowing is to put bilingual speakers in a strictly monolingual language mode. In the second part, an attempt is made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static and dynamic transfer/interference. It is suggested that we use the term ‘transfer’ for static phenomena which reflect permanent traces of one language (La) on the other (Lb), and that we use the term ‘interference’ for dynamic phenomena which are elements of the other language(s) which slip into the output of the language being spoken or written. According to this view, interferences are linked to processing. A way of differentiating empirically between transfer and interference is described. It is a byproduct of a study conducted at the University of Neuchatel which was aimed at gett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restructuring in an L1, based on the long- term influence of an L2. In the third part of the article, two other studies are described which examined the comprehension of speech containing transfers/interferences. Keywords contact phenomena, interference, language mode, psycholinguistics, transfer Transfer/interference has a long history in bilingualism research with moments of clear interest and moments of disregard. We are currently entering a period of renewed interest and hopefully we now have the right tools in linguistics and psycholinguistics to make some headway in understand-ing the phenomenon. In this article, I first argue that the only way to isolate transfer/interference from other contact phenomena such as code-switching and borrowing is to put bilingual speakers in a strictly monolingual language mode when they are either speaking or writing. This is far more difficult than one imagines as bilinguals in controlled studies invariably activate their two, or more, languages whereas they do not always do so in normal interactions.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Language transfer 语言迁移

Negative Transfer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language transfer theory, it is assumed that the learner’s mother tongue will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affect one’s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When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one’s mother tongue and target language, the mother tongue tends to interfere with the learning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give a brief analysis of negative transfer in students’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grammar and culture learning. It also discusses what pedagogical concerns the existence of negative transfer warrants and what learners can do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negative transfer. Key words: Native language, Negative transfer, pedagogical implication 1. Introduction Language transfer has been an important issu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When language learners have been using their native language for many years, they are very likely to transfer those roles in their mother tongue into the foreign language that they are learning. That’s what we call negative transfer. Therefo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ative language and the foreign language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o find out what difficulties might be. At the same time, teachers as well as learners should come up with solutions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negative transfer. 2. Defining negative transfer Language transfer refers to speakers or writers applying knowledge from their native language to a second language. When the relevant unit or structure of both languages is the same, linguistic interference can result in correct language production called positive transfer. However, that language interference is most often discussed as a source of errors known as negative transfer. Negative transfer occurs when speakers and writers transfer items and structures that are not the same in both languages. Within the theory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the great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the more negative transfer can be expected.

(最终)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迁移作用

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迁移作用 摘要 “迁移”最初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是指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潜意识自动的利用过程。在英语学习中,迁移现象非常广泛。其实无论在语言的形式上还是功能上,母语和英语之间有着许多有趣的相似和迥异之处,作为语言学习者或教育者,只有科学、全而地掌握这些特点,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才能有效地利用正迁移和减少负迁移。文章在强调母语迁移对英语学习必然产生一定影响的同时,对母语迁移现象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正负效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母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有负迁移,又有正迁移,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比较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现象及应对措施,并指出在英语教学中适当进行双语对比,充分利用母语正迁移的效用,努力克服母语负迁移的效用,对英语素质的提高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母语迁移;正迁移;负迁移

Abstract "Migration," originally proposed by the behaviorist psychologist,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new knowledge, the existing knowledge utilization process automatic subconsciou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e migration phenomenon is very widespread. In fact, whether in form or function of language, between the mother tongue and foreign language has many interest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t place, as language learners or educators, only science, but a full grasp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Know thyself, know yourself."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us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migration. Article stressed up migration inevitably have an impact on English lear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migration phenomenon of mother tongue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positive and negative utility for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Native English learning process both negative migration, there are positive transfer, negative transfer paper analyzes the phenomenon is more up on English learning and response measures through numerous examples, noting that in English teaching appropriate bilingual contrast, take advantage of up positive transfer the effectiveness of efforts to overcome negative migration utilit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glish will have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Keywords: Mother Language Transfer; positive transfer; negative transfer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 ——浅析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摘要]中介语是对第二语言习得者使用目的语时所产生的不完全正确的语言系统的描述。中介语的形成与母语的负迁移有很大的关系。就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而言,汉语的语音、语调、用词和语法结构与英语的不同会产生负迁移,对学习者产生影响。只有把握好母语对目的语的迁移作用,才能趋利弊害,更好的掌握目的语。 关键字:汉语母语英语中介语目的语负迁移 中介语(Interlanguage)又称过渡语,其概念最早是由塞林格提出的,该词一直以来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中介语既不是母语也不是目的语,而是一种过渡语,是学习者在学习新语言时创造性使用的一种语言,它是一个动态的语言系统,是对第二语言习得者使用目的语时所产生的不完全正确的语言系统的描述。内姆塞尔(William Nemser)把中介语这一独特的语言系统称为“近似系统”(approximative systems)或“学习者的语言”(learner’s language)等。 迁移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意思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学习方法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而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用母语规则将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对目的语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如果这一迁移对目的语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那么即是积极的影响,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如果这一迁移对目的语的学习产生干扰、消极的影响,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在国内,我们学生处在汉语的大环境下,几乎时时处处被汉语的声音和文字包围,眼中看到的、耳中听到的、口中说出的、甚至脑中思维的都是汉语,即使在学习英语,那也是用汉语的表达方式,用汉语思维。多数英语学习者都是在通过母语条件下所获得的整个知识系统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来学习英语,而母语学习所固有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是根深蒂固的,不可避免地影响英语学习。随着改革开放越向纵深发展,英语的社会功能和意义越为人所认识,学生们通过书籍、电视、电影等渠道接触英语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些并不可能改变汉语大环境的影响。由于母语和目的之间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且学习者缺乏充足的模仿条件,导致汉语对英语的负迁移现象

母语正迁移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母语正迁移 参考文献 [1]Butzkamm,W.(1993).Psycholinguistic Des Fremds Prachenun Terrichts . Tubingen : Francke. [2]Ellis,H,C,(1965). The transfer of learning . New York : Macrnillan(3). [3]何伟玲(2000), 知识迁移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管见,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 [4]王大为(2006),马克思恩格斯论语言和思维,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5]习纪田(2001),浅析母语迁移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负的效用,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 [6]余可佳(1996),《高考英语典型错误例析》。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母语迁移的有关概念及其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迁移是心理学概念,指的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借助已掌握的知识技能从而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伴随产生的现象。从媒介语的角度看,语言迁移通常指的是母语迁移现象。H. Ellis(1965)把迁移定义为“对任务A的学习会影响任务B 的学习的一种假设。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当母语和目标语存在语言共性时,母语就会对目标语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即正迁移;而当母语和目标语存在差异时,母语就会对目标语的学习产生阻碍作用,即负迁移。小学阶段是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初级阶段,在这个学习阶段中,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母语基础,形成了一定的母语思维习惯和语言知识系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另一门语言总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的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方面知识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曾说的,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王大为,2006)。即使在英语课堂上不讲中文,学生仍会自然而然地运用母语思维习惯进行理解外语。德国教授Butzkamm(1993)说到:“母语并不是一件走进外语课堂就可以随意脱掉的外套。此与其强行将母语置于英语课堂之外,还不如保留而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以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的进行。 三.母语正迁移对英语教学的作用。 学生在英语教学课堂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的影响,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母语迁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母语迁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摘要:母语迁移是不表露在外面的潜意识的影响,它不易被人类觉察但却时刻在发挥作用。作为一个影响英语学习的极大地概念,母语迁移受到很多的语言学家的关注。它是一把双刃剑。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它既有促进学习的一面,也有妨碍学习的一面。因此,母语迁移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作为语言学习者来说,就是要尽力发挥母语迁移的积极作用,避免它的消极作用。 关键词:母语迁移英语学习情感过滤假说 人们在学习第二中语言的时候总是受到第一语言的影响。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母语由于其与外语的相似成分外语习得产生的有益的,积极的影响叫做正迁移,它能促进学习者对外语的掌握与运用;反之,母语由于其与外语的相异成分而对外语习得产生的不利的,消极的影响叫做负迁移,它是学习者掌握和运用外语的障碍。本文先分析母语迁移理论的基础克拉申的外语习得理论,然后以汉语为例来分析母语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 著名的语言学家Krashen他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究语言习得,并于80年代初期提出了著名的语言习得理论——输入理论,其中包括“五大假说”:习得—学得假说,情感过滤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以及自然顺序假说。(Krashen:1981)这五个假说都跟潜意识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其中联系最大的要数习得-学习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了。 Krashen习得-学习假说是他对“习得”和“学得”加以区分,认为它们各自在习得者外语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习得”是潜意识过程,是注意语言获得的自然过程,主张语言的自然生成,儿童习得母语便是这样的过程。而“学得”,这是个有意识的过程,即通过在课堂上听教师讲授或者看辅导资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巩固性的活动,从而实现对所学语言的掌握。Krashen认为,只有“习得”才能有力且直接促进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才是人们运用语言时的发生机制;而对语言结构有意的了解作为“学得”的结果,只能在语言运用中起到监控作用,而不能视为语言能力本身的组成部分。所以它不能使学习者自如的运用所学语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潜意识在外语学习地位应该高于意识,外语学习者要努力发挥自己的潜意识作用,将外语学习至于一个“习得”而不是“学得”得过程中。 情感过滤假说认为,外语学习的过程要受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这些情感因素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作用,从而决定着学习者接收输入的多少,也就是外语学习的效率。Krashen认为影响习得语言的情感因素有动机,性格和情感状态。动机即学生的学习目的。目的明确则动力大,进步快;反之,则收效甚微。性格指的是语言学习者的性格。自信且性格外向,乐于置身于不熟悉的学习环境,自我感觉良好,以积极地状态投入到外语学习中的学习者在学习中进步较快;反之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