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限时训练(27)

高中生物限时训练(27)
高中生物限时训练(27)

高中生物限时训练(27)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质网是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和发送站

B.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C.人在低氧环境下产生的CO2大多来自于线粒体基质,少数来自细胞质基质

D.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2.下列有关显微观察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实验中,龙胆紫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而无法对染色质进行染色

B.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时,需要用8%的盐酸进行处理,促进染色剂的进入

C.质壁分离实验中,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到中央大液泡逐渐收缩变小

D.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可用卡诺氏液对细胞中染色体进行染色

3.已知果蝇种群中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正常情况下,与眼色有关的基因型共

有5种。有人发现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的F1中,出现了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

的白眼雌果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用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杂交,F1的果蝇全部为红眼

C.形成XXY白眼雌果蝇的可能原因是母本的XX染色体没分离

D.B和b这对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4.下列各项描述符合图中变化规律的是

A.底物浓度足够大时,x——酶的浓度与y——反应速率的关系

B.适宜条件下,x——氧气的浓度与y——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率的

关系

C.x细胞分化的过程与y细胞内染色体种类的关系

D.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时,x——时间与y——种群增长率的关系

5.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T)影响很显著。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若将14℃和42℃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鱼受精卵开始孵化的最低温度所在的区间为14℃<T<18℃

B.鱼受精卵孵化率在50%以上时,随着水温的升高平均孵化时间减少

C.在18~38℃,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先升高后下降

D.鱼受精卵对较高温度的耐受性高,对低温的耐受性低

6.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突变,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C.染色体片段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D.通常情况下,基因突变比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数目少

29.(9分)Cu2+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Cu2+又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科研人员以白蜡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Cu2+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将CuSO4·5H2O水溶液加入基质中,制成不同Cu2+质量分数的“污染土壤”,另设作为对照。选择健康且生长基本一致的植株,分别进行培养。

(2)培养几个月后,摘取植株顶部刚成熟的叶片,用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进而测定滤液中叶绿素的含量,同时每月定时测定其他相关指标,结果取平均值。

(3)实验结果及分析:

①在Cu2+质量分数为2.5×10-4时,与对照组相比,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增加,从而使植物吸收的增加,净光合速率提高。随着Cu2+质量分数的升高,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重金属铜会引起叶绿体内相关的活性改变。叶绿素含量下

组别 各组平均瘤重(g ) 1

0.192 2

0.347 3

0.916 降,而叶片中的叶绿素a/b 值逐渐

,表明重金属Cu 2+对叶片中 的影响高于对

的影响。

②与Cu 2+质量分数为2.5×10-4相比,Cu 2+质量分数为5.0×10-4时,净光合速率随着气孔导度

和胞间CO 2浓度的下降而下降,表明此时, 成为净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因其下降导致CO 2供应不足进而光合速率下降。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当Cu 2+质量分数继

续增大时,气孔导度继续下降,而

,表明此时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有非气孔因素的存在。

30.(10分)乳头瘤病毒(HPV )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癌发生。科研人员将HPV 外壳L1蛋白基因与在

人体中不能复制但能有效表达外源基因的痘苗病毒重组,制备新型疫苗。

(1)通过基因工程获得重组病毒后,要大量扩增病毒数量需用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菌;全营养培养基)。

(2)为研究重组疫苗的保护作用,将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小鼠随机均分为三组,1组注射用

P

B S 缓

组病

1

0(3)给上述三组小鼠皮下注射C3细胞(含有HPV 基因的癌细胞),观察、记录小鼠成瘤情况,结果

如下。

据实验结果分析,尽管各组小鼠都可成瘤,但实验组小鼠 ,说明重组病毒疫苗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接种重组病毒疫苗的小鼠体内表达 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皮下注射C3细胞时,HPV 引起 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从

而起到免疫保护作用。根据免疫学知识,注射疫苗后,只有诱发出机体的 免疫,才能有效清除癌细胞。 (4)若欲检验重组病毒疫苗是否有治疗作用,对小鼠进行的处理最恰当的是 (选填下列字母)。 a 先注射HPV 病毒,一段时间后注射重组病毒疫苗 b 先注射重组病毒疫苗,一段时间后再注射HPV 病毒 c 先注射C3细胞,一段时间后注射重组病毒疫苗

d先注射重组病毒疫苗,一段时间后再注射C3细胞

31.(10分)通过建构模型能够使生命现象或过程得到简化、纯化,对生物系统的发展状况有了更准确的认识。生物学研究中通常用到的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等。

(1)构建概念模型:所给概念: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大分子物质胞吞胞吐小分子物质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请用箭头和符号构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从属关系或独立关系)。提示:可以采用知识树的形式呈现。

(2)下列不属于物理模型构建的说法是()

A.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画出的有丝分裂图

B.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构建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C.沃森和克里克依据DNA的衍射图和相关知识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学生依据细胞结构用泡沫等试验材料制作出了细胞结构模型

(3)数学模型的构建:现有一显性(表现型为红花)豌豆突变体,研究确定基因型为Aa,自然繁殖后发现后代有三种表现性:红花、粉红花和白花。已知产生的配子均有活性,该个体在自然状态下繁殖n代后,为了研究子n代中纯合子的个体所占比例的问题,设计了如下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

表格中①②③分别是

①②

32.(10分)玉米(2n=20)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

(1)某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则紫粒亲本和白粒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筛选S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程如下

请根据F1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表现相应的基因型:。(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结合(2)中的育种材料与方法,请简要写出快速育种流程:。

37.(15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在5%-8%的微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步骤如下,请回答:

患者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接种→培养→计数观察

(1)“接种”步骤常用的接种方法是,接种前后都要对接种工具进行;培养时除控制无菌无毒、温度适宜外,为保证幽门螺杆菌的正常生长,还要特别注意控制的环境因素是。

(2)为确定计数的培养皿在培养过程中是否被污染,常将与接种的培养皿一起培养。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样品中的细菌数常常比实际活菌数偏,因为。

(3)幽门螺杆菌能合成脲酶,将尿素分解成NH4+。将菌种接种到只含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培养,然后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有幽门螺杆菌,则菌落周围会出现环带。

幽门螺杆菌的这种生理特性对其适应胃部环境有什么意义? 。

38.(15分)[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右图所示的质粒中,Tet 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LacZ'基因的表达产物能使白色的大肠杆菌菌落变成蓝色。现用EcoRI切割目的基因及质粒载体并进行连接,用得到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以对目的基因进行保存和扩增。回答下列问题:

(1)将目的基因和质粒载体连接需使用的工具酶是。为将运载体导入大肠杆菌,常用Ca2+处理使之处于。

(2)LacZ'基因在基因工程中起基因的作用。为筛选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应在培养基中加入,筛选 (填“蓝色”或“白色”)菌落。

(3)若需要将这个质粒改造成基因工程表达载体,还需要插入和部分。将改造后的表达载体和目的基因经EcoRI酶切连接,并成功导入受体细胞后,发现仍有部分细胞不能表达出目的蛋白,最可能的原因是。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最好用切割目的基因和表达载体。

(4)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施标识制度,比如由转基因大豆加工制成的大豆油,标注为“本产品加工原料中含有转基因大豆,但本产品已不再含有转基因成分”,其相关的生物学依据是。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和发送站,A错误;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必修一68页),B正确;人只有有氧呼吸会产生CO2,场所是线粒体基质,C错误;生物膜系统是对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D错误.故选:B.

2. 答案:C

解析:有丝分裂实验中,龙胆紫可对染色质进行染色, A错误;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时,需要用活体染剂健那绿,所以细胞不能用8%的盐酸处理。否则细胞死亡。B错误;质壁分离实验中,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到中央大液泡逐渐收缩变小 , C正确;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可用改良的苯酚品红对细胞中染色体进行染色, D错误. 故选:C.

3. 答案:B

解析:若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与眼色有关的基因型共

有3种。若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与眼色有关的基因型共

有5种。若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上,与眼色有关的基因型共

有7种。A正确;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不确定,F1的果蝇表现型不能错定,B错误;形成X b X b Y白眼雌果蝇的可能原因是母本的X b X b染色体没分离,C正确;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B和b这对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4. 答案:A

解析:底物浓度足够大时,x--酶的浓度与y--反应速率呈正相关,A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该过程不消耗能量,所以x--氧气的浓度与y--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速率无关(不呈正相关),B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分化过程中,染色体种类不发生改变,所以x细胞分化的过程与y细胞内染色体种类不呈正相关,C 错误;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时种群增长率不变,该过程x--时间与y--种群增长率不呈正相关,D错误.故选:A.

5. 答案:D

解析:分析表格可以看出,14℃时不孵化,平均孵化率为0,开始孵化的最低温度所在的区间为14℃<T<18℃(或14℃<T≤18℃),A正确;鱼受精卵孵化率在50%以上时,即温度范围在18~34℃,表中看出,随着水温的升高平均孵化时间减少,B正确;表中看出,在18~26℃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升高,在26~38℃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下降,C正确;若将14℃和42℃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由此说明鱼受精卵对较高温度的耐受性低,对低温的耐受性高,D错误。故选:D.

6. 答案:C

解析: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为突变和基因重组,A正确;X 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B正确;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但不一定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如隐性致病基因,C错误;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由于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又分为染色体以染色体组倍数的增加或减少及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所以染色体变异涉及的碱基对数目变化多,D正确。故选:C.

29. (9分)(每空1分)

解析:(1)实验目的是研究Cu2+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应设置不添加Cu2+的基质作为对照组,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2)叶绿体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中,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3)①叶绿素可以吸收、转化光能,在Cu2+质量分数为2.5×10-4时,与对照组相比,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增加,从而使植物吸收的光能增加;重金属铜会改变叶绿体

内相关的酶的活性,进而降低光合速率;随着Cu2+质量分数的升高,叶绿素含量下降,而叶片中的叶绿素a/b值逐渐增大,这说明表明重金属Cu2+对叶片中叶绿素b的影响高于对叶绿素a的影响.②与Cu2+质量分数为2.5×10-4相比,Cu2+质量分数为5.0×10-4时,净光合速率随着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下降而下降,表明此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气孔导度,气孔导度下降导致CO2供应不足进而光合速率下降.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当Cu2+质量分数继续增大时,气孔导度继续下降,而胞间CO2浓度略有上升,表明此时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有非气孔因素的存在.

故答案为:

(1)不添加Cu2+的基质

(2)无水乙醇(有机溶剂)

(3)①光能酶升高叶绿素b 叶绿素a

②气孔导度(或CO2浓度)胞间CO2浓度略有上升(合理即可)

30.(10分)(除特殊标记,其余每空1分)

解析:(1)乳头瘤病毒(HPV)为动物病毒,要大量扩增病毒数量需用动物细胞;

(2)根据题意,对照组的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要研究重组疫苗的保护作用,可将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小鼠随机均分为三组,1组注射用PBS缓冲液配制的重组病毒疫苗100μL,2组注射100μL PBS缓冲液配制的痘苗病毒作为对照,3组注射100μL PBS 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

(3)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各组小鼠都可成瘤,但与第2、3组相比,实验组(第1组)小鼠平均瘤重较小,成瘤小鼠百分率较低,说明重组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接种重组病毒疫苗的小鼠体内表达的L1蛋白可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皮下注射C3细胞(二次免疫)时,HPV会引起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从而起到免疫保护作用。根据免疫学知识可知,注射疫苗(抗原)后,只有诱发出机体的细胞免疫,才会产生效应T细胞,通过效应T细胞才能有效清除癌细胞。

(4)若欲检验重组病毒疫苗是否有治疗作用,应先对小鼠注射C3细胞(抗原),一段时间后使小鼠出现相应的症状,再注射重组病毒疫苗,观察小鼠的症状是否消失或明显减轻,若小鼠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则说明重组病毒疫苗有治疗作用,否则无治疗作用。故选:C

故答案为:(1)动物细胞(2)100μL PBS缓冲液配制的痘苗病毒100μL PBS缓冲液(3)平均瘤重较小,成瘤小鼠百分率较低,成瘤时间较晚(全部答对得3分,答对其中两项得2分,答对其中1项得1分,其他答案得0分) L1蛋白记忆细胞(或特异性)(4)c

31.(10分)

解析:(1)见答案概念图

(2)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画出的有丝分裂图,构建了细胞有丝分裂的物理模型,A正确;生物学模型建构中的物理模型指的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不属于物理模型,B错误;沃森和克里克依据DNA 的衍射图和相关知识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正确;学生依据细胞结构用泡沫等试验材料制作出了细胞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D正确;故选:B.

(3)根据数学模型的构建的一般过程等分析,表格中①②③的分别表示:提出合理的假设、子n纯合体比例=1-(1/2)n、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故答案为:(1)(2分)。

(2)B.(2分)

(3)①提出合理的假设(2分) ②子n纯合体比例=1-(1/2)n(2分)

③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2分)

32.(10分)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后代结出的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后代紫色

A R 的概率为3/8=3/4 × 1/2,说明两对基因分别是杂合子自交和测交,因此紫粒亲本的基因型是AaRr,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Aarr或aaRr

(2)由于单倍体的胚是由普通玉米的卵细胞发育而来,而母本是普通玉米白粒aarr,所以单倍体籽粒的表现型为白色,基因型为ar;二倍体籽粒的表现型为紫色,基因型为AaRr

(3)用G和H杂交,将所得F1为母本与S杂交;根据籽粒颜色挑出单倍体,将得到的单倍体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故答案为:

(1)AaRr(1分) aaRr或Aarr(2分)

(2)单倍体籽粒的表现型为白色,基因型为ar;二倍体籽粒的表现型为紫色,基因型为AaRr(4分,表现型、基因型分别1分)(3)用G和H杂交,将所得F1为母本与S杂交;根据籽粒颜色挑出单倍体,将得到的单倍体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每点一分,共3分)

37.(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稀释涂布平板法;灼烧灭菌;5%~8%的微氧

(2)未接种的培养基(1分);低;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3)红色;分解尿素产生的NH4+呈碱性,可抵御胃酸对菌体的免疫作用

38.(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DNA连接酶(1分)感受态

(2)标记(1分)四环素; 白色

(3)启动子(1分);终止子(1分);目的基因与质粒载体反向连接 ; 用两种限制酶(1分) (4)大豆油属于脂肪,不含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