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1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检测卷(附答案).docx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检测卷(附答案).docx

一、填空题。

(26分)1. 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 电磁铁磁性是由通电线圈产生的,线圈越多,产生的磁力越,线n|r>圈越少,产生的磁力越__________o3. 通过实验我知道电磁铁的磁力与、、等因素有关。

4. 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和转换电流的。

5. 能量有、、、等不同形式。

二、判断题。

(10分)1.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能产生磁性。

()2.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3.正在使电灯发光的电线旁边没有磁场。

()4.做通电导线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由于现象不明显,所以不能断开电路,以便于观察、记录。

()5.电能可以转化成磁力,磁力也能通过一定的方式产生电能。

()6.电磁铁与磁铁一样都有南北极,而且同极相吸,异极相斥。

()7.改变电磁铁中电流的方向,电磁铁的磁极就会发生变化。

()8.当导线中有电流流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场。

()9.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10.电磁铁中电流越强,磁性越强;线圈圈数越多,磁性越强。

()三、选择题。

(24分)1.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中,()。

A.机械能转化成热能B.热能转化成机械能C.化学能转化成热能2.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A.茂密的森林B.低等的植物C.低等的生物3.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的方法是()。

A.增加绕在铁钉上的导线圈数B.增加连接的电池节数C.改变导线缠绕的方向4.调换电池的正负极,可以()。

A.增强电磁铁的磁性B.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C.增强电流强度5.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铁芯长短是否有关的对比实验时,变量控制正确的是()。

A.铁钉粗细相同,长短相同,导线绕在铁钉上的圈数不同,电池节数相同B.铁钉粗细相同,长短不同,导线绕在铁钉上的圈数相同,电池节数相同C. 铁钉粗细相同,长短相同,导线绕在铁钉上的圈数相同,电池节数不同 6. 如图所示,在条形磁铁周围放置有甲、乙、丙三个小磁针,小磁针N 极指向正确的是()。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一)含部分答案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一)含部分答案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一)含部分答案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选择题1.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干旱,泥石流,地震,火山喷发和火灾。

A.台风B.暴雨C.下雪2.在室内,应迅速就近躲到结实的物体下或易于形成()的地方。

A.梯形B.正方形C,三角空间3.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遇到地震时,下面几种紧急避险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快速冲出教室并涌向楼梯间B.迅速蹲到课桌下并握住桌脚C.靠墙角处蹲下并用双手保护头和颈4.下列说法不属于地震危害的是()。

A.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B.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C.森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5.2017年的8月,在新会发生了“天鸽"的()自然灾害。

A.台风B.干旱C.地震6.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岩浆岩、沉积岩等各种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是()。

A.砂岩B.花岗岩C.石英岩7.如果发生地震,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靠墙角蹲下,用双手保护头和颈8.在高层住宅里乘坐电梯下楼C.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8.火山活动还伴随着丰富的地热,形成();海底火山爆发,甚至会形成一个新的()o ()A.温泉,小岛B.温泉,海岛C.温泉,小山9.地震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下面也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垃圾污染B.潮汐C.干旱10.大地震发生时,地震造成的建筑物()是引起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A.瞬间坍塌B.破裂C.摇晃D.震动11.面对火灾,下面哪个做法是正确的?()A.发生火灾,可以乘坐电梯逃离火场。

B.发生火灾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或用水打湿衣服捂住口鼻。

C.慌不择路,从高楼上跳窗而逃。

12.发生地震时,靠墙角蹲下,用双臂保护头和颈,避免被()砸伤。

A.坠物B.结实物C.建筑物二、填空题13.地球的地壳主要是由组成的;火山喷发时,温度极高的喷出地表,形成炽热的熔岩流。

14.地震是一种现象。

15.无论是在陆地上,还是在()底部,都分布着坚硬的(),它们构成了地球的地壳.根据搜集到的大量证据,科学家发现地壳在不断()着。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试卷及参考答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试卷及参考答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知识检测(共30分)一、我会选择(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咪”“发”“索”三个音阶中,最高的音是( )。

A.“咪”B.“发”C.“索”2.声音在( )中传播本领最强。

A.固体B.气体C.液体3.当耳朵的鼓膜破裂后,耳朵听力( )。

A.不受影响B.减退C.受点影响,但影响不大4.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了很多隔声板以减弱噪音,这种措施属于( )。

A。

在声源处减弱噪音B.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5.用槌敲击音叉,听到声音后,把音叉放在吊着的塑料小球旁,会看到( )。

A.小球被音叉吸过来B.小球来回摆动C.小球静止不动6.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右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

A.振动B.一直向左运动C.静止不动7.吉他的音箱起的主要作用是( )。

A.美化乐器B.扩大声音C.支撑吉他8.风声的产生是由( )。

A.空气振动B.喇叭振动C.树枝振动9.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

A.放松琴弦B.拉紧琴弦C.换上粗弦10.下列声音中一定属于噪声的是( )。

A.卡拉ok厅的歌声B.学生的读书声C.刺耳的爆竹声11.要让正在发声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应该( )。

A.停止敲击B.马上用手捂住锣,使锣面不再振动C.用手捂住锣槌12。

月球上如果不借助耳机等装置,将听不到任何声音,这是因为( )。

A.月球上没有生命B.月球离地球太远了C.月球上没有空气二、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6分)13.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

用同样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_____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

1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描述。

15.我们说话的声音是由_____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

16.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和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桥中心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学校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

15%1、电流可以产生()。

A、电B、热C、磁D、光2、电磁铁具有()的基本性质。

A、接通电源产生磁性B、断开电源磁性消失C、接通电源磁性消失,断开电源产生磁性D、接通电源产生磁性,断开电源磁性消失3、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变成了动力。

A、磁B、电C、热D、光4、()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A、光能B、热能C、电能D、化学能5、1820 年,丹麦科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就是这个发现,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A、爱迪生B、伽利略C、奥斯特D、牛顿二、多项选择题。

12%1、能量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A、电B、热C、声D、光2、电池是把()转化成了电能。

发电有多种方法。

A、化学能B、光能C、热能D、声能3、()所具有的能量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氧气三、填空题。

24%1、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

2、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

3、()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4、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5、和运动有关的物体也有能量,叫()。

6、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

7、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8、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就应该叫它()了。

发明了()后,人们就能够把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大规模地转化成电能了。

9、根据不少证据推测,石油、天然气也与()相类似,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10、我们常常听说“录音磁带”、“录像磁带”、“磁盘”,名字里面都带一个“磁”字,它们不但和()有关,还与()有关。

四、连线题。

8%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大圈数多磁力小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磁力大电池多磁力小五、判断题。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含答案)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含答案)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一一、填空(每空2分,共36分)l.( )成为第一种被载人科学史的恐龙种类。

2.随着( )的不断发掘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我们对恐龙的认识越来越多了。

3.我认识的恐龙种类有( )、( )、( )、( )等。

4.恐龙已经灭绝,那些模型、图片和影片中的恐龙形象等都是根据( )复原出来的。

5.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 )、( )或( ),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

6.由于( )的作用,已经形成的化石有些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随着岩石的侵蚀或坍塌,化石便暴露出来。

7.除了观察恐龙四肢化石的比例,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两种恐龙的( ),来判断哪种是二足行走恐龙,哪种是四足行走恐龙。

8.1870年的一天,英国博物学家( )在吃晚餐时,突然发现火鸡骨架与恐龙骨骼非常相似,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 )。

9.( )是由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于1912年正式提出的。

他根据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的( )非常相似等资料,提出了起初全世界的大陆连在一起,是一块联合大陆的假说。

10.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 )生存下来,而( )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二、判断(每题1.5分,共27分)1.通过对恐龙化石进行发掘、清理和复原,人类得到了很多有关恐龙的信息。

( )2.将一块块恐龙化石还原成完整的恐龙骨架,是非常简单的工作。

( )3.通过发现的恐龙蛋化石,我们推断恐龙是卵生的。

( )4.恐龙灭绝的原因目前仍没有定论。

( )5.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是英国古生物学家威廉姆·巴克兰。

( )6.岩石就是化石。

( )7.所有生物死后都会变成化石。

( )8.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经历的重要依据。

( )9.化石的形成与发现过程是;动物死亡→被沉积层包围→矿物化→地壳运动→接近地表。

( )10.三叶虫化石属于植物化石。

( )11.有些生物在地球上已经不存在了,现代人通过发现它们的化石才知道地球上曾有这些生物。

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一、我会填1、我每天吃的食物有()、()、()、()等,其中()、()、()是植物类食物,()是动物类食物。

2、食物中含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以及()。

3、我们可以通过()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

4、有些食物中通过()后对我们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更富有营养。

5、食物的腐败变质是由()引起的。

6、一棵油菜由、、、花、、_____六部分组成。

7、只有___ _ _没有__ _ __的花叫做雄花,只有___ __没有__ ___的花叫做雌花。

8、植物的花担负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任务。

9、种子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靠__ __传播;如蒲公英,靠_____传播,如番茄;靠_____传播,如椰子等。

10、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__ ,它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______。

二、我会判(正确的打“√”,错的打“×”,)1、国家对食品安全生产监管严了,食物包装上可以不印制各种信息了。

()2、对没有包装信息的产品,我们不要乱买。

()3、食物中添加了添加剂后食物更香脆,所以添加剂加得越多越好。

()4、人们常把肉用盐腌制晾干制成腊肉,也是减慢肉变质的方法。

()5、为了防止浪费,发霉很少的食品可以食用。

()6、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1、我知道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较多。

A.面粉 B.蔬菜 C.瘦肉2、最近手指间有些脱皮,需多吃含()的食物。

A.蛋白质 B.脂肪 C.维生素3、面包在()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A.干燥、温度低B.温暖、潮湿C.潮湿、温度低4、下列食物可以生吃的是()A、莴笋、大蒜B、马铃薯、红薯C、牛肉、大蒜5、把碘酒滴入下列食物中的()中,可以呈现蓝色。

A、白菜B、肥肉C、米饭蛋白质调节身体机能脂肪、糖类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维生素五、我会做1、为了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常用的储存食物的方法有哪些?(8分)2、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说说为什么我们不能挑食、偏食。

大象版(2017)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检测卷(一)含答案

大象版(2017)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检测卷(一)含答案

大象版(2017)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检测A卷一、选择题1.小明在操场上发现自己的影子很短,朝着正北方向。

由此可以推断()。

A.小明身高不高B.太阳也在正北方向C.此时是正午前后2.月球上广阔的平原被称作()。

A.月陆B.月海C.环形山D.月坑3.下面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亮本身会发光,所以我们看到的月亮才是亮 B.弦月只在上半月出现C.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和地球的运动有关4.由月全食现象可推知2021年5月26日,是()。

A.农历初一B.农历十五C.阳历十五5.下列关于月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我们平时能看到“月光”,因此月球是一个会发光不透明的球体B.月相变化是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中形成的C.月球上重力为12牛顿的物体,到地球上大约为72牛顿6.夜晚,小刚经过一盏路灯下,他的影子变化是()。

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不变7.地球的天然卫星是()。

A.太阳B.月球C.水星8.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是()。

A.长一长一短B.短一短一长C.长一短一长9.下列因素中,不是影子形成的必备条件的是()。

A.影子B.遮挡物C.光源10.观察影子的变化后,大家总结了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下面观点中,正确的是()。

A.太阳的位置在不断变化,影子的方向也随着发生变化B.影子的长度也发生变化,早晚长,中午短C.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都会变化,A和B的观点合起来更完整11.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相变化是无规律的B.月相是我们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C.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形状在变化12.太阳与阳光下物体影子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影子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不受太阳的影响B.影子和太阳的方向总是相同C.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二、填空题13.2020年12月17日凌晨1点59分,携带着2公斤月球土壤的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地球,这是我国航天史上又一里程碑。

月球上除了有土壤,还有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三单元 1《地球的卫星——月球》 (教科版 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三单元  1《地球的卫星——月球》 (教科版  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地球的卫星——月球》习题一、判断题1.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不仅仅是探测工具不断改进的过程,更是一个科学不断推进的过程。

()2.月球上的地形地貌和地球上的一样,都有湖泊、山脉、盆地等。

()3.月球跟我们的地球一样,可以种花养草。

()4.自古以来人们不断地改进观测工具去探索和认识月球。

()5.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有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6.1609年,英国科学家牛顿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

()7.月球上充满了空气和水分,所以宇航员不必携带氧气。

()8.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9.我们晚上看到的月亮是明亮的,所以月球本身会发光。

()10.环形山的数量多,总数达5000多个。

()二、填空题11.月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是反射_______的光。

12.1969年,美国的“________"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人类探索的脚印终于印在了月球的表面。

13.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________。

14.月球上既没有________和________,也没有生命,但月球上有丰富的________,所以,现在很多国家都在致力发展登月技术。

15.月球围绕地球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

16.月球的体积很小,大约是地球的________。

17.月球是地球的____________,月球围绕着地球自_______向_______公转。

18.________是地球的卫星,它围绕着地球________方向运动。

19.月球是围绕地球________方向运行的。

20.在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中,大小不同的石子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盘子里的沙子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

21.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_______,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万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实践性作业
一、填空
1、声音是由()产生的。

2、音高的单位是(),它表示()。

3、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

4、耳朵由()、()、()三部分组成。

5、音量是由()决定的,()越大,声音就越强,()越小,声音就越小;音高是由()决定的,()越快,声音就越高,()越慢,声音就()。

6、耳廓的作用是(),鼓膜有()作用。

二、判断
1、轻轻打击大音叉与重一点打击大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
2、我们不要长时间戴着耳塞听音乐。

()
3、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

()
4、音量的单位是分贝。

()
5、我们不能制造声音。

()
6、人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
三、选择
1、下面物体传声效果最好的是()。

A 铝箔
B 木尺
C 棉线
D 尼龙线
2、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

A 水面没有任何变化
B 水面产生水波
C 无法判断
3、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器官是()。

A 眼
B 鼻
C 耳
D 口
4、下课了,我们在教室里()
A可以大声讲话 B 控制自己讲话声音C无所谓
五、实验(6分)。

1号、2号、3号、4号四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上自来水水(如下图),用小棒敲击杯口。

请你判断:玻璃杯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六、简答(6分,每小题3分)。

1、为什么人们在月球上互相通话必须借助无线电?
2、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