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展风采》导学案
礼仪展风采(课件 学案)

八年思品七课二节《礼仪展风采》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 授课时间:第12周第2课时编号:22导学目标1、学生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明确礼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并懂得礼仪的作用2、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社交礼仪,并能够在交往中加以运用3、使学生从内心愿意做讲礼仪的人,并积极展示自己的优雅礼仪重点熟练掌握与中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以及社交的一般礼节难点礼节礼仪的道德意义课型拓展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环节教学内容任务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情景导入通过课堂随机提问,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礼仪关注提问:1、“同学们你们会握手吗?”2、这个同学刚才与同学、长辈、异性朋友握手的礼节是否恰当?从班上随机抽一名同学,演示与不同的人见面握手的礼节:认真思考并回答讨论后发言,指出其中部分不合礼节的地方问题:展示的学生有可能出现错误,引起同学们的议论。
对策:教师要给予制止,对出现错误,及时进行指导研习寻找校园生活中存在的礼仪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感受和思考体会礼仪的重要性考察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礼仪的了解通过对少数民族礼仪习俗的提问,让学生在自觉遵守礼仪基础上,能够主动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任务一:在学校活动中哪些礼仪最能体现出我们中学生的风采?任务二:观看大屏幕: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思考:1、国旗班的战士在举行升旗仪式时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国旗班战士的形象仅仅只关系到他们个人形象吗?任务三:你会待客吗?请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结合分别演示不同情况下待客的礼仪。
来了一个好朋友:来了一位长者:来了一个陌生人:任务四、你对少数民族的礼仪习惯了解多少呢?请试着写出一例与大家分享?1引导学生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常见的礼仪,进而对遵守礼仪引起足够的重视2、指导学生通过观看大屏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思考、明确礼仪的重要性3、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表格内容,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对社交礼仪有一定的了解和初步的认识4、引导学生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礼仪习俗1、根据任务要求,借鉴教材对网络交往要保护好自己有明确的认识2、通过分析案例材料,适当借鉴教材上的理论,对观点进行独立思考,体会个人礼仪对生活的重要性。
《礼仪展风采》教学教案

《礼仪展风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礼仪素养,如问候、介绍、交谈、宴请等场合的礼仪。
3. 提高学生在国际交往中的文明礼仪意识,增强国家形象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礼仪素养a. 问候与介绍b. 交谈与倾听c. 宴请与餐饮礼仪d. 着装与仪态3. 国际交往中的礼仪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礼仪的定义、基本素养及国际交往中的礼仪。
2. 情景模拟法:模拟不同场合的礼仪场景,让学生参与表演、互动。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礼仪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课件、案例材料等教学资源。
2. 教学场地、音响、投影仪等教学设施。
3. 准备相关道具,如服装、饰品等,用于情景模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基本礼仪素养,如问候、介绍、交谈、宴请等场合的礼仪。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场合的礼仪表演,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礼仪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礼仪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情景模拟表演: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包括礼仪知识的运用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和团队合作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礼仪比赛或活动,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2.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礼仪知识。
礼仪展风采第一课时导学案

安林中学高效课堂八年级品德导学案班级:八年班姓名:授课日期:11月6/7 日编号:16 设计人:于睿审核:课题: 7.2礼仪展风采(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一、【学习主题】(预设1分钟)1、了解什么是礼仪,个人礼仪的要求,掌握生活中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2、体验讲礼仪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和对自己人生发展的价值;3、提升自己的礼仪实践能力。
《7.2礼仪展风采》课堂同步练习班级______姓名_____一、填空题(每空0.1分,共0.6分)1.礼仪不仅仅是一种____,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_____的象征。
2.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关系我们____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_____,关系到我们的____,甚至关系到我们_________的形象。
3.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有相应的礼仪要求。
4.如果我们不讲礼仪,就可能伤害别人,也使自己难堪,甚至无法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分)1.我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是()A.礼貌的用语B.待人的和气C.举止的规范D.态度的真诚2.能够反映我们气质高雅、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高的是()A.文明的语言B.亲和的态度C.端庄的举止D.显赫的身份3.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下列关于礼仪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礼仪缘于最初的人类交往,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B.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C.社交礼仪涉及交往的方方面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要求D.社交礼仪的掌握是自然形成的4.下列选项中符合礼仪要求的有()(双项选择)A.在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时行注目礼B.中学生佩戴手镯、耳环C.在马路上随意乱扔垃圾D.与长辈见面时主动问好5.“礼仪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陶冶。
”这句话是说()(双项选择)A.讲礼仪会得到别人的肯定B.讲礼仪会让人失去自由,缺少个性发展空间C.礼仪是我们必备的良好素养D.礼仪虽然是我们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但也会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平。
礼仪展风采_导学案

1、什么是礼仪?不讲礼仪有什么危害?
3、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族不同,礼仪也就会不同。你知道我国哪些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口头展示)思考:
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怎样做?(为什么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
六、知识超市:
(一)社交礼仪ABC(教材84页)
课题
第7课框2礼仪展,礼仪是一个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据此回答:
讲究礼仪的重要性。
3、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是什么?(阅读85页相关链接体会:)这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有什么作用?
2、展示我们优雅风采和高尚品德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与他人顺利交往的前提()
A开朗大方的前提B趾高气扬的态度
C顺从交往者的意愿D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
3、按礼仪要求去做对我们个人有什么好处?
4、发自内心的微笑对于社交有什么作用?
九、课后反思
礼仪的含义
因礼仪而优雅讲究礼仪的意义
个人礼仪的要求
礼仪展风采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
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ABC
正确对待传统礼仪和民族礼仪
八、课堂验收(5分):
1、____不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____的象征。()
A礼仪精神文明B礼貌精神文明C礼仪综合国力D礼貌综合国力
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是礼仪,礼仪有什么作用,了解个人礼仪的主要要求及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重点)
能力目标:在生活和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以礼待人,能够在交往中运用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难点)
三、学法指导:1、依据学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题目。
初中思想品德 第七课 礼仪展风采 学案一

礼仪展风采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礼仪的内涵以及礼仪的作用,知道生活中基本礼仪。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能在运用于实际生活交往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以礼待人,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做讲礼仪的人,并体验文明礼貌、举止优雅带给自己的乐趣和价值。
二、学习重难点了解待人接物的一般礼仪、与中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熟练掌握社交的一般礼节;知道待人接物的一般礼仪以及与中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并能熟练掌握社交的一般礼节。
三、自学导学1.礼仪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___________。
2.正确对待传统礼仪、民族礼仪:我们不能______________,而应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传统礼仪与现代的要求结合起来,做到________。
3.在与少数民族交往,要“_________”。
尤其不能_______________,因为这会伤害民族感情,妨碍交往,影响团结。
4.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参考答案:1.精神文明的象征;2.拘泥传统的繁琐礼仪,科学态度对待传统礼仪习俗,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时俱进;3.入乡随俗、违反民族禁忌。
4.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当、表情自然、行为检点、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讲究卫生。
四、课堂研讨1.出示四组图片(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夏天赤膊上街、横穿马路、践踏草地、在公园长椅上睡觉。
出示国外著名景点以中文书写的告示牌。
提问:谈谈观后的感想?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情境一:打电话礼仪;情境二:家里来客人以及与人交谈的礼仪;情境三:与人握手的礼仪;参考答案:1.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礼仪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
Q 启示:我们应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要求。
五、检测反馈1.交往中要做到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当、表情自然、行为检点、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讲究卫生。
礼仪展风采导学案

漳县第三中学导学案科目:思想品德年级八年级主备人:包红芳张宝霞审批:候效平课题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课时 2 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懂得礼仪的基本含义和作用。
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掌握辨别基本礼仪是否符合规范的能力。
2.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在生活实践和学习的基础上要以礼待人,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3.学会以礼待人,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体验举止优雅、讲究礼仪对个人、社会的影响以及其对人生发展的价值。
重点1.讲礼仪的重要性;2.礼仪的特定要求。
难点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的人?教学流程第二课时礼仪展风采【旧知回顾】1、什么是礼貌?2、讲礼貌有什么重要意义?3、为什么说“礼貌是尊重”?4、对人有礼貌表现在哪些方面?5、文明礼貌用语有哪些要求和重要意义?【自主预习】1.礼仪的含义?2.讲礼仪的重要性?3.礼仪的特定要求?4.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的人?【当堂检测】1.清代思想家颜元曾说过:“国尚礼则昌,家尚礼则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
”对这句名言的正确理解是()mA.礼仪缘于最初的人类文明,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B.礼仪是一门学问,有特定的要求C.礼仪就是一种形式,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D.礼仪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2.在待人接物中注意遵循礼仪,会使我们变得优雅可亲,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更容易被人接纳,也有利于办成事情。
如果我们不讲礼仪就可能伤害别人,也使自己难堪,甚至无法适应社会。
关于礼仪的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礼仪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②礼仪能展示我们内心的自信、蓬勃的朝气和振奋的精神③礼仪有助于陶冶身心④礼仪能给人以美的感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礼仪在不同场合有不同要求,要想使自己在家庭、学校和各类公共场所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要求,就必须注意个人的礼仪修养。
《礼仪展风采》导学案

《礼仪展风采》导学案
《礼仪展风彩》导学案
主备人:付晓芳初审人:张燕终审人:王强
一、温故知新:
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质是什么?二、呈现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礼仪的作用
2. 知道对待传统礼仪习俗的基本态度,知道与不同民族的人交往应注意的事项。
三、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主学习
1、礼仪缘于____________,并随着_________而不断变化。
礼仪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___________。
2、不讲礼仪的危害:可能伤害_____,也使__________,甚至______________。
3、社交礼仪的掌握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我们注意____________,就一定能够成为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的人。
4、正确对待传统礼仪、民族礼仪:我们不能______________,而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传统礼仪与现代的要求________,做到________。
5、在与少数民族交往,要_____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
尤其不能_______________,因为这会伤害民族感情,妨碍交往,影响团结。
流程二:合作探究
1、礼仪修养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
2、讲礼仪的重要性有哪几方面?
1。
《礼仪展风采》教学教案

《礼仪展风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礼仪素养,如礼貌、礼节、仪表等。
二、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礼仪素养:礼貌、礼节、仪表3. 礼仪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4. 案例分析与讨论5. 礼仪实践与演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礼仪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基本素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提高礼仪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和合作。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礼仪展风采》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内容。
3. 练习册或实践活动材料:用于学生实践演练。
4. 计时器:用于控制课堂时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基本礼仪素养,如礼貌、礼节、仪表等。
3. 案例分析: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4. 实践演练: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模拟场景、角色扮演等。
5. 总结与反馈:总结课堂内容,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问答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其对礼仪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实践活动: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将礼仪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
4. 作业与测验: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和测验,评估其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礼仪比赛或活动,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和实践能力。
2.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或培训,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礼仪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开展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将礼仪知识应用于家庭、学校和社区等不同场景。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清晰,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仪展风彩》导学案
主备人:付晓芳初审人:张燕终审人:王强
一、温故知新:
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质是什么?
二、呈现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礼仪的作用
2. 知道对待传统礼仪习俗的基本态度,知道与不同民族的人交往应注意的事项。
三、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主学习
1、礼仪缘于____________,并随着_________而不断变化。
礼仪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___________。
2、不讲礼仪的危害:可能伤害_____,也使__________,甚至______________。
3、社交礼仪的掌握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我们注意____________,就一定能够成为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的人。
4、正确对待传统礼仪、民族礼仪:我们不能______________,而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传统礼仪与现代的要求________,做到________。
5、在与少数民族交往,要_____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
尤其不能_______________,因为这会伤害民族感情,妨碍交往,影响团结。
流程二:合作探究
1、礼仪修养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
2、讲礼仪的重要性有哪几方面?
流程三:探讨与提高
1.P88页活动,看谁知道的多。
流程四:检测达标
单选题:
1、交往中要做到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当、表情自然、行为检点、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讲究卫生。
这说明了:()
A、与人交往要注意别人的态度和心情 B 、与人交往要注意个人礼仪
C、与人交往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D、讲究礼仪只是一种形式
2、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是常见的三种合乎的姿态。
()
A、礼貌 B 、情理 C、礼仪 D 、规矩
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句话的意思是()
A、在与他人交谈时,要温和,尊重对方,使人感到温暖,而不是强词夺理,恶语伤人
B、尊重他人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
C、要自尊自信
D、人际交往的好坏取决于对待他人的态度
多选:
1、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是我们最常见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
下列有关其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能展示我们内心的自信、篷勃的朝气、振奋的精神
B、有助于强健我们的身体
C、体现我们的真诚、心灵的善美、对人的尊重
D、给人以美的感受,拉近自己与他人的距离
2、《诗经》中说道:“谦谦君子,赐我百朋。
”这句话告诉我们()
A、我们做到内心真心诚意,外在彬彬有礼,就能广受欢迎,广交朋友
B、在社会群体中,具备谦恭、和气的态度,会增进人们的友谊和团结
C、举止端庄、规范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
D、在很多朋友面前,我们一定要谦虚
材料题:2005年6月,新加坡国际重型汽车展览会隆重开幕。
德国总理为了招揽生意,在签约前举行了盛大宴会,遍请世界各国汽车销售商。
然而,在宴会过后,却有好几位销售商取消了购销协议,这让德国人大惑不解。
经多方打听才知道,德国人在宴请宾客时,错点了几道有猪肉的才,而几位信奉犹太教的商人是忌食猪肉的。
一个小小的失误,使他们损失了4000万欧元。
(1)请分析德国人失去这次商机的原因。
(2)从事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知识,画出结构图)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