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与急救安全常识(新版)
溺水安全知识10条

溺水安全知识10条溺水安全知识10条汇总溺水安全知识10条汇总如下: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水情不明或者没有溺水救护员、安全警示标志的水域游泳。
2.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水深、水底情况、附近的安全设施等要了解清楚。
3.游泳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尤其是游泳前应做热身运动,预防游泳时身体抽筋。
4.游泳时遇到意外要沉着镇静,不要惊慌,及时呼救,然后马上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的人。
5.在户外游泳时,遇到暴雨天气或者其他恶劣天气,要立刻上岸休息或到安全场所避雨。
6.雨季发现有人在游泳时,应该尽快联系附近商家或者居民委员会来救人。
7.不要在水中长时间逗留,不要远离岸边,不要到水深的地方去,不要单独游泳,不要跳水。
8.溺水的人,应该立即呼救,寻找岸边方向,划船过来营救。
9.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应该立即呼救,将绳子、竹竿抛给溺水的人,并立刻联系附近的大人帮助救人。
10.不会游泳的人,不要擅自下水救人,救人也需要讲究方法。
溺水安全知识10条包括哪些溺水安全知识10条包括: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水情不明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游泳。
2.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对游泳场所的环境,如水深、水质、水下是否平坦等要做出必要的判断。
3.游泳前应做好热身准备,特别是游泳姿式前滑行踢腿,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4.游泳时遇到浪大、水深及水草阻力大的水域时,应量力而行,不要逞强。
5.游泳时身体状况不佳,如感到寒冷或身体无力、抽筋等应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遇到溺水事故时,不要慌乱,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若游泳者身体抽筋,则应保持冷静,设法自救,同时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拉溺水者上岸。
7.爱护溺水者的头颈部位,不要拉扯其头发和衣物,以免被牵连一起溺水。
8.当溺水者不配合救护工作,可能受到水下不明障碍物阻挡而继续下沉时,营救者应从其背后用双手推或夹住其双脚,将其拖出水面。
防溺水自救指南

防溺水自救指南
防溺水自救指南
一、预防:
1、选择合适的游泳场所:最好到容易控制的浅水区和有专业的游泳教
练的地方游泳。
不要乱冲浪,要尊重淹水地方的规定,也要了解当地
水质和水深情况,以免受到意外伤害。
2、加强防护:在游泳时,应该佩戴救生衣、浮桥等安全防护装备,尤
其是对于年龄较小或游泳技术不成熟的人,要特别注意。
3、正确学习游泳:要认真学习正确的游泳技术,避免胆大心细,擅自
挑战自己的极限,减少因游泳时水太深而受伤的可能性。
二、抢救:
1、尽快放弃挣扎:一旦被淹水,应该尽快放弃挣扎,尽可能让自己保
持在水面上,尽快呼救。
2、尽快进行救援:溺水的人需要立即进行救援,最好有专业的救护人
员及时指导救援,如果没有,也可以由另外的人进行救护,但要注意
不要把自己也淹没。
3、尽可能抬高头部:救护者在救援过程中,尽可能抬高溺水者的头部,使其头部在水面上,以免其喉咙中的水进一步淹没。
4、及时清水:及时清除肺部的水分,以备后续的救护。
三、后续:
1、及时送往医院:溺水者一般需要经过精心观察和体检,及时送往医院,及时治疗,以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2、及时补充水分:溺水者出现口渴、皮肤干燥等现象时,应及时补充
水分,避免水分失调。
3、及时休息:溺水后要尽量保持安静,及时休息,以免引起过度疲劳。
总之,防溺水工作最重要的还是以预防为主,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按照正确的技术游泳,并加强防护,以免发生不可挽回的意外事故。
溺水正确急救措施

溺水正确急救措施溺水是指人体在水中无法正常呼吸,导致窒息或窒息的状态。
当我们遇到溺水事故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生命。
以下是溺水正确急救措施的详细描述:1. 快速判断:如果你目睹有人溺水,首先要快速判断情况。
如果溺水者仍然在水中,不要贸然下水救援,而应立即呼叫紧急救援电话,如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
2. 寻找救生设备:如果有救生设备可用,例如救生圈、救生索或浮球,立即将其投入水中,以便溺水者能够抓住并浮起水面。
如果没有救生设备,可以寻找任何可用的浮动物体,如浮木或浮球。
3. 拉扯溺水者:如果溺水者仍然在水中,你可以使用救生设备或其他浮动物体,将其拉扯到离水边较近的地方。
避免直接接触溺水者,以防止被其抓住并拖入水中。
4. 判断呼吸和心跳:一旦将溺水者拉到安全地点,立即检查其呼吸和心跳。
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或心跳,需要进行心肺复苏(CPR)。
5. 进行心肺复苏(CPR):如果你了解心肺复苏(CPR)的正确方法,立即开始进行。
首先,将溺水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然后确定他们的呼吸道是否通畅。
如果呼吸道被堵塞,应该清除阻塞物。
接下来,按照正确的CPR步骤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6.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即使溺水者恢复了呼吸和心跳,也应该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溺水者可能会有其他内部伤害或并发症,只有经过专业医生的检查和治疗,才能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康复。
7. 预防溺水事故:除了了解正确的急救措施外,预防溺水事故同样重要。
遵守游泳池和海滩的安全规则,不要单独游泳或进入未经监管的水域。
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应该学习游泳或穿着救生衣进行水上活动。
此外,家庭中应该安装防护栏和安全门,以防止幼儿意外坠入水中。
总结:溺水是一种危险的情况,但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生命。
快速判断、寻找救生设备、拉扯溺水者、判断呼吸和心跳、进行心肺复苏、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及预防溺水事故是正确应对溺水的重要步骤。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我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防溺水知识安全常识十条

防溺水知识安全常识十条一、认知溺水的危险性溺水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意外事件,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因此丧生。
认识到溺水的危险性是预防事故发生的第一步。
水虽然能够让人感到愉快和放松,但一旦在水中发生危险,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二、充分了解游泳能力在水中游泳需要一定的技能和耐力。
确保自己有足够的游泳能力再决定进行水上活动,以免因技能不足导致危险发生。
三、尊重水域规则在游泳池、海滩等水域,通常都有一定的规则和标志。
请遵守这些规则,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四、避免单独游泳尽量不要独自游泳,特别是在没有救生员的地方。
如果发生意外,没有人帮助会增加潜在的风险。
五、了解怎样进行救生学会基本的救生技能,例如悬臂救援、跨手救援等,可以在必要时挽救生命。
这不仅是对自身的保护,也可以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六、避免酗酒后游泳在饮酒或者使用药物后,身体的反应能力会下降,这会增加溺水的风险。
请避免在这种状态下尝试游泳。
七、使用救生设备在需要的时候,请务必使用救生设备,例如救生圈、浮板等。
这些设备可以提供额外的浮力,帮助你在发生意外时保持在水面上。
八、保持镇定如果不慎掉入水中或发生危险情况,保持镇定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惊慌和失控,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九、学会呼救在水上活动过程中,如果遇到危险,及时呼救是至关重要的。
向周围的人求助或者使用吹口哨等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
十、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定期接受溺水安全和救生培训,可以提高自身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能力。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提升,才能更好地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以上是防溺水知识安全常识的十条要点,希望大家注意这些安全常识,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溺水事故往往发生在不经意间,只有时刻保持警惕,才能规避潜在的危险。
溺水应急急救知识

溺水应急急救知识溺水是指人体在水中窒息死亡的状况,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事件。
掌握溺水应急急救知识,能够有效地应对溺水事故,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关于溺水应急急救知识的详细介绍。
一、溺水的类型1. 洪水溺水:在洪水中被冲走或者淹没。
2. 游泳溺水:在游泳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窒息。
3. 河流溺水:在河流中游泳或者顽耍时被水流冲走。
4. 池塘溺水:在池塘中游泳或者顽耍时不慎落水。
5. 海洋溺水:在海洋中游泳或者进行水上活动时发生溺水。
二、1. 紧急救援步骤(1)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溺水救援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避免冒险,尽量选择安全的救援方法。
(2)呼叫求救:拨打当地的紧急救援电话,如110或者120,并告知溺水事故的具体情况和位置。
(3)救助溺水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直接施救。
使用救生圈、救生衣等救生设备,将溺水者拉到安全地带。
(4)施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术:在救助溺水者后,如果发现其没有呼吸或者心跳,应即将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术。
2. 溺水救援技巧(1)使用救生圈:将救生圈扔向溺水者,确保溺水者能够抓住救生圈。
利用救生圈的浮力将溺水者拉到安全地带。
(2)游泳救援:如果你是一位合格的游泳者,可以游到溺水者身边,将其背部朝上,用手托住溺水者的下巴,然后游回岸边或者其他安全地带。
(3)使用救生器材:如果周围有救生器材,如救生艇、救生筏等,可以利用这些器材进行救援。
3. 溺水急救措施(1)救援前的准备:在进行溺水急救前,应先将溺水者的身体放平,清除口鼻周围的异物和泥沙。
(2)人工呼吸:将溺水者的头部向后仰,打开气道。
用自己的嘴对溺水者的嘴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1-2秒钟,每分钟15-30次。
(3)心肺复苏术: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或者心跳,应进行心肺复苏术。
按照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持续进行直到救护人员到达现场。
4. 溺水事故的预防(1)学会游泳:学会游泳是预防溺水事故的最基本方法。
防溺水安全常识

一、防溺水安全常识1、提前了解游泳场地外出游泳时不要独自一人,最好和水性较好的朋友结伴而行,并且游泳地点要提前了解清楚,比如有的水域复杂容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有的水域有危险警告标示,那就千万不要到此类水域游泳。
此外尽量也不要到水流湍急的江河,或者水深的水库、湖泊深处去游泳。
2、游泳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有的人平常容易抽筋,特别是在遇到外界突发的冷刺激,更容易抽筋,这时候游泳时就要格外注意,入水不能太快太猛,要循循渐进,让身体慢慢适应温度变化,避免抽筋。
并且平时要加强锻炼,尽量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确保身体健康。
3、游泳前注意饮食有的人游泳前空腹或者饮食太饱,都会在游泳过程中出现危险。
空腹太久会导致身体必须的能量得不到补充,而且游泳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消耗能量的运动,因此空腹状态下尽量不要游泳。
同时刚饮食完毕,食物还在胃里没有消化,会加重身体消化负担,也是不可取的,游泳最好选择在饭后一个小时左右,并且饮食得当,不宜过饱。
此外喝酒后尽量不要游泳,会更容易发生危险。
4、做好泳前热身游泳前的热身运动很有必要,它可以帮助身体得以舒展,活动筋骨,避免身体筋络猛然受到刺激产生强烈反应,热身运动注意也不是越多越好,只要能帮助身体活动开即可,切记不能运动后出太多的汗水游泳,这样会刺激毛孔,容易抽筋。
5、注意游泳温度室内的游泳场地一般来说水温都和体温差不多,刚下水时要慢慢接触,适应水温。
室外游泳的话由于不同深度的水温区别较大,要格外注意不能突然入水,先让身体适应水温好再游泳。
6、游泳时切记不要打闹很多人游泳时都会和朋友玩闹增加乐趣,这种情况要适可而止,因为很容易在打闹过程中喝到水或者溺水。
二、防溺水注意事项(一)“六不准”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二)“四不要”1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2不要在未设置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3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的水源地游泳4不要在上下学的途中和度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三)“四了解”1家长要带儿童青少年去有资质的游泳场馆游泳,了解泳池相关规则,包括游泳场所内深水区、浅水区的位置和深度,以及救生员的位置。
防溺水知识安全常识十条

防溺水知识安全常识十条1. 学会游泳。
学会游泳是预防溺水的最基本方法,只有掌握了游泳技能,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溺水的危险。
因此,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学会游泳,提高自己的水性。
2. 不贪图刺激。
在水域玩耍时,不要贪图刺激,不要进行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水上活动,以免发生意外。
3. 注意水质。
在选择游泳场所时,要注意水质的清洁和透明度,选择水质好的游泳场所进行游泳活动,避免因水质问题而导致身体不适或意外发生。
4. 不饮酒后游泳。
酒精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反应能力,饮酒后不宜进行游泳活动,以免因酒后失控而发生意外。
5.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
在水域活动时,要时刻留意周围的环境,及时发现危险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自己的安全。
6. 配备救生设备。
在进行水上活动时,应该配备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等,以备不时之需。
7. 不单独游泳。
在水域活动时,不要单独进行游泳,尤其是在没有救生设备和救援人员的情况下,更应该避免单独游泳,以免发生意外时无人帮助。
8. 避免游泳疲劳。
在进行长时间游泳时,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游泳疲劳导致身体不适或发生意外。
9. 学会自救。
学会自救是非常重要的,当不慎落水时,要学会保持镇静,尽量采取自救措施,争取时间等待救援。
10. 普及安全知识。
最后,要普及安全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防溺水的方法和常识,共同努力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总之,防溺水知识安全常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只有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救和互救,才能更好地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十条安全常识,保护自己,远离溺水的危险。
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的水域环境。
预防溺水安全知识

预防溺水安全知识一、预防溺水的措施:1、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2、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顽耍;3、不去非游泳区游泳;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二、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即将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蓦地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
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指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三、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
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
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者仰泳拖运法。
特殊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即将大声呼救,或者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救人也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四、同伴溺水后如何急救?万一同伴发生溺水的情况后,切莫冒然下水救人,应即将呼喊大人搭救。
将溺水者搭救上岸后,立刻撬开牙齿,清除口腔和鼻内的杂物,使呼吸道通畅;抢救者屈膝,将病人俯卧于大腿上,头朝下,按压腹部迫使呼吸道及胃内的水倒出,如溺水者呼吸和心跳均已住手,应头向上做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同时急速送医院抢救。
五、岸上急救溺水者方法:1、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阻塞呼吸道;2、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
但不要因为呛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并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者送去医院。
防溺水儿歌我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第招私自游泳危(wei)险多去深水极重要我防溺水有高招游前热身第二招伸手踢腿弯弯腰豫备动作少我防溺水有高招解除抽筋第三招赶紧上岸重要喝补糖水解疲劳防溺措施要知道逞能骄傲.安全二字记心远离危(wei)险身体好小学生安全知识:防溺水安全知识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溺水与急救安全常识(新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溺水与急救安全常识(新版)
溺水者常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
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溺水致死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1.自救
(1)不熟悉水性
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
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2)会游泳者
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
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2.救护
救护溺水者,应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观察清楚位置,从其后方出手救援。
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长杆等,让落水者攀扶上岸。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应采取以下措施:
(1)清除口、鼻中杂物
上岸后,应迅速将溺水者的衣服和腰带解开,擦干身体,清除口、鼻中的淤泥、杂草、泡沫和呕吐物,使上呼吸道保持畅通,如有活动假牙,应取出,以免坠入气管内。
如果发现溺水者喉部有阻塞物,则可将溺水者脸部转向下方,在其后背用力一拍,将阻塞物拍出气管。
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口难张开,救生者可在其身后,用两手拇指顶住溺水者的下颌关节用力前推,同时用两手食指和中指向下扳其下颌骨,将口掰开。
为防止已张开的口再闭上,可将小木棒放在溺水者上下牙床之间。
(2)空水
在进行上述处理后,应着手将进入溺水者呼吸道、肺部和腹中
的水排出。
这一过程就是“空水”。
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搁在屈膝的腿上,然后一手扶住溺水者的头部使口朝下,另一手压溺水者的背部,使水排出。
(3)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使溺水者恢复呼吸的关键步骤,应不失时机尽快施行,且不要轻易放弃努力,应坚持做到溺水者完全恢复正常呼吸为止。
在实践中,有很多人是在做了数小时的人工呼吸后才复苏的。
人工呼吸的节律,约为15~20次/min。
(4)胸外心脏按压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如发现溺水者的心跳已停或极其微弱,则应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压,通过问接挤压心脏使其收缩与舒张,恢复泵血功能。
胸外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的配合施行,是对尚未出现真死现象的溺水者之生命做最后挽救,使其恢复自主心跳与呼吸的重要手段。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