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陋室铭》《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和《爱莲说》翻译

《陋室铭》和《爱莲说》翻译《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陋室铭》和《爱莲说》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陋室铭朝代:唐代作者:刘禹锡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
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
后复用,至礼部尚书。
《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
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
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
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称:“彭城刘梦得,诗之豪者也。
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如梦得‘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句之类,真谓神妙,在在处处,应当有灵物护之。
”他有写时事之作,如《平齐行》、《城西行》、《平蔡州》等。
另外,他感世伤怀、托物寓情之作甚多,如《养鸷词》、《聚蚊谣》、《读张曲江集作》、《有獭吟》、《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等,都反映他虽受打击而气骨桀骜、毫不屈服的精神。
他的怀古诗语言平易、意境深远。
如《金陵怀古》、《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等,皆为人们传诵,而尤为后人称道的是他学习民歌的成绩卓著,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陋室铭》、《爱莲说》翻译背诵

《陋室铭》翻译背诵山不在于多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
水不在于多深,有了龙就灵验了。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到这里交往的无没有功名的人。
可以弹奏调弄不加装饰的琴,阅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也没有官府文书劳神伤身。
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杨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陋室铭》主题:这篇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写出了陋室主人德馨的三个方面:景色之雅(自然环境清幽)、交往之雅(交往人物不俗)和情趣之雅(生活情趣高雅),充分充分证明了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爱莲说》翻译背诵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上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以值得喜爱的有非常多。
②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晋代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但不显得妖艳,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的,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⑤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它洁净地挺立,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⑦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居避世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⑧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爱莲说》主题:这篇文章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而是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值的品德。
爱莲说陋室铭翻译

•《陋室铭》翻译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公事文书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翻译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池塘的)清水里洗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及文言文译文

1.《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这美妙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洛阳城。
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忽然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3.《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4.《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时间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5.《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
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
6.《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
贾谊的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
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
汉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深处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8.《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七下文言《陋室铭》《爱莲说》翻译逐句整理

七下文言《陋室铭》《爱莲说》翻译逐句整理(参考2023年教材注解,早晚读等使用)整理说明网上有许多整理好的翻译,可惜,很多与新版本的翻译不一致,比如,“及鲁肃过寻阳''的“过”,现在教材的注解是“经过“,但网上的往往翻译成“到因为类似情形还不少,没法子,我还是自己整理一下,并将整理出来的内容做成WOrd与PPt两种不同的版本。
其中WOrd版本用于早晚读,让学生读。
PPt版本用于检查或督促学生的读与掌握CWord版本设置思路如下:1、文字设置成小二号字,便于屏幕演示直接给学生看;2、大致连贯的一句或几个句子形成一组,底下为翻译,这样便于学生将原文及翻译联系起来;3、重点字(特别是注解有的字)用红色标明,翻译部分同样用红色标明,增强联系,也突出重点。
4、每一组与下一组间隔半行,免得看起来太杂。
5、原文与翻译的颜色设置不同以区别。
PPt版本设置思路如下:大体设置思路与WOrd版本的相同,只不过每一组(包括翻译)使用一张幻灯片,翻译部分动画播出。
各位同仁可以直接复制,自行加工整理。
如果想节省时间,也可加微信索要,我整理好的文件共18份(文言文《孙权劝学》、《木兰诗》、《卖油翁》、《陋室铭》、《爱莲说》、《活板》WOrd与PPt各一份,共12份;诗歌包括第三单元课外诗歌、第五单元诗歌、第六单元课外诗歌WOrd 与PPt各一份,共6份),打赏5元作为用心整理的劳务辛苦费,我在此敬谢各位的鼓励支持!附:海堤课件之七下第一单元(附七至九年级语文电子课本等)《陋室铭》翻译逐句整理唐,刘禹锡,《刘禹锡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
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in]°这是简陋的屋舍,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O(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1.《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8.《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9.《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10.《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4.《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陋室铭、爱莲说完全直译(李)

《陋室铭》完全直译(李)
山不在于高低,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深浅,有了龙就成了有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青苔的痕迹蔓上台阶,苍翠碧绿;绿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跟我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闲时)可以用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我的陋室真比得上)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完全直译(李)
水上、地上的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只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艳。
莲花的叶柄中间是空的,外面是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得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以在远处观看,却不可以在近处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
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初二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初二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初二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桃花源记》(陶渊明)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
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
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
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然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
(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
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
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
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
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
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
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
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陋室铭》(刘禹锡)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了。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诗》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hán)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huò)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
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
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
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
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
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
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
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
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
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
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
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
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
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
)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
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