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义和团运动

高中历史-义和团运动

请阅读以下歌谣: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 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问:1. 这首歌谣反映出了义和团什么样的斗争思想? 2.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最突出的是什么矛盾?
二、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1. 八军的主要战役 八国联军为何要发动侵华 廊坊之战、老龙头车站之战、紫竹林之战、东交民巷西什 战争?
库教堂之战 3.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1900年)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4. 八国联军的暴行
A. 时间: 1900年6月 B. 国家: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奥匈帝国)
1.时间: 1901年 使清政府进一 步成为帝国主 不平等条约 2.性质:①清政府赔款白银 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 义的帮凶。 3.内容:作保;
是列强对中国空前 的大规模勒索,加 剧了中国的贫困和 社会经济的凋敝。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使清政府 4.影响: 完全处于 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 外国军队 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 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控制之下, 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积 便于外国 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侵略者直 接派兵镇 压中国人 实际上成为“国中之 民的反帝 国”,是帝国主义策 斗争 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思考:中国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深渊的?
(1)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北京条约》等不平 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3)甲午中国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的签 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发生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以北方农民为主体的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它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和世界,体现了我国人民不屈服于帝国主义的民族反抗精神。

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和团原叫义和拳,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主要在山东西部秘密活动。

义和拳信神练功,其基本群众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

它的活动一直受清政府的查禁和镇压。

1898年以后,义和拳改称义和团,他们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集中打击外国教会侵略势力。

1900年6月13日,义和团运动揭开序幕,迅速发展壮大,势如燎原烈火,很快掀起了一场席卷中国北部,震撼全世界的反帝爱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是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的继续和总和。

从19世纪开始,随着列强势力向中国扩张,宗教成了他们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工具。

外国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特殊势力。

随着传教士日益专横跋扈,人民的反抗也愈来愈强烈。

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侵夺中国沿海军港,并深入内地掠夺铁路、矿山权益,企图瓜分中国。

外国传教士的活动越来越猖狂,他们收罗土豪劣绅、流氓恶棍入教,作为教民,霸占土地,欺压百姓。

清朝官吏屈服于帝国主义压力,庇护教士、教民,压制百姓。

为了保护自己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老百姓纷纷加入义和团。

义和团的基层组织是“坛”,每坛25人,设有坛主。

入坛的人都要焚香宣誓,并严格遵守“不扰民、不贪财”等戒条。

他们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仇恨外国侵略势力带来的铁路、轮船、洋货、教堂,见到这些必毁之而后快。

随着义和团反帝斗争声势日益壮大,帝国主义十分惊慌,不断催促清政府采取措施镇压义和团运动,还公然干涉清政府内政,责令清政府派袁世凯到山东镇压义和团。

随后帝国主义又组成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义和团为了捍卫民族独立,奋起反抗,给了侵略者沉重打击。

但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义和团运动在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第6.2课义和团运动

第6.2课义和团运动

A④
C④
B④
D ④
19 、在中国近代,下列哪一条约签订以后出 现了下图局面?( ) A.《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20、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其中天干是“甲、乙、丙、丁、戊、 未、申、西、戌、亥”,千支纪年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如1894 年是甲午年,1898年是戊戌年,由此推算,1901年应该是 A.庚子年 C.辛丑年 B.己亥年 D.辛亥年
B、承认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
C、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D、依靠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
6 、关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理 解最为准确的是() A、清政府依靠列强的支持 B、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清政府中有不少洋人任职 D、清政府名存实亡
7、右图是1900年西方国 家出版的一副“八位强人 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 的宣传画。他们痛打的结 果是() A“弱者”最终灭亡 B“弱者”成为木偶 C“弱者”迅速恢复,并发 展壮大 D“弱者”被肢解瓜分
漫画:列强瓜分中国
漫画:列强瓜分中国
帝国主义的侵略
《时局图》是1898年 谢缵泰先生创制的一副 反映当时列强瓜分中国 狂潮的漫画。图中,熊 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 肠(一说蛇)代表德国, 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 日本,鹰代表美国。原 图上有黄遵宪的题诗, 现在原件藏于美国华盛 顿国立档案馆。
八 国 联 军 司 令 官 的 合 影
李鸿章
慈 禧 太 后
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
赔款白银 4.5 亿两, 39 年还 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影响
巨额赔款加重中国人民负 担
北京设立“使馆区”,允许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各国驻兵保护
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 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 国派兵驻守京山线沿线要地; 控制之下,便于直接派兵镇压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

(3)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 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 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 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
(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 这使清朝官吏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 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
不同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 盾的空前激化;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主要是由于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 矛盾的尖锐。 不同点:太平天国运动把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清朝的封建统治, 在运动中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建立了农民政权,是几千年 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 义,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始终处于分散状态,在运动中 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 失败原因: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小生产者的地位决定了他们提不出 科学的革命纲领。客观上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认识: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不能领导中国革命 取得胜利。
中国传统势力的代表
西方势力的代表
所以就把单纯的反洋教斗争发展为反帝斗争
•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 • 义和拳改名为义和团,1900年势力发展到 京津地区,慈禧太后见义和团运动难以一 时“剿灭”,就改用“招抚”的办法? • 企图利用义和团运动惩治外国侵略者,承 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 • 这样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
评价义和团运动
• 义和团运动是群众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没有统一的组织、集中的领导和协同一致 的行动,失败是必然的。但义和团群众从 切身的感受中,认识到外国侵略者是中国 人民最主要的敌人。从这一感性认识出发, 他们奋不顾身,对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 前扑后继的英勇斗争,表现出中华民族的 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

义和团:中国独特的反帝运动

义和团:中国独特的反帝运动

义和团:中国独特的反帝运动义和团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性反抗运动。

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义和团运动,时代背景是清朝的衰败、列强的侵略和殖民。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组织结构、宗旨目标以及影响等多个方面来介绍义和团运动。

一、历史背景19世纪,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国土遭受了空前的侵略和扰乱。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均未能改变中国的困境,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因素日益显现。

同时,传教士活动的兴起以及西方文化的传播,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八国联军1900年选择以“镇压义和团”为由侵入中国,但这场侵华事件反而成为了中国反侵略反压迫的转折点。

义和团团结了广大的农民和贫苦人民,反对其生存权和利益的受到侵犯,称自己为“义和团”、“义军”,以保卫祖国正义为自己最高的任务。

二、组织结构义和团由农民和贫苦人民自发组织而成,无固定的领导和中央统一机构。

他们多是在村庄、农村的寺庙、祠堂等地组成,也有富商、地主觉悟较高者加入。

义和团的操盘人和教练员等中坚分子主要是武术、巫术和道士等人,再加之各地传统习俗的影响,使得许多义和团信奉了各种关公、岳飞、神明等等的故事,成为某种心理的寄托和信仰。

三、宗旨目标义和团的原本宗旨是要求清政府出兵驱逐外敌,并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但是由于群众的动员和鼓动,此运动往往演变成了爆发暴力的亲民革命和社会革命运动。

义和团对西方传教士和其教会的教徒大肆破坏,甚至于杀人波及,给西方列强带来了短暂的震惊与恐慌。

可以说,义和团由群众性反侵略运动演化而成的农民大起义,无疑是中国现代民族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影响义和团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却给中国近代史上的反侵略反殖民斗争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1.皇帝迎合民意: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强烈震撼了清政府,迫使清廷迎合民意,推进了保护国家的改革。

2.推动了中国的革命进程: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从一个方面说明了革命的必要和民间革命意识的初步发动。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 (3)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的口号在初期曾 吸引广大群众参加,壮大了义和团的声势, 吸引广大群众参加,壮大了义和团的声势, 但同时也反映了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模糊认识, 但同时也反映了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模糊认识, 以至后来因此受统治者的欺骗利用, 以至后来因此受统治者的欺骗利用,最后被 出卖。 出卖。
失败:
在义和团运动的强大压力和八国联军的炮火 威逼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 威逼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为了躲开义 和团运动打击锋芒,被迫采取假宣战,真投降的 和团运动打击锋芒,被迫采取假宣战, 欺骗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 欺骗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义和团 运动,使义和团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 运动,使义和团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义和团运 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4)义和团运动是群众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没 义和团运动是群众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有统一的组织、集中的领导和协同一致的行 有统一的组织、 动,失败是必然的。但义和团群众从切身的 失败是必然的。 感受中, 感受中,认识到外国侵略者是中国人民最主 要的敌人。从这一感性认识出发, 要的敌人。从这一感性认识出发,他们奋不 顾身,对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前仆后继的 顾身, 英勇斗争, 英勇斗争,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不甘屈服的反 抗精神。 抗精神。
义和团运动
张轶然 初二( 初二(7)
义和团运动是清末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是清末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它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瓜分、 它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瓜分、反侵略斗 争的发展, 争的发展,又是长期以来遍及全国各地的反教会 斗争的总爆发。西方国家直至今天仍然以” 斗争的总爆发。西方国家直至今天仍然以”拳民 暴乱” 暴乱”称呼整个义和团 及八国联军事件。 及八国联军事件。

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名词解释

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名词解释

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名词解释义和团反帝运动,简称义和团,指的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场民间武装反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的运动。

起初,义和团是道德宗教团体,但随着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控制力增强,义和团逐渐演变成一个反对西方侵略的武装组织。

1. 背景和形成义和团反帝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动荡局势。

在这个时期,中国遭受了多国列强的侵略和分割,并丧失了许多领土和特权。

外国列强的掠夺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引发了广泛的不满情绪。

2. 意义和理念义和团运动所代表的主要意义是中国人民对外国列强入侵的强烈抗议和反抗。

义和团运动的核心理念是爱国主义和抵抗外国压迫。

通过发动武装起义以及举行一系列抵制外国势力的活动,义和团试图恢复中国的独立和尊严。

3. 组织和扩展义和团反帝运动的组织架构相对松散,由几个兄弟姐妹或同乡组成的小组织构成。

这些小组织通常隐藏在农村或城市的社区中,通过秘密会议和传单等方式组织活动。

4. 行动和影响义和团成员通过提倡道德、纳命、抢皇宫等方式来抵制外国列强的压迫。

他们发动了一系列的抗议游行、打砸外国商铺以及袭击外籍教士等行动。

这些行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绪,但在实质上并没有改变中国民众处于被侵略状态的现实。

5. 暴行和反弹义和团行动中也引发了一些暴力行为,例如杀害外国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等。

这些暴行严重损害了义和团运动的合法性,使其在国内外产生了负面影响,并成为列强与清朝政府共同镇压的借口。

6. 外国干预和镇压由于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威胁,列强国家联合起来派遣联军前往中国进行镇压。

1900年,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时,联军入侵中国并占领北京,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

7. 反思和影响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失败使得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单靠武装起义是无法真正解决国家问题的。

这次运动的失败也迫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国家的未来,并提出了大量的改革方案。

总结起来,义和团反帝运动是中国人民在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之下的自发反抗行动。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


一、选择题

义和团的主要成员是 [ A ] A.贫苦农民 B.手工业者 C.城市贫民 D.小商贩
二、问答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中国社会造成 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 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 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 住。 严重危害:《辛五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 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 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民间秘密反清组织
2、举起“扶清灭洋”大旗的冠县起义 1898年秋 赵三多 3、义和团在京津地区的发展 地 图
二、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1、八国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 (1900年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地 图
二、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① 廊坊阻击战 ②保卫天津 曹福田——收复老龙头车站
张德成——猛攻紫竹林地区 的外国租界 ③保卫北京 围攻外国使馆和西什库教堂
地 图
二、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二、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4Hale Waihona Puke 八国联军的暴行三、《辛丑条约》(1901年)
1、主要内容 ① ② ③ ④ 2、严重危害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 运动,面对八国联军的侵略,他们进行了不屈不 挠的英勇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 力,粉碎了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迷梦,也动 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光辉的 一页,义和团的爱国精神永存,并昭示后人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穷凶极 恶地敲榨勒索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的 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 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起的原因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帝国主义 政治、经济侵略的加深,外国传教士作威 作福,欺压中国人民以及清政府的反动政 策(“袒教抑民”)所造成的。
八国联军枪杀中国人
甲午中日战争后,山东先后遭受日、德、 英等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灾难极为深重
1895年1月,日军在 荣成湾登陆
1897年,德国在山东设 总督府
首先,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 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 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显 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其次,义和团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 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再次,义和团运动对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 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百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国 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誉而战, 而今天他们却为那些奉行洋奴哲 学的民族败类们攻击与污蔑, 作为他们后辈的我们应该做些什 么呢? ----中国人,给我个回答!
组织
义和团的成分极为复杂,既有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城 市贫民、小商贩和运输工人等下层人民,也有部分官军、 富绅甚至王公贵族,后期也混杂进了不少流氓无赖, “上自王公卿相,下至娼优隶卒,几乎无人不团”使得 义和团的组织极为松散,不利于集中力量打击敌人。
爱国思想 排外思想 迷信思想 忠君思想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是 非常深远的。
热动三班 第三小组
神拳助 义和团 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 地焦旱 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易 都学全 要平鬼子不费难
义 和 团 揭 帖
拆铁路 拔线杆 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 心胆寒 英美德俄尽消然
义和团,起 山东,不到三 月遍地红; 孩童个个拿 起刀,保国逞 英雄。
起源
义和团的起源有多种说法1、白莲教说,这一看法的代 表是劳乃宣的《义和拳教门源流考》。认为义和团起 源于白莲教。 2、大刀会说,大刀会是清代华北由贫苦农民为主的一 个团体,成员演练“金钟罩”,认为可以刀枪不入, 也被认为是义和团的起源之一。 3、乡团说,也有部分人认为义和团起源于民间的乡团 组织。 4、拳会说,在清代有许多传播武术的民间团体,如义 和拳、梅花拳等,特别是义和拳在长期发展中蒙上了 浓厚的民间宗教色彩。被认为是义和团的前身。
1898年,英国强租 威海卫
八 国 联 军 进 入 皇 宫
资,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全, 要平鬼子不费难。 材料二:挑铁路,把线砍,旋在毁坏大轮船。大法国, 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材料三:保护中原,驱逐洋寇;上能保国,下能安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