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自学习题Word版
(完整)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选修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练习题

第一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生产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A、玉米粉和有氧B、大豆粉和有氧C、玉米粉和无氧D、大豆粉和无氧()2、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A、温度控制B、溶氧控制C、pH控制D、酶的控制()3、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B、酵母菌主要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C、酵母菌只在酒精发酵中发挥作用D、酵母菌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存()4、生产用菌种的主要来源不包括A、自然环境B、收集菌株筛选C、购置生产用菌种D、培养基()5、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和谷氨酸棒状杆菌异化作用的类型依次是①需氧型②厌氧型③兼性厌氧型A、①②①③B、③②①①C、③②①②D、②②③①()6、以下不属于发酵的是A、利用需氧型青霉菌生产青霉素B、缺氧时人的组织细胞产生乳酸C、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获得酒精D、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7、食醋生产具有协同作用的菌是①曲霉②细菌③酵母菌④醋酸菌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8、下列叙述能够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是A、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B、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C、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D、发酵装置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9、下列条件不是酵母菌快速生长繁殖因素的是A、含糖量高的培养基B、温度20℃左右C、pH=2.5D、pH=6()10、关于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就是无氧呼吸B、发酵就是发酵工程C、发酵就是只获得微生物的代谢产物D、发酵是通过微生物的培养来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11、下列关于果酒的制作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这样洗得彻底B、使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20℃左右最好C、在发酵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往空气D、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12、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氧气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左右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13、请根据某同学尝试使用罐头瓶在常温(21±3℃)下制作果酒的过程回答实践中的问题:(1)开始时向消过毒的罐头瓶加入了新鲜的葡萄汁和酵母菌,添加酵母菌的目的是。
生物人教版选修1练习: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word版含解析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时训练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C.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解析:温度对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都有影响,在制葡萄酒时温度要控制在18~25 ℃,而在制葡萄醋时则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
答案:B2.酵母菌和醋酸菌异化作用的类型分别是()。
①需氧型②厌氧型③兼性厌氧型A.①③B.③①C.②①D.②③解析: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可以分解有机物进行细胞呼吸,异化作用类型为兼性厌氧型。
醋酸菌只能在有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进行细胞呼吸,异化作用类型是需氧型。
答案:B3.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
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
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发酵初期不通气,进行酒精发酵,生成C2H5OH和CO2,因为有CO2生成,所以pH应稍下降。
后期加入醋酸菌,通气,则进行醋酸发酵,生成醋酸,pH进一步下降。
答案:B4.果酒制作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A.将消毒过的葡萄汁装满发酵装置B.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 ℃C.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D.将冲洗除梗的葡萄收入冲洗后晾干的榨汁机内进行榨汁解析:果酒的发酵过程会产生CO2,使装置内的发酵液上溢,如果把葡萄汁装满发酵装置,会造成发酵液溢出。
答案:A5.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核糖体B.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都保持不变C.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封,而制果醋时需要通入氧气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移至温度略高的环境中制果醋解析:参与果酒、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和醋酸菌,它们都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核糖体;果酒发酵过程产生二氧化碳,果醋发酵过程产生醋酸,二氧化碳和醋酸都会使pH下降;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制果酒时瓶口需密封,而醋酸菌通过有氧呼吸产生醋酸,所以制果醋时需通入氧气;制作果酒时最适温度为18~25 ℃,而制作果醋时最适温度为30~35 ℃。
2019版生物人教版选修1训练: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Word版含解析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I ______ ___________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j 1.以下反应在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 C 6H12O6+6O2 4:'6。
02+6出0B. C6H 1206 ' 2C2H 5OH+2CO 2C. CO2+H2O—(CH 20)+02D. C2H5OH+O 2 • CH3COOH+H 2。
解析:A项是果酒发酵初期的反应式;B项是果酒发酵产酒阶段的反应式;C项是光合作用的反应式;D项是果醋发酵过程的反应式。
答案:C• 2.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 酵母菌是异养型的真菌B.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即一种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另一种进行无氧呼吸C. 酵母菌在有氧气存在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D. 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解析: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是指酵母菌在有氧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B1^3.下列有关果酒自然发酵流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应将选择好的葡萄进行反复冲洗,防止杂菌污染B. 应将选择好的葡萄只冲洗1~2遍,防止菌种流失C. 应去梗再冲洗,防止冲洗时梗刺破葡萄皮造成污染D. 应对榨取的葡萄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防止杂菌污染解析:在果酒的自然发酵中,冲洗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浮尘,不能冲洗得过于干净,也不能进行去皮处理,因为自然发酵的菌种来自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去梗的操作应在冲洗之后,否则会因去梗造成葡萄汁流出或造成杂菌污染;高压蒸汽灭菌会使各种微生物均被消灭,无法产生果酒。
答案:B•4.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 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过程中要一直打开发酵瓶B. 在制作果醋时,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CC. 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乙醇转变成乙醛,再将乙醛转变为醋酸D. 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02解析:果醋制作过程中醋酸菌是必不可少的,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而不是一直打开发酵瓶。
专题一课题一果酒与果醋的制作练习题

专题⼀课题⼀果酒与果醋的制作练习题⾼⼆⽣物课题《果酒与果醋的制作》2、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参与发酵的微⽣物都含有线粒体B.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 都会下降C.制果酒时瓶⼝需密闭,⽽制果醋时需要通⼊氧⽓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移⾄温度略⾼的环境中制果醋3、若在制作葡萄酒时,在发酵液中同时⽣成了葡萄醋,不可能的原因是( ) A.密封不严,有氧⽓进⼊ B.有空⽓中的醋酸菌进⼊ C.发酵罐消毒不彻底 D.发酵液灭菌不彻底4、在利⽤葡萄⾃然发酵产⽣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长的原因是( )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型酵母菌⽆其他杂菌B.其他杂菌不能利⽤葡萄汁中的糖作碳源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被抑制D.酵母菌发酵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5、下列关于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果酒最快捷的途径是先制果醋,再制果酒 B.榨汁前,先将新鲜葡萄进⾏冲洗后再去枝梗 C.⽆氧条件下,醋酸菌能将酒精直接变为醋酸 D.整个制作过程中,应杜绝微⽣物的⽣长繁殖6、在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内取发酵液样品,发现发酵液的PH ⼀直下降,原因是( )A.酵母菌进⾏有氧和⽆氧呼吸时,均产⽣,溶于发酵液中,使PH 下降B.酵母菌⽆氧呼吸产⽣的酒精呈酸性C.酵母菌⽆氧呼吸产⽣的乳酸呈酸性D.乳酸菌⽆氧呼吸产⽣的乳酸呈酸性7、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氧环境,有利于发酵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左右打开瓶盖⼀次,放出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适时通过充⽓⼝充⼊氧⽓,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9、⽤酵母菌酿制果酒时,先往塑料装置中通⼊⼀定量的,然后密封进⾏发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初期进⾏有氧呼吸,产物中只有⽔含有B.发酵初期进⾏有氧呼吸,需经常拧松瓶盖避免装置内⽓压过⾼C.发酵后期进⾏⽆氧呼吸,产物⼆氧化碳中含有D.发酵后期进⾏⽆氧呼吸,需经常拧松瓶盖避免装置内⽓压过⾼10、⽤酵母菌使葡萄汁产⽣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了。
2021-2022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1课后作业: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Word版含解析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非标准1.制作葡萄醋时,必需把握的发酵条件是()A.温度18~25 ℃,适时通气B.温度18~25 ℃,隔绝空气C.温度30~35 ℃,隔绝空气D.温度30~35 ℃,适时通气解析: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
答案:D2.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头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结果是()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B.酵母菌数量不多,酒精产量不变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解析: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多,繁殖快,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
答案:D3.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冲洗,这样洗得彻底B.使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20 ℃左右最好C.在发酵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D.由于酵母菌的繁殖力量很强,因此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解析:在选葡萄时应先冲洗1~2 次,再去除枝梗,以防葡萄破损被杂菌污染;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在发酵过程中不需要通入空气。
酵母菌的繁殖力虽然很强,但仍要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 由于其内含有微生物,会影响果酒的品质。
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
答案:B4.在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内取发酵液样品,发觉发酵液的pH始终下降,缘由是()A.酵母菌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时,均产生CO2,溶于发酵液中,使pH下降B.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呈酸性C.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D.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解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产生CO2,CO2溶于发酵液中,使之酸性增加。
答案:A5.在一一般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右图。
下图的相关坐标曲线图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开头时锥形瓶中有氧气存在,所以酒精浓度是零,很快氧气消耗尽,酒精浓度增加,但葡萄糖是有限的,最终被消耗尽,酒精浓度不会连续增加,酵母菌数量也不会始终增加。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课后训练:专题1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Word版含解析

课后训练一、选择题1.关于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就是无氧呼吸B.发酵就是发酵工程C.发酵就是只获得微生物的代谢产物D.发酵是通过微生物的培养来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2.利用酵母菌酿制啤酒,需要先通气,后密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B.先通气,酵母菌大量繁殖,其种群的增长曲线为“S”型C.密封后酵母菌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D.密封的时间越长,产生的酒精越多3.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A.榨汁机清洗干净,并晾干B.发酵瓶先清洗干净,再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D.每次排气时,只拧松瓶盖,不将盖完全揭开4.(2010·广东理综)(多选)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实验(见下图),恰当的做法是()。
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B.一直打开阀b通气C.一直关紧阀a,偶尔打开阀b D.把发酵装置放到4 ℃冰箱中进行实验5.用带盖瓶子制作果酒时,每隔一段时间要对瓶盖进行一次操作,下列关于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拧松,进入空气B.打开,进入空气C.拧松,放出CO2D.打开,放出CO2 6.制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
A.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O2的参与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O2C.通气,防止发酵液霉变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CO2气体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7.醋酸菌对氧气含量特别敏感,即使是短时间处于无氧环境中,也会引起醋酸菌的死亡,根据这一事实可以得出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醋酸菌是一种厌氧型细菌B.在制醋过程中必须不断通气C.醋酸菌细胞中没有线粒体D.醋酸菌只能在pH呈酸性的培养液中存活8.在发酵条件的控制中,错误的是()。
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约1/3的空间B.要想一次得到较多的果酒,在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将瓶装满C.制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将时间控制在10~12 d左右D.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制葡萄酒的温度高些,时间应控制在7~8 d左右9.将葡萄汁制成果酒和果醋后()。
(完整版)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习题.doc

新资源选修一专题 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 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选择题1.酵母菌能够进行以下哪些反应?()①C6H12O6+6O2―→6CO2+6H2O②C6H12O6―→2C2H5OH+2CO③C2H5OH+O2―→CH3COOH+H2O④CO2+ H2O―→(CH 2O)+O2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②③[ 答案 ] C[ 解析 ] 酵母菌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能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A.氧气、糖源充足B.氧气充足、缺少糖源C.缺少氧气、糖源充足D.氧气、糖源都缺少[ 答案 ] A[ 解析 ]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生存,需糖源。
3.制果酒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A.将消毒过的葡萄汁装满发酵装置B.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 25℃C.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D.将冲洗的葡萄放入冲洗晾干的榨汁机进行榨汁[ 答案 ] A[ 解析 ]在果酒制作过程中,葡萄汁不用消毒。
4.下列产醋最多的措施是()A.在果酒中加入食醋,并通气B.在果酒中加入变酸的果酒表面的菌膜,并通气C.将果酒暴露在空气中D.在果酒中加入冲洗葡萄的水,并通气[ 答案 ] B[ 解析 ] 因食醋经灭菌不含菌种,空气中和冲洗葡萄的水中可能有醋酸菌,但数量不大,只有变酸的果酒表面的菌膜中有大量的醋酸菌。
5.制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A.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氧气的参与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O2C.通气,防止发酵液霉变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CO2气体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 答案 ] A[ 解析 ] 醋酸菌是好氧菌,发酵需要氧气的参与。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有氧时大量繁殖,无氧时发酵产生酒精。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进行酒精发酵的过程中,接种酵母菌后,应立即密封B.在进行酒精发酵的过程中,接种酵母菌后,应先通气一段时间,再隔绝空气C.为了避免杂菌污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接种纯种的酵母菌D.制葡萄酒的时间控制在10~ 12d[ 答案 ] A[ 解析 ] 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可以酿酒,一开始通入空气,酵母菌通过旺盛的有氧呼吸使出芽生殖加快产生更多酵母菌,这样在以后密闭不通气阶段才能有大量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Word版含答案.pdf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习目标:1.了解传统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重点) 3.学习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操作技能。
(重点) 4.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
(难点)1.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1)果酒的制作原理①菌种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型。
②反应式:ⅰ有氧条件下:C6H12O6+6O2―→6CO2+6H2O。
ⅱ无氧条件下:C6H12O6―→2C2H5OH+2CO2。
③菌种来源:自然发酵过程中,来源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④条件:ⅰ氧气:酵母菌先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然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
ⅱ温度:最适繁殖温度为20_℃左右,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18~25_℃。
⑤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2)果醋的制作原理①菌种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为需氧型。
②原理:ⅰ当氧气充足、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ⅱ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反应简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③发酵所需条件:ⅰ环境条件:氧气充足。
ⅱ温度:最适生长温度30~35_℃。
2.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 ↓ 果酒 果醋(2)实验操作提示①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
②消毒防污染:ⅰ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ⅱ发酵瓶要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③榨汁:将冲洗干净并除去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
④装瓶: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
⑤发酵条件控制:ⅰ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 ℃,时间控制在10~12 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知识点解析(一) 果酒制作1.原理:菌种 ,属于 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 ,有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无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
2.条件:繁殖最适温度 ,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 。
3.菌种来源:⎩⎨⎧。
:。
:菌种分离获得纯净的酵母菌人工培养型酵母菌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自然发酵 4.实验设计流程图挑选葡萄→冲洗→___ ___→___ _ __→__ _ ___↓↓ 果酒 果醋5.根据教材P4操作提示设计实验步骤及装置。
(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2).取葡萄500g ,去除腐烂的叶子。
(3).用清水冲洗葡萄1-2次除去污物,去除枝梗。
(注意冲洗次数不宜太多)(4).榨汁后装入发酵瓶(注意留有1/3的空间)。
(5).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18-25℃)下发酵。
(6).简易装置2-4天排气一次。
(拧松瓶盖)(7).10天后,取样检验。
(8).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后移至30-35℃条件下发酵7-8天,并适时充气。
6.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定,并用__ 检验酒精存在。
在 条件下, 与酒精反应呈现 色。
(二)果醋的制作:1.原理:菌种___ __,属于__ ___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__ ___,醋酸生成反应式是____ 。
2.条件:最适合温度为__ __,需要充足的___ ___。
3.菌种来源:到___ ___或___ __购买。
4.设计实验流程及操作步骤:果酒制成以后,在发酵液中加入___ ___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_ _0C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___ ___。
如果没有充气装置,可以,以减少空气中尘土污染。
[课堂巩固]1.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结果是 ( )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产量不变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 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2.单细胞绿藻的培养液和单细胞酵母菌的培养液,所含成分的最大区别是 ( )A.前者必须含有有机成分 B.后者必须含有有机成分C.前者必须通入氧气 D.后者必须通入氧气3.制作葡萄醋时,必须控制的发酵条件是 ( ) A.温度18~250C,适时通气 B.温度18~250C,隔绝空气C.温度30~35℃,隔绝空气 D.温度30~350C,适时通气4.下列反应不属于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反应式的是 ( )A.C6 H12O6+6O2→6CO2+6H2O B.C6H12O6→2C2H5OH+2CO2C.CO2+H2O→CH2O+O2 D.C2H5OH+O2→CH3COOH+H2O5.在发酵装置中,排气口要和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连接,其主要目的是 ( )A.让产生的气体缓慢排出 B.防止杂菌污染C.防止散热过多 D.有利于通过排气口进行气体交换6.请根据某同学尝试使用罐头瓶在常温(21℃±3℃)下制作果酒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开始时消过毒的罐头瓶中加入新鲜的葡萄汁和酵母菌,添加酵母菌的目的是____ ___ _,添加葡萄汁的目的是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___ _____ 等营养物质。
[课后练习]1.有细胞结构而没有核膜的一组生物是 ( ) A.噬菌体、细菌 B.变形虫、草履虫C.蓝藻、酵母菌 D.放线菌、圆褐固氮菌2.酒厂利用酵母菌酿酒过程中,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温度 B.隔绝空气 C.加缓冲液 D.加新鲜培养基3.将葡萄汁制成果酒和果醋后()A.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变化 B.能量增加,有机物种类不变C.能量不变,有机物种类变化 D.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不变4.细胞结构是原核细胞、生长繁殖过程不需要氧气、体内不含有氧呼吸酶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B.醋酸菌 C.乳酸菌D.变形虫5.在醋酸菌利用葡萄酒生产葡萄醋的过程中,因为培养环境的改变,醋酸菌也可能出现变异现象,这种变异来源是 ( )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等位基因分离6.(多选)若在制作葡萄酒时,在发酵液中同时生成了葡萄醋,可能的原因是( ) A.密封不严,有氧气进入 B.有空气中的醋酸菌进入C.发酵罐消毒不彻底 D.发酵液灭菌不彻底7.(多选)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涉及的操作过程有 ( ) A.发酵装置的消毒 B.接种菌种C.通人氧气量和酸碱度的控制 D.发酵过程高温加热8.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该过程利用的微生物是___ ___,其代谢类型是__ _ ___ ,与生产实际相关的反应式是__ __,在不灭菌的情况下,如何使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_ ___ 。
9.酵母菌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类真菌。
(1)从细胞核的结构看,酵母菌属于___ ___ 生物。
(2)酵母菌常进行__ __生殖,在基因工程中,也常用酵母菌作为转入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因为____ ___。
(3)用染料使染色体着色,发现一酵母菌细胞核中有17条染色体,该酵母菌是 _ 倍体。
在自然环境中,酵母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 成分。
(4)酵母菌体内遗传物质主要在上,而醋酸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在___ ___上。
10.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
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人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
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
当糖度下降到一定浓度后,结束发酵。
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啤酒。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是__。
(2)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____ ___。
(3)酒精主要是啤酒酵母菌进行___ ___作用产生的代谢产物。
(4)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他发酵产物,其余1.5%用于___ ___ 。
(5)请写出由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的反应方程式____ ____。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知识点解析(二) 果酒制作1.原理:菌种 酵母菌 ,属于 真 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 异养兼性厌氧型 ,有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C 6 H 12O 6+6O 2→6CO 2+6H 2O ;无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C 6H 12O 6→2C 2H 5OH+2CO 2 。
2.条件:繁殖最适温度 20℃ ,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 18~25℃。
3.菌种来源:⎩⎨⎧。
:。
:菌种分离获得纯净的酵母菌人工培养型酵母菌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自然发酵 4.实验设计流程图挑选葡萄→冲洗→___榨汁___→___ 酒精发酵_ __→__ _醋酸发酵___↓↓ 果酒 果醋5.根据教材P4操作提示设计实验步骤及装置。
(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2).取葡萄500g ,去除腐烂的叶子。
(3).用清水冲洗葡萄1-2次除去污物,去除枝梗。
(注意冲洗次数不宜太多)(4).榨汁后装入发酵瓶(注意留有1/3的空间)。
(5).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18-25℃)下发酵。
(6).简易装置2-4天排气一次。
(拧松瓶盖)(7).10天后,取样检验。
(8).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后移至30-35℃条件下发酵7-8天,并适时充气。
6.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定,并用__重铬酸钾检验酒精存在。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二)果醋的制作:1.原理:菌种___醋酸菌__,属于___原___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__异养需氧型___,醋酸生成反应式是____ C2H5OH+O2→CH3COOH+H2O 。
2.条件:最适合温度为__30~35℃__,需要充足的___氧气___。
3.菌种来源:到___生产食醋的工厂___或___菌种保藏中心__购买。
4.设计实验流程及操作步骤:果酒制成以后,在发酵液中加入___醋酸菌___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_30~35_0C 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___充入氧气___。
如果没有充气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盖上纱布,以减少空气中尘土污染。
[课堂巩固]1.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结果是 ( D ) 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产量不变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 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2.单细胞绿藻的培养液和单细胞酵母菌的培养液,所含成分的最大区别是 ( B ) A.前者必须含有有机成分 B.后者必须含有有机成分C.前者必须通入氧气 D.后者必须通入氧气3.制作葡萄醋时,必须控制的发酵条件是 ( D ) A.温度18~250C,适时通气 B.温度18~250C,隔绝空气C.温度30~35℃,隔绝空气 D.温度30~350C,适时通气4.下列反应不属于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反应式的是 ( C ) A.C6 H12O6+6O2→6CO2+6H2O B.C6H12O6→2C2H5OH+2CO2C.CO2+H2O→CH2O+O2 D.C2H5OH+O2→CH3COOH+H2O5.在发酵装置中,排气口要和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连接,其主要目的是 ( B ) A.让产生的气体缓慢排出 B.防止杂菌污染C.防止散热过多 D.有利于通过排气口进行气体交换6.请根据某同学尝试使用罐头瓶在常温(21℃±3℃)下制作果酒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开始时消过毒的罐头瓶中加入新鲜的葡萄汁和酵母菌,添加酵母菌的目的是____酵母菌能分解C6H12O6形成酒精____,添加葡萄汁的目的是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____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无机盐____等营养物质。
[课后练习]1.有细胞结构而没有核膜的一组生物是 ( D )A.噬菌体、细菌 B.变形虫、草履虫C.蓝藻、酵母菌 D.放线菌、圆褐固氮菌2.酒厂利用酵母菌酿酒过程中,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 B ) A.降低温度 B.隔绝空气 C.加缓冲液 D.加新鲜培养基3.将葡萄汁制成果酒和果醋后( A )A.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变化 B.能量增加,有机物种类不变C.能量不变,有机物种类变化 D.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不变4.细胞结构是原核细胞、生长繁殖过程不需要氧气、体内不含有氧呼吸酶的微生物是( C ) A.酵母菌B.醋酸菌 C.乳酸菌D.变形虫5.在醋酸菌利用葡萄酒生产葡萄醋的过程中,因为培养环境的改变,醋酸菌也可能出现变异现象,这种变异来源是 ( B )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等位基因分离6.(多选)若在制作葡萄酒时,在发酵液中同时生成了葡萄醋,可能的原因是( ABCD) A.密封不严,有氧气进入 B.有空气中的醋酸菌进入C.发酵罐消毒不彻底 D.发酵液灭菌不彻底7.(多选)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涉及的操作过程有 ( ABC ) A.发酵装置的消毒 B.接种菌种C.通人氧气量和酸碱度的控制 D.发酵过程高温加热8.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该过程利用的微生物是___酵母菌___,其代谢类型是___异养兼性厌氧型___,与生产实际相关的反应式是,在不灭菌的情况下,如何使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_ 将混合菌置于缺氧、酸性环境下,利用酵母菌兼性厌氧的特点,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无法适应这一环境受到抑制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