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学课程论文参考题目及其提交要求
旅游文化结课论文

旅游文化结课论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08-1班姓名:李荣荣学号:0867119133凤凰古城游记来到凤凰纯粹是为了休假,暂时逃离喧闹的城市,所以我大多数时间在城里逗留,没有将周围的景点逐一逛完。
这座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作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时,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吸引了不少中外的游客不远千里万里来观光。
我们当然也是慕名而来。
早就知道著名作家沈丛文的代表作《边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用作家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就生长到这样一个小城里,将近15岁时方离开,出门两年半,回过那小城一次以后,直到现在为止,那城门不再进去过,但那地方我是熟悉的,现在还有很多人生活在那城市里,我却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
”我考察了一下:《边城》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指凤凰古城,但据说离得不远。
沈丛文做为凤凰人,笔下的人物形象绝对就是凤凰人的真实写照。
我们首先拜访了沈老先生的故居。
沈从文的故居位于古城内中营街的石板小巷深处,共两进两厢,颇像北京的小四合院,整个故居都是砖木结构,青瓦白墙,木格花窗。
经风雨桥,过东城门,路上是行色匆匆挑担的乡民、老屋、挑担的乡民与红伞,形成了一幅对比鲜明的图画。
沈从文早已仙去,为了纪念这位老人,我们每人买了一本《边城》,在湘西风景秀丽的河面上,感受一下沈老先生文章中讲到的,在傍晚时分坐船顺沱江而下,赏两岸的景色时的惬意感受。
我们一行10人又花20元钱坐船去沈从文的墓地。
在船上听船老大讲凤凰的历史、虹桥的故事、江西商会和本地人斗风水的典故,同来的爱唱歌的兰妹子,跟漂亮的导游学唱本地口音的情歌。
仿佛看到“刘三姐”们撑着竹筏用野腔野调但又铿锵如金属碰撞的歌喉唱着山歌,歌声在空旷的山谷间回转激荡,就像几重唱似的令人心旷神怡。
来到凤凰的第二天,向探路人书店的老板问了骑游的路线,顺便租了一辆自行车,15元/天。
试论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论文

试论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论文试论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论文论文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文化课程论文摘要: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源头,是旅游业的灵魂。
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也面临全面更新和优化。
本文在了解大学生对《旅游文化学》课程的需求的基础上,对当前旅游文化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教学评估。
旅游文化课程必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确保课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如近几年持续的生态旅游热,支撑其发展的文化基础(生态文化),仍处于零散状态,急待研究、整理并充实到课程内容中。
旅游文化课程内容没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及时吸收新的内容,课程内容仍以传统的、历史的文化为主体,对现代旅游有关的其他文化没有或很少涉及。
可以说,目前的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仅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课程内容严重缺失,很不健全。
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程序。
近年来我院在进行《文化旅游学》课程教学改革时,主要尝试以下几种教学方式创新:1.问题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结合教学材料通过思考、探讨、交流(分析与争辩)来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讨论式常见的方式有同桌讨论、前后(4人)讨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或派代表发言)等多种方式,既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多种方式并用。
更可以和其他教学方式交叉使用,例如讨论式可以是探究式教学或问题(课题)式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学材料应是广义的,它包括教材、资料、图表、录像、课件、采访、野外观察中获得的信息。
在讨论中师生共同依据系列问题,为解决问题而研究有关信息,在研究、思考与交流中又会受到启发,提出新问题,或将问题引向深入或师生共同得出某种结论、解决某个问题的最佳方案或重要规律。
讨论式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选题参考论文的题目是文章的主题思想,是全篇论文的实质和精华所在,是决定读者是否要阅读此文的首要条件。
下面店铺将为你推荐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选题参考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选题参考(一)1.旅游产业生态化模式建设与管理研究2.基于学生视角的地方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3.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探析4.旅游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5.抚仙湖流域旅游开发生态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6.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千岛湖校区为例7.新视野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8.“+”时代的乡村旅游休闲管理优化研究9.旅游管理中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10.我国旅游高星级饭店绩效薪酬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11.论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与创新12.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旅游管理模式创建13.产茶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探析14.茶文化融入绿色生态旅游资源的管理模式分析15.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16.旅游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论茶园观光旅游的文化产业管理17.生态旅游景区质量管理研究18.浅析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培养路径19.浅析旅游新趋势之下酒店管理工作的创新20.浅谈传统文化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选题参考(二)1.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下的旅游新模式2.我国边境旅游管理研究现状及拓展思路3.谈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发展与4.谈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5.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其路径选择6.关于我国传统文化和旅游管理的研究7.试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发展8.职业技能大赛视角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研究9.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体系构建研究10.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基于校企合作视角11.旅游场域下管理效率增进研究--以贵州民族旅游村寨为例12.高职旅游管理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基于生态视角13.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休闲农业旅游生态环境管理研究14.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式分析15.环境下旅游管理教学面临的机遇及教学策略16.基于知识管理法提升旅游管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17.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促进机制的构建18.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交替实践研究19.我国成人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选题参考(三)1、论旅行社对散客的服务方式2、浅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3、导游服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4、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5、旅游网络预定系统的战略研究6、文化旅游与文化市场建设7、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8、主题公园高效益的成因探究9、浅谈旅游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及其开发利用10、论城市在旅游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旅游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旅游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旅游学专业作为自己的本科专业。
毕业论文是旅游学专业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一步,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还需要能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对旅游业进行深度分析。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旅游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和建议。
一、选题与研究问题的确定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题目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
考虑到旅游学专业的广泛性和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题:1. 旅游业的发展与挑战:探讨当前旅游业面临的挑战,如可持续发展、人口流动性等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2. 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研究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策略,如目的地形象塑造、市场营销策略等。
3. 旅游创新与科技:研究旅游创新与科技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
4. 旅游消费行为与满意度:探讨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如价格、服务、体验等因素对旅游者满意度的影响。
5. 旅游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旅游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以及人力资源培养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以上方面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旅游学专业的相关问题,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在毕业论文的开题阶段,需要进行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以获取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理论基础。
文献综述是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和评价,以了解已有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通过文献综述,可以确定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可以延续和发展的方向。
理论分析是对相关理论模型和学说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
旅游学专业涉及的理论模型有很多,如旅游供给与需求理论、旅游消费行为理论、旅游目的地理论等。
通过理论分析,可以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为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三、实证研究与数据分析实证研究是旅游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能力。
实证研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
旅游文化学论文

旅游文化学期末考试报告题目:中国茶文化学院:专业:年级:11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3年12月3日旅游文化学论文目录摘要 (2)Abstract (3)第一章形成与发展 (4)1.1 茶文化 (4)1.2 古代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4)1.3 现代的发展 (5)第二章中国朝代茶文化 (6)2.1 三国以前茶文化 (6)2.2 晋代茶文化 (6)2.3 隋唐茶文化 (7)2.4 宋代茶文化 (7)2.5 明清茶文化 (8)第三章茶在中国的分区 (9)3.1 西南茶区 (9)3.2 华南茶区 (9)3.3江南茶区 (9)3.4 江南茶区 (9)第四章茶文化特性 (10)4.1 历史性 (10)4.2 时代性 (10)4.3 民族性 (11)4.4地区性 (11)4.5 国际性 (11)第五章茶文化功用 (12)5.1 历史回顾 (12)5.2 中华茶文化内涵、形式和社会功能 (13)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6)第1 页旅游文化学论文AbstractChinese is the hometown of tea, is the country with the tea and tea cultivation of tea, the world's first discovery. The origin of tea at least sixty thousand or seventy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In China tea was discovered and utilization, about four or fiv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Chinese of tea with you, to the emperor, men of literature and writing, all classes of authors, down to the porter peddler, civilians, all with tea as well. People often say: "the daily expenses, daily necessities daily necessaries tea".Therefore tea has penetrated all strata of the people. Tea culture appearance, is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If on the edge will be traced back to the Han Dynasty, has officially documented (Hans Wang Bao wrote"Tongyue"). The earliest like tea more scholars yashi.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first mention Han Fu, Sima Xiangru and Yang Xiong,and all the early famous tea. Sima Xiangru was "" article ", Yang Xiong as"dialect ", from a medicinal, a perspective from the literature are talking about tea. The Jin Dynasty Zhang Zai wrote "on poetry": "by the ChengduLou Yang Zishe, want to see one Lu", "Fang tea crown six, overflow flavorsowing area nine". Chinese tea culture is of long standing. The following detail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a culture.Key words: tea culture、develop 、Distribution area、Effect第3 页第一章形成与发展1.1 茶文化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
旅游文化论文题目

旅游文化论文题目旅行被作为旅游而重新定义为特色的、充满生活意趣的生活方式,并已成为当代生活中世界性的行为现象。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旅游文化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旅游文化论文题目(一)1. 网络经济环境下的旅游营销创新研究2. 基于联系强度的新疆旅游经济空间格局分析3.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4.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5. 三亚市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6. 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地区差异对旅游经济的影响研究7. 江苏省旅游经济重心演进格局及其驱动机制8. 论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研究9. 西藏交通运输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研究10. 西部地区入境旅游经济收敛及影响因素研究11. 区域旅游合作对旅游经济增长机制的研究12.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经济预警评价时空差异研究13. 基于耦合协调视角的河北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14.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研究15. 浅谈旅游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对策16. 农家乐旅游村镇污染治理与循环经济结合的就地消纳模式17. 浅析旅游经济开发视角下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与对策18. 体验经济视角下英语学科服务人文旅游发展的路径19. 体验经济视角下黄冈市旅游线路产品的优化与设计20. 城镇化视角下农村旅游经济开发研究21. 论旅游演艺产品的经济拉动效应旅游文化论文题目(二)1. 我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 基于DEA方法的国内旅游城市机场运营效率研究3. 基于协整理论的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4. 西安市中小旅游企业营销策略探析5. 基于脉冲响应函数的我国铁路交通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6. 赣南体育旅游产业开发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7.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增长8. 乡村旅游新业态的族裔经济现象及其形成机理--以浙江德清地区为例9. 体验经济视域下海洋体育旅游发展策略--以海南省为例10. 边境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及其优化路径--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11. 旅游城市公共厕所景观设计的经济价值和文化认同12. 循环经济背景下的旅游村镇建设方法探析--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13.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休闲农业旅游生态环境管理研究14. 新媒体背景下的茶旅游经济发展策略15. 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智慧旅游建设探索与思考16. 福建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研究17. 浅谈房产税征收对海南旅游地产区域经济特征的影响--以琼海市房地产经济特点为例18. 浅析乡村旅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9. 试析国内旅游产业结构变迁特征及其对旅游经济的影响20.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旅游文化论文题目(三)1. 文学旅游开发下经济效益的获取途径探析2. 旅游产业高级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3. 体验经济视角下体育旅游开发与营销研究4. 面向体验经济的休闲旅游需求开发与营销创新5.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旅游景点营销与管理的相关思考6.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旅游企业管理创新7. 体验经济视域下的旅游饭店服务补救探析8. 经济适度多元化背景下的澳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策略研究9. 浅议中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10.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开发的困惑与突围11. 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过度包装的思考--基于文化经济的视角12. 论河南民族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13. 大审美经济视角下郑州发展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14. 区域经济增长条件下优化城市旅游物流产业发展研究15. “大旅游”背景下经济驱动型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力因素分析16. 延安旅游经济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17. 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影响机理--“自我发现”理论的分析18.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19. 低碳经济时代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以吉林省县域经济为例20. 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旅游文化学结课论文

旅游文化学结课论文题目:水墨婺源理坑旅游文化赏析姓名:star所在学院系部:艺术学院绘画系班级:绘画3班水墨婺源理坑旅游文化赏析作为艺术学院的一名学生,今年上半年很幸运的和老师与同学们去了“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去写生。
虽然很遗憾没有在油菜花盛开的时节去,但是我仍旧希望可以把我在婺源这些日子的所见所感分享给大家。
婺源位于赣东北,东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市,西毗景德镇市,浮梁县,乐平市,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市,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铜都德兴市,是一颗镶嵌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
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一颗镶嵌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
徜徉十里水乡,问询千年古木,谛听断桥残垣,迎迓古道沧桑……这是每一个行走在婺源青山碧水间的旅人当有的梦想。
婺源的山不高,隐隐地起伏,温柔地把村庄拥在怀里;婺源的水不深,潺潺地流出山谷,委婉地环绕着村郭;婺源的村庄小而宁静,百来户人家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溪水边。
白墙灰瓦,重重叠叠,倒影如画,在日色的推移中,宛如一抹淡淡的乡愁;而那缓缓流过的岁月,更是一首让人低徊不已的诗。
而这次主要介绍的则是婺源理坑。
一、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理坑(一)地理位置以及历史文化:婺源理坑原名理源,位于婺源县城56公里的沱川乡。
建村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
百年来这偏僻山村,秉承勤学苦读之风,人才辈出,先后出过尚书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启元,司马余维枢,知府余自怡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可见理坑昔日的辉煌。
(二)主要旅游资源: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明代崇祯年间广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厅”,明代天启年间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天官上卿”,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右侍郎、工部尚书余懋学的“尚书第”,清代顺治年间司马余维枢的“司马第”,清代道光年间茶商余显辉的“诒裕堂”,还有花园式的“云溪别墅”,园林式建筑“花厅”,颇具传奇色彩的“金家井”。
旅游文化论文 (3)

旅游文化论文引言旅游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旅游文化作为旅游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仅是旅游景点的表象,更是一个地方的历史、风俗、艺术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本文将探讨旅游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旅游文化的定义旅游文化是指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接触和体验到的与地方相关联的文化元素。
它包括但不限于地方历史、风俗习惯、传统艺术、民俗传说等。
旅游文化将地方特色与旅游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游客提供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旅游体验。
旅游文化的重要性旅游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旅游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游客在选择旅行目的地时,通常会考虑目的地的文化底蕴是否丰富,是否有独特的文化景观和活动。
具有独特文化吸引力的地方将吸引更多的游客。
其次,旅游文化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通常是一个集合了各个相关行业的产业链,包括酒店、餐饮、交通等。
而旅游文化作为旅游业的核心内容,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到访,促进这些相关行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繁荣。
此外,旅游文化还有助于地方的文化传承和保护。
通过旅游活动,游客可以了解到更多地方的传统文化,从而加深对该地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地方政府和社区还可以通过开展旅游文化活动,传承和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
旅游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旅游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吸引游客:旅游文化作为旅游业的核心内容,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到访。
游客在了解到目的地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后,会对该地产生兴趣,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去体验和了解这些文化元素。
2.改善旅游体验:旅游文化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旅游体验。
游客可以参观当地的历史遗迹、参与传统节日庆祝、品尝特色美食等,使他们对旅行目的地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3.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地方具备吸引力、保护性和可利用性。
旅游文化可以提升地方的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到访;同时,通过旅游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可以保护和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使其持久地为旅游业提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宗教思想与旅游文化的构建
2、旅游地中心文化递减规律的理论初探
3、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交流与互动研究
4、浅谈当代中国旅游文化的传播
5、导游与民俗旅游文化的传播
6、中西方旅游文化思想的对比研究
7、论旅游产业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8、(中国)西方建筑艺术与旅游产业的发展
9、近代中国的出境旅游思想的分析
10、古典诗词与××地区旅游文化
11、文化景观对**省旅游旅游形象的影响分析
12、地方文化旅游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3、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14、旅游业对佛教景区文化的冲击与影响
15、论红色旅游的文化价值
要求:任选一题,也可自定题目,字数不少于2000字。
按学校论文的统一格式要求(封面、摘要、关键词、正文), 交打印稿。
时间:第11, 12周上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