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合集下载

二级医院康复科建设标准

二级医院康复科建设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一、科室、面积与床位(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与病房。

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与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

(三)床位:至少为医院床位数的2、5%,但不得少于10张床,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二、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0、2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名具备中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至少独立配备肌力与关节活动度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

配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与哑铃、墙拉力器、肌力训练设备、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功率车,治疗床(含网架)、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踏步器、助行器、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治疗设备、低频电治疗设备、中频电治疗设备、高频电治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牵引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手功能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等。

4、言语、吞咽、认知治疗:至少配备言语治疗设备、吞咽治疗设备、认知训练设备、非言语交流治疗设备等。

5、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中药熏(洗)蒸等中医康复设备。

6、康复工程:至少配备临床常用矫形器、辅助具制作设备。

(三)急救设备。

至少配备简易呼吸器、供氧设备、抢救车。

(四)信息化设备。

至少配备1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四、规章制度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规定或认可的康复医学科诊疗规范与标准操作规程、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

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一、科室、面积和床位(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

至少应设置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支具与矫形器治疗室等,并具备相应的临床康复评定功能。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用房不少于500平方米。

(三)床位:至少为医院总编制床位数的2.5%,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二、人员(一)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25名康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二)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一)功能评定与实验室检测设备至少配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暂不具备者可与其他科室共用)。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训练用棍、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股四头肌训练器、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助力平行木、功率车,治疗床(含网架),骨关节训练器、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踏步器、助行器、PT凳、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功能性牵引设备、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治疗设备、低频电治疗设备、中频电治疗设备、高频电治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功能性牵引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木工作业设备、黏土或橡皮泥作业设备、编制作业设备、作业游戏设备等。

4.言语治疗:至少配备录音机或言语治疗机,言语治疗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吞咽治疗用具、非言语交流用交流板等。

5.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火罐等创痛康复设备。

(三)急救设备至少配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抢救车。

(四)信息化设备至少具备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征求意见稿)二级医院一、科室、面积和床位(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

至少应设置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支具与矫形器治疗室等,并具备相应的临床康复评定功能。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用房不少于500 平方米。

(三)床位:至少为医院总编制床位数的2.5%,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 6 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 1.2 米。

二、人员(一)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25 名康复医师,其中至少有1 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二)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5 名康复治疗师;(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 名护士。

三、设备(一)功能评定与实验室检测设备至少配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暂不具备者可与其他科室共用)。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1. 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训练用棍、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股四头肌训练器、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助力平行木、功率车,治疗床(含网架),骨关节训练器、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踏步器、助行器、PT凳、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功能性牵引设备、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 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治疗设备、低频电治疗设备、中频电治疗设备、高频电治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功能性牵引治疗设备等。

3. 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木工作业设备、黏土或橡皮泥作业设备、编制作业设备、作业游戏设备等。

4. 言语治疗:至少配备录音机或言语治疗机,言语治疗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吞咽治疗用具、非言语交流用交流板等。

5. 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火罐等创痛康复设备。

(三)急救设备至少配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抢救车。

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治疗设备、低频电治疗设备、中频电治疗设备、高频电治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功能性牵引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木工作业设备、黏土或橡皮泥作业设备、编制作业设备、作业游戏设备等。
4.言语治疗:至少配备录音咽治疗用具、非言语交流用交流板等。
二、人员
(一)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25名康复医师,其中至少有2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二)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
(一)功能评定与实验室检测设备
至少配备运动心肺功能及代谢功能评定设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肌力和关节活动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
5.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火罐等创痛康复设备。
(三)急救设备
至少配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抢救车。
(四)信息化设备
至少具备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四、规章制度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规定或认可的康复医学科诊疗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训练用棍、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股四头肌训练器、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助力平行木、功率车,治疗床(含网架),骨关节训练器、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踏步器、助行器、PT凳、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功能性牵引设备、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征求意见稿)

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征求意见稿)二级医院一、科室、面积和床位(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

至少应设置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支具与矫形器治疗室等,并具备相应的临床康复评定功能。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用房不少于500 平方米。

(三)床位:至少为医院总编制床位数的 2.5%,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 6 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 1.2 米。

二、人员(一)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25 名康复医师,其中至少有 1 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二)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5 名康复治疗师;(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 名护士。

三、设备(一)功能评定与实验室检测设备至少配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暂不具备者可与其他科室共用)。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1. 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训练用棍、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股四头肌训练器、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助力平行木、功率车,治疗床(含网架),骨关节训练器、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踏步器、助行器、PT凳、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功能性牵引设备、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 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治疗设备、低频电治疗设备、中频电治疗设备、高频电治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功能性牵引治疗设备等。

3. 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木工作业设备、黏土或橡皮泥作业设备、编制作业设备、作业游戏设备等。

4. 言语治疗:至少配备录音机或言语治疗机,言语治疗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吞咽治疗用具、非言语交流用交流板等。

5. 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火罐等创痛康复设备。

(三)急救设备至少配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抢救车。

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txt第一次笑是因为遇见你,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一次笑着流泪是因为不能拥有你。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二级医院一、科室、面积和床位(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

至少应设置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支具与矫形器治疗室等,并具备相应的临床康复评定功能。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用房不少于500平方米。

(三)床位:至少为医院总编制床位数的2.5%,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二、人员(一)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25名康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二)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一)功能评定与实验室检测设备至少配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暂不具备者可与其他科室共用)。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训练用棍、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股四头肌训练器、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助力平行木、功率车,治疗床(含网架),骨关节训练器、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踏步器、助行器、PT凳、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功能性牵引设备、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治疗设备、低频电治疗设备、中频电治疗设备、高频电治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功能性牵引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木工作业设备、黏土或橡皮泥作业设备、编制作业设备、作业游戏设备等。

4.言语治疗:至少配备录音机或言语治疗机,言语治疗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吞咽治疗用具、非言语交流用交流板等。

5.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火罐等创痛康复设备。

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二级医院一、科室、面积和床位(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

至少应设置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支具与矫形器治疗室等,并具备相应的临床康复评定功能。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用房不少于500平方米。

(三)床位:至少为医院总编制床位数的2.5%,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二、人员(一)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25名康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二)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一)功能评定与实验室检测设备至少配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暂不具备者可与其他科室共用)。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训练用棍、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股四头肌训练器、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助力平行木、功率车,治疗床(含网架),骨关节训练器、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踏步器、助行器、PT凳、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功能性牵引设备、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治疗设备、低频电治疗设备、中频电治疗设备、高频电治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功能性牵引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木工作业设备、黏土或橡皮泥作业设备、编制作业设备、作业游戏设备等。

4.言语治疗:至少配备录音机或言语治疗机,言语治疗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吞咽治疗用具、非言语交流用交流板等。

5.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火罐等创痛康复设备。

(三)急救设备至少配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抢救车。

(四)信息化设备至少具备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二级医院一、科室、面积和床位(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

至少应设置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支具与矫形器治疗室等,并具备相应的临床康复评定功能。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用房不少于500平方米。

(三)床位:至少为医院总编制床位数的2.5%,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二、人员(一)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25名康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二)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一)功能评定与实验室检测设备至少配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暂不具备者可与其他科室共用)。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训练用棍、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股四头肌训练器、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助力平行木、功率车,治疗床(含网架),骨关节训练器、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踏步器、助行器、PT凳、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功能性牵引设备、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治疗设备、低频电治疗设备、中频电治疗设备、高频电治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功能性牵引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木工作业设备、黏土或橡皮泥作业设备、编制作业设备、作业游戏设备等。

4.言语治疗:至少配备录音机或言语治疗机,言语治疗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吞咽治疗用具、非言语交流用交流板等。

5.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火罐等创痛康复设备。

(三)急救设备至少配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抢救车。

(四)信息化设备至少具备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一、科室、面积和床位
(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房。

至少设置具备临床,
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
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500 平方米。

(三)床位:至少为医院床位数的2.5% ,但不得少于
10 张床,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 平方米,
床间距不少于1.2 米。

二、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25 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 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 名具备中
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5 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床至少配备0.3 名护士
三、设备(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至少独立配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设备、平衡功能
评定设备、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配备肌
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
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
和哑铃、墙拉力器、肌力训练设备、前臂
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功
率车,治疗床(含网架)、连续性关节被
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
球、踏步器、助行器、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
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儿童运
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治疗设备、低频电治疗设
备、中频电治疗设备、高频电治疗设备、
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
设备、牵引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手功能
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等。

4.言语、吞咽、认知治疗:至少配备言语治疗设备、吞
咽治疗设备、认知训练设备、
非言语交流治疗设备等。

5•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中药熏(洗)蒸等中医康复设备。

6.康复工程:至少配备临床常用矫形器、辅助具制作设备。

(三)急救设备。

至少配备简易呼吸器、供氧设备、抢救车。

(四)信息化设备。

至少配备1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四、规章制度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规定
或认可的康复医学科诊疗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感染管
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