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精品导学案:第3章 2 弹力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同步导学案:3.2 弹力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同步导学案:3.2 弹力

.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正确画
探究胡克定律。

发生形变的物体,
看接触处是否发
的方向.
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
1.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
由图可知这三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
如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 N/m
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103N/m
当弹簧受F=800 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到x=40 cm
作用时,弹簧长度为

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一定有形变
墨水瓶放在课桌上,墨水瓶对课桌施加了弹力,
下压的力
”形光滑面和上,处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 和B的示数分别为( )
1N,0
0,1N
2N,1N
1N,1N
如图甲所示,将G=50N的物体静止悬挂在轻质弹簧上,弹簧伸长了2.0cm 弹簧的弹力是多大?将弹簧从挂钩处摘下,在O点施
加一个竖直向上的50N的拉力(如图乙所示),物体仍
然静止.那么,弹簧的伸长量是多少?
班级姓名: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紧,使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
B
.一根弹簧的伸长(Δl)和所受的外力(F)之
0.5 kg的重物后的长度变成了
取10。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相互作用第2节弹力导学案.docx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相互作用第2节弹力导学案.docx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第2节弹力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

2.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3.知道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正确画出弹力的示意图。

4.通过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理解胡克定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

5.了解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与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弹力、弹力方向、胡克定律【教学难点】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自主学习】一、弹性形变和弹力1.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叫做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

(1)有时物体的形变很小,不易观察。

在如图所示装置中,一块三角形有机玻璃压在另一块有机玻璃上,发生的形变很小,肉眼不能看出。

但是,形变使有机玻璃内不同部位的光学性质产生了差异,让特殊的光通过时,可以看到这种差异。

(2)演示实验:如图所示,在一张大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到墙上,形成一个光点。

用力按压两镜之间的桌面,观察墙上光点位置的变化。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3)按形变能否恢复来划分,我们把形变分为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形变。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

2.弹力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弹力的受力物体是3.产生弹力的原因:施力物体发生形变是产生弹力的原因4.产生弹力的条件:二、几种弹力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与桌面相互挤压,书和桌面都发生微小的形变。

由于书的形变,它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F1,这就是书对桌面的压力。

由于桌面的形变,它对书产生向上的弹力F2,这就是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如图所示。

2.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或者指向受力物体。

接触面的判断方法:面与面,接触面;点与面,面为面;点与点,公切面。

高中物理3.2弹力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2弹力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D.压力就是竖直向下压力
2.将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那么下面说法中正确是( BC )
A.书对桌面压力就是书受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书对桌面压力是弹力,在数值上等于书受重力
C.书对桌面压力是弹力,是由于书发生形变而产生
D.书能静止,是由于书重力大于桌面对书支持力
3.以下表达中错误是( C )
A.压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弹力
B.压力和支持力方向总垂直于接触面
C.轻绳、轻杆上产生弹力总是在沿绳、杆直线上
D.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方向可以不在沿杆直线上
4.画出图7中小球或杆所受弹力示意图.
图7
后记〔教与学〕。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导学案:第三章第二节+弹力.pptx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导学案:第三章第二节+弹力.pptx
方 向。 三、胡克定律 活动与探究 3 1.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弹簧时,弹簧拉伸越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这一
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2.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探究过程 ①如图所示,将铁架台放于桌面上,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梁上,在靠近弹簧
处将刻度尺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
检查刻度尺是否垂直。
解法二:根据ΔF=kΔx 可得
k=ΔΔFx=Fl22--lF11=0.2155--100.12 N/m=500 N/m
又根据 F1=k(l1-l0),可得
l0=l1-F1=0.12 m- 10 m=0.1 m 。
k
500
【当堂检测】
1.C 2.BC 3.BC 4.A
5.答案:
学海无涯
②记下弹簧的
(自然长度)l0
③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待钩码静止后,记下弹簧的现长 l 及弹力 F,算出伸长量 x=
,并改变钩码个数,多次测量。数据记录表如下。
数据记录:
1234567 F/N l/cm x/cm ④根据测量数据画出 F-x 图象。(以 F 为纵轴,以 x 为横轴) (2)探究结论:
。 3.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利用得到的弹力 F 和弹簧总长度 l 的数据,作出了 F-l 图象,如图所示。
3. 答案:弹力必须是发生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且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 互的挤压或拉伸——即发生弹性形变,所以产生弹力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①两物体 相互接触;②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4. 答案:假设两图中斜面均对小球有弹力作用,则甲图中小球将仍能保持静止状态, 乙 图中小球则不能保持静止,所以乙图中小球不受斜面弹力作用,甲图中受到弹力作用。
迁移与应用 2

物理:3.2《弹力》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一)

物理:3.2《弹力》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一)

二弹力【要点导学】1.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或的改变叫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2.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回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3.弹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必须直接接触;(2)两物体接触处发生形变(相互挤压).弹力是接触力.互相接触的物体间也不一定有弹力,要看接触处是否发生形变.有些形变不容易看出,可用假设法判定.4.弹力的方向是从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具体地说:(1)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2)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5.胡克定律F=kx(1)上式适用于发生弹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时,弹簧拉伸或压缩形变所产生的弹力的大小计算.(2)式中的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弹簧本身的一种物理性质,与外力无关,其大小只与弹簧的长短、粗细及材料有关.(3)x为弹簧的形变量的大小。

【范例精析】例1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C.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D.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解析:地面受到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的施力物是物体,所以应该是因为物体的形变产生了对地面的压力,故B是正确的选项。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这个弹力的施力物是地面,所以应该是地面的形变产生了对物体的弹力,故C也是正确的选项。

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C。

拓展:通过本题可以看出,弹力也是成对产生的。

甲对乙挤压使乙产生形变,乙就会对甲产生弹力;同时乙对甲的弹力也使甲产生形变,甲的形变就对乙产生了弹力。

一个物体的形变只能对别的物体产生弹力,不能对自己产生弹力。

正确解答 C例2.如图3-2-1所示,一个球形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并与竖直光滑墙壁接触,A、B两点是球跟墙和地面的接出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A点的弹力作用B.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作用C.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地面的弹力作用D.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作用解析:本题要排除二个干扰,一是地面的弹力就是B点的支持力;二是A点有没有弹力,在A点球虽然与墙壁接触但相互间没有挤压,所以在A点没有弹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精品导学案:第3章 第2节 弹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精品导学案:第3章 第2节 弹力

第三章第2节弹力【学习目标】1.准确理解弹力的产生条件,能够用胡可定律计算;培养正确判断弹力是否存在及其方向的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观察微小形变的方法。

3.积极思考,全力投入,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体会物理规律的价值。

【学习重点】弹力产生的条件及方向的判定。

【学习难点】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预习自测】形变的理解1.关于形变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都可以发生形变B.有的物体可以发生形变,有的物体不能发生形变C.物体的体积的改变叫弹性形变D.弹簧只能产生拉伸形变,不能产生压缩形变弹力产生的条件2.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B.两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C.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物体不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D.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弹力的理解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推力,是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胡克定律4.对公式F=kx中三个物理量关系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或x的变化,不会决定任何一根弹簧的劲度系数B.F与x的比值越大,k值就越大C.F越大,k值则越大;x越小,k值则越大D.对同一根弹簧,,F一定时,k与x成反比【探究案】探究一:弹力及其方向力形变物体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方向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书对桌面的压力细线对小球的拉力【总结归纳】通过对探究问题的研究请归纳弹力的方向。

【针对训练】画出图中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探究二:胡克定律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做实验研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下表是他的实验数据。

实验时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弹簧很轻,自身质量可以不计。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3.2弹力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I)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3.2弹力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I)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3.2弹力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I)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1.知道形变的概念,并会区分某种形变是弹性形变还是非弹性形变.2.知道弹力的定义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两个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并会判断弹力的方向.3.掌握胡克定律并能用此定律解决有关问题.二、课前自学,提出问题1.弹性形变和弹力(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_____或_____发生的变化.(2)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_________的形变.(3)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_____________,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4)弹力:发生_________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2.几种弹力及方向(1)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_____于物体的接触面.(2)绳的拉力沿着绳且指向绳______的方向.3.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2)公式:F=___,其中k为弹簧的_________,单位:牛顿每米,符号:______,它的大小反映了弹簧的软硬程度.三、学习过程1、师导生学,合作探究探究一、弹性形变和弹力[问题设计]图11.观察或体会下列现象,并回答相关问题.(1)用手拉弹簧、用力拉开弓的弦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2)如图1所示,取一个圆玻璃瓶,里面盛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使水面位于细管中,用手捏玻璃瓶,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3)用手压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脚踩在松软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形变),这两种形变与前两种形变有什么不同?[要点提炼]1.弹力的成因:当两个物体相互_____或_____产生弹性形变时,由于物体要_________,才在接触位置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所以弹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由施力物体发生_____引起的.2.弹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_________;(2)发生_________.探究二、几种弹力[问题设计]1.一铁块放在海绵上,铁块和海绵都发生了形变,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了弹力,如图2所示.海绵对铁块的支持力是如何产生的?方向怎样?铁块对海绵的压力是怎样产生的?方向怎样?2.如图3所示,用橡皮绳斜向上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块.橡皮绳对物块的拉力是怎样产生的?方向怎样?图3[要点提炼]1.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_____于接触面,若接触面是曲面,则垂直于______________;若接触面是球面,弹力方向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________.2.绳的拉力方向:总是________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延伸思考]图4 如图4所示,把一个球形物体A放在半球形容器B内,在图中画出A 受到的弹力.探究三、胡克定律[问题设计]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做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如图6所示.下表是他的实验数据.实验时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弹簧很轻,自身质量可以忽略不计,g取10 N/kg.图6钩码质量/g010******** 弹簧总长度/cm 5.00 5.50 6.02 6.537.007.48 弹簧的伸长量/cm弹力大小/N(1)根据实验数据,完善上面的表格.(2)根据实验数据在图7所示坐标系中作出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的图象.(3)根据图象分析F与x有什么关系?[要点提炼]1.内容:在_________内,弹簧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_____.2.公式:F=___.图73.说明(1)应用条件:弹簧发生形变时必须在弹性限度内.(2)x是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弹簧形变后的长度.(3)F-x图象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4)弹簧弹力的变化量ΔF与形变量的变化量Δx也成正比,即ΔF=kΔx.2、互动交流,突破疑难例1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弹性形变的有( )A.撑竿跳高运动员起跳中,撑竿的形变B.当你坐在椅子上时,椅面发生的微小形变C.细钢丝被绕制成弹簧D.铝桶被砸扁例2下列关于弹力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C.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D.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例3在如图8所示的各图中画出物体P受到的各接触点或接触面对它的弹力的示意图,各图中物体P均处于静止状态.例4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挂一重为4 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2 cm;挂一重为6 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3 cm,则弹簧原长为多少?劲度系数为多少?。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弹力学案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弹力学案

第二节弹力学习目标:1.知道形变的概念及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并会判断弹力的方向.2.了解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3.掌握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方法.重点难点:1.弹力方向的判断及弹力大小的计算.2.弹力有无的判断.3.胡克定律的理解及应用.课前自主学案一、弹性形变和弹力1.接触力: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阻力等都是_________.接触力按性质可归纳为弹力和摩擦力,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由________引起的.2.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______或_____发生改变.3.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__________,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4.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_________,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5.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的形变不能_________,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弹力产生的条件有两个:(1)物体间相互接触;(2)在接触面上相互_______.二、几种弹力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具体如下:1.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_____物体;2.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________的物体;3.绳拉力的方向沿绳指向绳______的方向;4.轻杆的弹力不一定沿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说明:绳的弹力一定沿着绳,轻杆的弹力可能沿着杆,也可能不沿着杆.三、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_______.2.表达式:F=_____.3.劲度系数:公式中的比例系数k,单位是 ________.核心要点突破一、弹力是否存在的判断方法1.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来判断,弹力产生的条件有两个: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两物体存在弹性形变.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有弹力产生.2.对于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判断.(1)利用假设法判断可假设在该处把与物体接触的另一物体去掉.看此物体还能否在原位置保持原来的状态,若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则说明物体间无弹力作用;否则,有弹力作用.(2)利用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如果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弹力,则必有相应的作用效果,或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看物体的受力是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符合,从而确定物体所受弹力的有无.特别提醒:相互接触是产生弹力的首要条件,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即时应用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1.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B.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C.先有弹性形变,后有弹力D.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不可能发生相互的弹力作用解析:选D.相互接触是产生弹力的首要条件,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只有两个物体接触并产生弹性形变时,两物体间才有弹力产生.综上所述,只有D项正确.二、弹力方向的确定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作用在受力物体上,几种常见情况如下表:类型方向图示接触方式面与面垂直公共接触面点与面过点垂直于面点与点垂直于切面类型方向图示轻绳沿绳收缩方向轻杆可沿杆可不沿杆轻弹簧沿弹簧形变的反方向特别提醒:判断弹力方向的方法是:先明确两物体之间作用的类型,再根据各种类型的特点来判断弹力的方向.即时应用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2.如图3-2-1为P物体对Q物体的压力示意图,有明显错误的是( )图3-2-1解析:选BCD.P对Q物体的压力应作用在Q物体上且力的方向应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Q物体,故B、C、D均是错误的.三、弹力大小的计算方法1.弹簧的弹力(1)应用胡克定律F=kx求解.其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可能为伸长量,也可能为缩短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只与弹簧本身有关,由弹簧本身的材料、长度、粗细、匝数等因素决定.(2)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可用F-x图象表示,如图3-2-2,图线的斜率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3)弹簧上弹力的变化量ΔF与形变量的变化量也成正比关系,即ΔF=kΔx.2.除弹簧这样的弹性体之外的弹力大小的计算,一般要借助物体的运动状态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求解.比如悬挂在竖直细绳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受绳向上的拉力和重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绳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即时应用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3.如图3-2-3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量是2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A.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大小为1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解析:选D.由于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故小球受力平衡,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FN=G=2 N,方向竖直向上.课堂互动讲练类型一:弹力存在与否的判断例一:如图3-2-4所示,用细绳悬挂的小球与光滑斜面相接触,并保持静止,甲中细绳倾斜,乙中细绳呈竖直方向.判断图甲、乙中小球是否受到斜面的弹力作用?图3-2-4【思路点拨】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利用“假设法”进行判断.【精讲精析】法一:假设法.假设两图中的斜面不存在,则甲图中小球无法在原位置保持静止,乙图中小球仍静止,故甲图中小球受到斜面的弹力作用,乙图中小球不受斜面的弹力作用.法二:作用效果法.如两图中斜面均对小球有弹力作用,则甲图中小球将仍能保持静止状态,乙图中小球则不能保持静止,所以乙图中小球不受斜面弹力作用,甲图中小球受到斜面弹力作用.【答案】见精讲精析变式训练1 在图3-2-5中,A、B两球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 )图3-2-5解析:选B.在具体判断有没有挤压时,我们用“拿去法”进行判断,在A中,若拿去A球,则B球静止不动,故A、B间没有挤压,故A、B间没有弹力.在B中,若拿去A球,则B球向左动,存在相互挤压,存在弹力.在C中,若拿去A球,则B球静止,故A、B间没有挤压,没有弹力.在D中,若拿去A球及容器壁,则B球向右动,故B对容器右壁有挤压,而对A球没有挤压,A、B间没有弹力.类型二:弹力方向的确定例二:在图3-2-6所示图中画出物体P受到的各接触点或面对它的弹力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中物体P处于静止状态,丁中物体P(即球)在水平面上匀速滚动.图3-2-6【精讲精析】甲中属于绳的拉力,应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因此弹力方向沿绳向上;乙中A点属于点与球面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球面的切面斜向上,必过球心O,B 点属于点与杆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杆斜向上;丙中A、B 两点都是球面与平面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平面,且必过球心,所以A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B处弹力垂直于斜面向左上方,且都过球心;丁中小球P不管运动与否,都属于平面与球面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平面,且过球心,即向上.它们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如图3-2-7所示.图3-2-7【答案】见精讲精析变式训练2 按下列要求画出图3-2-8中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要求:甲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乙墙壁对球的支持力.丙大球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解析:各物体所受支持力如图所示.类型三:胡克定律的应用例三:将一根原长为40 cm、劲度系数为100 N/m的弹簧拉长为45 cm,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A.45 N B.40 NC.85 N D.5 N【自主解答】由题知条件,根据原长l0=40 cm,弹簧拉长后的长度l=45 cm,得x=l-l0=5 cm=0.05 m,由胡克定律得:F=kx=5 N.【答案】D【方法总结】要注意胡克定律F=kx中,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而不是弹簧的长度,这一点容易出错.变式训练3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 m;悬挂20 N 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 m,则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k分别为( )A.L0=0.02 m,k=500 N/mB.L0=0.10 m,k=500 N/mC.L0=0.02 m,k=250 N/mD.L0=0.10 m,k=250 N/m解析:选D.由胡克定律F=kx可得,15=k(0.16-L0),20=k(0.18-L0).解得:k=250 N/m,L0=0.10 m,则选项D正确.1.关于弹性形变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弹性形变B.一根钢筋用力弯折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C.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D.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的形变,叫弹性形变2.(2019年宁德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B.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3.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力方向一定垂直于接触面B.弹力方向不一定垂直于接触面C.轻质绳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绳子离开物体的方向,因为绳子只会发生拉伸形变D.轻质绳对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垂直于与绳相连的接触面4.(2019年西安高一检测)如图3-2-9球A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所受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3-2-9A.A物体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B .A 物体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C .A 物体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D .A 物体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 5.一根轻弹簧在10.0 N 的拉力作用下,长度由原来的5.00 cm 伸长为6.00 cm.那么当这根弹簧长度为4.20 cm 时,受到的压力有多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大? 一、选择题 1.(2019年运城高一检测)下列两个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图3-2-10 A .极限法 B .放大法 C .控制变量法 D .等效替代法 2.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弹性形变的有( ) A .撑竿跳高运动员起跳中,撑竿的形变 B .当你坐在椅子上时,椅面发生的微小形变 C .细钢丝被绕制成弹簧 D .铝桶被砸扁 3.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F =kx 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 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 成正比 B .由k =F x可知,劲度系数k 与弹力F 成正比,与弹簧的长度改变量成反比 C .弹簧的劲度系数k 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 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 的大小无关 D .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 4.(2019年西安高一检测)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3-2-11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关于小球的受力,说法正确的是( )图3-2-11 A .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 B .重力、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C .重力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D .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5.(2019年合肥高一检测)一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B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使物体产生了形变C .桌面的形变对物体产生了支持力D .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使桌面产生形变 6.如图3-2-12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力不计,物重G =1 N ,则弹簧测力计A 和B 的示数分别为( ) 图3-2-12 A .1 N,0 B .0,1 N C .2 N,1 N D .1 N,1 N7.(2019年济南高一检测)锻炼身体用的拉力器,并列装有四根相同的弹簧,每根弹簧的自然长度都是40 cm ,某人用600 N 的力把它们拉长至1.6 m ,则( )A.人的每只手受到拉力器的拉力为300 NB.每根弹簧产生的弹力为150 NC.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93.75 N/mD.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 N/m8.如图3-2-13所示,A、B是两个相同的弹簧,原长x0=10 cm,劲度系数k=500 N/m,如果图中悬挂的两个物体均为m=1 kg,则两个弹簧的总长度为( )图3-2-13A.22 cm B.24 cmC.26 cm D.28 cm9.(2019年宜昌高一检测)如图3-2-14所示,A、B 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 A=3 N,G B=4 N.A用细线悬挂在顶板上,B放在水平面上,A、B间轻弹簧中的弹力F1=2 N,则细线中的张力F2及B对地面的压力F3的可能值分别是( )图3-2-14A.5 N和6 N B.5 N和2 NC.1 N和6 N D.1 N和2 N二、非选择题10.画出图3-2-15中小球A所受的弹力方向.图3-2-1511.如图3-2-16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与弹力F大小的关系图象,试由图线确定:图3-2-16(1)弹簧的原长;(2)弹簧的劲度系数;(3)弹簧长为0.20 m时弹力的大小.12.如图3-2-17所示,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求在这一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图3-2-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2 弹力一、课前自主学习㈠课本导读1.在物体与物体_________时发生的力的相互作用称为接触力。

接触力按其性质可以归纳为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接触力在本质上都是由________引起的。

非接触力举例__________________。

2.物体在力的作用下________或_______发生的改变,叫做形变。

任何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产生形变。

只是有些物体的形变很小,不易观察。

3.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____________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_______________。

4.发生________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_________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这时物体内部各总分之间也有力的作用,这种力也是_________。

弹力是成对地产生的。

5.弹力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要相互__________;②物体要发生____________。

6.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绳子拉物体的拉力也属于弹力。

压力、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于_____________,绳子的拉力总是沿着________而指向_____________。

7.弹力产生原因的具体分析:设甲乙之间产生了一对弹力。

乙物体受到的弹力是因为甲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方向指向甲的形变恢复的方向。

甲物体受到的弹力是因为乙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方向指向乙物体的形变恢复的方向。

例1.如图1,桌面受到的压力F1是由于________(书、桌面)的形变而产生的。

书的形变的恢复方向向_______(上、下)。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F2是由于__________(书、桌面)的形变而产生的。

桌面的形变的恢复方向向_______(上、下)。

例2.如图2,绳子对小球的弹力(拉力)是由于________(绳子、小球)的形变而产生的,绳子的形变的恢复方向(即收缩方向)向_________。

小球对绳子向下的弹力(拉力)是由于________(绳子、小球)的形变而产生的,小球的形变的恢复方向向______(上、下)。

8.弹力的方向的判断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情况:⑴轻绳只能产生拉力,方向沿绳指向轻绳收缩的方向。

⑵弹簧产生的压力或拉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指向弹簧恢复形变的方向。

⑶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如图3,轻杆对A的弹力不沿杆的方向)。

⑷面与面接触,点与面接触的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⑸球与面接触的弹力方向,在接触点与球心连线上而指向受力物体。

⑹球与球接触的弹力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而指向受力物体。

例3.在图4中画出物A所受的重力和弹力。

图49.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跟物体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_______。

形变消失,弹力。

弹簧的弹力跟弹簧__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即________________。

式中x为___________,即弹簧伸缩后的长度L与原长L0的差:x=|L-L0|,不能将x当作弹簧的长度。

式中的k称为弹簧的_____________,其单位是________,由本身的物理条件(材料、长度、截面积等)决定,同一弹簧的k是一常量,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及形变程度无关。

10.弹力有无的判断: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发生形变,因此不一定产生弹力。

那么如何判断弹力的有无呢?我们可以采用假设法,即假设在某一接触处将与物体接触的另一物体去掉,看物体是否在该处仍保持原来的状态,从而判断物体在该处是否受弹力作用。

例4.分析图5中物体A所受的弹力,作出弹力的示意图。

图5㈡课前自测题1.关于弹性形变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弹性形变B.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的形变,叫弹性形变C.一根铁杆用力弯折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D.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2.关于弹力,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B.轻绳、轻杆上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总是在绳、杆所在直线上C.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能产生弹力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3.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A.书的形变B.桌面的形变C.书和桌面的形变D.书受到的重力4.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它的重力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D.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5 .一根原长为50 cm,劲度系数是200 N/m的弹簧被拉长为70 cm,则此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A.40N B.140N C.240N D.400N6.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k值也越大B.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及形变程度无关C.与弹簧发生的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k值越小D.与弹簧本身特性,所受拉力的大小、形变大小都无关7.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利用得到的弹力F和弹簧总长度L的数据,作出了F-L图象,如图6,由此可知:⑴弹簧不发生形变时的长度L0=________cm。

⑵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

8.在一根弹簧下端悬挂重15N的重物,静止时弹簧长20cm,当这根弹簧下端悬挂重21N的重物静止时,弹簧长度为22cm,则此弹簧原长为cm,劲度系数为N/m。

(均在弹性限度内)二、课堂学习1.讨论有疑问的问题,向老师提出不理解之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支持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用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3.两弹簧秤平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乙的一端系于墙上,两弹簧秤挂钩相连,当在甲的一端挂钩上用100N的水平拉力拉甲时,则甲、乙两弹簧秤读数分别是()A.100N,0 B.100N,100N C.0,100N D.200N,200N4.在图8中作出B对A的支持力,在图9中作出A对B的压力。

5.一弹簧的两端各用10N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6cm,现将其中的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5N的外力来拉伸它,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A.6cm B.3cm C.1.5cm D.0.75cm6.下列两个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A.极限法B.放大法C.控制变量法D.等效替代法7.下表是某同学为探索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所测得的弹力F/N 0.5 1.0 1.5 2.0 2.5弹簧测力计的2.6 5.0 6.8 9.8 12.4伸长x/cm⑴请你在图中的坐标线上作出F—x图象;⑵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x用m做单位)⑶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

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

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

“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