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 像距(v)正倒大小虚实应用特点物,像的位置关系u>2f 2f>v>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摄像机-物像异侧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精确测焦仪成像大小的分界点物像异侧2f>u>f v>2f 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电影放映机、投影仪-物像异侧u=f - - - 不成像强光聚焦手电筒成像虚实的分界点-f>u v>u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虚像在物体同侧虚像在物体之后物像同侧规律总结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1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2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像为于物的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3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4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规律5记忆口诀(1)一倍焦点分虚实,二倍焦点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追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2)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注: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说平行光源通过透镜汇聚到主光轴的那一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也可直接称为焦距;两倍焦距就是指该距离的两倍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2f点是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f点是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
薄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注:透镜成像公式是针对薄透镜而言,所谓薄透镜是指透镜厚度在计算物距、像距等时,可以忽略不计的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

规律:物距(u)大于2倍焦距时,相距(v)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相。
应用:照相机、眼睛、摄像机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工作的。
照相机照完集体照再照个人照的调节方法:缩短人与照相机的距离,同时拉长暗箱的长度(缩短物距,增加相距)
眼睛看远处物体,晶状体变平,焦距变长;看近处物体,晶状体变凸,焦距变小
规律:物距(u)等于2倍焦距时,相距(v)等于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相。
应用: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相,测焦距f=u/2=v/2
相
应用:幻灯机、投影仪、电影放映机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工作的。
如果屏幕上的像大些,增加屏幕到幻灯机的距离,同时缩短,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缩小物距,增加相距)
规律: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实相。
应用:放大镜,利用放大镜看物体,若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物体靠近焦点位置。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凸透镜是一种透镜,中央较薄,边缘较厚,呈现凸出形状。
它能够将经过透镜的光线聚焦或分散,从而形成实像或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通过研究透镜的物理特性,得出透镜成像的一系列规律和公式。
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归纳总结:1.凸透镜成像原理:当平行光线入射到凸透镜上时,经过折射形成的光线会聚于凸透镜的焦点F处。
这是凸透镜的一个基本成像原理。
2.焦距和成像距离关系:通过光学公式可以确定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光学公式为:1/f=1/v-1/u,其中f表示焦距,v表示像距,u 表示物距。
3.聚焦性质:凸透镜的焦距决定了成像的性质。
当物距大于2倍的焦距时,形成实像;当物距等于2倍的焦距时,形成无限远处的实像;当物距小于2倍的焦距时,形成虚像。
4.放大率:凸透镜的放大率是指像高与物高之比。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放大率可以表示为v/u,其值为正代表放大,负值代表缩小。
5.倍率公式:倍率公式是凸透镜的一个重要成像关系,表示了物体的放大倍数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
倍率公式为β=v/u,其中β表示倍率,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
6.实像和虚像:当物体在焦点前,即物距小于焦距时,形成虚像;当物体在焦点后,即物距大于焦距时,形成实像。
7.成像位置变化:物体距离透镜越远,成像位置越接近焦点;物体距离透镜越近,成像位置越远离焦点。
8.成像大小变化: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越远,成像越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越近,成像越大。
9.像位置和物位置关系:对于凸透镜来说,像与物的位置关系是一个互逆关系。
即当物体在焦点前,像在焦点后;当物体在焦点后,像在焦点前。
10.平行光束成像:当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凸透镜上时,光线会聚于焦点;而当平行光束倾斜入射到凸透镜上时,光线会聚成一束斜线。
总结起来,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归纳为焦距与成像距离的关系、虚像与实像的形成、放大率与倍率的计算、物体与像的位置关系等。
理解和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对于准确的成像分析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是什么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是什么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凸透镜成像的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一倍焦距分虚实”是说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不能成像;当物距小于焦距(uf)时成虚像;物距大于焦距(uf)时成实像,即焦点是凸透镜成虚像或实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分大小”是说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fu2f)时,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时,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而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时,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即二倍焦距处是凸透镜成放大像或缩小像的分界处。
“像的大小像距定”,即像距变大像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像儿跟着物体跑”,即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像就向哪个方向移动。
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用简要归纳成下面几句话:一倍焦距分虚实,(即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不能成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虚像;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实像,也就是说,焦点是凸透镜成虚像或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定大小。
(是说物距大于1倍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即2倍焦距处是成放大实像或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实像总是异侧倒,(即成实像时,总是像、物异侧,像相对于物是倒立的)虚像总是同侧正。
(即成虚像时,总是像、物同侧,像相对于物是正立的)物近像远像变大,(即物体靠近透镜时,像要远离透镜,同时像要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即物体远离透镜时,像要靠近透镜,同时像要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即像距变大时像变大,像距变小时像变小)像儿跟着物体跑。
(即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像就向哪个方向运动)凸透镜成像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器件,它是由两个球面组成的,其中至少一个球面是凸起的。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研究光线透过凸透镜后的成像情况的基本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主要有物距与像距、物高与像高的关系、放大率、透镜公式等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讨论物距与像距的关系。
物距指的是物体与透镜之间的距离,记作u;像距指的是物体的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记作v。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存在以下公式关系:1/u + 1/v = 1/f其中,f表示焦距。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u变化时,像距v也会相应变化,但二者的倒数之和保持不变,其值等于焦距的倒数1/f。
其次,我们来讨论物高与像高的关系。
物高指的是物体的垂直高度,记作h1;像高指的是物体的像的垂直高度,记作h2。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高与像高之间存在以下公式关系:h2/h1 = -v/u其中,符号“-”表示像放大与物体放大方向相反。
当像的垂直高度为正时,物体的垂直高度为负;当像的垂直高度为负时,物体的垂直高度为正。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凸透镜的放大率。
凸透镜的放大率指的是像的垂直高度与物体的垂直高度的比值,记作V。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放大率的计算公式为:V = -h2/h1 = v/u放大率的值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当放大率为正值时,表示像与物体的高度方向相同放大;当放大率为负值时,表示像与物体的高度方向相反放大。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透镜公式。
透镜公式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一个重要公式,用于求解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透镜公式的表达式为:1/f = (n - 1) * (1/R1 - 1/R2)其中,n表示透镜的折射率;R1和R2分别表示透镜两个球面的曲率半径。
透镜公式可以用于计算焦距,也可以用于计算物距和像距中的任意两个未知量。
综上所述,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物距与像距、物高与像高的关系、放大率和透镜公式等几个方面来总结。
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研究光线在凸透镜中的传播和成像情况,对于光学实验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凸透镜是一种具有折射作用的光学仪器,是球面放入光的一种形式。
凸透镜是通过折射、反射等物理现象,将多束线中的波向一个方向,然后把它投影到一个外界面上。
凸透镜主要用于放大缩小光,可以用来分离多种不同类型的光线,这是透镜最主要的任务,也是光学仪器使用的最重要的原理。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总结如下:1、光与凸透镜的折射和反射规律当光线穿过凸透镜表面时,它会受到凸透镜的折射和反射,产生成像。
当光线穿过凸透镜的表面时,它会受到凸透镜的折射力和反射力的共同作用,产生成像。
2、凸透镜的光轴凸透镜的光轴是指投射到凸透镜中心的光线,这种光线不受折射和反射的影响,因此会沿着凸透镜光轴准确无误地完全反射出去,形成明亮的圆形成像。
3、凸透镜的成像当把凸透镜准确安装在光轴上时,入射光与凸透镜的折射和反射作用产生的结果,就是凸透镜的成像。
凸透镜的成像特点是:光线穿过凸透镜后,将会沿着凸透镜光轴延伸,形成一个圆形的成像,其中的图像会是清晰的、锐利的,可以清晰地清楚地观察到物体的形状和细节。
4、凸透镜的近虚远实规律当物体离凸透镜的焦距越近,则成像的大小越大,离凸透镜的焦距越远,成像的大小就越小,也就是所谓的“近虚远实”规律。
5、凸透镜的正负反转规律当物体改变它与凸透镜光轴的关系时,物体的成像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凸透镜的成像会出现“正负反转”的特性,它的成像的正反转方向和物体的正反位置有关。
以上就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总结,凸透镜的特性决定了它广泛应用在光学仪器、显微镜、布拉格准直仪等光学仪器中,可以有效利用凸透镜做出更准确、更精确、更高精度的成像。
因此,凸透镜的应用可以让人们在研究物理、特别是光学研究中更准确、更清晰地进行观察。
凸 透 镜 成 像 规律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
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虚像越大。
具体来说,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是照相机、摄像机。
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应用是测焦距。
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应用是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光线平行射出。
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是放大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书籍或者咨询专业人士。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凸透镜是一种常用的透镜类型,它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和设备中。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指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光线经过折射后所形成的像的性质和位置。
下面将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总结。
一、凸透镜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可以用光线六个基本规律来解释,即入射光线与主轴的关系、折射定律、等效焦点、主轴上的点的成像规律、像的放大缩小规律和像的正倒关系。
通过这些规律,可以确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二、凸透镜的主焦点与等效焦距凸透镜有两个焦点,一个是物距在无限大时的物主焦点,也称为前焦点;另一个是像距在无限大时的像主焦点,也称为后焦点。
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位于透镜两侧,并且在透镜的主轴上。
凸透镜的等效焦距则是指将凸透镜看作是一种可以将物体与像距缩成相等的平凸透镜。
等效焦距与物距、像距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三、物体在凸透镜前成像规律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物体与像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倍的焦距,此时成像为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等于两倍的焦距时,成像位置为无限远处,成像也是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两倍的焦距时,成像为虚像,位置为透镜的同侧。
四、物体在凸透镜后成像规律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成像位置在透镜的同侧,成像为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等于两倍的焦距时,成像在无限远处,成像也是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两倍的焦距时,成像为虚像,并且成像的位置在透镜的反侧。
五、物体与像的放大缩小规律物体与像之间存在着放大缩小的关系。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成像为缩小的实像;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像为放大的虚像。
六、物体与像的正倒关系物体与像之间存在着正倒的关系。
当物体与透镜同侧时,成像为正立的实像;当物体与透镜反侧时,成像为倒立的虚像。
结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总结如上所述。
凸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光线的折射和成像规律来实现的。
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学现象,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准确地进行光学设计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⑥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u<f,在
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成虚像,应从光屏这
侧向透镜里观察蜡烛的像,观察虚像的大小和正倒。
(2)探究实验记录表 凸透镜焦距f= cm
物距与焦 距的关系
物距 u/cm
像的性质
虚实 大小 正倒
像距 v/cm
……
5.分析与论证
分析表中的记录,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实验步骤
①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 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②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蜡烛 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
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③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仍使u>2f, 仿照步骤 ② 再做2次实验,分别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 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1)像的虚实: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 虚像?
u>f 时成实像,u<f 时成虚像。
(一倍焦距点分虚实 )
5.分析与论证
(2)像的大小: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 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u>v时,得到缩小实像;
u<v时,得到放大实像。 D F 光屏
作业:
第9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4。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2.你得到这个规律用的是什么方法? 物距 u>2f u=2f 2f >u> f u=f u<f 虚实 实像 实像 实像 像的性质 大小 正倒 缩小 倒立 等大 倒立 放大 倒立 不成像 放大 正立 像距 2f >v> f v=2f v>2f
虚像
与物同侧
五、反馈练习:
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在
思考:难道实像只有放大和缩小两种情况?
动画演示:
当u=v=2f 时成等大的实像。
二倍焦距点分大小。(没有缩小的虚像。 )
5.分析与论证
(3)像的正倒: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 下成倒立的像?
u>f 时成实像,是倒立的; u<f 时成虚像,是正立的。
5.分析与论证
物距连续变化时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实验步骤 ④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
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⑤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
记录物距u和像距v。
仿照步骤④ 再做2次试验,分别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
动画演示
当物距“很远”时,相距近似等于焦距。
重要应用:远物成像粗测焦距。
“傻瓜相机”成像原理。
三、应用
1.照相机是根据什么原理工作的?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距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的 原理制成的。
三、应用
2.幻灯机是根据什么原理工作的?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距凸透镜大于焦距小于
2倍焦距的原理制成的。
四、课堂小结
思考: 你看到了什么? 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探究问题: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 关系呢? 2.实验方案: F 物体 O
f
凸透镜
光屏
(1)实验器材:
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光具座
(2)两个物理名词及实验前的调节:
物距 ( u )
像距(v)
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观察与思考
1.生活中的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
倒立、放大的
实像
倒立、缩小的
实像
正立、放大的 虚像
2.观察凸透镜成像 (1)手持凸透镜,缓
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
(2)把放大镜正对着
窗户外,并且在放大镜 另一侧比较靠近的位置前后移动光屏,观察是否能 在光屏上找到窗外景物的像?
光具座上将蜡烛放置在凸透镜前,然后移动光屏,可他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 请你分析发生这一现象可能原因。
B A C F 2f
D
F
光屏
五、反馈练习:
2.(1)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___处,光
屏上出现缩小的像,把点燃的蜡烛放在_____处,光屏
上出现放大的像;放在_____处时,光屏上不会成像。 (2)在物距不断减小的过程中,像距不断_____, 像的大小不断______;当物距小于_____时,无论怎样 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