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寒冷地区的应用参考word
夏热冬冷地区某太阳能热水项目数据监测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夏热冬冷地区某太阳能热水项目数据监测系统应用案例分析夏热冬冷地区是指在夏季高温,冬季低温的地区,由于气温变化较大,人们在生活中对于热水的需求也相对较大。
因此,在这样的地区部署太阳能热水项目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的消耗。
为了确保太阳能热水项目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数据监测。
本文将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太阳能热水项目数据监测系统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
夏热冬冷地区的太阳能热水项目数据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四个环节。
首先,通过在系统中安装传感器,对太阳能热水项目中的关键数据进行采集。
这些数据包括太阳能辐射、水温、水流量等。
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将通过数据传输设备传输到数据存储设备中进行存储。
数据存储设备可以选择云服务器或本地服务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将数据存储在云服务器中将有助于降低成本,并且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而将数据存储在本地服务器中,可以更好地掌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数据存储设备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安全性和可控性等因素。
在数据存储设备中存储的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分析,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对太阳能辐射、水温、水流量等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项目是否正常运行,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另外,数据分析还可以帮助优化太阳能热水项目的运行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夏热冬冷地区太阳能热水项目数据监测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可以为该项目的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保障项目的稳定运行。
通过数据采集和传输,可以及时获取项目中的关键数据,避免因数据延迟或丢失而导致的问题。
通过数据存储和分析,可以实现对项目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项目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总之,夏热冬冷地区太阳能热水项目数据监测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通过对项目中的关键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可以实现对项目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项目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光伏+空气源热泵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

光伏+空气源热泵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1. 引言1.1 光伏+空气源热泵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在北方寒冷地区,采暖需求量较大,传统的采暖方式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节能环保的采暖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而光伏+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则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解决方案。
光伏+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包括节能环保、稳定性强、运行成本低等。
该系统还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调节运行模式,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供暖需求。
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光伏+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北方寒冷地区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的能源利用,为建筑采暖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该系统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有望成为未来采暖行业的发展方向。
2. 正文2.1 光伏和空气源热泵技术概述光伏和空气源热泵是两种独立的清洁能源技术,它们的结合应用在北方寒冷地区具有很大的潜力。
光伏技术是利用太阳能光辐射产生的光伏效应来转换成电能的技术,其优势在于可再生、零排放、资源丰富等特点。
而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低温空气中的热能来提供采暖、热水等服务的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稳定性好等特点。
光伏和空气源热泵技术的结合应用可以实现能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北方寒冷地区,光伏可以利用雪后的太阳光照射,产生电能;而空气源热泵则可以利用低温的空气来提供采暖服务,相互补充,使系统更加稳定可靠。
光伏和空气源热泵技术的搭配还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光伏和空气源热泵技术的结合应用在北方寒冷地区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可以为当地提供稳定、清洁的能源服务,推动地区绿色低碳发展。
2.2 光伏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优势光伏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
太阳能资源丰富,即使在冬季光照较短的情况下,也能够为光伏系统提供足够的能量。
光伏系统可以灵活布局在建筑物的屋顶或墙面上,充分利用建筑物的空间进行能量收集,同时还能起到遮阳保温的作用。
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寒冷地区的应用

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寒冷地区的应用一、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加,能源利用情况紧张,而常规能源的大量使用必将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时又不会增加环境负荷,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年辐射总量大约在3300-8300MJ/(m2.a),全国2/3以上面积地区年日照小时数大于2000h,每年陆地接收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2.4万亿吨标准煤,具有太阳能利用的良好条件。
在建筑能耗中,生活热水、供暖能耗占了相当的比例,利用太阳能来满足生活热水、供暖这些低品位能耗的要求具有巨大的节能效益,因此,太阳能采暖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太阳能资源利用的国际市场欧洲各国由于重视节能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加上城镇和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多年来积累了对供热基础设施进行节能改造、兴建可再生能源供热(生活热水和采暖)设施的大量经验。
欧洲各国的城镇基础供热(basicheating)大多是由区域供热(districtheating)设施提供的。
而中欧、北欧国家的供热设施最为完善,传统上多采用建设大型热力站的方式为住户供热,这就使得大型太阳能热力站(Large-scale Solar Heating Plant)技术在欧洲得到了大量的工程应用。
欧洲大规模太阳能热水技术的工程应用普遍具有以下特点:统一规划设计新建和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并存,系统类型多样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辅助系统与区域供热系统结合全天候运行既提供生活热水,也提供采暖整合供热先进技术和设备,系统效率高多元化组合能源系统(燃气、燃油、燃木屑、生物质能、电等)。
平板式集热器为主,安装部位有屋面、墙面、地面,可替代屋面板(德国、挪威)、与屋顶窗合(丹麦)等。
丹麦Marstal太阳能热力站为供热系统节能改造项目,利用太阳能和生物燃料替代废油为当地居民2700人提供区域供热。
丹麦的另一座AEroskobing太阳能热力站,总集热面积4900m2,为550户居民供热,相当于每户平均安装太阳能集热面积9m2,年供热能力2.1GWh,相当于全年热负荷16~18%,夏季可提供相当于全部需求75%以上的热水,其余用热需求由燃秸秆锅炉完成。
光伏+空气源热泵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

光伏+空气源热泵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正在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
光伏和空气源热泵作为两种代表性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备受关注。
光伏利用太阳能发电,而空气源热泵则利用大气中的热能来供暖,它们的结合可以有效解决北方寒冷地区能源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光伏+空气源热泵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以及它们带来的巨大意义。
一、光伏+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光伏技术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转换为直流电。
在北方寒冷地区,尽管阳光辐射相对较弱,但是通过优化设计和组合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光伏系统的利用率。
光伏系统在北方地区可以通过调整倾斜角度和方位角来增加太阳能的接收面积,进而提高能源转化效率。
在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区,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反而会提高,因为冷空气可以帮助散热,提高电池组的工作效率。
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环境中的热能进行供暖的技术,它主要通过压缩蒸发换热的原理,将低温大气中的热能转移到室内提供取暖用热水。
在北方寒冷地区,空气源热泵可以通过适当的改进来提高效率,比如通过提高室外机的抗冻性和增加换热器的面积等方式。
还可以通过优化系统控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制热效率,以满足北方地区对供暖的需求。
光伏+空气源热泵技术的结合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大气热能来进行供电和供暖,这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和潜力的新型能源技术组合。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和空气源热泵应用市场之一,其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案例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以河北省为例,该地区冬季气温较低,供暖需求较大,光伏+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应用就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有一座利用光伏+空气源热泵技术建设的新型绿色住宅小区,该小区整体建筑设计以 passivhaus标准为依据,配备了光伏发电系统和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
光伏+空气源热泵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

光伏+空气源热泵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日益显现,清洁能源的兴起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北方寒冷地区,日照时间较短、气温较低,采用光伏发电和空气源热泵进行能源利用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光伏和空气源热泵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光伏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照射产生的光伏效应直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技术。
在北方寒冷地区,由于日照时间短,光伏发电的效率受到一定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不断提高,使得在北方寒冷地区依然可以进行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无污染,并且具有可再生性,因此在北方寒冷地区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空气源热泵是一种绿色环保、能源利用率高的供热系统,它可以将周围的冷气源通过压缩热泵技术升温,并用于采暖、热水等。
在北方寒冷地区,空气源热泵可以有效地利用环境中的低温热量进行供热,而且不需要消耗化石能源。
与传统的锅炉供暖相比,空气源热泵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环保、安全等优势,因此在北方寒冷地区有着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光伏发电和空气源热泵的结合,可以形成一种能源互补的模式,实现能源的联合利用。
在北方寒冷地区,光伏发电可以为空气源热泵提供电力,而空气源热泵可以为光伏发电系统提供供暖和热水,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能源闭环。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降低能源利用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对环境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光伏+空气源热泵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光伏发电效率的影响,日照时间短、气温低会影响光伏发电的效率,因此需要选择转换效率高的光伏电池,并合理安排光伏板的角度和方向,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
其次是空气源热泵的供热效果,在严寒地区,空气源热泵需要具备一定的制热能力,因此需选择适合寒冷地区气候的空气源热泵设备,并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提高供热效果。
光伏+空气源热泵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寒冷地区中的应用

为2 ~3 ai r n ,酸洗后立即用清水 冲洗干净晾干。 8 . 焊接合格后的管段用 白布沾 氯乙烯把管段内部擦
洗干净, 并用 白布把管端两侧封好 , 打上标记 以备安装。
足要求时 ,锅炉系统 的辅助换热系统 自动打开作为补充
和保证 。
命 长 、故 障率低 、易于与建筑结合 、有效采光面积大 ; 其缺点是 :冬季效率低 、防冻性 能差 、风阻大 、易积雪
积尘 、造价高 。 对 于该系统 ,主要适用的集热器类型为真空型和平 板 型两种 。经过 比较 ,最终选择安全性能更为优越的平
用太 阳能主供热和锅炉辅助供热系统 ,以确保系统的安
( 二) 焊 件清理
清 洁是成 功焊接镍 基 耐蚀合 金 的重 要条件 之一 。
焊层 ( V )
焊接方法
填充材料
型号
一
焊接 电流
极性 正接 电流 ( A ) 8 0 ~9 0
直 径
电弧电压
( 铅 、硫 、磷 和某些低 熔点元 素能增 加镍及 其合金 的
六 、结 论
I N C O N E L 6 0 0 管道焊 接选用 正确的焊接材料 ,采用 合理 的焊接工艺是完全可以焊出优质 的焊接接头的 在浩 良河化肥 厂 “ 油改煤 ”项 目,氧气管道I N c 0 一 N E L 6 0 0 焊接施工中采用此工艺 ,焊后经x 射线探伤 ,焊 口一 次合格率达9 8 %,运行 至今 ,效果 良好 。
2 . 太阳能供 热系统的选型及构成
2 . 1 地理 位置 及光 照条 件 延安市所处地理位置为北纬3 7 度3 7 分 ,太 阳能资源
太阳能热水器在寒冷地区的应用适应性研究

太阳能热水器在寒冷地区的应用适应性研究1. 现状分析太阳能热水器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热水供应方式,已经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然而,在寒冷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由于气温较低且日照时间较短,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的太阳能热水器主要以平板集热器和真空管集热器为主,但存在一些问题:寒冷地区气温较低,导致太阳能热水器在冬季效率较低,甚至出现结冰等问题;日照时间短,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水产量有限,不能满足家庭热水使用的需求;寒冷地区的水质较硬,容易导致太阳能热水器的管路堵塞或腐蚀,影响使用寿命。
2. 存在问题在寒冷地区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问题包括:冬季气温低导致效率下降,无法满足日常热水需求;日照时间短,热水产量不足;再者,水质硬导致管路堵塞或腐蚀,影响使用寿命;冬季可能出现结冰等现象,影响正常使用。
3. 对策建议针对寒冷地区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适应性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3.1 提高集热器效率针对气温低导致效率下降的问题,可以通过采用高效集热器材料和技术,提高集热器的热传导效率。
例如,可以使用高效的真空管集热器,利用真空层的隔热性能,提高集热效率;加强集热器保温措施,减少热量损失。
3.2 增加储热设备针对日照时间短导致热水产量不足的问题,可以增加储热设备,如太阳能储水罐等,将白天收集到的热量储存起来,以应对夜间或连续多天阴雨天气的情况,确保热水供应的稳定性。
3.3 水质处理措施针对水质硬导致管路堵塞或腐蚀的问题,可以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清洗管路,安装过滤器等水质处理设备,保持管路畅通,延长使用寿命。
3.4 防冻措施针对冬季可能出现结冰等现象的问题,可以在太阳能热水器上安装防冻措施,如电加热器、自动排水装置等,确保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太阳能热水器的正常使用。
4. 结论在寒冷地区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通过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可以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适应性,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性能稳定。
太阳能在寒冷地区农村供暖系统中的应用

太阳能在寒冷地区农村供暖系统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在寒冷地区农村采暖系统中的应用。
农村住宅由于其诸多的条件限制,推行集中供暖或许不太现实。
综合经济水平、技术可行性及清洁环保性,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制取热水、辅助沼气炉或者电加热的供暖系统。
该系统可充分利用农村现有可再生资源,满足建筑物采暖需求,提高住宅舒适性的同时,实现了建筑节能和低碳环保的要求。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农村供暖;清洁环保1.前言我国通常意义上的供暖主要指城镇集中供暖,而对于面积广大、人口众多的北方寒冷地区农村,由于平均经济水平较低、住宅布局分散、集中热源投资较大、管路布置困难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实行集中供暖困难重重。
目前,寒冷地区农村大部分无采暖,寒冷的冬季人们依靠增加衣物等来保证基本温度,而较少部分的采暖多以无组织的燃烧农作物秸秆、小型燃煤锅炉等方式实现。
农作物秸秆和煤燃烧后的烟雾对大气质量有着严重的污染作用,有报道称,近期北方地区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就与燃烧农作物秸秆有着一定的关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寻找合适的可再生能源,并合理应用到住宅采暖系统中,就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2.现状及解决思路2.1农村供暖现状我国广大的北方农村地区基本处于无采暖的状态,人们依靠增加衣物来适应气温的变化,对于极端寒冷时期,只能逆来顺受。
今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希望住宅舒适度问题能得到解决。
细说起来,北方各地农村居住建筑各具特点,但由于下述普遍特点,使得集中供暖难以实现:1.住宅较为分散,集中供暖的管路布置和户与户间相对较长的管路耗热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该特点,虽然我国城镇供热在技术进步和覆盖范围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对于农村地区供热却鲜有提及。
2.经济水平限制,集中供暖是一项投资较大的系统工程,即便在农村地区使用了集中采暖,其相对较多的管路耗材投资,较之城镇小区供热,也会增加较多,这就加重了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居民的经济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寒冷地区的应用一、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加,能源利用情况紧张,而常规能源的大量使用必将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时又不会增加环境负荷,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年辐射总量大约在3300-8300MJ/(m2.a),全国2/3以上面积地区年日照小时数大于2000h,每年陆地接收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2.4万亿吨标准煤,具有太阳能利用的良好条件。
在建筑能耗中,生活热水、供暖能耗占了相当的比例,利用太阳能来满足生活热水、供暖这些低品位能耗的要求具有巨大的节能效益,因此,太阳能采暖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太阳能资源利用的国际市场欧洲各国由于重视节能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加上城镇和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多年来积累了对供热基础设施进行节能改造、兴建可再生能源供热(生活热水和采暖)设施的大量经验。
欧洲各国的城镇基础供热(basicheating)大多是由区域供热(districtheating)设施提供的。
而中欧、北欧国家的供热设施最为完善,传统上多采用建设大型热力站的方式为住户供热,这就使得大型太阳能热力站(Large-scale Solar Heating Plant)技术在欧洲得到了大量的工程应用。
欧洲大规模太阳能热水技术的工程应用普遍具有以下特点:统一规划设计新建和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并存,系统类型多样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辅助系统与区域供热系统结合全天候运行既提供生活热水,也提供采暖整合供热先进技术和设备,系统效率高多元化组合能源系统(燃气、燃油、燃木屑、生物质能、电等)。
平板式集热器为主,安装部位有屋面、墙面、地面,可替代屋面板(德国、挪威)、与屋顶窗合(丹麦)等。
丹麦Marstal太阳能热力站为供热系统节能改造项目,利用太阳能和生物燃料替代废油为当地居民2700人提供区域供热。
丹麦的另一座AEroskobing太阳能热力站,总集热面积4900m2,为550户居民供热,相当于每户平均安装太阳能集热面积9m2,年供热能力2.1GWh,相当于全年热负荷16~18%,夏季可提供相当于全部需求75%以上的热水,其余用热需求由燃秸秆锅炉完成。
上述两座热力站均通过新建太阳能供热系统,与原有区域供热设施相连,并采用热泵技术进行蓄热,以提高太阳能供热的比例。
瑞典Kungalv太阳能热力站,是城镇供热系统的组成部分,总投资273万欧元(273欧元m2集热器),邻Munkgarde区域热力站而建。
该区域热力站由设计能力为5MW的太阳能热力站与一个12MW的燃木屑锅炉、两个12MW的燃油锅炉相连,配备了1000m3的蓄热水箱,800个面积为12.5m2的平板集热器按阵列布置在一块废弃的农田上。
2002年,太阳能供热系统的产能已接近4GWh,整个热力站的年供热能力接近90GWh。
芬兰赫尔辛基北部的维埃基新城,2002年建成“生态维埃基(Ekoviikki)”居住宅区大型太阳能热力站系统,系统由8个多层住宅系统复合而成,每个多层住宅系统有80~250m2的集热面积,总集热面积共1248m2。
集热器安装在坡屋面上,每块集热器面积特制为10m2。
太阳能热力站与居住宅区低温循环供暖系统联合使用,为368户、35625m2的住宅提供生活热水和供暖。
目前,50%以上的采暖和生活热水可由太阳能提供。
太阳能热力站建设费用80万欧元,而太阳能热水系统所增造价,仅使住宅销售价格提高了0.5%。
大型太阳能热力站的优势在于整合能源资源结构、整合优势供热技术和设备,提高区域供热效率。
但是,由于一次性投资大、回报时间长等原因,造成大型太阳能热力站在欧洲市场上缺乏经济竞争力,但从技术的层面来讲,欧洲的工程技术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另外,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住宅区级太阳能供热系统,不仅仅是解决对于某些国家和地区来说的能源绿不绿或用不用的问题,而是要解决能源有无的问题。
我国近10年来太阳热水器行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不靠政府补贴的巨大市场。
但是,尽管我国太阳能热水市场的总量在世界上居于首位,但人均却只有中等水平。
加强太阳能热水技术、特别是集中式太阳能供热技术的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工程应用,将成为推动和扩大太阳能产品市场发展的有效途径。
可以预言,如果说分户式太阳能热水系统为中国成功地启动了太阳能热水产品市场的话,那么根据气候特点和太阳能利用条件,统一规划和建设大规模集中式住宅区级太阳能供热系统,可以使太阳能热水产品市场得到进一步扩大,并为寒冷地区供热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不难看出,寒冷地区未来太阳能热水系统和产品市场的潜力更为巨大,如能通过技术开发和市场引导,可以有效地利用太阳能为寒冷住户改善生活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一方面,通过规划设计合理的太阳能供热服务半径,不仅可以实现为寒冷地区提供生活热水、还可以实现为寒冷地区住宅解决基本采暖的目标。
另一方面,对于现有寒冷地区的供热基础设施的节能改造来说,建设与原有供热设施相结合的大型太阳能热力站,通过合理的能源组合,实现增效和节能,可以有效地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减少CO2排放,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三、太阳能供热系统实例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添建工程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其太阳能供热系统是由太阳能采热、换热两个独立系统组成。
其中太阳能集热系统采用国外先进设备,集热板采用进口蓝膜平板集热器,提高系统集热效率,运用温差循环系统原理,是目前国内西北地区最大、最先进的系统模式,被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列为太阳能光热示范项目的工程。
该工程为国内寒冷地区今后大体量太阳能供热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借鉴经验。
3.1工程概况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添建项目是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央和中央领导“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指示精神,完善原学院工程在教学、生活等功能方面需要,经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准于2010年3月开始建设。
太阳能热水工程是体现添建工程节能、环保、绿色理念的措施之一,被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列为太阳能光热示范项目的工程。
添建工程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设计,生活热水供应范围仅限于添建范围建筑,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设计热水日供应量26t/d,热负荷5810000K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添建项目热水供应系统的热媒采用太阳能主供热和锅炉辅助供热系统,以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
太阳能热媒作为主供热热媒,当交换出的生活热水能够满足要求时,锅炉系统的辅助换热系统就关闭;当遇到冬季、阴雨等天气,太阳能主换热不能满足要求时,锅炉系统的辅助换热作为补充和保证。
3.2太阳能供热系统的选型及构成3.2.1 地理位置及光照条件延安市所处地理位置为北纬37度37分,太阳能资源分类为二类分布区,年平均光照2200~3000小时,年利用太阳能3001191MJ,太阳能保证率可达到50%以上。
为了最大限度缩短太阳能热水系统管道长度、减少热量损失、并充分考虑到系统与建筑群的协调统一,太阳能集热板矩阵布置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东侧锅炉房、动力中心、花房屋面上,一字排列,太阳能集热板矩阵全长155米。
3.2.2 太阳能集热系统防冻设计要点太阳能集热系统防冻设计是严寒寒冷地区太阳能液态工质集热器系统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主要包括系统工艺设计和控制策略设计。
太阳能集热系统常见的防冻措施主要有集热系统防冻液防冻、集热系统排空防冻、集热系统排回防冻、电伴热带防冻和蓄热水箱水反冲循环防冻等几种。
(1)集热系统防冻液防冻该方法通过在集热系统中充注防冻液防冻,适用于金属流道集热器间接系统,尤其在平板太阳能集热系统中应用较多,国外较常见。
该方法的主要优点为防冻可靠,防冻温度可调;缺点主要有:a.防冻液较贵,投资会增加;热容较大,夜间降温后白天太阳能将其加热有损失;b.常用防冻液在高温条件下会分解,具有腐蚀性,需采取措施保证其工作温度在分解温度之下;c.常用防冻液寿命一般5年左右,需要更换防冻液,带来费用增加。
(2)集热系统排空防冻该方法在循环泵停止运行后,集热系统中的水通过重力作用落回贮热水箱,屋面集热系统不存水,从而防止冻结发生。
该方法多用于平板集热器直接系统,国内应用较普遍。
该方法的主要优点为简单,易操作,投资小;缺点主要有:a.系统采用直接系统,一般用于寒冷地区,严寒地区慎用;b.管路频繁排空充满,容易锈蚀,水质易受污染,对管路寿命有影响;c.集热器和管路的安装坡度有严格要求,以保证集热系统中的水能完全排空,实际施工中难度较大,往往会有局部水未排空造成冻坏。
(3)集热系统排回防冻该方法在循环泵停止运行后,通过重力差将储液罐中的空气顶入集热系统,使屋面上系统中充满空气以达到防冻效果,系统示意如下图所示。
该方法主要用于金属流道集热器承压的闭式小型系统,尤其在平板太阳能集热系统中应用较多,主要在国外系统中应用。
集热系统排回防冻示意图该方法的主要优点如下:a.简单可靠,可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直接和间接系统均适用;b.屋顶管路内空气热容较小,可有效降低日夜间管路介质的再热损失;c.储液罐内的空气固定,对管路有保护作用,腐蚀小;闭式系统也可有效保护水质。
该方法也存在如下缺点:a.储液罐中空气容积有限,只能用于小型系统中;b.系统采用闭式系统,并增加了储液罐,投资有所增加;c.系统必须精心设计,确保空气能将介质顶回。
(4)电伴热带防冻该方法通过在集热系统管路上敷设电伴热带,当管路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电伴热带启动利用电加热管路,防止管路冻结。
该方法应用范围较广,国内应用较多。
该方法的主要优点为简单易行,但也存在如下缺点:a.需要消耗额外的电能防冻,系统能效会降低;b.无电缺电地区无法应用,不可预见的停电可能对系统造成重大破坏;c.不合格的产品和安装方式可能有火灾隐患;d.主要针对管路防冻,对集热器本身有防冻要求的系统作用不大。
(5)蓄热水箱水反冲循环防冻该方法通过在集热系统典型位置设置温度测点,当该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开启循环泵,将贮热水箱中高温水引出冲刷系统以实现防冻。
该方法适用性较好,可用于多种集热系统,国内应用较多。
该方法的主要优点为简单易行,无需增加其他设备;主要缺如下:a.需要消耗额外的电能和蓄热量来防冻,系统能效会降低;b.无电缺电地区无法应用,不可预见的停电可能对系统造成重大破坏;c.长期无日照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水箱水温过低失去防冻效果。
经过各方研讨对比决定,该工程选择防冻液防冻,根据相关文选资料显示延安地区历史最低气温是1991年的-23℃,所以太阳能集热器换热介质选用凝固点在-30℃的防冻液。
防冻液采用乙二醇,乙二醇是集防腐、阻垢、防冻和长效为一体的环保防冻导热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