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6个坏习惯影响交朋友
小学生不良行为案例

怎样纠正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不良习惯无独有偶,朋友有一个女儿去年读六年级,想考个好中学,去了几家中学报名,都被淘汰了。
究其原因,数学成绩比较差。
我这个朋友很纳闷,孩子很聪明,为什么就学不好数学呢?直到有一天我这个朋友听了一次特级教师的讲座,才明白原来是因为孩子的学习习惯没有从小培养好造成的。
孩子成绩不好,一切还得归“功”于自己。
当然对于教师的我们也应该进行反思。
的确,小学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是压倒一切的重要任务。
特别是学数学,更是需要孩子具备踏实、严谨、认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因此,从孩子刚上学的时候,做为家长和老师就应该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给方法,让孩子很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今后中学阶段的学习将起到极为重要的铺垫作用。
数学学习中,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有哪些呢?做为家长或者教师应该怎样应对呢?第一是马虎。
孩子常常在简单的计算上出错,不是把除号看成加号,就是把加号看成除号;抄错得数;草稿随意写,在桌子上写、书本空白处写;不验算、不检查;书写不规范,将7写得像1;没有认真读题的习惯,审题不细致,这些都是造成数学错误率高的重要原因。
做为家长或者教师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呢?其一,要求孩子书写要规范。
一笔干净整齐的字让老师看起来轻松又愉悦,而且批改起来也不容易看错。
所以作为家长和教师从一开始就要要求孩子写作业时不要涂抹,讲求书写整洁和写字规范。
其二,要认真对待草稿本。
打草稿是时规规矩矩得按照顺序而写,每一题都要写上题号,这样看起来一目了然,而且不会抄错答案。
其三,审题要认真仔细。
对容易看错题的孩子可以要求读三遍题目:第一遍读的时候弄明白大致意思,第二遍读的时候弄明白题目中数与数、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数的单位名称等问题,第三遍读的时候找出解题的方法。
最后要要养成检查和验算的好习惯。
验算的方法有多种,最重要的是纵横检查法,即全面纵横检查。
解决问题的题目先看列式是否合理,然后检查得数是否正确,最后看单位名称有没有漏写或者写错。
孩子与不良少年交朋友怎么办

孩子与不良少年交朋友怎么办?这个问题,在家庭教育咨询活动中和工读学校开设的家庭教育咨询站里,经常会碰到。
家长提出这样的咨询时,往往是心急如焚,希望马上能得到一帖灵丹妙药,并且希望教育能立竿见影。
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现在家庭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的许多希望都寄托在这唯一的孩子身上。
可是家长们也应该知道,教育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三尺之冻,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
孩子与好学生交朋友当然是好事,可一旦发现孩子和有不良行为的人交上了朋友,你也不用过分着急,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些工作:1、加强正面的教育引导。
孩子进中学前后,要不断地进行有关社会交往方面的教育。
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今名人交友的生动故事,既讲交好朋友受益的道理,又讲交坏朋友受害的事例,有意识地给孩子灌输交友要有选择,要慎重的道理和知识,增强孩子的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孩子思想上筑起一道防线,减少他们交友的盲目性。
与此同时,家长还应主动帮助孩子寻找好朋友,如邻居和亲友中的好孩子,同学中的好学生,都可鼓励孩子与他们多交往,使他们之间产生友谊。
2、教育中应该注意方式方法。
当发现孩子已经交上了坏朋友,家长首先应该冷静,然后花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去具体地了解情况。
可以找孩子或者孩子的伙伴们了解情况,也可以走访学校找老师了解情况,但这种了解事先必须经过精心考虑,对如何问和可能碰到的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还要选择适当的场合,注意孩子情绪上的可接受性。
这种时候,千万不要发火打骂,或者把孩子禁闭在家,这样做,适得其反,会造成孩子情绪上的根本对立,使他们心理上的“归属感”转移,把他们和坏朋友拉得更紧。
因此,只有耐心说服,积极引导,继续给孩子以关心、温暖和一定的信任,避免他们到外面寻找“知音”的安慰。
待其情绪稳定正常后,再用具体事实,对孩子讲明道理,晓之以利害,促使孩子与坏朋友断绝往来,至少在往来中保持自己的警惕。
幼儿园学前班提醒家长这10种行为孩子最讨厌

幼儿园学前班提醒家长这10种行为孩子最讨厌幼儿园学前班是孩子们最早接触集体生活和学习的地方,而对于家长来说,更多的是要在家庭教育的同时,与幼儿园老师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发展。
然而,有时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时,可能会犯下一些孩子最讨厌的行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在幼儿园学前班中家长常犯的错误,并提供一些改善的方法。
首先,孩子最讨厌的一种行为是家长在接送时过于焦虑。
很多家长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学前班后,会感到不安和焦虑。
他们会过度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适应情况,频繁地询问老师、其他孩子或其他家长,导致孩子感到不适。
家长应意识到,孩子们在适应新环境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适当的关注和鼓励是必要的,但过度的焦虑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
第二,过度干预孩子与其他孩子的交往。
在幼儿园学前班中,孩子们开始接触和交往其他小朋友。
然而,有些家长过于担心孩子被其他孩子欺负,会过度干预孩子的交往。
他们会不允许孩子与某些孩子玩耍,或者强迫孩子与某些孩子交朋友。
家长应该相信孩子的交际能力,让他们自由选择朋友,同时提醒他们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
第三,给孩子过高的期望压力。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表现和成绩有过高的期望,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他们会经常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指责,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
家长应该了解到,幼儿园学前班主要注重孩子的适应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不要过分强求孩子在这个阶段取得太好的成绩。
第四,过分溺爱孩子。
有些家长在幼儿园学前班阶段会过分溺爱孩子,按照孩子的意愿任由他们行事。
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发展,还会导致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缺乏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培养他们的自理和独立能力。
第五,夸大家庭问题的影响。
有些家长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学前班后,会过于担心家庭问题对孩子的影响。
他们会不自觉地将家庭问题带入幼儿园,通过言谈举止或情绪波动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6-12岁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讲解

像例子中的孩子,撒谎是为得到好处,让爸爸履行承诺去香港,就像那位爸爸说的,不带他去吧 会挫伤他学习的乐观性,带他去吧就等于助长了撒谎这个坏习惯,怎么办呢?我建议这位家长直 接揭穿孩子的谎话,然后告知他,假设他没有撒谎,看在他各科都有很大进步的分上或许会带他 去香港的,但他撒了谎就必需惩办他,去香港改为去厦门旅游,总之让他明白撒谎不仅仅于事无 补,而且会雪上加霜。
一、孩子沉迷于电视怎么办?
• 【心理分析】 • 1.学习压力大 • 现代社会竞争剧烈,每个人都压力重重,孩子们也必需“艰难奋斗”。由于学习
压力大,生活单调,孩子们急于查找宣泄学业压力的管道。电视节目以画面为主, 有的诙谐幽默,能给他们轻松愉悦的感觉,所以他们选择了电视来缓解压力。
• 2.缺少朋友 • 中国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特殊多,孩子们缺少伙伴,父母们由于工作忙又不能时时
三、孩子爱撒谎怎么办?
3.为了某种心理需要
像事例中的孩子,为了让父母带他去香港旅游而撒谎一样,很 多孩子为证明自己的力量或为了获得某种权益,会蓄意说谎, 比方:“教师今日在班上念我的作文了”、“我小测验考了第一名” 等等。
4.为了中伤他人 一些孩子由于别的孩子得罪了他,而制造一些谣言来中伤他人, 这类谎话发生在年龄稍大的孩子中间。这类谎话不易识破,而 且对他人有损害力、破坏力,性质较严峻,必需准时制止。
三、孩子爱撒谎怎么办?
【对策】
〔1〕对于第一种认知力不成熟的孩子,父母不必担忧。当你不关注这件事时,孩子就失去了杜撰的 乐趣。他们还小,以至于不明白撒谎的含义,也意识不到撒谎是不道德的。因此不要任凭给孩子 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不要把他们的吹牛夸大上升到品质道德的层面上,只要孩子不是常常性 撒谎,只要不影响孩子的主流进展,家长不必忧心。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这种现象会渐渐消逝。
六年级孩子的聊天禁忌

六年级孩子的聊天禁忌
六年级孩子的聊天禁忌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色情或暴力内容:孩子们在聊天时应避免讨论或传播任何色情或暴力内容,这些内容不仅不适合他们的年龄,也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人身攻击或欺凌:孩子们不应该在聊天中进行人身攻击或欺凌行为,这样的行为会伤害到别人的感情,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3. 私人信息的分享:孩子们应该避免在聊天中分享自己的私人信息,如家庭地址、电话号码、学校等,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4. 虚假信息的传播:孩子们应该避免散布虚假信息,这不仅会误导别人,也可能对他们自己的信誉产生负面影响。
5. 不适当的言语或语言:孩子们应该避免使用不适当的言语或语言,包括粗口、侮辱性语言等,以保持良好的言语文明。
6. 暴露个人隐私:孩子们应该避免在聊天中暴露自己或他人的个人隐私,如家庭问题、个人秘密等,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权。
家长和老师都应该与孩子们进行沟通,教育他们在聊天中遵守这些禁忌,以保护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主题班会教案:和好习惯交朋友

主题班会教案:和好习惯交朋友主题班会教案:和好习惯交朋友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都参加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通过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
大家知道主题班会需要有哪些内容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主题班会教案:和好习惯交朋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班会教案:和好习惯交朋友1活动简介:以学生学习行为规范为中心,通过“认识不良行为习惯”、“整形医院”、“快板表演”等多种形式,陶冶学生的文明品格,是非常有益的活动。
活动目的:通过这次班会,让《小学生行为规范》能够在学生中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真正用规范来指导学生平时的言行。
活动要求:注重人人参与,讲究活动有序,突出有声有色。
活动程序:一、认识不良行为习惯甲乙主持人唱找朋友儿歌。
甲:今天我要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交朋友吗?乙:它是谁呀?甲:如果你和它交上朋友,你会在各个方面做得都非常棒,如果你和它交上朋友,你会是人人喜爱的好孩子,如果你和它交上朋友,你会收益终身。
它就是好习惯。
甲乙:三(四)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下面请欣赏小品《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甲旁白:早晨,同学们早早的来到教室,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自习。
同学二气喘吁吁的跑进教室,一边吃东西,一边随手把一团废纸丢向墙角。
甲旁白: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在专心听课,积极思考,认真记笔记,而他又在干什么呢?同学一专心听讲,不时地记着笔记。
同学二一会儿和同桌讲话,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前俯后仰,然后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的教室外面踢其他班的门,还和同学打架。
乙:看了刚才的小品,大家说说看,在他身上有哪些不良习惯?同学们自由发言:1乱丢垃圾2上课不能专心听讲3上课讲话4上课打瞌睡5破坏公物6影响其他同学上课7打架二、小品《整形医院》甲:同学们,你们看,防治中心整形医院的叔叔阿姨们十分关心向刚才那样的.同学们的身心健康,特地赶来为我们进行义务看病。
希望同学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毛病,请大夫为我们进行诊治,使我们早日康复,大家欢迎。
幼儿园孩子的变化总结

元元是我们班年龄较小的一名男孩子。
开学到我们班时,我就发现他有些任性,常常为一点小事发脾气并又哭又闹,还常常到老师面前"告状",老师给他讲道理他也听不进去……。
针对他的问题,我曾尝试着采用鼓励、表扬的办法来激励他、促进他改正自身不足,但经过一段时间却发现,鼓励、表扬对他身上存在的某些问题起作用,而对于另外一些问题作用就较差,几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于是在每天加强对他观察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最近,在区角活动时我发现元元爱去美工区玩,喜欢玩美工区里小贴贴,有时把小贴贴粘在他自己画的小房子里,有时还照着小贴贴画图片。
他在美工区的举动让我发现了他感兴趣的东西,也使我的脑子里闪过一种个别教育的构想。
对!就从他感兴趣的东西入手,结合一个图表来帮助他改正他身上的不足。
下午区角活动时,我找到元元并问他:"你喜欢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他说:"飞机"!"好,misskaty给你画一个飞机,咱们给他起个名字吧。
""叫元元号"元元兴奋地跳起来。
"那好吧,这就是你的小飞机了。
"然后,我在小飞机上画上两排小格子,并给他讲明画的意图:上面的格子代表'星期',下面的代表'坏习惯'。
我告诉元元,这架飞机是专门来运送坏习惯的,第一次咱们运送'扔鞋子'的坏习惯,如果你每天能按老师的要求睡觉前把鞋子摆好,而不到处乱藏鞋子,那么就在下面的格子里给你贴上一个小贴贴或你自己画一个画,当所有格子都画满了,你的小飞机就能把坏习惯运走了。
"怎么运呢?"元元好奇地问。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给他留了一个悬念,以激起他的好奇心,这样能使他改掉坏习惯的决心更大一些。
不过第一周里他没有能每天都做到不到处乱藏鞋子,不过他却总问我飞机要怎么运坏习惯,我还是没告诉他,而是暗示他小贴贴都贴上了才能告诉他。
和孩子交朋友

和孩子交朋友[/B]教育篇:1.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
3.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4.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耐心、用爱心、用开心,心是长着眼睛的!5.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
6.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7.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给孩子讲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9.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
10.关爱孩子但适当时候适当的惩罚也是需要的,不要护孩子的短。
11.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讲道理,有时适当可以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
12.结合孩子的表现,每天思考至少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问题。
13.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幼儿高雅的审美情趣,注意引导、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是非常有益的。
14.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不要让他们长时间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亲,不利于教育。
也许没有科学道理,但绝对适用。
15.注意培养孩子的善心。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6.教会孩子微笑,微笑面对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对人生。
17.对孩子不要乱许愿,承诺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兑现。
18.要常换位思考!对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长应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话,我将会怎样?19.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同时给一定的压力和责任!20.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了,不用再表现自己。
21.从来不说孩子比别的孩子差。
22.绝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
23.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
24.不要吓孩子。
以免造成孩子过分胆小、怕事。
25.不要当众批评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不要对孩子过分严厉。
以免孩子惧怕、害羞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面善心恶的性格。
27.不要过分夸奖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的6个坏习惯影响交朋友
宝宝会采用的交往方式和爸妈的言传身教不无关系,怎么样才能让宝宝受欢迎呢?这就要爸妈平时多多示范交往的技巧,教宝宝使用礼貌用语,教宝宝友爱同伴,多多分享,更重要的是要放手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演练,学会自己解决交往中发生的问题。
这样做不利于宝宝发展同伴交往哦
和同伴的交往必须要在实践中才能发展起来,与其他宝宝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要慢慢让宝宝学会自己处理。
包办代劳,事事为宝宝出头,是不可能让宝宝学到交往技能的哦。
不想让宝宝吃亏,于是教宝宝怎么霸道,暂时是不吃亏了,可长久以往只会让宝宝陷入被其他宝宝“孤立”的境地,得不到来自其他宝宝的友爱之情,生活在自己封闭的小环境里,性格只会变孤僻哦。
1.因为玩玩具发生“争议”,对方爷爷竟然过来推了宝宝一把
带宝宝去公园时,碰到一位爷爷也带孙子在玩。
他要玩我家宝宝的玩具,宝宝很大方就给了他。
宝宝也想玩他的玩具,可他不给,宝宝就“抢”了,两个小孩就抱在一起打。
没想到对方爷爷马上就跑过来帮忙了,宝宝被爷爷推得摔了一大跤,这个爷爷还骂我家宝宝,说她没教养。
我家宝宝倒还摔得很开心,还以为是在玩呢。
2.没有危险的话,请让宝宝自己处理
作为家长总担心自家宝宝受欺负,殊不知对于口头表达能力还比较差的小宝宝来说,相互间的肢体语言正是他们的交流方法呢。
除非会发生危险,大人最好不要干涉,这本来就
是两个宝宝间的游戏,要让宝宝自己进行“交流”。
如果事事都要插手并不利于宝宝社交能力的发展,让宝宝变得依赖,到很大了也不会自己处理和同伴之间的交往问题,这会影响宝宝自信心的建立。
3.对方妈妈竟然帮自家宝宝抢我家宝宝正在玩的东西
很多小朋友在儿童乐园里玩,我就在很远的地方看宝宝怎么玩,结果就有一个妈妈看到我家宝宝小,似乎又没人管着,就抢她玩的,给自己的宝宝玩。
我家宝宝就自己玩别的去了。
看到一些妈妈,明明自家宝宝做得不对,欺负其他宝宝,也不进行批评,根本无动于衷。
宝宝不小心被别人碰了一下,妈妈就说是别人故意碰的,大呼小叫的,这样霸道,宝宝会有样学样,根本不能学会宽容别人。
4.从长远看“霸道”宝宝吃亏更大
如果宝宝受到欺负,教宝宝忍让、不用理睬,这一来可以躲开“小霸王”避免受到伤害,二来也可以培养宝宝谦让、宽容的品质。
大一点的宝宝,要教他为自己据理力争,一味退缩也对宝宝健康成长不利,变得胆小怕事。
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教宝宝告诉对方宝宝“我正在玩,玩好我给你玩,好不好?”或者“这次我让你。
但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玩游戏应该要排队的。
”听到宝宝说这样的话对方妈妈也会脸红吧。
培养一个“小霸王”虽然占了眼前的便宜,从长远看是很不利的,宝宝只会越来越自私,并且走到哪里都不受欢迎,待在一个被其他小朋友孤立的环境中也是很痛苦的。
5.过分维护甚至包庇自家宝宝,认为宝宝天下无双,对其他人出言不逊
我家爷爷就是的,老是说人家小孩难看,我家宝宝最好看最白。
有次宝宝生病了,他就说宝宝不生病,让其他小朋友生病去。
有次搞六一活动,宝宝爬得老高,另一个同学要跟她学,我就说了一句,当心摔跤。
人家外婆就不乐意了:“就你家孩子行,我家孩子爬就会摔倒。
”。
我家外婆也很虚荣的,老是要宝宝在其他人面前“表演”念诗什么的,我觉得这样会让宝宝有压力的,万一背不出怎么办,以后也不愿学了。
6.唯我独尊,只会让宝宝不合群
家长自视甚高,宝宝自然也目空一切,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无法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没有是非观念,也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无法和其他宝宝合作,不仅不会懂得如何关爱他人,更谈不上尊重别人、帮助别人了。
久而久之,宝宝不但就会觉得自己比其他小朋友优越,其他宝宝也不会喜欢跟他玩,最终导致宝宝不合群、性格孤僻。
另外,家人太过宠爱也会让宝宝有压力,害怕达不到家人期望而变得患得患失,畏首畏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