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doc

《亲近自然一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一、教学冃标1.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景物;2. 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3. 学习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明确话题,写景抓住特征,注重感情。
2. 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训练语言表达,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学习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语.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地母亲的哺育,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口然寻求依托。
当知时节的春用飘落大地时,当秋风吹来诱人的果香时,感到喜悦、幸福的决不仅是农民;过去的政治家、文学家, 毎当失意的时候,就会寄情山林;就是我们中学生,当不堪学习重负,感到身心疲惫的吋候,去野外踏青,不也能愉悦身心吗?可以说人对自然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
但不同的人,对自然的感悟冇深浅不同,情趣冇高下之分。
“万类霜天竞自曲"的感悟,“大漠孤烟直”的审美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我们阅读过许多写景的名篇,读过Z后,那令人心驰神往的景色仿佛丿力历在目,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需要我们来认真学习和借鉴的方面,就是能够抓住号•物的特征。
二、请阅读课本51页“话题探讨”的内容,准备交流阅读后的体会。
(交流时注意能有门己的体会,还耍能举出其他例了。
)三、在我们对大自然有自己独特的体会的时候,如何用文字来把它表达岀来呢?请阅读52贝的“写法借鉴”,这里告诉我们那些重要信息。
(景物描写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还要突出感情特点。
)四、什么是景物特征呢?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独冇的,它处景物不会冇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似的。
早、中、晚的景物不同,春、夏、秋的景物不同,风、雨、雪的景物不同,高山、平野、沙漠的景物也不同。
同一类景物由于时间、地点、吋代的不同,也赋予景物各自不同的特征。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2)

(三)、运用修辞,生动地联想和想象
• 示例1、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 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 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 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 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 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又并不陡 峭的高度。(余秋雨)
宋徽宗《诗帖》
“瘦金体”像钻石的切割,用线条营造出许多菱形三 角的切割面,切割面折射出光,刚硬锐利,没有 一点妥协;“瘦金体”像马勒的音乐,在高音的 极限仍然缠绵回荡不断;“瘦金体”像波德莱尔 的《恶之花》,背叛嘲笑世俗的安稳顺利,宁愿 走到毁灭的边缘,大声一哭。“舞蝶迷香径,翩 翩逐晚风”,宋徽宗的美,像暮春浓郁花香里迷 失了路的蝴蝶,他要极度的灿烂,他要极度的华 丽,他要极度的美。美使他耽溺,使他流连忘返, 使他走向毁灭,走向亡国。
• 由一滴水你会想到什么? • 一颗星你会想到什么? • 一片绿叶你会想到什么? • 一片雪花你会想到什么? • 看到校园围墙的三角梅,你会想到什么? • 看到篔筜湖你会想到什么? • 看到大海你会想到什么? • 看到白鹭你会想到什么?
请看一张白纸,请大家展开联想 和想象,你们会有什么收获呢?
——可以从不同的感觉出发。 (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
课堂思维训练
• 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想象出发, 运用修辞):
• 1、温暖是:2、幸福是:3、梦想是:4、 美丽是:5、回忆是: 6、离愁是: 7寂寞 是:8、浪漫是……。可以任选其一,也可 以自己给自己出题,写一组不少于3个句子 的句群
(五)摄取生活体验,由感性上升 到理性,深刻地联想和想象。
你喜欢哪篇散文?理由是什么?人类失去Biblioteka 联想和想象,就好像鸟 儿折断了翅膀。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1)

微写作之提升描写能力导学案一、学习目标分析描写类写作的分数不高的原因,总结出提升描写能力的方法。
二、知识链接叙述和描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常常被并列相提,但又有明显区别。
(一)概念有别叙述就是用简练、朴实的语言,对人物的活动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作准确的介绍、交代、说明;描写则是用生动、形象、鲜明的语言,对人物和事物的特点作描绘、摹写、刻画。
例如“太阳已经落下去,浮云映在还乡河上”,这是叙述,它告诉我们浮云的影子映在哪里;“太阳已经落下去。
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盛开的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这是描写浮云的色彩(像红绸子)、形状(像鸡冠花)。
(二)功能不同叙述能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描写一般不能推进情节的发展。
只能把人物、事物写得更加生动、形象,更加感人。
(三)对象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叙述和描写的对象都是人物、事件和景物、物品等,但也有所不同。
写人物时,叙述的作用侧重于记叙、交代、说明人物活动的经历,而描写的作用侧重于描绘人物的外貌(指人的容貌、神情、体态、衣着、风度等)、行为动作(包括人物的饮食起居、学习、工作、待人处事中的表现等)、心理特征(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性格、能力等特点);写事件时,叙述的作用侧重记述事件的发展过程,而描写的作用侧重于描绘事件过程中的具体形象、生动画面;写景物时,叙述的作用侧重于记述景物的空间位置及变化,而描写的作用,则侧重于描绘景物状貌和色彩画面,并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以表情达意。
(四)语言各具特色。
语言是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是人们思想的外衣。
叙述的语言以简练、朴实、清楚为其特点;而描写往往运用设喻、排比、对偶、反复等修辞方式较多,以生动、形象、绘声绘声、情融入声色之中为其特点,感染力强,富有情趣。
三、试题讲评四月,春光正好。
请你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一个邀约的帖子,召唤朋友们一起踏青访春。
要求描写生动,有感染力。
(2015海淀一模)结合知识连接和附录,从描写的特征及描写方法的使用方面分析下列答案存在的问题。
高中语文 表达与交流《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必修二·表达与交流《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学情分析]写人叙事和写景抒情是记叙文的主要组成,也是必修1和必修2教学的重点,对于记叙,学生更多停留在肤浅事例的罗列,简单景物的摆设,缺少内在逻辑组织和必要的艺术修饰。
高一作文的训练重点应明确文体特征的鲜明,但是经过必修1的作文训练之后,学生表达技巧之拙劣,描写语言之稚嫩,让人大跌眼镜。
这都需要通过适当的训练来一次拓展和提升。
必修2第一单元中国现代经典散文的学习,给学生打开了一扇观察世界,触摸自然的窗户,文本艳丽典雅的语言,深沉含蓄的情感,精巧别致的结构都让同学如痴如醉,这正是作文提升的切入点,紧扣教材文本,结合写作要求,让学生通过对写景抒情散文的训练纵深推进对记叙文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2.掌握写景抒情散文基本的创作方法与技巧。
3.进一步锤炼学生的语言,达到以言传情的目的。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写景作文技巧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刚刚学习的第一单元是写景状物散文名篇。
这些文章凭借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对风物美景做了生动细致的描绘,表达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
作品中有的带着荷的清香典雅,有的散发秋的浓郁芳醇,有的描绘绿的蓬勃不屈,像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令我们欣赏到大自然的美轮美奂,品读出人生的多彩多姿。
那么同学们是不是也曾无数次为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驻足留恋,却遗憾不能拥有一支生花妙笔将它们记录描绘。
接下来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二、探究新知观察是写作文的前提,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注意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锻炼我们捕捉事物特点的能力,启发我们对日常事物的思考。
只有通过仔细的观察,才能熟悉景物的特点,从而写出好的文章。
〔一〕要抓住景物的特征,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景物的特征。
景物的特征就是指景物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不同于其他景物的地方,也就是景物所独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二《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二《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驭情取景。
2、立体式生动形象地描景。
学情分析:学生描景最大的欠缺面就是生动形象。
重点难点:立体式生动形象地描景。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太阳像什么——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一、直入正题1、太阳像什么?2、自由作答。
3、给答案归类。
活动2【讲授】太阳像什么——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二、新课突破(一)突破思维定势:调用多种感官1、质疑:除了形状、颜色、温度外,就不可以做其他方面的描写吗?比如声音,太阳就不能有叫声吗?(太阳完全可以有叫声:日字的甲骨文写法,中间的一点是指三足金乌。
)2、示例:△太阳嗡嗡嗡地叫着,像闷雷一样隆隆地响在顶上;也像千百面鼓在耳边一起敲响;还像山崩地掣,在脑后响着滚木擂石。
△夕阳团成一只大蜜橘,摆楼群顶上,很是妩媚,迷人。
△夕阳浑嘟嘟的,满脸吐着污血,仿佛阎王殿判官的鬼脸。
△车轮劈开地上白花花的如白花花积水一样的阳光,箭一样飞驰。
白花花的地上燃烧着、沸腾着白花花的灰尘,仿佛通红通红的炉火和岩浆一样。
3、小结(二)突破浅尝辄止:景物人物化1、质疑:太阳就不能被当作人吗?(完全可以。
)2、示例:△记着那天是个艳阳高照的日子,天气预报说,没风也没火。
太阳像个高傲的公主坐头顶上,看也不看人一眼。
我紧随着人流,把饭缸敲得咚咣咚咣响,往食堂赶。
△太阳张开血盆大口,即将吞噬了自己。
△歪脖子老楸树上落一只老鸹,喊着“呱——”,“呱——”。
日头就打毛寨东头给喊出来,吓得往上蹿,抖抖索索地甩光溜子。
老鸹在光溜子里打个旋,拍打拍打尾巴飞了。
△冬天入了九硌嗓子闲,日头就一蹶子尥到年底,一屁股蹾门槛上,摸着烟袋锅子咂吧咂吧两口。
完了,烟袋锅子朝鞋掌子上磕打磕打,往大腰带里一别,年就过去了。
3、小结(三)突破点石成金:设置不同情境1、质疑:珠玉片段如何用?(唯有驭情取景。
驭情,就必须设置情境。
试想,多日粒米未进的饥饿者看太阳,太阳会像什么?屡试不中者呢?忽然中了呢?)2、示例:△日头还沉没在硝烟中,浑嘟嘟红通通的,仿佛腌过了头的鸭蛋黄,滋滋冒着透亮的红油,汩汩淌着窒息的腥臭。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一等奖说课稿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一等奖说课稿《《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第一册“表达交流”中的一个板块,它前承《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后启《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在整个“表达交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为什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什么是景物的特征”以及“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等。
学好这一课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想象能力以及对自然、对社会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能使他们恰当地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来表情达意,更重要的是学好这一课对高一新生写人或写事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是新课标对我们的要求。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快乐语文”。
这就是说语文课上,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只有让学生感到快乐,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让学生感到快乐,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只有让学生感到快乐,才能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痴迷的去学,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快乐语文”就是通过调动学生的情感来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得到提高。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大纲,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鉴赏能力及联想想像能力2、探究抓住景物特征的方法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抒写大自然的情怀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探究抓住景物特征的方法,而突破重难点的关键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只有激发起学生接触大自然的兴趣,才能使他们产生观察大自然、抒写大自然的强烈愿望,然后才能积极、主动的地去探究抓住景物特征的方法,最后达到有特征地去描写景物。
其次突破重难点还需要作一项课前准备工作,即让学生阅读几篇有代表性、可比性的文章,如《荷塘月色》《黄山记》《雨中登泰山》《荷花淀》等,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并提醒他们注意文章中的写景部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优秀导学案(含答案)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学习目标】1、让学生初步掌握景物写作的内容、写作的角度、写作的技巧等。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能力。
3、能把学到的写景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学习重点】目标1、3【学习方法】探讨法、练习法【知识链接】:景物描写方法论。
景物描写,就是描写人们生活环境中的自然景物和社会景物。
在记叙文中不仅有大量的写景为主的文章,就是以写人写事为主的文章中,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反映事件的面貌,也常常写景。
上乘的景物描写应当是情趣盎然,耐人寻味的,也是个性鲜活的。
当然景物描写也是有一定具体方法可循的,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方法,并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是可以写好景物的,这里只介绍常见的几种方法,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抓住特点,准确描画写人要有个性,写景要有特色,要想给人独特鲜明的印象,就必须突出该景物的独特之处。
可以说,这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
任何一个景物都是许多物象构成的,但我们不能将它们从头到尾、不分巨细地全部描写出来,而要抓住该景物的独特之处加以描写,这样,才能避免“千景一律”的弊端,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比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中所写的三个“峡”就各具特色,毫无雷同;瞿塘峡雄奇、险峻,巫峡奇丽秀美,而西陵峡则突出它的险恶。
这是景物本身的特征。
无论从哪个角度着眼,我们都不能违背这一基本特征。
如果有谁把瞿塘峡写成秀美之峡,而把巫峡写成险峻之峡,这就有悖于事实,也就无法叫人接受了。
要抓住特点,就要对景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
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
有些同学描写的景物,之所以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主要的原因是作者对所写的景物没有认真细致的观察,不善于通过比较的方法去发现和抓住事物的特点。
而成功的有特点的景物描写,则都是作者对所写景物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观察和反复比较的结果。
二、确定观察点,选择观察角度描写景物要选准观察角度。
对于同一个景物,同一景点,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对景物的印象也会不同。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语文教案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学会观察自然景物,抓住景物的特征。
2. 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写作。
2. 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物。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自然景物图片或视频。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自然景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这些景物的感受。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抓住自然景物的特征进行写作。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优秀的自然景物写作范文,引导学生分析并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
4.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自然景物,学生尝试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写作。
5. 分享与评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自然,多写作。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写作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写作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抓住自然景物特征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写作中的语言表达和描写技巧,评估学生的写作进步。
3.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互动,了解学生对亲近自然和保护环境意识的认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直接接触自然,锻炼观察和写作能力。
2. 邀请自然摄影师或作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拍摄或写作自然景物时的经验和技巧。
3. 开展自然景物写作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写作水平。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和学习体验的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改进空间。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写作情况和家长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一、学习目标
1、以一颗真挚的童心、爱心面对大自然,促使学生的心灵与大自然亲切交流。
2、明确写景文章的写作范围、写作重点、构思技巧。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明确景物具有的特征,写景注重抓住特征。
2、难点:理解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做到情景交融。
预习案
一、亲近自然
1、造物的神奇在于孕育万物却各不相同:同样是山,泰山,华山,黄山,峨眉;同样是花,牡丹,菊花,莲花,兰花……你也许曾无数次为之驻足留连,却遗憾不能拥有一支生花妙笔将它们尽情抒写。
从茫茫宇宙到小小亭台,从崇山峻岭到花草树木,从鸟兽鱼虫到万物灵长的人类;春来秋去,暑往寒经,皆是自然。
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欣赏自然,描绘自然,能陶冶性情,获得美的享受;能抒发情感,体验生活,感悟生命的伟大。
2、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区别于其他景物的地方。
也就是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它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似的。
早、中、晚的景物不同,春、夏、秋的景物不同,风、雨、雪的景物不同,高山、平野、沙漠的景物也不同。
同一类景物由于时间、地点、时代的不同,也赋予景物各自不同的特征,写作时就要考虑时间的特点、地点的特点、时代的特点。
各种景物的、、的差别,这一切共同构成了景物本身的特征,是景物描写首先要抓住的对象。
另外,景物还具有感情特征。
这是因为景物色彩而异。
同样的景物,在不同人眼里,会有不同的反映。
即使在同一个人眼里,心情不同,反映也截然不同。
二、写作导航
1、要展现景物的自然特性。
《春》中,春草、春花、春雨、春风各有其自然属性,朱自清抓住了这些特点展开了一幅幅图景。
事物的自然属性有多个方面,有上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上的,如“风轻悄悄的”;有上的,如“吹面不寒杨柳风”,有质地上的,等等。
景物的特性又随环境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河水有涨落,草木有荣枯,天空阴晴不定。
要学会抓事物不同情境下多个方面的特征。
再现景物的自然属性,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像、、、、、、、、、等。
2、要展现景物的情感特性。
观赏景物,自觉不自觉要打上观赏者的情感烙印。
观赏者的情感不同,眼中的景物就不一样。
比如人生得意、事业顺利、心情舒畅的时候,和失落伤感、孤独寂寞、忧愁悲痛时,听到麻雀的叫声就会感觉不一样。
林黛玉见了落花,感受到的是“红销香断”寂寞无人怜,打上了她寄人篱下、孤独凄凉的心境的烙印,正所谓“伤心人看春色”;杜甫在感慨万端时见了春花,说“感时花溅泪”,花也悲伤流泪;愁苦的李清照,更觉“秋风秋雨愁煞人”!
3、景物描写中情感抒发的形式。
第一、在抓住特征展示景物细节的过程中,通过感情色彩分明的词语、以及各种修辞手段来体现作者的情感,谓之。
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
第二、景物描写之后,集中抒发感情,谓之。
《白杨礼赞》先描绘了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及其生长环境,然后指出,“这是西北一种极普通的树,然而又是极不平凡的一种树。
”用一个抒发感情的句子礼赞其不平凡之处。
除此之外还有:、等形式。
探究案
结合短文内容和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地母亲的哺育,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自然寻求依托。
请你举例说说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2、面对大自然,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促使我们的感悟、审美向高深方向发展呢?在我们对大自然有自己独特的体会的时候,如何用文字来把它表达出来呢?
答:
3、写景要抓住特征。
下列诗文展现了大自然的哪些季节、哪些景物、各有何特点、表现了作者哪些情理?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
答: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看吧,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
答:
“野芳了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
答: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答: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答:
4、结合以上写景的文章,归纳出描写景物有哪几种方法呢?
答:
练习案
练习一:写景抓住了特征,才能写出景物的美,带给读者美的享受。
在描写中还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某种感情。
请同学就最近感知的自然之景写一个作文片断。
练习二:请对下面的三段文字的描写谈谈自己理解和看法。
提示:可以从描写对象、时代、时间、地理、各自的特征等方面去思考,也可以比较着去思考。
〈一〉“……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他的胯下逃走了。
”
〈二〉“月亮升起来。
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
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软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他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芦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了,垛起来,在白洋淀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这女人编着席。
不多一会,在她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
水面隆起一层薄薄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
〈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
灌木,落下参差班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是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
”
优秀作文展示:
感受秋天
双休日,我告别了清幽的学校,回到了家。
听人说,实践是条路,是首歌。
这是怎样的路、怎样的歌呢?到了秋天的阳光下才能领会到。
“一片梧桐一声秋,一支芭蕉一分愁”。
然而,愁云散尽乐不尽,秋至喜随亦未知。
梧桐做出了黑黑的籽,枫叶换上了红红的衣。
于是快乐便装满了梧桐籽、夹满了枫叶片。
黄昏后,我独自吹着笛坐在板凳上,那是一种意境,它朦胧着;那是一支乐曲,它飘荡着。
有些枯败的柳枝不想扫我的兴,送我一段婆娑舞。
我吹着,它舞着,月夜里,这儿有一幅秋愉图。
我在河滩上躬下身子,竖起笔尖作犁,带着一种耕耘的虔诚,和秋天立下誓约。
从中,我体味出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深意。
我不奢望春天给我带来繁花,只要春风遍布我心中每个角落,我就会充满信心,我要在黄叶上啜饮芳醇,使着青春的犁铧,随着时间的流动,悄悄地接近秋日火红的原野。
带着夏日的激情,带着少年的冲劲,带着尝试的心情,我也像大人们一样,脱着鞋,挑起箩筐,顶着骄阳,出门去体味真正的生活。
我顶着烈日跟着大人们甩动着膀子,微笑着挥动镰刀。
一片片稻子躺下了,铺成了金色的地毯。
“赶上啊!”大叔回头擦了把汗,对着我微笑,“快把吃奶的劲都用上哦──”
地里,数不清的脚印被烤得焦白了。
打谷机跟蝉一道呻吟着,有气无力的。
满地的人群,满地的汗水,满地的欢笑,满地的激情!
挑着两个晃悠悠的箩筐,真像挑着两个音符。
踏上被烈日烤烫的路面,甩开臂膀,迈开步伐,绕着棋盘似的小路,舞着两个摇摆不定的箩筐,摇过小河,好不容易才摇到家。
卸下千斤重的担子,全身顿时轻松无比。
一阵凉风送爽,我不由想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还让我了解到这是怎样的路、怎样的歌。
感受秋天,感受快乐,体会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