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式武当太极拳详细分解动作

合集下载

太极拳38式 名称

太极拳38式 名称

杨氏太极拳三十八势起势
第一段:
1、揽雀尾
2、单鞭
3、提手上势
4、白鹤亮翅
5、左右搂膝拗步
6、手挥琵琶势
7、白蛇缠身揽尾势
8、斜行势肘底捶
第二段:
9、左右倒撵猴
10、背折靠斜飞势
11、乌龙摆尾海底定针
12、扇通背
13、转身撇身捶
14、上步揽雀尾
15、单鞭
16、云手
17、高探马
第三段:
18、左右分脚
杨振河传
19、转身凳脚
20、进步栽捶
21、回身肘右蹬脚
22、左右打虎势
23、披身右蹬脚
24、双风贯耳拦腰掌
25、野马分鬃
26、玉女穿梭
第四段:
27、双缠手蛇身下势
28、金鸡独立
29、白蛇吐芯转身十字腿
30、进步指裆捶
31、仰天观月回身下势
32、上步七星
33、退步跨虎
34、扫膛腿摆莲脚
35、弯弓射虎
36、进步搬揽捶
37、如封似闭
38、十字手
收势。

杨式太极拳38式

杨式太极拳38式

杨式太极拳38式
起势
第一势:揽雀尾:第二十势:进步栽捶
第二势:单鞭第二十一势:回身肘右蹬
第三势:提手上势第二十二势:左右打虎势
第四势:白鹤亮翅第二十三势:披身右蹬脚
第五势:左右搂膝拗步第二十四势:双峰贯耳拦腰掌
第六势:手挥琵琶第二十五势:野马分鬃
第七势:白蛇缠身揽尾势第二十六势:玉女穿梭
第八势:斜行势肘底捶第二十七势:双缠手蛇身下势
第九势:左右倒撵猴第二十八势:金鸡独立
第十势:背折靠斜飞势第二十九势:白蛇吐信转身十字腿第十一势:乌龙摆尾海底定针第三十势:进步指裆捶
第十二势:扇通背第三十一势:仰天观月回身下势第十三势:转身撇身捶第三十二势:上步七星
第十四势:上步揽雀尾第三十三势:退步夸虎
第十五势:单鞭第三十四势:扫堂腿摆莲脚
第十六势:云手第三十五势:弯弓射虎
第十七势:高探马第三十六势:进步搬揽捶
第十八势:左右分脚第三十七势:如封似闭
第十九势:转身登脚第三十八势:十字手
收势。

杨氏(八十八式)太极拳拳谱

杨氏(八十八式)太极拳拳谱

(八十八式)太极拳拳谱1、预备式2、起势3、揽雀尾4、单鞭5、提手6、白鹤亮翅7、左搂搂膝拗步8、手挥琵琶9、左右搂膝拗步10、手挥琵琶11、进步搬拦捶12、如封似闭13、十字手14、抱虎归山15、斜揽雀尾16、肘底看捶17、左后倒卷肱18、斜飞式19、提手20、白鹤亮翅21、左搂搂膝拗步22、海底探针23、闪通背24、转身撇身捶25、进步搬拦捶26、上步揽雀尾27、单鞭28、云手(5)29、单鞭30、高探马31、右分脚32、左分脚33、转身左蹬脚34、左右搂膝拗步35、楼膝栽捶36、翻身白蛇吐信37、进步搬拦捶38、右蹬脚39、左披身伏虎40、右披身伏虎41、回身右蹬脚42、双封掼耳43、左蹬脚44、转身右蹬脚45、进步搬拦捶46、如封似闭47、十字手48、抱虎归山49、斜揽雀尾50 横单鞭51、左右野马分鬃52、进步揽雀尾53、单鞭54、左右穿梭(四角)55、进步揽雀尾56、单鞭57云手(5 )58、单鞭59、下势60、左右金鸡独立61、左后倒卷肱62、斜飞式63、提手64、白鹤亮翅65、左搂膝拗步66、海底探针67、闪通臂68、转身撇身捶69、进步搬拦捶70、上步揽雀尾71、单鞭72、云手(3)73、单鞭74、高探马75、左穿掌76、转身十字蹬脚77、搂膝打锤78、上步揽雀尾79、单鞭80、下势81、上步七星82、退步跨虎83、转身摆莲84、弯弓射虎85、进步搬拦捶86、如封似闭87、十字手88、收势。

武当太极28势示范篇分解教学

武当太极28势示范篇分解教学

一、导论武当太极拳,是我国武术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拳种之一。

其起源于我国武当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太极拳以其缓慢柔和、意念集中、内外兼修的特点,被誉为“中华武术精粹”、“内家拳拳王”,深受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

二、武当太极28势示范篇概述武当太极28势是太极拳的基础套路之一,由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所创。

该套路共分为四个部分,包括起势、搂抠、捋挒、肘靠、肘锤、肘挤、推、靠等28个基本动作。

它不仅是太极拳的入门拳术,更是武当太极拳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学习太极拳和提高武艺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武当太极28势示范篇分解教学1. 起势双手合抱,双脚并拢,全身放松,意念集中。

将右脚向右侧迈一步,同时双手自然下垂,身体转向右侧,成为右攬雀尾势。

2. 左右野马分鬃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右腿,同时左手由胸口处向外侧伸出,成为左野马分鬃势。

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左腿,同时右手由胸口处向外侧伸出,成为右野马分鬃势。

3. 白鹤亮翅接下来,由右野马分鬃势转为白鹤亮翅势,先将右脚向右侧迈一步,然后右手向前推出,同时左手由右手下方转移到左侧胸前。

4. 摜掤引四继而进入摜掤引四势,将左脚向左侧迈一步,同时右手由前方向右转,成为右摜掤引四势。

右手向前推出,同时左手转换至左侧胸前,成为左摜掤引四势。

5. 青龍出水双手合并,身体向左转,同时右脚迈出,成为青龍出水势。

6. 右金雞獨立接着转入右金雞獨立势,右脚自然收回,双手向右侧推出,成为右金雞獨立势。

7. 左金雞獨立之后,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左脚,同时右脚向右侧迈一步,成为左金雞獨立势。

8. 斜飛勢紧右脚向右侧迈一步,同时双手向前推出,成为斜飛勢。

9. 半趟势接下来,双手合并,身体向右转,同时左脚迈出,成为左半趟势。

10. 左弓箭式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左脚,同时右脚迈出,成为左弓箭式。

11. 右弓箭式继而转为右弓箭式,右脚迈出,同时双手向前推出,成为右弓箭式。

12. 雙峰貫耳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左腿,同时右手由右侧向左侧移动,成为雙峰貫耳势。

陈氏38式太极拳

陈氏38式太极拳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陈师行三十八式分解教学课程第一段

陈师行三十八式分解教学课程第一段

陈师行三十八式分解教学课程第一段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介绍陈师行三十八式分解教学课程
2.详细描述课程的第一段内容
3.总结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正文
陈师行三十八式分解教学课程是一门针对太极拳爱好者和专业人士
设计的课程。

该课程旨在通过详细解析太极拳的三十八式,帮助学员深入理解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从而提高他们的技艺水平。

课程的第一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程介绍了太极拳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包括太极拳的阴阳五行理论、内功心法等。

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学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课程详细讲解了太极拳的三十八式中的前几个动作,包括起势、掤、捋、挤、按等。

这些动作是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对学员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和身体协调能力有重要意义。

在讲解每个动作时,课程不仅介绍了动作的技击含义,还通过实际演示,让学员直观地了解每个动作的具体动作要领和细节。

这种直观的演示方式,让学员更容易理解和模仿,提高了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陈师行三十八式分解教学课程是一门深入浅出、实用性强的太极拳教学课程。

第1页共1页。

武当赵堡太极拳简介及小架郑悟清拳法七十五式动作名称

武当赵堡太极拳简介及小架郑悟清拳法七十五式动作名称

武当赵堡太极拳简介及小架郑悟清拳法七十五式动作名称武当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是由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祖师传弟子刘古泉道人,刘古泉传山西王宗岳,王宗岳传河南温县赵堡镇人蒋发。

蒋发又传邢喜槐,传张楚臣,传陈敬伯,传张宗禹,传张彦,传陈清萍等历代传人经数百年的辨理、习技传下来的武当赵堡太极拳。

武当赵堡太极拳无论拳架或理论、著作都是有师傅口传和身教。

理论有:王宗岳师尊的专著《九要论》《太极行功歌》《捷要论》《运天机轮》《五字诀》《撒手法》还有《论推手》《论擒拿法》和《论卸骨法》等著作,在太极拳花园中武当赵堡太极拳是民间流传的一门太极真功,有着独特的技击特点和显著特征。

武当赵堡太极拳大架七十二式,小架郑悟清拳法有拳架七十五式,式式皆为画圆,走圆,是本拳种的核心与特征,整个拳架是从先转大圈后小圈,犹如春蚕抽丝连绵不断,里有顺圈逆圈组成,以身而言,有:以手化圆,以肘化圆,以胸腹化圆,以膀化圆和以胯化圆。

丹田转动,此乃一圆化太极。

拳架的演练遵循,(三直)(四顺)(六合)和(意贯四梢)等规则,(三直)即头直、身直、小腿直、(四顺)即腿顺、脚顺、手顺、身法顺,六合即手与足合、膀与胯合、肘与膝合此乃外三合,内三合有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

(四梢)为牙为骨梢,舌为肉梢,发为血梢,指为筋梢。

武当赵堡太极拳架轻灵柔活,动作舒展大方,演练时,步活圈圆,环环相扣,无明显发力动作,套路贯穿,有柔有刚,在掌握套路后,即逐步化圆为圈、由简到繁,提高技巧,难度,在演练过程中,练至数趟,一经启动,旁人观之、见走圆画圈,却找不到头与尾,犹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

武当赵堡太极拳,在走技方面擅长拿、跌、掷、打、靠诸艺,又有各种擒拿与反擒拿动作,融于套路中,使其技击特点甚为突出,在推拿方面,以二人立步推手,绷、履、挤、按、之动作,活步推手,以练采、列、肘、靠、之法。

外三合和内三合是研练武当赵堡太极拳的规矩和准绳。

外三合是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膀与胯合;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盘与骨合。

陈氏38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陈氏38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陈氏38式太极拳动作名称陈氏三十八式太极拳,是在陈氏老架七十四式和新架八十三式的基础上简化创编的,共分为四段三十八个动作。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陈氏38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陈氏38式太极拳动作名称1. 预备式2. 金刚捣碓3. 白鹤亮翅4. 上三步5. 斜行6. 搂膝7. 前蹚拗步8. 掩手肱拳9. 撇身拳10. 双推手11. 三换掌12. 肘底捶13. 倒卷肱14. 退步压肘15. 白蛇吐信16. 闪通背17. 前蹚拗步18. 青龙出水19. 击地捶20. 二起脚21. 护心拳22. 前招23. 后招24. 右蹬一根25. 左蹬一根26. 玉女穿梭27. 懒扎衣28. 六封四闭29. 单鞭30. 雀地龙31. 上步七星32. 小擒打33. 运手34. 高探马35. 双摆莲36. 当头炮37. 金刚捣碓38. 收势陈式38式太极拳基本介绍《世传陈式太极拳38式》是陈氏十九世嫡系传人:陈小旺大师,为让更多的人了解陈氏太极拳,宏扬陈氏太极拳而在学习难度较大的陈氏老架太极拳一路的基础上简化为三十八式太极拳。

此套路为习练陈氏太极拳的入门套路,以柔为主,柔中有刚。

动作舒展大方,连绵贯穿,沉着稳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相随。

腰是发气之源,以腰为主宰,处处运用螺旋劲,以形引气,以气摧形,呼吸自然。

虚实分明,含胸塌腰,蓄发相变。

快慢相间。

它既保留了陈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又是初学者的良师益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式武当太极拳详细分解动作第一段:1、起式:重心下沉,脚尖点起,左脚迈开成马步;两手合到腹前下沉,抱球提至胸窝,翻腕沉至膝盖前,两手合掌从两侧提至肩平,沉肩沉掌;合掌至头顶,翻腕下沉膝平,收起向手穿掌下沉勾手提于同肩宽。

2、??退步崩式:两手交叉(左手在上),抱球扣脚收脚成丁步,转身左脚向斜脚迈步前移,马步弓掌。

3、??揽雀尾:翻掌后座,扣脚抱球收脚,迈步按手,按手一插二插收脚,翻腕提膝弓直收回,重心下沉,上步马步送掌;转身翻腕收脚点起,后撤弓步带掌至后右斜角,后座穿掌收左脚,下沉扣脚抱球正前方。

4、??正单鞭:左掌外翻,右手从左掌心穿出勾手,提膝蹬脚,脚尖崩直后收回,重心下沉,左脚迈出,掌心朝里向外旋转分开左弓步。

5、??提手上式:后座扣脚,左掌由后向前穿出成正马步;翻腕收脚勾手蹬脚崩直;收脚抱球下沉,脚跟着地,扣脚转腰抱球,左脚迈出,马步成掌。

6、??白鹤亮翅:抱球收脚,穿掌上步,右举左按左脚前点。

7、??左搂膝拗步:右掌旋下,左掌向上成丁步,左掌下按右掌与肩平,重心下沉,左脚迈开,搂膝推掌。

8、??右搂膝拗步:跟步后座,撇脚转身带掌成丁步,重心下沉,右脚迈出,右搂左推。

第二段:9、??倒转肱:拨掌后座,转腰右掌从拳位向左西下插,左插扣脚,拨掌后座,两手收至拳位,送掌提膝,两掌心朝上。

重心下沉,右脚后退,左掌收至拳位向膝盖下插,二插扣脚,拨掌收脚,两手收至拳位,掌心向上,送掌提膝,脚尖崩直。

10、斜飞式:重心下沉,左脚向斜脚退步,转身右掌下插,二插收脚丁步。

右脚后退,转身右掌从心窝送出成右弓步,掌心向上。

11、虚步亮掌:右掌翻掌,左掌收至拳位从腋下穿出,左脚前点成虚步亮掌,两掌心朝前。

12、?提手上式:右掌穿出,左脚后退,带手收脚,两手收至拳位,勾手提膝蹬脚。

收脚抱球,重心下沉,脚跟着地,扣脚转腰,翻球收脚,掌心相对。

重心下沉,左脚迈开,马步成掌,掌背相对。

13、白鹤亮翅:抱球收脚,穿掌上步,右撩左按,左脚前点。

14、左搂膝拗步:右掌下沉,左掌上托,收脚丁步,左掌下按右掌上托,迈步搂膝推掌。

15、海底针:按掌收脚,一插二插换脚三插上步,成右虚步。

16、闪通背:重心前移,摆脚翻左架右,两拳心向上,马步。

17、上步搬拦捶:跟步合手(左手在上),后座转身收脚,上步带拳冲,两拳交叉与肩平,拳背朝上(左手在上)。

18、揽雀尾:跟步后座,两手收至胸前,推掌丁步。

重心下沉,右脚迈出,左手从右臂上方穿出,右掌托起,带手蹬脚。

收脚送掌,带手转身,丁步抱球。

重心下沉,上步推球。

沉掌至西拳,摆左扣右,摆右扣左,左手收至拳位,一插至西拳,二插收脚三换脚托掌,左掌穿出,手掌交叉,两掌心向上。

翻腕提膝,拨掌蹬脚,收脚下沉,两手收至拳位,上步马步送掌,两掌心朝上。

翻腕摆脚,带掌收脚丁步,送掌退步,转身弓步带掌。

收掌后座,穿掌收脚,下沉按掌,扣脚抱球面向正前方。

19、正单鞭:左掌外翻,右手从左掌心穿出勾手,提膝蹬脚。

收脚下沉,左脚迈开,重心前移,掌心朝里向外旋转分开。

第三段:20、云手:向左云手三次,最后按掌下沉,转身抱球(左掌在上,右掌在下)。

21、正单鞭:同第19个动作。

22、高探马:翻腕收掌收脚(左掌心上,右掌心下),右掌从左臂上方推出,左脚提起,脚尖平行。

23、?狮子右蹬脚:翻腕左脚后退,左掌穿至右掌心,两掌心朝上。

翻腕后座,拨掌收脚成丁步,下沉按掌,托掌起身,两掌托于同肩宽平,掌心向上。

两掌向里卷收成拳提膝蹬脚,两拳背朝内。

24、狮子左蹬脚:收脚抱球,穿掌迈步,前移分掌,左掌心朝上,右掌心朝下。

左掌收至拳位,穿掌收脚丁步。

翻腕下沉按掌,托掌起身,两掌心向上,两掌向里卷收成拳下沉提膝蹬脚,两拳背朝里。

25、左搂膝拗步:收脚左掌带至右肩,左脚后点。

扣脚转身,右掌上托,左掌下按,左脚迈出,搂膝推掌。

26、右搂膝拗步:跟步后座,摆脚转腰,右掌带至左肩,左掌上托,右掌下按,右脚迈出,搂膝推掌。

27、?上步伏虎捶:跟步后座,摆脚转腰,左掌带至右肩,右掌上托,左掌下按,左脚迈出,左掌在西拳搂至背后成拳,右掌握拳砸至西拳,拳背朝前。

28、?闪通背:后座扣脚成正马步,以腰带手右翻左架,两拳心朝上。

第四段:29、上步搬拦捶:收脚左拳带至右拳位,拳心朝里,脚跟着地。

摆脚转腰,提膝革拳,拳背朝前,左拳放至右肩,下沉上步,左拳穿至右拳内侧,转身带拳,左脚收回,两拳背朝上。

下沉左脚迈出,左拳从拳位带圆右拳冲出,两腕交叉,拳背朝上。

30、小擒拿手:跟步后座,转腕后掌前顶,左掌在右肘内侧。

31、右踢腿:带手提膝蹬脚,两手带至左拳位。

收脚抱球,叉步分掌,左掌心朝外,右掌心朝内,右手其肩,左手其腰。

32、左打虎式:后座右掌收至拳位,左脚收回。

右掌托起,左脚迈出,右掌握拳向膝盖下砸,左拳从拳位带于耳平,拳背朝里。

33、右打虎式:穿掌收脚,扣脚转身面向正前方,左拳在拳位,右手其胸,掌心朝内,右手收至拳位,左拳托起,左脚收回丁步,上步左拳下砸,右拳带于耳平。

34、独立式:后座摆脚摆腿,重心下沉,两手交叉,右拳在外,抡拳提膝,脚尖崩直,左拳心朝上右拳心朝前。

35、上步搬拦捶:重心下沉,脚跟着地,右拳撩起拳腕交叉。

转身带拳,收脚丁步。

重心下沉,左脚迈出,左拳从拳位带圆,右拳冲出,两腕交叉,拳背朝上。

36、?如封似闭:收脚后座,扣脚抱球形成正马步,抱转球,三翻球摆脚两手翻至肩前,前移推掌,两掌同肩宽。

37、十字手:收脚后座,扣脚两手交叉(右掌在上),掌心朝下。

38、?抱虎归山:抱球下蹲,十指相对,提至心窝。

右脚退步,左脚收回,与肩同宽,两掌心朝下。

沉至档前,两臂称圆,两掌分开,合于肩平,沉掌收脚,气沉丹田。

38式武当太极拳口令1、起势;2、退步崩式;3、揽雀尾;4、正单鞭;5、提手上式;6、白鹤亮翅;7、左搂膝拗步;8、右搂膝拗步;9、倒转肱;10、斜飞式;11、虚步亮掌;12、提手上式;13、白鹤亮翅;14、左搂膝拗步;15、海底针;16、闪通背;17、上步搬拦捶;18、揽雀尾;19、正单鞭;20、云手;21、正单鞭;22、高探马;23、狮子右蹬脚;24、狮子左蹬脚;25、转身左搂膝拗步;26、右搂膝拗步;27、上步伏虎捶;28、闪通背;29、上步搬拦捶;30小擒拿手;31、右踢腿;32、左打虎头;33、右打虎头;34、独立式;35、上步搬拦捶;36、如封似闭;37、十字手;38、抱虎归山。

108式武当三丰太极拳动作分解?预备式:?1、双手捧天,注意手臂抬起时吸气,意念吸收地之灵气上行,手到达眼高转腕是时意念由劳宫穴捧天之精华,手抬至最高时意念天地精华汇聚于百会穴。

?2、气沉丹田,手臂下行时缓缓呼气,意念百会真气经任脉聚回丹田,后经带脉斜下胯边。

?一?、?太极起势?1、双掤撑掌,注意气在丹田,全身放松,起动柔和,各关节活而不乱、松而不懈、刚而不僵;2、虚步下切,注意重心在左脚,左脚为实,右脚由实变虚。

?二、?转身掤掌?1、抱球独立,注意重心移至右脚,保持身体中正,背直不屈;2、转身架掌,注意动作的连贯,手、脚、身、步要同时到位。

?三、?揽雀尾式?1、回身抽掌,重心稍向右移;2、虚步拧转,重心移至左脚,右脚外摆后变实,重心又转至右脚;3、上步靠掤,此处是本式一个发力点,出步时注意身、肩、膝同时到位;4,撩肘掤;5,马步履,注意重心的变化;6,上步挤;7,落步按,也是一个发力点,落步后成马步。

该式变化较多,注意分清虚实,承受重心的实脚要沉裆、收臀,保持腰胯灵活。

?四、?顺拉单鞭?1、左右平带,注意体会拧劲等暗劲;2、平撩上架,3,顺拉单鞭。

?五、?提手上式?1、回身化走;2、上步插提,勾手与脚尖有一根线带着之意;3、落步按封,落步时呼气。

?六、?白鹤亮翅?1、上步搓掌,注意上步后成右实左虚步;2、分掌抖翅,注意重心在后,气沉丹田,头手有向上之气势,双掌分开时有细丝相连之意。

?七、?搂膝拗步?1、虚步下切,注意重心的变化;2,起身揉球,注意手臂呈弧形,眼神注视手的中指指肚或中指指肚前一两米处;3、搂膝拗步,注意手臂呈弧形,手掌五指有牵引之意,至定势时微坐腕,有神达力吐之意。

?八、?怀抱琵琶,注意跟步、上手要以腰身为轴,左手之圆弧要由身、肩、臂、肘、手贯串,手掌直展而手臂不能直,注意体会两掌心相对之合劲这一暗劲。

?九、?白鹤亮翅?此式为过渡式子,注意事项与第六式相同。

十、?搂膝拗步?1、左搂膝拗步;2、右搂膝拗步;、3、左搂膝拗步;这里是第七式的重复,而方向互相变化,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与第七式相同。

十一、?手挥琵琶?此式为过渡式子,与第八式相同。

十二、?转身顺掌?此式为手挥琵琶后的另一种变化,注意手、脚内劲要同时到位,沉气鼓腹,如抱球欲推之意。

十三、?搬拦捶式?此式在进中上步,进中护化为击,注意重心的变化,速度要均匀,呼吸顺畅,脚手齐动,步法和手法随腰转动,搬拦时不可提肘,拳出带螺旋,定势为平拳。

十四、?如封似闭?1、开合搓手,注意拳旋缠变掌之势的体会,开合搓揉要神意气一致;2、双揉封闭,注意重心的细微变化,身正松肩坠肘,手臂要有弧度。

十五、?十字披红?1、侧架十字,注意重心渐移至左脚;2、十字分披,重心回到马步中裆。

十六、?左顾右盼?1、回架十字,注意左手在内,右手在外;2、右盼式,注意以脚跟为轴,至定势时坐腕吐意;3、左顾式,注意后撤的弧形步先由脚尖着地,随重心的到位而全脚着地。

十七、?双探分掌?该式动作幅度小,要注意内劲发力抖身,注意重心变化,腰身回正,手上内旋转腕,插掌的平掌可变为立掌或坐掌。

十八、?揽雀尾式?与第三式基本相同,要注意与上式的衔接;1、翻压插掌,2、腰身右转,右手沉肘,左手、坐脚同上,接下来的动作和第三式中的虚步拧转相同。

此式重复较多,关键掌握过渡衔接的方式,在实战中可灵活变化。

十九、?斜走单鞭?与第四式基本相同,只是路线走的是斜角。

二十、?肘底看捶?注意脚的虚实在上步过程中的变化,两次现肘需坠肘沉肩,上步是手部关节要顺畅,不能有棱角和停顿之处。

二十一、?左倒撵猴?注意与上式衔接有一个类似搂膝拗步的动作,脚腿之高低可视功力深浅而异,但不要超过胸部。

二十二、?右倒撵猴?与上式方向相反,主要锻炼腰身灵活转动,并与手脚的协调,可左右连用两遍。

二十三、?鹊步飞龙?1、鹊步捉鸟;2、转身飞龙;3。

鹊步现爪。

转身斜飞步子可大些,鹊步跟步要小,要注意身法协调,首尾相应。

二十四、?揉身提手?此式与第五式基本相同,注意与上式衔接处有一以腰胯为主的小幅度转身过程,而且倒云手和退步的动作与第五式的正云手和进步提手动作的方向是不同的。

二十五、?白鹤亮翅?此式与第六式相同二十六、?进步双掌?与搂膝拗步基本相同,注意在动作的后面部分的变化。

二十七、?海底捞月?注意坐身转腰要保证中正稳固,虚实分明,不可低头,要松胯竖腰;右手向下斜插的高度约离地一尺以内,五指并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