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太极拳二十六式动作分解说1

合集下载

新编陈式26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新编陈式26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玩转陈式太极拳26式:分解教学全揭秘陈式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拳术。

而其中的26式太极拳,更是深入人心,成为了许多太极拳爱好者必练的招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全面分解这26式拳,并提供详细的教学指导,让你也能掌握陈式太极拳的精髓。

1、起势:起势是陈式太极拳的开场白,也是整个拳架的起点。

起势要求身体松散自然,两手置于胸前,慢慢地将重心下移,至50-50的分界线上。

2、推波助澜:推波助澜是太极拳中最常见的招式之一。

两手相交后,向前缓缓推出,再将身体缓慢转向左侧。

3、左拦右托:左拦右托要求身体始终保持平衡状态,左手拦住对手的攻击,右手托住对手的手臂,并拉回自己的身体。

4、穿林勿扰:穿林勿扰要求身体的转动要非常自然,臀部、腰部和肩膀都需要随着动作转动,并保持平衡。

5、手挥琵琶:在手挥琵琶的动作中,左右手要相互协调,流畅自然,不要过于僵硬或急躁。

6、肘底看锤:肘底看锤是一个快速且直接的攻击动作。

在执行这个动作的时候,身体重心要放在前脚,手肘要向前伸展,每次打击都要尽力使出。

7、单鞭:在单鞭中,身体需要向旁边旋转,同时左手向下贴着身体,右手向前伸出。

8、揽雀尾:揽雀尾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动作,需要身体以某种方式旋转,并将动作转化为攻击或防御。

9、云手:云手是太极拳中非常流畅和优雅的动作。

在这个动作中,手臂和身体要保持平衡,并不断旋转和移动。

10、单鞭:单鞭动作与前面相同,需要将身体向侧面旋转,并伸出右手。

11、船式:船式是一种紧凑的动作,需要身体向后弯曲以形成小舟的形状。

12、搂膝拗步:在搂膝拗步中,需要身体向前伸展,并将两手放在膝盖上,尽力将身体重心向前移动。

13、手挥琵琶:在手挥琵琶时,身体需要沿着特定角度转动,还需要掌握左右手的配合。

14、白鹤亮翅:白鹤亮翅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动作,需要身体以晃动的方式转向左侧,并将右手伸向空中。

15、搬拦捶:搬拦捶需要将对手的攻击视为袭击,采取迅速的动作展开反击。

24式太极拳图解及讲解

24式太极拳图解及讲解
要点:下捋时,上体不可前倾,臀部不要凸出。两臂下捋须随腰旋转,仍走弧线。左脚全掌着地。
(4)上体微向左转,右臂屈肘折回,右手附于左手腕里侧(相距约5厘米),上体继续向左转,双手同时向前慢慢挤出,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前,左前臂保持半圆;同时身体重心逐渐前移变成弓步;眼看左手腕部。
要点:向前挤时,上体要正直。挤的动作要与松腰、弓腿相一致。
(3)同“左揽雀尾”(3)解,只是左右相反。
(4)同“左揽雀尾”(4)解,
只是左右相反。
(5)同“左揽雀尾”(5)解,只是左右相反。
(6)同“左揽雀尾”(6)解,只是左右相反。
第九式:单鞭
(1)上体后坐,身体重心逐渐移至左腿上,右脚尖里扣;同时上体左转,两手(左高右低)向左弧形运转,直至左臂平举,伸于身体左侧,手心向左,右手经腹前运至左肋前,手心向后上方;眼看左手。
(2)右腿慢慢屈膝下蹲, 左腿由里向左侧(偏后)伸出,成左仆步;左掌下落(掌心向外)向左下顺左腿内侧向前穿出;眼看左手。
要点:右腿全蹲时,上体不可过于前倾。左腿伸直,左脚尖须向里扣,两脚脚掌全部着地。左脚尖与右脚跟踏在中轴线上。
(3)身体重心前移,左脚跟为轴,脚尖尽量向外撇,左脚前弓,右腿后蹬,右脚尖里扣,上体微向左转并向前起身;同时左臂继续向前伸出(立掌),掌心向右,右勾手下落,勾尖向后;眼看左手。
第十一式:单鞭
(1)上体向右转,右手随之向右运转,至右侧方时变成勾手;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向内;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侧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时,上体继续左转,左掌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成“单鞭”式。
第十二式:高探马
第十三式:右蹬脚

新编26式杨氏太极拳分解教学

新编26式杨氏太极拳分解教学

新编26式杨氏太极拳分解教学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一种以身体动作和呼吸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健身运动,常被称为“内家拳”。

而在太极拳中,杨氏太极拳则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它以柔和、缓慢、连续并一气呵成的动作为特点,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将围绕着“新编26式杨氏太极拳分解教学”进行阐述。

一、起势:左脚迈出一步,右脚平迈向右转45度,双手向前提至胸前,用意润肺。

二、单鞭:左脚略向内转,将体重转移到左脚上,右手从右慢慢下降,左手同时推出。

动作要点在于身体稳定、注意呼吸。

三、提手:右脚向前迈一步,同时两手向上举,拉伸臂部和肩肘关节。

四、白鹤亮翅:向左转90度,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双手向前推进,类似于会员卡刷卡的动作。

动作要点在于保持身体平衡,动作流畅。

五、单鞭:同左脚单鞭动作。

六、搂膝拗步:将左脚向右一步,意在稳定身姿,左手慢慢抬起,右手放在右膝盖上,向下按压。

动作要点在于保持身体均衡、注意呼吸。

七、手挥琵琶:向左转180度,将双手向外侧推出,膝盖微弯。

动作要点在于手掌与眼线呈水平状态。

八、摆莲:向左转90度,右手向上提,左手下压。

动作要点在于注意节拍和手势协调。

九、高探马:同单鞭动作。

十、右脚拧步:向右拧身至右腿成直角,左手向左侧,右手向右侧。

动作要点在于保持身体稳定、着重肩肘动作。

十一、进步搬拦卸势:向前进一步,左手搬拦,右手向外侧扶住。

动作要点在于注意手的屈伸和肩膀的放松。

十二、如封似闭:双手向胸前合拢,放于丹田处,意在稳定身体。

十三、十字手:双手向上伸直,如同一道十字架。

十四、转身搬拦捶:向左转身,将左脚向左踏出一步,右手向左搬拦,左手向右侧弹出。

动作要点在于保持身体平衡,注意手臂的协调。

十五、如封似闭:同十二。

十六、十字手:同十三。

十七、转身搬拦捶:同十四。

十八、斜飞势:向前斜步,向左上托起右手,手臂处于斜向上的状态。

动作要点在于注意手的方向和出势。

十九、组合拳势:同前动作,双手分别向左右侧击出,注意手腕的扭转和呼吸的协调。

24式太极拳名称和动作详解

24式太极拳名称和动作详解

24式太极拳名称和动作详解24式太极拳名称和动作详解•简化太极拳是汉族传统拳术之一,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行的简易太极拳套路。

24式太极拳是简化后的太极拳名称,那么你知道24式太极拳的名称和动作吗?下面小编为你整理24式太极拳的名称和动作,别忘了收藏哦!24式太极拳名称和动作详解第一式起势⑴左脚开立⑵两臂平举⑶屈腿按掌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⑴左野马分鬃⑵右野马分鬃⑶左野马分鬃第三式白鹤亮翅⑴跟步抱手⑵后坐转体⑶虚步分手第二组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⑴左搂膝拗步⑵右搂膝拗步⑶左搂膝拗步第五式手挥琵琶⑴跟步展臂⑵后坐引手⑶虚步合手第六式左右倒卷肱⑴右倒卷肱⑵左倒卷肱⑶右倒卷肱⑷左倒卷肱第三组第七式左揽雀尾⑴转体撤手⑵抱手收脚⑶转体上步⑷弓步掤臂⑸转体摆臂⑹转体后捋⑺转体搭手⑻弓步前挤⑼后坐⑽弓步引手第八式右揽雀尾⑴转体分手⑵抱手收脚⑶转体上步⑷弓步掤臂⑸转体摆臂⑹转体后捋⑺转体搭手⑻弓步前挤⑼后坐引手⑽弓步前按第四组第九式单鞭⑴转体运臂⑵勾手收脚⑶转体上步⑷弓步推掌第十式云手⑴转体松勾⑵左云并步⑶右云开步⑷左云并步⑸右云开步⑹左云并步第十一式单鞭⑴转体勾手⑵转体上步⑶弓步推掌第五组第十二式高探马⑴跟步翻手⑵后坐卷肱⑶虚步推掌第十三式右蹬脚⑴穿手上步⑵分手弓腿⑶抱手收脚⑷分手蹬脚第十四式双峰贯耳⑴屈膝并手⑵上步落手⑶弓步贯拳第十五式转身左蹬脚⑴转体分手⑵收脚合抱⑶分手蹬脚第六组第十六式左下势独立⑴收脚勾手⑵屈蹲开步⑶仆步穿掌⑷弓腿起身⑸独立挑掌第十七式右下势独立⑴落脚勾手⑵屈蹲开步⑶仆步穿掌⑷弓腿起身⑸独立挑掌第七组第十八式左右穿梭⑴右穿梭⑵左穿梭第十九式海底针⑴跟步提手⑵虚步插掌第二十式闪通背⑴提手收脚⑵弓步推撑第八组第二十一式转身搬拦捶⑴转身扣脚⑵坐腿握拳⑶摆步搬拳⑷转体收拳⑸上步拦掌⑹弓步打拳第二十二式如封四闭⑴穿手翻掌⑵后坐引收⑶弓步按掌第二十三式十字手⑴转体扣脚⑵弓腿分手⑶交叉搭手⑷收脚合抱第二十四式收势⑴翻掌分手⑵垂臂落手⑶并步还原•24式太极拳拳谱1、起势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国家新编杨式26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国家新编杨式26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国家新编杨式26式太极拳分解教学太极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太极拳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养生价值,被誉为“健身拳王”。

其中,杨式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在全国范围内广受欢迎。

随着时代的变迁,杨式太极拳也逐渐发展,不断创新。

目前,国家新编杨式26式太极拳成为最受欢迎的太极拳门派之一。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国家新编杨式26式太极拳的分解教学。

第一式:起势。

双脚并拢,双手下垂,自然呼吸。

右脚向右迈一步,分别向左右开手,成为“大字形”。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

右脚向右侧移动,左臂翘起。

随后,左脚向左侧移动,右臂翘起。

双臂如野马分鬃。

第三式:白鹤亮翅。

左脚向左侧移动,左手伸出。

随后,右脚向右侧移动,右手伸出。

双手如白鹤展翅。

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

向右转身,左脚移动,双手搂膝。

随后,向左转身,右脚移动,双手搂膝。

第五式:手挥琵琶。

向右侧迈出一步,左手向前,右手向后。

随后,向左侧迈出一步,右手向前,左手向后。

第六式:右脚踢腿。

向右侧斜着迈出一步,右脚踢腿。

然后,向左侧斜着迈出一步,左脚踢腿。

第七式:拔步搬捶。

右脚向右侧迈一步,左手抬起,右手收回成拳。

随后,向左侧迈出一步,右手搬出,左手收回成拳。

第八式:海底针。

身体向前倾,右脚向右侧迈一步,双手向下伸展。

随后,向左侧迈出一步,双手向下伸展。

第九式:闪通臂。

向右侧迈出一步,左手勾着,右手向前。

随后,向左侧迈出一步,右手勾着,左手向前。

第十式:转身蹬腿。

向右侧斜着迈出一步,左手伸直,右腿抬起。

随后,向左侧斜着迈出一步,右手伸直,左腿抬起。

第十一式:懒扎衣。

左脚向左侧迈一步,左手抬起,右手微屈。

随后,右脚向右侧迈一步,右手抬起,左手微屈。

第十二式:单鞭。

右脚向右侧迈一步,左手向上伸展。

随后,左脚向左侧迈一步,右手向上伸展。

第十三式:十字手。

左脚向左侧迈一步,左手向左拍。

随后,右脚向右侧迈一步,右手向右拍。

第十四式:提手上式。

右脚向右侧迈一步,左手向左侧翻滚。

新编吴式26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新编吴式26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新编吴式26式太极拳分解教学吴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五大流派之一,起源于清朝末年。

吴式太极拳注重内功的修炼,通过拳法的练习来达到身心的健康。

新编吴式26式太极拳是一套简化的拳法,由原来的108式太极拳简化而来,是吴式太极拳的入门级拳法,适合初学者练习。

新编吴式26式太极拳的分解教学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拳法的要领和内涵。

下面将分别介绍新编吴式26式太极拳的每一个要点。

1.起势:起势是整个拳法的开端,其要领是以正中为基准,身体匀称,放松身体,先收后送。

2.左右云手:左右云手的要点是要使两臂扭转自然,手肘不逆反,不要出现“龟背”。

3.单鞭:单鞭的要点是要注意脚步的移动,保持重心的平衡,以及要注意手臂的运用,做到有劲而不硬。

4.提手上式:提手上式的要点是要注意手腕的协调,动作应该柔和自然。

同时要注意腿部的平稳,重心的均衡。

5.白鹤亮翅:白鹤亮翅的动作要领是要注意两臂的运用和领劲的升降,使动作流畅而有力。

6.摆莲:摆莲动作要点是手臂的协调,以及腿部的支撑,保持身体的平衡,动作要矫健有力。

7.倒卷肱:倒卷肱的要点是要注意手肘的协调,以及脚步的移动,同时还要注意眼神的注视。

8.搂膝盖:搂膝盖的要点是要注意呼吸的协调,同时要放松肩膀和手臂。

保持动作的流畅,不要产生硬扭的感觉。

9.手挥琵琶:手挥琵琶的要点是要注意手臂的灵活协调,动作要柔和,在保持身体平稳的同时,要注重手部的细节。

10.仿猴摘果:仿猴摘果的动作要领是要注意手臂的运用,保持动作的柔和自然。

同时还要控制好身体的重心,保持平衡。

11.左右搂膝盖:左右搂膝盖的要点是要注意手臂的运用和呼吸的协调,保持动作顺畅流畅。

12.海底针:海底针的要点是要注意手部的协调,同时要注重身体的灵活性和舒展性。

13.闪通臂:闪通臂的要点是要控制好身体的重心,保持平衡。

同时还要注意手部的协调和转移。

14.转身搬拦捶:转身搬拦捶是拳法变化的一个关键点,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稳和重心的协调,同时还要注意手部的协调。

陈式太极拳26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26式拳谱

陈式太极拳26式拳谱陈式太极拳26式拳谱作为太极拳的一种,陈式太极拳自问世以来就备受欢迎。

26式陈式太极拳拳谱,是初学者通过练习太极拳,学习太极拳基本功、提高身体素质的最好入门练习。

一、起势起势也是陈式太极拳的第一式,是太极拳的入门式。

它的动作路线简洁流畅,有助于初学者熟悉太极拳的“起承转合”。

二、云手云手是太极拳中重要的基本功,也是长拳和太极拳对比的重点,跟上海长拳的“展翅鹰”非常像,拳势圆滑,腰和臀部快速扭动,转移身体重心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云手的奥秘在于不停的挪动脚步,以便在实战中能够迅速变换固定位置,躲避对手攻击。

三、单鞭单鞭再次展示了太极拳的“起承转合”特质。

身体扭转并起了一只手,这一式的重点是要注意手部重量的摆动。

保持虚实相当,一手相对高,一手相对低的状态。

这一式还需要注意身体的平稳转移。

四、提手上势提手是陈式太极拳26式拳谱中比较复杂的一式。

它需要注意手心的朝向,以确保能够抓住和控制对手。

身体需要缓慢、自然地旋转,腰、肩和臂部通过相对旋转的角度,形成一个相对复杂、紧密的关系,从而维持身体的平衡。

五、白鹤亮翅身体变化跳跃性增加,对臂部的掌握也更为严格。

训练者需要通过连续性的移动,协调腿和臂部的动作。

要注意性别区分,男士臂部需要更具力量和决心的攻击感,女士则需要更多散发出温柔的力量。

六、摇尾摇尾的动作类似白鹤亮翅,但重心更为明显,需要对身体和腰部的动作更为细致地加以处理。

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同时增强并加深相应的身体暴力训练。

七、左搂膝拗步搂膝拗步分左右两式,这里介绍的是左式。

动作的重点是变换身体的重心,搂膝而用一只手向下压腿部进行控制。

八、右搂膝拗步同左式,右搂膝拗步的动作比较相似,也是通过左右复杂的跨步动作、改变身体的重心来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

九、转身蹬脚蹬脚也是陈式太极拳26式拳谱中难度较大的一式,需要调整身体,协调臂和腿的动作,转身蹬脚的应用也很广泛,动作非常具参照性。

十、左金鸡独立左金鸡独立需要注意身体姿势的整齐,身体的平衡被重点考虑。

新编26式孙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新编26式孙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新编26式孙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由于太极拳动作繁多,本答案不方便在此一一列举。

以下是使用步骤
和注意事项:
1.基本轻功。

-起式:全身松开,双手自然下垂,五指微曲,自然呼吸,注意重心
下沉。

-站桩:双脚距离与肩同宽,双手交叉放在丹田处,舒适地呼吸。

-阴阳分划:认真分析起式时的分心,把注意力集中到身体内部的感
觉上,感受身体自然的韵律和动力变化。

2.基本姿势。

-金鸡独立:左脚缩回腰间,右脚跨出一步,双脚前后约相隔一肩宽,将重心向右脚移,左手缩回腰间,右手屈腕提至身前,手心向外。

-抱球:双脚并拢,双手前抱一个无形的“气球”,头正直。

-收手:两手从两侧画出一弧线,尽量伸展,然后收回前面,左手放
在右手前面。

-搂膝拗步:左腿向前踏出一步,右膝跟前脚尖对齐,重心转移到左
脚上,右手自左腿腕处向上推出,左手用力把后面拉到腰部。

3.太极拳动作的注意事项。

-重心下沉:重心的下沉可以让身体更加稳定,同时可以让力量更好
地传达给地面。

-揉山掌手法:握拳时,拇指放在掌心上,另外四个手指握紧,把拳
头缩在手指和手心之间。

-分清虚实:太极拳强调空灵、虚空、虚实相间,将实与虚、阴与阳、重与轻巧妙地结合。

-意念准确:完成太极拳动作时,要注意“用意束手”,化动作为心、为意、为气,用指上的劲、抗踩脚底等方法将动作制约,力求“形神合一”。

注意:以上仅作为参考,太极拳动作繁多,练习时请参考专业教练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要太极拳二十六式动作分解说1————————————————————————————————作者:————————————————————————————————日期:精要太极拳二十六式动作分解说明(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精简套路)第一势太极起势1、两脚并立,两臂自然下垂,头顶百会穴虚领顶劲,下颌微微内含,两眼平视前方,立身中正,周身放松,心静意专,呼吸自然。

2、屈膝松胯,重心缓缓移到右腿,提左腿,向身体左侧平开步,脚尖内侧先着地,然后慢慢踏实,两脚平行,脚尖朝前。

3、双手由身体两侧缓缓向上捧和挤,至双手与肩平,手腕放松,沉肘,两臂呈弧形,宽与肩同。

4、双手向内向下捋和按,同时松胯下蹲,双手按到小腹部处。

第二势金刚捣碓1、身体向左旋转30度,重心缓缓移至右腿,左手逆缠丝,右手顺缠丝,向左上方捧,左手掌心朝外,右手掌心斜向上。

2、左手顺缠丝,右手逆缠丝,身体向右旋转同时双手在胸前平旋至正右方,重心移至左腿,屈膝松胯,右脚脚尖跷起。

3、双手随腰略左转向前螺旋向前推,右脚踏实,重心移至右腿。

4、左手顺缠丝,右手逆缠丝,左手掌心翻向上,同时提起左腿。

5、左腿向左前方45度开步,重心仍在右腿。

6、左手逆缠丝右手顺缠丝走下弧线,同时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身体转向正前方,左掌在左膝上方,掌心朝下;右手在右膝上方,掌心朝上。

7、撩起左手,右腿向正前方上小半步,脚尖虚点地,左膝弯曲,重心在左腿;同时右手随右腿向前上,左手下落搭在右手前臂上。

8、左手掌心翻向上,右手握拳落于左掌心上,双手同时下落至腹部位置。

9、右臂屈肘向前上冲拳,同时提右腿膝与胯平。

10、右手砸落于左掌中,同时震右脚落地,两脚宽与肩相同,两脚尖朝正前方。

第三势懒扎衣1、双手同时向左走螺旋,右拳变掌,重心在左腿,身体微向左旋转。

2、翻右手掌心向前顺缠丝走上弧线,同时翻左手掌心向下逆缠丝走下弧线。

重心移至右腿。

右手护住门前,掌心朝上;左手护裆在小腹部位置,掌心朝下。

3、重心左移,右手顺缠丝走下弧线,左手逆缠丝走上弧线。

同时提右腿膝与胯平,左手臂向外舒展略高于肩,右手在右膝外侧。

4、右腿向右平开步,重仍在左腿;同时右臂屈肘,左手翻掌向下搭在右手前臂上。

5、身体向左旋30度。

6、重心右移,左手下落至腰间,左脚尖内扣;同时右手横掌,掌心朝外走逆缠丝向右平旋至右腿上方,然后立掌,腕与肩平,松肩沉肘。

第四势六封四闭1、左手顺缠丝走下弧线向右上方捧,略低于右手,身体微向右旋转。

2、双手掌心朝下向左下方捋,至左膝上方两侧,移重心到左腿,身体微向左旋转。

3、两手翻掌心向上两手指尖相对,缓缓提起与左肩平,再翻掌心向前方,两手指尖相对。

4、重心移到右腿,同时提左腿,左脚落于右脚旁,左脚尖点地。

双手由左肩按至右胯上方。

第五势单鞭1、双手变掌心向上,身体向右旋转,右手顺着左手前臂内侧微向上拉。

2、右手五指相合成勾手,向身体右侧提起,手腕放松,手高与肩平。

左手收到小腹,掌心朝上。

3、提起左腿,膝与胯平。

4、左脚向左平开步,重心移至左腿,身体微向左旋转。

5、左手向右上方穿掌,停于右胸前,同时重心移向右腿。

6、左手翻掌心向外逆缠丝平旋向左拉开,左手腕与肩平停于左腿上方,松肩沉肘,同时重心移至左腿。

两臂舒展呈半圆形。

第六势白鹤亮翅1、接上式,重心不变,左手逆缠,右勾手变掌顺缠,两手同时画弧线,两掌心向下按于左腿上方。

2、左手顺缠,右手逆缠,向右上方捧捋,左掌心向上,右掌心向外,两掌略高于肩。

同时重心移到右腿。

3、左手逆缠,右手顺缠,两掌走弧线向左捋,左掌心向下在左腿上方,右掌心向上在右腿上方;同时左脚尖外摆,重心移到左腿,身体向左旋转,两眼平视。

4、左手向左前方撩起,掌心向下。

收右脚上前半步,脚尖虚步点地,右手在右腿外侧,掌心斜向上;然后右手向上,左手向下,合于胸前,左手落于右手前臂上。

5、提右脚向右前方上半步,脚跟先着地,脚尖跷起,同时两手略上抬,右手变掌心向下,身体略左转,重心在仍在左腿。

6、重心移到右腿,收左脚上前半步虚步点地;两手分开左手逆缠走下弧线,掌心向下到左腿外侧,五指朝前;右手右手逆缠走上弧线到身体右前方,掌心朝前五指向上略高于肩,再松肩沉肘。

第七势斜行1、左手逆缠,右手顺缠,随身体向左转。

2、左手顺缠掌心向上,右手逆缠掌心向外,身体向右旋转同时两手向右平捋,重心移到左腿,左脚尖内扣,右脚尖跷起略向外摆。

3、两手竖掌五指向上掌心向外,向前随身体前推,两臂保持弯曲,重心移到右腿。

4、左手顺缠掌心向上,右手逆缠掌心向外,两手向后平捋,同时提左腿。

5、左脚向左前方45度开步,脚跟先着地,两手不变,重心仍在右腿。

6、两手掌心翻向上。

7、身体微向右转,左手逆缠变掌心向下,右手向下向后画弧线再合于右耳旁;重心由右腿移到左腿,此时身体向左转,左手绕左膝走弧线,在膝盖外侧,五指合拢成勾手松腕提起下肩平,右手合到胸前。

8、右手逆缠五指朝左掌心向外展开,随身体右转,右手再变五指向上掌心朝外,身体略左旋转,松肩沉肘。

第八势搂膝1、左手变掌,两手逆缠丝,同时两手背向里合。

2、两手顺缠丝,走下弧线合于左膝两侧,手心相对。

3、双手掌心向上,与左膝同时提起,重心移向右腿,双手提至胸前,左膝高与胯平。

4、左脚脚尖轻点地,落于身体前方,双手逆缠丝向前缓缓推出,手臂保持弯曲,重心落在右腿。

第九势拗步1、双手向后向下捋和按,左膝上提。

2、双手向后向上划弧同时左脚向左前方45度上步,脚跟先着地,左手掌心向外,手臂舒展成弧形,略高于肩,右手掌心向前合于耳边,重心在右腿。

3、重心移到左腿,右脚向右前方45度上步同时左手逆缠丝走下弧线,掌心向下停于左腿外侧,右手掌心向前随右脚上步,向前推出,且手臂保持弯曲。

4、右脚尖外摆,左手顺缠丝走上弧线,左脚同时提起,右手逆缠丝走下弧线落于右腿外侧,然后左脚向左前方45度上步,同时左手逆缠丝向下,右手顺缠丝向上,两手交叉,左手合于右手前臂上,重心在右腿。

第十势掩手肱拳1、双手逆缠丝走下弧线,手心向下,左手在左腿外侧,右手在右腿外侧,重心在左腿。

2、双手同时逆缠丝走上弧线,右拳收在腰间,左手竖掌在胸前,手心向外,重心移到右腿,身体微微右转。

3、双手握拳,蹬右腿冲右拳拳心朝下,同时左手握拳收至左腰间拳心朝上。

第十一势撇身捶1、左拳逆缠丝,右拳顺缠丝,随身体向左旋转,左拳拳心向下到左腿外侧,右拳拳心向身体左侧,在胸前位置,重心在左腿。

2、左拳顺缠丝走上弧线,右拳逆缠丝走下弧线,身体向左旋转,重心移向右腿,左拳拳心向身体右侧,在胸前位置,右拳拳心向下到右腿外侧。

3、左拳逆缠丝走下弧线,右拳顺缠丝走上弧线,身体向左旋转,重心移向左腿。

4、重心移向右腿,左脚尖内扣,同时拧腰,左拳背贴于左腰,右拳齐眉外翻,拳心向外拳眼朝下手臂舒展,目视左肘尖。

第十二势青龙出水1、重心移向左腿,右拳顺缠丝走下弧线,拳心向上收于右腰间;左拳变掌,掌心向右五指向上向右平推,身体微微向右旋转。

2、重心移到右腿,同时左手握拳拳心向上收到腰间,右拳逆缠丝沿右腿内侧向外发劲挡出。

第十三式双推掌1、双手变掌,向右上方捧,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掌心向外,重心不变。

2、左手逆缠丝,右手顺缠丝,双手向左捋至左腿上方掌心向下,同时左脚尖外摆,重心移到左腿,身体微微向左旋转,收右脚向右前方45度开步,脚跟先着地,脚尖缓缓下落。

3、双手翻掌掌心向上,五指相对提起与肩平,双掌逆缠丝变掌心向外,重心不变。

4、重心移到右腿,收左脚于右脚侧,两脚与肩同宽。

左脚尖虚点地,同时双手向前缓缓由内向外旋转推出,松肩沉肘,两眼平视前方。

第十四式肘底看拳1、双手翻掌掌心朝上,身体向右旋转约30度同时右手顺左手前臂内侧拉回到肘部。

2、左手逆缠丝走下弧线掌心朝下到左胯位置,右手逆缠丝走上弧线掌心朝外略比肩高,身体微微向左旋转。

3、左手顺缠丝走上弧线,右手顺缠丝走下弧线握拳合到腰间,身体微微向右旋转。

4、左手向下沉肘,右拳向前平移到左肘下,同时身体回转到朝正前方。

第十五式倒卷肱1、左手向前方推,右手由拳变掌逆缠丝走下弧线至右胯位置,掌心朝下。

2、双手翻掌掌心朝上,同时身体向右旋转,两手高度与肩同高,双臂舒展,松肩沉肘。

3、提左腿,同时右手合于耳旁右肩上,掌心朝外。

4、左脚向身体左后方45度退步,右掌向前推,同时翻左手掌心朝下,逆缠丝走下弧线,停于左膝盖外侧,重心在右腿。

5、左手顺缠丝走上弧线变掌心向上,右手也变掌心向上,身体向左旋转同时收右脚,双手与肩同高,掌心向上。

6、扣左脚尖,左手掌合于左耳旁,右脚向右后方45度退步,左手向前推,右手掌心朝下逆缠丝走下弧线,停于右膝盖外侧,重心在左腿。

7、右手顺缠丝走上弧线翻掌,同时左手翻掌,两手掌心朝上,收右脚,身体向右旋转。

8、扣右脚尖,右手掌合于右耳旁,左脚向右后方45度退步,右手向前推,左手掌心朝下逆缠丝走下弧线,停于左膝盖外侧,重心在右腿。

第十六式闪通背1、左手顺缠丝,右手逆缠丝,双手走上弧线向右上方捧至与肩平。

2、左手逆缠丝,右手顺缠丝,双手走下弧线向下捋到左腿上方,同时重心从右腿移到左腿。

3、右手逆缠丝,左手顺缠丝,双手走上弧线,同时重心从左腿移到右腿,右脚尖向外摆;提起左腿膝与胯平,右手合于腰间掌心向上,左手掌心向前手臂舒展在左腿上方。

4、左腿向左前方45度开步,重心移到左腿同时左手变勾手落于左腿外侧,右手掌心向上由腰间向前穿掌,五指尖比肩略高,松肩沉肘。

5、左手勾手变掌掌心斜向上在左腿外侧,左脚尖内扣,右手逆缠丝变掌心向外,重心在左腿。

6、左手逆缠丝,右手顺缠丝,双手走上弧线,提右腿,身体向右旋转180度;右脚震地,左腿提起向左前方45度开步,同时左手搭在右手前臂上,左手掌心向下,右手掌心向上。

第十七式指裆捶1、双手逆缠丝分于双腿膝盖上方,同时重心由右腿移到左腿,身体向左旋转。

2、双手同时逆缠丝走上弧线,右拳收在腰间,左手竖掌在胸前手心向外,重心在右腿,身体微微转向右方。

3、左手曲肘向后打,同时右拳从腰间向下打,右脚蹬地,转腰冲拳,重心移到左腿,一气呵成。

第十八式白猿献果1、左拳逆缠丝转动,右拳顺缠丝走上弧线至右上方,重心移到右腿。

2、左脚尖外摆,重心移到左腿,右拳走下弧线随右腿同时向上冲拳至眉毛高度。

3、右脚向右平开步,脚跟先着地,两拳变掌分开画弧线合两耳旁。

4、双手斜向下按至右胯处,同时收左腿,脚尖点地,重心移到右腿。

第十九式单鞭1、按上式,左手不变,右手向上移,身体微微向右旋转。

2、左手手背合于胸前,掌心朝外;右手松腕向外缠绕,掌心朝内,至两手掌心相对,身体微微向左旋转。

3、双手旋转变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两手掌心相对,身体微微向右旋转。

4、右手五指相合成勾手,向身体右侧提起,手腕放松高与肩平,左手向左停于腹部掌心向上。

5、轻轻提起左腿,膝盖与胯平;左手逆缠丝,绕丹田走弧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