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历史学类专业简介

北京大学历史学类专业简介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始建于1899年秋(时称京师大学堂史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史学教育科系,在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历史最久,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大。改革开放以来,学科建设又有长足的发展。1981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地区国别史、世界近现代史和考古学(当时属历史学系)5个学科点获得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学科点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1992年历史学系被评为全国高校历史学科第一家博士后流动站。1994年被评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本科)培养基地。1998年获得国家首批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00年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被评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学科点再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4年教育部组织一级学科评估,北京大学历史学科在全国高校中排名首位。现有在职教师67人。具体包括:教授35人,副教授27人(教授、副教授中博士生导师共39人),讲师5人。设有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世界上古中古史教研室、欧美近现代史教研室、亚非拉近现代史教研室、专门史教研室、历史文献学与电子资源学教研室、民族史教研室、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和世界史研究所共10个教学研究实体。

百余年来,近现代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李大钊、胡适、马叙伦、陈寅恪、陈垣、陈翰笙、傅斯年、董作宾、钱穆、顾颉刚、翦伯赞、向达、郑天挺、齐思和、邓广铭、周一良等,都曾在这里工作和学习过。历史学系不仅为国家培养为数众多的历史学家,还有不少毕业生在其他岗位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做出重要贡献。

本科生招生专业名称为历史学。必修课程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欧美近代史、亚非拉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中国历史文选、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和外国史学史共14门。至大学三年级,分流为历史学(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个专业。轮流滚动开设的选修

课程有断代史、专题史、国别史、史料选读等100余门。

历史学系每年评选的奖助学金资源丰富,主要有:光华、优龙、细越、董氏东方、松下电器、五四、谢培智、杨乃英、华藏、唐仲英、侨心、安重根、宝钢、摩托罗拉优、玫琳凯、雏鹰、卡乐B日本研究、韩国学、依田熹家、刘绍唐等。学校每年评选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和学习优秀单项奖,并评选校长、政、泰兆三种基金资助本科生进行科研活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以及郑格如、晨兴、香港校友会、曾宪梓、浩瀚等助学金,或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历史学系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香港、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著名高等院校的相关系所建立了教学、科研合作关系。聘请了多名海外著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每年接待数十名海外学者、研究生前来访问或进修,也选派若干教师和学生赴海外进行学术交流、讲学、进修等活动。经常举办海外学者学术讲座和国际学术会议。

历史学系1999至2004六年间共毕业本科生210人,其中56%就读硕士研究生,9%出国,35%在各省市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2005年毕业本科生29人,其中19人继续就读硕士研究生,3人出国,7人参加工作。

北大历史学系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汇总

北大历史学系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汇总 北京大学没有指定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 中国史专业: 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史郭大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史专业: 世界上古史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孔祥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近代史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本文系统介绍北大历史学系考研难度,北大历史学系就业,北大历史学系学费,北大历史学系考研辅导,北大历史学系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大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大考研机构 一、北大历史学系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 最近几年北大历史学系考研很火,特别是北大这样的名校;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系研究生共招收42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北大历史学系考研专业课623历史学基础复习较为容易,考研难度不大;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历史学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历史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二、北大历史学系硕士毕业生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北京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86%; 北大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分别为:政府机关,新闻出版,公司,高校任教,读博,出国; 三、北大历史学系各招收专业介绍 北大历史学系共有两个专业招生,即中国史和世界史;学术型硕士学费总额2.4万元; 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系研究生共招收42人,其中中国史25人,世界史17人;拟接收推荐免试生50%-70%;应试生差额复试比例为200%;复试权重为50%; 其考试科目如下: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 623历史学基础中国史或世界史

北京大学历史学类专业简介

北京大学历史学类专业简介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始建于1899年秋(时称京师大学堂史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史学教育科系,在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历史最久,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大。改革开放以来,学科建设又有长足的发展。1981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地区国别史、世界近现代史和考古学(当时属历史学系)5个学科点获得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学科点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1992年历史学系被评为全国高校历史学科第一家博士后流动站。1994年被评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本科)培养基地。1998年获得国家首批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00年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被评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学科点再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4年教育部组织一级学科评估,北京大学历史学科在全国高校中排名首位。现有在职教师67人。具体包括:教授35人,副教授27人(教授、副教授中博士生导师共39人),讲师5人。设有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世界上古中古史教研室、欧美近现代史教研室、亚非拉近现代史教研室、专门史教研室、历史文献学与电子资源学教研室、民族史教研室、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和世界史研究所共10个教学研究实体。 百余年来,近现代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李大钊、胡适、马叙伦、陈寅恪、陈垣、陈翰笙、傅斯年、董作宾、钱穆、顾颉刚、翦伯赞、向达、郑天挺、齐思和、邓广铭、周一良等,都曾在这里工作和学习过。历史学系不仅为国家培养为数众多的历史学家,还有不少毕业生在其他岗位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做出重要贡献。 本科生招生专业名称为历史学。必修课程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欧美近代史、亚非拉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中国历史文选、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和外国史学史共14门。至大学三年级,分流为历史学(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个专业。轮流滚动开设的选修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历史学、世界历史双学位招生简章 一、培养要求、目标 历史学本科双学位的培养目标是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的史学素质教育,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领域对于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要求学生通过科学的、系统的学术训练,掌握一定的历史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结合今后各项工作的需要,运用历史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搜集、考订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现象和材料,善于思辩、表述和写作,能够独立地研究和解决问题。 二、报名条件: 1、在校2004级和2005级本科生(专科起点本科除外),没有不及格课程且全部课程的 GPA绩点在2.0以上,学有余力者; 2、每人只能选修一个辅修或者双学位; 三、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如有疑问,请咨询62757444) 总学分:38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专业必修加全校通选):22或23学分 方案①中国古代史8学分 中国近代史4学分 中国现代史2学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2学分 世界通史(上)(通选课)3学分 世界通史(下)(通选课)3学分 共22学分 方案②世界上古史3学分 世界中古史3学分 欧美近代史3学分 亚非拉近代史3学分 世界现代史3学分 世界当代史3学分 中国通史(古代)(通选课)3学分 中国通史(近代)(通选课)2学分 共23学分

2.选修课程:16或15学分,可从历史系历史学、世界历史两套专业选修课中任选。 必修课修上述方案①22学分者,专业选修课须修满16学分。 必修课修上述方案②23学分者,专业选修课须修满15学分。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历史学、世界历史辅修 一、培养要求、目标 历史学本科辅修课程位的培养目标是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的史学素质教育,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领域对于具有一定史学素养的人才的广泛需求。要求学生通过较为系统的学术训练,掌握一定的历史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结合今后各项工作的需要,运用历史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搜集、考订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现象和材料,善于思辩、表述和写作,能够独立地研究和解决问题。 二、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28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16或18学分 中国古代史8学分 中国近代史4学分 中国现代史2学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2学分 共16学分 方案②世界上古史3学分 世界中古史3学分 欧美近代史3学分 亚非拉近代史3学分 世界现代史3学分 世界当代史3学分 共18学分 2.选修课程:12或10学分,可从历史系历史学、世界历史两套专业选修课中任选。 必修课修上述方案①16学分者,专业选修课须修满12学分。 必修课修上述方案②18学分者,专业选修课须修满10学分。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介绍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介绍 北京大学没有指定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 中国史专业: 《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史》郭大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史专业: 《世界上古史》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孔祥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近代史》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本文系统介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难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就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费,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辅导,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京大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京大学考研机构! 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 最近几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很火,特别是北京大学这样的名校。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系研究生共招收42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专业课623历史学基础复习较为容易,考研难度不大。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历史学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历史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毕业生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北京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86%。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分别为:政府机关,新闻出版,公司,高校任教,读博,出国。 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各招收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共有两个专业招生,即中国史和世界史。学术型硕士学费总额2.4万元。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系研究生共招收42人,其中中国史25人,世界史17人。拟接收推荐免试生50%-70%。应试生差额复试比例为200%。复试权重为50%。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历史学双学位 (中国大陆学生、港澳台学生及留学生适用) 一、培养目标 通过二至三年的系统教育,使修读历史学双学位的学生掌握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基础知识,熟悉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高的史学素养和一定的史学研究能力。 二、招生与培养 符合学校教务部有关要求的本科学生,原则上从本科第二年开始学习。特殊情况,经批准后,可以从在校第三年开始修读。 不单独开班,采取自由选课方式。 三、授予学位 历史学学士学位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50学分

说明:①课程名称带*号者为选择性必修课。②超出要求之外的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可替代专业选修课学分。

补充说明 1)学生主修专业教学计划与辅修或双学位教学计划中必修课程内容相近或相同时,学生应选修其他课程取得学分,重复修读内容相近或相同的课程成绩无效。

2)一门课程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大类平台课、专业限选课、专业选修课、通选课、公选课等类别中可归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类别者,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类别登记学分,不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类别中重复计算学分。 3)本系开设的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中,“中国通史(古代部分)”、“中国通史(近代部分)”、“世界通史(上)”、“世界通史(下)”、“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图说中国古代文明:商周与秦汉”、“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二战以来影视中的两岸关系”、“中世纪西欧社会史”10门课程不能作为本系专业选修课。 4)本辅修/双学位项目按《北京大学本科生选修辅修/双学位专业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本教学计划如有未尽事宜,或教育部及学校教务部另有新规,将根据需要进行修订,届时再临时通知。 5)如有疑问,可向本科教学主管副系主任或本科主管教务老师咨询,并欢迎随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北京大学历史学考研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历史学考研专业介绍 随着复联4的上映,带走了你的青春,也赚足了小博的眼泪。那么漫威电影的落幕给你留下了什么呢?回忆、遗憾......博仁考研小博觉得你们的思想怎么那么复杂,当然是电影票根啦~ 票根要留好啦,除了可以把它当做青春记忆的一种,当然还有别的用途。咳咳,快回归正题~其实真正的主题当然是关于北京大学历史学考研。 在100年前的春天,就是以北大学生的爱国青年与全国民众共同抗争,掀起了大家所了解的“五四运动”,它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下面小博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大家更了解北大历史学考研吧! 一、历史学考研研究方向 中国史060200

世界史060300 二、历史学考研考试科目 中国史06020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53法语或254德语 ③667历史学基础(中国史)

世界史06030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53法语或254德语 ③662历史学基础(世界史) 三、2019年计划招生数 全日制38人,(其中中国史22人、世界史16人),拟招收推免人数27人 四、学制与学费 历史学学术学位硕士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学费为每生每学年8000元。 五、近三年复考研复试线 总分政治外语专业课 2019年350 55 55 180 2018年365 50 50 180 2017年345 50 50 180 对于各位历史学的考生来讲,现在可能太多的艰难与艰辛,但考研的岁月也终将是一段难忘的时光。博仁考研2019级成功跨考历史学的孙学姐,因为是跨考,所以一切需要从零开始,从六七月份开始,一直在听博仁考研的提高课,通过课程历史学整体的脉络清晰了不少。 孙学姐在备考时,七八月份主要以历史学专业课为主,结合课程,进一步提高了对专业课的理解;八月份时主要通过视频课程开始复习政治;九月份的时候是英语的备考,听网课,刷真题;十一月份就基本进入了冲刺阶段,加大了背专业课的力度,加大了做英语和政治的真题。在复习备考时,早复习比晚复习总归靠谱一些,当暑假过后,相信各位考生们的脑子已经一天比一天懵了,时间的紧迫感会压的各位考生们喘不过气儿来。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传统优良,历史辉煌: 本系始创于1899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之史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国立史学高等教育机构。历经110年的风风雨雨,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长盛不衰。1903年开设中国史学门和万国史学门,民国初年增设历史地理学、考古学、史学理论与方法、专门史等课程体系。屠寄、王舟瑶、李大钊、朱希祖、马衡、叶瀚、陈汉章、陈翰笙、陈寅恪、冯承钧、何炳松、傅斯年、李济、董作宾、孟森、钱穆、陈受颐、陈垣、顾颉刚、范文澜、张星烺、刘崇鋐、冯家升、毛子水、劳干、姚从吾、郑天挺等史学名师先后在此执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清华、燕京等名校精华汇入本学科,翦伯赞、向达、张政烺、邓广铭、齐思和、杨人楩、周一良、侯仁之、王铁崖、邵循正、苏秉琦、田余庆、罗荣渠、张广达、宿白、严文明等名师云集,再创辉煌。 学科齐全,师资强劲: 本系目前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含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教学科研实体,20个挂靠的研究虚体机构,2个藏书30多万册并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专业图书分馆。1998年即获全国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师资岗位向国内外开放竞争,择优选用一流人才。目前一大批占有广阔学术前沿的中年教师已成为主力,一代史学新秀正在茁壮成长。教师中有过6位现任和曾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田余庆、何芳川、朱凤瀚、罗志田、钱乘旦、李剑鸣),4位北大文科资深教授,现有4位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马克垚、阎步克、钱乘旦、李剑鸣),5位教育部“长江学者”,1位国家级教学名师,5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位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大多数学科方向都有国内外公认的学术带头人。 潜心研究,精品创新: 阅尽古今中外的历史沧桑,我系几代教师所崇尚的准则是潜心治学,淡泊名利。所力行的学风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所认可的学术标准是发前人未发,贵精不贵多。在此学术氛围下,大家能静下心来钻研学问,对学术标准有高度的认同和执著的追求。对学生有严格而合理的要求,毕业生中不断涌现一些有出色成就的带头人。对优秀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在学术研究方面,教师们树立了“争上游、创一流”的奋斗意识,科研成果不仅数量上升,更可喜的是质量明显提高。在公认度高、影响力大的一流学术刊物上,我系教师的论文发表量显著上升。我系近几年来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奖8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2项。 我系教师近些年来紧扣重大问题开展的研究课题有:世界现代化进程比较,全球化进程研究,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整理研究,盛唐研究,中国古代官制研究,近代中国思想文化与社会互动,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二十世纪中国的国际互动与冷战时代的中外关系,都市与军事历史地理,东亚的巨变和重新崛起,战后东北亚国际关系的演化历程,西汉竹书整理与研究、日本侵华史料的整理与研究等等。 改革教育,培育英才: (有关招生信息见:/news/Article/ShowClass.asp?ClassID=15) 史学教育的改革目标,是兼顾学术性和社会性,分层次地培养高质量人才。我系培养的人才,要具备科学的理论素养,扎实的基础知识。了解历史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治学思路、研

北京大学各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各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其设有多个专业,涉及各个重要领域,这里我们对部分专业进行简要介绍。 1. 人文学院 (1)中文系:中文系是北京大学最传统也是规模最大的 一个学科之一,该系在汉语言言学、文學、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拥有深厚的学术研究积淀和优秀的教学传统。 (2)外文系:外文系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集语言和文学研 究于一体的高等语言文学专业,该系设有英、法、俄、德、日、韩、西班牙、阿拉伯等语种。 (3)历史学系:历史学系是北京大学最早设立的系院之一,主要研究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因其学科科研实力领先于全国,被誉为中国历史学科的“创始人”。 2. 社会科学学院 (1)经济学系:经济学系是北京大学最优秀的学科之一,其教师队伍强大,同时,该系还设有多个研究中心,包括互联网与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微观计量经济学研究中心、金融研究中心等。 (2)政府管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是北京大学历史最悠 久的一个专业,该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声誉,主要培养政治思想、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人才。 (3)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国 际关系学研究机构之一,该院除了拥有国际上广泛影响和声誉的师资力量,还拥有最先进的研究设备和校内外交流平台。

3. 自然科学学院 (1)物理学系:物理学系是北京大学自然科学学院中最 具影响力和声誉的一个学科,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和研究条件,该系已经联系到10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2)数学科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在计算机科学、应用 数学和原始数学等领域都有突出的贡献,2015年该院首次获 得了国际ACM程序设计大赛的世界冠军。 (3)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是北京 大学自然科学学院中唯一一个化学和分子工程相关专业,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优秀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4. 生命科学学院 (1)生物学系:生物学系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中心最具 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科之一,学科优势明显,以植物生物学和微生物学为代表,同时还涉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领域。 (2)心理学系:心理学系是北京大学较为特色的一个学科,拥有该领域中的世界知名学者,在心理测量、发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具有优秀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3)生命科学学院还涉及了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辅助 生物学等方面,这些学科与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交叉,为培养紧缺的生命科学人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以上仅是部分专业的介绍,北京大学还有许多其他专业,例如工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环境学院等,有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进行选择。

北京大学历史系简介

北京大学历史系简介 北京大学历史系简介 北京大学历史系现有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学、专门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及考古学8个二级学科。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共有1个系直属科研实体,2个藏书共达20万册并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专业图书馆,1个史学文献数字化实验室。 学科简介 传统优良,历史辉煌: 历经105年的风雨坎坷,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长盛不衰。1903年开设中国史学门和万国史学门,民国初年增设历史地理学、考古学、史学理论与方法、专门史等课程体系。新文化运动中在陈独秀主持下,北大史学学科体系改革,与国际接轨,得风气之先。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史学门改称史学系。李大钊、朱希祖、马叙伦、马衡、叶瀚、陈汉章、陈翰笙、陈衡哲、冯承钧、何炳松、傅斯年、陈寅恪、李济、董作宾、孟森、钱穆、陈垣、陈受颐、顾颉刚、范文澜、冯家升、张星烺、刘崇鋐、毛子水、姚从吾、郑天挺等史学大师先后在此

执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清华、燕京等名校的史学精英汇入北大,翦伯赞、向达、张政烺、邓广铭、齐思和、杨人楩、周一良、侯仁之、王铁崖、邵循正、苏秉琦等名师云集,再创辉煌。 学科齐全,实力强劲:北大1998年获得首批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本系还设有欧洲研究中心、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希腊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所、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现代史料研究中心、中外关系史研究所、孙中山思想国际研究中心、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明清史研究中心、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中外历史文化交流中心、人才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全系目前承担国家、教育部、省市、自治区和学校各类项目48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类项目20项,学校和其他项目17项。 师资一流,结构合理: 师资队伍的建设向国内外开放竞争,择优选用一流人才。本系目前正承担教学科研工作的专职教师共有64人,其中教授33人,国内外名校博士学位者42人。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已经脱颖而出,进占学术前沿,成为科研与教学的主力军。部分老一辈史学家仍在指导研究生,承担项目,笔耕不辍。新一代史学新秀正在茁壮成长,锐意进取。大多数学科方向都有国内外公认的学术带头人(详见导师介绍)。本系特聘美国宾州印第安纳大学王希教授,兼职教授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金冲及先生、国家博物馆朱凤瀚先生、故宫博物院朱诚如先生等。

北大历史系培养方案范文

北大历史系培养方案 1. 前言 北京大学历史系成立于1910年,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历 史系之一,也是最具声望的历史系之一。历史系在其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凭借其严谨的学术传统和高水准的教学质量,培养出了一大批历史学界的知名学者。针对学生对该系培养方案的关注,本文将介绍北大历史系的培养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就读历史系。 2. 学习目标 北大历史系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历史学基础,能够熟练 掌握历史学理论和方法,具有宽广的历史学知识面和深刻的历史学思考能力,能够在历史文献和资料中独立开展研究,并在历史学研究领域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北大历史系要求学生在一些方面具有以下能力: •具有优秀的基础历史学知识和扎实的外语水平,能熟练阅读各种历史学资料和文献。 •能够独立进行历史学研究,理解并掌握历史学科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并能够运用其进行专业的历史学研究。 •具有深刻的历史学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能够独立思考并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问题进行有深度的分析和研究。 •具有成熟的历史学研究和撰写能力,能够撰写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并进行高质量的口头表达。 3. 培养课程 北大历史系的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

3.1. 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北大历史系的核心课程,包括历史学概论、史学理论、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西方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和历史文献学等。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历史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 3.2. 选修课程 北大历史系同时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包括但不限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想史等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术需求。学生可从这些选修课程中选择符合其个人兴趣和专业发展方向的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 3.3. 论文 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北大历史系要求学生提交论文。历史系的论文开题、写作和答辩都严格按照学科规范和流程进行。毕业论文要求具有独立的课题选择、文献查阅、研究设计和系统论证能力,并且要符合学院、学科和学界的研究水准。 3.4. 实习 北大历史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开设相关的实习课程和导师指导,让学生在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事业单位进行实际的历史实践,如文献整理、汇编编辑、文化文物保护等。 4. 总结 北大历史系在培养方案上追求全方位、高水平的历史学科教育,强调学生个性化和专业发展,旨在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的历史学人才。希望有志于学习历史学的同学,可以选择进入该系学习,并通过努力学习,成为具备高水平历史学研究和写作能力的优秀历史学人才。

历史学专业介绍及描述

历史学专业介绍及描述 历史学专业是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介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世界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民族学文物保护技术 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中国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与选读、中国断代史等。 四川大学:现在很好的专业以后不一定就业好,现在冷门的专业以后也可能会火,看就业还个人兴趣去选择专业,历史学以后考公务员当然可以考,但是每年招考人员不是很多,而且省级及以上都要求研究生学历,本科生基本招很少,还是还家里商量一下,理性选择专业! 西北大学:这个专业很冷门,但是找工作还是好找的。有前提,你毕业的学校至少是985,或者文笔特别好,或者口才特别好等吧,目前知道的有高校教授、行政工作者,教师,博物馆,图书馆,公务员,出版社,电视台等。但是想当高校教师,行政老师还好,比较不要求有学术成果和课题研究。 云南大学:说实话,历史这个专业就业真的不太好,一些不错的大学签约率也就20%左右。主要是这个专业的局限性太大。全国的大学里,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应该算是历史专业的“四大金刚”,无论是什么版本的排行榜,这四所院校的历史专业都是榜上有名的,而且属于研究型的专业,就业相对较好。建议你学历史专业最好做一种选修课或者是双学位考虑,这样有利于你将来的发展,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专业对口的职业相对需求较少.就业方向相当广泛,毕业生可适应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因为历史学专业属于长线专业,社会需求以教学单位为主,且由于盲目扩招、毕业生数量膨胀,使得本就饱和的该专业就业市场始终处于供大于求的不良局面.竞争非常激烈,因而职业发展空间不大,薪水也不太高. 虽然历史学就业前景非常严峻,但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还是会成为用人单位的香饽饽,所以如果将来找不到工作,要怪的只有自己,因为你不够出色. 历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专业对口的职业相对需求较少.就业方向相当广泛,毕业生可适应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北京大学本科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本科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2003年3月修订) 一、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造就高质量、多层面的史学人才,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领域对于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要求学生通过科学、完整、系统的学术训练,扎实地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有能力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搜集、整理、考证、分析中国史原始资料和一门外语资料,善于思辩、表述和写作,能够独立进行初步的学术研究。 二、学制:四年 三、课程类别和学分分配: 毕业要求总学分达到137学分。其中: 1.公共课30学分 2.专业必修课51学分 3.通选课16学分(其中:历史学领域的通选课只能计为专业选修课学分,其他各领域通选 课均要求4学分) 4.专业选修课至少34学分 5.研究写作课(毕业论文等)6学分 四、课程设置: 类别课程名称学分 1 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哲学 3 思想品德修养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 邓小平理论 3 军事理论 2 公共英语8 体育 4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6 共30 注:1.毛泽东思想概论(2),本系在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涵盖 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本系在世界当代史中涵盖 2 专业必修课中国古代史8 中国近代史 4 中华民国史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 世界上古史 3 世界中古史 3

欧美近代史 3 亚非拉近代史 3 世界现代史 3 世界当代史 3 中国历史文选8 史学概论 3 中国史学史 3 外国史学史 3 共51 (注:“元培计划实验班”同学转入历史系者,可用中文系“古代汉语”课学分代替历史系专业必修课“中国历史文选”) 3 全校通选课共16 4 专业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3 本系跨专业选修课与跨系选修课8 中国古代史专题 2 中国近代史专题 2 中国现代史专题 2 中国政治史专题 2 口述史学理论与实践 3 考古学通论 3 考古新发现与史学研究 2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2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2 中外比较城市史 2 中国古代地理文献导读 2 中国古代社会史 2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 2 中国古代经济史 2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2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2 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 2 中国古代军事史 2 中国古代婚姻史 2 中国古代装饰文化 2 中国科举制度史 2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2 文史知识专题 2 中国古代民族史 2 中国古代周边关系史 2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历史学、世界历史双学位招生简章 一、培养要求、目标 历史学本科双学位的培养目标是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的史学素质教育,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领域对于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要求学生通过科学的、系统的学术训练,掌握一定的历史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结合今后各项工作的需要,运用历史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搜集、考订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现象和材料,善于思辩、表述和写作,能够独立地研究和解决问题。 二、报名条件: 1、在校2004级和2005级本科生(专科起点本科 除外),没有不及格课程且全部课程的GPA绩 点在2.0以上,学有余力者; 2、每人只能选修一个辅修或者双学位; 三、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如有疑问,请咨询62757444) 总学分:38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专业必修加全校通选):22或23学分 方案①中国古代史8学分 中国近代史4学分 中国现代史2学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2学分 世界通史(上)(通选课)3学分 世界通史(下)(通选课)3学分 共22学分 方案②世界上古史3学分 世界中古史3学分 欧美近代史3学分 亚非拉近代史3学分 世界现代史3学分 世界当代史3学分 中国通史(古代)(通选课)3学分 中国通史(近代)(通选课)2学分 共23学分 2.选修课程:16或15学分,可从历史系历史学、世界历史两套专业选修课中任选。 必修课修上述方案①22学分者,专业选修课须修满16学分。 必修课修上述方案②23学分者,专业选修课须

修满15学分。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历史学、世界历史辅修 一、培养要求、目标 历史学本科辅修课程位的培养目标是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的史学素质教育,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领域对于具有一定史学素养的人才的广泛需求。要求学生通过较为系统的学术训练,掌握一定的历史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结合今后各项工作的需要,运用历史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搜集、考订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现象和材料,善于思辩、表述和写作,能够独立地研究和解决问题。 二、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28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16或18学分 中国古代史8学分 中国近代史4学分 中国现代史2学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2学分 共16学分 方案②世界上古史3学分 世界中古史3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