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实试验
土的击实试验

四、操作步骤 1、取一定量的代表性风干土样,对于轻型击实试验为 20kg,对于重型击
图 6-1 击实仪
1-击实筒;2-护筒;3-导筒; 4-击锤;5-底板
实试验为 50kg。
2、将风干土样碾碎后过 5mm 的筛(轻型击实试验)或过 20mm 的筛(重型击实试验),
将筛下的土样搅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
4、将试样 2.5kg(轻型击实试验)或 5.0kg(重型击实试验)平铺于不吸水的平板上,按预 定含水率用喷雾器喷洒所需的加水量,充分搅和并分别装入塑料袋中静置 24h。
5、将击实筒固定在底板上,装好护筒,并在击实筒内壁涂一薄层润滑油,将搅和的试样 2~5kg 分层装入击实筒内。两层接触土面应刨毛,击实完成后,超出击实筒顶的试样高度应小 于 6mm。
3、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干密度与含水
率的关系曲线上的峰点的坐标分别为土的最大干密度 d max与最优含水率 wop ,如连不成完整的
曲线时,应进行补点试验(图 6-2)。 4、轻型击实试验中,当试样中粒径大于 5mm 的土质量小于或等于试样总质量的 30%时,
第六章 土的击实试验
一、试验目的 在标准击实方法下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为控制路堤、土坝或填土地基等的 密实度及质量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二、基本原理
击实仪法是用锤击,使土密度增大,目的是在室内利用击实仪,测定土样在一定击实功能 作用下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率(最优含水率)和此时的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借以了解土 的压实特性。
目前国内常用的击实方法有两种: (1)轻型击实:适用于粒径小于 5mm 的细粒土,锤底直径为 51mm,击锤质量为 2.5kg, 落距为 305mm,单位体积击实功为 591.6kJ/m3;分 3 层夯实,每层 25 击。 (2)重型击实:适用于粒径不大于 40mm 的土。击实筒内径为 152mm,筒高 116mm,击
击实试验的原理及制样的方法

哎呀,说到击实试验,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儿,得慢慢来,不能急。
咱们先聊聊这试验的原理,然后再说说制样的方法,行不?首先,击实试验,这玩意儿主要是用来测试土的压实特性的。
简单来说,就是看看土在受到一定压力后,能被压实到什么程度。
这事儿挺重要的,因为咱们盖房子、修路的时候,都得保证土基结实,不然的话,那房子、路可就不稳当了。
原理嘛,就是通过模拟土在自然条件下受到压实的过程,来研究土的压实特性。
咱们得用到一个叫击实仪的家伙,这玩意儿长得像个大锤子,能把土样给压实。
咱们把土样放在模具里,然后让这个大锤子一锤一锤地砸下去,每砸一次,土样就会更紧实一些。
通过改变砸的次数,咱们就能得到不同压实度下的土样,然后测量它们的密度,以此来判断土的压实特性。
接下来,咱们说说制样的方法。
这事儿得细心,不能马虎。
首先,得把土样给弄均匀了,不能有大的土块,也不能太湿或者太干。
然后,把处理好的土样放到模具里,这个模具是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通常是圆柱形的。
接下来,就是用击实仪来压实土样了。
这个过程中,得控制好力度和次数。
力度太大,土样可能会被砸得太紧,力度太小,又达不到压实的效果。
次数也是一样,砸的次数多了,土样可能会被砸得太紧,次数少了,又不够紧实。
所以,这个力度和次数得根据土的性质和试验的要求来调整。
砸完之后,得把土样从模具里取出来,然后测量它的密度。
这个密度就是土样的重量除以它的体积。
通过比较不同压实度下的密度,咱们就能得到土的压实特性曲线,也就是常说的“击实曲线”。
最后,这个试验的结果,对于咱们设计和施工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个试验,咱们能知道在不同的压实条件下,土能达到的最大密度和相应的最优含水量。
这样,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咱们就能根据这个结果来控制压实度,保证土基的稳定性。
好了,这就是击实试验的原理和制样的方法。
这事儿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你细心、耐心,一步步来,肯定能做好。
希望我说的这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有啥不懂的,咱们再聊,行不?。
击实试验

ρw
1+ 0.01w
(2)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干密 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该曲线上的峰值点的纵、横 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3)当试样中有粒径大于38mm的颗粒时,应将大于 )当试样中有粒径大于38mm的颗粒时,应将大于 38mm粒径的颗粒取出。并求得其百分率p 38mm粒径的颗粒取出。并求得其百分率p,把小于 38mm的部分作击实试验。按下式校正 38mm的部分作击实试验。按下式校正
实验步骤:
(1)根据工程要求,选择试验方法;根据土的 性质按规定选用干土法或湿土法。 (2)将涂料分3~5次倒入筒内。 )将涂料分3~5次倒入筒内。 小筒按三层法每次800~900g;按五层法每次 小筒按三层法每次800~900g;按五层法每次 400~500g。 400~500g。 大筒应先将底部垫好垫块,按五层法每次900g 大筒应先将底部垫好垫块,按五层法每次900g (细粒土)~1100g(粗粒土)。三层法时每 (细粒土)~1100g(粗粒土)。三层法时每 层约1700g左右。 层约1700g左右。 小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5mm; 小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5mm; 大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6mm。 大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6mm。
击实试验
实验目的:测出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实验目的:测出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适用范围:细粒土 试验方法:轻型和重型 试验设备和仪器:击实筒、击锤、导杆、刮土刀 等。 试样:干土法和湿土法 (1)干土法 ①取风干土或在50℃ ①取风干土或在50℃下烘干的土样在橡皮板上碾 散。过筛。 ②小试筒:四分法取筛下土3kg,大试筒6.5kg。 ②小试筒:四分法取筛下土3kg,大试筒6.5kg。
击实试验报告范文

击实试验报告范文实验名称:击实试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击实试验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击实试验的步骤和操作技巧;3.研究不同条件下的击实试验结果,分析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击实试验是指通过加重物的自由落体作用,将土样加以压实以提高其密实度和抗剪强度的试验。
在实验中,通过自由落体落下的重锤作用在土样上产生冲击力,使土颗粒间填充更加紧密,改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土壤击实试验仪:包括重锤、筛孔和压力计等部件;2.土样:选择合适的土样进行试验。
四、实验方法:1.准备土样:选择合适的土样进行试验,并根据需要进行初步处理(如除去杂质、加水等);2.装置试验仪器:将装有合适筛孔的试验模具放于平整的台面上,将土样装入试验模具中;3.选择重锤落下高度和次数: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重锤落下高度和次数;4.进行试验:按照设定的重锤落下高度和次数进行试验操作。
每次冲击后用压力计测量孔隙水压力,并记录;5.结果处理: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试样的击实度和抗剪强度等指标,并进行结果分析。
五、实验注意事项:1.保持试验仪器干净、完好,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2.选择合适的试验土样,不同土壤特性对试验结果有较大影响;3.在试验过程中保持操作规范,确保安全;4.每次试验后及时清理试验仪器,准备下一次试验;5.比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计算得到击实度和抗剪强度等指标。
通过对不同落锤高度和次数下的试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条件对试样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七、实验结论:通过击实试验,可以有效提高土样的密实度和抗剪强度。
同时,在选择试验条件时,需要根据具体土壤特性和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综合确定最佳试验方案。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击实试验

下一页 返回
第六章 击实试验
• 二、压实原理
• 土在外力作用下的压实原理,可以结合水膜润滑理论及电化学来解 释。一般认为,黏性土中含水率较低,土较干时,由于土粒表面的结 合水膜较薄,水处于强结合水状态,土粒间距较小,土粒之间摩擦力 和茹结力都较大,土粒相对移动时阻力较大,尽管有击实功作用,但 也难以克服这种阻力,因而压实效果差。随着土中含水率的增加,结 合水膜增厚,土粒间距也逐渐增加,压实功比较容易克服粒间引力而 使土粒相对运动,趋于密实,压实效果较好,表现为干密度增大,至 最优含水率时,干密度达最大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六章 击实试验
• 三值0.01 g。 • (3)台称:称量10 kg,最小分度值5g。 • (4)筛:孔径5mm。 • (5)其他: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器、推土器、修土刀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六章 击实试验
• (4)称土质量: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擦净筒外壁,称土质量,准确 至0.1 g。
• (5)测含水率: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两个各 15~30 g土测定含水率,平行差值不得超过1%。按(2) ~((4)步进行其 他不同含水率试样的击实试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六章 击实试验
• 五、试验注意事项
• 四、操作步骤
• (1)制备土样:取代表性风干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过 5mm筛,土样量不少于20 kg。
• (2)加水拌和:预定5个不同含水率,依次相差2%,其中有两个大于 和两个小于最优含水率。
• 所需加水量按下式计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六章 击实试验
• (3)分层击实:取制备好的试样600~800 g,倒入筒内,整平表面, 击实25次,每层击实后土样约为击实筒容积的1∕3。击实时,击锤应 自由落下,锤迹须均匀分布于土面。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第二、三层 的击实。击实后试样略高出击实筒(不得大于6 mm) 。
击实试验

干法击实试样制备
• 取代表性土样20kg(重型为50kg),风干 碾碎,过5mm(重型过20或40mm)筛, 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 率。
• 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制备5~7个 不同含水率的一组试样,相邻2个含水率的 差值宜为2%。
• 根据试验所需的土量与含水量,制备试样 所需的加水量由下式计算:
的含水率变化途径)分类 • 干法击实、湿法击实。
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适用范围
• 轻型击实适用于粒径小于5mm 的粘性土
• 重型击实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 20mm的土
• 区别:击实功能的大小;
•
击实筒和击锤尺寸。
湿法击实和干法击实的适用范围
• 干法击实:适用于现场土料含水率较低, 碾压时需加水至最优含水率附近的情况。
mw
1
m0 0.01w0
0.01w1
w0
例如:试验所需的土料质量为10kg,土料的 含水量为14%,试样的设计含水量为19.5 %计算需要的加水量。
mw
10 1 0.14
0.0119.5
14.0
0.48kg
制样
湿法击实试样制备
• 将天然含水率的土样碾碎后,过5mm筛, 在筛下土取20kg左右,拌匀并测定天然含水 率。分成 5~7个试样,预估最优含水率, 将试样风干至不同含水率,最优含水率上 下至少各有2个试样。
2.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 土的干密度ρd是反映土的密实度的重要指
标
• 曲线表明,在某一固定的击实功能条件下, 存在一个含水量可使填土的干密度达到最 大值,产生最好的击实效果。
ω • 最优含水量(或最佳含水量),用 op表
示。
ρ • 最大干密度,用 dmax 表示。
标准击实试验报告击实实验报告

标准击实试验报告击实实验报告试验名称:标准击实试验报告1. 试验背景:标准击实试验是土工工程中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用于评估土壤的密实性和抗剪强度。
该试验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和冲击力,将试验土壤压实并测量相应参数,以确定土壤的工程性质和适用范围。
2. 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评估试验土壤的密实程度,并通过测定其抗剪强度,了解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试验设备和材料:- 标准击实试验仪器- 打击器和支撑装置- 石头或金属块(用于提供冲击力)- 试验土壤样品- 筛孔和筛板- 秤4. 试验步骤:步骤1:收集试验土壤样品,并将其筛分成不同的颗粒级配。
选择合适的颗粒级配进行试验。
步骤2:将试验土壤放入标准击实试验仪器的试验筒中。
步骤3:按照试验要求确定试验重数,并将打击器和支撑装置安装到标准击实试验仪器上。
步骤4:通过调节试验仪器,使打击器落下和抬起的高度保持一定的标准。
步骤5:开始试验,用打击器给土壤施加冲击力,每次冲击后测量试验土壤的密实度(可使用试验土壤的干密度来衡量)。
步骤6:重复进行多次冲击,直到试验土壤的密实度达到一定的标准(通常为95%的最大干密度)。
步骤7:将击实后的土壤样品收集起来,并进行抗剪试验。
步骤8:在试验设备中应用一定的剪切力,测量土壤在剪切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步骤9:记录试验数据并分析结果。
5. 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得出试验土壤的密实度和抗剪强度。
根据试验要求和工程需要,评估土壤的工程性质和适用范围。
6. 结论:通过本次标准击实试验,对试验土壤的密实性和抗剪强度进行了评估,获得了实验数据和结果。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判断试验土壤的密实程度和稳定性,并对其在工程应用中的适用性进行判定。
7. 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可以根据工程要求对土壤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处理。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调整施工工艺和方案,以确保土壤在工程中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以上是标准击实试验的实验报告。
具体报告内容可能因试验设计和要求而有所不同,但通常会包括试验背景、目的、设备和材料、试验步骤、试验结果、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击实试验

1试验六、击 实 试 验(一)概述击实试验的目的是用标准击实方法,测定土的含水率与干密度的关系,从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max d γ)和相应于最大干密度时土的最优含水率(w op )。
本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 或含粒径大于5mm 的颗粒质量小于总土量3%的土样。
(二)击实试验原理对压实过程机理的阐明包括毛管润滑理论、薄膜水作用理论、孔隙水压力理论以及表面物理化学理论等,其中以薄膜水理论最为常用。
薄膜水理论认为:含水率较小时,土粒由薄膜水包围,有较大的剪切阻力,击实时干密度低;当含水率增加,薄膜变厚,剪切阻力变小,干密度可达到最大;至增加到某一含水率,增加的自由水和封闭的气体充满土孔隙,因而干密度反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小。
(三)仪器设备(1)标准击实仪,如图附7–1所示。
(2)天平:称量200g ,感量0.01g ;称量1000g ,感量1g 。
(3)台称:称量10kg ,感量5g 。
(4)喷雾器或其他喷水设备。
(5)推土器。
(6)其他:盛土器、削土刀、土盒、白铁皮(拌土用)、烘箱、碾土器、筛(孔径5mm )、保湿设备等。
(四)操作步骤(1)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土样,或在低于60℃温度下烘干的土样,或天然含水率低于塑限可以碾散过筛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过5mm 筛后备用(本步骤由实验室完成)。
(2)参照土的塑限,估计其最优含水率w op ,预定至少五个不同含水率,使各含水率依次相差约2%,且其中至少各有两个大于w op ,两个小于w op 。
按各个预定含水率及土样原有含水率(由实验室给出),用下式计算各个试样所需的加水w W :)(01.001.0100w w w W W w w -⨯+=( 7–1)式中 w W ——试样所需的加水质量,g ;0w W ——含水率为w 0时试样的质量,g ;w 0——试样原有风干含水率,%;(a ) (b ) (c ) (d )图 7–1 标准击实仪(a )轻型击实筒;(b )重型击实筒;(c )2.5kg 击锤;(d )4.5kg 击锤 1–套筒;2–击实筒;3–底板;4–垫块;5–提手;6–导筒;7–硬橡皮垫;8–击锤2 w ——预定含水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击实试验(一)试验目的
在击实方法下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是控制路堤、土坝和填土地基等密实度的重要指标。
(二)试验原理
土的压实程度与含水率、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有密切的关系。
当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不变时,土的干密度随含水率增加而增加,当干密度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含水率继续增加反
而使干密度减小,能使土达到最大密度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ωop,与其相
应的干密度
称为最大干密度ρdmax。
(三)仪器设备
1.击实仪:如附图6-1所示。
锤质量2.5kg,筒高116mm,体积947.4cm3。
2.天平:称量200g,分度0.01g。
3.台称:称量10kg,分度值5g。
4.筛:孔径5mm。
5.其它: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器、推土器、修土刀等。
(四)操作步骤
1.制备土样:取代表性风干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过5mm筛,土样量不
少于20kg。
2.加水拌和:预定5个不同含水量,依次相差2%,其中有两个大于和两个小于最优
含水量。
所需加水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m w—所需加水质量,g;
m
w o
—风干含水率时土样的质量,g;
ω
o
—土样的风干含水率,%;
ω—预定达到的含水率,%。
·10·
按预定含水率制备试样,每个试样取2.5kg,平铺于不吸水的平板上,用喷水设备向土样均匀喷洒预定的加水量,并均匀拌和。
3.分层击实:取制备好的试样600~800g,倒入筒内,整平表面,击实25次,每层击实后土样约为击实筒容积1/3。
击实时,击锤应自由落下,锤迹须均匀分布于土面。
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第二、三层的击实。
击实后试样略高出击实筒(不得大于6mm)。
4.称土质量:取下套环,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擦净筒外壁,称土质量,准确至0.1g。
附图6-1 击实仪示意图
5.测含水率: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2个各约15~30g 土测定含水
率,平行差值不得超过1%。
按2~4步骤进行其它不同含水率试样的击实试验。
(五)试验注意事项
1.试验前,击实筒内壁要涂一层凡士林。
2.击实一层后,用刮土刀把土样表面刨毛,使层与层之间压密,同理,其
它两层也是
如此。
3.如果使用电动击实仪,则必须注意安全。
打开仪器电源后,手不能接触击实锤。
(六)计算及绘图
1.按下式计算干密度: 式中:ρd —干密度,g/cm 3; ρ—湿密度,g/cm 3; ω—含水率,%。
以干密度ρd 为纵坐标,含水率ω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附图6-2)。
曲线上峰值点所对应的纵横坐标分别为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如曲线不能绘出准确峰值点,应进行补点。
附图6-2 ωρ~d
关系曲线
(七)试验记录(见附表6-1)
击实试验
附表6-1
土样编号 10-2 土粒比重 2.72 试验者 黄丽娟
土样类别 CI 每层击数 25 校核者 黄国怡
风干含水率 4.0% 试验仪器 轻型击实仪 试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