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记忆与信息加工

合集下载

第六章 记忆和表象

第六章 记忆和表象

Posner的实验支持。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似乎是随记忆材料而相应 变化的。

莫雷的实验 (1986)
2.短时记忆的容量

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可用组块(chunk)作为单 位来测量。

所谓组块(chunking)是指在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 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单一代码的过程。

(二)感觉记忆的特点和规律


感觉记忆在瞬时间能储存大量的信息。进入感受 器的信息几乎都被储存。 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视觉信息约在1 秒钟内衰退,听觉信息约在4秒钟内衰退。

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未经任何加工的,按刺激的 物理特征编码。
感觉记忆中的一部分信息由于模式识别而被传送 到短时记忆中,并在那里赋予它以意义。


2.激素和记忆



近来的研究表明,机体内部的一些激素 (hormone)分泌能够促进其记忆的保持。 麦科夫(Mcgaugh,1983),高德(Gold, 1984) 的研究证明,一定剂量的皮质类固醇、后叶加压 素和肾上腺素等会影响记忆的保持。 为什么?这是因为某些激素能使大脑更好地注意 当前的输入信息,从而加强了记忆的保持。
第六章 记忆和表象

Outline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节 三种记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 第四节 内隐记忆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memoery)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 再现(回忆和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 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评价:

目前关于暂时神经联系接通机制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神经元水平上和分子水平上探讨。 有一种假说把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看成是在 这条神经通路上的突触发生了某种解剖的或 生化的变化 。但这种假设机制尚缺少明确的 证据。 还没有揭露出痕迹是怎样产生的、脑神经细 胞发生了哪些具体变化。

第6章 信息加工

第6章 信息加工

(三)注意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认知抑制: 认知抑制:控制内外干扰刺激的能力 策略使用的有效性
注意缺失多动症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
发生率: 学龄儿童, 发生率:约3-5%学龄儿童,男女比例约 学龄儿童 男女比例约5-10:1 表现:注意不集中,冲动,不遵守纪律, 表现:注意不集中,冲动,不遵守纪律, 活动过多,智商正常,无情绪障碍 活动过多,智商正常, 原因:先天(遗传,孕期或生育损伤) 原因:先天(遗传,孕期或生育损伤) 环境(家庭冲突,饮食等) 环境(家庭冲突,饮食等) 干预:药物,行为矫正, 干预:药物,行为矫正,家庭干预
(看过图片后)是否记住了卡片?再与实际 看过图片后)是否记住了卡片? 的瞬时记忆结果对比. 的瞬时记忆结果对比.
2. 元认知知识的发展
% 90
(1)对认知能力的认知 )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3岁 4岁 6-7岁 成年人
4,5岁知道人们有内在 , 岁知道人们有内在 的思维活动 3,4岁已知道人们的认 3,4岁已知道人们的认 知能力有限: 知能力有限:没有感知的 东西就"不知道" 东西就"不知道"
当儿童根据数量判断三列物体 是否相同时,研究者给以肯定反馈. 是否相同时,研究者给以肯定反馈.
(二)注意的计划性
1. 计划性:根据相应目标分配和转移注意 计划性: 2. 最初的计划性
2-3个月婴儿表现出对刺激出现方位的预期 个月婴儿表现出对刺激出现方位的预期
3. 计划性的发展
注意计划性的发展
(1)幼儿到小学儿童:从无计划到有计划 )幼儿到小学儿童:

普通心理学 第六章 记忆

普通心理学 第六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也就是
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编码:人体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存在不同的层次或水平。 存储: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等以
一定的形式保存在人脑中。是编码和提取的中间过程。
(精细复述)
因此需要记忆的参与; 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人的动作技能、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都必须依靠记忆,才会有经验的累计。 人的记忆联系着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学习、工作
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三、记忆的分类
(一)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长短进行的划分。 信息进入感觉记忆,引起个体注意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经过
提取: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回忆和再认是其基 本形式。
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①人对外界的信息能主动进行编码; ②人是有选择的接受外部信息; ③记忆依赖于人已有的知识结构。
个体保存经验的方式多种多样。只有在人脑中保存个体经 验的过程才叫记忆。(立传,写日记,写博客)
二、记忆的作用
记忆是和其他心理活动密切关联的: 在知觉、解决复杂问题中,个体的过去经验有重要作用,
语义记忆: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很少收外界因素干 扰,比较稳定。
(三)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 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外显记忆: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 影响。
(四)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通常通过语言传 授而一次性获得,提取需要意识的参与。
复述和加工,存储到长时记忆中,以备在需要时被提取出来, 重新进入短时记忆中。

认知心理学-第六章 长时记忆(LTM)

认知心理学-第六章 长时记忆(LTM)
第六章 长时记忆
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维持复述
行为反应
刺激
感觉 注意 登记
短时 记忆
精细复述
提取
长时 记忆
遗忘?
遗忘
遗忘
第一节 长时记忆(LTM)的类型
一、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 长时记忆要涉及各种各样的事物。这些信息似具 有不同的性质,分属不同的类型。Tulving(1972) 依照所贮存的信息类型,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种: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这两个系统既彼此独立又互相联系。这个观点称 作两种编码说或双重编码说。
Tulving 和 Paivio 两 人 对 长 时 记 忆 类 型 的 划分是不同的。
前者着眼于信息类型,后者着眼于信息编 码形式。Paivio划分的表象系统和言语系 统同样也与信息类型有密切关系。表象系 统是贮存具体事件的,它与情景记忆有某 种相似;言语系统是贮存言语信息的,它 与语义记忆有某种相似。情景记忆和语义 记忆一样,也可以由命题来表征。此外, 目前提出的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的机能差 别未必适用于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
阶段一:判断主语与谓语是否交叉 阶段二:判断主语是否为谓语的子集或下位概念 例子:有些妇女是作家
所有妇女都是作家
二、特征比较模型
Feature Comparison Model(Smith等,1974)
1.特征分为两类: 定义性特征(Defining Feature) 特异性特征(Characteristic Feature)
ELINOR模型的基本单元是事件。
2.命题表征 在ELINOR中,概念、事件、情景都是用命题来表征的。
ELINOR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多种联系,可以表征多种信息,但是加工过程 尚不明了,无法预测,很难与其他模型进行比较。

心理学 第六章 认知过程——记忆

心理学 第六章  认知过程——记忆

(二)遗忘
2、遗忘的原因
记忆消退痕迹说——巴甫洛夫 干扰抑制说——詹姆斯、达伦巴西 动机说——弗洛伊德 提取失败说——图尔文 同化说——奥苏贝尔
3、遗忘规律
遗忘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在 学习停止的短时期内,遗忘特别迅速,后来逐渐缓慢,到 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
补充: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1、及时复习,合理复习; 2、合理分配时间; 3、做到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补充:增进记忆的方法 ❖直观形象法 ❖图表法 ❖谐音记忆法 ❖归类比较法 ❖联想法 ❖歌诀法
练一练
➢识记和保持是回忆的前提,回忆则是识记、保持结 果的表现和加强。
二、记忆的分类
根据是否意识到
内隐记忆(无需意志控制) 外显记忆(需要意志控制)
根据记忆形式不同
程序性记忆(关于“如何做”) 陈述性记忆(关于“事实”)
根据记忆内容不同
形象记忆 运动记忆 情绪记忆 逻辑记忆
根据记忆内容保持时间的长短分
谢谢欣赏!
(一)识记
1.识记的概念: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 过程。 2.识记的分类:按有无目的性是否需要 付出意志努力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 记。按照是否理解分类,分为机械识 记和意义识记。
(二)遗忘
1、遗忘概念
所谓遗忘就是对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回 忆,或者上错误的回忆。遗忘是与保 持相反的过程。
遗忘种类: 暂时性遗忘 永久性遗忘
(1)先快后慢的遗忘进程
3、遗忘规律
(2)不重要的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容易遗忘
(3)抽象的内容比形象的内容、无意义 材料要比有意义材料容易遗忘。 (4)பைடு நூலகம்摄抑制、倒摄抑制对遗忘有重 要影响。

第六章 记忆模型

第六章 记忆模型

记忆过程中图形的变化
记忆研究的材料包括语文材料 (字、词、文章等)与非语文材 料(如图形、实物、无意义音节 等)。研究方式采用系列学习或 配对学习,或视觉信息或听觉信 息。
二、记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海马在记忆中的作用进一步得到确认。 它巩固新学得的联系,然后将这种联系 的产物——对事物、事件和规则的记忆, 收集存在大脑的另一些区域。实验证明, 海马是把感觉体验进行加工、转化为记 忆的关键部位之一。 陈述性记忆主要依靠边缘系统和间脑, 而非陈述性记忆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额前叶内的神经通路。
(三)加工水平模型
Level of Processing model (LOP) Craik&Lockhart(1972) 作用于个体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 水平的分析; 记忆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 的函数
加工水平理论
加工水平理论的提出 Craik & Tulving (1975) – 词汇学习:物理水平(最差),语 词汇学习:物理水平(最差), ),语 音水平,语义水平(最好) 音水平,语义水平(最好) – 面部认知:“诚实”(较好), 面部认知: 诚实” 较好), 男女” 较差) “男女”(较差) – 加工复杂性
他反对 H.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 实验脱离实际的做法,采用了比较接 近日常生活的图画和故事,用重复回 忆的手段来考查记忆的全过程。他认 为记忆不只是再现,而是反复推敲的 构造。在理论上,他强调记忆过程的 主动作用,突出了心理作用的整体性。
记忆的早期研究
1932 年,Bartlet的巨著《记忆: 实验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问世, 这本书对以后的错误记忆研究具有 深远的影响。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 快,以后逐步缓慢。

认知心理学中的工作记忆与信息加工

认知心理学中的工作记忆与信息加工

认知心理学中的工作记忆与信息加工在认知心理学中,工作记忆和信息加工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工作记忆是指我们大脑中的一个临时存储系统,用于处理和存储当前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所需要的信息。

信息加工则是指我们对外界信息的处理过程,包括感知、注意、编码、存储和检索等多个环节。

一、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与我们日常思维活动密切相关的一种记忆形式。

它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中央执行器、视觉空间助理和语音短期存储器。

中央执行器负责处理和协调信息,视觉空间助理则负责处理视觉信息,语音短期存储器则负责处理语言和听觉信息。

工作记忆在我们的认知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比如,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工作记忆负责暂时存储并处理相关的信息,使之能够更好地被理解和掌握。

另外,在解决问题时,工作记忆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使我们能够同时处理多个相关信息,并将其整合在一起,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信息加工信息加工是指我们对外界信息的处理过程。

在认知心理学中,信息加工被分为感知、注意、编码、存储和检索等多个环节。

感知是指我们通过感官器官接收外界信息的过程,例如,我们通过眼睛看到物体、通过耳朵听到声音等。

注意是指我们选择性地关注一定的信息,忽略其他无关的信息。

编码是指我们将感知到的信息转化为大脑中的某种形式,以便于存储和处理。

存储是指将编码后的信息保存在记忆系统中,以备将来使用。

检索则是指我们从记忆系统中提取出需要的信息。

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工作记忆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负责暂时存储和处理编码后的信息,并协调注意力的分配。

在感知阶段,工作记忆帮助我们选择性地关注重要信息,并过滤掉无关的信息。

在编码阶段,工作记忆将感知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和重组,以便于存储和检索。

在存储和检索阶段,工作记忆则负责暂时存储所需的信息,并将其提取出来供我们使用。

三、工作记忆与信息加工的关系工作记忆和信息加工是密切相关的概念。

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暂时存储和处理相关的信息,使之能够被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六章 记忆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六章 记忆

第六章记忆一、记忆概述(选择、简答、论述)二、感觉记忆(选择)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选择、简答)四、长时记忆(选择、简答)五、遗忘(选择、简答)一、记忆概述(选择、简答、论述)1、记忆的含义记忆是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也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的过程(1)传统心理学观点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

记忆从识记开始,识记是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可以表现为回忆,也可以表现为再认。

(2)认知心理学观点记忆包括编码、储存和提取。

记忆过程的上述三个环节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3、记忆的种类(1)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①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的记忆。

储存时间大约为0.25秒~2秒。

②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1分钟,它的容量有限,大约为7±2个单位。

③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存下来。

储存时间很长,从一分钟以上到甚至终生。

容量没有限制。

(2)图尔文按照长时记忆储存的内容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①情景记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

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容易受到干扰,记忆不够稳定。

②语义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是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不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比较稳定,提取也比较容易。

(3)按照提取时是否需要意识参与可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①内隐记忆内隐记忆是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又叫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②外显记忆外显记忆是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表现有以下差别:①加工深度对刺激项目的加工深度并不影响内隐记忆,却对外显记忆有明显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丧失
时间推移
思考: 请想想上一章所学内容你还记得多少?哪些记 住了?哪些遗忘了?为什么?可以用所学的遗忘 理论解释吗?
请对照以下12张幻灯检查自己的 正确回忆率

AS KE T NL Y U DX O

I VF Q HE P C R YZ L

GAU E Y DL S QVC B

L KP S QZ T R F J DB

DES K H OU R F I NE

T ON E S AC K BI RD

C AS T S HO W P I NG

记忆。
工作记忆

一、短时记忆的容量、编码和保持时间 (一)容量 请读一遍下面的一行数字
149162536496481

请尽量按照原来的顺序,将刚刚看过的数字写出来.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三)主观组织
实用于学习无关联的材料,既不能分 类也没有联想意义上的联系的信息
(四)意义编码
学习无意义的材料,如果赋予它一定 的意义,进行意义编码,有助于长时记忆
例如:149162536496481 :l,4,9,16,25,36, 49,64,8l,即“从1到9的整数的平方”

注意与教学

色彩丰富的形象 活动画面的刺激突然停止讲课 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讲课时声音有高低、大小、快慢的变化 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 有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 交替利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利用鲜明、生动的直观教具 明确各章各节的教学目标 适当地进行故事性的谈话 明确所学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电化教学手段

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斯帕林实验研究
全部报告法与部分报告法

全部报告

AS KE T NL Y U DX O

近因效应 :在心理学中是指末端刺激或信 息记忆过于引人注目的认知偏差 。 系列位置效应 :一系列的条目中,人们记 忆效果最好的是位于开头的和位于末端的 条目 。

第三节 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唯一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的
阶段。
短时记忆里的信息来自于感觉记忆和长时
I VF Q HE P C R YZ L

部分报告

GAU E Y DL S QVC B

T NV R B J OF CZP G

DEF V C RL X S I OU

ZFTL HUR X ABN E

C NJ Y U OS D P BRV

L KP S QZ T R F J DB

全部报告

息都必须在此作短暂的停留(登记)。
感觉登记


刚刚你看到了什么?


请尽量回忆刚才的图形并回答如下问题:
1、最下角的小男孩拿着什么工具? 2、最上面中间的男士在干什么? 3、右下角的妇女,她的雨伞的手柄钩是弯 向左边还是右边?
幼年经验失忆症 状态依赖性记忆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者的关系

保持几秒以内 ,容量 9,物 理形象编码
三者关系
保持1分钟以内 ,容量7±2 声音编码
复述
感觉(瞬时)
短时
信息丧失
长时
保持1分 钟以上 ,容量 无限 语义编 码
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本节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记忆 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 记忆的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 按时序发生的先后,记忆可分为先记和后忆 两部分。“记”包括识记和保持,“忆”包 括再认和再现。 记忆的过程: 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记忆就是对输入 信息的编码、贮存、提取的过程。

思考:
为什么“临时抱佛脚”式的复习不利于将知识保持在长时记忆里? Nhomakorabea
第四节 长时记忆
试着回忆昨天中午你吃了什么,喝了什么?
试着回忆2008年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情? 请回忆你小学老师的名字?

视觉子系统中得到了暂时的保留。


看起来似乎郑秀文做了动作
实际上是两张时间间隔很短的照片 感觉登记发生了作用

系列位置效应及应用
首位效应 :是一种开头刺激或信息的记忆 过于引人注目的认知偏差 。
长时记忆里的信息是学习新知识的一个重要基 础。 长时记忆里的信息来自于短时记忆。

一、长时记忆的储存 程序记忆和陈述记忆 程序记忆:技能和习惯的记忆 Nick.A病例 陈述记忆:事实、规则、概念、事件的记忆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篮球是圆形的”

陈述记忆
情景记忆——表象 语义记忆——图式 双重编码理论——图文并茂


二、长时记忆的组织加工 (一)类别群集 将信息按一定的类别来记忆的。 (二)联想群集 是由一种经验想起另一种经验 接近律:由一种经验想到在空间或时间上接近 的另一种经验; 相似律:由一种经验想到在性质上相似的另一 种经验; 对比律:由一种经验想到在性质或特点上相反 的另一种经验。

讨论: 如何才能记住我们所学的知识?
如果我们把一切都记住,那么最可能的情况就是 我们被自己的记忆所困扰,再也记不住任何东西! ——威廉· 詹姆斯

三、长时记忆的遗忘 (一)艾宾浩斯的遗忘研究

组块(chunk)是指人们在过去经验中已
变得相当熟悉的一个刺激独立体。
组块化(chunking) 扩展了短时记忆的容
量。

围人叶顺赵大好公帆魏龙快心一救风 组块:
叶公好龙围魏救赵大快人心一帆风顺


解密:可以把身份证号码分模块理解和记忆,把这一 串数字分解成可以理解和记忆的已有知识。

思考:
为什么短时记忆是一个“漏水的提桶”?

二、复述的功能
复述(rehearsal)就是出声或不出声的
重复。
维持性复述——机械学习
精制性复述——理解学习

维持性复述 :指将短时记忆里的信息 不断地简单重复,使信息保持在短时 记忆里,但不能保证将信息传送到长 时记忆。 精制性复述 :将短时记忆里的信息进 行分析与组织,使其与已有的经验建 立联系,使短时记忆的信息稳定得储 存在长时记忆里。
DES K H OU R F I NE

T ON E S AC K BI RD

C AS T S HO W P I NG

L UC K MET A FI S H


(五)心象化
记忆具体形象或画面比记忆言语要容易些;记忆能引 起心象的具体词汇(如苹果、兔子)比记忆抽象的词汇 (如和平、正直)要容易些。
(六)记忆术
自然语言媒介法:指把要记的材料同长时记忆中已有自然 语言的某些成分(如词义、字形、音韵等)相联系以提高 记忆的效率。 乘法口诀、珠算口诀 地点法 :把要记的材料想象为放在自己熟悉地方的不同 位置上,回忆时在头脑里对每一个位置逐个进行检索。

一、感觉记忆的容量、编码和保持时间 (一)容量
“一瞥”之下保留了多少信息?
(二)编码
(三)保持时间
“一瞥”持续多长时间?

二、注意与教学
注意
一种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的心 理倾向.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
L UC K MET A FI S H

计算你的正确回忆率 什么因素干扰了回忆率


第二节 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是感觉刺激停止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
感觉记忆是记忆的入口通道,输入的所有感觉信
35 1314 19890911 081 9

省份 代码
出生 年月 日
当天出 生的人 数
奇数偶数随 机,奇数表 示男,偶数 表示女
这样子,就可以很容易记住自己的身份证号码。

(二)编码
听觉编码
视觉编码
语义编码 (三)保持时间 20秒左右
依据遗忘曲线, 如何安排复习的时间

(二)遗忘理论
衰退理论 干扰理论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前摄促进与倒摄促进
动机性遗忘理论

线索依赖性遗忘理论 编码特异性原则

表扬认真听讲的同学 批评注意涣散的同学

三、知觉与模式识别
(一)知觉
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
的心理过程。 (二)模式识别 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传递信息并 赋予它意义的过程。

参与其中——感觉登记在发挥作用 在一个暗室里,快速地用一个手电筒画圈。 你将看到一个快速的光圈,而不是一连串间断 的亮点。其原因在于:连续图像在感觉登记的
第六章 记忆与信息加工

最健忘男子 记忆只有20秒
2008年12月2日,美国82岁 老翁亨利· 古斯塔夫· 莫莱森逝世 记忆研究历史上著名的H.M. 手术后过目就忘 每一天都是新的 大脑留下做研究

本章知识要点
T NV R B J OF CZP G

DEF V C RL X S I OU

ZFTL HUR X ABN E

C NJ Y U OS D P BR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