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奥数——速算、巧算
奥数知识点速算和巧算

奥数知识点速算和巧算奥数是指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一项国际性的数学竞赛。
在竞赛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问题求解,并且通常要在短时间内给出答案。
因此,在奥数竞赛中,速算和巧算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下面是一些奥数中常用的速算和巧算的知识点。
一、速算速算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用快捷的方法得到近似值或精确值。
速算在奥数竞赛中非常有用,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计算出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速算技巧:1.快速乘法:快速乘法是一种用于快速计算两个数乘积的方法。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竖式乘法,即将两个数分别按位相乘,然后将结果相加。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快速乘法方法,比如俄式乘法、中国乘法等。
2.快速除法:快速除法是一种用于快速计算两个数商的方法。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长除法,即将除数和被除数进行竖式计算。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快速除法方法,比如不动小数点法、移位法等。
3.快速开方:快速开方是一种用于快速计算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牛顿迭代法,即通过迭代求解来逼近平方根的值。
4.快速三角函数计算:在奥数竞赛中,需要经常计算三角函数的值。
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使用一些快速计算三角函数的公式,比如正弦和余弦的半角公式、正弦和余弦的和差公式等。
二、巧算巧算是指用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
巧算可以使解题过程更加简洁和高效。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巧算技巧:1.数字规律:在奥数竞赛中,许多问题都存在一定的数字规律。
通过观察数字的规律,可以快速求解问题。
比如,找出数列中的规律、发现数字的对称性等。
2.圆与方的关系:圆和正方形是两个常见的图形。
在解决与这两个图形相关的问题时,可以利用圆与正方形的特性进行巧算。
比如,利用圆的对称性和正方形的边长等。
3.分解与组合:一些数学问题可以通过分解与组合的方法进行巧算。
比如,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简单的问题进行求解,然后将结果进行组合得到最终答案。
4.数量关系:在解决与数量关系相关的问题时,可以运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进行巧算。
(完整版)奥数知识点速算和巧算

.速算与巧算引导:1、计算(凑十法)1+2+3+4+5+6+7+8+9+102、计算(凑整法)1+3+5+7+9+11+13+15+17+192+4+6+8+10+12+14+16+18+202+13+25+44+18+37+56+753、计算(用已知求未知)1+2+3+4+5+6+7+8+9+10+11+12+13+14+155+6+7+8+9+104、计算(改变运算序次)10-9+8-7+6-5+4-3+2-15、计算(带着“ + ”、“ -”号乔迁)1-2+3-4+5-6+7-8+9-10+11一、凑十法:利用个位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 的技术题1 、计算1+2+3+4+5+6+7+8+9+10这种渐渐相加的方法,好处是能够获得每一步的结果,但缺点是麻烦、简单出错;而且一步出错,今后步步都错。
若是利用凑十法,就能战胜这种缺点。
二、凑整法:同学们还知道,有些数相加之和是整十、整百的数,如:巧用这些结果,能够使那些较大的数相加又快又准。
像 10 、20 、 30 、40 、50 、60 、70 、 80 、90 、100 等等这些整十、整百的数就是凑整的目标。
题2 、计算1+3+5+7+9+11+13+15+17+19解:这是求 1 到 19 共 10 个单数之和,用凑整法做:题3 、计算2+4+6+8+10+12+14+16+18+20解:这是求 2 到 20 共 10 个双数之和,用凑整法做:题4 、计算2+13+25+44+18+37+56+75解:用凑整法:三、用已知求未知利用已经获得较简单的知识来解决面对的更复杂的难题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凑十法、凑整法的本质就是这个道理,可见把这种认识规律用于计算方面,可使计算更快更准。
题5 、计算: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由例 2 和例 3 ,已经知道从 1 开始的前 10 个单数之和及从 2 开始的前 10 个双数之和,巧用这些结果计算这道题就简单了。
小学速算与巧算(奥数基础)

速算与巧算(奥数基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喜欢上有趣的奥数题目。
2.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牢固,在考试中能更快地做题。
3.尽量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扩展思维,奥数只是一个扩展思维的载体,而不是学生的课业负担。
教学重点:加减乘除的速算与巧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刚接触奥数,思维还不能一下子转变过来。
基本公式1.运算顺序*第一级:括号:()→[ ] → { }第二级:作: 同一级别可以交换运算次序*第三级:+-:同一级别可以交换运算次序2.去括号① a+(b+c)=a+b+c a+(b-c)=a+b-c② a-(b+c)=a-b-c a-(b-c)=a-b+c③ a×(b×c)=a×b×c a×(b÷c)=a×b÷c④ a÷(b×c)=a÷b÷c a÷(b÷c)=a÷b×c3.分配律/结合律乘法: a×(b+c) = a×b+a×ca×b+a×c = a×(b+c)除法:(a+b)÷c = a÷c+b÷ca÷c+b÷ c = (a+b)÷c4.两个必须掌握的性质两个数的和一定,则两数越相近,积越大两个数的积一定,则两数越分散,和越大5.几个计算公式完全平方和(差)公式:(a+b)2= a2+2ab+b2平方差公式:a2-b2= (a+b)(a-b)速算与巧算教义一.取巧计算: 1.手指算法: nn*92.平方的巧算:1+3+5=3的平方1+3+5+7=4的平方3.立方的巧算:(1+2)平方 =1的立方+2的立方4.简便的计算:基本简便算法训练(写出简算过程)456+897+103 587+684-484 654-387+287 5121+6573+4879 5634+4366-8765 6543+854-1543 5646+9997 6545-1996 6587+59947865-347-1653 7958-(958+162)4795-(355+1795)345-279+655-321 6544+8953-4544-5953 4673-897-2673 5647+8956-4603 78×99 68×101867×999 567×1001 125×3225×36 125×432×8 76×25×425×32×125 4×83×25 84000÷125÷87800÷25÷4 25×(80+4) 125×(80-4)379 ×58+42×379 965×176-965×76 163×175-163×34-163×41十位相同个位相加刚好满十的规律(头同尾补)十位乘十位加一的和,并个位。
小学数学四年级奥数第20讲速算与巧算(一)

小学数学四年级奥数第20讲速算与巧算(一)一、知识要点速算与巧算是计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一些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一讲我们学习加、减法的巧算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根据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从而使计算简便。
在巧算方法里,蕴含着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转化问题法即把所给的算式,根据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或改变它的运算顺序,或减整从而变成一个易于算出结果的算式。
乘、除法的巧算方法主要是利用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积、商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将其中的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或者使这道题计算中的一些数变得易于口算,从而使计算简便。
二、精讲精练【例题1】计算9+99+999+9999练习1:计算(1)99999+9999+999+99+9 (2)9+98+996+9997(3)19999+2998+396+497 (4)198+297+396+495【例题2】计算489+487+483+485+484+486+488练习2:计算(1)50+52+53+54+51 (2)262+266+270+268+264(3)89+94+92+95+93+94+88+96+87 (4)381+378+382+383+379【例题3】计算下面各题。
(1)632-156-232 (2)128+186+72-86练习3:计算下面各题(1)1208-569-208 (2)283+69-183(3)132-85+68 (4)2318+625-1318+375【例题4】计算下面各题。
(1)248+(152-127)(2)324-(124-97)(3) 283+(358-183)练习4:计算下面各题(1)348+(252-166)(2)629+(320-129)(3)462-(262-129) (4) 662-(315-238)【例题5】计算下面各题。
奥数——巧算乘除法

拓展提高 计算2014×20152015-2015×20142014 (提示:20152015是2015的倍数)
2014×20152015-2015×20142014 =2014×2015×10001-2015×2014×10001 =0
奥数——巧算乘除法
例4,不用计算,请你指出下面哪道 题得数大。
奥数——巧算乘除法
例1,计算
(1)25 ×5 ×64 ×125
(2)56 × 165÷7÷11
分析:(1)在计算乘、除法时,我们通常 可以运用2 × 5、4 × 25、8 × 125来进行巧 妙的计算! (2)运用除法的性质,带着符号“搬家”。
奥数——巧算乘除法
解:
(1)25 × 5 × 64 × 125 = 25 × 5 × 2 × 4 × 8 × 125 =( 25 × 4)×( 5 ×2 )×(8 ×125) = 100 ×10 ×1000 = 1000 000
分析: (1)题运用性质:
a ÷b ÷c= a ÷c ÷b= a ÷ ( b × c) (2)将9999分成3333 ×3就与3333
×3334出现了相同的因数,可逆用乘 法分配律计算。
奥数——巧算乘除法
解:
(1)4000÷125÷8 = 4000÷(125×8) = 4000÷1000 =4
(2) 9999×2222+3333×3334 = 3333 ×3 ×2222 + 3333 ×3334 = 3333 ×(6666+3334) =33330 000
(2)56 × 165÷7÷11 =(56÷7)×(165÷11) = 8 ×15 =120
奥数——巧算乘除法
随堂练习1
奥数——巧算乘除法

算式只能是60 ÷ 5。
□ × □= □ 2=□ □ ÷ □
奥数——巧算乘除法
例5 在下列等号左边的每两面三刀个数之间, 添上加号或减号,也可以用括号,使算式成 立。
1 2 3 4 5=1
解: 1 2 3 4 5这五个数之和是15,使几 个数的和是8,减去其于的数(和是7), 于是可想到 1+3+4-(2+5)=1或1+2+5- ( 3+4)=1 即1-2+3+4-5=1或1+2-3-4+5=1
=1÷2×3÷3×4÷4×5÷5×6
=1 ÷2 ×6
=3
奥数——巧算乘除法
随堂练习2
计算: 2 ÷ (4÷ 6) ÷ (6 ÷ 8)÷ (8 ÷ 10)
÷( 10÷ 12)…..÷(98÷100) =2÷4×6÷6×8÷8×10÷10……×9 8÷98×100 =2÷4×100 =50
奥数——巧算乘除法
奥数——巧算乘除法
例1,计算
(1)25 ×5 ×64 ×125
(2)56 × 165÷7÷11
分析:(1)在计算乘、除法时,我们通常 可以运用2 × 5、4 × 25、8 × 125来进行 巧妙的计算! (2)运用除法的性质,带着符号“搬家”。
奥数——巧算乘除法
解:
(1)25 × 5 × 64 × 125 = 25 × 5 × 2 × 4 × 8 × 125 =( 25 × 4)×( 5 ×2 )×(8 ×125) = 100 ×10 ×1000 = 1000 000
奥数——巧算乘除法
分析: (1)题运用性质: a ÷b ÷c= a ÷c ÷b= a ÷ ( b × c) (2)将9999分成3333 ×3就与3333 ×3334出现了相同的因数,可逆用乘 法分配律计算。
四年级奥数第一讲-速算与巧算含答案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一、 知识点:1. 要认真观察算式中数的特点,算式中运算符号的特点。
2. 掌握基本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3. 掌握速算与巧算的方法:如等差数列求知、凑整、拆数等等。
二、典例剖析:例(1) 19199199919999199999++++分析:运用凑整法来解十分方便,也不容易出错误。
解:原式()()()() =(201)+2001+20001+200001+2000001 -----=20+200+2000+20000+2000005 =2222205 =222215--练一练:898998999899998999998+++++=答案:1111098例(2)10099989796321+-+-++-+分析:暂不看头尾两个数,就会发现中间都是先加后减,并且加数与减数相差1,所以就算这题可以先把中间部分分组凑成若干个1,再与其余部分进行计算。
解:原式100(9998)(9796)(32)1=+-+-++-+ 100491=++150=练一练:989796959493929190894321+--++--++---++答案:99例(3) 1111111111⨯分析:111,1111121,11111112321⨯=⨯=⨯= 解:1111111111123454321⨯=练一练:2222222222⨯答案:493817284例(4) 1234314243212413+++分析:数字1、2、3、4,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上均各出现一次。
解:原式1111222233334444=+++ 1111(1234)=⨯+++ 111110=⨯ 11110=练一练:5678967895789568956795678++++答案:388885例(5) 339340341342343344345++++++分析:这七个数均差1,且个数为7个,所以中间数就是七个数的中位数。
三年级奥数:乘法巧算(简便计算,混合运算)中的运算技巧

三年级奥数:乘法巧算(简便计算,混合运算)中的运算技巧乘法速算主要讲乘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技巧,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计算多位数的乘法。
(1)乘法运算定律的使用(其主要的目的是“凑整”)①交换律,即找朋友凑整,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a×b=b×a;②结合律,即找朋友凑整,三个数或多个数相乘,可以调整运算顺序,积不变,即a×b ×c==(a×b)×c==a×(b×c)③分配律(一),即分拆倍数凑整,两个数的和(或差)与另一个相乘,可以将这两个数先分别与这个数相乘,然后再把两个乘积相加(减),结果不变,即(a+b)×c=a×c+b ×c分配律(二),即合并倍数凑整,两组或多组算式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可以将这个相同的数提取出来,再与其他因数的和或差相乘,结果不变,即a×c+b×c=c×(a+b)。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讲解。
找朋友凑整做乘法计算时,首先观察有没有相乘可以”凑整”的数,如果有,可以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把它们放到一起先计算;如果从题目中不能直接找到可以“凑整”的数,就通过观察把其中的一个数分解成可以与其他书“凑整”的数,然后再“凑整”。
分拆倍数(去括号)凑整观察发现括号外面的数与里面的数相乘可以“凑整”时,可拆括号“凑整”计算,拆括号时,括号外面的数分别与里面的数相乘。
合并倍数(添括号)凑整求同一个数与其他数分别相乘后积的和或差时,通过合并这个数的倍数简便计算。
有些算式中可以运用多次合并倍数凑整。
下面给大家一些练习来巩固一下。
1、计算:2×4×5×8×25×1252、计算:937×125×25×64×53、计算:125×(80+8)4、计算:1234×92+1234×992-1234×845、计算:33×33+33×33+33×33+33×336、计算:99×37+45×99+827、计算:2008×2006+2007×2005-2007×2006-2008×20058、计算:9999×2222+3334×3333独立思考完成后再对下面的答案哦!参考答案:1、1000000;2、937000000;3、11000;4、1234000;5、3300;6、8200;7、1;8、33330000乘除混合运算是我们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计算类型,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应怎样进行巧算呢?乘除巧算的基本运算性质和技巧有:(1)乘法分配律的运用①:几个数分别除以一个相同除数后的结果,可以将被除数的结果先求出来,然后再除以除数,即a÷c+b÷c=(a+b)÷c;a÷c-b÷c=(a-b)÷c;(2)乘法分配律的运用②:两个数的和(或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除这两个数,再求两个商的和(或差);(3)乘除同级运算:改变运算顺序,结果不变,即a÷b÷c=a÷c÷b或a×b÷c=a÷c×b=b÷c×a,但一定要带着符号“搬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奥数——速算、巧算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例:12×14=?解: 1×1=1 2+4=6 2×4=8 12×14=168
15×13= 14×12= 12×15= 19×17= 16×14=
2、头同,尾合十。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用0占位。
例:23×27=?解:2+1=3 2×3=6 3×7=21 23×27=621
34×36= 82×88= 51×59= 24×26= 74×76=
3、尾同,头合十。
口诀:十位相乘加个位放百位,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用0占位。
例:34×74=?解: 3×7+4=25 4×4=16 34×74=2516
59×51= 83×23= 71×31= 45×64= 16×96=
4、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解:3+1=4 4×4=16 7×4=28 37×44=1628
37×22= 64×33= 19×88= 82×77= 73×55=
5、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解:2×4=8 2+4=6 1×1=1 21×41=861
31×41= 61×21= 41×51= 51×71= 81×91=
6、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拉开,中间加。
例:11×23125=?解:2+3=5 3+1=4 1+2=3 2+
5=7 2和5分别在首尾
11×23125=254375注:和满十要进一。
26×11= 631×11= 89×11= 3729×11=
7、平方速算。
21 × 21 = 441 22 × 22 = 484 23 × 23 = 529 24 × 24 = 576 (1)求11~19 的平方:底数的个位与底数相加,得数为前积,底数的个位
乘以个位相乘,得数为后积,满十前一。
例:17 × 17= 289 17 + 7 = 24- 7 × 7 = 49 (2)个位是1 的两位数的平方:底数的十位乘以十位(即十位的平方),得为前积,底数的十位加十位(即十位乘以2),得数为后积,在个位加1。
(3)个位是5 的两位数的平方:十位加1 乘以十位,在得数的后面接上25。
例:35 × 35(3 + 1)× 3 = 12—25= 1225
(4)25~50 的两位数的平方:用底数减去25,得数为前积,50减去底数所得的差的平方作为后积,满百进1,没有十位补0。
例:37 × 37=1369 37 - 25 = 12 (50 - 37)2 = 169
注意:底数减去25后,要记住在得数的后面留两个位置给十位和个位。
例:26 × 26=676 26 - 25 = 1 (50-26)2 = 576
16×16= 15×15= 31×31= 71×71= 51×51=
17×17= 45×45= 39×39= 42×42= 28×28=
加减法的巧算。
(靠整法、凑整法、分组法、基准数法)
799999+79999+7999+799+79+7 526-73-27-26 4253-(253-158) 1966+1976+1986+1996+2006 123+234+345-456+567-678+789-890 1-2+3-4+5-6+…+1991-1992+1993 4996+3993+2992
6472-(4476-2480)+5319-(3323-1327)+9354-(7358-5362)+6839-(4843-2847)
乘除法的巧算。
(整数乘积、乘法分配律、合理拆数、商不变性质)
25⨯32⨯125 125⨯13⨯4⨯8⨯25⨯5⨯2 456⨯2⨯125⨯25⨯5⨯4⨯8
25⨯104 125⨯88 125⨯13⨯4⨯8⨯25⨯5⨯2 27⨯45+27⨯55 298×26 67×101 123×56-23×56 38×29+38×70+38 67⨯12+67⨯35+67⨯52+67 9999⨯1111+3333⨯6667 2997⨯729÷(81⨯81)
(91⨯48⨯75)÷(25⨯13⨯16) 21÷9+22÷9+23÷9+24÷9 1997×1999-199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