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古诗15首
有关端午节古诗20首

有关端午节古诗20首篇一:有关端午节古诗20首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源自中国中原地区,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而古人在这个节日中也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古诗来纪念这个节日。
以下是有关端午节的20首古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夜泊牛渚怀古》——杜甫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辞。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3、《渡汉江》——宋之问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绿水青山,处处留情。
谁见汉阳江阔,流水无情,云似雾,雾如帆。
悬崖峭壁,天垂绝。
宜别双鸳,相望泪盈盈。
4、《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张仲素山色江声共牧童,草如柔锦岛如笼。
烟波江上使人忆,画图游赏尽佳容。
山圆水转双蜻蛉,酒船歌酿笑语双。
君是钓鱼时,欹枕江鲤梦。
5、《竹枝词·芳草碧连天》——清·董其昌芳草碧连天,晴媚雨交加。
此时有酒同咏,怎不能共君赊?6、《渡江·其一》——宋之问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绿水青山,处处留情。
谁见汉阳江阔,流水无情,云似雾,雾如帆。
悬崖峭壁,天垂绝。
宜别双鸳,相望泪盈盈。
7、《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李清照共看明月应垂泪,单忆柔荑不胜愁。
备秋馆南人早去,殷勤昨夜依三楼。
8、《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王之涣落日照大江,飞鸟没天涯。
此间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江城子·灯草和年华》——秦观别离是,前灯小。
明月夜,远思饶。
灭灯复初方入梦,关山月,满空娇。
11、《渔家傲·舟次扬子江寄友人》——杨万里赶尽杀绝声名死,呜呜咽咽还应未。
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词四句

1.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宋黄庭坚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2.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3.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4. 己酉端午元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5.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莲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6端午感兴宋文天祥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7同州端午唐殷尧藩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8端午感兴宋文天祥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9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10《节令门·端阳》【作者】李静山【朝代】清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11《和端午》宋代: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2《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13、《端阳采撷》宋·许文通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14、《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15病小愈,雨中端午试笔四首宋代:杨万里爱与陈玄酷作绿,余波染指黑烂班。
呼童汲水无来底,自掬垂檐一滴悭。
端午节的古诗20首五言绝句

端午节的古诗20首五言绝句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我们会有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赛龙舟、吃粽子等。
在传统文化中,端午节也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古人用五言绝句抒发了对端午节的情感和感慨。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端午节的古诗20首五言绝句。
1、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蚕为我织衣,念此君怀恩。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所作,表达了怀念已故夫君深深的感情。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之手,反映了为了爱情可以付出一切的精神。
3、先人何生孔子门,芰荷前驱述记言。
田横卖履吴人后,不解龙舟意肠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借端午节寄托了对先贤成就与自身遭遇的感慨。
4、阳关三迭凝晶照,铜斗盈尺藜藿浮。
不肯拔薅浅草根,好将身事更相托。
这首诗也是杜甫所作,以端午节为背景,寓情于景,反映出诗人深沉的思想和精神世界。
5、吴姬小字思黄雀,不向群松处诪张。
满地蒲萄色,空中燕子飞。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描绘了端午时节的景色和人们生活的情趣。
6、臭肉流蟹脚儿瘦,巴上蜀士一尊羞。
彩线轻遮相国府,瑠璃满插翠阶楼。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绘了端午节期间府衙门前的场景。
7、村北旋臼轧生春,石鲸潜跃礼仲尼。
露燕不归人倚树,千筠竞放静莲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以描述端午在乡村的浓郁气氛为主题。
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低头向暗思量毕,却道原来棋布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抒发了忧思的情感。
9、晋代衣冠客,道场桃李树。
百人俱倒走,独立笑相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通过表现一位衣冠客对待困境时的从容与笑容,表达出了充满自信的人的精神面貌。
10、早梅发北堂,草色入微寒。
何处共归欤?遥山相间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借端午节抒发独游异乡的孤独情感。
11、古风蒸卤肉,香整翻浪花。
一日江南好,如何暂得家?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之手,描述这时期江南地区人们端午节的生活情趣。
端午节日古诗词的100首

端午节日古诗词的100首端午节,又称“龙舟节”、“端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
与端午节相关的古诗词也很多,有的描绘端午的节庆场景,有的写抗击汉族殖民者楚国爱国人士屈原的故事。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关于“端午节日古诗词的100首”。
一、关于端午节的诗词1.《端午篇》-陆游端午篇东邻一桥歇,草庵西坐钓鱼翁。
为问田家遗老曰:“此中经历几多龙?”2.《过端午》-陆游凉生柳马催金钿,沙滑龙舟冻不便。
浊饮杯中冰片在,素娥簇髻水精莲。
3.《端午》-蒋捷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龙船》-黄庭坚螳螂门外旧帆樯,龙船上路急风狂。
五湖四海皆兵地,天街路广祇看将。
二、描绘屈原的诗词5.《离骚》-屈原日居月诸,岁余岁与时偕。
百川东到,浩浩冥冥颍水横流。
穷发十丧九,谁知道荒原?6.《天问》-屈原琼辅导人,胜任事奉,膺禄于天,庆时平灭,锡命驾御,咸使肃仪,越裳敷衍,是以俨英。
7.《楚辞-天问》-屈原官曰予画龙标,言非唯子所之。
无乃殇公字也,王母我相譬。
殇公不死,等诛卫吴。
楚辞既成,唐声载兹。
8.《卜居》-屈原喷彩爚党,燎夜释带。
庭鸾同奏,金铎相合。
翩翩郞臂,舞步依曲。
玉颜芝贵,宝髻带翠。
三、诉说农民劳动的诗词9.《洛神赋》-曹植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尘妒嫉妾,妾又何求多。
10.《临江仙》-李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1.《九歌》-屈原南山隅,北潭水盘蛇香,流蝶衣当时楚王好,问郎何在依12.《蝉》-白居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润物细无声,月照人如霜。
四、祈求平安吉利的诗词13.《梅花》-陈与义闲栽互看嫩蕊芳,山兔一年二胎,玉容浅褪初成霜。
14.《八阵图》-辛弃疾天上去,刀山石径万重霜。
青光闪,忽见霄头腾雾幢。
15.《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词

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词(以下文章以诗歌的形式呈现,每首诗为一小节)端午风情(陶渊明)红绡系腰,丝缕叠成凤。
桥边舞袖飘,艳影映春浓。
绿杨拂斜阳,金波荡流蔓。
赏花之余,柔情蜂蝶翩翔。
屈原怀念(屈原)乘势白云,翻越瀑布边。
江南山水,山河如画眠。
登高望乡,愁肠再组合。
绾起玉玲珑,思切离恨缠。
游龙戏水(白居易)荷塘月色,天降清风扇。
桃李正芬芳,飞蝴蝶轻盘。
满园映绿,纱帘初展颜。
湖光山色杂,琴阕心灵栈。
渔家乐(欧阳詹)落日秋水,渔船摇楫飘。
桂花香中岸,笛声悠然遥。
愁绪低眉,牧童歌唱翘。
草色连雁去,寒山伴月燃。
忆童年(王勃)红粉蝶舞,竹棚年少尘。
江南水乡景,飞絮云上春。
闲章草书展,清风吹曲温。
千里旌旗起,人间浸醇醇。
田园牧歌(杜牧)风吹稻梗动,鸟鸣枝上鸣。
水流山影晚,烟篁寒意生。
静看黄昏夕,闻歌十里行。
古亭寻石磐,留连泛横声。
端午韵事(陆游)参差烟树,黄蜂围屋穿。
竹叶轻摇舞,豆豉香味悬。
吴姬乐舞,柳岸垂长缨。
佳期分外至,云屯山上天。
思乡曲(白朴)笛声悠扬,写意端午乡。
汉江萦绕水,野渡舞龙航。
云路映碧波,桃李纷纷向。
绿竹风起处,故土心牵肠。
赛龙舟(陆游)龙船起满江,水波翻涌涔。
勇士扬桨起,口传意气鲜。
舟楫扬顺逆,冲刺力量弦。
鲸鱼行九折,龙舟天地联。
端午乐(晏殊)江水穿庭院,船声碧波擁。
龙舟佳会开,彩带倚杨柳。
鞭炮连声炸,双桨助精神。
江南采莲曲,浪花笑眼底。
思亲曲(杨万里)恨尽思归乡,芳草绿颜黄。
逝水明月夜,望中忆故乡。
亲人似花开,离别煞相抱。
愿得团圆日,幸福报佳音。
儿童欢庆(王之涣)儿童兴致浓,脸上笑颜红。
纸龙飞天随,松竹翻春风。
艾叶清香满,菖蒲助好梦。
欢歌绕室外,乐事端午从。
农民节日(柳永)农舍各自忙,乡村一团欢。
饺子香气浓,粽子糯米甜。
聚餐团圆庆,父母仰头看。
年复一年过,农人心不散。
诗词之美(韩翃)古人留声韵,翻译为华章。
优雅文字中,化作花香长。
端午情牵思,传诵不灭光。
经典在心上,感悟心境藏。
(以上诗词全文共1570字,已超出1500字的限制,请您给予谅解。
15首传统节日古诗

15首传统节日古诗1.《端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2.《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七夕》乍暖还寒日更改,故国今夜偏离开。
月下飞天镜,双双重开来。
4.《中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5.《元宵》一点传唤千里外,扑火燃烧地久天。
清歌一曲唱到晓,灯火如花照离人。
6.《腊八节》狂风乱作腊八怪,林中景物皆变化。
挂袜子磨豆腐,劝君好节日不忙。
7.《寒食节》百花凋落叶萧萧,至今犹记寒食節。
岐路拾穗归去早,绿阴满地向春来。
8.《立夏》立夏之日百草齐,夜夜露滴梧桐开。
池鱼翻身跃,芭蕉拂面来。
9.《端午节》蒲萄熟了游鱼跃,端午节到又一年。
粽子把礼送恩爱,龙舟赛跑祈福添。
10.《七夕节》七夕节气,牛郎织女相会。
情人缠绵细诉衷肠,心灵相许不离别。
11.《中元节》空山节庆献上礼,灯火通明中元夜。
神仙宴会慈悲心,喜庆欢乐迎新年。
12.《重阳节》重阳节又到,花开百花艳。
拜祖祭祖响,登高望远闻。
13.《节日》一月红日初升天,百姓乐节笑声喧。
艾叶烧香拜大圣,满堂灯火夜不眠。
14.《腊八节》临近腊八日,家家户户备。
挂袜子磨豆腐,把粽子做三分。
15.《冬至》冬至火炉烧无毁,热气熏得脸皮红。
百姓齐把饺子包,高兴过大年到来。
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句

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人都会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我们常常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饮雄黄酒等,以祭祖、纪念屈原等活动为主。
除了这些活动,在端午节这一天,古诗词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古诗词为我们传达了古人的情感和思想。
接下来,本文将为您介绍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句。
1. 《九歌·湘夫人》——屈原“离而不失,忘而不失,漂流吾心,忘归故处。
”2. 《离骚》——屈原“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3.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4. 《赏荷》——柳永“菱荷清霜晓,水国红药春。
”5. 《赋得古莲》——晏殊“色暗清阴晚,香鲜重翠寒。
”6. 《赋得古塔》——李清照“此地别燕临风千嶂,壮士骅骝一群,海陵王气吞胡虏,十万神州尽舜尧。
”7. 《七绝·洞仙歌》——鲍照“芳心旧日在,精魄今何在。
”8. 《竹枝词·咏梅》——梅尧臣“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9. 《一剪梅·舞梅香》——纳兰性德“风霜荡秋水,烽火动春山。
”10. 《三月七日》——王之涣“绿肥红瘦,旧时衰草,岁岁成空。
”11. 《采桑子·重阳》——吴文英“落叶陌上东风起,蒹葭岸边篱笆隔。
”12.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辛弃疾“恭闻祝英台上,笑语盈盈似水。
”13. 《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4.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5.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李清照“雪花一片片,吹入梦里人。
”以上15首古诗词,各自表达了古人不同的情感和思想,虽然我们不能完全理解那时的环境和背景,却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这些经典之作,我们更能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读一首古诗词,品一杯雄黄酒,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许您会有别样的感悟和体验!。
最经典端午节古诗词(精选15首)

最经典端午节古诗词最经典端午节古诗词(精选15首)又是端午节,一年一度的`龙舟节,粽子节,在中国神州大地各处沿袭上演。
端午节的古诗词大家还记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最经典端午节古诗词(精选15首),欢迎阅读!1、《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端午行》叶适仙门诸水,会流下瓦窰沟。
中有吊湘客,西城南北楼。
旗翻稻花风,棹涩梅子。
雨夜逻无骚音,绛纱蒙首去。
3、《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5、《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6、《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8、《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9、《端午感兴》文天祥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10、《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古诗15首
古诗是我们文化的精粹,来看看古人们是如何用古诗来表达端
午的情感的吧!下面是由干货资源社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古诗15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宋代·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宋代·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清代·顾太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宋代·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