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

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汽车电子是现代汽车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的助推器,是未来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发展的新引擎。具有良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电子信息产业是市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已经跻身全国第二方阵,城市汽车保有量位居全国第二,但汽车电子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产业链尚不完善、创新和投入不足、配套能力还较弱等问题。根据《关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新型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市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19-2025)》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决策部署,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顺应未来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发展的演进趋势,以信息通信技术(ICT)和汽车产业的融合创新为主线,着力提升关键环节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引进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着力构筑完善技术创新协同体系,推动未来汽车业务模式演进,着力打造专业园区开展应用示范,引领构建汽车电子特色生态,把汽车电子产业打造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发展目标

1

按照起步培育阶段统筹布局、产业强基,提升发展阶段创新突破、规模聚集的实施策略,区域协同、错位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市汽车电子产业规模超过1200亿元。

起步培育(2020-2022年):统筹布局、产业强基。全面布局建设汽车电子核心产业园及拓展配套区,打造全国未来汽车业务创新先行区。一是加快经开区、东部新区智能网联示范产业园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依托高新区、天府新区打造车载软件创新产业园,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依托东部新区、天府新区打造未来汽车电子创新产业园,提升重大项目承载能力。二是打造高新区和崇州市汽车电子元器件、双流区车载通信及信息安全、邛崃市新能源新材料等3个拓展区,提升本地配套保障支撑能力。三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着力引进汽车电子零部件系统总成、车载芯片、车载传感、车载通信以及软件算法等研发机构和创新型企业,支持建设产融协同创新中心,强化人才培养引进,加快提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能力。

——企业培育。引进全球汽车电子百强企业的研发和生产基地15家以上;培育100亿元级企业1家以上,10亿元级企业达到10家,亿元级企业达到100家,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新材料创新型企业20家以上;三大核心产业园企业数量超过60家,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全市汽车电子产业2

总规模达500亿元1。

——产链配套。引进和培育车载芯片、车载显示屏、车载传感、软件算法以及电池、功率半导体等产业链上游配套企业20家以上,大力提升现有整车厂的本地配套水平,力争实现本地汽车电子整零配套比达到1:0.82;引入和培育一批面向车规级检测认证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载体建设。完成1100亩智能网联示范产业园、750亩车载软件算法创新产业园、700亩未来汽车电子创新产业园的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在东部新区建成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以上,东部新区的人才公寓及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环境基本完善。

——创新能力。推动建设1个国家级汽车电子产品检测认证平台;在三大核心产业园建设1个汽车电子协同创新中心、1个汽车电子产品测试与应用推广展示体验中心;三大核心产业园引进10名以上高端人才、30个以上创新团队;本地企业与高校院所产业化合作项目达8个以上。

——应用场景。在智能网联示范产业园、未来汽车电子创新产业园建成面向智能网联和新能源的基础道路设施和环境,建成示范性封闭测试场、5平方公里以上半开放式体1测算依据:2018年成都市汽车整车产值约1600亿元,以目前汽车电子占整车价值比重25%、并按照本

地整零配套比0.4测算,2018年成都市汽车电子产值约为160亿元。考虑到全球汽车电子10%的年化增长率(来源:Gartner、IHS),且到2022年本地整零配套比达到更为合理的0.8为目标,2022年汽车电子产值接近500亿元。

2整零配套比:指汽车整车产值与汽车上游零部件产值的比例。

3

验区和150平方公里以上城市级车联网综合示范区;经开区和东部新区,打造覆盖封闭和半封闭测试场、城市综合道路、城市快速路和高速路等场景的智能网联测试和应用示范,争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依托机场、公交线路、物流园区等特定场所打造出一批自动驾驶出租车、智慧公交、无人接驳等面向智能网联和新能源的未来智慧交通典型应用示范解决方案,车载网联通信、影音娱乐以及UBI保险、紧急救援等基于车联网的信息服务的新车市场普及率达到30%以上。

提升发展(2022-2025年):创新突破、规模聚集。汽车电子成为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一是经开区、东部新区智能网联示范产业园和基础及配套设施全面完善,东部新区、天府新区未来汽车电子创新产业园全面投入运营,项目承载能力全面提升。二是三大核心产业园及拓展配套区形成涵盖“信息娱乐、车载通信、车身便捷”的车载电子和涵盖“高级辅助驾驶、动力传动、底盘安全”的车控电子两大完整产业链,聚集全市70%以上的汽车电子企业。三是车规级汽车半导体元器件设计制造、系统零部件集成、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开发等关键环节形成国内市场竞争力;汽车电子零部件系统总成、车载芯片、车载传感、车载通信以及软件算法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运、实现达产;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新能源、汽车即服务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注册、加快建设。4

——企业培育。在蓉落户的全球百强汽车电子企业达到25家以上,智能网联和新能源领域的汽车电子独角兽企业超过5家,100亿元级企业2家以上,10亿元级企业达到15家,亿元级企业超过200家;三大核心产业园内落户企业数量超过150家,产业规模超过900亿元;全市汽车电子产业规模超过1200亿元。

——产链配套。汽车电子产业链关键环节进一步壮大,检测认证等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基本完善,IC设计、分立器件和代工与封装测试等上游基础配套能力齐备,高级辅助驾驶、信息娱乐、动力传动等核心汽车电子系统产品的本地化配套率大幅提升,有效融入全球汽车电子供应链体系,本地汽车电子整零配套比达到1:1。

——载体建设。累计完成6600亩智能网联示范产业园、750亩车载软件算法创新产业园、3800亩未来汽车电子创新产业园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东部新区可用于承载汽车电子产业的标准厂房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智能网联示范产业园、未来汽车电子创新产业园的基础道路设施建设基本完善。

——创新能力。引进国内外整车及汽车电子龙头企业研发中心4家以上,推动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国家级行业组织和专家团队在蓉设立教学和科研机构10家以上,推动本

5

6

地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项目15个以上,三大核心产业园区吸引全球领军人才达20人以上,创新团队超过50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超过5个,形成并成功转化一批专利,培育出一批关键软硬件产品。

——应用场景。持续完善和扩大城市级车联网综合示范区的功能和规模,建成200平方公里智慧交通生态圈,建成1-2个“人-车-路-云”高度协同的智慧交通应用示范项目。建设车联网云控平台、车用高精度时空服务系统和高精度地图系统基础设施体系,形成大规模开展智能网联和新能源城市级规模测试及应用推广能力。车载信息娱乐服务、车联网维修诊断、保险救援等后市场服务业态在新车市场的普及率达到50%以上,基于车联网的信息服务基本普及。

图1 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推进体系

未来十年,力争全市汽车电子产业规模突破3000

亿元,

汽车电子产业成为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撑,产业规模总体量、骨干企业聚集数、产业链条完善度、技术创新领导力、应用场景示范性全面提升,形成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汽车电子产业生态,成为具有全球显示度的汽车电子创新中心和研发制造基地。

三、发展重点

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前瞻性布局,按照技术、产品、服务三个层次,推进突破智能技术、网联技术、新能源技术和基础关键共性技术等四个方面核心技术,大力发展半导体元器件、零部件系统、软件及算法等三大领域重点产品,加快培育基于智能网联的智慧交通服务、新能源服务和车联网信息服务等三大类别新型服务业态,构建以未来汽车业务为特色的新型汽车电子产业体系。

7

图2 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核心架构

(一)核心技术。智能技术。视觉识别及跟踪、三维点云处理、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等计算机视觉技术;全球卫星导航、实时动态差分、惯性导航、高精度地图以及组合导航等定位技术;特征级和数据级多车载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全局路径规划、局部行为规划和轨迹动作规划等智能技术;线控转向、线控制动及新型控制算法等控制技术;语音交互、车载增强现实、驾驶员状态监测等人机交互技术。网联技术。高速率车载以太网、车内高速无线通信等车内通信技术;5G、蜂窝车联(C-V2X)等车外通信技术;车路协同感知、移动边缘计算、远程驾驶等车路协同技术。新能源

技术。碳化硅、氮化镓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技术;石墨烯电8

池等新型储能材料技术;高比能量、高安全锂电池技术;电池均衡和热管理技术;分布式电驱动和电控技术;电动车底盘一体化集成技术;双向充放电、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等充电技术。基础关键共性技术。车载操作系统、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电子和总线协议规范、车联网云控平台、道路基础设施以及测试验证技术、车联网通信安全及认证技术等。

(二)重点产品。半导体元器件。发动机控制、电池管理等功能芯片,具备AI计算能力的车载主控计算芯片,CMOS及MEMS关键感知器件,柔性及异形车载屏幕,C-V2X3通信芯片及模组,高速率信号连接器,功率半导体,高压大功率电气连接器等。零部件系统。高级辅助驾驶系统、高分辨率车载摄像头、高线束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精度导航及定位等先进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域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等车载计算平台;基于5G及C-V2X的T-Box、车载单元(OBU)、智能网关以及路侧单元(RSU);中央控制系统、车载抬头显示、智能座舱等信息娱乐系统;线控转向、线控制动、主动悬架等底盘控制系统;高效率永磁同步电机、轮毂电机、电磁变速器等动力传动产品;新型高比能量动力电池单体、电池包和电池总成;紧急制动、驱动防滑、碰撞预警、车身电子稳定控制、变道辅助等高级主动安全系统;3C-V2X:是指基于3G/4G/5G等蜂窝网通信技术演进形成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车辆与一切事物相连接,

其中C代表蜂窝网络,V代表车辆,X代表任何与车交互信息的对象,当前X主要包含车、人、交通路侧

基础设施和网络。

9

智能车灯控制、高效电动车空调系统等车身电子产品。算法及软件。符合AutoSar标准4的汽车电子开发软件,车载操作系统、功能软件、自动驾驶算法、中间件等基础软件;虚拟路测、仿真试验、平行测试等自动驾驶测试环境;车载导航、驾驶状态监测、车载支付、车载办公以及网络安全防护、漏洞挖掘、入侵检测和态势感知等应用软件,信息加密、访问控制、完整性检查等软件算法。

(三)新型服务。智慧交通服务。面向智能网联的基础道路和网络通信环境,行人预警、车辆碰撞预警、信号灯协同控制、动态潮汐车道、协同式自适应巡航、高速不停车收费等车路协同服务,无人配送、无人清扫、无人接驳等低速慢行自动驾驶应用,编队行驶、自主泊车、无人公交、无人出租车等城市道路的自动驾驶应用。新能源服务。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站及换电站部署建设,充电预警、充/换电调度、驾驶行为优化、无线充电、双向充放电、动力电池回收等新兴业态。车联网信息服务。车载影音娱乐、车载通讯、移动办公、共享出行、车联网UBI保险5、远程车辆诊断、紧急救援、OTA升级6、车联网服务平台和车载通信终端安全评

4AutoSar标准:AutoSar(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由全球汽车制造商、部件供应商及其他

电子、半导体和软件系统公司联合建立的致力于制定汽车电子软件标准的联盟,面向汽车工业开发出的开放的、标准化的软件架构及标准体系。

5车联网UBI保险:UBI(Usage-based insurance),利用车联网技术,实现基于用户驾驶行为的车险业务,根据驾驶习惯、驾驶技术、车辆信息、驾驶经验等使用习惯制定相应的保费。

6OTA升级:OTA(Over The Air)空中下载技术,指通过无线通信的空中接口实现对终端软件及数据的更新维护升级等服务。

10

估评测等信息服务。

四、发展布局

按照“三园三区”总体布局(图3),分别打造汽车电子产业三大核心产业园和三大拓展配套区。

图3 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一)核心产业园

1. 智能网联示范产业园。主要依托汽车产业功能区及简州新城,重点布局车载传感器、车载计算平台、线控底盘等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系统,发展电池、电机、电控的三电系统以及充电机、逆变器等新能源产品,规划建设智能网联封闭测试场、半开放体验区及公共开放测试道路。

11

2. 车载软件算法创新产业园。主要依托新经济活力区和科学城,重点布局汽车芯片设计和感知决策算法软件,发展车载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和高精度地图等基础软件服务。

3. 未来汽车电子创新产业园。主要依托简州新城,重点布局汽车智能计算平台、高端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车载以太网、智能网关等核心车控系统,发展车载流媒体与增强现实显示、智能人机交互、激光照明等智能座舱及车身电子系统,发展多功能天线、OBU7等车载通信系统。

(二)拓展配套区

1. 汽车电子元器件拓展配套区。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高新区西区),布局发展计算处理芯片、通信芯片及模组、车载微控制器(MCU)、车载屏幕及相关半导体器件的生产制造。

2. 新能源新材料拓展配套区。依托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布局发展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电池材料、功率半导体等新能源配套及应用产品、电子信息材料及应用。

3. 车载通信及信息安全拓展配套区。依托芯谷,布局发展5G、C-V2X车载通信芯片与模组、卫星导航以及加解密、

7OBU:OBU(On board Unit),指汽车上搭载的车载电子系统单元,通常指车载通信设备。

12

权限管理、数据分级、安全认证、隐私保护等车联网信息安全产品及服务。

五、重点任务

(一)聚焦关键短板环节实施强链补链

一是重大项目投建促建。促进华为鲲鹏生态基地、国民天成化合物半导体生态产业园、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研究院、清华云科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中心及测试平台、锂动力电源系统研发生产等XX个重大项目落地注册、加快建设。二是关键环节靶向招商。深化与华为等ICT企业的战略合作,动态更新全市汽车电子招商地图,按图索骥,分批次、按年度确定招引重点,实施靶向招商,在“三园三区”产业园引进一批汽车电子关键领域具有标识意义的重大项目。三是配套体系强链补链。依托龙头企业生态牵引,切实提升半导体元器件、零部件系统、软件及算法、智慧交通服务、新能源服务、车联网信息服务等六大领域产品及服务的本地配套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

(二)聚焦未来汽车业务推动协同创新

一是打造一流人才队伍。充分发挥“蓉漂计划”、“蓉贝”软件人才计划等引导作用,落实产业生态圈人才新政,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技术型、专业型、复合型人才;支持在蓉高

13

校联合骨干企业、科研院所打造一批汽车电子新工科项目,创建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二是建设协同创新平台。依托整车企业,在高级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线控系统、动力传动和新能源等领域,支持建设一批优质企业技术中心;按照企业主导、高校院所参与、政府引导支持的原则,建设若干汽车电子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平台与应用推广中心;推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国家级专业机构来蓉设立分支机构。三是建设行业服务体系。强化跨部门跨领域协同,推进试车场、智能网联测试场、碰撞线、电磁兼容实验室等测试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标准化引领,推动开展高级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车联网以及新能源等车规级创新产品认证,建设国家级汽车电子检测认证中心。

(三)聚焦基础设施保障加快载体建设

一是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实施“三园三区”要素保障能力提升工程,高水平推进专业园区的道路、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才公寓、学校、医院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建立起企业公共服务、生产服务配套和生活服务配套的完整体系。二是建设试点示范载体。推进在未来汽车城、天府新区、东部新区等重点区域划定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范围;加快基于5G、C-V2X的道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对交14

通信号灯、路侧传感器等设施实施数字化改造;推动差异化配置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高效的充、换电网络;加快建设车联网大数据服务平台、车联网云控平台、车用高精度时空服务系统和高精度地图系统等服务平台,加快部署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差分基站等基础设施。

(四)聚焦典型应用场景进行示范推广

一是智能网联业务应用示范。重点推广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十字路口行人预警、车辆碰撞预警等安全预警服务,车辆编队行驶、不停车收费等高速公路应用服务,无人配送、无人清扫、无人接驳、自动泊车等低速慢行自动驾驶服务,无人公交、无人出租车等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二是新能源服务应用示范。重点推广智能充/换电调度、双向充放电等电能应用服务,固定车位无线充电、高速公路移动充电等新能源服务模式。三是车联网信息服务应用示范。重点推广信号灯协同控制、动态潮汐车道、驾驶行为优化、安全监控等信息服务,远程诊断、紧急救援、OTA升级等车辆远程服务,基于5G、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车载通讯、影音娱乐等车载视听服务。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5

一是落实专班推进。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工作推进专班,把推进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纳入市软件产业发展推进领导小组议事日程和市政府主要领导督办工作内容。二是强化区域协同。强化市、区协同,借力省市促进区域协同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合作的工作机制,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推动成渝合作共建先进制造业(未来汽车业务)集群。三是加强目标管理。不断强化全市发展共识和推进力度,按年度分解发展任务和工作目标,制定推进工作方案,加强督导督查,统筹推进功能区布局、招商引资、企业培育、政策扶持、应用示范等重点工作。

(二)加强政策扶持

一是对上争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布局,切实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西部大开发、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等税收优惠政策,更多争取省级工业发展资金等对汽车电子关键产品研发、应用示范等项目的支持。二是加强市级引导。落实好《关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新型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措施》《市支持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系列政策,切16

实兑现政策红利。三是加强功能区配套。推动重点布局区(市)县和功能区制定出台有针对性的专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形成推进合力。

(三)加强政务保障

一是科学服务管理。加快研究制定自动驾驶公共开放道路测试规范,建立涵盖安全风险评估、情报监测共享、事件通报、应急处理和责任认定等环节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与车联网安全管理服务体系,建立汽车电子检测认证和应用示范管理体系。二是加强合作交流。筹建未来汽车业务发展联盟,联合龙头企业拓展汽车电子国际交流合作渠道,支持举办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论坛、数字车载供应商峰会、智能网联汽车大赛等产业交流活动。三是扶持创新创业。创新政府、科研机构、汽车企业合作运营模式,鼓励合资成立科技创新公司、创投基金公司,加快汽车电子产业孵化器、创业园等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环境。

(四)加强运行监测

一是加强行业统计。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统计调查制度》,形成一套规范化的汽车电子行业统计方法制度,科学客观分析掌握汽车电子产业运行态势。二是实施发展评估。开展与专业研究机构合作,组建汽车电

17

子产业发展专家咨询组,准确把脉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动态、路径和战略,科学指导产业发展;围绕政策法规、产业规模、市场主体、重点产品、技术专利、标准规范、专业人才、创新中心等方面,评估发展推进成效,发布《市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报告》。

18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7年12月24日 1

内容提要 0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分析 0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03中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建议 2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的领先优势 3 GWh 2016年约占全球出货量60% 新能源汽车产销和保有量第一 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一公共充电设施建设数量第一 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三个世界第一 01现状分析——车辆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的领先优势 4 (新能源乘用车) 01现状分析——车辆

2017年中国继续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1-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49万辆,同比增长45.4%,市场占比2.1%,其中,10月销售9.1万辆,同比增长106.7%。 1-10月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 单位:万辆、%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及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新能源汽车正在由以公共领域为主消费,转向私人领域为主的消费。 01现状分析——车辆 5

中国燃料电车技术应用开始起步 01现状分析——车辆 我国高度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将其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重要方向之一。现已初步形成整车、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的技术体系,具备小规模产业化条件。经过奥运会、世博会示范运行,已有15款车型进入《公告》,累计生产 192辆,已发布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等 20项国家标准。我国采用 金属板电堆和石墨及石墨复合板电堆两种路线,燃料电池系统以自主集成为主。我国现已建成加氢站8座,运营2座,佛山、云浮、上海、沈阳等地区都在积极布局氢能供应链体系。

武汉汽车产业企业

武汉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一、行业概况 2006年,武汉市汽车工业发展壮大,整车生产基地初步形成,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迅猛,形成比较完整的生产部局,汽车产业具规模。截止年底,全市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产业(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127个,其中,整车生产厂4个,改装车生产厂17个,零部件生产厂106个。全行业实现总产值26亿元。 二、整车及改装车龙头企业的情况 整车生产企业显现龙头地位。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加大技术改造投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在产业链的发展中始终发挥龙头作用。该公司引进pfn公共平台(ml级普通型轿车)和一个小轿车公用平台,通过技术消化吸收,提升了研究开发能力;引进组建整车生产企业,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通过引进合资、资产重组,已有东风本田汽车(武汉)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电动车辆有限公司等4个整车生产企业集中落户在武汉经济开发区,发挥出企业群的聚集效应,成为全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改装车生产企业成为汽车产业一支重要的力量。2004年,全市生产改装车有的武汉公用客车厂、武汉市市政环卫机械有限公司、湖北建设机械有限公司、武汉神骏专用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17个企业,主要生产城市公交客车、高级豪华客车、轻型客车、中长途客车、罐式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散装水泥运输车及其他专用车辆,年产量达一万余辆。 三、零部件行业的情况 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步伐加快。2006年,武汉市新境汽车零部件企业31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5个,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有19个,过1亿元的有11个;其中60个企业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配套,产品达600余种,初步形成机械、电子、化工纺织、塑料5大序列产品其各类已由单一产品发展到系列产品,基本部件发展到总成部件,产品结构得到了优化升级。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和美国 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通用(美国第一大汽车企业)和克莱斯勒(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破产以及民众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有关。而中国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潜在内需的激发,虽然汽车出口量方面呈现了下滑,但是整体的产销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中国市场由于其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强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世界各大知名汽车制造商争相登陆的“诺曼底”战场,在华的投资逐步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自主创新,很多新兴的汽车制造商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等等。 从动力技术方面来看,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的先进柴油机技术、美国的燃料电池技术;都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虽实现了小规模的海外并购(2009.6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HAMMER ;2009.12,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2009.12,北汽控股收购萨博SAAB部分整车平台和技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外把持的一线技术对我们仍是封锁的,我们得到只是别人的一小部分、次先进的技术,而现阶段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企业与国外企业抗衡。以石油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为信号,全球的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竞争,动力电动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制高点。而在这方面,我们和国外至少可以做到同时起步,应该加大投入开发,争取主动权。除了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指引,企业本身要兼具这种长远的眼光,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升到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度,争取在下一轮竞争完全到来之前,赶超国外一线企业。 关键词;一,现状分析 <1>优势 <2>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 三,发展建议 过去十年我们见证的是中国汽车消费的巨大变化,整个十年的消费需求特征我们用一个价值观来概括就是进取。中国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整个社会属于动态向上不断改变的。反应在汽车消费上已不仅仅是一个精英消费,而慢慢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汽车产业达到千万辆的时候,我们不要为取得的成绩所骄傲,要看到存在的大量结构性问题。只有在有危机感的情况下,才会有扎扎实实的心态。中国汽车工业需要有危机意识,只有这样才会有更长久的发展。 而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以下的优势:

东莞市汽车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附件: 东莞市汽车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东莞市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东莞市汽车产业由汽车制造业、摩托车制造业、零部件制造业和相关产业构成。据调查回收表格统计,至2004年底,我市汽车产业共有生产企业95家,其中汽车整车生产企业5家,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3家,主要零部件生产企业87家;外商独资企业45家,中外合资企业6家,内资企业44家,外资和民营企业基本各占一半。企业从业人员共有10529人,其中技术人员987人,占行业员工总数的9.4%;全行业资产总额26.8亿元,负债总额13.4亿元,行业资产负债率50%。2004年,全市汽车产量1119辆,摩托车产量22360辆,同比分别下降3.9%和2.9%;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73亿元,销售收入38.48亿元(其中,零部件销售收入34.74亿元),出口总值24.74亿元,利税0.8亿元,同比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市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4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有4家,包括:东莞友华、东坑歌乐、京滨电喷、东莞永强,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有23家。(详见附件1:东莞市年销售超千万元汽车工业企业一览表)

(二)产品结构。我市汽车产业主要零部件产品有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汽车车身零部件、汽车底盘零部件、汽车电子电器及摩托车零部件等。目前,我市零部件制造业已有一定的基础,而汽车及摩托车整车制造业则基础薄弱、规模不大。从主要产品产值构成上看,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96.1%,摩托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3.9%。从资产总额上看,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92.6%,摩托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7.4%。从利税总额上看,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92.8%,摩托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7.2%。从出口总值上看,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99.3%,摩托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0.7%。数据分析显示,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相对较强,2004年全市汽车产业出口总值247409万元,其中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总值245611万元,占99.30%。(详见附件2:东莞市汽车产业行业细分对比表及附图) 我市在汽车整车生产方面虽然乘用车、商用车和挂车三个大类都兼有,包括旅行车、客车和专用车均有生产,但目前正常生产的只有东莞永强和东莞卢森宝亚永强两家公司。东莞永强是我省载货类专用车重点生产厂家之一,企业在产车型51个,主要产品有罐式车、自卸车、集装箱运输半挂车,其中以罐式运输车销量最大,年销量在1500辆左右,年销售收入3亿元。奥地利卢森宝亚国际有限公司及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合资的东莞卢森宝亚永强消防汽车有限公司的消防车项目前景看好,但目前尚处起步阶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一、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趋势及汽车需求增长的国际格局 汽车产业的全球化集中体现在特征上:一是汽车产业链,包括投资、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研发等主要环节的日益全球性配置。例如,过去跨国公司在本国建立、保持研发机构,对于目标国市场采取复制产品的方式进行投资,而现在则采取将各个功能活动和能力分配给全球市场的方式。由此导致了新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模式的出现,特别是整车装配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呈现分离趋势,零部件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零部件企业与整车装配企业之间以合同为纽带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日趋明显。整车制造企业零部件的全球采购以及零部件工业的国际化,模糊了汽车产品的“国家特征”,使其成为了典型的全球化产品。二是巨型汽车企业之间的大规模重组,形成了“6+3”的格局,9大汽车集团的产量已占世界汽车产量80%以上。汽车企业在全球的大规模重组实质性地改变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产业竞争模式和产业组织结构,并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以往的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面临严峻挑战。 从汽车产销量的地理分布看,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严重的市场疲软,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形势看好。在亚洲,韩国、泰国和中国等以其良好的成长性和巨大的潜力,继续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亮点。据预测,从2002年到2010年,全球汽车产量将增加1100万辆,亚太地区将新增7百万辆以上,占到65%,而其中将有一半来自中国。 二、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和市场结构变化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轿车开始进入家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增长最为迅速的市场,对全球汽车产业产生的巨大影响力。2002年全年累计生产汽车325辆,比2001年同期增长38.49%,销售汽车324.8万辆,比2001年同期增涨37.1%,完成工业增加值1515亿元,同比增长60.94%。汽车消费成为拉动2002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具有法人地位的汽车生产厂有120余家。2002年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汽车集团生产集中度为57%,比2001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中国轿车由于企业进入和竞争激烈,销量前3位的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占总销量的53.4%,比2001年前3名的市场份额下降了6.8个百分点;其他各类汽车的生产集中度总体来讲较之2001年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就单个企业规模而言,中国汽车工业的前4名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4大集团汽车生产能力在30万--60万辆之间,规模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尽管如此,与世界级的汽车生产企业相比较,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规模仍然偏小。 市场激烈竞争带来的直接影响,一是促使汽车价格持续下降,最终达到合理价位;二是竞争领域不断扩展,不仅包括产品价格、质量、性能,而且涉及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市场应变能力等各个方面;三是技术进步、产品研发将成为竞争焦点。通过充分而有效的竞争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势不可挡,并将成为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中国汽车工业市场空间、投资机会与盈利前景预测 未来时期随着影响中国汽车需求市场的价格、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汽车信贷、消费环境的改善,特别是跨国公司主导下的汽车合资企业不断在全球同步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将对未来市场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预计今后10年—15年中国将成长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年销量达到1700万辆,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 近年来,跨国公司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推动了国内汽车业新一轮的兼并重组热潮。预计今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角逐将更加激烈,国内几大汽车集团依托跨国公司迅速扩张,将进一步加速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兼并重组,市场格局剧烈变化,投资并购机会将不断涌现。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的整体利润率高于国际水平,随着产品价格的下降,这极可能降低行业利润率,但在价格下降的同时,成本、费用也有较大下降空间,利润总额等总量指标可能保持,甚至有可能提高。国家进一步降低一些税费,将为行业内大部分企业提供降价空间,如果产销规模能随降价得到有效扩大,规模效应将发挥出来,会使行业效益保持在较好水平。同时,零部件进口关税的下降,将使一些厂家进口成本有所下降,对采用进口部件较多的中高档产品影响更加明显。我国汽车行业中的轿车工业发展最为迅

汽车行业研究报告-行业发展概况

汽车行业研究报告--行业发展概况 (一)行业架构和隶属关系 1 .隶属关系 中国汽车行业的现行主管机构是国家机械工业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咨询公司及中国汽车报社均隶属于机械工业局;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为机械工业局挂靠单位;原有的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名称保持不变,仍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 2 .组织结构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组织结构分为三个层次,主要包括: ( 1 )计划单列企业集团(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东风汽车集团、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和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以及京、津、沪等地方企业集团;( 2 )集团控股企业及联营企业;( 3 )其他各类独立的企业。 中国汽车工业的空间分布比较分散,除西藏外全国各省市均有汽车工业,其中, 122 个整车厂分布在除西藏、甘肃和宁夏以外的 27 个省市。在这种过度分散的布局形态中依然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上海、北京、天津、四川、吉林、湖北和江苏等省市汽车工业的地域集中程度和专业化程度较高,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主要力量所在,其汽车总产量占全国的 3/4 。 按车型和类别分,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地域性分布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部分: ( 1 )载货汽车 重型车制造主要分布在长春、十堰、济南、重庆和上海;中型车集中在长春和十堰,占全国的 88 %;轻型车则分散于北京、南京、南昌、重庆、长春、沈阳和天津;微型货车集中在柳州、重庆、天津、西安、哈尔滨和安徽,年生产量占全国的 97 %。 ( 2 )客车 除微型客车外,其他生产厂家相当分散且所占比例

甚小。微型客车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天津、哈尔滨、重庆、景德镇和柳州,产量占全国的 97 %。 ( 3 )轿车 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长春、天津和北京 4 个城市,产量占全国的 90 %。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上海、长春一汽、天津以及二汽(武汉)将成为中国主要的轿车生产基地 [2] 。 (二)企业和职工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下,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汽车整车、整机生产企业的数量基本保持相对稳定。近年来,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汽车企业在总数上有所下降。据 1999 年国家统计局关于汽车工业的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 1998 年底, 汽车行业汽车生产企业总计为 2426 个,比上年减少48 个。其中大中型企业 1128 个,占企业总数的 46.5% [1] 。 1998 年汽车工业企业按汽车生产量划分:产量在1000 ~ 2000 辆以下的汽车企业有 14 个; 2000 ~ 5000辆以下的汽车企业有 16 个, 5 万辆以上的汽车企业有10 个。按汽车产品类型划分:汽车整车生产企业 115个,占总数的 5% ;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占据比例最大,企业数量为 1628 个,占总数的 67% 。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工业职工总数总体来讲呈稳步增长态势。尤其是 “ 八五 ” 时期,年平均增长率为 3.74% 。据有关统计,到 1998 年 底,汽车工业职工总数达到 196.3 万人,比 1997 年略有减少。 在职工就业方面,汽车行业及直接相关行业就业人员包括汽车产品生产企业人员以及科研、管理、销售、使用、维修与汽车产品生产用原材料、燃料、能源等相关行业及直接相关行业就业人员 [3] 。 (三)固定资产和工业总产值 近 20 年来,汽车产品在中国从紧俏商品、卖方市场、高额利润逐步转向买方市场、以销定产、微利经营。汽车工业在经营及管理理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从

湖北省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链企业

湖北省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链企业 2016-11-29 湖北,简称“鄂”,省会武汉,位于中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湖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东连安徽,南邻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北接河南。湖北省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为“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湖北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中国内陆重要的空港。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省1062公里。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润泽楚天,水网纵横,湖泊密布,湖北省因此又称“千湖之省”。 湖北文化底蕴深厚,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的故里在湖北。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长达8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楚文化。湖北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从武昌辛亥首义到新中国成立,湖北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仅红安县就孕育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200多位将军。湖北省科教文化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湖北省科学研究水平全国领先,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数量,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四。 一、整车生产及研发企业 1.东风汽车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是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中国品牌500强,总部位于华

中地区最大城市武汉,其前身是1969年始建于湖北十堰的“第二汽车制造厂”,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已陆续建成了十堰(主要以中、重型商用车、零部件、汽车装备事业为主)、襄阳(以轻型商用车、乘用车为主)、武汉(以乘用车为主)、广州(以乘用车为主)四大基地。除此之外,还在上海、广西柳州、江苏盐城、四川南充、河南郑州、新疆乌鲁木齐、辽宁朝阳、浙江杭州、云南昆明等地设有分支企业。 2.武汉扬子江汽车有限公司 扬子江汽车源自1929年武汉公用汽车修配所,后更名为武汉市公用客车厂,2004年改制为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变更为扬子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扬子江汽车”),以“为公共交通提供更精良的装备系统和用户更满意的服务,推动城市交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为使命,专门从事各类客车、特种专用车整车以及新能源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过65年的发展,扬子江汽车已形成以客车为核心产业,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客车、专用车技术为发展重点的整车制造企业。主要产品覆盖:客车、特种专用车以及新能源关键零部件等。目前已形成了6米到18米的环保柴油、LNG、CNG、无轨电车、混合动力、纯电动、纯电动在线充等多种类车型客车平台和纯电动物流车、纯电动垃圾车等专用车平台,广泛应用于城市公交、团体旅游、公路客运和特种作业等交通体系。3.东风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东风特种汽车有限公司始建于1992年,位于武当山麓、中国汽车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企业经过十几年的生产经营,凭借雄厚的经济实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分创建、成长、全面发展和高速增长四个阶段。 创建阶段(1949~1965年):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国产第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驶下总装配生产线,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了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 成长阶段(1966~1980年):在这个历史阶段,主要是贯彻中央的精神建设三线汽车厂,以中、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主,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在此期间,一汽、南汽、上汽和济汽,5个老厂投入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并承担包建和支援三线汽车厂的任务;地方发展汽车工业,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改装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生产,生产厂点近200家。1966~1980年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1980年,生产汽车22.2万辆,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全面发展阶段(1981~1998年):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老产品(如解放、跃进和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的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建设轿车工业,引进资金和技术,国产

轿车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汽车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高速增长阶段(1999年至今):在此期间,我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大大加快,新车型层出不穷;科技新步伐加快,整车技术特别是环保指标大幅度提高,电动汽车开发初见进展;与国外汽车巨头的生产与营销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引进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加深;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稳步前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演变,如今初步形成了“3+X”的格局,“3”是指一汽、东风、上汽3家企业为骨干,“X”是指广汽、北汽、长安、南汽、哈飞、奇瑞、吉利、昌河、华晨等一批企业。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从原来那个各自独立的散、乱、差局面改变成现在的以大集团为主的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新格局。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周俊宇 一、汽车零部件产业规划之产业现状 绵阳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通过多年发展已初具规模,涌现出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和产品。随着华晨汽车南方基地一期建成达产,我市正逐步成为全省重要的轻卡、皮卡、suv、微型面包车等整车生产基地。中国重汽集团绵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一期建设竣工投产,填补了省内重型专用车项目的空白;车用汽油机及柴油机等关键零部件产品已形成规模生产,具有较强综合实力。2009年,全市汽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44户,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新华公司)、省级技术中心1个(三力公司),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1户。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42.37亿元,同比增长49.7%。 (一)整车产品初步形成 全市现有华晨汽车南方基地—华瑞汽车及中国重汽集团绵阳专用车有限公司。华瑞(华鑫)汽车2009年汽车产量实现1.97万辆。中国重汽集团绵阳专用车有限公司2009年底一期建成投产。 (二)汽车零部件产业不断壮大 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主要产品已涵盖发动机总成、转向器总成、传动轴总成、凸轮轴、齿轮及飞轮、气门构件、液压挺柱、空气滤清器等类型,产品生产初具规模,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已成为国内主要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配套生产协作伙伴,并逐步

挤入了欧美汽车零配件配套体系。 (三)产业集群发展开始起步 我市涪城区、游仙区、高新区、经开区集聚了华瑞(华鑫)、中国重汽2家整车企业和新华内燃机、华晨瑞安、三力股份等数十家配套的零部件企业,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四)制约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汽车生产规模总量小,龙头企业发展不足,带动潜能尚未发挥;二是零部件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产业集中度低,普遍规模偏小,产品结构单一;三是虽然绵阳汽车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相对集中,但基本属于分散布点,线条式发展模式,没有专门的汽车产业园区或汽车产业集中发展区;四是部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不高,还难以完全适应国际采购系统化、模块化供应的要求。 二、汽车零部件产业规划之发展环境 (一)面临的形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消费结构、组织结构、竞争环境和体制政策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 一是市场需求持续增加。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汽车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推动汽车工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10年整车需求量将达到1500万辆,年增长率8%。我国将成为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二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进一步展开。

湖北省武汉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湖北省武汉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汽车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的经济增长亮点。武汉市汽车产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崛起,形成了国有、合资、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和众多零部件企业相竞争的经济发展格局,并在90年代中期出现在全国颇有影响力的神龙公司。这一地域性品牌概念,已成为我市优势产业。今年东风公司总部搬到武汉后,标致307、东风本田CR.V最近相继下线,武汉汽车产业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如果说汽车工业是树,那么零部件业就是根,根深才能叶茂。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给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而在我市汽车产业链中,零部件配套企业又是薄弱环节。如何做强做大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是延伸我市汽车产业链的关键所在。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现状,探索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对策,促进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做强做大。最近,我们抽选了41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就其发展现状、发展环境、发展前景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武汉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行业概况 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全市汽车零部件企业近20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6.5亿元,比2002年增长69.7%,其产值占汽车产业工业总产值33.7%,占比仅低于轿车生产业,居行业第2位。从单体企业规模看,总产值超过亿元的有10多家,其中前8位企业是:武汉神龙轿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5.8亿元,3303工厂4.7亿元,武汉通达爱西亚消声器有限公司2.2亿元,武汉塑料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1亿元,武汉友德汽车电器有限公司2.1亿元,武汉东发汽车车轮有限公司1.9亿元,武汉东风冲压件有限公司1.4亿元,湖北法雷奥车灯有限公司1.4亿元。零部件主要产品有轿车座椅(包括车用面料)、保险杠、制动器、塑料油箱、车锁、车用齿轮、同步器齿环、车用塑料件、电线束、消声器、车灯、中小冲压件及激光焊接件等近百种产品。90年代全市先后对近60项汽车及零部件项目进行建设和改造,同时大力引进国内外实力较强的汽车零部件集团来汉合资、合作,增强了零部件业的配套能力。与神龙富康配套产品由初期的5-6个增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报告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报告 1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由成长期进入调整期,全球市场份额被欧盟反超 1.1 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 以2009年“十城千辆”为起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萌芽期(2009-2013),此时以公共领域示范为主,各项政策工具逐渐丰富,技术和市场尚在培育,车型销量增速缓慢;2)成长期(2014-2018),国家重视度提升,财政补贴力度加大,鼓励私人购买,电动车销量快速增长;3)调整期(2019-2020),财政补贴大幅退坡,由政策驱动往市场驱动过渡,行业竞争加剧,出现连续负增长。 据乘联会统计,2019年、2020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分别为102.5、31.3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3.2%和-44.0%。我们认为2019年及之后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增速下滑,除疫情造成公共出行需求减少之外,还有三方面因素: 1)政策端:财政补贴大幅退坡,变向提升电动车购置成本。2019年补贴新政相较2018版整体退坡近50%。2019年补贴过渡期(3-6月)后,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呈断崖式下滑。2019年1-12月度销量同比增速分别183.5%、

74.4%、100.8%、28.3%、5.4%、97.5%、-7.0%、-16.0%、-33.4%、-45.4%、-42.0%、-16.1%。 2)供给端:燃油车促销,扩大价格优势,抑制电动车需求。2019年受国五、国六切换影响,传统燃油车打折促销严重。2016H1、2017H1、2018H1、2019H1我国燃油车平均折扣率分别为12.9%、11.4%、12.7%、16.6%,2019年折扣力度明显加大。 3)需求端:公共领域电动车需求局部出现饱和。据交通运输部《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截至2019年底全国拥有公共汽电车69.3万辆,其中天然气车占21.5%,纯电动车占46.8%,混合动力车占12.3%,燃油车仅占比19.4%。部分一二线城市,如深圳在2017年12月就官宣全市专营公交车辆已全部实现纯电动化。 1.2 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份额被欧盟反超 据Markline统计,2020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BEV+PHEV)销量为97.4万辆,其中中国、美国、欧盟、日本、其它国家分别销售31.3、11.0、32.4、1.2、17.5万辆,对应分别占比33.5%、11.8%、34.7%、1.3%、18.8%。欧盟地区市场份额2020年上半年剧增,从2019年21.9%直接提升到2020年上半年34.7%,市场份额反超中国;中国地区市场份额从2018年50.2%下滑到2019年48.8%、2020上半年33.5%,先发优势在缩小。

2018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目录 一、产销增速远超GDP,自主品牌继续主导市场结构变化 (4) 1.市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4) 2.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 (5) 3.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再度提升 (6) 4.自主品牌继续主导乘用车市场结构变化 (7) 二、一系列管理政策出台或正式实施,注重对企业的引导和监管 (10) 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11) 2.乘用车油耗四阶段和国五、国六排放标准 (11) 3.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退坡及碳配额和双积分 (13) 4.小排量购置税优惠政策和汽车销售管理办法 (15) 5.汽车准入和退出政策 (16) 三、自主品牌迎来第二个高速增长期,市场份额、性能品质、品牌价值全面提升 (17) 1.多家车企自主品牌销量达百万级,明星车型跻身乘用车各细分市场 (18) 2.强力布局自主研发,平台建设成果显著 (19) 3.从量变到质变,自主品牌开始全面向上 (21) 四、政策明确、目标清晰,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大大提速 (24) 1.路线图和实施方案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提供基本遵循 (24) 2.标准体系规划和单项标准研制取得重要成果 (26) 3.跨行业企业间合作和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方兴未艾 (27) 4.长安无人驾驶汽车2000公里测试和上汽RX5热销具有里程碑意义 (29) 五、新能源汽车发展向成长期转型,面临补贴退坡及国际巨头发力双重挑战 (30) 1.产销增速比上年减缓,产销规模继续位列世界第一 (31) 2.市场仍有赖多种政策的推动和拉动,政策性市场特征依旧 (32) 3.产业发展面临补贴政策退坡、竞争加剧、地方保护及电池安全等诸多挑战 (34)

浅谈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浅谈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浅谈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摘要:从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我国汽车市场认为是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而且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市场空前活跃,汽车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面对日新月异、动态变化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国汽车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以保证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汽车产业WTO 节能环保绿色理念可持续发展正文: 一:中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现状 关于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从两个角度来说,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宏观上,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国外的厂商陆续进入了中国市场,使得竞争进一步激烈;微观上,企业面临不得不降价的处境,处在亏损的边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汽车进口关税就一直在下调,这是履行WTO的义务,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鼓励竞争,优化中国市场。在2004年底,中国的加权平均关税水平下调到了8.9。2006年7月1日,我国汽车进口关税下调到25。这都是为了履行WTO的义务。同时,中国早在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近百家汽车企业的混乱局面,所以国家降低关税,就会下降国外汽车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价,使得其更具竞争力,从而使一些比较落后的国内企业的售价就会相对较高,使得其不得不退出市场,达到优化市场的效果。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很多的国外企业进入了中国,搞起了合资,本质上就是以技术换市场。这里面有大众,标致,丰田,奔驰,宝马等公司。根据2000年的资料显示,中国汽车市场份额中97属于合资企业,而20多家国内企业仅仅占到了3的市场份额。可以说,中国的汽车企业就是在夹缝中生存。 在2004年11月22日,东风标致实施降价补偿的销售策略,引起了中国汽车行业的轩然大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之激烈。好多的厂商也都不得不推出降价的策略,这无疑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幸。2004年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汽车的亏损面达到了16之多。 除此之外,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先后推出了关税下调预期,取消进口配额、实施《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进口车自动许可登记办法,整车特征办法,落地征税政策,允许外商进入汽车服务贸易领域等政策,这无疑对于中国的企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加入WTO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1 实现国内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尽管在兼并、重组的方式上,汽车产业界有不同的看法,但在中国汽车产业需要兼并、重组这一点上看法一致,普遍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势在必行。在进入WTO之际,利用过渡保护期尽快统筹规划,进行有计划、分阶段的兼并重组。兼并重组中要坚持以下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与世界跨国汽车公司建立战略联盟;·有利于加强规模经济;·有利于汽车产业内部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的合

(完整版)汽车产业发展报告

由广州市社科院发布的《2014广州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去年全年,广州市整车产量达到180.53万辆,同比上涨30.4%。但整车(包括整套散件)出口仅为3.95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16.5%,这样直接导致了汽车行业出口总额的整体下降。 15家外商投资企业增资 蓝皮书内容显示,2013年,广州汽车制造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346.84亿元,同比增长24%,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增长动力,对广州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5.9%。 报告称,目前广州已拥有了东部、北部和南部三大汽车产业集群板块,集聚了一大批国内外整车生产龙头企业,形成了涵盖乘用车、商用车、汽车研发、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去年全年,广州全市整车产量达到180.53万辆,同比上涨30.4%。 尽管整车产量同比高涨,但就去年汽车业进出口情况来看,却出现较大波动。去年,广州汽车零部件产品累计出口达到17.15亿美元,实现了逆势上扬,同比增长4.07%。但是整车(包括整套散件)出口仅为3.95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16.5%,这直接导致了出口总额的整体下降。另外,去年广州汽车整车(包括整套散件)进口同比下跌了5.87%;汽车零部件进口同比下降8.68%。 受此影响,去年全年,广州汽车及零部件产品进出口规模出现小幅下降。按照最新统计口径,汽车及零部件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42.91亿美元,同比下降4.68%。 不过,广州去年汽车及相关产业新批外商投资项目7个,合同外资4.56亿美

元,同比增长52.16%。有15家外商投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在去年增资,合同外资约为1.6亿美元,多家日系整车制造厂依然看好国内汽车市场,继续加大增资扩股的力度。 来自日本进口额降11.2% 报告显示,去年广州汽车及零部件产品进出口规模整体出现小幅下降的同时,进出口市场结构出现较大调整,呈现主要出口市场冷热不均,而主要进口市场则出现较大降幅现象。 其中,加拿大、俄罗斯、墨西哥、巴西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对加拿大出口同比增长93.18%;对俄罗斯出口同比增长87.54%;对墨西哥出口同比增长43.50%。 与此同时,德国、英国等主要出口市场则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对德国出口同比下降41.95%;对英国出口同比下降11.12%。日本、美国等主要出口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不过,出口市场的结构调整并不影响广州汽车行业出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报告显示,2013年,广州有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实绩的企业超过500家。其中出口超亿美元企业有4家,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有19家。 进口市场方面,去年广州汽车行业来自日本的进口额同比下降了11.2%。在上千万美元进口额的国家中,来自法国、西班牙以及英国的进口均有下降,降幅分别为1.64%、63.17%和2.23%。而来自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美国、荷兰、德国的进口则出现了较大的增幅,同比增长分别为25.99%、99.86%、20倍、28.19%、67.35%、28.19%。 ■规划

武汉关于成立汽车减震器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武汉关于成立汽车减震器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已经成为制约汽车 发展的重大障碍。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严重将降低汽车的舒适性、 稳定性安全性降低人们乘坐汽车时的享受,汽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也会大 大缩短。 xxx科技发展公司由xxx投资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350.0万元,占公司股份76%;B公司出资110.0万元,占公司股份24%。 xxx科技发展公司以汽车减震器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 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科技发展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科技发展公司计划总投资11774.6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 资9185.99万元,占总投资的78.01%;流动资金2588.67万元,占总 投资的21.99%。 根据规划,xxx科技发展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20098.00万元,总成本费用15563.92万元,税金及附加201.75万元,利润总额4534.08万元,利税总额5361.22万元,税后净利润3400.56万元,纳税总额1960.66万元,投资利润率38.51%,投资利税率

45.53%,投资回报率28.88%,全部投资回收期4.96年,提供就业职位302个。 减震器(Absorber),是汽车悬挂系统中的重要装置,用于减少车身等部件带来的震动,增加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

天津市汽车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天津市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一天津市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布局分析 天津市工业基础良好,已形成机械装备、钢铁、金属行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及环保产业等为代表的支柱产业,为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天津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型轿车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形成了汽车生产、销售、服务等营运能力,积累和掌握了一些与世界汽车制造水平接近的经验,特别是外商投资所培育的产业基础,夯实了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十一五”发展战略,天津滨海新区制定了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医药化工和食品饮料四大优势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战略,天津汽车产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以轿车为龙头,包括客车、载货车、专用车和汽车零部件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整车企业的带动下,汽车空调、电子零部件、离合器、手动变速器及其零部件、铸造部件、刹车管、安全带、座椅和内饰、燃料供给装置、车体零部件、发动机轴承等汽车产业链也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完善。目前,天津已有一汽丰田、长城汽车、天津一汽、比亚迪、华泰汽车、天津星马汽车、国能新能源、清源电动汽车以及天汽美亚等多家整车企业,拥有上下游配套企业300 余家,其中一级配套商数量过半,而产品附加值高的配套项目达到三分之一,形成包括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汽车模具、轮胎、涂料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配

套产业链。2015年,天津市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169.16亿元,同比增长18.0%;利润总额189.17亿元,同比增长21.7%;同比增幅位居全国主要汽车城市前列。 天津市汽车研发机构完备,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中汽中心)以独立、公正的定位,协助政府开展汽车行业标准与技术法规、产品认证检测、质量体系认证、行业规划与政策研究、信息服务与软科学研究工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能力;建设了面向行业、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试验室和研究机构,拥有一批卓越的从事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的人才队伍。天津市电动车辆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等多家代表我国最高水平的汽车技术科研开发机构,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具备了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清洁能源汽车的整车开发、关键零部件开发、试验评价和共性技术研究的能力。在汽车高端研发设计领域还聚集了天津大学、松正电动车、丰田技研、松下汽车电子、富士通天、约翰迪尔等一批著名企业,设计研发能力不断攀升。 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天津市拥有10余家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企业,攻克了电机与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系统集成技术,形成了高性价比一体化电驱动总成系统,实现客车、乘用车、专用车全覆盖。锂离子电池聚集优势明显,全市共拥有8家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及一批主流配套企业,形成了涵盖材料前驱体、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壳体、电池管理系统等完整产业链,累计申请专利3000余项,发明专利1500余项,2015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天津市还拥有多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新方向资料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新方向 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 汽车工业协会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共同主办的 “200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 将于9月8日在天津拉开帷幕,本次论坛的年度主题为“环保?节能?绿色制造”。以此论坛为契机,《世界汽车》记者有幸分别采访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针对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出现的一些问题,三人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绿色制造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新方向 赵航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L、主任 生于1955年7月,1982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1982年至1987年在解放军运输工程学院任教员;1987年至1999 年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历任科长、检测所所长、中心常 务副主任、中心党委书记;2000年6月至今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环保?节能?绿色制造”是200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的年度主题,“绿色制造”首次被提出,在您看来什么是绿色制造? 我个人认为,绿色制造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随着汽车进入家庭步伐的加快,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由汽车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逐渐突出。如何缓解能源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倡导汽车绿色和谐消费,引导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这些关系汽车产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问题逐渐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绿色制造是广义的,从制造过程、材料、工艺等方面都应是绿色的、环保的。现在中国是开足马力生产汽车,再过十年,就要开足马力回收汽车。汽车在进“火葬场”之前要提取出可利用、可回收的东西。比如汽车仪表板,现在所用的铸塑、发泡塑料制品等均是不可降解的,直接进行“火葬” 会导致空气污染,塑料燃烧所产生的有毒气体,对整个环境来说是严重破坏。从现在开始,汽车生产厂家就应从车辆的选材上,考虑其可回收再利用或可降解。 环保是为了构造一个人类可居住的环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无论从何种理由出发都要尽虽做到节能环保。汽车的 节能环保主要是做到使用过程中尽可能节省燃料。中国参加 了《京都议定书》,CO2减排作为其中一项,就是要求CO2 排放总虽减下来。节能跟排放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应该是统一的目标,但是解决起来可能是矛盾的。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中国汽车产业将会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