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个国家或地区汇率制度最新分类
汇率制度解释

汇率制度解释一、什么是汇率制度汇率制度是指一国或地区确定和管理其货币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和汇率走势的制度和机制。
汇率制度的目的是引导和稳定外汇市场,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和平稳运行。
二、汇率制度的分类1. 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是指国家或地区将本国货币的汇率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固定兑换比率,并通过政府的干预来维持汇率的稳定。
其中,最为典型和常见的形式是单一货币制度,即一国强制性采用其他国家的货币。
2. 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是指国家或地区基于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
国家或地区的央行通常会干预市场,通过买卖外汇来影响本国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以达到汇率的稳定。
3. 债券与汇率制度:债券与汇率制度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制度模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债券市场的参与者来影响本国货币的汇率。
这种制度允许债券买入者通过购买债券来影响本国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从而改变汇率。
三、汇率制度的优缺点1. 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点:- 稳定性:固定汇率制度可以稳定外汇市场,减少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干扰。
- 预测性:固定汇率制度使得企业和个人可以更好地预测和规划他们的国际交易和投资活动。
- 市场影响力:固定汇率制度使得政府可以通过外汇储备的管理来更好地影响和控制本国货币的供给和需求。
2. 固定汇率制度的缺点:- 缺乏弹性:固定汇率制度可能导致汇率不能灵活地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经济调整的难度增加。
- 外部冲击:固定汇率制度使得国家或地区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减弱,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时期。
- 调控限制:固定汇率制度可能限制了政府在货币政策方面的调控能力,对经济进行适时干预的空间变小。
3. 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 灵活性:浮动汇率制度能够让汇率更加灵活地反应市场供求关系和宏观经济条件的变化。
- 抗风险能力:浮动汇率制度能够提高国家或地区对外部冲击的抗风险能力,减少金融风险的传导。
汇率制度的选择

汇率制度的选择汇率制度是一个国家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具有深远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各个国家对于汇率制度的选择也愈发重要和复杂。
一、汇率制度的定义及分类汇率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和其他国家或地区货币之间的兑换率的规则和机制。
根据兑换率的固定程度,汇率制度可以分为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或称市场汇率制)是指兑换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制度,也就是市场上的汇率波动随时可能发生。
固定汇率制(或称官方汇率制)是指国家或地区按照一定规则和机制设定的一组固定的汇率或一定汇率区间的汇率制度,也就是领导对于汇率的调控较为强力,汇率较为稳定。
在固定汇率制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单一汇率制和多种汇率制。
单一汇率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一种货币为基准进行兑换率的计价和汇率的管理,多种汇率制则是指同一国家或地区中不同交易对象之间可以按照不同的兑换率进行交易。
二、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优缺点1.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制的优点是稳定性强、预测性好。
如果采用固定汇率制,国家和企业可以更为准确地预测汇率,从而进行更为有效的经济管理。
另外,这种模式下,贸易伙伴之间交易的成本比较少,也有助于降低外汇波动带来的风险。
缺点是容易因为汇率的僵化而无法适应外部冲击,对于经济本身调整产生不适当的压力。
此外,固定汇率制通常需要强有力的外汇储备来支撑,因此需要较高的经济实力来维持。
在实践中,由于固定汇率制需要投入大量的外汇储备,成本较高,容易造成货币流动性和信用紧缩,给本国经济带来压力。
2.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制的优点是具有更好的适应外部冲击的灵活性,通过汇率波动来实现自我调节和市场价格的适当性。
另外,浮动汇率制通常较为透明,容易为外部投资者所接受,因此,可以吸引更多的跨国企业来进行本国的投资和经济合作。
缺点是市场波动大,汇率波动不稳定,难以预测。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管理者难以作出合理的经济预测和决策,很容易导致投资不稳定,对于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
汇率制度及选择4

汇率制度及选择引言汇率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决定其货币汇率的机制和方式。
一个稳定和适宜的汇率制度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汇率制度及其选择。
一、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是指国家或地区的货币与其他货币或一篮子货币的汇率维持在一个固定的比率上。
这种制度通常需要央行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
优点1.稳定预期:固定汇率制度可以为外贸企业提供可预测的汇率环境,有利于长期经营计划的制定。
2.降低交易成本:对于频繁进行国际贸易的企业来说,固定汇率制度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提高效率。
缺点1.无法应对外部冲击:固定汇率制度在面对外部冲击时的灵活性很低,可能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甚至出现财政危机。
2.失去货币政策独立性:固定汇率制度需要央行频繁干预市场,使得央行失去独立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
3.需要外汇储备: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央行需要大量外汇储备。
这些储备可能对国家的外汇储备能力和财政状况造成压力。
二、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是指货币的汇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央行只介入以平衡市场需求和供给。
优点1.反应市场需求:浮动汇率制度可以更好地反应市场需求,有利于提供良好的外汇市场环境。
2.增强经济韧性:浮动汇率制度可以帮助国家或地区应对外部冲击,提高经济韧性和适应能力。
1.不稳定预期: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会波动较大,可能给外贸企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2.增加交易成本:浮动汇率制度可能会增加企业的交易成本和风险,尤其是对于频繁进行国际贸易的企业来说。
三、兼顾的汇率制度某些国家或地区选择在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之间进行取舍,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1.灵活性:兼顾的汇率制度可以根据经济状况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提高汇率制度的灵活性。
2.平衡利益:兼顾的汇率制度可以平衡利益,既保持汇率的稳定,又能够应对外部冲击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缺点1.复杂性:兼顾的汇率制度通常比较复杂,需要央行具备较高的调控能力和专业知识。
汇率制度的分类

汇率制度的分类汇率制度是指国家对本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比例进行管理和调整的制度。
根据国际金融发展的历史,汇率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和调整。
根据是否存在政府干预,汇率制度可以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是指国家通过政府的干预,将本币与外币的兑换比率固定在一定水平上。
固定汇率制包括金本位制、白银本位制和固定汇率制。
首先,金本位制是指国家以黄金作为本币的价值支持基础,将本币与黄金的兑换比例固定。
这种制度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欧洲和北美地区。
其次,白银本位制是指国家以白银作为本币的价值支持基础,将本币与白银的兑换比例固定。
这种制度在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在金本位制衰退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最后,固定汇率制是指国家通过政府的干预,将本币与外币的兑换比例固定在一定水平上。
这种制度在20世纪中期较为普遍,尤其在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得到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浮动汇率制是指国家不干预本币与外币的兑换比例,而让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制度。
浮动汇率制包括自由浮动汇率制和管理浮动汇率制。
首先,自由浮动汇率制是指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制度,国家不进行干预和调整。
这种制度在全球范围内较为常见,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如美国、英国等。
其次,管理浮动汇率制是指国家允许市场对汇率进行一定程度的浮动,但同时也会对汇率进行干预和调整。
这样的制度在许多新兴经济体中得到应用,如中国、印度等。
总的来说,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各有其优劣。
固定汇率制可以提供稳定的汇率环境,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吸引外资。
然而,固定汇率制也容易受到外部冲击和经济变动的影响,难以调整和适应经济的需要。
而浮动汇率制则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有利于调节经济波动。
但是,浮动汇率制也存在汇率波动风险,可能对经济带来不稳定和不确定性。
不同的国家和经济体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汇率制度。
这通常需要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外汇储备情况、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以及对外贸易的依存程度等因素。
汇率分类,汇率制度安排

汇率的种类:a.单一汇率与复汇率。
(这是根据经济生活中使用的汇率数量划分的)单一汇率是指一种货币(或一个国家)只有一种汇率,这种汇率通用于该国所有的国际交往中。
复汇率是指一种货币(或一个国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汇率,不同的汇率用于不同的经贸活动。
b.市场汇率,官方汇率和xx汇率。
市场汇率是指在没有外汇管制或外汇管制较松的国家,由外汇的供求决定的汇率。
官方汇率是指在外汇管制较严的国家,由一国货币管理当局对外制定和公布的汇率。
黑市汇率是指在外汇管制较严的国家,汇率由官方制定,但是存在一个不被官方认可的一种盲目性较强的供求关系,从而形成一种不被官方认可的汇率,这种汇率比较接近市场汇率,但是在操作上不尽规范。
c.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
(这是根据汇率能否随市场供求变化而自由波动以及波动范围是否存在限制划分的)固定汇率是指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选择一基本参照物,并确定公布和维持本国货币与该单位参照物的固定比价和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是指汇率水平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干预的汇率制度。
如果政府对汇率的波动不加干预,完全听任供求关系决定汇率,称为“自由浮动”或“清洁浮动”。
若政府出于某种目的,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则称为“管理浮动”或“肮脏浮动”。
课本P56,57对应。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汇率制安排:199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汇率制度安排如表所示。
汇率制度安排汇率制度类型无独立法定货币汇率安排(可理解为完全的固定汇率制)货币局制度特点其他国家的货币作为唯一的法偿货币在本国流通,或者是货币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安排。
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可兑换货币保持固定的交换率,并且对本国的货币发行作特殊限制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义务。
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包括名义为管理浮动钉住单一货币或货币篮子,汇率波动幅度最大不超过制而实质为钉住汇率制)中心汇率上下的1%钉住水平带的汇率制钉住制,且允许汇率波动的幅度超过中心汇率上下的1%爬行钉住制爬行的带状汇率制没有事先宣布的管理浮动汇率制该国货币按照某一固定的事先宣布的管理幅度或者根据某些量化指标的变化,定期小幅度调整。
汇率制度_精品文档

1994-2011,9,29:从1:8.61至1:6.39
1985-1994.1年汇率状况
1985.01 = 2.80 1985.10 = 3.20 ——
通胀——出口换汇成本上升,贸易收支逆差 1986.07 = 3.72 —— 同上 1989.12 = 4.72 —— 同上 1990.11 = 5.22 —— 通胀,财政改革 1993.12 = 5.80 —— 管理浮动汇率制 1994.01 = 8.70 —— 汇率并轨,人民币低估论
• 2005.7/21 = 8.11 (升值2% ) 背景1: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市场压力→ 外汇储备压力→ 流动性过剩压力
2:国外压力
• “汇率破七” 2008/4月10日人民币升至6.9920元:1美元( 8.28—7.0 = 升值18%,两年9个月间)
人民币汇率的展望
升值的压力: 1、收支顺差(结构性)→长期外汇净供给→央行干预,
汇率制度
2024年2月10日星期六
第五章 汇率制度
1
固定率制度的比较
4
人民币的汇率制度
学习目标:
知道固定汇率制度的含义和不同货币制度 下的固定汇率制内容;
熟悉浮动汇率制度的含义和特征 说明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类别 能熟练的比较各种汇率制度; 了解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变迁与进步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可参见本书第306页)
“双挂钩” 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
其它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规定与美元的汇率
其它国家根据其货币对美元比价确定其含金量
例如,1946年英镑对美元的汇率为1英镑=4.03美元 则1英镑的含金量: 4.03× (1/35)=0.12盎司黄金
汇率制度多样化

汇率制度多样化鉴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制度单一化,难以适应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弱点,《牙买加协议》明确规定,国际合作的基本目标是经济稳定(物价稳定),而不是汇率稳定,于是更具弹性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取代了固定汇率制度。
各种汇率安排也相继出现。
IMF把当前各国的汇率制度分为八类:1.放弃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制度(exchange arrangements with no separate legal tender)即一国不发行自己的货币,而是使用他国货币作为本国唯一法定货币;或者一个货币联盟中,各成员国使用共同的法定货币。
例如欧元区国家。
2.货币局制度(currency board arrangements)一国或地区首先确定本币与某种外汇(通常为美元)的法定汇率,然后按照这个法定以100%的外汇储备作为保证来发行本币,并且保持本币与该外汇的法定汇率不变。
最早的货币局制度是1849年在毛里求斯设立的。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出现了货币局制度的复兴,例如阿根廷于1991年、爱沙尼亚于1992年、立陶宛于1994年、波斯尼亚和保加利亚于1997年相继采用了货币局制度。
我国的香港地区也执行货币局制度。
3.通常的固定钉住汇率制度(conventional fixed peg arrangements)一国将其货币以一固定的汇率钉住某一外国货币或外国货币篮子,汇率在1%的狭窄区间内波动。
这一类国家比较多,有三十几个。
4.水平波幅内的钉住汇率制度(pegged exchange rates within horizontal bands)与第三类的区别在于,波动的幅度宽于1%的区间。
比如,丹麦实行的波幅为2.5%,塞浦路斯为2.25%,埃及为3%,匈牙利则达到15%。
5.爬行钉住汇率制度(Crawling pegs)一国货币当局以固定的、事先宣布的值,对汇率不时进行小幅调整,或根据多指标对汇率进行小幅调整。
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

1
2
6
5
4
3
货币政策分析:
扩张性货币政策→利率下降→资金流出→外汇储备下降→利率上升
结论:货币政策即使在短期内也无效
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利率上升→资金流入→货币供应增加→利率下降(如下图)
结论:财政政策不影响利率,但会带来国民收入的大幅提高。
*
资金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分析
*
*
资金不完全流动时,财政货币政策分析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第二节 汇率政策
*
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均衡条件。
03
经济条件下的形式。它描述的是开放经济条件下,
02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IS—LM模型在开放01*ຫໍສະໝຸດ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政策含义
*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政策含义是:
其结论是:
一国怎样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一般都是比较有效的。这是因为,此时一国可以由主控制货币供给,货币政策会通过对汇率的影响而加强其效果。以扩张性货币政策为例,这会带来产出的增如与利率降低,而这两者都会带来国际收支的恶化从而使本国货币贬值,这就又如强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控制效果。
在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一般是相对低效的,这是因为,在相当多的情况,财政政策造成的利率变动会引起汇率的调整,从而削弱其政策效果。以财政扩张政策为例,它常常通过造成利率上升带来国际收支的改善,这会带来本国货币汇率升值从而削弱财政政策对简介的扩张效果。但是,在不存在国际资金流动时,财政政策是非常有效的。
汇 率
目标区下限
01
02
03
04
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7个国家或地区汇率制度最新分类
(截止2005年12月31日IMF统计)
一、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制度(41)
1.欧元区(12)
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
2.非洲法郎区(14)
A 西非经济和货币同盟(WAEMU)(7)
贝宁、布基纳法索、几内亚比绍、马里、尼日尔、塞内加尔、多哥
B 中部非洲经济和货币共同体(CAEMC)(7)
喀麦隆、中非、乍得、刚果、赤道几内亚、几内亚、加蓬
3.东加勒比货币联盟(ECCU)(6)
安提瓜和巴布达岛、多米尼加、格林纳达、蒙特塞拉特、圣卢西亚、圣文森特
4.以另一种货币作为法定货币(9)
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帕劳群岛、巴拿马、圣马力诺、帝汶岛
二、货币局制度(7)
波斯尼亚和黑塞、文莱、保加利亚、中国香港特区、吉布提、爱沙尼亚、立陶宛
三、其他传统固定盯住制度(45)
1.盯单一货币(40)
阿鲁巴岛、阿塞拜疆、巴哈马、巴林、巴巴多斯、Belarus、伯利兹、不丹、佛得角、中国(货币总量目标)、科摩罗、厄立特里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拉脱维亚、黎巴嫩、莱索托、马其顿、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其他、毛利塔尼亚、纳米比亚、尼泊尔、荷属安的列斯群岛、阿曼、巴基斯坦、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塞舌尔、所罗门群岛、斯威士兰、叙利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土库曼斯坦、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委内瑞拉、越南
2.盯合成货币(5)
斐济、利比亚、摩洛哥、萨摩亚、瓦努阿图
四、水平波幅盯住汇率(6)
1.合作制度(4)
塞浦路斯、丹麦、斯洛伐克(通货膨胀目标)、斯洛文尼亚
2.其他联合制度(2)
匈牙利(通货膨胀目标)、汤加
五、爬行盯住(5)
玻利维亚、博茨瓦纳、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尼加拉瓜
六、没有预先确定汇率路径的管理浮动(53)
1.货币供给目标(25)
阿根廷、孟加拉国、柬埔塞、埃及、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加纳、圭亚那、印度尼西亚、伊朗、牙买加、老挝、马拉维、毛里求斯、摩尔多瓦、蒙古、塞尔维亚、Montenegro、塞拉利昂、苏丹、苏里兰、坦吉克斯坦、突尼斯、也门、赞比亚
2.通货膨胀目标(6)
哥伦比亚、捷克、危地马拉、秘鲁、罗马尼亚、泰国
3.IMF支持的或其他货币计划(6)
阿富汗、乔治亚、肯尼亚、Kyrgyz、莫桑比克、卢旺达
4.其他(16)
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布隆迪、克罗地亚、多米尼加、几内亚、印度、哈萨克、缅甸、尼日利亚、巴拉圭、俄罗斯、São Tomé& Prínci pe、新加坡、乌兹别克斯坦、津巴布韦
七、独立浮动(30)
1.货币供给目标(6)
阿尔巴尼亚、刚果、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乌干达、乌拉圭
2.通货膨胀目标结构(16)
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智利、冰岛、以色列、韩国、墨西哥、新西兰、挪威、菲律宾、波兰、南非、瑞典、土耳其、英国3.IMF支持的或其他货币计划(2)
亚美尼亚、坦桑尼亚
4.其他(6)
日本、利比里、巴布亚新几内亚、索马里、瑞士、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