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西龙虎山导游词5篇
江西龙虎山导游词精选5篇

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20xx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
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西龙虎山>精选5篇,欢迎借鉴参考。
江西龙虎山导游词精选5篇(一)各位游客们,欢迎诸位来江西龙虎山参观游览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鹰潭市郊西南20公里处,是道教的发祥地,在1988年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
全景区面积有200多平方公里。
它的原名为云锦山后来因为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云锦山下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现,因此而改名为龙虎山。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主要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等。
在这些宗教当中只有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它源远流长在五千年前我国就出现了道家。
最早轩辕黄帝曾在肃州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
广成子居崆峒山,授黄帝自然之经是为道家传道之始。
到了东汉后期政治上逐渐形成了外威与宦官两大集团的争权夺利豪强兼并大量的土地、广大的农民丧失了土地后成为流民,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温疫的流行为了求得生存和解脱,唯有求助于鬼神。
而统治者见自己的统治地信摇摇欲坠,也只有以迷信来麻弊,这样就为汉末道教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而张道陵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创立了正一道,因为在当时凡是入道者都要交五斗米作为入道的费用所以又称为五斗米道。
张陵是留侯张良九世玄孙,他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34年)浙江天目山,7岁时读《道德经》十多遍后就懂得其中的意义;对于天文、地理、河图、洛书、谶纬之书,都能领会它们的奥妙。
在他26岁时,二次任江州(四川重庆)县令,后来辞官退隐北邙山(河南洛阳县境),修炼三年。
【后来朝延征为博士,他称病不起。
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和帝听说他是得道之人,以三品印绶,驷马车等征为太博。
后封冀县候三诏不就”。
】在他57岁时携弟子王长从淮入江西鄱阳登乐平雩子峰,溯信江入贵溪云锦山炼“九天神丹”。
关于江西龙虎山导游词5篇_导游词

关于江西龙虎山导游词5篇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
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
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
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20xx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
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
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关于江西龙虎山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关于江西龙虎山导游词5篇(一)各位团友:欢迎你们来到国家风景名胜区——龙虎山游览。
龙虎山坐落在贵溪县上清镇附近。
龙虎山有六大景区,仙水岩景区是六大景区之一。
仙水岩风景区主要特点是碧水丹山的山水文化、华夏一绝的崖墓群和永远纯朴的古越民族文化。
今天,我们是水上游览,将欣赏到碧绿的泸溪河,欣赏到被当地老百姓戏称为“十不得”的十大美景,欣赏到春秋时的崖墓群及仿古“升棺”表演。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仙水岩景区大门。
门楼是仿明清时代的牌坊建筑,用料是混凝土仿石结构。
门楼高10.15米,宽20米,坐东朝西。
1 / 14现在,请各位朋友上船,游览的第一项目就是泸溪泛舟。
我们乘着古朴的木舟逆水而上,泸溪河水特别的清、美、奇。
它发源于福建省光泽县的原始森林区,汇集36股山溪河水一路穿过峡,经云台山、象山、圣井山、上清镇、正一观、仙水岩、马祖岩入信江,进鄱阳湖最后汇入长江。
泸溪河全长286公里,在景区流长43公里。
仙水岩美在十景,当地称十景为“十不得”。
“十不得”这个奇怪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据说与《水浒》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有关。
传说是:当年洪太尉在上清宫误放的妖魔不止一百零八个,而是一百十八个,其中三十六个是天罡星,七十二个是地罡星,还有十个是人罡星。
天罡、地罡、人罡本都是上夫的星座,有天、地、人三才之称,这一百十八个魔星性情耿直,脾气倔强,经常讽刺嘲笑*香火聚材、赖供果吃喝的神仙,弄得那帮坐享其成的大小尊神很不痛快,纷纷到玉皇大帝前告御状,玉皇大帝也因于、地、人三才多次犯上而耿耿于怀,于是将一百十八魔星发配到龙虎山张天师处。
江西龙虎山导游词介绍

江西龙虎山导游词介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江西省的一处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龙虎山。
我是今天的导游,将为大家介绍这座美丽的山岳胜地。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郊,距离九江市区约40公里。
它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虎山风景区总面积约16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304米,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龙虎山的历史。
相传早在2500多年前,龙虎山就是古楚国著名的祭祀山。
汉代时期,龙虎山成为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
后来,随着道教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越来越多的道教寺庙在这里建立起来。
明代时期,龙虎山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成为全国最大的道教名山之一。
来到龙虎山,首先吸引我们眼球的是山上的建筑群。
这里有古代寺庙建筑的代表作,如龙虎山古建筑群、凤凰山古建筑群等。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龙虎山天然大佛。
这座石刻大佛高达19.86米,是中国最早的石刻大佛之一,也是中国石刻艺术的珍品之一。
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是中国佛教的重要遗产。
在龙虎山,游客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
这里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景色如画。
每年的春夏之际,这里的樱花盛开,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赏。
除了樱花,这里还有许多珍贵的野生植物,如银杏、黄杨等。
而山上的晚霞更是美不胜收,被誉为“天下晚霞第一山”。
除了自然风光,龙虎山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这里有猴子、鹿、野猪等野生动物,还有各种珍稀植物。
在龙虎山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
而最吸引人的还是龙虎山的文化内涵。
作为中国道教的名山,龙虎山被誉为“道教的圣地”。
这里有众多的古代道士和文人墨客的故居,如龙虎山藏书楼、陶渊明隐居洞等。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道教的宁静和文人的雅韵。
除了道教文化,龙虎山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里是文化名人聚集的地方,如唐代文学家李白、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等都曾在这里墨守成规,创作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词作品。
他们的文化影响,使得龙虎山成为一座文化名山。
江西龙虎山导游词精选5篇_导游词

江西龙虎山导游词精选5篇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20xx 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
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
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江西龙虎山导游词精选5篇,欢迎借鉴参考。
江西龙虎山导游词精选5篇(一)各位游客们,欢迎诸位来江西龙虎山参观游览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鹰潭市郊西南20公里处,是道教的发祥地,在1988年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
全景区面积有200多平方公里。
它的原名为云锦山后来因为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云锦山下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现,因此而改名为龙虎山。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主要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等。
在这些宗教当中只有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它源远流长在五千年前我国就出现了道家。
最早轩辕黄帝曾在肃州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
广成子居崆峒山,授黄帝自然之经是为道家传道之始。
到了东汉后期政治上逐渐形成了外威与宦官两大集团的争权夺利豪强兼并大量的土地、广大的农民丧失了土地后成为流民,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温疫的流行为了求得生存和解脱,唯有求助于鬼神。
而统治者见自己的统治地信摇摇欲坠,也只有以迷信来麻弊,这样就为1 / 8汉末道教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而张道陵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创立了正一道,因为在当时凡是入道者都要交五斗米作为入道的费用所以又称为五斗米道。
张陵是留侯张良九世玄孙,他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34年)浙江天目山,7岁时读《道德经》十多遍后就懂得其中的意义;对于天文、地理、河图、洛书、谶纬之书,都能领会它们的奥妙。
在他26岁时,二次任江州(四川重庆)县令,后来辞官退隐北邙山(河南洛阳县境),修炼三年。
【后来朝延征为博士,他称病不起。
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和帝听说他是得道之人,以三品印绶,驷马车等征为太博。
后封冀县候三诏不就”。
】在他57岁时携弟子王长从淮入江西鄱阳登乐平雩子峰,溯信江入贵溪云锦山炼“九天神丹”。
龙虎山导游词(优秀4篇)

龙虎山导游词(优秀4篇)江西龙虎山导游词精选5 篇一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龙虎山观光旅游。
据说,在东汉时期,祖天师张道陵来这里炼丹,炼丹而成之时,看见了山上的空中出现了一虎和一龙的图像。
此后,人们就把这里叫做龙虎山。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泸溪河。
这里的河水清澈见底,沙石历历可见,绿藻在水中频频点头,欢乐的小鱼儿在游来游去。
请看那远近的奇峰怪石,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栩栩如生,迄今已有著名的“十不得”景致,如“云锦披不得”、“蘑菇采不得”、“玉梳梳不得”、“丹勺盛不得”、“仙女献花配不得”······ 等等。
在泸溪河的悬崖峭壁上有一个个洞穴,那是古代的崖墓群。
崖墓群是怎么来的呢?两千六百前,这是春秋战国时古越人葬的坟墓,考古工作者已在这里发掘出几百件文物,如十三弦木琴、斜纹纺织机以及陶器、木器、篾器等,都十分珍贵,堪称中国崖墓文化的发源地和崖墓文化博物馆。
各位游客,今天的游玩到此结束,请大家明天继续。
再见!龙虎山导游词篇二各位团友:欢迎你们来到国家风景名胜区——龙虎山游览。
龙虎山坐落在贵溪县上清镇附近。
龙虎山有六大景区,仙水岩景区是六大景区之一。
仙水岩风景区主要特点是碧水丹山的山水文化、华夏一绝的崖墓群和永远纯朴的古越民族文化。
今天,我们是水上游览,将欣赏到碧绿的泸溪河,欣赏到被当地老百姓戏称为“十不得”的十大美景,欣赏到春秋时的崖墓群及仿古“升棺”表演。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仙水岩景区大门。
门楼是仿明清时代的牌坊建筑,用料是混凝土仿石结构。
门楼高10。
15米,宽20米,坐东朝西。
现在,请各位朋友上船,游览的第一项目就是泸溪泛舟。
我们乘着古朴的木舟逆水而上,泸溪河水特别的清、美、奇。
它发源于福建省光泽县的原始森林区,汇集36股山溪河水一路穿过峡,经云台山、象山、圣井山、上清镇、正一观、仙水岩、马祖岩入信江,进鄱阳湖最后汇入长江。
泸溪河全长286公里,在景区流长43公里。
江西龙虎山的导游词

江西龙虎山的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江西龙虎山,我将担任您的导游,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的名山。
江西龙虎山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南部,地理位置优越,景色秀丽,是中国著名的道教胜地之一,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龙虎山总面积达260多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66.67平方公里。
它以山清水秀、峰峦叠翠、古迹众多而著称,被誉为“中南天下第一名山”。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下远近闻名的龙虎山的景观。
龙虎山主峰拳峰,其形如拳头状,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峰”,威严而独特。
峰间云雾缭绕,奇峰怪石众多。
其中最为著名的景点有:盘龙峡、五曲栈道、九曲栈道、通天河、千年平安、玉女峡等。
这些景点具有独特的地质、生态和文化价值,使您可以领略到龙虎山的壮美景色和灿烂文化。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龙虎山的历史和文化。
龙虎山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和道教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里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古庙和碑刻,展示了道教文化的瑰宝。
最为著名的文化景点有:龙虎山道教文化遗产群、神农庙、大观仙都、天神坛等。
这些地方代表了中国道教文化的精髓,是研究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此外,龙虎山还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址保护区。
这里有古老的寺庙、碑刻、古人居所等丰富的文化遗存,让您可以了解到古代的生活和风俗。
这里的文化遗址还有许多故事和传说,让您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后,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龙虎山的美食和购物特产。
龙虎山地区盛产许多美食,如:龙虎山竹筒鸡、红烧整鳝、瑞州海鲜等。
这些美食以其鲜美的口感和独特的烹饪方法,让您可以品味到江西的美食文化。
此外,这里还有许多特产可以购买,如:龙虎山药藤编制品、龙虎山石头、龙虎山特色工艺品等。
这些特产代表了龙虎山地区的文化和技艺,是您回忆之旅的最佳选择。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以上就是对龙虎山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了解和启发。
接下来,我会带领大家游览龙虎山的各个景点,让大家领略其壮美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
龙虎山导游词十大美景(精选3篇)

龙虎山导游词十大美景(精选3篇)龙虎山十大美景篇1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江西龙虎山景区。
它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千米处。
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因此得名。
20___年,龙虎山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20___年,龙虎山及龟峰被列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20___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龙虎山有“三绝”。
一绝是“讲道都仙府,溯道教之源”。
“道都仙府”就是龙虎山的上清天师府。
天师府全称“嗣汉天师府”,亦称“大真人府”,是历代天师的起居之所。
宋崇宁四年(公元1120___年)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佑六年(公元1320___年)重建于上清镇长庆坊,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建于今址。
整个府第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殿宇、书屋、花园等部分构成,是一处王府式样的建筑,也是中国现存封建社会“大府第”之一。
天师府的建筑布局成八卦形,是道教的独有建筑风格。
院内豫樟成林,古木参天,浓荫散绿,环境清幽,曾有“仙都”“南国第一家”之称。
天师府现已被列为全国二十一座重点开放的宫观之一。
龙虎山导游词十大美景篇2各位游客朋友,龙虎山道教最鼎盛的时期,在上清镇共建有十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
其中有三座最为出名,第一是上清宫,传说水浒中的一百零八将就是出自上清宫的镇妖井中。
上清宫位于上清镇东面,距天师府约一千米,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宫殿。
它不仅居江南道教宫观之冠,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是历代天师阐教演法、传道授箓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正一道高道修真养性的阆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天师的办公室。
在它规模最大时曾有二宫、十二殿、二十四院。
可惜的是这个宏伟建筑,在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因几个乞丐在长廊下烤火,不小心导致火灾而被烧毁。
另一个建筑是正一观,它是历代天师收学徒的地方,也就是天师的学校。
龙虎山的二绝是“丹山碧水”。
龙虎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的丹霞山体。
小学生的龙虎山导游词

小学生的龙虎山导游词小学生的龙虎山导游词【篇1】你们好!欢迎你们来龙虎山观光旅游。
据说,在东汉时期,祖天师张道陵来这里炼丹,炼丹而成之时,看见了山上的空中出现了一虎和一龙的图像。
此后,人们就把这里叫做龙虎山。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泸溪河。
这里的河水清澈见底,沙石历历可见,绿藻在水中频频点头,欢乐的小鱼儿在游来游去。
请看那远近的奇峰怪石,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栩栩如生,迄今已有著名的“十不得”景致,如“云锦披不得”、“蘑菇采不得”、“玉梳梳不得”、“丹勺盛不得”、“仙女献花配不得”······等等。
在泸溪河的悬崖峭壁上有一个个洞穴,那是古代的崖墓群。
崖墓群是怎么来的呢?两千六百前,这是春秋战国时古越人葬的坟墓,考古工作者已在这里发掘出几百件文物,如十三弦木琴、斜纹纺织机以及陶器、木器、篾器等,都十分珍贵,堪称中国崖墓文化的发源地和崖墓文化博物馆。
各位游客,今天的游玩到此结束,请大家明天继续。
再见!小学生的龙虎山导游词【篇2】我的家乡有一个闻名遐迩的5A风景区——龙虎山。
龙虎山群山环绕,树木茂盛。
但是最神奇的要数龙虎山的“三绝”了。
秀丽的泸溪河人们常说“山离不开水”,龙虎山也不列外,而水就是指泸溪河。
泸溪河旁最令人的就是仙水岩,那里汇集着十大美岩:爱情深深的情侣峰、代表长寿的仙桃石、含风不动的水中莲、练丹用的丹勺岩、表示祝福的道堂岩、五彩斑斓的云锦山、酷似大鼓的仙鼓峰、天师试剑的试剑峰……但是没有泸溪河的话,他们也是会黯然失色的。
如果把龙虎山比作一篇优美的*,那泸溪河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神奇的道教道教是中国的宗教,而龙虎山就是道教发源地之一。
传说太上老君为了帮助张天师创建道教,派出九只虎和一条龙去帮忙,其中一条冲天龙因不耐陆地燥热,悄悄地想跑,却被张天师拦住了,冲天龙大恕,吐出龙珠,把张天师烧的焦头烂额。
这时,神虎惊醒,和冲天龙打斗起来,最后变成了一座石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江西龙虎山导游词5篇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
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
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
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
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江西龙虎山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各位团友:欢迎你们来到国家风景名胜区——龙虎山游览。
龙虎山坐落在贵溪县上清镇附近。
龙虎山有六大景区,仙水岩景区是六大景区之一。
仙水岩风景区主要特点是碧水丹山的山水文化、华夏一绝的崖墓群和永远纯朴的古越民族文化。
今天,我们是水上游览,将欣赏到碧绿的泸溪河,欣赏到被当地老百姓戏称为“十不得”的十大美景,欣赏到春秋时的崖墓群及仿古“升棺”表演。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仙水岩景区大门。
门楼是仿明清时代的牌坊建筑,用料是混凝土仿石结构。
门楼高米,宽20米,坐东朝西。
现在,请各位朋友上船,游览的第一项目就是泸溪泛舟。
我们乘着古朴的木舟逆水而上,泸溪河水特别的清、美、奇。
它发源于福建省光泽县的原始森林区,汇集36股山溪河水一路穿过峡,经云台山、
象山、圣井山、上清镇、正一观、仙水岩、马祖岩入信江,进鄱阳湖最后汇入长江。
泸溪河全长286公里,在景区流长43公里。
仙水岩美在十景,当地称十景为“十不得”。
“十不得”这个奇怪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据说与《水浒》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有关。
传说是:当年洪太尉在上清宫误放的妖魔不止一百零八个,而是一百十八个,其中三十六个是天罡星,七十二个是地罡星,还有十个是人罡星。
天罡、地罡、人罡本都是上夫的星座,有天、地、人三才之称,这一百十八个魔星性情耿直,脾气倔强,经常讽刺嘲笑*香火聚材、赖供果吃喝的神仙,弄得那帮坐享其成的大小尊神很不痛快,纷纷到玉皇大帝前告御状,玉皇大帝也因于、地、人三才多次犯上而耿耿于怀,于是将一百十八魔星发配到龙虎山张天师处。
张天师素闻天、地、人三才法力高招,尤为人罡星,不仅道行高,而且手也巧,他们十人手中有种莲花仙桃的、有纺纱织布的,有巧制木梳和古鼓的,也有炼丹修道的。
于是张天师叫天罡、地罡助他驱鬼擒妖,令人罡星依据各自的特长为他效劳。
但这一百十八个魔星胆大包天,拒绝张天师命令,尤其是十个人罡星,公然对张天师宣布“十不得”。
玉皇大帝闻之气得暴跳如雷,遂命令各路神仙协助张天师将一百十八个魔星统统打入了镇妖井。
被打入镇妖井的十个人罡星至死不屈,吐尽体内元气,自焚而化成了十座形态奇特的山岩——这就是我们将要游览的十大自然景观。
一景:男女相依的夫妻峰,又称“老婆背老公走不得”。
《龙虎山
志》载“雌雄石,在仙水岩下,两石如人,抵背而立,呼公母石”。
(据传雌峰叫志贞,长得聪明貌美,当地一个大财主要娶她当“二房”,志贞不从,乃遭毁家伤夫之难。
志贞背起丈夫急逃又被泸溪河所阻。
为了救她夫妇出苦海,张天师祭起定身法,将他们化为石,立于河边,相依为命)。
二景:含风不动水中莲,又称“莲花戴不得”仙桃石帝,有一丛石头象莲花瓣绽开,含风不动,相传白莲仙女违犯天条法规与龙虎山农民柳青结婚,玉帝派天兵下凡捉拿。
她宁为玉碎也不回天庭,结果附地自焚,落入泸溪河化成了含风不动的水中莲。
三景:形象逼真的仙桃石,又称“仙桃吃不得”。
传说仙桃来自皇母娘娘的蟠桃会。
当时孙悟空在天宫当一个管马的小官,因没有接到请柬而十分恼怒,大闹天宫,随后隽带酒席上的仙桃迳直朝花果山飞去,飞经龙虎山时,口干舌燥,抓耳挠腮,便从袋中取出一个仙桃咬了口,不料打下了个喷嚏,仙桃跌了下来,化成了仙桃石。
四景:天师炼丹的丹勺岩,又称“丹勺用不得”。
西汉末年,龙虎山有个冬不衣,夏不浴、浑身长绿毛的“绿毛仙”,隐居在碧鲁洞用这把勺子炼丹。
东汉年间,玉帝为了支持张道陵到龙虎山炼丹传道,将“绿毛仙”召回天庭,丹勺就留下来给张道陵,这样张道陵的九龙神丹就更灵验了。
五景:红紫斑澜的云锦山,又称“云锦披不得”。
《龙虎山志》载,“云锦石在一观下,仙岩上流,崭龙坑立数百余丈,红紫斑澜,照辉溪水,光彩如锦”。
传说这是一块披肩布,为七仙女亲手织成,后玉
帝急召七仙女回宫,便留下了这件珍贵的纪念品。
游遍名山大川的张道陵从翻阳湖上溯至泸溪,见云锦山如此壮美,便住下来,在此结庐炼丹,丹成而龙虎现,云锦山才改为龙虎山。
六景:漩涡翻滚的道堂岩,又称“道堂坐不得”。
道堂即道观,据传此石为一只三脚龟所变,张天师要在石顶上建玄武观,三脚龟不肯,将头一伸,道堂倒塌。
天师大怒,拔出宝剑镇住**,不准缩回,就成了如今险恶幽深的崖洞。
七景:孤峰独秀的钟鼓石,又称“石鼓敲不得”。
传说石鼓原是神鼓,它先投奔张天师,后到龙虎山下择居。
八景:天师试剑的试剑石,又称“剑石试不得”。
据传张天师初到龙虎山炼丹,土地爷不肯:“这是我管辖的地方,岂容他人落脚?如何你真的道法通天,且用你的宝剑将此山劈开如何?”“如能劈开怎样?”“我就依了你,让你落户。
”天师拔出宝剑念念有词,一剑下去,入石十分,《龙虎山志》载曰:“试剑石,在仙岩隔峰,祖天师试剑于此入石十分,截然两断”。
九景:横溪枕流的玉梳石,又称“玉梳梳不得”。
传说它是昆仑山上生长了千年的黄杨木精变的御梳,为皇后娘娘所专用。
黄杨木精想下凡,故在皇后梳头时变出一条大蛇,吓得皇后逃命,御梳跌了下来,化为玉梳。
十景:华厦唯一的仙女岩,又称“仙女配不得”。
它已经与广东丹霞山阳元石结为秦晋之好,于1995年8月18日举行了“结亲庆典”,成了旷世奇缘,风流佳话。
我国著名散文家石英曾作《仙女岩记》立
于岩前,称此石为“华厦之唯一,域外更无多”。
形容参观者之盛况为“寻根者日夜兼程,膜拜者水陆并进”故称为“天下第一绝景”。
请大家看右边群山——这就是华厦一绝的崖墓群。
在这些高崖绝壁上的垒垒洞穴内,散布着数百座崖墓,岩洞大小不一,里面陈放棺木,形式各异,声单洞单葬,也有单洞群葬和联洞群葬。
最大的洞内有十几具棺木,安放着一家族几代人,这些崖墓距离水面10至60米,基本朝东,棺木大小不一,大多用巨大的整段楠木制成,形态上有干栏式建筑造型的屋脊棺,圆筒独木的独舟棺,方形棺等。
大多数岩洞还安装了封门板,其意不让人看见洞内情况和防止鸟兽进入洞内捣乱,让先人居住在一个安全、舒适的极乐世界。
那么,这些崖墓是如何形成的?硕大的棺木又是如何放进绝壁之中的呢?这是一个让世人难解的千古之迷。
为了揭开这一谜底,1978年11月,江西考古工作者开始对仙水岩一带的的崖墓群进行了考古发发掘,共清理崖墓18座,发掘棺木37具,保存完好的人骨架16副,出土陶器、青瓷器、竹木器、纺织品、纺织工具、古乐器等共235件,其中,有由细如发丝的竹丝纺织而成的竹器制品,非常精致,陶器中多为印纹硬陶,也有磨光黑陶、夹砂红陶和原始青瓷,造型非常奇巧,尤其是十三弦和纺织工具物件的出土,为我国的音乐史和纺织史的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史料。
经文物部门鉴定,龙虎山崖墓是距今26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崖墓,其年代久远,数量之众多,位置之险要,堪称“华厦一绝”。
从考古发掘的陪葬物来看,这些棺木里的主人均为古越族人。
“越有
百族”,生活在龙虎山一带的,属于干越。
他们居住干栏房屋,信奉蛇(龙)图腾,断发纹身,善于用船,鼓食水产一会儿大家可以看到崖墓仿古吊装表演,了解崖墓安放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