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息风开窍药药作业

合集下载

平肝熄风药

平肝熄风药

全蝎: 全蝎:辛,平。息风止痉,通络解毒。 息风止痉,通络解毒。


【来源】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或缟蚯蚓的全虫 来源】 体。 性味归经】 归肝, 膀胱经。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功效】 【功效】 1、清热息风:高热所致的狂躁,惊风抽搐, 、清热息风:高热所致的狂躁,惊风抽搐, 癫痫等症。 癫痫等症。 2、通络:用于痹证及半身不遂。 、通络:用于痹证及半身不遂。 3、平喘:用于肺热哮喘。 、平喘:用于肺热哮喘。 4、利尿: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 、利尿: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 用法用量】煎服, 15g。 10—20g 【用法用量】煎服,5—15g。鲜品10 20g。研末 15g 鲜品10 20g。 吞服,每次1 2g 2g。 吞服,每次1—2g。
牛黄: 牛黄:苦,凉。息风止痉, 息风止痉, 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来源】为茜草科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钩藤、大叶钩 来源】为茜草科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钩藤、 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带钩茎枝。 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带钩茎枝。 性味归经】 微寒。归肝,心包经。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心包经。 功效】 【功效】 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1.息风止痉 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2.清热平肝 用于头痛,眩晕。 用于头痛,眩晕。 . 用法】入煎剂后下。 【用法】入煎剂后下。其有效成分钩藤碱加热后易 破坏,故不宜久煎,一般不超过20分钟。 20分钟 破坏,故不宜久煎,一般不超过20分钟。
石 决 明
【来源】为鲍科动物杂色鲍(光底石决明)、皱纹盘鲍 来源】为鲍科动物杂色鲍(光底石决明) 毛底石决明) 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 (毛底石决明)、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 性味归经】 归肝经。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经。 功效】 【功效】 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1.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2.清肝明目:用于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清肝明目:用于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用法】入煎剂应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 【用法】入煎剂应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外用 点眼宜煅用水飞。 点眼宜煅用水飞。

平肝熄风药

平肝熄风药

石决明:【功能主治】平肝潜阳,除热,明日。

治风阳上扰、头痛眩晕,惊搐,骨蒸芳热,青盲内障。

《海药本草》:"主青盲内障,肝肺风热,骨蒸劳极。

"《纲目》:"通五淋。

"《山东中草药手册》:"镇肝、明目,治眩晕。

"珍珠母:【功能主治】平肝,潜阳,定惊,止血。

治头眩,耳鸣,心悸,失眠,癫狂,惊痫,吐血,衄血,妇女血崩。

《中国医学大辞典》:"滋肝阴,清肝火。

治癫狂惊痫,头眩,耳鸣,心跳,胸腹腆胀,妇女血热,血崩,小儿惊搐发痉。

"《饮片新参》:"平肝潜阳,安神魂,定惊痫,消热痞、眼翳。

"《吉林中草药》:"止血。

治吐血,衄血,崩漏。

"牡蛎:【功能主治】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

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

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疠痰核,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

煅牡蛎收敛固涩。

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

(1)益阴潜阳:生用治阴虚阳亢之潮热盗汗、头痛眩晕、烦躁失眠等症。

(2)软坚散结:生用治瘰疬、肿块。

(3)固涩:煅用治多汗、遗精、带下、崩漏、泄泻等,常与龙骨配伍。

(4)也可用于胃酸过多,常配乌贼骨。

《本经》:"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

"《别录》:"除留热在关节荣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止汗,心痛气结。

涩大小肠,止大小便,疗泄精,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

"《药性论》:"主治女子崩中。

止盗汗,除风热,止痛。

治温疟。

又和杜仲服止盗汗。

病人虚而多热,加用地黄、小草。

"《本草拾遗》:"捣为粉,粉身,主大人小儿盗汗,和麻黄根、蛇床子、干姜为粉,去阴汗。

《海药本草》:"主男子遗精,虚劳乏损,补肾正气,止盗汗,去烦热,治伤寒热痰,能补养安神,治孩子惊痫。

平肝熄风药(2)

平肝熄风药(2)

平肝熄风药(2)天麻【药用】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

【性味与归经】甘,微温。

入肝经。

【功效】平肝息风,通络止痛。

【临床应用】1.用于头晕目眩。

天麻为治眩晕的要药,其功用主要为平肝息风。

用治肝阳上亢的眩晕,可与钩藤、石决明等配伍;如风痰为患引起之眩晕,又可以半夏、白朮、茯苓等配伍同用。

2.用于热病动风、惊痫抽搐等症。

天麻虽无清热之功,却具有良好的息肝风、定惊搐的作用,为治疗肝风内动的要药。

对高热动风、惊痫抽搐、角弓反张等症,常与钩藤、全蝎等配伍同用。

3.用于头痛,痹痛,肢体麻木等症。

天麻在古方中有治肝虚头痛风湿痹痛等症的记载,如配川芎等以治头痛,配全蝎、乳香等以治痹痛等。

此外,对于肢体麻木、手足不遂,常配当归、牛膝等,则为临床所常用。

【处方用名】天麻、明天麻(洗净,晒干,切片用)、煨天麻(用麸皮同炒后应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研末吞服每次三分至五分。

【按语】1.天麻一药,主要的作用是用于治风。

它既能平息肝风,又能驱除风湿,不过,现在临床上用以平肝镇痉的居多,为治头晕常用药品。

2.《内经》上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但眩晕之症有虚实之分,当视具体症候,辩证应用。

因本品之功虽好,稍嫌温燥,故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如夹痰湿者亦为适宜;如属血虚肝旺引起的头晕,须配养血柔肝药如当归、枸杞、白芍等同用。

至于阴虚液少、舌绛胎剥者,则宜滋肾养阴为主,一般不用天麻。

【方剂举例】天麻丸《普济方》:天麻、川芎。

治偏正头痛,神昏目花。

钩藤【药用】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或华钩藤的钩及相连的茎枝。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

入肝、心包经。

【功效】清热平肝,息风镇痉。

【临床应用】1.用于肝火头胀、头痛,及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等症。

钩藤清肝泄热而平肝阳,故常用于肝火头胀及肝阳上亢的实症。

配夏枯草、黄芩,能清泄肝火;配石决明、菊花,能平降肝阳。

2.用于热病高热、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及妇女子痫等症。

钩藤的清热作用并不显着,但因它有息风镇痉的作用,故遇有惊痫抽搐之症,,则往往取以应用,临床多与天麻、石决明、全蝎等配伍;如属高热动风,可与羚羊角、菊花、龙胆草等同用。

中药平肝熄风

中药平肝熄风

平肝息风药
一.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 [(善治目疾,先煎)
清肝明目
珍珠母平肝潜阳 [ 镇心安神(研末外用,燥湿敛疮,先煎)
★牡蛎 [ 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生用先煎)
★代赭石 [ 重镇降逆(肺、胃气逆),凉血止血(生用先煎)刺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二.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 [(平肝)清肝明目,清热解毒(高热神昏)
(1-3g,另煎;0.3-1g/次,研粉)
★牛黄平肝潜阳 [ 化痰开窍,清热解毒(0.2-0.5g,入丸散,又名丑宝)
★钩藤 [ 清热平肝(不宜久煎)
★天麻 [(治风神药)平抑肝阳(眩晕要药),祛风通络
▲地龙 [(清热)平喘,通络,利尿
▲全蝎 [ 长于止痛(有毒,0.6-1g/次,研末)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蜈蚣 [ 长于解毒(有毒,0.6-1g/次,研末)▲僵蚕 [ 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平肝熄风药

平肝熄风药

平肝熄风药此类药物多为咸寒之品,主入厥阴肝经,有平肝潜阳、缓和或制止肝阳上亢,及熄风止痉、制止或缓解痉挛抽搐的作用。

部分药兼有清泄肝火和明目退翳的作用。

根据药物作用的不同,平肝熄风药主要分为平肝潜阳药和熄风止痉药两类。

1、平肝潜阳药。

主要用于肝阴不足,阴不维阳、肝阳亢逆于上所致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烦躁不安,以及惊悸癫狂等症。

常用药有:石决明、珍珠母、牡蛎、代赭石、山羊角、紫贝齿、刺蒺藜、罗布麻、决明子、穭豆衣等。

2、熄风止痉药。

主治温热病的高热神昏、惊风抽搐、热极生风,或肝血不足、筋失濡养、虚风内动,或风阳夹痰、风痰上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的癫痫惊狂,或口眼歪斜的面瘫中风,或风毒内袭、外风引动内风的角弓反张、挛急抽搐的破伤风症,以及中风后遗症的半身不遂等证。

常用药有:羚羊角、钩藤、天麻、珍珠、玳瑁、全蝎、蜈蚣、白僵蚕、地龙、马宝、蛇蜕、壁虎等。

此外,部分药物兼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翳膜障睛、视物不清等症。

配伍用药:平肝熄风药须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病情配伍用药。

因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当配滋补肝阴药;因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当配滋补肾阴之品,以滋水涵木。

惊风抽搐之证,属热极生风,当配清热泄火药;因肝血不足、血不濡筋的虚风内动,当配养血柔筋之品;如系脾虚慢惊,当配健脾药;风痰上扰而致惊痫者,当配化痰开窍药;面部中风而口眼歪斜者,当配化痰通络药;对破伤风角弓反张者,除重用熄风止痉药外,还当配疏散外风、化痰镇静之品;对中风后遗症的半身不遂,应视其病因的不同和病程的长短以及正气的虚实,配以活血化瘀、补益气血之品。

注意事项:此类药中的动物甲壳、金石矿物药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煎出,在煎药时应打碎先煎。

有些虫类药物有毒,用量不宜过大,以免中毒。

孕妇也应忌用或慎用。

药性寒凉的熄风药,不宜于脾虚慢惊者使用;药性温燥的熄风药,阴亏血虚者当慎用。

现代研究:平肝熄风药中的平肝潜阳药,大多数有镇静、降压、利尿作用。

中药师培训资料----平肝熄风药、开窍药

中药师培训资料----平肝熄风药、开窍药

[性味归经] 苦、辛,平。归肝经。 [功 效] 平抑肝阳,疏肝解郁,明日祛风,止痒 [主 治] 1.头痛眩晕 2.用于 ①胸胁疼痛②乳汁不通用于目赤多泪 3.风 疹瘙痒 羚 羊 角 [性味归经] 咸,寒。归肝、心经。 [功 效] 熄风止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主 治] 1、惊风癫痫,手足抽搐 2、头痛眩晕 3、 目赤肿痛 4.热毒发 斑 钩 藤 [性味归经] 甘,微寒。归肝、心包经。 [功 效] 熄风止痉,清热平肝 [主 治] 1、惊风抽搐 2、头痛眩晕 地 龙 [性味归经] 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功 效] 清热熄风,平喘通络,利尿 [主 治] 1、壮热惊风,手足抽搐 2、肺热喘咳 3、用于①关节痹痛②半 身不遂 4、热结尿闭 僵 蚕 [性味归经] 咸、辛,平。归肝、肺经。 [功 效] 熄风止痉,祛风止痛,祛风止痒,化痰散结, [主 治] 1、惊风抽搐,口眼歪斜 2、用于①头痛耳赤②咽喉肿痛 3、风 疹瘙痒 4、瘰疬痰核 全 蝎 [性味归经] 辛,平。有毒。归肝经。 [功 效] 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主 治] 1、急慢惊风,口眼歪斜,破伤风 2、 疮疡肿痛,瘰疬结核 3、 偏正头痛,风湿痹痛 蜈 蚣 [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归肝经。 [功 效] 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主 治] 1、急慢惊风,破伤风 2、疮疡肿痛 3、偏正头瘫,风湿痹痛
平 肝 熄 风 药 定义:凡以平息肝风潜降肝阳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均称平肝息风药。 分类:平肝息风药主要包括息风止痉与平肝潜阳两类药。 性能功效: 1、息风止痉药:平肝息风止痉,缓和或制止痉厥抽搐为主要作用。 故适用于阴虚阳亢,肝阳无制,亢而化风或阳热极盛,燔灼肝经,热极生风 和阴血虚少,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或风阳夹痰,风痰上扰。癫痫惊狂以及风毒内 袭,外风引动内风的破伤风症所引起的肢体振颤,痉挛抽搐等症。其中部分药还 兼有平肝潜阳或清泄肝火等作用,还可用治肝阳眩晕,肝火目赤等症。 2、平肝潜阳药以潜阳镇静,缓合和制止肝阳上亢为主要作用。 故适用于肝肾阴虚,阴不制阳,亢逆于上所致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面红目 赤,烦躁而怒等症.其中部分药物或兼有清泄肝火,镇心安神的作用,与息风止 痉药同用可治肝阳化风症, 或热极生风症, 与安神同用, 治肝阳上亢, 烦躁不眠。 配伍: 使用平肝息风药, 当根据病因, 选择配伍: 如肝阳化风者配平肝潜阳药同用, 热极生风者配清热泄火药同用,阴血亏虚生风者配滋阴养血药同用,风阳夹痰者 配豁痰开窍药同角,破伤风痉厥者当配疏散外风药同用。肝阳上亢者多配滋阴养 血药同用,养阴以配阳,使阴充阳自潜。 使用注意: 本类药物性能各有不同,应区别使用。如药性寒凉者,不宜用于脾虚慢惊无 热者,药性温燥者,对阴亏血虚之症.又当慎用. 石 决 明 [性味归经] 咸,寒。归肝经。 [功 效]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主 治] 1、头晕目眩 2、目赤翳障,视物昏糊 天 麻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肝经。 [功 效] 熄风止痉,平抑肝阳 [主 治] 1、用于①惊风抽搐②用于头痛眩晕 2、风湿痹痛 牡 蛎 [性味归经] 咸,微寒。归肝、肾经。 [功 效] 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主 治] 1.头晕目眩,肝风抽搐 2.瘰疬 痰核 3.自汗,盗汗,遗精,崩 漏,带下。 珍 珠 母 [性味归经] 咸,寒。归肝、心经 [功 效] 平肝潜阳,清肝明日 [主 治] 1. 用于①头痛眩晕②烦躁失眠 2. 用于①肝虚目昏②肝热 目赤 代 赭 石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肝、心经。 [功 效] 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主 治] 1、头痛眩晕 2、呃逆呕吐,气逆喘息 3、吐血,衄血,崩漏 刺 蒺 藜

平肝熄风药 (2)

平肝熄风药 (2)

平肝熄风药•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功效,主要用以治疗肝阳上亢证或肝风内动证的中药,称为平肝药,又称平肝息风药。

肝阳上亢:通常是由于肾阴不足、不能滋养于肝或肝阴不足,阴不维阳,而致肝阳亢盛。

症见:头晕、头痛、目眩、烦躁、易怒、面红、目赤、脉弦滑有力,见于现代临床医学高血压、甲亢等肝风内动:热极生风、阳亢动风、血虚生风温热病可见热极生风,高热、神昏、抽搐、惊厥、痉挛,多见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破伤风等急性传染病引起的高热惊厥,小而高热惊厥、肝昏迷。

阳亢动风:头昏、头痛、或突然昏扑、肢体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鉴于现代临床医学高血压中风、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癫痫、妊娠中毒等。

血虚生风:肢体麻木、振颤、抽搐、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见于现代临床医学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帕金森病、癫痫、面瘫等。

潜肝阳药•来源:全石、贝壳类,质重而坠降,潜降能力强,如石决明、珍珠母、牡蛎、代赭石•功效与主治:性寒或平,入肝经。

平抑肝阳,清泻肝火。

用于肝阳上亢证。

息肝风药•来源:虫类,善搜风,去风作用强.如:羚羊角、钩藤、天麻、地龙、白僵蚕、镇肝息风汤•功效与主治:入肝经。

息肝风,止痉挛。

主治阳亢动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等所致的肝风内动证。

药理作用•降压•抗血栓•镇静、抗惊厥•解热、镇痛1、降压作用本类药物中多数药物具有降血压作用,如钩藤、天麻、羚羊角、地龙、蜈蚣、白蒺藜等,能缓解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高血压症状,预防脑血管病发生。

作用机制:涉及多个环节,多有中枢抑制作用参与。

•钩藤、地龙可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羚羊角兴奋迷走神经;•天麻扩张外周血管。

2、抗血栓原发性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患者,大多呈现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倾向增高。

白芍、天麻、地龙等有不同程度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作用。

地龙中含有纤溶酶样物质,具有促进纤溶作用,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及血块。

地龙还具有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作用。

3、镇静、抗惊厥、抗癫痫平肝息风药中多数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

中医执业医师:平肝息风药试题

中医执业医师:平肝息风药试题

中医执业医师:平肝息风药试题1、单选刺蒺藜与菊花的共同功效是()A.疏散风热、清热解毒B.疏散风热、平肝明目C.舒肝解郁、平抑肝阳D.疏肝解郁、散风止痒E.疏散风热、化痰息风正确答案:B2、单选(江南博哥)善于治疗痰热闭阻心窍之神昏、口噤的药物是()A.钩藤B.银花C.牛黄D.白菊花E.大青叶正确答案:C3、配伍题用于痰湿阻滞经络所致肢体关节疼痛、麻木、阴疽流注,宜选用的药物是()用于湿热痹阻经络所致肢体、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宜选用的药物是()A.羚羊角B.天南星C.天麻D.地龙E.白芥子正确答案:E,D4、单选既能清肝热,又能平肝阳的药物是()A.天麻B.白蒺藜C.夏枯草D.全蝎E.钩藤正确答案:E5、单选痰热阻闭心窍之神昏、口噤等症,当选用的药物是()A.黄连B.栀子C.玄参D.牛黄E.连翘心正确答案:D6、单选?既能用于寒性慢惊,也能用于热性急惊抽搐的药物是()A.羚羊角B.牛黄C.天麻D.地龙E.防风正确答案:C7、单选平肝降逆宜生用,止血宜煅用的药物是()A.石决明B.朱砂C.磁石D.牡蛎E.代赭石正确答案:E8、单选具有平肝疏肝作用的药物是()A.钩藤B.薄荷C.柴胡D.刺蒺藜E.沙苑子正确答案:D9、单选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痉挛抽搐,多与全蝎配伍相须使用的药物是()A.蜈蚣B.白僵蚕C.钩藤D.天麻E.地龙正确答案:A10、单选羚羊角、天麻、钩藤的功效共同点是()A.息风止痉,清热解毒B.息风止痉,平抑肝阳C.息风止痉,清肺平喘D.息风止痉,清肝明目E.息风止痉,祛风通络正确答案:B11、单选患者,男,20岁。

5天前突发口眼歪斜,左眼睑闭合不全,左侧抬头纹消失,左侧面部肌肉时而抽搐,头部CT未见脑血管病变。

舌淡、苔白、脉弦。

用药宜首选()A.羌活B.独活C.全蝎D.秦艽E.威灵仙正确答案:C12、单选下列哪组药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A.全蝎、蜈蚣B.地龙、僵蚕C.龙骨、牡蛎D.石决明、草决明E.天麻、钩藤正确答案:A13、单选下列贝类药物,哪味药不具有制酸止痛的作用()A.瓦楞子B.海蛤壳C.石决明D.牡蛎E.乌贼骨正确答案:C14、单选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A.刺蒺藜B.决明子C.石决明D.夏枯草E.羚羊角正确答案:C15、单选下列哪组是均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A.桑叶、薄荷B.柴胡、葛根C.牛黄、熊胆D.荆芥、防风E.紫草地丁、野菊花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熊胆的功效:清热解毒,止痉,明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肝息风药、安神药、开窍药
一.单选
1.忿怒忧郁,虚烦失眠,选何药最佳()
A.朱砂
B.龙骨
C.合欢皮
D.远志
2、心火亢盛,惊悸不眠当首选()
A.朱砂
B.龙骨
C.酸枣仁
D.磁石
3、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的药是( )
A.龙骨
B.磁石
C.琥珀
D.朱砂
4、功能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的药是()
A.龙骨
B.琥珀
C.朱砂
D.磁石
5、能养心益肝而安神的药物是()
A.朱砂
B.磁石
C.酸枣仁
D.柏子仁
6、功能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的药物是()
A.夜交藤
B.合欢皮
C.酸枣仁
D.远志
7、安神药中可作丸剂的外衣,增强安神及防腐作用的药是()
A.朱砂
B.磁石
C.龙骨
D.琥珀
8、火煅后能析出水银的药物是()
A.磁石
B.石膏
C.朱砂
D.滑石
9、药性咸寒质重,能平肝阳,清肝热,为凉肝、镇肝之要药的是()(书上好像没有)
A.石决明
B.代赭石
C.牡蛎
D.珍珠
10、既能平肝疏肝,又可祛风明目的药是()
A.天麻
B.钩藤
C.罗布麻
D.刺蒺藜
11、惊痫抽搐,无论寒热虚实均可用的药是()
A.羚羊角
B.地龙
C.天麻
D.僵蚕(天麻的平性看来一直被强调)
12、既可治肝风内动,又可用于风热头痛的是()
A.白僵蚕
B.地龙
C.羚羊角
D.石决明
13、功能清热息风,通络,又可平喘,利尿的药物是( )
A.全蝎
B.蜈蚣
C.地龙
D.僵蚕
14、除哪项外均是全蝎与蜈蚣的共同功效()
A.平肝潜阳
B.息风止痉
C.攻毒散结
D.通络止痛
15、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化痰开窍的药是()
A.天麻
B.羚羊角
C.钩藤
D.牛黄
16、代赭石与旋覆花的共同功效是()
A.平肝潜阳
B.降逆止呕
C.化痰止咳
D.凉血止血
17、麝香的功效是()
A.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 B.开窍醒神、辟秽止痛
C.开窍醒神、清热止痛D.开窍醒神、解毒止痛
18、冰片除开窍醒神之功外,尚能()
A.辟秽止痛(书上原话) B.解毒止痛C.清热止痛D.活血止痛19、被称为醒神回苏之要药,寒闭、热闭皆可用的开窍药是( )
A.苏合香B.冰片C.蟾酥D.麝香
20、药性偏寒,多用治热闭神昏的药是()
A.麝香B.苏合香C.冰片D.蟾酥
一.单选
1.C
2.A
3.B
4.B
5.C
6.D
7.A
8.C
9.A 10.D
11.C 12.A 13.C 14.A 15.D 16.B 17.A 18.C 19.D 20.C
二、多选
1、下列药中属于养心安神药的有()
A、琥珀B、酸枣仁C、柏子仁D、合欢花E、远志
2、酸枣仁的功效为()
A、养心
B、益肝
C、安神
D、敛汗E、润肠通便
3、功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有()
A、石决明
B、珍珠母
C、决明子
D、羚羊角
E、刺蒺藜
4、既能平抑肝阳,又能息风止痉的药物有()
A、石决明
B、羚羊角
C、钩藤
D、天麻
E、刺蒺藜
5、石决明的适应证有()
A、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B、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C、风热目赤、翳膜遮晴
D、阴虚血少、目暗昏涩
E、津液亏虚、肠燥便秘
6、下列药中能平肝阳,息肝风,清肝火的有()
A、天麻
B、钩藤
C、石决明
D、羚羊角
E、牛黄
7、羚羊角与钩藤相同的适应证有()
A、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B.肝阳上亢,头晕目眩C、肝火上攻,头痛目赤
D、热毒郁结,咽喉肿痛
E、阴虚火旺,潮热盗汗
8、全蝎、蜈蚣的共同适应证是()
A、痉挛抽搐
B、风湿顽痹
C、疮疡肿痛
D、瘰疬结核
E、顽固性头痛
二.多选
1.BCDE
2.ABCD
3.ABCD
4.BCD
5.ABCD
6.BD
7.ABC
8.ABCDE
三、名词解释
1.重镇安神药
2.养心安神药
3.平肝息风药
4.介类潜阳
5.开窍药
1.来源多为金石、贝壳,有质重沉降之性的一类安神药,叫重镇安神药。

2、来源多为植物,有甘润滋养之性的一类安神药,叫养心安神药。

(重镇潜阳这种说法现在已经不再用了)
3、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叫平肝息风药。

4、介类指动物甲壳,以其质重镇降,甲壳类药物可镇潜上亢之肝阳,以平肝潜阳为主要作用。

(书上没有)
5、凡具辛香走窜之性,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的一类药物,叫做开窍药。

四、判断说明
1.石决明与决明子均能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
2.天麻药性甘平,作用缓和,对惊风抽搐之症,无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

()
3.代赭石与磁石性寒质重,均可平肝潜阳、降逆止呕。

( )
4.凡神志昏迷者均可用开窍药救急。

()
5.开窍药只宜暂用,不可久服,以免寒凉太过。

()(
1、×说明:石决明不能润肠通便。

改错:石决明与决明子均能清肝明目,决明子又可润肠通便。

2、√说明:题意表述正确。

3、×说明:磁石不能降逆止呕。

改错:代赭石与磁石均可平肝潜阳,但前者又可降逆止呕。

4、×说明:开窍药只用于闭证神昏。

改错:开窍药宜于神志昏迷属闭证者,脱证神昏不可使用。

5、√说明:题意表述正确(这个书上说有凉开温开之分,就不能说寒凉太过,我认为后半句不正确)
五、问答
1、比较龙骨与牡蛎功用的异同。

2、安神药分几类,各类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是什么?
3. 试述平肝息风药的分类及每类药的含义、功效和主治病证。

五.问答
1、相同点:二药生用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煅用收敛固涩,治疗正气不固之滑脱诸证。

不同点:
龙骨以镇惊安神为主,治疗神志不安,心悸失眠,惊痫癫狂,为重镇安神之要药。

牡蛎善能软坚散结,用于痰火郁结之痰核、瘰疬及瘀血阻滞之癥瘕积聚;又能制酸止痛,治疗胃痛泛酸。

2、安神药分为重镇安神药和养心安神药两类。

重镇安神药多为金石及介类,质重沉降,重能去怯,功能重镇安神,主治心火炽盛、痰火扰心、惊吓等引起的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及惊痫癫狂等证。

养心安神药多为植物种子、种仁,具有一定滋养作用,功能养心安神,主治阴血不足、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证。

3、平肝息风药分为平抑肝阳药和息风止痉药两类。

凡以平抑或潜镇肝阳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平抑肝阳药。

功能平肝潜阳或平抑肝阳。

主要用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和肝火上攻之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等症。

凡以平息肝风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做息风止痉药。

功能息肝风,止痉挛。

主要用治热极生风,肝阳化风所致眩晕欲仆,痉挛抽搐等;也用于癫痫,破伤风痉挛抽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