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平肝息风药

合集下载

中药学——平肝息风药

中药学——平肝息风药

中药学——平肝息风药1.地龙、麻黄的共同作用是A. 散寒、除痹B. 解表、通络C. 平喘、利尿D. 通络、解毒E. 熄风、止痛2.钩藤入煎剂的正确方法是A. 冲服B. 包煎C. 先煎D. 另煎E. 不宜久煎3.用治顽固性头痛,宜选A. 荆芥B. 天麻、钩藤C. 全蝎、蜈蚣D. 麝香、冰片E. 石决明、决明子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地龙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络。

麻黄功能:发汗,平喘,利水。

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

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钩藤性寒味甘.功效为清热平肝,镇痉熄风.因含钩藤碱和异钩藤碱,故有兴奋呼吸中枢,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但煮沸超过20分钟,降压成份即被部分破坏,故不宜久煎.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顽固性头痛是病程比较长,难以痊愈,容易反复的头痛,称之为顽固性头痛,相当于西医所讲的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和紧张性头痛。

中医在治疗的时候,主要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具体如下:1、瘀血入络:采用养血通络和活血通络的方法进行治疗,使用桃仁、红花、当归、全蝎、蜈蚣等药物进行治疗;2、肝阳上亢:采用天麻、钩藤、夏枯草、菊花、川芎等平肝潜阳的药物来进行治疗;3、肝气郁结、情志不遂:应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柴胡、当归、白芍、川芎,进行疏肝解郁,通络止痛治疗;4、如果伴随有睡眠障碍时,可以使用酸枣仁、茯神安神止痛。

细目三息风止痉药1.羚羊角[性能]咸,寒。

归肝、心经。

[功效]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1)肝风内动,惊病抽摘。

本品主人肝经,咸寒质重,善能清泄肝热,平肝息风,镇惊解尤宜于热极生风所疼。

故为治惊痫抽搐之要药,元神昏、惊厥邪炽盛之高热、致者。

用治温热病热邪如羚角抽猪者,常与钩藤、白药、菊花等同用,钩藤汤;治妇女子痛,可与防风、独活、茯神等配伤,如外羊角散:用治索病、惊悸等,可与钩藤、天竺黄、郁金等同用。

中药药理学平肝息风药

中药药理学平肝息风药

抑制细胞内Ca2+释放
作用机理研究
a、影响脑内CA含量:多巴胺(DA)含量↓、去甲肾上腺素↓
b、天麻苷元→与脑内苯二氮草受体(benzodiazepine-R)结合
↑分解

天麻素
增强GABA与其受体结合

中枢抑制
二、镇静、抗惊厥作用
钩藤为治疗小儿痫疯之要药。实验观察到:
钩藤煎剂 (1)小鼠自主活动↓ (2)对抗咖啡因兴奋中枢的作用
士的宁
二、其它作用
1、解热作用: 羚羊角煎剂口服对伤寒疫苗所致发热家兔有解热作用,2小时后开始 作用,持续6小时。
2、降压作用: 羚羊角醇提物可使犬、猫血压下降20%-40%,剪断迷走神经,作用 减弱。
3、对平滑肌作用: 羚羊角水煎剂对离体兔肠、豚鼠回肠、大鼠子宫均有兴奋作用。
钩藤、天麻、地龙→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 地龙→溶栓; 天麻→抗心肌缺血
天麻
为双子叶植物药兰科植物天麻的根茎。
[功效] 息风止痉、平肝潜阳。
[成分] 天麻素、天麻苷元、香荚兰醇、 香荚兰醛、琥珀酸等。
[药理作用]
一、镇、抗惊厥作用 二、镇痛作用 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四、其它作用
一、镇静、抗惊厥作用
鹅喉羚羊角
黄羊角
与羚羊角药理活性基本类似为扩大药源
山羊角
提供参考资料。
绵羊角
[成分]
角质蛋白水解 18种氨基酸 + 多肽
胆固醇
磷质类:卵磷脂、脑磷脂
[药理作用]
一、镇静、抗惊厥作用 二、其它作用
一、镇静、抗惊厥作用
羚羊角煎剂
硫喷妥钠
水解液 小鼠自主活动↓,延长
醇提液
水合氯醛

第十九单元 中药学 平肝熄风药

第十九单元  中药学 平肝熄风药

第十九单元平肝息风药一、概念:凡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为平肝息风药。

二、药性特点:入肝经,多虫药、贝壳药、矿物药。

三、主治:肝阳上亢证(头晕头痛,面红目赤,耳聋耳鸣等),肝风内动证(眩晕欲仆,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肌肉痉挛,四肢抽搐等)。

1.平抑肝阳药药性多偏寒凉。

因多为介类贝壳或矿石入药,而有质重沉降之特征,介类平肝潜阳药多具咸味,植物类、矿石类平肝潜阳药多具苦味,归经均以入肝经为主。

平肝潜阳药主要适用于(1)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2)肝火上攻之目赤翳障,头昏头痛;(3)虚阳上扰烦躁不眠等证。

2.息风止痉药药性多偏寒凉,作用较强的息风止痉药多具辛味和咸味;作用较和缓的息风止痉药多具甘味,各药均以入肝经为主。

息风止痉药适应于:(1)热极生风或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等肝风内动病证;(2)破伤风、癫痫及惊风抽搐病证。

某些息风止痉药兼具平抑肝阳作用,可用治肝阳眩晕,肝火上攻之目赤、头痛,风中经络之口眼歪斜、麻木不遂、痉挛抽搐等证。

12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石决明咸,寒。

平肝潜阳——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急躁易怒等。

清肝明目——长于治肝火目赤疼痛翳障,肝虚视物昏花等。

牡蛎咸,微寒。

平肝潜阳:阴虚阳亢之头晕目眩,阴虚动风。

镇惊安神:烦躁不安、心悸失眠。

软坚散结:痰核、瘰疬、癥瘕积聚。

煅用收敛固涩:滑脱诸证。

1、遗精、遗尿;2、自汗、盗汗。

崩漏煅用制酸止痛:胃痛泛酸。

3代赭石(赭石)苦,寒。

平肝潜阳——特点:平肝兼清肝。

用于肝阳上亢证,肝火亢盛惊狂证。

重镇降逆——嗳气,呃逆,呕吐,喘息。

煅用凉血止血——血热气逆之吐血、衄血、崩漏。

珍珠母平肝潜阳:1.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耳鸣证;2.肝阳上亢,肝热烦躁易怒。

清肝明目:1.肝热目赤翳障;2.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收湿敛疮:湿疹,湿疮。

4蒺藜苦、辛,平。

平肝潜阳:肝阳上亢眩晕证。

疏肝解郁:肝郁胁痛、乳汁不下等。

祛风明目:风热上攻之目赤肿痛翳障等。

中药分类——平肝息风药

中药分类——平肝息风药

中药分类——平肝息风药【【【【平肝息风药综述】】】】凡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阳上亢、头目眩晕,或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病症的药物,称平肝息风药。

如:石决明、珍珠母、代赭石、牛黄、钩藤、地龙等。

此类药物皆入肝经,多为介类、昆虫等动物药及矿物药,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及镇静安神等作用。

平肝息风药可分为以平肝潜阳为主要作用的平抑肝阳药和以息肝风、止痉抽搐为主要作用的息风止痉要两类。

但由于肝风内动以肝阳化风为多见,且息风止痉药为兼具平肝潜阳的作用,两类药物常互相配合应用。

平肝熄风药是指具有平肝潜阳、平息肝风功效的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及肝风内动等证。

肝阳上亢多因肝肾阴虚,阴不能制阳所致。

多呈现头目眩晕、头痛、耳鸣、心烦。

常见于高血压病。

所谓“动风”是指在病变过程中出现的抽搐、震颤、头晕眼花等一类具有“动摇”特点的症状。

此等表现主要为肝经病变的征象。

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已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记载。

所以一般称为肝风。

为了区别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外风证,常将肝风归属内风,称为肝风内动。

“肝风”:1、热极生风是温热病时高热所至,表现为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多见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其他急性传染病之高热惊厥。

2、肝阳上扰,虚风内动。

由肝阳上亢病情进一步发展而来,除见眩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外,甚或卒然跌扑、神志不清、口眼歪斜、舌强、半身不遂。

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可见上述临床表现。

此外,癫痫、神经官能征、美尼尔氏征、破伤风等疾病,亦可见到肝风内动的现象。

肝阳上亢的治疗原则是平肝潜阳,常用钩藤、天麻、地龙等以平肝,用石决明、生牡蛎等以潜阳。

亦宜加用滋肝肾之阴的药如熟地、枸杞、麦冬等。

肝风内动治以平肝息风,常用羚羊角、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等。

【【【【【药理作用】】】】平肝熄风药中的平肝潜阳药,大多数有镇静、降压、利尿作用。

其降压作用表现缓慢而持久。

部分药对组织胺有拮抗作用,还有抗过敏作用。

平肝熄风药名词解释

平肝熄风药名词解释

平肝熄风药名词解释
平肝熄风药是一类中药,主要用于治疗肝风上逆或风症引起的症状。

平肝熄风药具有疏肝平肝、熄风止痉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眼花、口眼歪斜等与肝风有关的症状。

下面将对几种常用的平肝熄风药进行详细解释。

1. 上清片
上清片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柴胡、白芍、防风、桂枝、菊花等。

它具有疏肝解表、透疹退热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等症状。

2. 柴胡
柴胡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疏肝解郁、和解金石的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头痛、胸闷、胁肋疼痛等症状。

3. 川芎
川芎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药材,具有疏肝解郁、祛风止痛的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肝风内动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

4. 旋复花
旋复花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平肝息风、明目的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肝风上犯引起的头痛、眼花等症状。

5. 神曲
神曲是一种中药药材,主要成分是苍术。

它具有平肝息风、止痉安神的作用。

神曲常用于治疗肝风上搏引起的抽搐、惊风等症状。

6. 平肝散
平肝散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包括柴胡、青皮、茯苓、木香等。

它具有平肝熄风、化湿利湿的作用,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痛等症状。

总之,平肝熄风药是一类中药,常用于治疗肝风上逆或风症引起的症状。

通过疏肝平肝、熄风止痉的作用,它们能够缓解头痛、眩晕、眼花等与肝风有关的不适。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

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性质以及分类

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性质以及分类
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性质和分类
羚羊角
性能:咸,寒。归肝、心经。
功效: 熄风止痉, 平肝潜阳, 清肝明目, 清热解毒。
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性质和分类
羚羊角
主治: 1.肝热急惊,癫痫抽搐。本品有较强的熄
风止痉作用,为治惊风抽搐的要药,药性 寒凉,清热力强,对于热极生风者尤为适 宜(热极生风之惊痫抽搐,神昏痉厥首选 药)。常与钩藤、菊花、白芍等配伍。 2.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烦燥,失眠。 常与菊花、石决明等同用。
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性质和分类
牡蛎
3.正虚不固,精气滑脱的①自汗、盗汗、 ②遗精、③崩漏、带下。
①黄芪、浮小麦、麻黄根-牡蛎散;②沙 苑子、芡实-金锁固精丸;③煅龙骨、山 药、乌贼骨。
4.胃痛泛酸,呕吐。煅牡蛎有制酸作用, 可用于胃酸过多、胃溃疡等,乌贼骨、浙 贝。
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性质和分类
牡蛎
用量用法:10-30克,宜打碎先煎。 生用-平肝潜阳、软坚散结; 煅用-收敛固涩、制酸。
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性质和分类
珍珠母
来源: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 珠贝科动
物马氏珍 珠贝的贝 壳。
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性质和分类
珍珠母
性能:咸,寒。归肝、心经。 功效: 平肝潜阳, 安神, 定惊明目。
伍生地、白芍、牡蛎等。 2.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翳膜遮晴,视物
模糊。 用量用法:15-30克,宜打碎先煎。平肝、
清肝宜生用,外用点眼宜煅用、水飞。
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性质和分类
牡蛎
来源:牡蛎科动物 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 江牡蛎
的贝壳。
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性质和分类
牡蛎
平肝潜阳和软坚散结要品 性能特点:咸涩质重,入肝经,重以镇潜,

中药学之平肝息风药

中药学之平肝息风药

中药学之平肝息风药平肝息风药定义: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证的药物,称为平肝息风药。

功效:本类药物药性多偏寒凉,少数偏于温燥,以入肝经为主。

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的功效。

主治:主要适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

分类:平肝潜阳药、息风止痉药。

第一节平肝潜阳药本类药物多为介类或矿石类药物及部分植物药,性味多咸寒或苦寒,具有平肝潜阳功效,有些兼有清肝热、益肝阳作用。

主要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及肝火上攻之面红耳赤、头痛头昏、烦躁易怒等。

★石决明【主要性能】咸,寒。

归肝经。

【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应用】1、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2、目赤,翳障,视物昏花【用法用量】3~15g,应打碎先煎。

平肝、清肝宜生用;外用点眼宜煅后水飞用。

石决明珍珠母【主要性能】咸,寒。

归肝、心经。

【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惊安神。

【应用】1、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2、目赤,翳障,视物昏花3、惊悸失眠,癫狂,痫证【用法用量】煎服,10~25g,宜打碎先煎。

入丸、散剂每次1~3g。

外用适量。

★牡蛎【主要性能】咸,微寒。

归肝、胆、肾经。

【功效】潜阳息风,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应用】1、肝阳上亢,阴虚动风2、心神不宁,惊悸失眠3、痰核,瘰疬,瘿瘤,癥瘕积聚 4、滑脱诸证【用法用量】煎服,9~30g,宜打碎先煎。

外用适量。

收敛固涩、制酸止痛宜煅用,余皆生用。

牡蛎▲赭石【主要性能】苦,寒。

归肝、心经。

【功效】平肝潜阳,降逆,凉血止血。

【应用】1、肝阳上亢,头痛眩晕2、呕吐,呃逆,嗳气3、气逆喘息4、血热吐衄,崩漏【用法用量】煎服,9~30g,宜打碎先煎。

入丸散,每次1~3g。

平肝降逆宜生用;止血宜煅用。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因含微量砷,不宜长期服用。

※蒺藜【主要性能】辛、苦,微寒。

归肝经。

【功效】平肝潜阳,疏肝解郁,祛风明目,祛风止痒。

【应用】1、眩晕,头痛2、胸胁胀痛,乳闭胀痛3、风热上攻,目赤翳障4、风湿瘙痒,白癜风【用法用量】煎服,6~9g,或入丸散剂。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平肝息风药】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平肝息风药】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平肝息风药】泊岸记与你一起,见证青春!!平肝息风药: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主要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呈现的证候。

药性:性寒或平,入肝经。

肝阳上亢肝肾阴亏,肝阳偏亢所致,表现为头晕目眩,烦躁易怒,耳鸣耳聋,脉弦有力等。

肝风内动有虚实之分。

阳邪热盛,热极生风: 高热神昏,四肢抽搐等症; 阳亢化风:头目眩晕,面热目赤,甚至猝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虚风内动:筋脉拘挛,手足抽动等症。

常见的平肝息风药平肝潜阳药钩藤、天麻、羚羊角、石决明、牡蛎等;息风止痉药全蝎、蜈蚣、僵蚕、地龙等;平肝息风剂镇肝息风汤、天麻钩藤饮、大定风珠、地黄饮子等。

药理作用镇静、抗惊厥大多数均具有,如天麻、钩藤、牛黄、地龙、全蝎、羚羊角、牡蛎、僵蚕、等。

降低自主活动;增强戊巴比妥、硫贲妥钠、水合氯醛等药的中枢抑制作用;抗惊厥:戊四氮、咖啡因、士的宁、电刺激引起。

天麻、钩藤等还有抗癫痫作用。

降压如天麻、钩藤、羚羊角、地龙、蜈蚣、全蝎等抗血栓如天麻、钩藤、地龙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解热、镇痛羚羊角、地龙、牛黄、石决明等有解热作用。

羚羊角、天麻、蜈蚣、全蝎等有镇痛作用代表药天麻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天麻味甘,性平。

归肝经。

具有平肝、息风、止痉的功效。

药理作用(1)镇静、抗惊厥作用;(2)抗眩晕;(3)抗炎、镇痛;(4)降血压;(5)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6)抗心肌缺血;(7)保护脑神经细胞等【临床应用】(1)治疗肝内风动,惊厥抽搐:癫痫、轻型破伤风、流脑、乙脑等—如天麻钩藤饮、醒脾散(2)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高血压、梅尼埃病、神经官能症等—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

(3)治疗中风不遂,风湿痹痛:脑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天麻丸、秦艽天麻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麻、地龙
戊巴比妥
2、全蝎、蜈蚣 对中枢兴奋药 咖啡因
羚羊角、僵蚕
士的宁
所致惊厥 或电惊厥
有对抗作用
降压作用
观察药物无降压作用,是研究平肝息风药 的一项重要指标。
钩藤、天麻、地龙 全蝎、羚羊角 天麻钩藤饮 镇压肝息风汤
均有不同程度 的降压作用
急性降压实验 高血压模型 均使Bp 高血压病人
黑白箱/明暗箱
填空题
1、 天麻注射液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家兔,可降低__水 平,缩小__面积. 2、 临床应用报道,天麻注射液可引起__不良反应口 服天麻蜜环菌片致__. 3、 钩藤总碱灌胃给药或者注射可对抗__引起的豚 鼠哮喘.
常见平肝息风药
天麻
钩藤
羚羊角
全蝎
僵蚕
平肝息风药
定义:
凡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主治肝阳上 亢或肝风内动症的药物。
本类药物多归肝经。
肝阳上亢与肝风内动的症状
肝阳上亢:头晕、头痛、肢体麻木、震 颤、抽搐、口舌歪斜、半身不遂等。
肝风内动:颈项强直、抽搐、角弓反张。
相关的现代医学疾病
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
平肝息风药
《红楼梦》所载,薛蟠之妻夏金桂不听薛宝钗好言相劝,借酒发疯,
大吵大闹,薛姨被气得怒发冲冠,肝气上逆,“左肋作痛得很”。宝钗 “等不及医生来看,先叫人买来几钱钩藤,浓浓的煎了一碗,给母亲吃 了”,并劝说闲气不要放在心上。“停了一会儿,稍觉安顿”,薛姨“不 知不觉睡了一觉,肝气也渐渐平复了”。
自主活动仪
避暗特性-趋黑箱 探索特性-趋白箱
电刺激、电惊厥
思考题
预习本章常用药,找出哪味中药具 有戒毒作用,并尝试了解中医药戒毒 研究状况。
问答题
1、 详述天麻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以及作用机理。 2、 简述钩藤降压作用有效成分、特点及作用机理。 3、 简述地龙抗血栓形成作用表现及作用机理。 4、 简述平肝息风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破伤风等病引起 的高热惊厥。
癫痫药理作用
一、镇静、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二、降压作用 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作用 四、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镇静、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平肝息风药中多数有镇静、抗惊厥作用
1、自主活动 :钩藤、天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