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平肝息风药

合集下载

中药学——平肝息风药

中药学——平肝息风药

中药学——平肝息风药1.地龙、麻黄的共同作用是A. 散寒、除痹B. 解表、通络C. 平喘、利尿D. 通络、解毒E. 熄风、止痛2.钩藤入煎剂的正确方法是A. 冲服B. 包煎C. 先煎D. 另煎E. 不宜久煎3.用治顽固性头痛,宜选A. 荆芥B. 天麻、钩藤C. 全蝎、蜈蚣D. 麝香、冰片E. 石决明、决明子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地龙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络。

麻黄功能:发汗,平喘,利水。

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

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钩藤性寒味甘.功效为清热平肝,镇痉熄风.因含钩藤碱和异钩藤碱,故有兴奋呼吸中枢,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但煮沸超过20分钟,降压成份即被部分破坏,故不宜久煎.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顽固性头痛是病程比较长,难以痊愈,容易反复的头痛,称之为顽固性头痛,相当于西医所讲的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和紧张性头痛。

中医在治疗的时候,主要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具体如下:1、瘀血入络:采用养血通络和活血通络的方法进行治疗,使用桃仁、红花、当归、全蝎、蜈蚣等药物进行治疗;2、肝阳上亢:采用天麻、钩藤、夏枯草、菊花、川芎等平肝潜阳的药物来进行治疗;3、肝气郁结、情志不遂:应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柴胡、当归、白芍、川芎,进行疏肝解郁,通络止痛治疗;4、如果伴随有睡眠障碍时,可以使用酸枣仁、茯神安神止痛。

细目三息风止痉药1.羚羊角[性能]咸,寒。

归肝、心经。

[功效]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1)肝风内动,惊病抽摘。

本品主人肝经,咸寒质重,善能清泄肝热,平肝息风,镇惊解尤宜于热极生风所疼。

故为治惊痫抽搐之要药,元神昏、惊厥邪炽盛之高热、致者。

用治温热病热邪如羚角抽猪者,常与钩藤、白药、菊花等同用,钩藤汤;治妇女子痛,可与防风、独活、茯神等配伤,如外羊角散:用治索病、惊悸等,可与钩藤、天竺黄、郁金等同用。

北中大中药学课件第22章 平肝熄风药

北中大中药学课件第22章 平肝熄风药

紫贝齿 来源:宝贝科动物阿拉伯绶贝、山猫宝贝、蛇首眼
球贝德贝壳。别名:文贝、紫贝。 本品咸平,归肝经。 功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 清肝明目。 用于肝阳上亢的眩晕头痛; 肝阳上扰的惊悸失眠及小 儿高热抽搐;目赤翳障、 眼目昏花等证。
牡蛎《本经》
【来源】为软体动物牡蛎科长牡蛎、大连湾牡蛎和近 牡蛎的贝壳
可治胃痛泛酸
【用法用量】 煎服,9~30g;宜打碎先煎。外 用适量。 生用平肝潜阳、软坚散结; 煅用收敛固涩。
【鉴别用药】龙骨与牡蛎
龙骨与牡蛎均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 敛固涩作用,均可用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阴虚阳亢、头晕目眩及各种滑脱证。然龙骨长 于镇惊安神,且收敛固涩力优于牡蛎;牡蛎平 肝潜阳功效显著,又有软坚散结之功。
2.安神
惊悸失眠,心神不宁。
3.定惊明目
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用法用量】 煎服,10~25g;宜打碎先煎。或 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属镇降之品,故脾胃虚寒者, 孕妇慎用。
【鉴别用药】珍珠母与石决明
• 珍珠母、石决明皆为贝类咸寒之品,均能平肝 潜阳,清肝明目,用治肝阳上亢、肝经有热之 头痛、眩晕、耳鸣及肝热目疾,目昏翳障等症。 然石决明清肝明目作用力强,又有滋养肝阴之 功,尤适宜于血虚肝热之羞明、目暗、青盲等 目疾,及阴虚阳亢之眩晕、耳鸣等证;珍珠母 又入心经,有镇惊安神之效,故失眠、烦躁、 心神不宁等神志疾病多用之。
石决明 《名医别录》
【来源】鲍科动物九孔鲍和盘大鲍的贝壳(鲍鱼之壳)。 打碎生用或煅用.







【性能】 咸,寒。归肝经。 【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药性特点】石决明咸寒,质重沉降,入肝经,

平肝熄风药

平肝熄风药

全蝎: 全蝎:辛,平。息风止痉,通络解毒。 息风止痉,通络解毒。


【来源】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或缟蚯蚓的全虫 来源】 体。 性味归经】 归肝, 膀胱经。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功效】 【功效】 1、清热息风:高热所致的狂躁,惊风抽搐, 、清热息风:高热所致的狂躁,惊风抽搐, 癫痫等症。 癫痫等症。 2、通络:用于痹证及半身不遂。 、通络:用于痹证及半身不遂。 3、平喘:用于肺热哮喘。 、平喘:用于肺热哮喘。 4、利尿: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 、利尿: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 用法用量】煎服, 15g。 10—20g 【用法用量】煎服,5—15g。鲜品10 20g。研末 15g 鲜品10 20g。 吞服,每次1 2g 2g。 吞服,每次1—2g。
牛黄: 牛黄:苦,凉。息风止痉, 息风止痉, 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来源】为茜草科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钩藤、大叶钩 来源】为茜草科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钩藤、 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带钩茎枝。 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带钩茎枝。 性味归经】 微寒。归肝,心包经。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心包经。 功效】 【功效】 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1.息风止痉 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2.清热平肝 用于头痛,眩晕。 用于头痛,眩晕。 . 用法】入煎剂后下。 【用法】入煎剂后下。其有效成分钩藤碱加热后易 破坏,故不宜久煎,一般不超过20分钟。 20分钟 破坏,故不宜久煎,一般不超过20分钟。
石 决 明
【来源】为鲍科动物杂色鲍(光底石决明)、皱纹盘鲍 来源】为鲍科动物杂色鲍(光底石决明) 毛底石决明) 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 (毛底石决明)、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 性味归经】 归肝经。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经。 功效】 【功效】 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1.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2.清肝明目:用于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清肝明目:用于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用法】入煎剂应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 【用法】入煎剂应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外用 点眼宜煅用水飞。 点眼宜煅用水飞。

钟赣生《中药学》复习笔记和典型题及考研真题详解(平肝息风药)【圣才出品】

钟赣生《中药学》复习笔记和典型题及考研真题详解(平肝息风药)【圣才出品】

第22章平肝息风药
22.1 复习笔记
一、平抑肝阳药
1.性能功效★
(1)药性:偏寒凉,主入肝经。

(2)功效:平抑或潜镇肝阳。

(3)主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及肝火上攻之面红目赤、烦躁头痛等证。

2.重点药★★★★★
表22-1 平抑肝阳药中的重点药物
3.非重点药★★
表22-2 平抑肝阳药中的非重点药物
4.药物特殊描述★★★★
(1)石决明:平肝凉肝之要药。

(2)代赭石:重镇潜阳常用之品,重镇降逆之要药。

5.鉴别用药★★★★
(1)石决明与决明子
表22-3 石决明与决明子的鉴别用药
(2)石决明与珍珠母
表22-4 石决明与珍珠母的鉴别用药
(3)龙骨与牡蛎
表22-5 龙骨与牡蛎的鉴别用药
(4)磁石与代赭石
表22-6 磁石与代赭石的鉴别用药
二、息风止痉药
1.性能功效★
(1)药性:主入肝经。

(2)功效:平息肝风、制止痉挛抽搐。

(3)主治:
①温热病热极动风、肝阳化风及血虚生风等所致之眩晕欲仆、项强肢颤、痉挛抽搐。

②风阳挟痰,痰热上扰之癫痫、惊风。

③风毒侵袭,引动内风之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等证。

2.重点药★★★★★
表22-7 息风止痉药中的重点药物。

中药平肝熄风

中药平肝熄风

平肝息风药
一.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 [(善治目疾,先煎)
清肝明目
珍珠母平肝潜阳 [ 镇心安神(研末外用,燥湿敛疮,先煎)
★牡蛎 [ 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生用先煎)
★代赭石 [ 重镇降逆(肺、胃气逆),凉血止血(生用先煎)刺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二.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 [(平肝)清肝明目,清热解毒(高热神昏)
(1-3g,另煎;0.3-1g/次,研粉)
★牛黄平肝潜阳 [ 化痰开窍,清热解毒(0.2-0.5g,入丸散,又名丑宝)
★钩藤 [ 清热平肝(不宜久煎)
★天麻 [(治风神药)平抑肝阳(眩晕要药),祛风通络
▲地龙 [(清热)平喘,通络,利尿
▲全蝎 [ 长于止痛(有毒,0.6-1g/次,研末)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蜈蚣 [ 长于解毒(有毒,0.6-1g/次,研末)▲僵蚕 [ 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29第八章 常用中药与方剂

29第八章 常用中药与方剂

“山里红”
山楂
消食化积(肉食积滞) 行气散瘀(瘀血内停) 用于高血脂、高血压 多食致胃石症,有害牙齿 《医学衷中参西录》:“女子至期,月信不来,用 山楂两许煎汤,冲化红蔗糖七八钱。服之即通,多 服几次亦通下。”
山楂:肉食 麦芽:面食,可回乳 谷芽:谷食 神曲:全消 鸡内金:全消,兼化结石
常用消食中成药
常用开窍中成药
1、清热开窍类(阳闭):安宫牛黄丸 局方至宝丹 2、温通开窍类(阴闭)苏合香丸 苏冰滴丸 冠心 苏合丸
安神、熄风药重点
1、被称为“眩晕要药”的是 A天麻 B钩藤 C 石决明 D 地龙
2、酸枣仁汤治疗(

十五 消食药
定义:健脾开胃,消除宿食积滞,促进食欲的药物
适应症:食积不化
注意:部分药物有耗气之弊,不宜久服。
阿胶善于补血安胎
桑寄生、杜仲、菟丝子善于补肾安胎 续断善于止血安胎 均能清肝或养肝明目的中药:
桑叶、菊花
枸杞子、车前子、青箱子、决明子 谷精草、密蒙草 蒲公英
均能润肠通便的中药:
麻子仁、郁李仁、柏子仁、桃仁、杏仁、酸枣仁
当归、何首乌、麦冬肉苁蓉、瓜蒌
既能补血又能止血的药是: 既能补血又能活血的药是 既能止血又能活血的药是
消积导滞类:保和丸、大山楂丸 、食积滞的药是?
A山楂 B麦芽 C 谷芽 D 神曲
2、下列哪味药活血化瘀,治疗月经不调、痛经?
A鸡内金 B山楂 C 麦芽 D 神曲
3、回乳的药是?
A大黄 B芒硝 C 麦芽 D 鱼腥草
均能安胎的中药:
黄芩擅长清热安胎 白术善于补脾安胎
阿胶 当归 三七
十四、开窍药与开窍剂
以开窍醒神为作用,用于神志昏迷病证,本类药辛香走窜, 易伤正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1、麝香:善于走窜,通行十二经;用于闭证神昏,入丸 散 2、冰片:开窍醒神,用于神昏痉厥,还用于清热止痛, 治疗咽喉肿痛(冰硼散) 凉开三宝: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阳闭,即热陷 心包证) 温开方剂:苏合香丸(阴闭,即寒闭证)

中药学课件-第22章平肝息风药

中药学课件-第22章平肝息风药
儿发育。
过敏体质慎用
部分平肝息风药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脾胃虚弱者慎用
平肝息风药多属于寒凉性质,容易 影响脾胃功能,脾胃虚弱者应慎用 。
THANKS
感谢观看
钩藤
钩藤具有平肝息风、清热 镇痉的功效,主治小儿惊 风、高热惊厥等病症。
羚羊角
羚羊角具有平肝息风、清 热解毒的功效,主治高热 惊厥、癫痫等病症。
02
平肝息风药的配伍与使用
配伍原则
针对病症
平肝息风药应针对具有肝 风内动、肝阳上亢等表现 的症状进行配伍,如头晕 、头痛、目眩等。
药物选择
根据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 ,选择适当的平肝息风药 进行配伍,以达到最佳治 疗效果。
平抑肝阳、息风止痉
详细描述
天麻具有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功效,主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惊风癫痫等 症状。其有效成分是天麻素,具有镇静、抗惊厥、抗炎等作用。天麻常用于治 疗高血压、神经衰弱、癫痫等疾病,疗效显著。
钩藤
总结词
清肝热、息风定惊
详细描述
钩藤具有清肝热、息风定惊的功效,主治肝火上亢、头痛目赤、烦躁不安等症状 。其有效成分是钩藤碱,具有镇静、抗惊厥、降压等作用。钩藤常用于治疗高血 压、小儿惊厥等疾病,疗效良好。
中药学课件-第22章平肝息风药
目录
• 平肝息风药概述 • 平肝息风药的配伍与使用 • 平肝息风药的药理作用与现代研究 • 平肝息风药的代表药物分析 • 平肝息风药的临床应用与验方举例

01
平肝息风药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平肝息风药是指具有平肝潜阳、 息风止痉功效的药物。
分类
根据药物的功效和主治的不同, 平肝息风药可分为平肝潜阳药和 息风止痉药两类。

平肝熄风药

平肝熄风药

平肝熄风药此类药物多为咸寒之品,主入厥阴肝经,有平肝潜阳、缓和或制止肝阳上亢,及熄风止痉、制止或缓解痉挛抽搐的作用。

部分药兼有清泄肝火和明目退翳的作用。

根据药物作用的不同,平肝熄风药主要分为平肝潜阳药和熄风止痉药两类。

1、平肝潜阳药。

主要用于肝阴不足,阴不维阳、肝阳亢逆于上所致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烦躁不安,以及惊悸癫狂等症。

常用药有:石决明、珍珠母、牡蛎、代赭石、山羊角、紫贝齿、刺蒺藜、罗布麻、决明子、穭豆衣等。

2、熄风止痉药。

主治温热病的高热神昏、惊风抽搐、热极生风,或肝血不足、筋失濡养、虚风内动,或风阳夹痰、风痰上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的癫痫惊狂,或口眼歪斜的面瘫中风,或风毒内袭、外风引动内风的角弓反张、挛急抽搐的破伤风症,以及中风后遗症的半身不遂等证。

常用药有:羚羊角、钩藤、天麻、珍珠、玳瑁、全蝎、蜈蚣、白僵蚕、地龙、马宝、蛇蜕、壁虎等。

此外,部分药物兼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翳膜障睛、视物不清等症。

配伍用药:平肝熄风药须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病情配伍用药。

因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当配滋补肝阴药;因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当配滋补肾阴之品,以滋水涵木。

惊风抽搐之证,属热极生风,当配清热泄火药;因肝血不足、血不濡筋的虚风内动,当配养血柔筋之品;如系脾虚慢惊,当配健脾药;风痰上扰而致惊痫者,当配化痰开窍药;面部中风而口眼歪斜者,当配化痰通络药;对破伤风角弓反张者,除重用熄风止痉药外,还当配疏散外风、化痰镇静之品;对中风后遗症的半身不遂,应视其病因的不同和病程的长短以及正气的虚实,配以活血化瘀、补益气血之品。

注意事项:此类药中的动物甲壳、金石矿物药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煎出,在煎药时应打碎先煎。

有些虫类药物有毒,用量不宜过大,以免中毒。

孕妇也应忌用或慎用。

药性寒凉的熄风药,不宜于脾虚慢惊者使用;药性温燥的熄风药,阴亏血虚者当慎用。

现代研究:平肝熄风药中的平肝潜阳药,大多数有镇静、降压、利尿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二章平肝息风药一、选择题(一)A型题(在每一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治疗热病高热,热极生风,惊痫抽搐的要药是:A.地龙B.羚羊角C.钩藤D.天麻E.全蝎答案:B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皆有息风止痉功效。

其中地龙、羚羊角、钩藤又能清热,但羚羊角清热力强,善治热极生风之惊痫抽搐。

故答案应选择B。

2.功似石决明,又能镇惊安神的药物是:A.琥珀B.龙骨C.珍珠母D.牡蛎E.磁石答案:C答案分析:石决明功效是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珍珠母与石决明功效相似,既能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又能镇惊安神。

故答案应选择C。

3.既能清热平肝,又能息风止痉的药物是:A.夏枯草B.刺蒺藜C.钩藤D.白菊花E.决明子答案:C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虽有清肝热或平肝阳作用,但只有钩藤既能清热平肝,又能息风止痉,故答案应选择C。

4.性平,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无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的药物是:A.钩藤B.天麻C.牛黄D.地龙E.蜈蚣答案:B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都有息风止痉作用,皆可用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但天麻味甘质润,药性平和,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均可配伍应用,故答案应选择B 。

5.功似龙骨而又能软坚散结的药物是:A.磁石B.牡蛎C.琥珀D.珍珠母E.玄参答案:B答案分析:龙骨的功效是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牡蛎与龙骨功效相似,既能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又有软坚散结作用。

故答案应选择B。

6.治疗惊风,痉挛抽搐,常与蜈蚣同用的药物是:A.天麻B.钩藤C.地龙D.全蝎E.僵蚕答案:D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虽都有息风止痉功效,均可治疗惊风,痉挛抽搐,但全蝎功同蜈蚣而息风止痉力强,治疗痉挛抽搐常与蜈蚣相须为用,以增强疗效。

7.治疗眩晕头痛,不论虚证、实证皆可应用的药物是:A.全蝎B.蜈蚣C.天麻D.钩藤E.僵蚕答案:C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皆可治疗头痛,但天麻味甘质润,药性平和,既息肝风,又平肝阳,为治眩晕头痛之要药,不论虚证、实证皆可应用。

故答案应选择C。

8.既能平肝潜阳,又能凉血止血的药物是:A.石决明B.代赭石C.磁石D.珍珠母E.牡蛎答案:B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均有平肝潜阳功效,但只有代赭石既能平肝潜阳,又能凉血止血。

故答案应选择B 。

9.既能平抑肝阳,又能清热利尿的药物是:A.石决明B.磁石C.菊花D.刺蒺藜E.罗布麻答案:E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均有平抑肝阳作用,但只有罗布麻既能平抑肝阳,又能清热利尿。

故答案应选择E 。

10.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息风止痉的药物是:A.石决明B.羚羊角C.磁石D.僵蚕E.地龙答案:B答案分析:五个备选答案中,羚羊角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息风止痉,答案应选择B。

11.既能平抑肝阳,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A.柴胡B.香附C.刺蒺藜D.郁金E.佛手答案:C答案分析:五个备选答案均有疏肝解郁功效,但只有剌蒺藜既能平抑肝阳,又能疏肝解郁,故答案应选择C 。

12.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化痰开窍的药物是:A.羚羊角B.天麻C.钩藤D.牛黄E.僵蚕答案:D答案分析:五个备选答案均有息风止痉功效,但只有牛黄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化痰开窍,故答案应选择D。

13.治疗中风后气虚血滞,经络不利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者宜选用:A.天麻B.全蝎C.蜈蚣D.地龙E.僵蚕答案:D答案分析:五个备选答案都有息风止痉功效。

但地龙善于通行经络,常与补气活血药配伍,治疗中风后气虚血滞,经络不利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

14.既能息风止痉,又能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药物是:A.天麻B.地龙C.全蝎D.僵蚕E.钩藤答案:C答案分析:五个备选答案中,全蝎具有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

故答案应选择C。

15.具有平肝潜阳,镇惊安神功效的药物是:A.天麻B.钩藤C.紫贝齿D.石决明E.代赭石答案:C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均有平肝潜阳功效,其中紫贝齿既能平肝潜阳,又能镇惊安神,故答案应选择C。

16.既能平息内风,又能祛除外风的药物是:A.羚羊角B.天麻C.钩藤D.刺蒺藜E.地龙答案:B答案分析:五个备选答案中,羚羊角、天麻、钩藤、地龙都有平息内风作用,其中天麻又能祛除外风,通络止痛。

刺蒺藜能祛除外风,无平息内风之功,故答案应选择B。

17.羚羊角片入汤剂时应:A.先煎B.后下C.另煎D.包煎E.与诸药同煎答案:C答案分析:羚羊角主含角质蛋白,其有效成分不容易煎出,且又为贵重药材,故入汤剂时,应另煎二小时以上,以保证药效及节省药材。

18.具有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作用的药物是:A.蜈蚣B.全蝎C.地龙D.僵蚕E.白花蛇答案:C答案分析:五个答案中,地龙具有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的作用,答案应选择C。

19.治疗风湿顽痹及顽固性头痛的药物是:A.天麻B.钩藤C.羌活D.僵蚕E.蜈蚣答案:E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天麻、钩藤能平肝阳止头痛,天麻又能祛风通络止痹痛,羌活、僵蚕均能祛风止头痛,但蜈蚣性善走窜,搜风,通络止痛力强,常用治风湿顽痹及顽固性头痛,故答案应选择E 。

20.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化痰散结的药物是:A.全蝎B.蜈蚣C.僵蚕D.地龙E.牛黄答案:C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皆有息风止痉功效,但只有僵蚕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化痰散结,故答案应选择C。

21.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A.夏枯草B.决明子C.石决明D.刺蒺藜E.青葙子答案:C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均有清肝明目之功效,但只有石决明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清肝明目,故答案应选择C 。

22.入汤剂须后下的药物是:A.羚羊角B.天麻C.钩藤D.全蝎E.地龙答案:C答案分析:五个备选答案中,钩藤入汤剂宜后下,因其有效成分钩藤碱不耐高温,久煎则使药效降低。

23.治疗肝火上攻或肝阳上亢的眩晕头痛,宜选用:A.天麻B.钩藤C.珍珠母D.龙胆草E.夏枯草答案:B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天麻、钩藤、珍珠母能平肝阳,钩藤又能清肝火。

龙胆草.夏枯草能清肝火,五者分别可治肝火或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但钩藤既能清肝热,又能平肝阳,故治疗肝火上攻或肝阳上亢眩晕头痛,宜选用钩藤。

24.下列药物中,何药是孕妇慎用的?A.石决明B.牡蛎C.龙骨D.代赭石E.紫贝齿答案:D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代赭石药用是赤铁矿的矿石,质地重坠,并含微量砷,故孕妇宜慎用。

(二)B型题(A、B、C、D、E是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A.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息风止痉。

C.既能平肝潜阳,又能重镇降逆。

D.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清肝明目。

E.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清热解毒。

1.代赭石的功效是:2.牡蛎的功效是:答案:1.C 2.B答案分析:代赭石具有的功效是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故第1题答案应选择C。

牡蛎具有的功效是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故第2题的答案应选择B。

A.既能息风,又能平肝潜阳。

B.既能息风,又能清肝明目。

C.既能息风,又能清热解毒。

D.既能息风,又能攻毒散结。

E.既能息风,又能化痰散结。

3.羚羊角、牛黄都具有的功效是:4.全蝎、蜈蚣都具有的功效是:答案:3.C 4.D答案分析:羚羊角具有的功效是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牛黄具有的功效是化痰开窍,凉肝息风,清热解毒,故羚羊角、牛黄功效的共同点是息风,清热解毒,第3题答案应选择C。

全蝎、蜈蚣均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功效,第4题答案应选择D。

A.既能平肝潜阳,又能重镇安神。

C.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息风止痉。

D.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清肝明目。

E.既能平肝潜阳,又能祛风通络。

5.龙骨、牡蛎都有的功效是:6.天麻、钩藤都有的功效是:答案:5.A 6.C答案分析:龙骨具有的功效是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牡蛎具有的功效是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收敛固涩,故龙骨、牡蛎功效的共同点是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因而第5题的答案应选择A。

天麻的功效是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钩藤的功效是清热平肝,息风定惊,故天麻、钩藤功效的共同点是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因而第6题的答案应选择C。

A.石决明B.羚羊角C.天麻D.龙骨E.全蝎7.治疗热极生风宜选用:8.治疗急慢惊风皆宜选用:答案:7.B 8.C答案分析:羚羊角药性咸寒,主入肝经,善于清泄肝热,平肝息风,治疗惊风抽搐,尤宜于热极生风所致者,故第7题答案应选择B。

天麻味甘质润,药性平和,可用治各种病因所致的惊风抽搐,故第8题答案应选择C。

A.全蝎B.蜈蚣C.地龙D.僵蚕E.刺蒺藜9.既能息风,又能平喘的药物是:10.既能息风,又能化痰的药物是:答案:9.C 10.D答案分析:五者之中,地龙既能息风,又能平喘,故第9题答案应选择C。

僵蚕既能息风,又能化痰,故第10题答案应选择D。

A.石决明B.牡蛎C.代赭石D.珍珠母E.龙骨11.治疗胃气上逆之呕吐,呕逆、噫气宜用:12.冶疗痰火郁结之痰核、瘰疬、瘿瘤宜用:答案:11.C 12.B答案分析:代赭石质重性降,为重镇降逆要药,善于降胃气而止呕吐、呃逆、噫气,故第11题答案应选择C。

牡蛎味咸,能软坚散结,常用治痰核、瘰疬、瘿瘤,故12题答案应选择B。

(三)C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2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

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答案选择A。

只与B有关,则答案选择B。

与AB都有关,则答案选择C。

如与AB都无关,则答案选择D)。

A.平肝潜阳B.收敛固涩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珍珠母的功效是:2.牡蛎的功效是:答案:1.A 2.C答案分析:珍珠母的功效是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故第1题答案应选择A。

牡蛎的功效是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收敛固涩,并能安神,软坚散结,故第2题答案应选择C。

A.息风止痉B.通络止痛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全蝎的功效是:2.僵蚕的功效是:答案:3.C 4.A答案分析:全蝎的功效是息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故第3题答案应选择C。

僵蚕的功效是息风止痉,化痰散结,故第4题答案应选择A。

A.息风止痉B.清热解毒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羚羊角的功效是:牛黄的功效是:答案:5.C 6.C答案分析:羚羊角的功效是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凉血解毒。

牛黄的功效是化痰开窍,息风止痉,清热解毒。

二者都具有息风止痉,清热解毒的功效,因此答案都应选择C 。

A.肝阳上亢,头晕目眩B.目赤翳障,视物昏花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7.石决明可用治:8.珍珠母可用治:答案:7.C 8.C答案分析:石决明的功效是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珍味母的功效是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安神,定惊。

二者都可治疗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及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故答案都应选择C 。

A.平肝B.疏肝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9.刺蒺藜具有的功效是:10.石决明具有的功效是:答案:9.C 10.A答案分析:刺蒺藜的功效是平抑肝阳,疏肝散郁,祛风明目,故第9 题答案应选择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