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息风药

合集下载

平肝熄风药

平肝熄风药

全蝎: 全蝎:辛,平。息风止痉,通络解毒。 息风止痉,通络解毒。


【来源】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或缟蚯蚓的全虫 来源】 体。 性味归经】 归肝, 膀胱经。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功效】 【功效】 1、清热息风:高热所致的狂躁,惊风抽搐, 、清热息风:高热所致的狂躁,惊风抽搐, 癫痫等症。 癫痫等症。 2、通络:用于痹证及半身不遂。 、通络:用于痹证及半身不遂。 3、平喘:用于肺热哮喘。 、平喘:用于肺热哮喘。 4、利尿: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 、利尿: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 用法用量】煎服, 15g。 10—20g 【用法用量】煎服,5—15g。鲜品10 20g。研末 15g 鲜品10 20g。 吞服,每次1 2g 2g。 吞服,每次1—2g。
牛黄: 牛黄:苦,凉。息风止痉, 息风止痉, 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来源】为茜草科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钩藤、大叶钩 来源】为茜草科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钩藤、 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带钩茎枝。 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带钩茎枝。 性味归经】 微寒。归肝,心包经。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心包经。 功效】 【功效】 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1.息风止痉 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2.清热平肝 用于头痛,眩晕。 用于头痛,眩晕。 . 用法】入煎剂后下。 【用法】入煎剂后下。其有效成分钩藤碱加热后易 破坏,故不宜久煎,一般不超过20分钟。 20分钟 破坏,故不宜久煎,一般不超过20分钟。
石 决 明
【来源】为鲍科动物杂色鲍(光底石决明)、皱纹盘鲍 来源】为鲍科动物杂色鲍(光底石决明) 毛底石决明) 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 (毛底石决明)、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 性味归经】 归肝经。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经。 功效】 【功效】 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1.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2.清肝明目:用于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清肝明目:用于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用法】入煎剂应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 【用法】入煎剂应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外用 点眼宜煅用水飞。 点眼宜煅用水飞。

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中药学-平肝息风药

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中药学-平肝息风药

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中药学-平肝息风药[单选题]1专入肝经,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清肝明目,为凉肝、镇肝之要药A.羚羊角B.石决明C.珍珠母D.刺刺藜E.决明子参考(江南博哥)答案:B参考解析:石决明应用:D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为凉肝、镇肝之要药。

2)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3)胃酸过多之胃脱痛,外伤出血。

掌握“平抑肝阳药”知识点。

[单选题]4.代赭石的功效是A.重镇降逆B.坠痰平喘C.收敛固涩D.镇惊安神E.清肝明日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代赭石功效: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D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2)呕吐,呃逆,噫气。

为重镇降逆要药。

尤善降上逆之胃气。

3)气逆喘息。

4)血热吐蚂、崩漏。

掌握“平抑肝阳药”知识点。

[单选题]5.燃用有收敛、制酸、止痛、止血等作用的药物是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石决明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之胃脱痛,外伤出血。

煨用有收敛、制酸、止痛、止血等作用。

掌握“平抑肝阳药”知识点。

[单选题]6,以下关于平肝息风药说法错误的是A.一般是动物类药物及矿物类药物B.主要的功效是平肝潜阳、息风止痉C.药物兼有镇惊安神、清肝明目、降逆、凉血等作用D.某些药物还具有祛风通络之功E.药物皆入肝、肾经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平肝息风药皆入肝经,多为介类、昆虫等动物类药物及矿石类药物。

主要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功效。

部分平肝息风药物以其质重、性寒沉降之性,兼有镇惊安神、清肝明目、降逆、凉血等作用,某些息风止痉药物兼有祛风通络之功。

掌握“平抑肝阳药”知识点。

[单选题]7.既平抑肝阳,又清热利尿的药物是A,钩藤B.天麻C.牡蛎D.石决明E.罗布麻叶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罗布麻叶的功效:平抑肝阳、清热利尿。

掌握“平抑肝阳药”知识点。

[单选题]8.以下药物可以治疗滑脱诸证的是A.天麻B.僵蚕C.羚羊角D.钩藤E.牡蛎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牡蛎应用:1)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2)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3)痰核,嚎病,瘦瘤,^想积聚。

平肝熄风药

平肝熄风药

• (2)风湿痹痛+牛膝、杜仲、附子等
• (3)风湿麻木,屈伸不利+秦艽、羌活、桑枝等。
.
全蝎
.
• 全蝎
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㖞,半身不遂, 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形状】本品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 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 对短小的螫肢和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 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 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 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 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 【药性】辛,平;有毒。归肝经。 【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应用】 1.痉挛抽搐 2.疮痈肿毒,瘰疬结核 3.风湿顽痹 4.顽固性偏头痛
【药性】咸,寒。归肝,归心经。
【功效】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
1.平肝息风 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羚羊角性寒,清热力强,善入肝,有良好的清肝热、息肝风作用。所以最宜于热极生风, 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 (1)高热昏厥+钩藤、白芍、菊花、桑叶、生地等 (2)妇科子痫+防风、菊花、茯神、酸枣仁 。 (妊娠24周以后,或正值分娩,或分娩后一两天内,孕妇忽然发生颈项强直,牙关紧 闭,目睛上视,口吐白沫,四肢抽搐,不省人事,少时自醒,醒后复发的病证。又称妊娠 痫证) 2.清肝明目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1)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石决明、龟甲、生地、菊花等同用如羚羊角汤。 (2)肝火上炎,目赤头痛。肝热目赤肿痛,+决明子、黄芩、龙胆、车前子等 3.清热解毒 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
.
2.清肝明目 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第二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

第二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

第二十二章平肝息风药凡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平肝息风药。

《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故本类药物皆入肝经,多为介类、昆虫等动物药物及矿石类药物,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之主要功效。

部分平肝息风药物以其质重、性寒沉降之性,兼有镇惊安神、清肝明目、降逆、凉血等作用,某些息风止痉药物兼有祛风通络之功。

平肝息风药主要用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病证。

部分药物又可用治心神不宁、目赤肿痛、呕吐、呃逆、喘息、血热出血、以及风中经络之口眼斜、痹痛等证。

使用平肝息风药时,应根据引起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病因、病机及兼证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配伍。

如属阴虚阳亢者,多配伍滋养肾阴药物,益阴以制阳;肝火上炎者,多配伍清泻肝火药物;兼心神不安、失眠多梦者,当配伍安神药物;肝阳化风之肝风内动,应将息风止痉药与平肝潜阳药物并用;热极生风之肝风内动,当配伍清热泻火解毒之品;阴血亏虚之肝风内动,当配伍补养阴血药物;脾虚慢惊风,当配伍补气健脾药物;兼窍闭神昏者,当与开窍药配伍;兼痰邪者,应与祛痰药配伍。

本类药物有性偏寒凉或性偏温燥之不同,故当注意使用。

若脾虚慢惊者,不宜用寒凉之品;阴虚血亏者,当忌温燥之品。

平肝息风药可分为以平肝阳为主要作用的平抑肝阳药和以息肝风、止痉抽为主要作用的息风止痉药二类。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平肝息风药多具有降压、镇静、抗惊厥作用。

能抑制实验性癫痫的发生,可使实验动物自主活动减少,部分药物还有解热、镇痛作用。

第一节平抑肝阳药凡能平抑或潜镇肝阳,主要用治肝阳上亢病证的药物,称平抑肝阳药。

又称平肝潜阳药。

本类药物多为质重之介类或矿石类药物,具有平抑肝阳或平肝潜阳之功效。

主要用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和肝火上攻之面红、口苦、目赤肿痛、烦躁易怒、头痛头昏等症。

亦用治肝阳化风痉挛抽搐及肝阳上扰烦躁不眠者,当分别配伍息风止痉药与安神药。

石决明 Shijueming《名医别录》为鲍科动物杂色鲍(光底石决明)、皱纹盘鲍(毛底石决明)、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

第二十二章平肝息风药

第二十二章平肝息风药

2 祛风止痛—

全蝎、白附子等(牵正散)
风热头痛 桑叶、荆芥等(白僵蚕散) 3 化痰散结—瘰疬、痰核 浙贝母、夏枯草等同用

性平力缓,虚实痉证均用。5-10克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平肝息风药的配伍原则及使用注意。 2.试述石决明、牡蛎、赭石、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 、地龙、僵蚕的性能特点。 3.试比较下列各组药物之性味、功效及主治证的异同:牡 蛎与龙骨、赭石与磁石、全蝎与蜈蚣。 4.赭石质重降逆之性,表现为哪些作用?治疗哪些病症? 5.既息内风又祛外风的平肝息风药有那些?功用各如何? 6.具有平肝阳、息肝风、清肝热三者功效的药物有哪些?
2 清热平肝—肝阳眩晕 天麻、石决明(天麻钩藤饮 肝火头痛目赤 夏枯草、龙胆草、栀子

3-12克。后下。功同羚羊角而力弱
★天麻
兰科:天麻 块茎
★天麻

甘,平。肝经。
1 息风止痉—肝风内动(广)
小儿急惊风:羚羊角、钩藤、全蝎(钩藤饮) 小儿脾虚慢惊:人参、白术、白僵蚕(醒脾丸) 小儿诸惊:全蝎、制南星、白僵蚕(天麻丸) 破伤风:天南星、白附子、防风(玉真散)。
★牡蛎
牡蛎科:长牡蛎、大 连湾牡蛎、近江牡蛎 贝壳 生用或煅用
★牡蛎
1 2 3 4

咸,微寒。肝、胆、肾经



平肝潜阳—肝阳眩晕 龙骨、龟甲(镇肝息风汤 重镇安神—心悸失眠 龙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软坚散结—瘰疬,瘿瘤 浙贝母、玄参(消瘰丸 收敛固涩—滑脱病症 煅
自汗,盗汗—麻黄根、浮小麦(牡蛎散) 遗精,滑精—沙苑子、龙骨、芡实(金锁固精丸) 尿频,遗尿—桑螵蛸、金樱子、益智仁、龙骨等 崩漏,带下—海螵蛸、山茱萸、山药、龙骨

《中药与方剂》:平肝息风药、治风剂

《中药与方剂》:平肝息风药、治风剂
性能:咸,寒。归肝、心经。 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心安神 应用: 1、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2、目赤肿痛,视物昏花 3、惊悸失眠,心神不宁
.
牡蛎
来源: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 贝壳。
性能:咸、涩,微寒。归肝、肾经。 功效: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应用: 1、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常与龙骨配伍。 2、瘰疬、痰核、癥瘕积聚——常配玄参、浙贝母同用。 3、滑脱诸症,主要为肝肾亏虚的下元不固之证,如遗
平肝息风药
.
概念:凡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作用, 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的药物,称为平肝息 风药。
性能:归肝经。多为介类,虫类及矿物药。
功效:平抑肝阳(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镇 静安神。
应用:
1、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多伴烦躁易怒、舌红 等。
2、肝风内动,惊厥抽搐、震颤、麻木、半身不 遂等。
克。 .
全蝎
来源: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全体。 性能:辛,平;有毒。归肝经。 功用: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
寒热各种原因的肝风抽搐;疮疡肿毒、瘰疬、脱 疽;顽固性头痛、痹痛等。 用量用法:3 ~6克。研末0.6 ~1克。 注意:用量不可过大。
.
蜈蚣
来源: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全体。 性能:辛,温,有毒。归肝经。 功用: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 内生( “肝风内动”、“风从内生”) — 内风证(类中风)。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病机十九条》
* 风邪致病的特性:
· “善行而数变”(起病急、发展迅速); · “风性主动”(眩晕、震颤、抽搐、角弓反张); · “风为百病之长”(证型:风热、风寒、风湿、风痰等)
.
分类与适应证

中药学第二十二章平肝息风药PPT课件

中药学第二十二章平肝息风药PPT课件
降逆止呕—呕恶,喘息; 煅用凉血止血 补血—缺铁性贫血; 注意:孕妇,含砷。
29.07.2020
中药学
17
1.石决明:善清肝明目,用于治疗肝火上攻 之目赤肿痛 翳障
2.赭石:善降逆气,而止呕止呃,又能降肺 气而平喘,且能凉血止血而治吐衄。
石决明功用:
1.平肝潜阳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石决明咸寒清热,质重潜阳,专入肝经,而
29.07.2020
中药学
19
赭石功用 1平肝潜阳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本品为矿石类药物,质重沉降而长于镇潜肝 阳,性味苦寒,又清降肝火。 (1)肝阳上亢+牛膝、龙骨、牡蛎、白芍等 如镇肝息风汤 (2)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珍珠母、磁石、 猪胆膏、冰片、半夏
2.重镇降逆 呕吐,呃逆,噫气等证。
代赭石重镇降逆,可降上逆之胃气而止呕、
止呃、止噫 29.07.2020
中药学
20
(1)胃虚呃逆+旋覆花、半夏、姜等如 旋覆代赫汤。 (2)噎膈便秘+参、归、肉丛蓉 (3)用于气逆喘息。本品重镇降逆,亦 降上逆之肺气而平喘。 如肺肾虚喘+参、山萸、山药、胡桃肉等 3.凉血止血 血热吐衄,崩漏。 本品苦寒,既凉血止血,又重镇降火,尤 宜于气火上逆、迫血妄行之证:
29.07.2020
中药学
10
第一节 平肝潜阳药
药性特点:性多寒凉;因多为介类贝壳
或矿石入药,而有质重沉降之特征;介类平 肝潜阳药多具咸味,植物类、矿石类平肝潜 阳药多具苦味。
适应症:①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头痛;
②肝火上攻之目赤肿痛、头昏
③虚阳上扰、烦躁不眠。
29.07.2020
中药学
11
石决明
应严格掌握剂量和炮制方法、服用方法,不可孟 浪用药。

(精)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知识二》预习题:平肝息风药(含答案解析)

(精)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知识二》预习题:平肝息风药(含答案解析)

(精)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知识二》预习题:平肝息风药(含答案解析)一、最佳选择题1、具有清肝明目,收湿敛疮作用的药物是A、牡蛎B、珍珠母C、珍珠D、石决明E、蒺藜2、具有收敛固涩,制酸止痛作用的是A、全蝎B、赭石C、罗布麻叶D、牡蛎3、能够治疗瘰疬痰核,癥瘕积聚的是A、钩藤B、蜈蚣C、牡蛎D、僵蚕E、蒺藜4、既平肝阳,又重镇降逆的药是A、赭石B、珍珠母C、磁石D、珍珠E、枇杷叶5、既平肝潜阳,又凉血止血的药是A、牡蛎C、地龙D、赭石E、磁石6、具有平肝清热,降血压,利水功效的药是A、石决明B、罗布麻叶C、羚羊角D、珍珠母E、钩藤7、能够治疗血热气逆之吐血、衄血、崩漏的是A、赭石B、全蝎C、石决明D、牡蛎8、关于息风止痉药说法正确的是A、药性多寒凉B、多数为矿石介类药C、多为虫类药D、多数为植物类药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9、蜈蚣的功效A、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B、息风止痉,清热平肝C、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D、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E、平肝清热,降血压,利水10、下列药物尤善治风湿顽痹的药物是A、川乌B、威灵仙C、独活D、全蝎E、木瓜11、具有平喘,通络,利尿作用的是A、全蝎B、赭石C、罗布麻叶D、地龙E、天麻12、既息风止痉,又清热平肝的药是A、天麻B、蜈蚣C、蒺藜D、钩藤E、罗布麻13、钩藤入煎剂宜A、包煎B、先煎C、后下D、另煎E、与诸药同煎14、蜈蚣研末吞服,成人的每次用量是A、4.5~5gB、3.5~4gC、2.5~3gD、1.5~2gE、0.6~1g二、配伍选择题1、A.平肝息风,清肝明目B.平肝明目,疏散风热C.镇心定惊,清肝除翳D.平肝疏肝,散风止痒E.平肝潜阳,清肝明目<1> 、珍珠母的功效是A B C D E<2> 、羚羊角的功效是A B C D E2、A.阳亢眩晕,心悸失眠B.阳亢眩晕,目赤翳障C.阳亢眩晕,吐血衄血D.阳亢眩晕,湿疹湿疮E.阳亢眩晕,肝热急惊<3> 、赭石的主治病证是A B C D E<4> 、羚羊角的主治病证是A B C D E<5> 、石决明的主治病证是A B C D E3、A.礞石B.天麻C.钩藤D.全蝎E.石决明<6> 、既平肝潜阳,又清肝明目的A B C D E<7> 、既息风止痉,又祛风通络、平肝的是A B C D E<8> 、既息风止痉,又攻毒散结的是A B C D E4、A.肝阳上亢每兼肝热B.热极生风者C.阴血虚少,肝失所养者D.神志不安或神昏者E.肝风内动者在使用平肝息风药时<9> 、需要配以安神药或开窍药的是A B C D E<10> 、需要配滋肾养阴、补肝养血之品的是A B C D E<11> 、需要与清泄肝热药同用的是A B C D E<12> 、需要配清热泻火药的是A B C D E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患者,男,8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肝息风药第二十二章平肝息风药一、选择题(一)A型题(在每一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治疗热病高热,热极生风,惊痫抽搐的要药是:A.地龙B.羚羊角C.钩藤D.天麻E.全蝎答案:B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皆有息风止痉功效。

其中地龙、羚羊角、钩藤又能清热,但羚羊角清热力强,善治热极生风之惊痫抽搐。

故答案应选择B。

2.功似石决明,又能镇惊安神的药物是:A.琥珀B.龙骨C.珍珠母D.牡蛎E.磁石答案:C答案分析:石决明功效是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珍珠母与石决明功效相似,既能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又能镇惊安神。

故答案应选择C。

3.既能清热平肝,又能息风止痉的药物是:A.夏枯草B.刺蒺藜C.钩藤D.白菊花E.决明子答案:C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虽有清肝热或平肝阳作用,但只有钩藤既能清热平肝,又能息风止痉,故答案应选择C。

4.性平,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无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的药物是:A.钩藤B.天麻C.牛黄D.地龙E.蜈蚣答案:B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都有息风止痉作用,皆可用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但天麻味甘质润,药性平和,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均可配伍应用,故答案应选择B 。

5.功似龙骨而又能软坚散结的药物是:A.磁石B.牡蛎C.琥珀D.珍珠母E.玄参答案:B答案分析:龙骨的功效是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牡蛎与龙骨功效相似,既能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又有软坚散结作用。

故答案应选择B。

6.治疗惊风,痉挛抽搐,常与蜈蚣同用的药物是:A.天麻B.钩藤C.地龙D.全蝎E.僵蚕答案:D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虽都有息风止痉功效,均可治疗惊风,痉挛抽搐,但全蝎功同蜈蚣而息风止痉力强,治疗痉挛抽搐常与蜈蚣相须为用,以增强疗效。

7.治疗眩晕头痛,不论虚证、实证皆可应用的药物是:A.全蝎B.蜈蚣C.天麻D.钩藤E.僵蚕答案:C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皆可治疗头痛,但天麻味甘质润,药性平和,既息肝风,又平肝阳,为治眩晕头痛之要药,不论虚证、实证皆可应用。

故答案应选择C。

8.既能平肝潜阳,又能凉血止血的药物是:A.石决明B.代赭石C.磁石D.珍珠母E.牡蛎答案:B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均有平肝潜阳功效,但只有代赭石既能平肝潜阳,又能凉血止血。

故答案应选择B 。

9.既能平抑肝阳,又能清热利尿的药物是:A.石决明B.磁石C.菊花D.刺蒺藜E.罗布麻答案:E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均有平抑肝阳作用,但只有罗布麻既能平抑肝阳,又能清热利尿。

故答案应选择E 。

10.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息风止痉的药物是:A.石决明B.羚羊角C.磁石D.僵蚕E.地龙答案:B答案分析:五个备选答案中,羚羊角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息风止痉,答案应选择B。

11.既能平抑肝阳,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A.柴胡B.香附C.刺蒺藜D.郁金E.佛手答案:C答案分析:五个备选答案均有疏肝解郁功效,但只有剌蒺藜既能平抑肝阳,又能疏肝解郁,故答案应选择C 。

12.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化痰开窍的药物是:A.羚羊角B.天麻C.钩藤D.牛黄E.僵蚕答案:D答案分析:五个备选答案均有息风止痉功效,但只有牛黄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化痰开窍,故答案应选择D。

13.治疗中风后气虚血滞,经络不利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者宜选用:A.天麻 B.全蝎 C.蜈蚣D.地龙E.僵蚕答案:D答案分析:五个备选答案都有息风止痉功效。

但地龙善于通行经络,常与补气活血药配伍,治疗中风后气虚血滞,经络不利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

14.既能息风止痉,又能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药物是:A.天麻B.地龙C.全蝎D.僵蚕E.钩藤答案:C答案分析:五个备选答案中,全蝎具有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

故答案应选择C。

15.具有平肝潜阳,镇惊安神功效的药物是:A.天麻B.钩藤C.紫贝齿D.石决明E.代赭石答案:C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均有平肝潜阳功效,其中紫贝齿既能平肝潜阳,又能镇惊安神,故答案应选择C。

16.既能平息内风,又能祛除外风的药物是:A.羚羊角B.天麻C.钩藤D.刺蒺藜E.地龙答案:B答案分析:五个备选答案中,羚羊角、天麻、钩藤、地龙都有平息内风作用,其中天麻又能祛除外风,通络止痛。

刺蒺藜能祛除外风,无平息内风之功,故答案应选择B。

17.羚羊角片入汤剂时应:A.先煎B.后下C.另煎D.包煎E.与诸药同煎答案:C答案分析:羚羊角主含角质蛋白,其有效成分不容易煎出,且又为贵重药材,故入汤剂时,应另煎二小时以上,以保证药效及节省药材。

18.具有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作用的药物是:A.蜈蚣B.全蝎C.地龙D.僵蚕E.白花蛇答案:C答案分析:五个答案中,地龙具有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的作用,答案应选择C。

19.治疗风湿顽痹及顽固性头痛的药物是:A.天麻B.钩藤C.羌活D.僵蚕E.蜈蚣答案:E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天麻、钩藤能平肝阳止头痛,天麻又能祛风通络止痹痛,羌活、僵蚕均能祛风止头痛,但蜈蚣性善走窜,搜风,通络止痛力强,常用治风湿顽痹及顽固性头痛,故答案应选择E 。

20.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化痰散结的药物是:A.全蝎B.蜈蚣C.僵蚕D.地龙E.牛黄答案:C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皆有息风止痉功效,但只有僵蚕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化痰散结,故答案应选择C。

21.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A.夏枯草B.决明子C.石决明D.刺蒺藜E.青葙子答案:C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均有清肝明目之功效,但只有石决明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清肝明目,故答案应选择C 。

22.入汤剂须后下的药物是:A.羚羊角B.天麻C.钩藤D.全蝎E.地龙答案:C答案分析:五个备选答案中,钩藤入汤剂宜后下,因其有效成分钩藤碱不耐高温,久煎则使药效降低。

23.治疗肝火上攻或肝阳上亢的眩晕头痛,宜选用:A.天麻B.钩藤C.珍珠母D.龙胆草E.夏枯草答案:B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天麻、钩藤、珍珠母能平肝阳,钩藤又能清肝火。

龙胆草.夏枯草能清肝火,五者分别可治肝火或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但钩藤既能清肝热,又能平肝阳,故治疗肝火上攻或肝阳上亢眩晕头痛,宜选用钩藤。

24.下列药物中,何药是孕妇慎用的?A.石决明B.牡蛎C.龙骨D.代赭石E.紫贝齿答案:D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代赭石药用是赤铁矿的矿石,质地重坠,并含微量砷,故孕妇宜慎用。

(二)B型题(A、B、C、D、E是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A.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息风止痉。

B.既能平肝潜阳,又能软坚散结。

C.既能平肝潜阳,又能重镇降逆。

D.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清肝明目。

E.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清热解毒。

1.代赭石的功效是:2.牡蛎的功效是:答案:1.C 2.B答案分析:代赭石具有的功效是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故第1题答案应选择C。

牡蛎具有的功效是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故第2题的答案应选择B。

A.既能息风,又能平肝潜阳。

B.既能息风,又能清肝明目。

C.既能息风,又能清热解毒。

D.既能息风,又能攻毒散结。

E.既能息风,又能化痰散结。

3.羚羊角、牛黄都具有的功效是:4.全蝎、蜈蚣都具有的功效是:答案:3.C 4.D答案分析:羚羊角具有的功效是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牛黄具有的功效是化痰开窍,凉肝息风,清热解毒,故羚羊角、牛黄功效的共同点是息风,清热解毒,第3题答案应选择C。

全蝎、蜈蚣均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功效,第4题答案应选择D。

A.既能平肝潜阳,又能重镇安神。

B.既能平肝潜阳,又能软坚散结。

C.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息风止痉。

D.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清肝明目。

E.既能平肝潜阳,又能祛风通络。

5.龙骨、牡蛎都有的功效是:6.天麻、钩藤都有的功效是:答案:5.A 6.C答案分析:龙骨具有的功效是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牡蛎具有的功效是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收敛固涩,故龙骨、牡蛎功效的共同点是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因而第5题的答案应选择A。

天麻的功效是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钩藤的功效是清热平肝,息风定惊,故天麻、钩藤功效的共同点是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因而第6题的答案应选择C。

A.石决明B.羚羊角C.天麻D.龙骨E.全蝎7.治疗热极生风宜选用:8.治疗急慢惊风皆宜选用:答案:7.B 8.C答案分析:羚羊角药性咸寒,主入肝经,善于清泄肝热,平肝息风,治疗惊风抽搐,尤宜于热极生风所致者,故第7题答案应选择B。

天麻味甘质润,药性平和,可用治各种病因所致的惊风抽搐,故第8题答案应选择C。

A.全蝎B.蜈蚣C.地龙D.僵蚕E.刺蒺藜9.既能息风,又能平喘的药物是:10.既能息风,又能化痰的药物是:答案:9.C 10.D答案分析:五者之中,地龙既能息风,又能平喘,故第9题答案应选择C。

僵蚕既能息风,又能化痰,故第10题答案应选择D。

A.石决明B.牡蛎C.代赭石D.珍珠母E.龙骨11.治疗胃气上逆之呕吐,呕逆、噫气宜用:12.冶疗痰火郁结之痰核、瘰疬、瘿瘤宜用:答案:11.C 12.B答案分析:代赭石质重性降,为重镇降逆要药,善于降胃气而止呕吐、呃逆、噫气,故第11题答案应选择C。

牡蛎味咸,能软坚散结,常用治痰核、瘰疬、瘿瘤,故12题答案应选择B。

(三)C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2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

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答案选择A。

只与B有关,则答案选择B。

与AB 都有关,则答案选择C。

如与AB都无关,则答案选择D)。

A.平肝潜阳B.收敛固涩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珍珠母的功效是:2.牡蛎的功效是:答案:1.A 2.C答案分析:珍珠母的功效是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故第1题答案应选择A。

牡蛎的功效是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收敛固涩,并能安神,软坚散结,故第2题答案应选择C。

A.息风止痉B.通络止痛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全蝎的功效是:2.僵蚕的功效是:答案:3.C 4.A答案分析:全蝎的功效是息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故第3题答案应选择C。

僵蚕的功效是息风止痉,化痰散结,故第4题答案应选择A。

A.息风止痉B.清热解毒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羚羊角的功效是:牛黄的功效是:答案:5.C 6.C答案分析:羚羊角的功效是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凉血解毒。

牛黄的功效是化痰开窍,息风止痉,清热解毒。

二者都具有息风止痉,清热解毒的功效,因此答案都应选择C 。

A.肝阳上亢,头晕目眩B.目赤翳障,视物昏花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7.石决明可用治:8.珍珠母可用治:答案:7.C 8.C答案分析:石决明的功效是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珍味母的功效是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安神,定惊。

二者都可治疗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及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