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导则(试行)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参考)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一、总纲1.1为了加强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变电运行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及赣西供电局的典型运行规程、参照省级有关规程及电力工业法规有关规定并结合祥符变电站现场实际编写。
1.2变电站全体运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努力钻研业务,练好过硬本领;1。
3变电站运行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本规程的考试.对新参加工作及脱离运行岗位达三个月以上的运行值班人员,在值班前学习本规程,经考试合格才能值班;1.4本规程在实践中将不断总结经验,每年进行一次修改,使其成为指导的适用规程;1.5本规程在实践中,如与上级有关规定相抵触,应按上级规程执行。
二、应用标准国家电网安监[2005]83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5]145 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国家电网生技[2003]387 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国家电网生技[2003]243 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国电发[2000]589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 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办[2005]474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家电网安监[2005]513 安全生产职责规范(试行)国家电网安监[2005]512 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国家电网安监[2005]516 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试行)国家电网公司电气事故处理规程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国家电力部生第53号电力电缆运行规程国家电力部生第11号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电供(1991)30号高压断路器运行规程电安生(1996)374号电业生产人员培训制度(修订本)国务院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196号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DL/T633—1997 农电事故调查统计规程DL/T572-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87—1996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及维护技术规程GB/T7595—2000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赣电农(2006)49号农电安全生产工作规定赣电农(2006)50号农电安全工作奖惩办法(暂行)赣电安(2006)8号电气两票管理规定(试行)省公司—2005 供电企业三级控制措施省公司—2006 变电站管理规范细则(试行)三、本站概况本站系**电网一座35KV变电站,位于******镇,原建1983年,后于2002年9月进行扩建,并于当年10月建成投运,设计容量为2×3150KVA,我站现有两台山东现代达弛电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Z9-3150/35型有载调压变压器,35KV六氟化硫开关采用LW8—40.5—C型,10KV母线为单母线分段,供电对象主要是祥符镇工农业生产、农村居民生活、新世纪工业园和城区部分客户用电,10KV 开关均采用LN28—10型真空断路器。
29-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细则(试行)

变电运维工区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细则(试行)1总则1.1本细则规定了编写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基本要求,明确了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包括章节的分类、章节编写的基本条文要求等。
1.2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主要的执行对象是变电运维人员,所以其管理要求以变电运维人员为主要管理对象。
2编写基本要求2.1封面(样式见附件一)1×××(站名)×××kV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2版本号3发布日期和实施日期4发布单位2.2审批签名(封面后的第一页,样式见附件二、三)1×××(站名)×××kV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2批准人签名3审核人签名4编写人签名2.3目录(目录样式见附件四)目录的级次一般分三级,最多不超过四级。
2.4正文(正文样式见附件五)按照有关章、节、条的要求编写排列。
同一设备类型的相同型号分为一章,运行管理要求分节编写,每节里面的具体要求按条编写。
2.5编号章节编号,从正文首页开始,按流水号编号。
2.6字体,字号字体:统一使用宋体。
内容:章:四号,加粗;节:小四,加粗;条:五号;表格:小五;行距:固定,20 磅。
2.7幅面规格版面规格为A4(210mm×297mm)幅面。
2.8书眉线(样式见附件五)规程文本的正文每页均应加书眉线。
书眉线上方居左处书写***(站名)*** kV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书眉线靠右书写相应页面“章”名。
2.9页脚规程文本的正文每页均靠右加页码,页码按章节编号,例如:第一章的第一页编为1-1,第二章的第3页为2-3,后面顺序编号。
2.10规程的技术要素2.10.1运用规范的设备名称名词和设备状态名词以及操作动词术语。
规程中对设备名称的称呼应与现场设备上的标牌、标签上的标字应一致。
对所有相同类型设备、相同类型的信号等称呼应一致。
2.10.2规程中的运行管理规定要有确切的依据。
《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

江家变电站运行规程1. 总则1.1. 为了规范电网生产管理,促进变电站(所、集控站、换流站)的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依据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有关法规、规程、制度等,并结合变电运行管理的实际而制定。
1.3. 本规范制定了变电站岗位职责、安全管理、运行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班组建设、变电设备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和文明生产、培训工作九个方面的规范化要求。
2. 岗位职责2.1. 有人值班变电站人员岗位职责2.1.1. 值班长的职责2.1.1.1. 值班长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站工作。
2.1.1.2. 组织本站的政治、业务学习,编制本站年、季、月工作计划,值班轮值表,并督促完成。
落实全站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2.1.1.3. 制定和组织实施控制异常和未遂的措施,组织本站安全活动,开展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等工作。
参与本站事故调查分析,主持本站障碍、异常和运行分析会。
2.1.1.4. 定期巡视设备,掌握生产运行状况,核实设备缺陷,督促消缺。
签发并按时报出总结及各种报表。
2.1.1.5. 做好新、扩、改建工程的生产准备,组织或参与验收。
2.1.1.6. 检查、督促两票、两措、设备维护和文明生产等工作。
2.1.1.7. 主持较大的停电工作和较复杂操作的准备工作,并现场把关。
2.2. 专责安全员的职责2.2.1. 变电站专责安全员是全站的技术负责人。
2.2.2. 监督检查现场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参加较大范围的停电工作和较复杂操作的监督把关,组织处理技术问题。
2.2.3. 督促修试计划的执行,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完成设备评级。
2.2.4. 负责站内各种设备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管理,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和设备台帐。
2.2.5. 负责组织编写、修改现场运行规程。
2.2.6. 编制本站培训计划,完成本站值班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2.2.7. 制定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督促执行。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

目录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变电站模式和设备调管围 (4)第三章电气设备的巡视 (4)第一节设备巡视制度 (5)第二节主设备的巡视项目 (5)第四章电气设备的运行 (11)第一节主变压器的运行 (11)第二节主变压器的投运和停运 (13)第三节分接开关的运行 (14)第四节高压配电装置的运行 (15)第五节高压断路器的运行 (16)第六节电容器的运行 (17)第七节互感器的运行 (18)第八节母线的运行 (19)第九节高压熔断器的运行 (19)第十节避雷器和避雷针的运行 (19)第十一节接地装置的运行 (20)第十二节低压配电装置的运行 (20)第十三节直流系统的运行 (21)第十四节UPS电源的运行 (23)第十五节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运行 (23)第十六节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 (25)第十七节监控系统的运行 (26)第五章倒闸操作 (27)第一节倒闸操作的一般规定 (27)第二节倒闸操作注意事项 (29)第三节变压器的操作 (30)第四节线路开关的操作 (31)第五节站用电系统的操作 (33)第六节二次装置的操作 (33)第六章事故处理 (34)第一节事故处理的原则 (34)第二节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 (34)第三节变压器的事故及异常处理 (35)第四节主变差动保护动作的处理 (36)第五节主变过流保护动作的处理 (36)第六节高压断路器的事故处理 (37)第七节线路开关跳闸的处理 (37)第八节越级跳闸事故的处理 (38)第九节直流系统的事故处理 (38)第十节互感器的事故处理 (39)第十一节系统事故的处理 (40)第七章水灾、火灾事故的处理 (42)附录 (44)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加强变电站的运行管理,特制定本规程。
第2条变电站及各级变电运行人员应熟悉本规程。
第二章变电站模式和设备调管范围第3条变电站模式1、常规变电站2、箱式变电站第4条调管设备的划分及运行1、地调调管设备:2、电调调管设备:3、本站调管设备:4、电调或本站调管设备的运行第5条计划检修按月度检修计划任务书的安排提前一天申请停电;计划临时检修,影响对外供电的,应提前三天向调度提出停电申请;不影响对外供电的,应提前一天提出申请,停电时间以调度的批复为准。
变电站运行规程

3.2.4 值班人员在接班前及工作时间内严禁饮酒。
3.2.5 在交接班时,一切工作仍由交班人员负责,应尽量避免倒闸操作和许可工作。有下列情况时,不进行交接班:
3.2.5.1 接班人喝过酒和有病;
3.2.5.2 处理事故时或进行操作时;
3.1.4.2 按照调度命令进行操作,并记录在JS01.cq02-表07《某某某变、配电系统倒闸操作票》内。
3.1.4.3 正确迅速地完成各项操作任务。
3.1.4.4 设备发生事故时与调度配合,执行调度的正确命令,正确处理事故。
3.1.4.5 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班的抄表及巡视工作。记录在JS01.cq02-表03- JS01.cq02-表05《35/6KV变电站运行记录》中。
某某某新建35kV
变电站运行(操作)规程
(试运行临时暂用规程)
编制:樊国成
审核:林羽
审批:
上海市南电力某某项目部
2017-04-27
1
国家电网生[2006]512《变电站管理规范》
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变电所部分)》
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
3.2.3.3 对设备的检修、试验,应使用工作票。所需临时接地线的位置、数量和编号,应记录在JS01.cq02-表07《某某某变、配电系统倒闸操作票》中。
3.2.3.4 继电保护装置的变动情况(指结线与定值的变化);
3.2.3.5 检查当值有关事项是否均已登入各项记录薄,并写好接班人员需要完成的工作;
3.2.5.3 变电站发生故障或运行不正常时,但如得到值班长或有关领导同意,可进行交接班。
变电所现场安全工作规程范本

变电所现场安全工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变电所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变电所工作的安全性,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变电所现场安全工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变电所现场的人员,包括变电设备的运维人员、巡检人员、值班人员等。
第三条变电所现场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程,加强安全意识,按照规程进行工作,确保变电所现场的安全。
第四条变电所现场安全工作分为安全管理、安全操作和应急措施三个方面。
第二章安全管理第五条变电所现场设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变电所现场的安全工作。
第六条变电所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安全管理经验,由相关部门进行培训和资质认证。
第七条变电所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变电所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监督实施。
第八条变电所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现场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九条变电所现场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巡检,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第十条变电所现场应建立安全档案,记录安全事故和事故处理情况,及时总结教训,改进安全工作。
第三章安全操作第十一条变电所现场人员应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禁止越权操作和违章操作。
第十二条变电所现场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用电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用电,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第十三条变电所现场人员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护目镜、耳塞等。
第十四条变电所现场人员在操作设备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第十五条变电所现场人员应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不得酗酒、赌博、吸烟等行为,确保工作安全。
第十六条变电所现场人员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证与同事之间的和谐关系。
第四章应急措施第十七条变电所现场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
第十八条变电所现场应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保证应急处理的快速响应。
第十九条变电所现场应建立应急演练制度,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安全应急处理的能力。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审制度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审制度一、目的和依据1.目的:为确保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编审工作的规范进行,提高规程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实用性,保障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依据:(1)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2)国家电网公司相关操作规程;(3)国家电网公司有关法律法规。
二、编审范围和对象1.编审范围:涵盖国家电网公司下属各级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
2.编审对象: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审组。
三、编审程序1.内部初稿编写:各级变电站根据实际运行情况,编写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初稿。
2.初稿内部审查:变电站内部对编写的初稿进行审查,确保初稿的相关内容是否准确完整,并做出修改和完善。
3.院级审查:变电站上报初稿及修改意见至所属院级组织进行审查。
审查内容包括规程的合规性、适用性和一致性等方面。
4.总部审查:院级组织上报初稿、修改意见及院级审查意见至国家电网公司总部进行审查。
审查内容包括规程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等方面。
5.配电战纪审查:经总部审查通过的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提交给配电战纪审查组进行审验。
审验内容包括规程的使用手册和操作示范视频的编写和准确性。
6.正式印发:经配电战纪审查组审验通过的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进行印制和发放。
四、编审要素1.规程标题:规程的标题应准确描述规程的内容,简明扼要。
2.规程编号:规程应按统一编号进行编制,方便管理和查阅。
3.规程生效日期:规程应明确规定生效日期,以便及时更新。
4.规程目的:规程应明确规定规程的编写目的和依据。
5.规程适用范围:规程应明确规定规程的适用范围,包括适用的变电站类别和级别等。
6.规程编写依据:规程应明确规定规程的编写依据,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等。
7.规程内容:规程应全面、准确地描述变电站现场运行的各个环节和要求,并按不同层级、组织、岗位划分清晰。
8.规程流程图:规程应配备相应的流程图,以便操作人员清晰了解工作流程。
9.规程更新和审查周期:规程应明确规定更新和审查的周期,以便及时修订。
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的编写方式

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的编写方式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是确保变电站运行安全和高效的关键文件。
它们详细描述了变电站的操作程序、安全要求和应急措施,以及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编写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需要一定的方式和技巧,本文将探讨编写这些规程的方法和要点。
首先,编写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需要全面了解变电站的工作流程和所涉及的设备。
深度理解变电站的各项运行原理和规范,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收集和整理变电站相关文件、图纸和资料,可以建立起对变电站运行的全面认知。
其次,编写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需要根据深度和广度标准进行评估。
深度评估涉及对规程的详细描述和具体要求,确保规程能够清晰地指导运行人员的操作行为。
广度评估涉及对规程的广泛适用性和通用性进行评估,以确保规程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变电站。
在编写过程中,应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主题。
首先,可以从对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定义开始,解释规程的目的和重要性。
接着,可以介绍规程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包括章节、条款和附件的设计和编写方法。
然后,可以详细讨论不同方面的规程内容,如设备开启与关闭程序、巡视与检修要求、事故处理程序等。
提供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是帮助读者建立全面、深刻和灵活理解的有效方法。
在文章的结尾,可以总结规程编写的要点和方法,并强调规程对变电站运行的重要作用。
此外,还可以提供一些实例和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规程的应用场景和实践意义。
最后,分享自己对这个内容的观点和理解是确保文章有个人特色和价值的重要手段。
作为我的写手,你可以分享你对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的理解和看法。
你可以探讨规程是否能够满足实际操作需求,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建议,并对规程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综上所述,编写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需要全面了解变电站运行原理和规范,根据深度和广度标准进行评估,以及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主题。
提供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B/YW云南电网公司发布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职责 (1)5 内容与方法 (1)5.1编排顺序 (1)5.2编写要素 (1)5.3内容格式编辑要求 (2)5.4报送及审批 (4)5.5制作形式及要求 (4)5.6编写内容 (5)5.7其它 (12)6 检查与考核 (12)7 附录 (12)7.1 附录A(规范性附录)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审批封面样式 (12)7.2附录B(规范性附录)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模板的使用说明 (12)前 言本导则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规定,考虑云南电网现行设备的实际运行要求,在原《云南电网公司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导则(试行)》基础上修订而成。
本导则发布实施后,原《云南电网公司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导则(试行)》予以废止。
本标准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龙、邓斌、范永丽、 陈旭东、龚闯、晋伟平、蒋石林、姜虹云、陈鹏、周伟、王福保。
本标准主要审核人:赵建宁、薛武、周海、魏杰。
本标准由廖泽龙批准。
本标准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导则(试行)1 范围按照南方电网公司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机制科学化的要求,为提高云南电网公司各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编写质量,使编写、审核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有据可依,更好地指导和规范公司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云南电网公司所属变电站的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审核、批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1 电力行业标准编写基本规定(DL/T 600-2001)2.2 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DL/T 800-2001)2.3 变电站运行导则(DL/T 969-2005)3 术语和定义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指针对某一变电站而制定的运行规程,用来指导该变电站运行人员进行正常操作、设备运行维护、故障判断和事故处理。
4 职责4.1 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本导则的归口管理,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4.2 公司各单位负责本导则的具体实施。
5 内容与方法5.1 编排顺序5.1.1 封面采用A4纸,字体、字号等样式详见《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模板》。
5.1.2 目次目录的级次一般分一级,最多不超过二级,每级应后缀相应页码。
样式详见《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模板》。
5.1.3 前言样式详见《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模板》。
5.1.4 正文按照导则要求进行编排,样式详见《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模板》。
5.1.5 附录现场运行规程中应具备的附录,样式详见《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模板》。
5.2 编写要素5.2.1 规程的一般要素a)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名称电压等级+变电站名称+“现场运行规程”+[版本号]×××kV×××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版本号])例如:220kV沾益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Ver1.0版])b)引用规定及支持性文件——引用规定或有关支持性文件时必须采用有效版本。
——现场运行规程与被引用的规定或有关支持性文件的技术要求应一致,不能互相矛盾;引用规定的部分内容时必须保持其完整性,不能任意取舍。
——引用规定的特定章、条,必须采取注日期引用规定的方式。
标注发布日期(年号)或版次,同时将有关条文直接写入规程对规定进行引用。
——规程内容未引用过某标准的内容时,不能随意在引用标准中填写某标准名称。
c)参照规定对现场运行管理的一般要求,某些通用性管理规程或管理规定中已有的,可写明参照某某规定执行,如对设备的一般巡视检查项目要求等可按照作业指导书执行,现场运行规程中可不详列。
5.2.2 规程的技术要素a)运用规范的设备名称和设备状态以及操作动词术语。
现场运行规程中对设备名称的称呼应与现 场设备上的名称标牌、标签上的标识一致。
b)规程中的运行管理规定要有确切的依据。
可操作性要强,对设备的监视要求、操作要求、异常 处理等要求要具体化。
c)各章节的内容应按积木式结构编写,即对设备章节的编写按照设备类型来编写,一般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1)设备简介说明;2)设备的运行监视要求;3)运行操作要求;4)运行注意事项;5)异常情况处理要求。
d)规程内容主要是规定现场运行监视、运行操作、事故及异常情况处理的要求,对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操作方法宜简要说明,不应过于详细,不得类似于设备使用说明书,但对影响设备操作正确性的关键步骤则要求写明。
e)规程正文的内容只针对于本站现有的设备类型进行编写,未涉及的设备不必编写,其标题不必在规程中反映,所留下的编号由下一级标题代替。
如《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模板》中的第12章为油浸式电抗器,第13章为干式电抗器,但本站无该设备,可将这两部分删除,则第12章改为电力电容器组,第13章改为消弧线圈,依此类推。
5.3 内容格式编辑要求5.3.1 层次的名称层次分章、条、段和附录。
“条”可继续细分。
5.3.2 层次的种类a)章章是标准内容划分的基本单元。
章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对章编号,该编号左起顶格书写。
编号应从“范围”一章开始,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
每一章应有一个标题。
标题应置于编号之后空一个字符,单独成一行,与后面的正文分开。
章标题段落间距:段前0.5行,段后0.5行,单倍行距。
b)条条是章的细分。
使用阿拉伯数字对条编号,该编号左起顶格排。
编号式样参见附录A的示例。
第一层次的条(例如5.1、5.2等)可分为第二层次的条(例如5.1.1、5.1.2等),可一直分到第三层次(例如5.1.1.1、5.1.1.2等)。
若不够,可在后面加a)、b)、c)……。
还不够则可再分为1)、2)、3)……。
同一层次中有两个以上(含两个)的条时才可设条。
例如,在第7章中,如果没有7.4.2,就不应设7.4.1条。
第一层次的条宜给出标题。
标题应置于编号之后空一个字符,并与其后的条分行。
第二层次的条可同样处理。
在某一章或条中,同一层的条,有无标题应统一,例如,7.1.1有标题,则7.1.2也应有标题。
如同一层的条并非标题而是几段语句,则语句部分用宋体字。
c)段段是章或条中一个不编号的层次。
段的条文应左起两个字符,换行时顶格排。
d)附录每个附录都应在正文中提及。
附录分为规范性附录(给出标准正文的附加条款)和资料性附录(给出附加信息,不含要求);附录的编号由“附录”和大写英文字母组成,附录编号下方的圆括号内应标明附录的性质,再下方排附录的标题,三行均为五号黑体字居中排列。
第一个附录应另起一面排。
当多个附录较短时,也可接排。
附录中图、表的编号应在该附录编号的英文字母前加上“图”或“表”字,在字母后写上图或表的顺序号,字母和顺序号之间加上脚点,如“图A.1”、“图A.2”及“表C.1”、“表C.2”等。
5.3.3 表每张表在条文中均应明确提及并编号。
从引言起,表的编号由“表”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该编号应一直连接到附录之前,而与章、条和图的编号无关。
每张表宜加表名,表的编号与表名之间空一个字,并置于表框外上方居中位置。
字体使用五号黑体字。
表的四周应有边框线。
各栏使用的计量单位应标注在该栏表头项目名称下方。
但当整个表使用同一计量单位时,应将这个共用的计量单位写在表的边框线外右上角处。
若表需要转页接排时,每个接排的表都应重复表号和表头,表名可省略。
接排的表,在续排表的表号后“(续)”。
每张表宜排在提及该表的相应条文附近。
不允许将表再分为次级表,也不允许表中有表。
5.3.4 图每幅图在条文中均应明确提及并编号。
从引言起,图的编号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该编号应一直连接到附录之前,而与章、条和图的编号无关。
每张图宜加图名,图的编号与图名之间空一个字,并置于图的下方居中位置。
字体使用五号黑体字。
每幅图宜排在提及该图的相应条文附近。
当图样多且所占幅面较大时,也可集中排在标准正文之后。
只允许对图进行一个层次的细分。
例如,图1可分为a)、b)、c)等。
5.3.5 公式、数值、量、单位、符号、尺寸、注等的编写此部分不一一列举,在编写的过程中如需要请参照电力行业标准“DL/T 600-2001《电力行业标准编写基本规定》”6.3、6.4、6.5、6.6、6.7条之规定。
5.3.6 版本编号版本号的编号原则:小数点前为年度修订次数编号(如第一次制定或修订版则编为Ver 1.0,如第二年又修订则为Ver 2.0)小数点后为年度内修改次数的编号(如Ver 1.1、Ver 1.2)。
5.3.7 字体、字号“前言”“目次”及正文第一页的标题“×××kV×××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用三号黑体字,居中独立成一行,行距设置为:段前32磅,段后28磅,单倍行距。
标题用五号黑体,正文用五号宋体,表格、图文内文字用小五号宋体。
正文中行距为单倍行距。
正文中的“注”使用小五号宋体,页眉字体使用五号宋体,页脚使用小五号宋体。
5.3.8 幅面规格版面规格为A4(210mm×297mm)幅面。
页面设置为:左边距为25mm,右边距为20mm,上边距为25mm,下边距为20mm,页眉的上边距为25mm,页脚的下边距为15mm。
5.3.9 页眉出版时文本均不加书眉线,从目次开始在每页书眉位置录入现场运行规程编号“QB/××××××××-××××”,单数页排在书眉右侧,双数页排在书眉左侧。
5.3.10 页脚目次、前言用罗马数字编排页码,其余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号,编号从规程的正文开始,页码设置为靠“外侧”。
5.3.11 终结线在最后一段语句结束后应划终结线。
该线为粗实线,长度为版心宽的1/4,居中排印。
5.4 报送及审批5.4.1 规程报送要求a)送审规程必须清晰、整洁,必要时应将有关的图纸、资料同时附上。
b)新变电站投运前,现场必须具备经审批的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设备发生变更投运前必须及时修订。
新建变电站投入运行三个月后、改(扩)建的变电站投入运行一个月后,必须有经审批的《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
投运前,可用经审批的临时《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代替。
c)规程的送审采用纸质和电子版本送审,有关审批人员必须逐级在相应的审批单上签名(亦可按照贯标认证后的技术标准审批流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