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导则(讨论后)

合集下载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参考)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参考)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一、总纲1.1为了加强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变电运行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及赣西供电局的典型运行规程、参照省级有关规程及电力工业法规有关规定并结合祥符变电站现场实际编写。

1.2变电站全体运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努力钻研业务,练好过硬本领;1。

3变电站运行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本规程的考试.对新参加工作及脱离运行岗位达三个月以上的运行值班人员,在值班前学习本规程,经考试合格才能值班;1.4本规程在实践中将不断总结经验,每年进行一次修改,使其成为指导的适用规程;1.5本规程在实践中,如与上级有关规定相抵触,应按上级规程执行。

二、应用标准国家电网安监[2005]83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5]145 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国家电网生技[2003]387 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国家电网生技[2003]243 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国电发[2000]589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 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办[2005]474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家电网安监[2005]513 安全生产职责规范(试行)国家电网安监[2005]512 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国家电网安监[2005]516 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试行)国家电网公司电气事故处理规程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国家电力部生第53号电力电缆运行规程国家电力部生第11号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电供(1991)30号高压断路器运行规程电安生(1996)374号电业生产人员培训制度(修订本)国务院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196号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DL/T633—1997 农电事故调查统计规程DL/T572-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87—1996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及维护技术规程GB/T7595—2000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赣电农(2006)49号农电安全生产工作规定赣电农(2006)50号农电安全工作奖惩办法(暂行)赣电安(2006)8号电气两票管理规定(试行)省公司—2005 供电企业三级控制措施省公司—2006 变电站管理规范细则(试行)三、本站概况本站系**电网一座35KV变电站,位于******镇,原建1983年,后于2002年9月进行扩建,并于当年10月建成投运,设计容量为2×3150KVA,我站现有两台山东现代达弛电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Z9-3150/35型有载调压变压器,35KV六氟化硫开关采用LW8—40.5—C型,10KV母线为单母线分段,供电对象主要是祥符镇工农业生产、农村居民生活、新世纪工业园和城区部分客户用电,10KV 开关均采用LN28—10型真空断路器。

变电所现场运行规程编写规范

变电所现场运行规程编写规范

变电所现场运行规程编写规范前言本规范是根据江苏省电力公司标准化工作的要求,为加强变电所的运行管理,规范变电所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内容及格式,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运营部提出。

本规范由江苏省电力公司公司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江苏省南通电力公司生产运营部。

本规范起草人:董勤伟崔涛。

本规范审查人:董勤伟陆宇红任萱张震许德才姚锡琦王铭民曹晖朱克明范文江邰建林许锦喜本规范批准人:本规范由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运营部负责解释。

Q/***-***.***-2002变电所现场运行规程编写规范目录1 范围 32 引用标准 33 概述要素 34 规程要素 45 层次分类及编辑要求 66 规程制作形式及要求 77 规程的审批 88 规程的报送 99 章节分类及条文编写的基本要求 101 总则 102 高压设备 102.1 主变压器(简称主变) 102.2 高压断路器(简称开关) 102.3 高压隔离开关(简称刀闸) 112.4 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 112.5 电力电容器及电抗器 112.6 串补装置 112.7 消弧线圈 112.8 耦合电器 112.9 防雷设备 123 防误操作闭锁装置 124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124.1 主变压器保护 124.2 母差保护 124.3 线路保护 134.4 电力电容器及电抗器保护 134.5 500kV高抗及串补设备保护 134.6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 134.7 公用设备 144.8 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144.9 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振荡解列、远方切机等) 144.10 低周减载装置 144.11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 154.12 故障录波器 154.13 变电所视频监控装置 155 所用电 156 直流系统 166.1 直流系统配电 166.2 绝缘监察装置 166.3 充电装置与蓄电池 167 消防装置 168 倒闸操作 168.1 一般操作原则 168.2 主变压器的停送电操作 178.3 配电装置的停送电操作 178.4 旁路开关的替代与恢复操作 179 事故及异常情况处理 189.1 事故处理 189.2 异常情况处理 18附录A 设备铭牌数据 18附录B 微机保护、自动装置动作及装置故障信息表 18附录C 交直流熔丝的配置 19附录D 消防设施的配置 19附录E 变电所一次系统结线图 19附录F ***kV***变电所现场运行规程修订记录 19附录A 规程封面及条文样式 20附录B 规程的用词说明 28江苏省电力公司企业标准Q/***-***.***-2002变电所现场运行规程编写规范1范围1.1规定了江苏省电力公司编写变电所现场运行规程时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现场运行规程编写的基本内容和格式要求,其中包括章节的分类、章节编写的基本条文要求等。

变电所现场安全工作规程范本

变电所现场安全工作规程范本

变电所现场安全工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变电所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变电所工作的安全性,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变电所现场安全工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变电所现场的人员,包括变电设备的运维人员、巡检人员、值班人员等。

第三条变电所现场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程,加强安全意识,按照规程进行工作,确保变电所现场的安全。

第四条变电所现场安全工作分为安全管理、安全操作和应急措施三个方面。

第二章安全管理第五条变电所现场设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变电所现场的安全工作。

第六条变电所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安全管理经验,由相关部门进行培训和资质认证。

第七条变电所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变电所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监督实施。

第八条变电所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现场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九条变电所现场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巡检,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第十条变电所现场应建立安全档案,记录安全事故和事故处理情况,及时总结教训,改进安全工作。

第三章安全操作第十一条变电所现场人员应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禁止越权操作和违章操作。

第十二条变电所现场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用电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用电,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第十三条变电所现场人员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护目镜、耳塞等。

第十四条变电所现场人员在操作设备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第十五条变电所现场人员应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不得酗酒、赌博、吸烟等行为,确保工作安全。

第十六条变电所现场人员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证与同事之间的和谐关系。

第四章应急措施第十七条变电所现场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

第十八条变电所现场应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保证应急处理的快速响应。

第十九条变电所现场应建立应急演练制度,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安全应急处理的能力。

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的编写方法

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的编写方法

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的编写方法标题: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的编写方法第一部分:介绍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的背景和重要性(约200字)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是确保变电站运行安全、稳定和高效的关键文件。

它们规定了人员在变电站内工作时应遵守的指导原则、程序和规定。

遵守这些规程可以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因此,编写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部分:评估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的深度与广度(约200字)在评估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的深度与广度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覆盖范围:规程是否涵盖了所有操作环节和相关人员的职责。

这包括变电站设备的日常检修、事故处理、应急处置、操作人员培训等内容。

2. 指导性:规程是否明确表达了所需的操作要求、步骤和标准。

它们是否能够帮助操作人员正确理解和执行规程。

3. 更新机制:规程是否建立了定期审核和更新的机制,以适应变电站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并满足法律和安全要求。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结合变电站的特点和需求,可以确保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在深度和广度上具有合理的标准。

第三部分:编写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的方法(约700字)1. 确定编写目的和范围:首先需要明确编写规程的目的,如提高变电站运行安全性或规范操作流程。

然后,确定规程的范围,包括涵盖的设备、操作环节和相关人员。

2. 收集和整理信息:收集与变电站运行和操作相关的标准、法规、技术资料和企业内部文件。

整理这些信息,确定需要涵盖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要求。

3. 制定结构和章节:根据变电站的特点和需求,确定规程的整体结构和章节划分。

一般建议采用按功能或操作步骤划分的方式,以便操作人员更易于理解和遵守。

4. 针对各章节进行详细编写:在每个章节中,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详细描述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技术要求等。

应重点强调关键环节和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执行。

5. 审核、修订和批准:完成初稿后,进行内部审核和评审,对规程进行修改和完善。

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的编写方式

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的编写方式

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的编写方式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是确保变电站运行安全和高效的关键文件。

它们详细描述了变电站的操作程序、安全要求和应急措施,以及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编写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需要一定的方式和技巧,本文将探讨编写这些规程的方法和要点。

首先,编写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需要全面了解变电站的工作流程和所涉及的设备。

深度理解变电站的各项运行原理和规范,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收集和整理变电站相关文件、图纸和资料,可以建立起对变电站运行的全面认知。

其次,编写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需要根据深度和广度标准进行评估。

深度评估涉及对规程的详细描述和具体要求,确保规程能够清晰地指导运行人员的操作行为。

广度评估涉及对规程的广泛适用性和通用性进行评估,以确保规程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变电站。

在编写过程中,应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主题。

首先,可以从对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定义开始,解释规程的目的和重要性。

接着,可以介绍规程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包括章节、条款和附件的设计和编写方法。

然后,可以详细讨论不同方面的规程内容,如设备开启与关闭程序、巡视与检修要求、事故处理程序等。

提供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是帮助读者建立全面、深刻和灵活理解的有效方法。

在文章的结尾,可以总结规程编写的要点和方法,并强调规程对变电站运行的重要作用。

此外,还可以提供一些实例和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规程的应用场景和实践意义。

最后,分享自己对这个内容的观点和理解是确保文章有个人特色和价值的重要手段。

作为我的写手,你可以分享你对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的理解和看法。

你可以探讨规程是否能够满足实际操作需求,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建议,并对规程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综上所述,编写变电站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需要全面了解变电站运行原理和规范,根据深度和广度标准进行评估,以及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主题。

提供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变电所现场安全工作规程(三篇)

变电所现场安全工作规程(三篇)

变电所现场安全工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变电所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运行,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变电所现场包括变电站建筑区、围墙区、高压区及变电站外部围墙区域。

第三条变电所现场的安全工作必须以人员安全第一为原则,严格执行本规程。

第二章变电站建筑区安全工作规程第四条变电站建筑区的安全工作要求:(一)各区域及设备的负责人必须熟悉并执行安全工作的规定,确保各区域及设备的安全运行。

(二)建筑区内应设有完善的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消防设备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三)严禁在变电站建筑区内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确保建筑区的环境安全。

(四)建筑区内的道路、门窗、楼梯、防护栏等设施必须保持良好状态,确保人员的安全进出。

第五条变电站建筑区的值班要求:(一)建筑区值班人员必须持有相关岗位资质证书,并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

(二)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到岗上班,严禁喝酒或上班期间进行其他娱乐活动。

(三)在加班情况下,必须保障值班人员的休息和用餐条件,确保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第六条变电站建筑区的安全检查要求:(一)定期进行建筑区的安全检查,确保建筑物设施的完好和安全。

(二)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变电站建筑区的安全稳定。

第三章变电站围墙区安全工作规程第七条变电站围墙区的安全工作要求:(一)围墙区必须设有门禁系统,严格控制人员进出。

(二)保持围墙的完整性,防止盗窃和破坏行为的发生。

(三)定期对围墙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围墙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第八条变电站围墙区的安全巡逻要求:(一)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进行巡逻,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和处理。

(二)巡逻人员必须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工作,遵守巡逻纪律,确保人员的安全。

第四章变电站高压区安全工作规程第九条变电站高压区的安全工作要求:(一)高压区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作业程序和安全操作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人员的安全。

(二)高压设备必须按时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运行可靠和安全。

变电站运行规程编写方法的探讨

变电站运行规程编写方法的探讨

变电站运行规程编写方法的探讨摘要:近年来,变电站运行规程编写方法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标准化、图形化、表格化,以及形象化等多个角度与方面,就变电站运行规程编写方法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规程;编写方法1 前言作为变电站应用中的一项重要方面,对其运行规程编写方法的探讨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

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变电站运行规程编写方法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变电站在实际工作中的最终整体效果。

2 概述对于变电站来说,《运行规程》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规章制度,是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

目前在电网公司所属各变电站,《运行规程》的编写是按照《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导则(试行)(QBYW206-02-2007)》的各项要求进行的。

这样编写的规程在格式编排、内容的规范化上改变了原来各供电局“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了全电网公司规程编写的标准化。

但是,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又会观察到规程是标准化了,可内容的表现形式单一,与目前人们看到的各种手册的颜色鲜艳、内容表现形式丰富的通行做法十分不协调。

笔者通过大量的变电站现场调研,提出变电站规程编写的“标准化、图形化、表格化、形象化”的四化方法,以期改变规程内容表现手段单一、阅读费时、内容查找困难、异常与事故处理步骤不直观的现状。

3 标准化电网公司所属各变电站《运行规程》的编写严格按照《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导则(试行)(QBYW206-02-2007)》的各项要求进行。

但在编写中特别注意不应出现漏编某一设备的特殊结构部分及某些二次设备。

例如:在编写规程中,经常会有变电站漏编图中过压保护装置(MOV)的检查(见图1);对于二次防雷设备,也是在规程中常常未能全面反应运行注意事项;新型变压器的突发压力继电器有时甚至在规程中根本未提及;在编写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未按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将连接线的震动情况的检查漏编,导致连接头的金属疲劳情况未能及时发现而出现运行事故。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管理规定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管理规定

关于印发《城网变电站现场(xiànchǎng)运行规程管理规定》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司(ɡōnɡ sī)各有关部门、单位:为加强城网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管理,保障安全运行,依据《石家庄供电公司现场规程制度管理办法(bànfǎ)》及石电业生(1993)第29号《石家庄电业局技术责任制》的有关规定,结合近年来的我公司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管理实践经验,制订印发《城网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管理规定》,请遵照执行,执行中的意见及建议请及时报生技科。

附件(fùjiàn)1:城网变电站现场(xiànchǎng)运行规程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加强城网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管理,保障安全运行,依据《石家庄供电公司现场规程制度管理办法》及石电业生(1993)第29号《石家庄电业局技术责任制》的有关规定,结合(jiéhé)近年来的运行实践,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城网220KV及110KV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guīchéng)的管理,农电处可参照本规定,结合农网实际情况制订农网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管理规定。

第三条城网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由变电站技术员或站长根据本站设备实际情况、图纸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及上级有关规程规定(guīdìng)进行编写或修订,并经站长审核后上交运行工区;第四条城网变电站现场运行(yùnxíng)规程的审核程序为:运行工区专责师、技术总负责人、检修工区保护专责师、技术总负责人,调度所保护专责师,生技科专责师、技术总负责人,由局总工程师审批。

第五条城网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编写、审核责任:(一)变电站技术员、站长:按照图纸、说明书、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整定书、专业人员的技术交底及上级有关规程规定、制度、反事故措施编写、审核现场运行规程,保证内容全面,与图纸、现场实际相符;(二)运行工区专责师及技术总负责人:1.全面审核规程内容是否全面、正确,是否满足现场要求;2.审核规程内容是否与专业人员技术交底、定值单一致;3.审核规程内容是否与现行规程制度相抵触;(三)检修工区专责师及技术总负责人:1.审核现场运行规程中的有关继电保护及二次部分(包括倒闸操作(cāozuò)原则):2.审核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面板(miàn bǎn)说明(含指示灯、按钮、开关(kāiguān)及键盘操作等)是否正确完备(wánbèi),功能设置是否正确;3.审核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运行监视、异常及事故处理是否(shìfǒu)正确完备;4.审核继电保护二次压板、转换开关、保险等的操作元件的操作是正确完备(特别是对于与一次设备操作相关联的二次元件的操作);5.审核规程是否满足现行继电保护专业有关规程规定要求;6.其它有关内容(四)调度所保护专责师:审核现场运行规程中的有关继电保护及二次部分(包括倒闸操作原则):1.审核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是否随电网运行方式变化正确地进行了投退及切换;2.审核规程是否满足定值单要求;3.审核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运行监视、异常及事故处理是否正确完备;4.审核规程是否满足现行继电保护专业有关规程规定要求;5.其它有关内容(五)生技科专责师及技术总负责人:1.审核主变、开关、刀闸等一次设备及交直流、五防等设备的运行规定;2.审核上述设备的巡视检查要求及倒闸操作规定;3.审核上述设备的异常及事故处理规定;4.审核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二次设备的操作、异常及事故处理(chǔlǐ)原则;第六条各级审核人员按照现场运行规程审核流程实行逐级负责制,对于上级审核人员发现的规程重大错误、重要遗漏(yílòu)等问题要逐级追究已审核人员的责任,并按规定提出考核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YNDW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导则云南电网公司发布前言为提高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质量,使各级人员编写、审核规程有据可依,规程的编写符合标准化、规范化要求,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由云南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目前我公司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导则。

编写中遵循了我国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通用的贯标模式的要求。

该导则纳入公司生产技术管理标准体系。

本导则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

本导则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

本导则主编人:本导则主要起草人:本导则主要审核人:本导则审定人:本导则批准人:本导则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目次前言1 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 (1)4 术语和定义 (1)5 概述 (1)6 规程编写要素 (1)7 内容格式编辑要求 (2)8 规程制作形式及要求 (3)9 规程的报送、审批 (3)10 章节分类及条文编写的基本要求 (3)附录A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格式标准实例 (10)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导则1 目的为提高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质量,使各级人员编写、审核规程有据可依,规程的编写符合标准化、规范化要求,特制定本导则。

2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云南电网公司所属变电站的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审核、批准工作。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本导则的条文。

本书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1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DL/T600-1996 《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4 术语和定义本导则采用GB/T19001—2000、GB/T24001—1996、GB/28001—2001标准的定义。

现场运行规程:是指导运行人员进行正常操作,设备运行维护和事故处理,故障判断、排除的基本依据。

5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编排顺序5.1 封面(样式见附录A)(南网标识)采用A4纸,字体为黑体字、字号详见附录封面式样。

×××kV×××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发布单位5.2 审批签名(样式见附录A)×××kV×××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版本号批准人签名、审核人签名、编写人签名(规程不需手签名,发文中批准签名,临时补充增加的内容采用手签名)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发布单位5.3 前言(样式见附录A)5.4 目次(样式见附录A)目录的级次一般分一级,最多不超过二级,每级应后缀相应页码。

5.5 正文(正文样式见附录A)按照导则要求进行编排。

6 规程编写要素6.1 规程的一般要素6.1.1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名称电压等级+变电站名称+“现场运行规程”。

例如:220kV沾益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电子版的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文件名:×××kV×××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版本号] 颁发日期)例如:220kV沾益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1.0版] 2002.1.1)6.1.2 引用规定及支持性文件——引用规定或有关支持性文件时必须采用有效版本。

——现场运行规程与被引用的规定或有关支持性文件的技术要求应一致,不能互相矛盾;引用规定的部分内容时必须保持其完整性,不能任意取舍。

——引用规定的特定章、条,必须采取注日期引用规定的方式。

标注发布日期(年号)或版次,同时将有关条文直接写入规程对规定进行引用。

——规程内容未引用过某标准的内容时,不能随意在引用标准中填写某标准名称。

6.1.3 参照规定对现场运行管理的一般要求,某些通用性管理规程或管理规定中已有的,可写明参照某某规定执行,如对设备的一般巡视检查项目要求等,现场运行规程中可不详列。

6.2 规程的技术要素6.2.1 运用规范的设备名称和设备状态以及操作动词术语。

现场运行规程中对设备名称的称呼应与现场设备上的名称标牌、标签上的标识应一致。

6.2.2 规程中的运行管理规定要有确切的依据。

可操作性要强,对设备的监视要求、操作要求、异常处理等要求要具体化。

6.2.3 各章节的内容应按积木式结构编写,即对设备章节的编写按照设备类型来编写,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简介说明;2)设备的运行监视要求;3)运行操作要求;4)运行注意事项;5)异常情况处理要求。

6.2.4 规程内容主要是规定现场运行监视、运行操作、事故及异常情况处理的要求,对一些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操作方法只需简要说明,不必写得过于详细,不要类似于设备使用说明书,但对影响设备操作正确性的关键操作步骤要求应写明。

6.2.5 规程正文的内容只针对于本站现有的设备类型进行编写,未涉及的设备不必编写。

6.3 修订记录为便于查阅现场运行规程的历史修订情况,在规程最后建立修订记录(样式见附录A附录部分)。

7 内容格式编辑要求7.1 层次的名称层次分章、节、条、段和附录。

“条”可继续细分。

7.2 层次的种类7.2.1 章、节章、节在标准正文层次中是基本组成部分。

章、节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左起顶格书写。

每一章(节)应有一个标题,标题在编号之后空一个字书写,单独成一行,与后面的正文分开。

每章应另起一页。

7.2.2 附录(样式见附录A附录部分)附录应该用英文大写字母从A开始给予标注,只有单独一个附录应标为“附录A”,每个附录应另起一页书写。

附录中的章、条、表、图编号应在前面加上表示该附录的字母,每一个附录中均应重新开始编号,7.3 编号1)版本号的编号原则:小数点前为年度修订次数编号(如第一次制定或修订版则编为1.0,如第二年又修订则为2.0)小数点后为年度内修改次数的编号(如1.1、1.2)。

2)章、节、条文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标号,如:1. 1.1 1.1.12. 2.1 2.1.1 最多不超过3个数字,┇┇┇┇若不够,可在后面加1) 2) 3)……,还不够则可再分为 a) b) c)……。

章标题段落间距:段前0.5行,段后0.5行,单倍行距。

7.4 字体,字号正文用五号宋体,表格、图文内文字用小五号宋体。

其中标题用五号黑体,行距为单倍行距。

正文中的“注”使用小五号宋体。

7.5 幅面规格版面规格为A4(210mm×297mm)幅面。

页面设置为:左边距为25mm,右边距为20mm,上边距为25mm,下边距为20mm,页眉的上边距为25mm,页脚的下边距为15mm。

7.6 页眉从前言开始在每页书眉位置录入现场运行规程编号“Q/××××××××-××××”,单数页排在书眉右侧,双数页排在书眉左侧。

7.7 页脚页脚只需要编号,编号从规程的正文开始,页码设置为靠“外侧”,按流水号编号。

8 规程制作形式及要求8.1 纸面印刷版采用纸面印刷的,应采用活页印刷方法装订,以便规程修改后的装订。

补充插入的规程内容,应在补充的页面左侧标上规程修改(或补充)的日期、编写、审核、批准人的有关信息。

8.2 电子版考虑到现场规程的修改较频繁,而现场规程的需求量不是太大,可将现场运行规程采用电子版的形式颁发,但电子版本的规程也需有审核、批准的程序,为保证电子版规程的严肃性,防止未经授权随意修改,审批过的规程电子版采用成PDF文件格式,以方便阅读和打印。

9 规程的报送、审批9.1 送审规程必须清晰、整洁,必要时须将有关的图纸、资料同时附上。

9.2 新变电站投运前,现场必须具备经审批的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设备发生变更后必须及时修编。

9.3 规程的送审采用书面打印和电子版本送审,有关审批人员必须逐级在规程上签名。

审批后的原稿应保存在变电站现场直至下次重新修订。

9.4 规程报审过程1)变电站现场运行人员按规定进行规程编写;2)编写完毕后报送变电运行主管部门进行初审;3)变电运行主管部门初审通过后,报送局归口管理部门进行复审;对于220kV及以上变电站的审核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还应组织检修、保护、调度等专业人员进行会审;4)审核通过后,由归口管理部门报局分管领导批准执行;10 编写要求(以下要求为编写时应包含的主要内容)10.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的变电站及人员。

10.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编写本规程时所引用的已正式发布的各种标准(国家、电力行业以及其它行业或本企业标准)。

10.3 支持性文件列出编写本规程时所引用的标准以外的参照文件及说明书等。

10.4 总则变电站简介、调度管辖范围的划分、正常运行方式(包括主变中性点运行方式)及对本规程的有关说明。

10.5 一次设备10.5.1 主变压器1)简述主变压器的型式,主要技术参数。

2)主变压器的巡视检查内容。

3)主变压器允许过负荷曲线或表格。

4)主变压器冷却装置正常运行方式及投退操作要求,冷却装置定期切换及试验周期要求。

5)主变压器冷却装置异常时的处理要求,如强油循环的变压器,其主变压器冷却装置全停后,冷却装置故障跳主变压器保护的处理要求。

6)主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及在线滤油装置运行要求及操作方法、异常情况处理等。

10.5.2 组合电器1)简述组合电器的型式及主要技术参数。

2)组合电器设备巡视检查内容。

3)组合电器设备异常情况处理。

10.5.3 断路器(柜)1)简述断路器(柜)及操作机构的型式,主要技术参数。

2)断路器(柜)的巡视检查内容。

3)断路器(柜)的允许故障跳闸次数及操作机构允许操作次数。

4)断路器(柜)及其操作机构事故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10.5.4 隔离开关1)简述隔离开关及操作机构的型式,主要技术参数。

2)隔离开关的巡视检查内容。

3)隔离开关事故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10.5.5 母线1)简述母线的型式及主要技术参数。

2)母线巡视检查内容。

3)母线异常情况处理。

10.5.6 电压互感器1)简述互感器的型式,主要技术参数。

2)互感器的巡视检查内容。

3)互感器事故及异常的处理。

10.5.7 电流互感器1)简述互感器的型式,主要技术参数。

2)互感器的巡视检查内容。

3)互感器事故及异常的处理。

10.5.8 油浸式电抗器1)简述电抗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2)电抗器的巡视检查内容。

3)电抗器冷却装置正常运行方式及投退操作要求,冷却装置定期切换及试验周期要求。

4)电抗器异常情况处理。

10.5.9 干式电抗器1)简述电抗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2)电抗器的巡视检查内容。

3)电抗器的操作要求(投退、检修)及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