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中药学课件--第22章 平肝息风药

合集下载

中药学-平肝息风药 -优秀医学PPT课件

中药学-平肝息风药 -优秀医学PPT课件
本品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更多的用于热毒炽盛的 恶疮、疔疮走黄、肿瘤。
【用法】入丸散剂
33
钩藤
34
【性能】 甘,凉。 归肝、心包经。
【功效】 清热平肝 息风定惊
35
【适应证】
1. 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性微寒,较平和,清热之力不强,而息风止痉作用较好, 故用于热极生风,四肢抽搐及小儿高热惊风症,尤为适宜。
【功效】 息风镇痉, 攻毒散结, 通络止痛。
48
【适应证】 1. 痉挛抽搐。
蜈蚣力猛性温,善走窜通达,息风镇痉,有比 全蝎有更强的息风止痉及搜风通络之力,且温燥毒 烈之性也更强,常与全蝎相须为用,以协同增效, 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痉挛抽搐。 2. 疮疡肿毒,瘰疬结核。 3. 风湿顽痹。 4.顽固性偏正头痛。(与全蝎相同并相须为用)
本品性能与潜阳功效均与石决明相似,既能平肝 潜阳,又可清肝热,亦宜于肝阳上亢证或兼见肝 热烦躁易怒之证,常与石决明配伍同用。 2. 惊悸失眠,心神不宁。
本品质重入心,又能镇惊安神,治心悸失眠,心 神不宁。 3. 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此外,本品研细末外用,有燥湿敛疮之效,可用 于湿疹,水火烫伤等。
13
4. 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
一般的疮痈肿痛用之较少,本品入心肝经,善能清泻心肝 之火,平肝息风,并可凉血解毒,用于热毒炽盛,神昏谵语 ,痉挛抽搐,热毒发斑者。
【用法】较名贵,一般不作汤剂,研末吞服。
30
牛黄
31
【性能】 苦,凉。 归心、肝经。
【功效】 化痰开窍 凉肝息风 清热解毒
32
【适应证】
24
25
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
1、含义:凡以平息肝风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风内动惊 厥抽搐病证的药物,称息风止痉药。 息风——平息肝风 止痉——制止痉挛、抽搐 “风胜则动” 2、作用:息风止痉(平肝息风,止痉挛抽搐) 3、适应证: (1)热极动风—小儿急惊风,温热病,中风,癫痫 (2)阴虚生风—肝阴耗伤,筋脉失于濡养(温热病后期) (3)小儿慢惊风—脾胃虚寒—土虚不能荣木 (4)破伤风——外风引动内风

中药学第二十二章平肝息风药PPT课件

中药学第二十二章平肝息风药PPT课件
降逆止呕—呕恶,喘息; 煅用凉血止血 补血—缺铁性贫血; 注意:孕妇,含砷。
29.07.2020
中药学
17
1.石决明:善清肝明目,用于治疗肝火上攻 之目赤肿痛 翳障
2.赭石:善降逆气,而止呕止呃,又能降肺 气而平喘,且能凉血止血而治吐衄。
石决明功用:
1.平肝潜阳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石决明咸寒清热,质重潜阳,专入肝经,而
29.07.2020
中药学
19
赭石功用 1平肝潜阳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本品为矿石类药物,质重沉降而长于镇潜肝 阳,性味苦寒,又清降肝火。 (1)肝阳上亢+牛膝、龙骨、牡蛎、白芍等 如镇肝息风汤 (2)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珍珠母、磁石、 猪胆膏、冰片、半夏
2.重镇降逆 呕吐,呃逆,噫气等证。
代赭石重镇降逆,可降上逆之胃气而止呕、
止呃、止噫 29.07.2020
中药学
20
(1)胃虚呃逆+旋覆花、半夏、姜等如 旋覆代赫汤。 (2)噎膈便秘+参、归、肉丛蓉 (3)用于气逆喘息。本品重镇降逆,亦 降上逆之肺气而平喘。 如肺肾虚喘+参、山萸、山药、胡桃肉等 3.凉血止血 血热吐衄,崩漏。 本品苦寒,既凉血止血,又重镇降火,尤 宜于气火上逆、迫血妄行之证:
29.07.2020
中药学
10
第一节 平肝潜阳药
药性特点:性多寒凉;因多为介类贝壳
或矿石入药,而有质重沉降之特征;介类平 肝潜阳药多具咸味,植物类、矿石类平肝潜 阳药多具苦味。
适应症:①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头痛;
②肝火上攻之目赤肿痛、头昏
③虚阳上扰、烦躁不眠。
29.07.2020
中药学
11
石决明
应严格掌握剂量和炮制方法、服用方法,不可孟 浪用药。

中药学课件--平肝息风药

中药学课件--平肝息风药


※天麻《本经》上品 处方用名: 赤箭、独摇草、定风草、明 天麻、煨天麻、



性能:甘、平,归肝经。 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 以升清阳化浊湿为功,称之为息内风之圣药, 治眩晕之要药。赋曰:“天麻主头眩祛风之 药”。 应用: 急慢惊风 1、用于肝风内动证 用天麻以 惊痫抽搐 平肝息风,如羚羊钩藤汤加天麻。水煎服。

赭石、牛膝、龟甲、玄参、天冬、川 楝子、麦芽、茵陈、甘草) 水煎服。 瘰疬痰核 2、用于 痰火气血结于筋脉 癥瘕积聚 脏腑所致。用牡蛎软坚化痰散结聚之 功而治之。如消瘰丸(牡蛎、玄参、贝 母、夏枯草)为丸内服治瘰疬。或用消 核散(牡蛎、玄参、海藻、红娘子、甘 草)治痰核。
虚汗遗精


应用:
惊风癫痫 1、用于肝风内动证 中风昏迷 用羚羊角以 痉挛抽搐 平息肝风,如羚羊钩藤汤(羚羊角、钩藤、 菊花、石决明、生地、贝母、竹茹、白芍、 茯神、甘草)水煎服。若肝阳上亢之头晕 目眩、心烦不眠。如羚羊角、石决明、菊 花、白芍等同用。
头痛头晕
2、用于肝火炽盛证
用本品以清肝
目赤羞明 明目,如羚羊角散(羚羊角粉、黄芩、龙 胆草、栀子、石决明、升麻、甘草)水煎 服。亦用于肝阳上亢诸证, 3、用于温热病之高热神昏,发斑谵语-用 本品以清热解毒。如紫雪丹或羚犀石膏知 母汤加羚羊角效好。

黄-化痰开窍,清热解毒,主 温热病、中风及各种热毒 证。 平肝息风 珍 珠-安神明目,解毒生肌, 又能美容。主心神不宁 证、目疾及疮溃不收。
地 龙-清热利尿,通络平喘,主热病 惊狂,热极生风,尿闭,肺热喘咳 及痹症。

主肝风内动证。


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主惊风、 蜈 蚣 中风、破伤风恶疮肿毒,瘰疬、 结核及顽固性头痛、痹痛。 平肝息风 僵 蚕-功同全蝎而性寒,偏祛风化痰, 善治痰热癫痫及头痛目赤、咽痛。

平肝息风药——中药学课件PPT

平肝息风药——中药学课件PPT

概述
【配伍应用】根据引起肝阳上亢,肝风内 动的病因、病机及兼证的不同,进行相 应的配伍。
阴兼虚痰阳邪亢者者,配伍祛痰药。 配滋养肾阴药物,益阴以制阳; 配配热伍伍极清补脾将生热兼气虚息风泻窍阴健慢配风之火闭血脾惊补兼止肝解神亏药风养心痉阳风毒昏虚物阴配神药化内之者之;血伍不与风动品,肝药肝清安平之;配风物火泻、肝肝伍内;肝上失潜风开动炎火眠阳内窍者药多药动药物梦并;;者用;
2.个别药物长期服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应注意掌握用量及疗程。
平抑肝阳药 …………………
1.石决明 《名医别录》
【来源】为鲍科动物杂色鲍(光 底石决明)、皱纹盘鲍(毛底石 决明)、羊鲍、澳洲鲍、耳鲍或 白鲍
贝壳
【产地】主产于广东、海南、山 东、福建、辽宁等沿海地区。
【采制】夏、秋二季捕捉,去肉, 洗净,干燥。生用或煅用。用时 打碎。
【处方名】石决明、九孔决明、
平抑肝阳药 …………………
1.石决明
【药性】咸,寒。归肝经。 主治病证
咸寒清热,质重潜阳,专入肝经, 而有平肝阳、清肝热之功,为凉肝、 镇肝之要药
平肝潜阳 功 效
清肝明目
肝阳上亢 头目眩晕
目赤 翳障 视物昏花
清肝火而明目退翳,不论虚 实均可使用,为眼科要药
平抑肝阳药 …………………
【采制】全年可采,去肉,洗净, 干燥。生用或煅用。用时打碎。
【处方名】珍珠母。
平抑肝阳药 …………………
2.珍珠母
【药性】咸,寒。归肝、心经。 【功效】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
【应用】 1.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咸寒入肝,以平肝潜阳,清泻肝热,用于肝阴不足,肝 阳上亢之证。 2.惊悸失眠,心神不宁。
质重入心经,有镇惊安神之功。 3.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最新19第22章平肝风药-PPT文档

最新19第22章平肝风药-PPT文档

附药:密环菌
钩藤与天麻功用的异同比较
相同点:平肝潜阳:肝阳眩晕; 息风止痉:肝风内动。
不同点: 钩藤——兼清肝热:肝经有热之头胀头痛;
天麻——兼祛风通络: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手足不 遂。
Ⅱ 地龙
【来源】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缟蚯蚓的全体。别名:白 颈蚯蚓(广地龙,即参环毛蚓)、蚯蚓、曲鳝等。
炮制:生用或鲜用。
※ ①特点:清肝火、平肝阳、息肝风、解热毒,主治
肝经阳热亢盛之证。故有“在肝之病,必用羚羊” 之说。 ②单煎久煎,1~3g;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附药:山羊角 “功用近羚羊角”(《医林纂要》),可
代羚羊角使用。煎服用量10~15g。
Ⅰ 牛黄
【来源】牛科动物牛的胆结石。分为胆黄、管黄两种,胆 黄为佳。别名:丑宝、西黄、东黄。
本品辛平有毒,归肝经。本品性善走窜,功能息风止 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热各种原因的肝风抽 搐;疮疡肿毒、瘰疬、脱疽;顽固性头痛、风湿顽痹等。 【用量用法】3 ~6克。研末0.6 ~1克。蝎尾为全体的1/3。 【注意】用量不可过大。
Ⅱ 蜈蚣
【来源】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全体。 别名:百脚、吴公、蝍蛆、天龙。
平肝清肝生用,外用火煅。
Ⅱ 珍珠母
来源:蚌科动物三角帆蚌、 褶纹冠蚌地蚌壳,或珍珠 贝科动物珍珠贝、马氏珍 珠贝等贝类动物的贝壳。
炮制:生用;或煅用。
功用疏要:本品功能平肝 潜阳、清肝明目,多作为 石决明的代用品使用,但 又可镇静安神。
※石决明 Shiueming
珍珠母 Zhenzhumu
主要用于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或血虚生风及癫 痫、破伤风之证。
Ⅰ 羚羊角
【来源】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按:该动物别名九尾寒 羊、高鼻羚羊。

陕中大中药学讲义22平肝息风药

陕中大中药学讲义22平肝息风药

第二十二章平肝息风药凡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平肝息风药。

《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故本类药物皆入肝经,多为介类、昆虫等动物药物及矿石类药物,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之主要功效。

部分平肝息风药物以其质重、性寒沉降之性,兼有镇惊安神、清肝明目、降逆、凉血等作用,某些息风止痉药物兼有祛风通络之功。

平肝息风药主要用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病证。

部分药物又可用治心神不宁、目赤肿痛、呕吐、呃逆、喘息、血热出血、以及风中经络之口眼斜、痹痛等证。

使用平肝息风药时,应根据引起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病因、病机及兼证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配伍。

如属阴虚阳亢者,多配伍滋养肾阴药物,益阴以制阳;肝火上炎者,多配伍清泻肝火药物;兼心神不安、失眠多梦者,当配伍安神药物;肝阳化风之肝风内动,应将息风止痉药与平肝潜阳药物并用;热极生风之肝风内动,当配伍清热泻火解毒之品;阴血亏虚之肝风内动,当配伍补养阴血药物;脾虚慢惊风,当配伍补气健脾药物;兼窍闭神昏者,当与开窍药配伍;兼痰邪者,应与祛痰药配伍。

本类药物有性偏寒凉或性偏温燥之不同,故当注意使用。

若脾虚慢惊者,不宜用寒凉之品;阴虚血亏者,当忌温燥之品。

平肝息风药可分为以平肝阳为主要作用的平抑肝阳药和以息肝风、止痉抽为主要作用的息风止痉药二类。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平肝息风药多具有降压、镇静、抗惊厥作用。

能抑制实验性癫痫的发生,可使实验动物自主活动减少,部分药物还有解热、镇痛作用。

第一节平抑肝阳药凡能平抑或潜镇肝阳,主要用治肝阳上亢病证的药物,称平抑肝阳药。

又称平肝潜阳药。

本类药物多为质重之介类或矿石类药物,具有平抑肝阳或平肝潜阳之功效。

主要用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和肝火上攻之面红、口苦、目赤肿痛、烦躁易怒、头痛头昏等症。

亦用治肝阳化风痉挛抽搐及肝阳上扰烦躁不眠者,当分别配伍息风止痉药与安神药。

石决明 Shijueming《名医别录》为鲍科动物杂色鲍(光底石决明)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皱纹盘鲍(毛底石决明)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羊鲍Haliotis ovina Gmelin、澳洲鲍Haliotis ruber (Leach)、耳鲍Haliotis asinina Linnaeus或白鲍Haliotis laevigata (Donovan) 的贝壳。

《平肝熄风药》课件

《平肝熄风药》课件
平肝熄风药可分为五大类:熏洗类、滋阴清肝类、清热泻火类、宁心安神类和活血化瘀类。
功效与作用
平肝熄风药的主要功效是平肝、安神、镇痉等。适用于肝郁引起的头痛、眩晕、胸闷、舌 苔黄腻等症状。
典型药物种类
苍竹皮
熏洗类药物,为豆科植物苍 术的根皮。
圆柏叶
滋阴清肝类药物,为柏科植 物圆柏的叶。
赤芍
清热泻火类药物,为毛茛科 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平肝熄风药》PPT课件
欢迎来到《平肝熄风药》PPT课件。本次课件将为您介绍平肝熄风药的定义、 分类、功效、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情况、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让我们一同 探索这个古老而神奇的药物类别。
背景知识
定义
平肝熄风药是指一类具有平肝、熄风、镇痉功效的药物,主要用于心肝风动及肝火燥盛所 致的病证。
分类
3 使用平肝熄风药的注意事项
4 使用平肝熄风药的副作用
使用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症状 不是其他病因引起。同时也应注意平肝熄 风药的副作用,并避免过量使用。
平肝熄风药长期使用可能会使身体出现一 些问题,如肝脏受损、导致麻痹等症状。
结论
临床应用情况
平肝熄风药在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肝火内盛、贼风汹涌等症状的治疗 方面。
中药学相关书籍
• 《中草药与药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本草纲目》(商务 印书馆)
• 《中医药学》(中国 中医药出版社)
药方集锦
• 《金匮要略》 • 《千金方》
桑枝
平肝熬风类药物,为桑科植 物桑树的枝条。
樟脑
宁心安神类药物,为樟科植 物香樟或马尾松等的蒸馏制 品。
穿山甲
活血化瘀类药物,为穿山甲 科动物穿山甲的干燥体。

最新[医药卫生]22平肝息风讲学课件

最新[医药卫生]22平肝息风讲学课件
❖ 牡蛎与龙骨均能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生用治阴 虚阳亢之头目眩晕、惊狂烦躁,心悸失眠等;煅用 治自汗盗汗、遗精崩带等。但龙骨长于安神而治惊 悸,固涩滑脱较好;外用又能生肌敛疮,治溃久不 敛,金疮出血。牡蛎兼能益阴,退虚热,收敛虚汗 较好;又能软坚散结,治瘰疬、痰核;且能制酸, 治胃痛泛酸。
龙骨┑ 重镇安神
风疹作痒—防风、荆芥、地肤子 白癜风—单用研末冲服
❖ 【用法用量】煎服,6~15g。
❖ 刺蒺藜又名白蒺藜,味苦而辛,辛能发散,苦能 降泄,能升能降,能疏能散,故能平肝疏肝,祛风 明目。阳亢者宜平,郁结者宜疏,故既治肝阳上亢 之头痛、眩晕,又治肝气郁结之胸胁不舒、乳闭不 通等证。风疹瘙痒由风邪外袭皮肤所致,用之能祛 风止痒;风热上扰可见目赤多泪,用之又能祛风而 明目。
[医药卫生]22平肝息风
第二十二章 平肝熄风药
❖ 一.含义 ❖ 凡以平肝潜阳,熄风止痉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阳
上亢或肝风内动证的药物,称平肝熄风药。

石 决 明 (Ⅱ)
【来源】为鲍科动物杂色鲍 (光底石决明)或皱纹盘鲍 (毛底石决明)、羊鲍、澳 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 生用或煅用。
【处方名】生石决明、煅石 决明。
本品咸寒质重,专入肝经。体重镇潜,能镇潜浮 越之阳,故用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烦扰不寐等。 性寒清肝火而明目,故亦为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视物不清等目疾的常用之品。因兼有补阴之功,目 疾实症虚症均可配伍应用。入汤剂宜先煎。
珍 珠 母(Ⅲ)
三角帆蚌
马氏珍珠贝
【来源】为蚌科动物三角帆 蚌和褶纹冠蚌的蚌壳或珍珠贝 科动物珍珠贝、马氏珍珠贝等 贝类动物贝壳的珍珠层。生用 或煅用。
此外,本品研末外用,可治湿疮作痒。 近年用珍珠层粉内服,用治胃、十二指肠球部溃 疡以及白内障、角膜炎、结膜炎,均有良好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