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我的家乡安庆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安徽沦陷区的教育

· 86 5 ·
教材:伪维新政府教育部曾编行小学国语和高小历史教科书各一套。汪伪政府成立 之初,沦陷区各小学,大都采用国民党统治区的小学课本,略加修改。民国 30 年开始采 用汪伪政府教育部新编的课本。这套课本的内容,为适应奴化教育的需要,充满卖国投 降理论,并篡改我国历史、地理事实,删除原课本中易于激发学生爱国思想的内容,妄 图以此泯灭学生的民族自尊感和反抗意识,稳固其殖民统治。
学 校设 备 与教 学方 法 :沦 陷 区各 中学 ,大多 是 利用 原有 中 小学 校舍 或 旧有 公 房兴 办。 如蚌埠省立模范中学校舍系借用前铁路局所办之扶轮小学校址,大部房屋均被破坏,有 教室 6 间,办公室数间,学生宿舍则系租借民房。校舍简陋,校具短缺,教学设备更是 匮乏。各中学原有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仪器、标本、模型、教学挂图,以及图书资 料等,事变后全部损毁,散失无存,而学校经费又极短绌,无力购置。
从民国 30 年起,伪教育部新编中学课本陆续出版发行,并作为 “国定本”通令各校 使用,尚未出版的课本仍由各校自行选用,或由教师按照部定课程标准,自编讲义。这 套新课本,是以汪精卫的卖国理论为基础,并将中国几千年来固有的文化、历史、地理 妄加篡改,目的在宣扬 “东亚联盟”、“和平建国”,对学生进行“效忠日本”的奴化教育。
多数中学都只开设几门主要文化课,不少学校未开体育、音乐、美术等科,伪省立模范 中学也只开设 10~11 科,仍有 2~3 门课缺开,选修科普遍未开。
教材:沦陷初期,伪教育部新编课本未出版发行以前,各中学根据伪安徽省教育厅 拟定的教科书目及其删改意见,自行选用。伪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即行删改旧的教科 书。“中 国 日本 化”为 决定 教材 内 容的 原则 。旧的 教科 书 中,凡是 有 启发 国 家民 族思 想 意 识的内容,尤其是国文、历史、地理中的 “反帝”、“爱国”的教材内容均被删改。如各 校所用课本,含有 “排日”文字,一经检出,即行问罪。
安徽沦陷大事记

安徽沦陷大事记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郊区卢沟桥进攻。
国民党第29路军吉星文奋起抵抗,抗日战争开始。
7月15日,15日红二十八军政娄高敬亭派人送信给卫立煌,提出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倡议.卫回信同意谈判。
22日.鄂豫皖边区中共代表何耀榜到岳西县青天颐上青小学与国民党“郡豫皖剿共督办”卫立煌的代表刘刚夫、安徽省政府代表郭副官进行谈判,达成停止敌对行动、合作抗日的协议。
28日,在岳西县九河朱家大层举行签字仪式,高敬亭和刘刚夫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广签字。
8月初,红二十八军下山到黄安县(今红安县)七里坪集中,改闭鄂豫皖工农抗日联军。
8月1日,砀山、临泉、毫县、涡阳、阜阳、风阳、泅县、蚌埠、怀远、合肥等地发生地震,无重大损失。
同日,芜湖各界抗敌后援会成立,开展募捐,发表宣言,支持抗日。
9月9月国民党安微省兵役管区司令部在安庆成立,由保安处长兼任司令。
民国27年(1938年)3月1日,改为省军管区司令部,并在六安正式成立,李宗仁任兼任司令。
秋:全省中、东部偏旱,西北部偏涝,蒙城、太和两县水灾严重。
10月中共中央同国民党就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问题进行谈判,最后确定由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周于昆任正、副参谋长,袁国平、邓子恢任政治部正、副主任。
下辖1个支队,共1万余人。
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
10月,中共安庆临时支部成立,书记方持德,委员刘丹、后奕斋等11月5日日军以第十八、第六、第一一四师团编为第十军,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
登陆后即与原上海派遣军合编为华中派遣军,以一部向凇沪进攻,主力则沿太湖走廊西犯安徽。
12日,上海失陷。
21日国民党政府公布蒋作宾任安微省政府主席。
23日,蒋作宾到皖就职。
同时,增补刘复、端木恺为皖省府委员,并分任秘书长、民政厅长。
23日日军第十八师团及伪满军一部由浙江泅安进攻广镕东部的界牌,并一度占领窑飞机场。
被驻守的国民党军第一四五师击退。
抗日英雄范苑声家的动人故事

抗日英雄范苑声家的动人故事爱国父母子范苑声李国彝范光陵在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名校野寨中学的一角,坐落着钟灵毓秀的”范园“”。
学校创办人、民国元老范苑声及夫人世界桂冠诗人李国彝长眠于此。
他们早年或从政为官,或治学育人,曾飘泊台湾和天涯海角,但最终魂归故里,融入家乡热土,实现叶落归根之夙愿。
范氏在潜山是著名家族,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后代。
范苑声夫妇是爱国怀乡、抗日英雄,诗书传家的典范,子女均培养成才,一女两男范一陵,范光陵,范又陵为博士,另三男范晋,范融,范诚是硕士及专家。
范苑声先生曾当选台湾“模范父亲”世界诗人大会World Congress of Poets 桂冠文学家Laureate of Letter 及国际书法家金奖. 美国名誉经济学博士. 他大半生从政,但要求子女从事科学,学术及文化,尤其是孝经及孔子哲思. 他多年來先後携長子范光陵与胡適先生,国学大师钱穆,五四运动大师及两岸名人张大千,白崇禧,苏雪林,林语堂,张道藩,严家凎,徐悲鸿,孙多慈,孙立人,于右任,何应欽,陈诚,作家无名氏,李品仙省主席,176师先後任谭何易师长及李本一师长等相见. 并共同推动抗日,振兴中华文化,东方文艺复兴,孔子孝经及四书五经等. 当年176师两位师长及官兵都很喜欢那时的小朋友范光陵. 范光陵在重庆南温泉小学时飽受日本轟炸之苦,范光陵在安庆保卫战抗日时,跟随父亲多次为176师官兵及社会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演讲及朗诵孝经,中庸或论语之名句。
李国彝先生1993年获美国“世界模范母亲”奖,美国名誉哲学博士. 蒋介石之次子蒋纬国上将,馬英九主席和美国名人陈香梅称“范伯母”,执礼甚恭,国民党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之陈立夫称赞“一家模范,万世光荣”。
她又与巴金同当选世界七大百岁作家.。
她多次配合蒋宋美龄为抗日呼吁及募捐,为176师的抗日而致敬。
1988年6月他长子范光陵准备带海峡两岸四十年來第一个团从台湾來大陆时,压力很大,有些人要殺他. 母亲对儿子范光陵说:”儿子,我爱你胜过我的生命,但为了民族大义,死,你也要去!”一九八八年六月十八日范光陵冒死带两岸破冰第一团回到了祖国,受到盛大热烈欢迎. 那时大陆仍然贫穷,教育文化尚未起飞,不像今天努力成为世界GDP第二之大国。
安庆红色文化调研背景

安庆红色文化调研背景
安庆是历史文化名城,1860年,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由安庆内军械所制造;安徽省最早的发电厂、自来水厂、电报局、飞机场等均诞生于此。
同时,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土地革命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有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二师、红二十八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等转战安庆。
不仅如此,安庆还承载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党史资源丰富,名人辈出,诞生了像陈独秀、黄镇等老一辈革命家,陈延年、王步文等革命先烈,也涌现了像邓稼先这样为新中国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的开拓者。
安庆,一个受现代化和革命双重洗礼的城市,红色文化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本文以独秀园为例探讨安庆市红色教育资源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方案,对于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城市软实力,促进红色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安庆市红色教育资源的现状
1.安庆市红色教育资源的总体情况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爆发之时,安庆以1907年安庆起义、1908年安庆新军起义敢为人先。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陈独秀“自己则在南京、安庆、芜湖等地物色一些青年发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织。
”1923年冬,根据安庆团组织的汇报情况,陈独秀指示在安庆建党,同年,中国共产党安庆支部成立,隶属中央领导。
所以,安庆是全国较早建立党支部的地区,革命遗迹遍布县市,红色资源种类丰富。
据统计,安庆市党史教育基地,国家级3个,省级8个,市级11个,县级66个。
安庆市省级以上愛国主义教育基地
16个,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遗迹有:陈独秀墓,安庆市革命文物纪念馆(黄镇生平事迹纪念馆),大别山烈士陵园,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纪念馆,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邓稼先故居等。
渡江战役

当我们这些幸福的孩子在和平的土地上茁壮 成长时,我们不会忘记是那些无畏的革命前 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 们要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他们的敬爱,不负 厚望。 我们的心震撼着,我们要感谢党,感谢带给 我们改革开放的烈士们。 这次的学习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要为现代化建 设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从他们的口中得知,当年选定渡江地点是指战 员们经行了周密的部署,以确保渡江的胜利。 大部分的船只其实都是老百姓捐赠的,很多的 战略补给工作也是老百姓自发承担下来的。我 们从这些老人的口中深刻的体会到什么是军民 鱼水情,军民一家人。
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新馆:渡江战役总前委群雕
3月4日,在渡江战役中被誉为“渡江第一船”的“京电 号”拖轮,在气囊和挖土机的协助下,“驶”进即将竣 工的南京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新馆。据记载,在渡江战 役中,该轮总共运送了60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渡江。
新兴建的纪念广场及49根巨1949年4月23 日渡江战役顺利解放南京的日子。
抢修铁路、公路、桥梁。皖北各地动员数以万计民工,组成抢修 大队,配合解放军工兵部队抢修津浦铁路蚌埠至宿县段和蚌埠淮 河铁桥。为了“修好铁路过长江,大军过江捉老蒋”,抢修大队 民工们积极性空前高涨,日夜奋战,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就修 复了210公里的铁路线。淮河铁桥一时无法修复,民工们就用蚌 埠群众支援的600余艘木帆船和部分驳船,在淮河上架起7座浮桥。 寿县正阳关集中了2500只民船,在淮河上架起了10余座浮桥,3 个月时间内,在浮桥上通过的汽车就有3300多辆、炮车2000多 辆、马车2.4万余辆。淮南地区组成两个常备担架团,常备民工 1.5万人、干部813人,配合解放军行动,恢复地区内交通。江淮 四分区的民工修筑了蚌(埠)滁(县)和合(肥)浦(口)两条 简易公路,抢修好池河和古河两座大桥,保证渡江部队及时到达 作战地段。无为县(含当时的无南、湖东、临江3县)在三野第 二十四、二十五、二十七军渡江的集结地,修建了无为至巢县公 路,开辟了襄安至开城、襄安至庐江、襄安至无南的公路,所有 路段的路面都拓宽到4米,以保证重型卡车、炮车通过;霍邱县 在支前期间修路225公里,建汽车站10多个,修桥25座,架桥4 座,组织民船400多只。
安庆起义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安庆起义简介

安庆起义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安庆起义简介本文导读:时代背景清朝末年,政府的腐败,全国各地战火四起,社会出现了很大动荡,平民百姓的生活不堪入目,导致后来个个地区的农民起义的涌起,安庆是一个地区名字,安庆有一批反清的志士:在1907年安庆起义之前,安徽就有一批革命志士从事反清秘密活动。
陈独秀受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的刺激,开始考虑国家前途,产生了反清思想,1902年在安庆藏书楼组织爱国会,发表演说,传播新知,牖启民智,宣传爱国,鼓吹革命。
1904年陈独秀创办了《安徽俗话报》,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旗帜。
陈独秀还策划了吴越炸“五大臣”,孙毓筠、权道涵谋划刺两江总都端方,并在安庆新军、巡警学堂、安徽公学中发展“岳王会”,准备武装起义。
柏文蔚、常恒芳都是骨干分子。
安庆新军中炮营管带熊成基(江苏江都人,是光复会的会员),步兵管带薛哲、马营管带倪映典都是秘密的反清志士。
徐锡麟1873年生,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1904年在上海加入光复会。
1905年到浙东联系会党,又在绍兴办大通学堂,招会党首领来校受兵操练,借此积蓄革命力量。
后纳粟捐官,以道员分发安徽候补,在巡警处供职。
1907年与著名的女革命党人、浙江同盟会负责人秋瑾联系,准备于浙、皖两省同时起义。
部署未定,嵊县等地会党先期发难失败。
徐锡麟仓卒举事,孤军力薄而失败。
1907年秋瑾1月14日,在上海创刊《中国女报》。
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
并为该报写了《发刊词》,号召女界为“醒狮之前驱”,“文明之先导”。
旋因母丧回绍兴,又先后到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
这时大通学堂无人负责,乃应邀以董事名义主持校务。
遂以学堂为据点,继续派人到浙省各处联络会党,自己则往来杭、沪间,运动军学两界,准备起义。
她秘密编制了光复军制,并起草了檄文、告示,商定先由金华起义,处州响应,诱清军离杭州出攻,然后由绍兴渡江袭击杭州,如不克,则回绍兴,再经金华、处州入江西、安徽,同徐锡麟呼应。
洋务运动在安庆

A文我的家乡安庆位于安徽西南部,面朝长江,背靠大别山,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称。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宜城”的自然环境不仅孕育了安庆深厚悠久的历史,也使它曾长期是安徽省府所在地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个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就是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沿着安庆市现在最繁华的人民路向东走,在市立医院和人民路小学附近的地方就是当年内军械所旧址.曾经的辉煌和沧桑已难觅踪迹,我们只好通过史料来还原那段历史,重温那段在祖国风雨飘摇的大背景下的振奋人心的历史.十九世纪后半期,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窘境,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成为洋务派与顽固派。
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以“师夷长技以自强”和中体西用的思想为指导,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和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的封建统治。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而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荷叶塘)人,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戊戌科进士。
他本是一介书生,太平天国革命暴发后,为对抗太平军,他以吏部侍郎身份回到湖南. 1852年正值太平军转战湘鄂,曾国藩奉命帮办团练,后编为湘军,成为清廷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主要军事力量。
开始,战事不顺,”屡败屡战”,直至1856年乘“杨韦事变”之机全力反扑,转败为胜。
1860年8月曾国藩被授为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
在攻陷天京上游重镇安庆后,派李鸿章率淮军支援被太平军围攻、危在旦夕的上海,又派左宗棠图浙,并同意江浙绅商“借洋兵助剿”的意见,对天京逐渐形成和缩小包围圈,终于1864年7月破天京。
我的家乡作文400字左右优秀范文

我的家乡作文400字左右优秀范文我的家乡作文400字左右优秀范文【篇1】我的家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龙林自治县西北部的雅茶镇。
天生桥二级水电站位于南盘江畔,与贵州省兴义市安龙县沃德镇隔河相望,是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
说到我家乡的旅游景点,有无数个!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我家乡的一个旅游景点,那就是位于雅茶镇内宫村的绿荫池。
尤其是在七月和八月,那里的人们会去阴凉的池塘洗几个澡。
真不敢相信。
绿荫池塘里的水非常清澈,虽然你可以看到绿荫池塘的表面是深绿色和深绿色,但是非常清澈。
黄昏时,绿荫池上有成群的鸭子或鹅,形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我还想介绍一个旅游景点,即大红豹自然保护区。
雅茶镇钟毅村对面,有许多珍稀野生动物。
如果你进去旅游,就像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我相信在我介绍之后你会想念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作文400字左右优秀范文【篇2】我喜欢家乡鸟语花香的春天,但我喜欢到处都是水果的金秋。
凉爽的秋天来了。
清晨,雾气弥漫,整个世界都蒙上了一层银纱。
远处,村庄、河流、树木隐约可见。
随着太阳的升起,雾逐渐散去,天空变得更蓝了。
鹅一会儿排在“人”和“一”字里,整齐地飞向南方。
麻雀叽叽喳喳忙着找吃的,筑巢,准备过冬。
一阵秋风吹来,金叶经不起吹。
它们从树上飘落下来,像美丽的蝴蝶在半空中飞舞。
地上的叶子很厚,像地上一条无尽的金色毯子。
蚂蚁兄弟匆匆赶来,钻了进去,当作自己的被子。
果园里,树上的果子挤满了树枝,苹果像小孩子的`脸,迎着金色的秋日阳光,红红的,点头微笑。
葡萄成熟了,一串挂在叶子上。
它们晶莹剔透,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的,又像是紫色的珍珠。
如果你看着他们,你会垂涎三尺。
田野里,玉米棒子们穿着黄色的衣服懒洋洋地睡觉,半红半绿的辣椒像害羞的小女孩,用衣服遮住小脸。
农夫的叔叔很忙,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家乡的秋天真美!她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丰收,也带来了希望。
我的家乡作文400字左右优秀范文【篇3】我的家乡有许多美丽的风景,比如:有水平如镜的西湖;有波澜壮阔的大海;还有波涛汹涌的钱塘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在我的家乡安庆的抗日战争一、安庆:武汉会战的前沿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0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
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东南临长江,与铜陵市、池州市和江西省九江市的湖口县、彭泽县、九江县相邻;西与湖北省黄冈市的英山县、蕲春县、黄梅县毗邻;北与巢湖市的无为县、庐江县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霍山县接壤,处于皖、鄂、赣3省交汇区域,是保卫武汉的咽喉要地。
1938年6~8月,日军从水、陆两路进犯安庆。
经水路的日军波田支队自芜湖出发,进占安庆城区后,再侵望江华阳、宿松洲区;经陆路的日军第6师团自合肥出发,侵舒城后,向安庆的桐城、潜山、太湖、宿松进击。
在此期间,国民政府军第21、第26、第27集团军及第11、第29集团军一部在正面战场上进行顽强阻击,其中太湖县城西北部的战斗尤为惨烈。
二、日军攻占安庆、桐城1938年6月1日,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命令波田支队协同海军沿长江溯江攻占安庆,命令第6师团从合肥附近陆地行军南下攻占安庆。
6月10日夜,波田支队从芜湖附近出发溯江行动。
11日半夜,日军在枞阳镇、大王庙附近登陆,国民政府军第27集团军杨森部的第21军第146师将其击退。
12日3时,波田支队主力在安庆下游约二十公里的左岸登陆,第146师第872团和一个保安团败退。
12日18时安庆飞机场陷落,13日7时安庆城被完全占领。
守军随即退守潜山及怀宁石牌,日军遂于安庆城区及其外围之怀宁境内设置岗亭、据点,以拱卫安庆。
6月2日起,日军第6师团主力向合肥集结,位于合肥以西的国民政府军第26集团军徐源泉部不战而退。
随后,第6师团第11旅团(坂井支队)的先头部队(步13联队为基干)自合肥向安庆进攻,8日舒城失守。
12日,坂井支队步兵第47联队自舒城兵分两路,分别从黄柏岭、峡石关沿安(庆)合(肥)公路进攻桐城,在突破第27集团军第20军第133师防线后,于13日占领桐城。
27集团军各部相继退守潜山、怀宁石牌、太湖等地。
14日晨,坂井支队得知安庆已被波田支队占领,遂奉命向潜山攻击。
三、日军攻占潜山、石牌6月15日,坂井支队沿安合路直下,在怀宁高河埠兵分两路,一路由育儿村往余家井,一路由公共岭往小市港,向潜山进攻。
27集团军第20军第133师(一说杨汉忠部)在潜山源潭镇附近进行阻击。
在战斗最为激烈的横山岭阵地,日军久攻不下,从万人岭抓一怀宁匠人,逼其引后路包抄,战斗持续两天,守军伤亡惨重,横山岭失守。
第6师团继续向潜山县城攻击。
日军以坂井支队第13联队和第47联队分别从源潭镇至潜山县城公路的南北实施迂回,以骑兵第6联队沿公路快速进击,又以独立山炮第2联队在潜山县城以东支援攻城作战。
与此同时,源潭守军奉命向潜山县城、石牌一线撤退,但其周翰熙旅因日军骑兵之前已占领了余家井,退路被切断,不得不改道绕行,又遇山洪暴发,溺死多人,余部退至潜山县城北七里岗一带进行阻击。
攻城日军在航空兵、炮兵火力支援下,于17日10时占领潜山县城。
杨森部退入潜山西南潜水西岸的陆家店、高家集、河头铺、林家坂、王老屋以及潜山西北的古河洲、野人寨一线。
18日黎明,日军强渡潜水,猛烈攻击潜水西岸守军,激烈的战斗持续到19日,阵地失守。
杨森余部退守太湖、望江一线。
6月19日,第6师团师团长稻叶四郎命坂井支队第13联队第1大队向太湖、第3大队向潜山西的王家牌楼追击,命骑兵第6联队攻击上下石牌。
骑兵第6联队于19日晨从潜山出发,在上石牌抢掠运粮船队后继续向下石牌进击。
27集团军第21军第145师一部进行了顽强抵抗,至19日夜,下石牌失陷。
该部守军亦退往太湖、望江一线。
向王家牌楼及太湖方向追击的日军,由于不敢孤军深入,稍作追击后即退回潜山县城。
潜山陷落后,第五战区命第27集团军杨森部占领望江、太湖之线,命第26集团军徐源泉部占领潜山以西山地、王家牌楼、天柱山之线,侧击西进之日军,并以第21集团军第31军韦云淞部置于太湖附近策应徐源泉部。
7月12日,第27集团军杨森部因损失过大,部队散失亦多,奉命到湖北黄陂去休整,太湖防务则交由第21集团军第31军韦云淞部接替。
7月27日,第6师团派出约2000兵力进攻驻潜山芝麻潭、王家牌楼的第26集团军第10军第41师丁治磐部,但在守军的顽强抵抗下,攻击未得逞。
四、日军攻占望江华阳、宿松洲区6月14日,蒋介石为保马垱防线,电令武汉卫戍司令部江防总司令刘兴派队守备望江华阳。
6月22日,日军波田支队的先头部队从安庆出发向湖口进攻,驻望江的刘部第16军第53师周启铎一部望风而逃。
24日,华阳与长江南岸之香口一起失守。
26日,江南要塞马垱失守。
28日,波田支队主力在香口登陆并向前攻击,经激战后于29日晨占领江西彭泽县城,与之隔江相望的宿松洲区随之陷落。
五、日军攻占太湖坂井支队占领潜山后,第6师团陆续把兵力集结在潜山附近休整,准备下期作战。
7月4日,日军大本营变更华中派遣军及第2军的战斗序列,下令组成新的第11军,第2军和第11军均属华中派遣军,在潜山的第6师团属第11军。
原关东军第2师团师团长冈村宁次任第11军司令官。
7月12日,第11军司令部成员在南京登陆,15日正午,冈村宁次正式统帅所部。
7月14日,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命令第11军攻占湖北黄梅及江西九江。
7月19日,冈村宁次命令第6师团攻占湖北黄梅。
7月24日,第6师团坂井支队(7月底新旅团长今村胜次少将就任,改称今村支队)从潜山以西的河头铺、陶西屋附近开始行动,在击败驻潜山黄铺、桃花铺的第26集团军徐源泉部后,继续向太湖进击。
7月25日,日军兵分两路,一路从潜山经太湖小池、刘羊,一路从怀宁石牌经太湖新仓,向太湖县城进攻。
国民政府军第21集团军第31军第138师莫德宏部在太湖小池、刘山铺、东山头、县城等地顽强阻击。
战斗异常激烈,138师炮弹用尽,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品仙即令星夜解运。
双方激战至26日正午,县城失守,城内百余守军尽皆牺牲,138师大部退守太湖城西隘路口两侧高地主阵地。
26日夜,138师自长河河谷向日军右翼进行反击,但未能收复县城。
27日晨,今村支队向太湖花凉亭、隘路口两侧高地的138师阵地实施步、炮、空联合猛烈攻击,但在莫师步、炮协击下,日军死伤约1600人以上,阵地依然。
同日,从怀宁石牌经太湖徐家桥进攻宿松的第6师团第36旅团(牛岛支队)赶来增援今村支队,但在桃铺杨家岭遭到顽强阻击,战斗从拂晓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4时左右,守军牺牲64人后撤离阵地。
29日晨,今村支队在援军的支持下,向太湖城北四面尖高地反复冲击,并于下午3时许占领该地。
而南部龙山宫守军138师一部虽被重重包围,却仍在坚守,其余阵线均未动摇,惟伤亡甚重,但日军因是仰攻山地,伤亡更重。
30日晨,138师因伤亡太大,向湖北英山方面退却。
六、日军攻占宿松7月26日,第6师团牛岛支队从怀宁石牌经太湖徐家桥向宿松进攻。
是日中午,日军先头部队在徐家桥附近与第21集团军第31军第131师林锡熙部之廖团激战,但其后续部队并未急进,而是转向太湖方面,前去增援今村支队。
7月27日,已占领太湖县城的今村支队,在进攻太湖城西的138师的同时,以一部向宿松凉亭河进击。
上午8时许,日军以步、炮、骑兵联合猛烈攻击凉亭河街东南的烽火山阵地。
守军第21集团军第31军第135师苏祖馨一部奋勇抵抗到29日夜,仍在坚守阵地。
与此同时,日军又扑向凉亭河街,守军与之展开激烈巷战,并围绕附近村庄进行迂回阻击,但最终失守。
惨烈的战斗进行到29日,第131、第135师仍在大石山、白马寨、严恭山及仙人石、亭子岭、江家寨、二郎河之线主阵地与第6师团对峙。
30日,太湖战事结束,牛岛支队也全力投入凉亭河方面的战斗。
日军分两路迂回,向烽火山的左、右侧进攻,在此夹击下,守军伤亡过半,经一番激烈的白刃肉搏战后,守军500壮士全部牺牲。
7月30日,日军占领烽火山后,依托烽火山高地,集中山炮和野炮,向凉亭河西面的严恭山、叫雨尖阵地猛烈轰击,再以精锐兵力全力进攻。
135师阻击失利,奉令撤退。
负责断后的某连官兵,与日军展开激战,除连长一人重伤幸存外,全部牺牲,而连长苏醒过来后,亦饮恨自尽。
7月31日,凉亭河大战结束,日军分两路继续向前攻击。
一路以牛岛支队沿严恭山南麓经宿松的花凉亭、隘口、二郎河、界岭攻向湖北的黄梅;一路以今村支队沿公路经凉亭河、先觉岭、破凉亭,攻向宿松县城。
黄梅方向:8月1日,第31军第131师在花凉亭发动车马河战斗,缴获战马60余匹、炮车3辆、六○炮5门、自动步枪100余枝。
8月2日,第29集团军第44军第149师王泽浚部在隘口发动鸡子岭战斗,击毙日军联队长以下官兵30余人。
但日军先头部队已于8月2日进攻黄梅,3日晚占领黄梅县城。
宿松县城方向:8月2日,日军在炮火支援下进占宿松县城后,其主力继续向黄梅进击。
8月3日,第11集团军第69军第119师第693团发动韩文狮子山战斗和城西佛座岭战斗,俘虏日军30余人、军妓1人。
七、日军退出潜(山)、太(湖)、宿(松)第6师团占领黄梅后,由于伤亡较大,又需半个师团的兵力警戒安庆—潜山—太湖—宿松—黄梅的陆上补给线,因而进攻兵力不足,遂计划在黄梅休整。
8月,长江北岸之战事主要发生在黄梅、广济一线,安庆地区转为战略后方。
7月中下旬,第五战区代司令长官白崇禧,命“第48军及第7军在六安、霍山、管家渡、磨子潭、岳西间地区集结,准备向合肥、舒城、桐城、怀宁方向攻击”。
8月8日,第21集团军廖磊部南移,加强太、宿方面兵力。
8月24日,日军第11军决定放弃安庆—黄梅的陆上补给线,改由长江小池口进行补给,第6师团的警备兵力开始向前推进。
8月26日3时,第87军第199师罗树甲部(其时划归第26集团军)之方既平旅和刘爱山旅,向潜山日军发动攻击,9时50分,除野寨及老岭头外,潜山克复,日军残部向安庆方面退却。
8月27日,第21集团军第7军张淦部克复太湖城,白崇禧当即电饬徐源泉部向安庆、望江追击,第48军张义纯部向宿松追击。
28日,第48军继续由宿松向黄梅攻击前进。
至此,驻潜、太、宿松第6师团余部已基本撤离,陆续向黄梅集结。
最近有人说抗战时期安徽地区显得有些太平静了,甚至一些对安徽抗战史不知情的完全忽略了发生在安徽,我的家乡的这些血染的记忆。
我不得不说,这是不公平的,是对那些为了保卫国土,保卫我们家园的那些烈士的不公平。
我们现在所站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了他们滚烫的热血,都留下了无数辛酸的泪水。
所以,我觉得,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铭记这些英雄。
没有他们,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