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图景: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思想

合集下载

历代城市规划思想内容总结

历代城市规划思想内容总结

历代城市规划思想内容总结历代城市规划思想是指人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总结。

历代城市规划思想体现了不同时代人们对城市发展的追求、需求和理念。

以下是对历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内容总结: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主要体现在古希腊城邦和古罗马城市规划中。

古希腊城邦规划强调城市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城市布局以中心广场为核心,周围分布着不同功能的区域。

古罗马城市规划则注重交通布局和公共设施的规划,如修建大型街道和供给水道等,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

中世纪城市规划思想:中世纪城市规划思想受到宗教影响较大,城市往往以教堂为中心,城市布局呈放射状展开,象征着神圣的力量。

城市的街道狭窄且弯曲,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防卫需求和城市本身的有限空间。

此外,中世纪城市规划还注重城市市场和商业区的布局,以促进城市内外的贸易活动。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规划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追求协调、和谐和对称。

城市街道和广场布局规整,城市中心一般设置有集会广场,规划上强调建筑物的统一外观和城市整体的美学效果。

此外,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和绿地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场所。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主要体现在工业革命以后。

此时,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规划主要着眼于交通、环境和社会改善。

城市规划开始注重交通网络的设计,道路、铁路、水路等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成为重要任务。

同时,城市环境保护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环境绿化等。

社区规划也开始受到重视,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效益。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当代城市规划思想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和人本主义城市规划思想中。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确立使得城市规划开始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城市规划开始注重减少碳排放、节能减排、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等方面。

此外,人本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强调人的需求和权益的保护,通过提供便利的交通、良好的教育和医疗设施、多样化的文化娱乐等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外规史13(90年代)

外规史13(90年代)
不回避现实问题(不同于许多后现代主义),认为问 题可以通过实际来解决;
各种项目几乎没有哪一项真正实施过,包括形形式式 的目标;城市没有单一的解答,也没有单一的、一维 的城市设计手法可以或应当肩负这一棘手的重任。
“精明增长”
理性增长,Smart Growth,主要理念:
实施“有规划的增长” 区域统筹发展 公共交通主导的发展模式,新开发项目围绕公交
公交主导发展模式 (TOD)
“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
公交主导发展模式 (TOD)
三、1960年代以后的发 展
公交主导发展模式 (TOD)
评论:
一种承诺:小城镇生活的诗意,可持续社区的美德, 并呼吁那种行人优先与汽车的环境,以及一整套如何 将这些承诺实现的想法
认为传统城市的尺度和空间组织是人类定居地的基础 结构形式;对邻里单位思想甚为重视并使之焕发新生; 对街道景观和街道利用高度重视;新城市主义大会, CNU宪章(2000);
公寓 TND模式
商业 独立住宅 学校
TND与蔓延模式对比
“新城市主义”
公交主导发展模式(TOD) 偏重整个大都市区域层面。 区域性公交站点为中心,
放射状道路系统,适宜的 步行距离半径,高密度住 宅,各种服务功能:有核 心、紧凑的、可以步行的 社区。(例图:库里蒂巴)
“新城市主义”
着眼点:建立公共集聚中心,形成以步行为度量 尺度的居住社区。
主要代表:传统邻里发展模式(TND)、公交主 导发展模式(TOD)。
“新城市主义”
郊区蔓延: 商业 公寓 独立住宅 学校
传统邻里发展模式 (TND)
侧重于城镇内部街 坊社区层面。
邻里为基本单元: 中心与边界,半径 400米,中心至边界 步行5分钟。

07第七章 1970年代-1990年代的城市规划理论2010

07第七章  1970年代-1990年代的城市规划理论2010

3.对规划效果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1)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及其政治经济背景
《英格兰城市控制》一书所提出的“战后的规划实践助长了 土地和物产价格的通货膨胀,由此加剧了社会不平等”的论断。 在该书出版后的几年里,受到了来自带有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 色彩的社会学研究人员的严正挑战。
直到1970年代中期,许多研究过战后城市规划的城市社会 学者还在假定:规划体系是土地开发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角色 (如果不是唯一的关键角色)。因此,规划要对生产发展和由 此而来的分配效应负责。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一Fra bibliotek城市规划效果理论
第八章 1970-1990年代的城市规划理论
(3)城市规划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在1970年代,又有一个理论观点崭露头角:通常政府与既 定的市场体系共同发生作用,而不是抵消市场体系的力量。换句 话说,政府及规划工作是与自由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环境紧密地 联系在一起,是这个环境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彼此孤立。 因此, 政府及其规划往往发挥着支持资本主义市场的作用。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一、城市规划效果理论
第八章 1970-1990年代的城市规划理论
这些批评暗示了一种价值取向——规划理论应当是关于规 划实践的理论,而不是用理想化的术语来表达关于理性决策可 能或应当如何。
这些批评家在寻求一个能描述并解释城市规划事实上起何 作用的理论。因此,他们寻找植根于经验的规划调查理论,也 就是规划的科学理论。
第二,对程序规划理论的批评主要与规划实施有关。
在1970年代末期和1980年代,越来越多的规划理论学者开 始从事评论工作,他们指出“规划理论应当深化对现有规划的 作用及效果的认识”。
下面介绍理性过程规划观的批评、对规划效果的实验性调查、对规划效 果的政治经济学解释三个问题。

我国城市规划五十年指导思想的变迁及影响

我国城市规划五十年指导思想的变迁及影响

我国城市规划五十年指导思想的变迁及影响作者:王凯摘要:建国50年来,城市规划经历了曲折历程。

作者从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的历程回顾入手,总结了前30年和改革开放20年来城市规划的基本经验和教训,为做好今后城市规划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我国社会主义的城市规划事业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全面开创建立起来的。

50年来经历了50年代创建发展时期、60至70年代徘徊倒退时期、80年代全面恢复和发展时期、90年代继承和创新时期的曲折奋进的历程。

回顾和总结50年来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的变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今天城市规划的形势和今后城市规划的工作思路。

1前三十年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的不断变化建国后的前三十年,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契合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计划工建国后的前三十年,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契合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继续和具体化"这一认识的。

建国之初,为了适合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高潮,1952年9月政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城市建设座谈会上提出城市建设要根据国家的长期计划,加强规划设计工作,加强统一领导,克服盲目性,以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初步确定了城市规划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五"期间,工业化建设规模庞大,重点项目156项,限额以上项目694项,城市规划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由于新中国采用的是以苏联为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且旧中国留下的城市规划人员很少,加之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凡欧美建筑、规划理论都受到批判,所以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市规划理论成为当时的主要潮流,并影响至今。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继续和具体化"。

"一五"时期的经济体制和156项重点工程建设形势使这一思想得到很好贯彻。

需要指出的是,"一五"时期乃至整体50年代的经济形势是以重工业为主,所以,"加强城市的规划工作和建设工作,求得同工业建设相配合",是当时历史的必然选择。

30.当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发展新思潮(下)

30.当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发展新思潮(下)

西方社会发展的巨大转型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诞生
• 冷战的威胁 • 社会分化越来越严重 • 道德沦丧
─ 1960年代末以后西方社会的整体发展状况
• 文化与种族冲突此起彼伏
• 资源面临枯竭 • 环境恶化 • ……
─ 结果:丰富而多元的后现代(Post-Modern)主义思潮产生 ─ 科学认知领域“新三论”的产生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
五、1970年代至1980年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西方社会发展的巨大转型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诞生
─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总体特征
现代主义 形式(连接的,封闭的) 目的 设计 等级制 艺术对象,完成了的作品 距离 创造,集权,综合 大师代码 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 反形式(分离的,开放的) 游戏 机遇 无政府状态 过程,表演,偶然发生 参与 破坏,解构,对立 个人习语 不确定性 哈维,1990
四、二战后至1960年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特大城市空间的疏散与新城运动
• 最早体现“分区管制”的思想。 • 总体上较为成功,它有效地控制了伦敦无序蔓延的势头,并且人口规模从 1951年的 820 万减少到今天的660万。这其中虽然有一些其他因素的作用,
─ 艾伯克隆比的大伦敦规划及其影响
但无疑大伦敦规划提出思想措施,是使其成为舒缓现代城市压力的典型案例
五、1970年代至1980年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的两次根本转型
• 第一次转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传统的象征性构图、艺术创作为主体 活动的古典城市规划运动,转变为面对现实社会、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科学 意义上的城市规划,形成现代城市规划。
─ 代表人物一: Jacobs Jane(简〃雅各布斯)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笔记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笔记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笔记要想了解历史和理解历史,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取得并且认识这种过渡里所包含的思想。

"——黑格尔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把握事物发展演变的脉络,它是理解现在、把握未来的钥匙。

我们想借鉴国外城市规划史的先进经验,却不了解其理论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整体精神,仅仅注意了形似,汲取的也只是历史的种种片段,这样导致我们的指导极少成功.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背景及思想,以便于正确地吸取教训、学习经验、去之糟粕、取之精华。

这本书对西方两千五百多年来的城市规划形成、发展演替中的庞杂离理念、思想和主流精神,按十个阶段进行系统地梳理,从总体上理清了西方规划思想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第一章文明基石-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在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共和政治制度,使人文(人本)主义、公正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而善于理性思辨、交流争论的人们更重视公共空间的建设。

于是,公共建筑及建筑群成为公共活动的中心,它们追求人的尺度、人的感受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代表的是雅典卫城,其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布局手法,在规划史上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随着古希腊美学观念的逐步确立及自然科学、理性思维的发展,一种典型的城市规划模式产生了——希波丹姆模式。

该模式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与数的和谐,强调以棋盘式的道路为城市骨架并构筑明确、规整的城市公共中心,以求得城市整体的秩序和美。

该模式后来被用于希波战争后城市重建及罗马的营寨城。

这种模式为城市专制主义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和现代建筑运动所推行的机械城市的“秩序美”异曲同工,1960年代末“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城市机械理性缺陷的批判就在于此。

第二章帝国理想-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在罗马由共和制转变为帝制的漫长过程里,国家扩张、财富积累,人们挥霍奢华、物质生活腐朽,此时形成了享乐主义、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风气及信仰。

罗马的城市建设也世俗化(大规模奢华的公共浴池、斗兽场、宫殿、剧场等)、军事化(坚固的城墙、大跨度桥梁、远程输水道等)、君权化(帝王宣扬政绩的铜像、凯旋门、纪功柱、广场等),重要公共建筑的布局、城市中心的广场群乃至整个城市的轴线体系,投射出王权至上的理性与绝对的等级、秩序感。

城市规划思想变迁PPT课件

城市规划思想变迁PPT课件

3
(1)传统城市中心功能的老朽需要通过技 术改造以完善他的聚集功能;
(2)摩天大楼是“人口集中、避免用地日 益紧张,提高城市内部效率的一种极好手 段。”
(3)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
(4)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4 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城市建设的一切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 城市平面应当呈规矩的几何形状,结构对称; 街坊呈矩形或梯形,建筑用地应当至多只占1/5,要留有发展余地; 要公正地分配土地等
8
《雅典宪章》(1933) 功能分区 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 核心内容——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 活动。
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入手,对城市活动进行 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 个完整的城市。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 衡状态”。
9
《马丘比丘宪章》(1977) 功能融合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 区域和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 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
10
1900至今的城市规划思想
1 、技术理性——社会理性
5
规划灵活留有余地,城市空间组织注重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施本身的要求和外界的相互联系。
各类用地按照功能划分,这一思想直接孕育了《雅典宪章》所提出的功能分区的原 则。
工业城市以重工业为基础,具有内在的扩张力量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因此更具有独6 立性。
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 ,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的组织; 提出“我们必须以确定的艺术方式形成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 强调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他们的感受之间的协调; 把社会经济的因素作为艺术考虑的给定条件来提高城市的空间艺术性。

城市规划的发展与思想变革-2

城市规划的发展与思想变革-2
三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沙里宁的有机分散模式大赫尔辛基规划三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北京城市空间的蔓延三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三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5社区邻里单位思想人文生态学研究及其主要观点在许多规划师试图通过物质环境的改造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的同时一批以社会学家为主体的学者们开始关注社会文化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 1900年代至二战前的城市规发端于20世纪的艺术思潮。1909年意 大利诗人、作家、文艺评论家马里内蒂 (F.T.Marinetti)发表的《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 一文,标志着未来主义的诞生。未来主义对现代生 活的运动、变化、速度、节奏表示欣喜,否定一切 文艺规律和传统。他们以尼采﹑柏格森哲学为根据, 认为未来的艺术应具有“现代感觉”,宣称要创造一 种全新的未来的艺术。
朗香教堂是现代主义建筑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是一座位于群山之中 的天主教堂,它突破了教堂的所有形制,超常变形,怪诞神秘,表现了柯布西 耶后期对建筑艺术的独特理解、娴熟的驾驭体形的技艺和对光的处理能力。
三、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柯布西耶的功能理性主义规划思想 1922年,柯布西耶在《明日城市》(The City of Tomorrw)一书中提出了 “光明城”(Radiant City)理论,对城市人口密度、交通、绿化等城市问题 的解决进行了探索,阐述了他从功能和理性角度出发的对现代城市的基本认 识,以及从现代建筑运动的思潮中所引发的关于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思。 他认为现代城市的恶魔就是它的高密度开发,对此的策略就是反其道行之, 去进一步提高城市密度。 现代城市规划方案 在《明日城市》中柯布西耶提供了一个300万人口的规划图,追求由严谨的 城市格网各大片绿地组成的充满秩序与理性的城市格局,通过城市中心富有 雕塑感的摩天大楼来换取公共空地,并体现几何形体之间的协调与均衡,透 射出几何秩序“美”和功能理性“美”,体现了时间与空间、空间与运动交 互影响的现代艺术观。规划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尤其是 提高中心区的密度来改善交通,提供充足的绿地、空间和阳光,以形成新的 城市发展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0~1960年代:理性综合规划观
规划由一系列理性的、循序渐进的程度(过程) 组成; 政府和规划者是价值中立的公众利益代表者
1970年代:政治经济规划观
城市研究、城市规划领域掀起了马克思主义热; D.Harvey:规划应当作为政府职能的组成
1980年代:新自由主义规划观
规划强调对促进经济效益的作用; 规划的首要职能是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以增强 城市的吸引力
经 济
社 会
生 态
劳 动 力
技 术
信 息
知 识
发展: 2 发展:全新的城市规划思想
2
新区域主义
以生产技术和组织变化为基础,以提高区域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为目 标而形成的区域发展理论、方法和政策导向 强调NGO应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区域规划开始具有空间政策的内涵,并成为参与全球性竞争的一种战略 手段,从而兴起了区域规划的高潮及区域复兴运动 京津冀
发展: 2 发展:全新的城市规划思想
5
生态城市
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技术、文化与 景观充分融合,人与自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生态持续 和谐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
十大战略方向
(1)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创新性的城市; (2)领先的环保城市; (3)四通八达的综合性城市交通; (4)一个适合步行和骑自行车的城市; (5)一个活跃而迷人的市中心; (6)充满活力的本地社区和经济; (7)一个有文化和创意的城市; (8)为多样化的人口提供住房; (9)可持续性发展、更新和设计; (10)通过有效的伙伴关系进行实施。
对生态、 对生态、文化的空前重视
生态城市、生态脚印、紧凑城市 当今世界的“第一竞争力”、“城市以文化论输赢”
背景: 1 背景:令人关注的新国际环境
政府重塑运动与管治思潮的涌动
“里根-撒切尔”主义
自由竞争的 公众选择思想 权利分散与 地方主义
后现代社会、后福特主义
以强调平等、多元等社会价值观为基础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
TND(传统邻里发展模式) TOD(公交主导发展模式)
经 典 模 式
发展: 2 发展:全新的城市规划思想
4
精明增长( 增长) 精明增长(Smart增长) 增长
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控制城市扩张、保护生态环境、服务于经济 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发展模式 最直接的目标就是控制城市蔓延,其具体目标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保护农 地;二是保护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两个方面;三是繁 荣城市经济;四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通过城市精明增长计划的实行,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实现城市精明增长有三条基本途径:充分利用价格手段的引导作用;发挥 政府的财政税收政策的指向作用;综合利用土地利用法规的控制作用 城市增长的“精明”最终落实在土地利用的精明上,因此,编制科学的土 地利用规划是实现城市精明增长的关键
国际政治、军事形势总体趋稳 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并存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得以促进和稳定 新欧洲的形成
全球化和信息化
相关概念:城市竞争、区域一体化 全球化:《世界城市的假说》(1986)、《全球城》(1990) 《世界经济的变化与城市重构》(1990) 信息化:《信息化城市》(1989)、《世界技术极》(1994)
化或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全球城市一词由沙森(Saskia Sassen ) 于 1991 年 的 作 品 中 首 创 , 与 巨 型 城 市 ( 又 称 超 级 城 市 , megacity)相对。
亚 洲「 四城 大市 世亦 界开 城始 」起 市崛
Hong Kong London
New York Singapore
大伦敦

大巴黎 长三角
成渝 墨尔本
珠三角
发展: 2 发展:全新的城市规划思想
3
新城市主义
是贯穿美国东西的主要干道,它代表了当年由 东向西推动形成的城市扩张、蔓延精神,是美 国现代主义城市的代名词 是大多数美国城市中心区主要干道的名称,以 它来代表历史的、温情的、具有人情味的的新 城市主义规划模式
Highway 66
Paris Shanghai
Tokyo Beijing
发展: 2 发展:全新的城市规划思想
1
世界城市与全球城市体系 全球城市体系: 全球城市体系:世界伴随“全球化” 和全球化过程的发展,世界城市
在全球范围内功能分化日益明显,凭借现代化的信息网和航空网,城市 间相互作用明显加强,作用内容更加丰富,作用形式更加多样化,形成 了以全球为尺度的新的城市等级体系。
发展: 2 发展:全新的城市规划思想
2
城市/区域管治思潮 城市 区域管治思潮 以“空间资源管治”为核心 地域空间管治概念、整体地域管治概念
可持续发展
+
资 本 土 地
生产要素
既涉及中央元(AC) AC 又涉及地区元(LG) 也涉及非政府组织元 (NGO)等多组织元 的权力协调 其中空间资源的分配 是关键
英国城乡规划协会 可持续发展研究小 组于1993年发表 《可持续环境的规 划对策》,提出将 可持续性发展的概 念引入城市规划。
发展: 2 发展:全新的城市规划思想
成都“全域规划”——在统筹中建绿
发展: 2 发展:全新的城市规划思想
6
人文主义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强调充分发展地区的、文化的多样性与个性
1990年代~今:多元的规划观
全球化、管治、可持续、文化、环境美学 公众参与、社会公平 ……
谢谢大家
敬请批评指正
全新图景: 全新图景: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思想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思想
2010.10.05
目 录
1
背景:令人关注的新国际环境 背景: 发展:全新的城市规划思想 发展: 小结: 小结:多元的规划观
2
3
1
背 景
令人关注的新国际环境
背景: 1 背景:令人关注的新国际环境
冷战解体与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世界级
跨国级
国家级
区域级
地方级
全球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全球化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全球活动以及世界文 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交融合作密不可分。 全球城市体系的形成必然会对我国的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它从根本上 使我国“自下而上”城市化向由“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模 式转变,使中国开始进入国际城市化的新发展时代。
生态型绿道
规划形成由6条主线、4条连接线、 22条支线、18处城际交界面和 4410平方公里绿化缓冲区组成的 绿道网总体布局。 其中六条主线连接广佛肇、深莞 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区,全长约 1690公里,可直接服务人口约 2565万人。
郊野型绿道
城市型绿道
3
小 结
多元的规划观
小结: 3 小结:多元的规划观
对公共政策分析、城市政体理论的研究
“管治”理念
最佳的管理方式是多元、分散、 网络型以及多样性的
政府重塑运动
以提高政府效率为主旨, 对政府进行企业化改造
新城市管治观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正式组织与非组织相结合
2
发 展
全新的城市规划思想
发展: 2 发展:全新的城市规划思想
1
世界城市与全球城市体系 世界城市( 世界城市( World Cities ):又称世界级城市,指在社会、经济、文
Main Street
经典案例
加州海滨社区
上海新天地
费城“社会山” 纽约时代广场 成都宽窄巷子
发展: 2 发展:全新的城市规划思想
3
新城市主义
提出:J.康斯特勒《无地的地理学》(1993) 以“改造郊区化蔓延”为己任,倡导“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努力重 塑多样性、人性化、社区感的城镇生活氛围 基本特点:紧凑、适宜步行、功能复合、可支付性、珍视环境 新城市主义代表大会与《新城市主义宪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