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地产企业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房地产调研报告(通用16篇)

房地产调研报告(通用16篇)

房地产调研报告(通用16篇)房地产调研报告(通用16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房地产调研报告(通用1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房地产调研报告篇1近年来,xx地区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税收增长,但是,通过我们检查发现,房地产行业存在需要资金量大,经营周期长,预收预付账款多,经营方式多样等经营特点,由此,也隐藏着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税务管理,堵塞漏洞,探讨如下:一、存在的问题(一)企业之间合作建房不按规定申报纳税。

目前房地产行业己形成多种开发形式,有一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以转让部分房屋的所有权为代价,换取部分土地的使用权,形成所谓的合作建房或名义上的代建房。

按照税法规定,合作建房的双方均发生了销售行为,应分别交纳销售房地产和转让无形资产的相关税收,应该申报纳税。

但在实际生活中,合作双方常常不申报纳税。

瞒报了这部分销售收入,偷逃了税款。

(二)以开发房屋抵顶所欠建筑商款项,不入帐,不做收入。

只在企业内部财务报表中体现,致使企业少计了应税收入,少缴纳了企业所得税。

以房屋抵顶拆迁户补偿费、银行借款本息、支付工程款、获取土地使用权等不计收入,偷逃企业所得税。

(三)销售款长期不结转或少结转收入。

房地产开发商长期将销售款、预收定金、房屋配套费等挂在“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往来帐上,不与帐面的成本、费用配比结算,造成帐面无应税所得或亏损,或者以实际收到款项确定收入实现,偷逃企业所得税。

分期收款销售,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确认收入,以未清算、未决算为由拖延缴纳企业所得税。

(四)无正当理由以明显偏低的价格销售开发产品,从而达到少缴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虚开发票减少计税依据,实现“双偷”。

房地产开发企业依销售不动产发票开具金额确定售房收入缴纳营业税,土地增值税所得税等税收,购房者以销售不动产发票开具金额缴纳契税后,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可见销售不动产发票开具金额是双方缴纳税款的计税依据,故双方协议少开或不开销售不动产发票,实现所谓“双赢”,实则是实现应纳税款的“双偷”。

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房地产

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房地产

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房地产一、调查背景。

咱老百姓啊,这一辈子谁不想有个自己的小窝呢?所以房地产这事儿可重要啦。

最近啊,我就瞅着这[城市名称]的房地产市场那是相当热闹,房价好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房子也是各种各样,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为了搞清楚这里面的门道,我就展开了这么一次房地产市场的调查。

二、调查目的。

1. 了解[城市名称]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就像摸清楚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一样,是健康蓬勃发展呢,还是有点小毛病。

2. 探究影响房价波动的因素,到底是哪些“小鬼”在背后捣乱,让房价一会儿上蹿下跳的。

3. 给那些想买房子或者想投资房地产的小伙伴们提供点靠谱的信息,可不能让大家掉进坑里呀。

三、调查方法。

1. 实地考察。

我就像个小侦探一样,穿梭在[城市名称]的各个楼盘之间。

从那些豪华的大别墅,到普通的居民小区,我都去瞧了瞧。

看看房子的建筑质量咋样,小区环境美不美,周边配套设施全不全。

2. 问卷调查。

我还设计了一份简单又有趣的问卷,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问了一些关于大家对房子的需求、购房预算、对房价的看法之类的问题。

然后在商场、公园、小区门口这些人多的地方,逮着人就发问卷,总共回收了[X]份有效问卷呢。

3. 与业内人士交流。

我找了几个在房地产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江湖,有房地产开发商、房产中介,还有一些搞房地产研究的专家。

跟他们喝茶聊天,从他们那里挖出来不少行业内的秘密。

四、调查结果。

# (一)房地产市场现状。

1. 房源类型多样。

在[城市名称],房子的种类那可真是五花八门。

有高耸入云的高层住宅,适合年轻人居住,视野好,还热闹;有舒适的多层洋房,住起来特别有生活气息,很多中老年人喜欢;还有那些豪华的别墅,那是有钱人的天堂啊,独门独院,花园泳池啥都有。

2. 区域分布差异明显。

市中心那一片呢,房子虽然老一点,但是交通方便得很,周围商场、医院、学校啥都有,所以房价特别高,就像公主一样傲娇。

而城市边缘的一些新区,房子倒是新,但是配套设施还在建设当中,房价就相对低一些,像个青涩的小姑娘,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房地产公司调研分析报告

房地产公司调研分析报告

房地产公司调研分析报告房地产公司调研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房地产市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的增长,房地产需求将持续增加。

本次调研旨在研究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为房地产公司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二、调研内容:1. 调研市场规模:通过调研各个地区的房地产市场规模,了解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2. 调研市场供求关系:研究当前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分析供需关系是否平衡,以及供需关系对价格的影响;3. 调研消费者需求变化: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消费者对房地产的需求和购房意向,分析需求变化的原因;4. 调研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研究不同房地产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分析其竞争优势和劣势;5. 调研政策影响:调研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影响,分析政策对市场的影响程度。

三、调研方法:1. 现场调研:派遣调研团队深入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相关市场数据;2.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市场发展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等结果;3.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消费者的意见和需求,以及对不同房地产企业的评价;4. 访谈调研:与行业专家和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市场政策和规划。

四、调研结果:1. 市场规模: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房地产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增长速度更快;2. 供求关系:当前市场供需关系相对平衡,但供给侧改革和政府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对市场供需关系产生影响;3. 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对环境和社区配套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4. 竞争力分析:在房地产企业中,大型房地产企业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其规模和品牌影响力更具竞争力;5. 政策影响:政府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较大,如限购政策和房地产税等都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市场策略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市场策略建议:1. 加强产品差异化:针对不同消费者需求,推出不同类型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2. 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对产品质量的投入,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3. 积极参与政策制定:与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合作,参与房地产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争取更多有利政策支持;4. 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5. 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1房地产调研报告范文精选5篇_有关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2021房地产调研报告范文精选5篇_有关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2021房地产调研报告范文2021房地产调研报告范文精选5篇_有关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

如何写好调研报告呢?小编精选了一些关于调研报告的优秀范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更多的房地产调研报告请点击下方↓↓↓房地产调研报告1一、背景介绍从20_年至今,房地产行业经历了萌芽、发展、壮大的规模态势,企业也从ZUI初的混乱向平稳和有序迈进。

据不完全统计,__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近千家,有项目企业预计300余个。

单拿__,房地产企业已达428家,开发项目120余个,我们从税收这个角度就可以衡量出房地产业这几年的发展。

20__收收入0.9亿,20__止11月份,已增到12亿,房地产行业已占地方税收收入50%以上。

可以说,房地产行业已成为小店区支柱型产业,该行业的兴衰成败直接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情况。

纵观200_年-20__x市房地产走势,我们发现,在经历了“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过程中,__房价一直打着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擦边球,受政策影响不大。

在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关于对财税体制的改革,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变化,以及房地产税的开征及推广,这些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都会对房价产生一定影响。

我们辩证地得出结论,对普通住宅的刚性需求稳中缓升,而对非普通住宅、商铺等高档住房或奢侈品房的价格将会下降。

二、影响房价的变动因素土地费用:目前这是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是土地财政,财政中一大部分源于政府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也就是卖地,地价越高,土地成本越大,这部分成本都会转稼到消费者头上。

随着改革力度加大,中央对财税体制的改革,土地财政的现象会逐步改善,那么关乎国计民生的普通住宅的供应将会增大,也就是说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改革方向要从需求市场向供给市场转变,根据经济学中需求供给函数的变化,供给增多,则同样的均衡量下,均衡价格下降,因此这是对房价的重要影响因素。

房地产研究报告(精选多篇)

房地产研究报告(精选多篇)

房地产调研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郑州房地产调研报告郑州房地产调研报告——郑州楼市小户型房价调查经过对郑州房地产市场需求,房产区域选择,房地产价位等一系列调查研究后,发现,郑州决定郑州房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小户型价格的趋向,即郑州小户型房价的引导着郑州总房价的走向。

小户型房子因其低总价,低首付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投资客。

但总价低并不意味着单价低,小户型的销售价格一直引领着郑州房地产市场,带领着郑州楼市酿造地产神话,冲刺一个又一个高峰。

经查资料,2014年有调查显示:郑州市民承受房价的心理底线是3000元/平方米。

而如今,一说到3000元的房子,大家都会想,是不是小产权房,是不是中牟的,是不是新郑的等一系列问题,人们已经不相信郑州有如此“便宜”的房子了。

现在的房价,说到5000元一平米也不足为奇。

听到4000元的房价,会啧啧赞叹,嗯,不算太贵,不算太贵!大家的承受力在伸张,也难怪开发商对涨价这么肆无忌惮!基于国家住房结构调控政策的指引,2014年,90平方米“七成令”“90/70”让小户型越来越多。

现在对郑州房地产市场小户型项目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此次和城市规划的朋友一起对郑州三环以内近五十个小户型项目进行了咨询。

很多小户型项目销售很快,比如博客工社、盛世年华、鑫苑·中央花园等均已基本售完。

在售小户型项目主要集中在金水区,占总数的58%左右,拥有大半壁江山。

在售小户型精装修项目占总数的23%左右,普通小户型项目占77%左右。

郑州房地产市场小户型销售均价为4725元/平方米。

一、精装小户型价格走势分析2014年以前的小户型,更多还打着温情脉脉的居住牌——“提着行李来入住”、“年轻人特区”等符号化的语言至今令人难忘。

而现在,“酒店式”公寓却成了炒作的焦点,多了铜臭味,少了些许温馨。

从产品属性上看,小户型具有投资起点低、市场换手率高、求租需求量大、成熟产品紧缺等特点,而消费者在二次置业时有了更大面积的房子,则首次置业的小户型和大户型相比,更容易出租或转卖出去。

房地产市场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9篇)

房地产市场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9篇)

房地产市场的调研报告房地产市场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9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房地产市场的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房地产市场的调研报告篇1一、城市背景1、城市概况西安位于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

平均海拔424米,境内最高点为周至县西南的太白山,海拔3867米。

地势大体东南高,西北与西南低,平原面积为43.67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3.7%,现辖9区4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3万人,户籍人口753万人。

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宜,日照充足,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西安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主要行政区域划分西安市现辖9区4县,即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雁塔、阎良、临潼、长安9个区和蓝田、周至、户县、高陵4个县;共50个镇,52个乡,75个街道办事处,3163个村民委员会,569个社区居委会。

3、西安城市规划及未来发展前景3.1、西安城市性质西安是陕西省省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区位优势明显,是西部地区重要的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信息枢纽。

西安地处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各地市的门户和交通枢纽。

历代以来,西安的金融、商贸业在区域经济中都具有重要地位。

西安已形成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机构体系,建立起了由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构成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由银行监管、证券监管、保险监管构成的金融监管体系。

西安市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健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

3.2、城市功能结构、布局西安形成东接临潼、西连咸阳、南拓长安、北跨渭河的格局。

向东,开发临潼—新筑—未央湖—草滩—六村堡—咸阳为一线的渭河休闲旅游经济带,在陇海线北部发展临潼国际旅游区;向西,在西安与咸阳之间沿沣河两岸的广大空间规划建设西咸共建区;向南,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秦岭北麓旅游资源;向北,在渭河以北地区结合经济开发区扩展,形成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区。

房地产调查报告范文

房地产调查报告范文

房地产调查报告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日益壮大。

为了解当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房地产市场调查,并编写了本报告。

二、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主要为购房者、房地产开发商和中介机构。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采访和亲身体验等方式进行了数据收集。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1.购房者需求分析调查显示,当前购房者最关心以下几个方面:(1)价格:绝大多数购房者认为价格是购买房屋的首要考虑因素。

(2)地理位置:购房者普遍看重房产所在的位置,通勤便利性、周边环境及配套设施等因素对购房者的影响较大。

(3)物业管理:购房者对物业管理的要求逐渐提高,普遍认为优质的物业管理能够提高居住体验。

2.开发商及中介机构分析(1)开发商:调查发现,购房者对于开发商的信誉及历史业绩关注度较高,同时购房者也对开发商的建筑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

(2)中介机构:近年来,中介机构行业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调查显示,85%以上的购房者会选择与中介机构合作购房。

3.未来市场预测调查数据显示,未来房地产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1)房地产调控趋紧: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将会越来越趋严。

(2)楼市分化:在不同城市、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房屋中,价格涨幅和销售量差异将会越来越大。

(3)租赁市场发展:受制于购房门槛的提高以及中青年群体的就业及人口流动等因素,租房市场将逐渐成为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论通过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房地产市场将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将放缓。

(2)房地产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开发商及中介机构需要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3)政府将会继续推进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将更加深远。

以上是我们此次房地产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尽管房地产市场发展面临挑战,但我们相信在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房地产市场一定会迎来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023年福州房地产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福州房地产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福州房地产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根据市场调研,福州房地产市场近年来持续增长,成为福建省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

下面是对福州房地产行业市场调查的报告,总结了市场的特点、发展趋势和未来的预期。

一、市场特点1. 市场需求旺盛:福州市人口规模大、经济发展快,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入增加,使得市场需求不断上升。

2. 物业类型多样:市场上同时存在住宅、商业、办公、工业等不同类型的物业,满足了不同需求人群的购房需求。

3. 物业价格较高:由于福州地处珠三角经济区域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土地资源紧缺,房产供不应求,导致房价相对较高。

二、市场发展趋势1. 人口向城市集聚:福州市积极推行城市化战略,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趋势将继续增强,进一步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2. 跨界融合:随着城市发展,融合城市居住、工作、购物、娱乐等功能的综合体和大型商业综合体将逐渐增多,满足人们对便利生活的需求。

3. 以住宅为主导:由于福州主要为居民性需求市场,住宅仍然是市场的主导产品。

未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住宅小区的配套设施和品质将成为竞争的重点。

三、市场竞争格局1. 开发商竞争:福州的房地产开发商主要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由于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开发商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

2. 项目特色:福州市场上,开发商通过创新营销策略和打造独特的项目特色来吸引购房者,如园林式小区、人文景观等。

四、市场风险和挑战1. 土地供应不足:由于福州市土地资源有限,土地供应不足是影响房产市场的主要风险。

土地价格上涨和供应不足会直接导致房价上涨。

2. 政策调控风险: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一旦政策出现变动,可能对市场产生较大的不确定性。

五、未来发展预期1. 房地产需求仍将保持较高水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福州市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2. 增加土地供应:福州市政府将会加大土地供应的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房地产企业的调查报告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房地产的管理和营业境况,为此在昆明展开了一次房地产的管理调查报告和市场销售近况,时间为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底。

主要是市场开发和市场管理和未来市场的发展。

增长过程中,由于前几年土地资源配置及房地产市场的区域性不完善,不少旧城改造及开发区建设,通过过量供应土地和扩大房地产规模平衡资金,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过热”,造成商业用房空置土地供应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实际需要相比不尽合理。

几年来,昆明房地产开发投资处在快速增加,存在较严重的市场风险。

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滞后,企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房地产企业中尚有国有企业34家,股份制企业只有11家,企业改制工作进展缓慢,而且全市没有一家上市的房地产公司。

已改制的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如出资人职能不到位,法人财产权不落实,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产权结构多元化程度不高等。

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小,四级和暂定资质的企业占47%,开发量不足或没有项目的企业有50%以上。

真正代表行业形象、竞争能力强、市场信誉度高、经济效益好的大型企业集团极少。

住房二级市场与租赁市场的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速度。

几年来,我市个人购买商品住宅的比例大幅度提高。

2002年,个人购房占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的88.27%,逐步形成了以个人产权为主体的城镇住房产权结构。

但仍存在二级市场政策不配套,虽然开放了二级市场,但放而不活;住房供应还不能完全适应需求结构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住房金融制度的发展还处于探索之中;住房公积金管理距离《条例》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住房服务水平还不能适应居民住房消费的需要;政府对住房市场的调控手段和管理方式较落后,缺乏量化的依据和科学的方法;与居民住房消费及交易、住房财产权益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准备工作还很不充分等问题,影响了二级市场的发展。

住房货币化分配进展较慢。

昆明的住房分配货币化已按照国家的政策开始执行,但起步较晚,进展较慢。

房地产企业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适应性差,抗风险能力差。

有些房地产公司不习惯市场平等竞争,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管理方法,许多企业缺乏应有的敏锐性,或无法接受;面对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不少企业缺乏广泛的调查和深度的研究。

更有些企业面对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不把功夫下在苦练内功,提高竞争力上,而是利用非法竞争手段换取不合理的利润,既扰乱了市场,影响了工程质量,也破坏了整个行业的形象,拖了房地产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后腿。

房地产市场不规范。

有的企业手续不完善违规开发,不办理施工许可证就开工建设;房地产广告虚假、承诺不兑现的问题仍然存在;配套费收取不规范;公摊面积纠纷、合同纠纷较多;中介市场发布虚假信息、乱收费行为屡禁不止;物业管理纠纷时有发生。

经济适用房销售及建设方面存在相关政策不配套,界定不明确等问题。

经济适用房项目实施单位违反有关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以经济适用住房名义征用土地,而建成后按商品房进行销售;有的未经价格审核,就擅自定价销售;有的随意冠以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的名称;有的经济适用住房价格仍然偏高。

昆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购房消费水平低。

昆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563元、7790元、7795元,2002年几乎没有增长,而住宅平均售价为2028元/M2,收入和房价比偏高,形成有需求,无购买力的现象。

尤其是人均收入低于280元的困难家庭,根本不可能进入购买商品房的行列。

从去年04年至今,有关刺激房地产的发展的政策一个接一个出台,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可与之相比。

但是,房地产行业依然处于垂死的状态,尽管一些地产大鳄仍在做着逆势涨价梦,尽管一些有着官员背景的所谓专家仍在鼓吹救市,但是,几乎每一个刺激性政策都失灵了。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衣食住行是生活的必需品,而在中国,在某种程度上,住房已经成为一种“崇拜物”。

许多人找对象,已经不再是单纯地寻求爱情,还有房子,他们希望爱情背后立着一栋像样的房子,如果房子特别优秀,哪怕人不那么优秀甚至不优秀,哪怕缺少爱情的内涵,也能在角逐中胜出。

当人们搀扶着房子走入婚礼的殿堂,我们不能不感叹,房子在顽强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不少大学生,渴望的不再是实现某个宏大的理想,而是拥有一套房子。

房子取代理想成为终极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最能代表一个民族未来发展动力的群体迷失了……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迷失的不仅是爱情和理想,还有企业的价值观。

遍数各个行业,能够像房地产这样带来暴利的,即使说不上绝无仅有,也可谓凤毛麟角。

于是,不少企业放下自己的业务,投身到房地产开发行业当中去。

那些没有能力做房地产开发的中小企业,则停下自己的业务,将资金大量投入到房地产领域炒房。

当房子被提升到“崇拜物”的地位,我们不能不承认一个现实:一个民族,正在住房问题中迷失或沉沦。

翻翻近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数据,除了房地产,还有什么?房子为何成了奢侈品,成了“崇拜物”?最简单的答案就是:房价太高了。

高房价挟持了爱情,挟持了年轻人的理想,也挟持了许多人的生活——“房奴”二字便是最恰如其分的写照。

房价为什么高?最简单的答案是建立在垄断基础上的掠夺。

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中,存在两大根深蒂固的垄断:一是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垄断。

二是开发商对房地产市场的垄断(当然包括对房屋开发的垄断)。

前一个垄断使得权力成为唯一的地价主导者,导致地价不断上涨,后一个垄断则赋予了开发商强大的房屋定价权,导致房价不断上涨。

当然,这是从割裂的角度来看的。

事实上,房价在垄断下的上涨,乃是两种垄断的结合,即房价上涨本身与政府垄断下的地价的上涨是有着最直接关系的。

两种垄断的结合,一不留神就演化成了官商勾结,而且,这种垄断逐渐得到了强化。

1998年,我国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明确“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城市80%以上的家庭由政府向他们供应经济适用房,但是,2003年8月12日,由原建设部起草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把经济适用房由“住房供应主体”换成了“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在既得利益集团的操纵下,住房供应从此基本落入了开发商手中。

开发商垄断市场的局面被加强。

为什么建筑成本每平方米只有千元的楼房,要卖到2万、3万甚至5万?这是由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赤裸裸的掠夺性所决定的。

房地产垄断的结果,是赋予这个行业残酷的掠夺性。

这种掠夺性并不仅仅体现在诸如暴力拆迁这样的问题当中,更体现在对民众所有权的剥夺方面。

比如,根据宪法和法律,土地属于全民所有,而对于全民所有的土地,民众不仅在土地出让过程(比如出让与否、如何出让、出让给谁等)的决定权被剥夺,分享土地收益的权利也被剥夺,甚至,还必须花高价钱买回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使用权(包含在房价中),并且不能有任何减免。

正是这种无本生利(且是暴利)的发展模式,给地方政府带来了滚滚收益,成就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而这种建立在对民众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繁荣注定是走不远的。

事实上,正是这种掠夺营造出来的繁荣,蚕食了民众的财富,透支了民众的购买力,成为制约中国内需不振的一个根源性问题。

开发商群体是寄生在这种垄断之上的另一个食利阶层。

作为中国特色的官商勾结的产物,当成功的开发商站在财富之巅俯视被掠夺、被压榨的芸芸众生,当无耻的被收买的文人为那些首先富起来的开发商树碑立传,当这种靠掠夺和腐败暴富的模式和暴富的人成为年轻一代学习的榜样,中国房地产业毁灭掉的何止是中国内需的根基!更有对中国道德根基的摧毁。

为什么人均年收入不足城镇人均年收入三分之一的广大农村,反而很好的解决了居住问题?就是因为,农村太穷,建立在掠夺基础之上的房地产发展模式无法在农村推行,所以,农民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盖房子——他们不必像城镇人口那样,凭空为自己拥有的土地额外花费昂贵的费用。

对比之下,中国房地产业的掠夺性昭然若揭。

为什么房地产行业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最低劣,引发的抵触和憎恨情绪最为强烈?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模式决定着,这是一个赤裸裸的以剥削和掠夺民众财富,以侵吞和摧毁民众幸福为根基的行业,是一个逐渐走向民众对立面、走向民生对立面、走向反动的行业。

中国房地产业所享受的资源已经非常丰富,尤其近段,刺激房地产的政策走马灯似的出台,为何效果了了?这实际上是掠夺走到尽头的一种最直观的信号,民众已经不堪高房价之重。

低下的收入、残缺的社会保障机制、节节上涨的医疗教育等支出,已经使得伤痕累累的民众无力满足剥削者日益膨胀的胃口,无法再支撑起一个日益发展壮大的食利阶层。

另一方面,所有的刺激房地产业的政策,都出自既得利益集团及其代言人之手,由于过分偏重自身利益而失去了可行性。

在央视做节目的时候,房地产行业的既得利益者蔡某,竟然扬言,如果房价跌,就偷工减料,该用十根钢筋的减少五根,这种无视法律与道德底线的赤裸裸的表态,暴露出长期饱受暴利浸润的房地产从业人员的卑劣与阴暗的内心。

更使我震惊的是,当蔡某作如此表达的时候,在场的开发商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否认!这说明,即使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从基本的道德、人伦和诚信角度来看,房地产行业也已经走到了绝路。

当一个行业连生命安全也无视的时候,这个行业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合法性基础。

引领既得利益者走上绝路的,是掠夺者自己,是这个行业具有的掠夺性的本质。

当水源干枯,再豪华的船也只能沉沦。

因此,当一个亦官亦学者的怪胎,兴高采烈地宣布“第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确定为房地产”时,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震惊。

我怀疑这位亦官亦学者的怪胎,根本没有弄明白房地产业与建筑业的区别和联系,而是把建筑业纳入到了房地产业当中,当成了房地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可笑若此!我此前写的房地产方面的评论,已经很清楚地阐述了这个问题,愿意打印一份免费送给老先生作为扫盲参考。

笔者查阅大量海外有关房地产的研究资料,还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的房地产模式像我们这样,以血腥的掠夺和压榨的模式存在,更没有哪个国家,赋予某个民怨沸腾的掠夺性行业“重要支柱产业”这样的崇高地位。

中国房地产业要发展,必须走民生路线,建立以社会保障性住房为供应主体的发展模式,还民众最基本的居住权,只留下一小部分商品房满足富人的需求。

当绝大部分民众通过保障性住房解决居住问题,不仅能节省出大量资金用于其他领域的消费,激活中国的内需,更能把整个民族为沉重的住房压力下解救出来,使得久违了的笑容和安全感重新回到人们的心中,使得这个民族轻装前进,重新焕发出创造和奋斗的活力——这何尝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最重要前提!否则,以维护高房价为核心的救市政策,只有彻底葬送中国房地产业的未来。

走民生路线,建立以社会保障性住房为供应主体的发展模式,尽快地消除房地产业中的掠夺性,是拯救中国房地产业的唯一有效途径,也是把这个民族从沉重的住房压力下解救出来的唯一有效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