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原理演示
虹吸实验原理

虹吸实验原理
虹吸实验是一种通过自然力进行液体移动的方法。
它利用液体的表面张力和重力原理,使液体在两个不同高度的容器之间自由流动。
在虹吸实验中,需要准备两个容器和一根柔软的管子,将管子一端放入较低的容器中,并让另一端悬空至较高的容器中。
当管子两端的液面高度差超过一定值时,液体就会开始流动。
这是因为液面高度差引起液体重力势能的变化,从而引发液体的流动。
在液体开始流动后,管子内的液体会被吸起,直至液体表面高度差降低到一定程度,流动才会停止。
这个过程中液体会形成虹吸管的形状,因此被称为虹吸实验。
虹吸实验的原理和应用广泛,常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例如,可以利用虹吸原理进行液体输送和混合,或者用于液体的过滤和分离等操作。
虹吸实验也是学习物理原理和科学实验的常见内容之一。
- 1 -。
虹吸原理

• 马桶与储水池相连,装置在这所房 子里。他对这项发明颇为自豪,特 地以荷马史诗中一位英雄埃杰克斯 的名字为它命名。此后,哈林顿还 写了《夜壶的蜕变》一书,详细描 绘他的抽水马桶的设计。不过,当 时的英国公众并没有接受这项发明, 他们还是喜欢使用便壶。
(源自:/5374242/blog/item/9699c917c5c1a34121a4e937.html)
便池虹吸装置
• 试着在自家的卫生间做个实验,首先, 将一杯水倒入便池中。您会发现几乎 没有什么变化。如果将25杯水(6升) 分别倒入马桶,每次倒一杯,还是什 么事情都不会发生。也就是说,不管 倒多少杯水,便池中的水位都不会上 升!把一桶水(大约7.6升)倒入便池 中。您会发现倒入一桶水后,便池中 水就会快速流走。
(源自:/view/603955.htm?fr=ala0_1)
莲花漏 :宋代计时器的一种
• 一个受水壶,再用两根叫“渴乌”的 细管,利用虹吸原理,把放水壶中的 水,逐步放到受水壶中,使受水。壶 中水平面高度保持恒定。相等时间内 受水壶的水流速度恒定,据以测定时 间。莲花漏实物已不存在。东林寺晋 僧慧安,在庐山的莲花漏计时。于泉 水上立十二叶芙蓉,因波水转,分定 十二时。
• (源自:/view/603955.htm?fr=ala0_1)
• 其基本思想是以供水壶流出的水的重 量作为计时标准,以秤杆作为显时系 统。李兰秤漏的巧妙之处在于它的稳 流系统可以基本保证虹吸管在供水壶 中的浸入深度恒定,从而使流量恒定。 据测定秤漏的日误差不大于1分钟。由 于这个原因,隋朝以后秤漏基本成为 官方的主要计时器,直到北宋正式采 纳燕肃莲花漏为止。
水处理----虹吸滤池
• 虹吸滤池是快滤池的一种形式,它 的特点是利用虹吸原理进水和排走 洗砂水,因此节省了两个闸门。此 外,它利用小阻力配水系统和池子 本身的水位来进行反冲洗,不需另 设冲洗水箱或水泵,加之较易利用 水力,自动控制池子的运行,所以 已较多地得到应用。
科学实验虹吸现象的原理

科学实验虹吸现象的原理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超级有趣又神奇的现象——虹吸现象!想象一下,水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不用你费力去抽,它自己就能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是不是很神奇?这就是虹吸的魔力!其实啊,虹吸现象的原理说起来并不复杂。
简单来讲,就是因为压力差在“捣鬼”。
咱们先来说说这个压力是咋回事。
你可以把水想象成一群排着队的小朋友,每个小朋友都想往外挤。
在高处的水,压力就大,就像排在前面着急要出去的小朋友;而在低处的水,压力就小,就像排在后面不太着急的小朋友。
当我们用一根管子把高处的水和低处的水连接起来的时候,高处的水压力大,就会使劲地往低处冲。
这一冲可不得了,就带动了整个水流,形成了虹吸。
你看,这就好像是高处的水在对低处的水说:“小伙伴,这边宽敞,快过来!”然后低处的水就欢欢喜喜地顺着管子跑过去了。
而且哦,这管子还得有讲究。
如果管子里有空气,那这虹吸可就玩不转啦。
就像小朋友们中间插进来个调皮鬼,把队伍给搅乱了,水流也就不顺畅了。
所以,在进行虹吸的时候,得先把管子里的空气排干净,让水能够顺顺利利地“跑”起来。
还有啊,虹吸现象在咱们生活中的用处可多了去了。
比如说,你家里的鱼缸换水,要是没有虹吸,那得多麻烦呀!得一盆一盆往外舀水。
有了虹吸,轻轻松松就能把水换好,是不是特别方便?再想想那些给花花草草浇水的工具,很多也是利用了虹吸原理呢。
水能够自动地从大容器流到小喷头,均匀地洒在植物上,让它们都能喝饱水,茁壮成长。
虹吸现象就像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个小魔法,让我们能够巧妙地利用水的力量,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
有时候我也会想,这小小的虹吸现象,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大大的智慧。
它让我们明白,只要善于观察和利用,生活中的很多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所以呀,朋友们,下次当你看到水通过虹吸自动流动的时候,别忘了感叹一下这个神奇的自然现象,也可以跟身边的小伙伴们炫耀一下你新学到的知识哦!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虹吸现象特别有趣?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索更多神奇的科学奥秘吧!。
简单的虹吸小实验

简单的虹吸小实验虹吸是一种利用液体的自身重力和大气压力差进行传递的现象,它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虹吸的原理和过程,我们可以进行一次简单的虹吸小实验。
实验材料:1. 两个透明的塑料管,一个较长,一个较短。
2. 一杯水。
3. 一个容器,用来放置水杯和塑料管。
实验步骤:第一步:将较长的塑料管一端放入水杯中,确保管子完全浸入水中,另一端置于容器内。
将较短的塑料管一端放入容器中,另一端露出容器外。
第二步:用手将较长的塑料管口部捏住,保持密封状态。
第三步:将塑料管缓缓抬高,直到水杯中的水超过塑料管的最高点,并保持这个高度。
第四步:松开较长的塑料管口部,观察水从水杯中被吸入到较短的塑料管中的过程。
实验原理:虹吸的原理是由于大气压力的差异造成的。
在这个实验中,当我们捏住较长的塑料管口部时,管内的空气被封闭,形成了一个密闭空间。
然后,当我们将塑料管抬高时,水杯中的水开始上升,超过了塑料管的最高点。
此时,水杯中的水高于容器外的水平面,形成了一个高压区。
而容器外的大气压力比水杯中的水压力要低,形成了一个低压区。
由于压力差,水开始从高压区(水杯)流向低压区(容器),实现了虹吸效果。
实验结果:当我们松开较长的塑料管口部时,水开始被吸入较短的塑料管中,直到水杯中的水完全流入容器中。
这是因为虹吸效应使水从高处流向低处,克服了重力。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简单的虹吸小实验,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虹吸的原理和过程。
虹吸的关键在于利用压力差,使液体能够自动流动。
在这个实验中,虹吸效应使水从高处(水杯)流向低处(容器),克服了重力的影响。
虹吸现象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水泵、饮水机、汽车燃油输送等,都是利用虹吸原理实现的。
虹吸的原理和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液体,还可以应用于气体的传输。
虹吸现象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和应用科学知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次简单的虹吸小实验,我们不仅可以加深对虹吸原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虹吸现象的原理

虹吸现象的原理
虹吸(syphonage)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现象,将液体充满一根倒U形的管状结构内后,将开口高的一端置于装满液体的容器中,容器内的液体会持续通过虹吸管向更低的位置流出。
物理现象
管内最高点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往低位管口处移动,在U型管内部产生负压,导致高位管口的液体被吸进最高点,形成虹吸现象。
图例说明
针对“管口气压差”说,如图,由于两边的气压基本相同,高位管口由于伸入液面的深度远低于低位管口伸入液面的深度,故从管口处来说,低位管口处的压强要大于高位管口处的压强,但液体仍会从高位容器流入低位容器。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这里的压力仅仅只能传导到液体的上表面。
所以低位的杯子里的管子虽然压力较高,但是无法传导到高位杯子里去,所以也无法阻止液体下落。
2虹吸现象演示装置

2虹吸现象演示装置:在密闭容器内的液体,压强处处相等。
虹吸管里灌满水时,没有气体,进水端水位高于出水端,关闭出水端阀门,则管内压强处处相等。
当打开出水端阀门时,进水端与出水端大气压强相等,但进水端水位高于出水端,且压强大,从而推动水往出水端流动。
2)虹吸现象演示装置
a 、在橡皮塞上打左右两个孔,用硅胶软管插入孔内,右侧软管高于左侧软管。
制作相同的两个并且插回注射器内,并固定在支架上如下图。
b、在右侧进水端的软管口插入水槽,水槽下方用木块垫高;同时左侧出水端接入水槽。
2、虹吸现象装置演示:提前将虹吸管内注入液体,不要留气体在管内。
在右侧水槽中加入红色液体槽,将左侧出水端接入低于右侧水槽的小水槽中。
打开左侧出水口开关,这会看到右槽中红色液体会流到左槽中去。
1、虹吸装置
创新点:更改导管中的出水端口做成小管口,能够更加明显的出现喷泉现象,清晰的演示虹吸过程。
亮点一:通过演示该模型的演示过程,可以让学生在清晰直观的实验现象上加深对压强知识的理解。
亮点二:实验模型材料来源于生活,组装简便,用低成本材料做成实用价值较高的实验教具。
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价值,
也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
亮点三:实验模型实验现象明了直观,可见度高,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适用于课堂教学。
亮点四:试验成功率高。
实验演示的成功率将近100%。
3、。
虹吸滤池PPT演示文稿

通常滤池分格数68格,成组设计,每个水
厂最少有两组滤池。
5
虹吸滤池不需要冲洗水塔或冲洗水泵,因 各格滤池底部空间通过连通渠相互沟通,当一 格冲洗时,所需冲洗水由其他数格滤池的过滤 水通过连通渠源源不断地供给,所以,必须成组 设置,单格滤池不能单独生产.
通常,分格数6 8格,成组设计,每个水厂 最少有两组滤池.
1
2
3
4
虹吸滤池设计要点
1.虹吸滤池的设计v、滤料组成、冲洗强度 等与普通快滤池相同,这里仅讨论几个特殊问 题。
2.滤池分格数: 为满足滤池冲洗要求,滤池分格数应满足
以下条件:
v F ( n - 1 ) 3.6 q F
q— 冲洗强度L/m2S;
பைடு நூலகம்
F—单格滤池面积m2;
v—设计滤速m/h,
n—滤池分格数。
佳,所以,单元滤池面积不宜过大。
9
10
11
12
虹吸滤池
虹吸滤池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滤池的进水和冲洗水的排除都由虹吸管完 成,所以叫虹吸滤池。虹吸管的运行用真空系 统控制。
虹吸滤池过滤时,由于滤后水位永远高于 滤层,保持正水头过滤,所以不会发生负水头 现象。每个单元的滤池水位,由于通过滤层的 水头损失不同而不同。
虹吸滤池因为低水头冲洗,因此要采用小 阻力配水。
H6 —出水堰与排水槽顶高差,(既冲洗水头1.0 1.2 m) ; H7 —最大过滤水头(1.5 2.0 m) ; H8 —滤池保护高(0.1 0.3 m) ;
由此可看出,虹吸滤池深度较普通快滤池大的多,一般在5m
左右.
7
虹吸管计算
先给定滤速v,不低于0.5 1.0 m/s,太小气泡不能顺利排出,v过大虹 吸破坏不了,因气被带走,而应推算虹 吸水位差.
虹吸演示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虹吸演示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虹吸现象的基本原理。
2. 观察虹吸现象的产生过程。
3. 掌握虹吸实验的操作步骤。
实验器材:1. 玻璃管(直径约为10mm,长度约为50cm)。
2. 橡皮管(直径约为10mm)。
3. 水槽。
4. 量筒。
5. 水龙头。
6. 记号笔。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玻璃管一端插入水龙头,另一端插入橡皮管,橡皮管另一端连接量筒。
2. 打开水龙头,让水充满玻璃管和橡皮管,关闭水龙头。
3. 用记号笔在玻璃管上标记起始水位。
4. 打开水龙头,让水流动,观察水在玻璃管中的流动情况。
5. 当水流动到一定高度时,关闭水龙头,观察水在玻璃管中的流动情况。
6. 打开水龙头,让水流动,观察水在玻璃管中的流动情况。
7. 重复步骤5和6,观察水在玻璃管中的流动情况。
8. 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实验现象:1. 在打开水龙头时,水从水龙头流入玻璃管,形成一定的流速。
2. 当关闭水龙头后,水在玻璃管中产生虹吸现象,水从玻璃管底部流出。
3.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在玻璃管中的高度逐渐降低。
实验数据:1. 起始水位:10cm。
2. 关闭水龙头后,水在玻璃管中的最高水位:20cm。
3. 打开水龙头后,水在玻璃管中的最高水位:25cm。
4. 重复实验5次,每次关闭水龙头后,水在玻璃管中的最高水位分别为:20cm、21cm、22cm、23cm、24cm。
实验分析:1. 虹吸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大气压力的作用。
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时,水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使得水在玻璃管中产生一定的流速。
2. 关闭水龙头后,由于玻璃管内的水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使得水从玻璃管底部流出,形成虹吸现象。
3.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在玻璃管中的高度逐渐降低,是因为水在玻璃管中的流速逐渐减小,大气压力对水的推力逐渐减小。
实验结论:1. 虹吸现象是由于大气压力的作用产生的。
2. 虹吸现象的产生与水在玻璃管中的流速有关。
3.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证明了虹吸现象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虹吸原理演示
一、演示目的:
1、观察虹吸的形成和破坏,以及虹吸管沿程压力的分布情况。
2、测量虹吸管真空度,确定最大真空域。
3、定性分析虹吸管流动的能量转换特性。
4、观察虹吸原理在虹吸式出水流道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优缺点。
虹吸原理演示仪示意图
开关可调
二维虹吸流道流场演示仪
虹吸原理演示仪通过虹吸的形成过程以及虹吸形成后沿程压力分布情况,展示虹吸形成的机理。
并通过虹吸的破坏,说明虹吸应用中的注意点。
下面结合泵站虹吸式出水流道说明虹吸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流经固体边界的水流,当达到一定雷诺数时,由于固体边界的形状和大小突然发生变化,在惯性的作用下,就会出现主流与边界分离而产生旋涡。
水流在这些突变的边界处形成局部水流阻力,损失较大能量。
在旋涡范围内,水流常表现为高度紊乱并伴随有剧烈摩擦、分裂和撞击作用,部分水流运动的连续性遭受破坏,出现明显的主流与固体边界脱离,而导致大尺度旋涡的产生。
流动演示模拟泵站的虹吸式出水流道的几何边界,并采有气泡示踪法,把流动中的流线、边界层分离现象以及旋涡发生的区域和强弱等流动图象清晰地显示出来。
流动演示装置采用自循环供水方式,只要接通水源和220V电源,即可进行演示。
本装置显示水泵站的虹吸式出水流道纵剖面上的流动图象。
通过流线及旋涡的显示的情况,可比较分析虹吸式出水流道边界的合理性,尤其虹吸式出水流道出口下方的旋涡,说明虹吸式出水流道过驼峰后下降坡度不宜太陡。
四、演示步骤
1、熟悉各型设备,接通电源。
2、打开虹吸原理演示仪的电源开关,调节调速开关至最大,观察虹吸形成的过程。
3、观察虹吸管沿程压力分布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拔开最高处的测压管,观察虹吸破
坏情况。
4、打开泵站的虹吸式出水流道演示仪的电源开关,调节调速开关,将进水量开大或关小,观察虹吸式出水流道纵剖面上流动的变化情况。
5、观察虹吸式出水流道出口下方边界上分离点的位置变动情况。
6、演示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
五、思考题
1、为什么虹吸式出水流道出口下方会出现旋涡?
2、如何消除虹吸式出水流道出口下方出现的旋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