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李广射虎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8课 李广射虎 ∣苏教版 (共34张PPT)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8课 李广射虎 ∣苏教版 (共34张PPT)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精品课件
8 李广射虎
课题解读: 李广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被称为 “飞将军”。课文讲的是他射虎的故事。
1.学习目标
7.课文结构
2.相关资料
8.课文主旨
3.字词精讲
9.课堂拓展
4.读懂课文的金钥匙 10.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5.课文解读
11.当堂检测
6.读懂课文的金钥匙答案 12.课后作业布置
半包围结构:唐、逻 上下结构:卢、呆 左右结构:组、期、惕、搭、猎、扎、棱、朦、
胧、搜、绰
影影绰( chuò )绰 搭( dā )把手
冰棱( léng ) 朦( méng )胧
zhá(挣扎) 扎 zā(捆扎 一扎)
zhā(扎针 扎堆)
sāi(木塞 塞子) 塞 sè(阻塞 堵塞)
sài(塞北 边塞)
jiāng(将军 将来) 将
jiàng(将领 上将)
平明:天亮的时候。 石棱:石头的面与面的相交处。 镇守:指军队驻扎在军事上重要的地方防守。本课指李
广驻守在北方边境。 边境:靠近边界的地方。 朦胧:①模糊,不清楚。②月光不明。本文义。 巡逻:巡查警戒。本课指李将军带兵巡查警戒。
疾风:猛烈的风。本课指松林中吹来一阵猛烈的风。 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 神勇无比:形容非常勇猛,无人能比。本课指李广将军很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课文通过写李广射虎表现了他怎样的特点? 串珠问题: 1.李广是谁?有什么称号? 2.课文给我们讲的故事跟《塞下曲》这首诗有什么联系呢? 3.李广是怎样射虎的?结果怎样? 4.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 思考核心问题。 同时认准字音, 理解词语意思。

8.李广射虎

8.李广射虎
2.诗文对照,自主学习,边读边想边做记号的学习方法,对古诗中难理解的字词加以质疑。
3.认真朗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解决诗中不懂字词的意思并加以汇报。
4.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想象画面并充分体会诗文所描绘的意境。
5.亲身体会拈弓搭箭的动作。
6.能够结合画面讲诗意,进而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1.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的欲望,教师再从中加以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孩子领悟诗文结合的精髓。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之一。教学时打算通过让他们读好故事,把握好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相信通过感情朗读,能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怀着对李广的敬爱之情朗读《塞下曲》。
学生学什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指导书写“逻、守、搜、塞”。继续指导学生写字规范入体。
2.教师巡回指导。
1.学生描红、临写习字册上生字。
2.评议学生的练字。
六、板书设计
李广射虎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七、作业设计
1.用钢笔描红。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用自己的话结合书中的内容讲述“李广射虎”的故事。
指名读课题
学生介绍
学生回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预习检查
1.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出示《塞下曲》)
2.说说通过预习,你对诗句的初步理解。
3.生字检查。
4.检查课文初读情况。
1.学生朗读古诗。

《8.李广射虎》教(学)案

《8.李广射虎》教(学)案

语文学科备课教案
即墨市北安街道办事处下疃小学霞
【资料补充】:
广(?-前119年),汉族,陇西成纪(今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

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

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

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

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

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
马间,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

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宁城西南)太守。

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word版本.。

8《李广射虎》教案

8《李广射虎》教案
学情
分析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学生对相关的场景和李广将军会有较深的印象。在积累内化阶段,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他们把自己内心的人物形象,场景形象,用自己的朗读传递出来。
教 学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李广射虎。
2.谁能把卢纶写的《塞下曲》准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
(5)这似乎是一个笑话,但我们不会嘲笑李广的眼力,反而佩服他高超的武艺,因为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没有一个将军能将箭深深的射进石头中,有这样高超武艺的将军镇守边关,足以让敌人胆寒。
(6)指导朗读: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
(7)读一读,说一说:
只见那白羽箭,将士们可还是没有拔出来。大家全都惊呆了,一个个。这时,李广从远处走来,大家纷纷走上前,激动地说:“ !”
C、使用拟声词。
(1)这位“夜引弓”的“将军”,便是被人们称为“飞将军”的李广。( )
(2)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
(3)“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 )
三下第三单元 课题8.李广射虎第2教时 总第个教案
课型:新授课国本小学孙丹丹设计
教学
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古诗。
1.再来读读这首诗,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就非常简单了。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前两句所讲的内容?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后两句所讲的内容。
(1)指名说。
(2)齐读、练习背诵古诗。
2.你还有什么收获?
(1)理解了“平明”:早晨,天亮的时候。
(2)理解“石棱”:石块面与面相交处。
(3)紧扣李广的神勇无比回答:李广臂力过人、武艺高强。

李广射虎文言文

李广射虎文言文

李广射虎文言文
原文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

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翻译
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头,以为是老虎就一箭射去,射中石头箭头没入其中,近看才发现是石头。

于是李广又重复射石头,但是最终也没再有箭能够射进石头里。

李广以前住过的郡里曾经有老虎,他曾经亲自去射。

李广在右北平时也射过老虎,老虎跳起来伤了他,李广最终也射杀了老虎。

注释
1、中:射中。

2、镞:金属制作的箭头。

3、复:再。

4、尝:曾经。

5、右北平:古地名,今河北境内。

6、腾:跳跃。

李广射虎文言文翻译注释

李广射虎文言文翻译注释

李广射虎,乃汉武之时也。

广,广陵人也,以勇猛闻。

一日,广游猎于山野,见一虎蹲于山石之上,广弯弓搭箭,矢贯虎腹,虎应声而倒。

广遂收弓,持箭,跃下山石,趋虎而往。

虎已死,广以手抚其背,叹曰:“虎,猛兽也,然勇者不畏,智者不惧。

”广因是益显其勇,名闻天下。

注释:1. 李广射虎:指汉代名将李广在狩猎时射杀猛虎的故事。

2. 乃汉武之时也:指的是汉代武帝时期,武帝即汉武帝刘彻,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

3. 广,广陵人也:李广,字少翁,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4. 以勇猛闻:以勇猛著称。

5. 一日:有一天。

6. 游猎:狩猎,打猎。

7. 山野:山野之间。

8. 见一虎蹲于山石之上:看见一只老虎蹲伏在山石之上。

9. 广弯弓搭箭:李广拉弓搭箭。

10. 矢贯虎腹:箭矢贯穿老虎的腹部。

11. 虎应声而倒:老虎随着箭声倒下。

12. 广遂收弓,持箭,跃下山石:李广于是收起弓,拿起箭,跳下山石。

13. 趋虎而往:走向老虎。

14. 虎已死:老虎已经死了。

15. 广以手抚其背:李广用手抚摸老虎的背部。

16. 叹曰:感叹地说。

17. 虎,猛兽也:老虎,是一种凶猛的野兽。

18. 然勇者不畏,智者不惧:但是勇敢的人不畏惧,智慧的人不害怕。

19. 广因是益显其勇:因此,李广更加显露出他的勇敢。

20. 名闻天下:名声传遍天下。

翻译:在汉武帝时期,有一个名叫李广的勇士,他是广陵人,以勇猛著称。

有一天,李广在山野间狩猎,他看到一只老虎蹲伏在山石之上。

李广拉弓搭箭,箭矢贯穿老虎的腹部,老虎应声倒下。

李广随后收起弓,拿起箭,跳下山石,走向老虎。

老虎已经死去,李广用手抚摸着它的背部,感叹道:“老虎,是一种凶猛的野兽,但是勇敢的人不畏惧,智慧的人不害怕。

”因此,李广因为这次事件更加显露出他的勇敢,名声传遍天下。

李广射虎文言文翻译注释

李广射虎文言文翻译注释

李⼴射虎⽂⾔⽂翻译注释
李⼴出门打猎时,看见草丛中的⼀块⼤⽯,以为是⽼虎,所以⼀箭射去,⽯头吞没了箭头。

于是,李⼴在原地多次重复射箭,但是箭没有能够再次射进⽯头⾥。

李⼴以前住过的郡⾥曾经有⽼虎,曾他亲⾃射杀了它。

在右北平住时,李⼴射过⽼虎,⽼虎跳起来伤了李⼴,李⼴最终也射杀了它。

中:射中。

镞:⾦属制作的箭头。

复:再。

《李⼴射虎》是出⾃司马迁《史记》的⼀篇⽂⾔⽂。

以下是李⼴射虎⽂⾔⽂翻译及注释,欢迎阅读。

⽂⾔⽂
⼴出猎,见草中⽯,以为虎⽽射之,中⽯没镞,视之⽯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矣。

⼴所居郡闻有虎,尝⾃射之。

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亦竟射杀之。

注释
1、中:射中。

2、镞:⾦属制作的箭头。

3、复:再。

4、尝:曾经。

5、右北平:古地名,今河北境内。

6、腾:跳跃。

三年级语文下册8李广射虎[宝典]

三年级语文下册8李广射虎[宝典]

三年级语文下册8李广射虎[宝典] 维扬区小学语文“书香课堂”教学设计年级三年级主备人张明秋所在学校维扬实小单元第三单元课题 8李广射虎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塞下曲》。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目标 3体会李广将军的机敏、果断、神勇以及本领之高强。

4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1体会李广将军的机敏、果断、神勇以及本领之高强。

教学重难点 2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小黑板:1《塞下曲》全诗2注音生字词教学准备 3文中有关语句,出现引号处,4发挥想象~写一段对话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通用设计设计意图解读、修改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指导书写生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我国历史上~曾有一位大名鼎鼎的“飞将军”~令敌人闻风丧胆~你知道他是谁吗,板书:李先声夺人广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有关飞将军的故事3板书课题——李广射虎~齐读。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拼读生字~画出词语。

4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出示词语: 唐代卢纶一组时期巡逻警惕出没初读课文~由拈弓搭箭猎物惊呆扎进石棱词语到句子到月色朦胧四处搜寻影影绰绰“嗖”的一声段落~逐步都,2,指名读词~相机正音。

为读通课文奠,3,开火车读。

定基础。

,4,打乱顺序读。

5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6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

7同桌共读课文。

三熟悉诗作诗是本文的重1出示《塞下曲》~各人试读点~让学生熟2指名读~读准“没”、“棱”等易错字音悉诗作背景~3说明:卢纶的《塞下曲》是一组描写边关将士军营有助于后面的生活的诗~共有六首。

学习 4齐读全诗四指导书写 1指导观察生字字形~运用熟悉部件识记生字 2重点指导:期、惕、逻~教师边范写边指导友情提醒:唐,里边上半部分横竖要出头,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李广射虎
教材分析:
本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大意是: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武艺高超。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由介绍卢伦的《塞下曲》六首。

2、引出文中诗句,简单介绍"飞将军"李广。

3、板书课题,生读题。

4、有谁了解李广的故事,在哪儿见过的?
5、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6、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射虎的?……)
7、出示文中诗句,学生尝试理解。

自渎课文,尝试用文中语句理解。

带着未解疑问进入自学和合作学习。

二、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检查自学效果
3、指导书写生字
4、范读课文
6、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7、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了解自然段的大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3、了解关于李广的故事。

4、选择卢伦《塞下曲》六首诗中任意一首课文之外的诗进行自学。

第二课时
一、诗文导入,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人们称他为--(生答)(板书:神勇无比"飞将军")我们还知道"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

(课件出示《塞下曲》)
(1)你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吗?
(2)自由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一)过渡:也许短短二十字的小诗还不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李广的神勇无比。

但这首诗里还包含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呢,你们想读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二)精读体会第三、第四自然段。

1.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李广在镇守边境时发生了什么事?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

(学生自由读课文3、4段)
2.读中感悟第三段。

(1)创设情境:一天夜里,李广将军带兵巡逻来到了一片松林。

此刻,夜是那样的黑,月色是那样的朦胧,寂静的松林中一阵疾风吹来(点击:出风声),树木野草丛中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

(屏幕显示黑夜)
师:假如这时你在这片漆黑的松林中,会有什么感觉?(指名说)(2)读中感悟。

师:你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
(屏幕显示句子: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

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指名读)
师:我从你的朗读中感觉到了害怕。

师: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中,李广害怕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没有……搜寻)
引导学生说话:
生: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生:一阵风吹来,树木发出沙沙的声音,让人胆战心惊。

师:什么是"搜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李广将军在搜寻中还发现,前方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

师:大家真会学习!由此可见,李广将军怎样?
生:警惕性高!
生:李广却毫不惧怕,真是胆量过人!(板书:胆量过人)
师:他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第3自然段。

师:这一系列过程当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师:谁愿意给我们大家读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课件出示文字:"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

"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
师: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理解字意。

拈:拿。

拈弓:拿起弓。

搭:架。

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

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师:谁能上台表演一下,表演得怎么样?
师:前方的老虎李广看清楚了吗?为什么不等看清楚了再射?
师:是呀,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仍能将箭射得如此熟练、如此神速,真是箭法超人!(板书:箭法超人)
(3)联系诗句。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第3自然段所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的哪句诗?
(课件出示: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师:你能结合这一段用上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指名说)
3.读中感悟第四自然段。

(1)过渡:李广射虎的结果怎样呢?老师读了第4自然段后就有一个感受:用个成语来说,叫"出人意料",你也有这种感受吗?找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2)读中感悟。

课件出示句子:(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指名读)
师: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吗?
因为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所以大家全都惊呆了!
使大家"惊呆!"的仅仅是因为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吗?还因为……
什么是"任"?你能用"任"字来说一句话吗?(指名说)
师:这真是出人意料啊!想象: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话:
生:李广将军力气真大。

生:如果真有老虎在这儿,肯定被射穿了。

生:李广将军箭术这么好,一定让敌人闻风丧胆。

生: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

师: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板书:力量惊人)
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

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

(3)联系诗句。

师:这一段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哪句诗?(课件显示: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结合这一段,说说诗句的意思。

重点指导"平明""没""棱"。

三、读好古诗、欣赏动画,感情朗读。

1.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发现李广--(结合板书,生答。

)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习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了。

(屏幕显示诗句:指名读)
2.看得出来,同学们被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迷住了,相信你也一定更喜欢这首诗了吧,一起再来读读。

(练习背诵古诗。

)3.想欣赏一下李将军射虎的神勇气概吗?(欣赏动画)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李广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赞颂他的可不只是卢纶一人,唐代的大诗人王昌龄、高适等都写诗赞颂过他。

我们一起来看看王昌龄的《出塞》。

(课件出示)跟老师读。

2.学习《出塞》
3.课外作业:
(1)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2)课外阅读《李广射虎》小说。

再一次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

附板书:
8、李广射虎
胆量过人
"飞将军"箭法超人神勇无比
力大无比
教后记:本课采用“文包诗”的形式,因此,借助课文来学习《塞下曲》,要在读好诗的基础上,对照课文,进行尝试性的理解学习,我认为对古诗的理解应避免一字一词的理解,要倡导融会贯通的整体把握。

但对理解及体会意境的关键词语要较好地把握。

例如:古诗中,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平明”、“白羽”、“没”、“石棱”,这为学生体会李广的力大无比,做了较好的铺垫,通过对朗读的指导以及适时地情境。

学生能深入体会到当时的场景,他们能把自己内心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场景。

较好的通过读来表现。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