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筋瘤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各科临床路径表单----全集

各科临床路径表单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0 + B95.5)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急性菌痢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菌痢(A03、80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ICD-10:J35.0)行扁桃体切除术(ICD-9-CM-3:28.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天*: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ICD-10:I62.006)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ICD-9-CM-3:01.31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9天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表单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7/K26.7/K27.7)(无并发症患者)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ICD-10:A15.6,A16.5)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脑梗死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ICD-10 住院号:性别: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患者姓名:年龄:脑梗死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謇涩为主要表现,属中医“中风”范畴。
中医辨证治疗如下:1.风痰入络证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代表方:大秦艽汤加减。
2.风阳上扰证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3.阴虚风动证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1尺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闭合性尺桡骨干骨折(ICD-10:S52.401 )行尺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3/79.12/79.3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2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ICD10:K35)行急诊阑尾切除术(ICD9CM-3:47.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天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ICD10: E04. 9)行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ICD9CM-3:06.2-06.5)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路径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或合并胆囊结石(ICD-10:K80.1/K81.1)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CD-9-CM-3: 51.2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完整版)筋瘤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筋瘤临床路径表合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筋瘤( 大隐静脉曲张 )患者姓名:性别:年纪:岁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时间:年月日标准住院日:8-11 天时间住院第 1 天住院第2-3 天□ 咨询病史及体格检查□ 上司医师查房□ 收集中医四诊信息□ 达成术前准备及评估□ 进行中医证候诊断主□ 达成术前小结、上司医师查房记录等□ 惯例实验室及协助检查要□ 依据体检以及协助检查结果议论制定手□ 达成住院记录和初次病程诊术方案□ 初步制定诊断方案疗□ 确立手术方式和日期□ 必需的有关科室会诊工□ 签订手术知情赞同书□ 签订手术赞同书、自花费品赞同书、输血作□ 向患者及家眷交代病情及围手术期注意赞同书等文件事项□ 向患者及家眷交代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辨证施治长久医嘱:长久医嘱:□ 外科疾病护理惯例□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重□ 二级护理暂时医嘱:□ 一般饮食□ 必需的会诊建议及办理点暂时医嘱:□ 明天准备于◎硬膜外麻醉◎大隐静脉高□ 血惯例、尿惯例、大便惯例位结扎、抽剥术◎小腿曲张静脉切除医□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 术前禁饮食病筛查□ 备皮嘱□ 胸片、心电图、下肢血管彩超□ 术前用药(苯巴比妥,阿托品)□ 必需时下肢静脉造影□ 准备预防性抗菌药物□ 一次性导尿包(必需时)□ 耳穴压豆主要□ 介绍病房环境及设备□ 宣传教育及心理护理□ 见告手术有关注意事项□ 履行术前医嘱护理□ 见告医院规章制度□ 心理护理工作□ 住院护理评估病情□无□有,原由:□无□有,原由:变异 1. 1.记录 2. 2.护士署名医师署名住院第 3-4 天时间(手术日)□手术□达成手术记录主要□术后病程记录诊断□上司医师查房工作□向患者及家眷交代术后注意事项□中医辨证施治长久医嘱 :□外科护理惯例□ 6 小时后普食□抬高患肢 30 度重□ 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察看患肢血运状况点□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中药治疗医□补中益气汤加减□暖肝煎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嘱□活血散瘀汤加减暂时医嘱 :□ 吸氧(酌情)□ 补液(酌情)□ 抗菌药物□ 察看生命体征、胃肠道反响及麻醉恢复主要状况护理□ 察看患肢状况工作□ 伤口溢出状况□ 心理和生活护理病情□无□有,原由:变异 1.记录 2.护士署名医师署名住院第 4-5 天(术后第 1 天)□上司医师查房□达成术后病程记录□查察患肢状况及伤□察看生命体征变化□中医辨证施治长久医嘱 :□普食□二级护理□ 中药治疗□补中益气汤加减□暖肝煎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活血散瘀汤加减□中成药暂时医嘱 :□止呕、止痛药物□依据状况决定能否补液□抗菌药物:如体温正常,伤口状况优秀,无显然红肿时能够停止抗菌药物治疗□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察看患肢状况□伤口溢出状况□心理和生活护理□无□有,原由:1.2.时间主要诊断工作重点医嘱主要护理工作病情变异记录护士署名医师署名住院第 5-6 天住院第 6-7 天住院第 8-11 天(术后第 2 天)(术后第 3-4 天)(出院日)□ 上司医师查房□ 上司医师查房□ 上司医师查房,进行伤口□ 术后病程记录□ 术后病程记录评估,决定能否能够出院□ 查察患肢状况及伤口□ 查察患肢状况及伤□ 达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 察看生命体征变化□ 察看生命体征变化出院证明等文件□ 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辨证施治□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如复查时间、出现疾病不测状况时的办理等长久医嘱:长久医嘱:暂时医嘱:□ 二级护理□二 / 三级护理□ 拆线、换药□ 一般饮食□ 依据患者状况治疗□ 出院带药□ 中药治疗暂时医嘱:□补中益气汤加减□ 视详细状况而定□暖肝煎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活血散瘀汤加减□ 中成药暂时医嘱:□ 伤口换药□ 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 指导办理出院手续□ 察看患肢状况□ 察看患肢状况□ 伤口溢出状况□ 伤口溢出状况□ 心理和生活护理□ 心理和生活护理□无□有,原由:□无□有,原由:□无□有,原由:1. 1. 1.2. 2. 2.。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2017)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xx骨折中医临床路径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xx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xx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xx以内。
(2)中期:伤后2xx~4xx。
(3)晚期:伤后4xx以上。
3. 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的患者。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14个]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14个]](https://img.taocdn.com/s3/m/74818ec6a76e58fafbb00354.png)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目录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22脑出血临床路径73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124多发性硬化临床路径185癫痫临床路径236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287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338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路径439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路径5110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临床路径5811颈动脉狭窄临床路径6612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7113视神经脊髓炎临床路径7814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临床路径8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
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
5.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纤维蛋白原水平、蛋白C、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4)头颅MRI或CT,颈动脉血管超声。
中医临床路径外科

外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临床路径 (195)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中医临床路径 (199)脱疽(糖尿病性足病-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未溃期中医临床路径 (204)蝮蛇咬伤中医临床路径 (209)臁疮(下肢溃疡)中医临床路径 (215)乳痈(急性乳腺炎)成脓期中医临床路径 (219)烧伤中医临床路径 (223)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患者。
一、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股肿(TCD 编码:BWC2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ICD-10 编码:I80.205)。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
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标准》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4周以内。
(2)慢性期:发病4周至3个月。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方案”。
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湿热下注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股肿(TCD 编码:BWC220)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ICD-10 编码:I80.205)的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急性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急性动脉栓塞、原发性盆腔肿瘤、淋巴性水肿、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疾病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的)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2017)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的患者。
(完整word版)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的患者。
伤筋病(腕管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伤筋病(腕管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2019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腕管综合征的住院患者。
一、伤筋病(腕管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伤筋病(TCD 编码:BGS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腕管综合征(ICD-10 编码:G56.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采用《中医骨伤科学》“伤筋篇”标准。
(2)西医诊断标准:采用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针刀医学》“周围神经疾病篇”。
2.证候诊断采用《神经病针灸治疗学》“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麻痹)的证候分类。
[3](1)气滞血瘀证(2)气血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伤筋病(腕管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伤筋病(腕管综合征)。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日(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伤筋病(腕管综合征)的患者。
2.病情顽固、病程1年以上、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询问有病因与否如外伤、劳损,患者是否手腕和手掌内侧疼痛、麻木。
气滞血瘀轻者患手活动或抓握较久时出现酸胀不适、休息后消失,重者麻木可放射至前臂,有夜间麻醒史;气血两虚证者是否局部皮肤发白,指甲失泽变脆,患侧早期手部桡侧三指麻木,对掌活动差,拇短展肌萎缩。
晚期大鱼际肌可有明显萎缩,拇指对掌功能受限。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须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出凝血时间、血沉;乙肝、梅毒、艾滋病抗体;心电图;胸片;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肌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腕关节CT或MRI,B超,血脂、ASO、类风湿因子、CRP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患肢血运情况
□ 一级护理
□ 二级护理
□ 中药治疗
□补中益气汤加减
□暖肝煎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活血散瘀汤加减
临时医嘱:
□吸氧(酌情)
□补液(酌情)
□抗菌药物
长期医嘱:
□普食
□二级护理
□ 中药治疗
□补中益气汤加减
□暖肝煎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活血散瘀汤加减
□ 中成药
临时医嘱:
□止呕、止痛药物
医师签名
时间
住院第3-4天
(手术日)
住院第4-5天
(术后第1天)
主要诊疗工作
□手术
□完成手术记录
□术后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
□中医辨证施治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术后病程记录
□查看患肢情况及伤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中医辨证施治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外科护理常规
□6小时后普食
□抬高患肢30度
筋瘤临床路径表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筋瘤(大隐静脉曲张)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时间: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8-11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3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诊断
□常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完成入院记录和首次病程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补液
□抗菌药物:如体温正常,伤口情况良好,无明显红肿时可以停止抗菌药物治疗
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生命体征、胃肠道反应及麻醉恢复情况
□观察患肢情况
□伤口渗出情况
□心理和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
□观察患肢情况
□伤口渗出情况
□心理和生活护理
病情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中医辨证施治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普通饮食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胸片、心电图、下肢血管彩超
□必要时下肢静脉造影
长期医嘱: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必要的会诊意见及处理
□明日准备于◎硬膜外麻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小腿曲张静脉切除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时间
住院第5-6天
(术后第2天)
住院第6-7天
(术后第3-4天)
住院第8-11天
(出院日)
主要
诊疗
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
□术后病程记录
□查看患肢情况及伤口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中医辨证施治
□上级医师查房
□术后病程记录
□查看患肢情况及伤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中医辨证施治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伤口评估,决定是否可以出院
临时医嘱:
□拆线、换药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
□观察患肢情况
□伤口渗出情况
□心理和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
□观察患肢情况
□伤口渗出情况
□心理和生活护理
□指导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中医辨证施治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术前准备及评估
□完成术前小结、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
□根据体检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讨论制订手术方案
□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签署手术同意书、自费用品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文件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等文件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如复查时间、出现疾病意外情况时的处理等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二级护理
□普通饮食
□ 中药治疗
□补中益气汤加减
□暖肝煎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活血散瘀汤加减
□ 中成药
临时医嘱:
□伤口换药
长期医嘱:
□二/三级护理
□根据患者情况治疗
临时医嘱:
□视具体情况而定
□术前禁饮食
□备皮
□术前用药(苯巴比妥,阿托品)
□准备预防性抗菌药物
□一次性导尿包(必要时)
□耳穴压豆
主要护理工作
□介绍病房环境及设施
□告知手术相关注意事项
□告知医院规章制度
□入院护理评估
□宣传教育及心理护理
□执行术前医嘱
□心理护理
病情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