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合集下载

雾化吸入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雾化吸入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雾化吸入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护士必知,雾化吸入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雾化吸入,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常见治疗方法之一,对其治疗中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也是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一、过敏反应(一)临床表现1、呼吸道症状患者出现喘息,或原有喘息症状加重。

2、全身症状过敏性红斑,可伴有寒战,较少出现过敏性休克。

(二)预防措施行雾化吸入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雾化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三)处理措施1、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立即终止雾化吸入。

2、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3、密切观察生命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有休克积极抗休克治疗。

二、感染(一)临床表现1、肺部感染不同程度高热、肺部啰音、肺部X线片见炎症改变、痰细菌培养阳性等。

2、口腔感染多为真菌感染,舌头或口腔内壁可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患者自觉疼痛,拒绝进食。

(二)预防措施1、雾化治疗结束后,清洗雾化罐、口含觜及通道,再用500PPM的含氧消毒液侵泡消毒,再洗净、晾干备用。

2、使用一次性口含嘴;氧气雾化治疗时,雾化器专人专用,用后清洗。

(三)处理措施1、肺部感染者可以用抗菌药物治疗。

2、口腔真菌感染需要注意口腔卫生,进行局部治疗:如用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等。

三、呼吸困难(一)临床表现1、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2、口唇及颜面发绀。

3、患者呈痛苦面容,烦躁、大汗等。

(二)预防措施1、选择合适的雾化器,指导患者向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

2、雾化过程中持续吸氧。

3、控制雾化吸入的时间,及时清理痰液,以免阻塞呼吸道。

(三)处理措施1、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坐卧位,以利呼吸,暂停雾化吸入。

2、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必要时负压吸痰。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四、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一)临床表现1、患者诉胸闷、气短。

雾化吸入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雾化吸入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护士必知,雾化吸入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雾化吸入,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常见治疗方法之一,对其治疗中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也是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一、过敏反应(一)临床表现1、呼吸道症状患者出现喘息,或原有喘息症状加重。

2、全身症状过敏性红斑,可伴有寒战,较少出现过敏性休克。

(二)预防措施行雾化吸入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雾化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三)处理措施1、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立即终止雾化吸入。

2、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3、密切观察生命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有休克积极抗休克治疗。

二、感染(一)临床表现1、肺部感染不同程度高热、肺部啰音、肺部X线片见炎症改变、痰细菌培养阳性等。

2、口腔感染多为真菌感染,舌头或口腔内壁可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患者自觉疼痛,拒绝进食。

(二)预防措施1、雾化治疗结束后,清洗雾化罐、口含觜及通道,再用500PPM的含氧消毒液侵泡消毒,再洗净、晾干备用。

2、使用一次性口含嘴;氧气雾化治疗时,雾化器专人专用,用后清洗。

(三)处理措施1、肺部感染者可以用抗菌药物治疗。

2、口腔真菌感染需要注意口腔卫生,进行局部治疗:如用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等。

三、呼吸困难(一)临床表现1、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2、口唇及颜面发绀。

3、患者呈痛苦面容,烦躁、大汗等。

(二)预防措施1、选择合适的雾化器,指导患者向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

2、雾化过程中持续吸氧。

3、控制雾化吸入的时间,及时清理痰液,以免阻塞呼吸道。

(三)处理措施1、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坐卧位,以利呼吸,暂停雾化吸入。

2、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必要时负压吸痰。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四、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一)临床表现1、患者诉胸闷、气短。

2、呼吸浅快、皮肤黏膜发绀、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3、血气分析示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高。

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一)感染预防:1、每次雾化治疗结束后,对雾化器主机要擦拭消毒,对雾化罐、螺纹管及口含嘴要浸泡消毒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晾干备用。

2、雾化面罩或口含嘴专人专用。

3、雾化治疗期间指导病人注意口腔卫生,协助病人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4、如果吸入液中含有糖皮质激素,则需要用碳酸氢钠漱口水进行漱口,以抑制真菌生长。

同时注意提高病人自身免疫力。

5、肺部感染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处理:1、口腔真菌感染者加强口腔护理和局部治疗,选择抑制真菌生长的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患处涂抗真菌类药物如 2.5%制霉菌素甘油,每日3-4次。

(二)气道堵塞预防:1、认真仔细评估病人,对痰液多且黏稠的病人要尽量先将痰液咳出或吸出后再行吸入治疗。

2、雾化吸入过程中,鼓励痰液黏稠病人有效咳嗽,配合叩击胸背部,及时排出湿化的痰液。

必要时吸痰,以免阻塞呼吸道。

处理:1、雾化吸入中有痰液堵塞支气管应立即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支气管痉挛预防:1、雾化前告知病人雾化时可能有轻微憋闷感以及呼吸配合方法,教会病人正确使用雾化器,掌握好吸入方法,均匀而有效的进行吸入治疗。

2、雾化前评估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

3、首次雾化时,老年体弱病人先用较小剂量,待其适应后再逐级增加致所需雾量大小。

哮喘的病人,湿化雾量不宜过大,雾化时间不宜过长,以5min 为宜。

4、雾化前机器预热3min,避免低温气体刺激气道。

处理:1、一旦在吸入过程中出现胸闷、咳嗽加重,憋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就应暂停吸入。

2、发生哮喘者予以半坐卧位并吸氧。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缺氧严重不能缓解者可行气管插管等。

(四)急性肺水肿预防:1、避免长时间、大流量雾化吸入。

处理:1、一旦发生急性肺水肿,立即停止雾化吸入。

给予高流量吸氧,采用50%乙醇为湿化液,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等药物。

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

(五)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预防:1、尽可能用以氧气为气源的氧气雾化吸入,避免吸入气体中氧含量降低。

雾化吸入七大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方法!

雾化吸入七大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方法!

雾化吸进七大并收症,及防止处理要领!之阳早格格创做一、过敏反应(一)临床表示1、呼吸讲症状患者出现喘息,或者本有喘息症状加沉.2、齐身症状过敏性黑斑,可陪随热战,较少出现过敏性戚克.(两)防止步伐止雾化吸进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雾化历程中注意瞅察患者反应.(三)处理步伐1、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坐时末止雾化吸进.2、修坐静脉通讲,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天塞米紧等.3、稀切瞅察死命死命体征及病情变更,如有戚克主动抗戚克治疗.两、熏染(一)临床表示1、肺部熏染分歧程度下热、肺部啰音、肺部X线片睹炎症改变、痰细菌培植阳性等.2、心腔熏染多为实菌熏染,舌头或者心腔内壁可出现黄色或者红色乌面,患者自愿痛痛,中断进食.(两)防止步伐1、雾化治疗中断后,荡涤雾化罐、心含觜及通讲,再用500PPM的含氧消毒液侵泡消毒,再洗洁、晾搞备用.2、使用一次性心含嘴;氧气雾化治疗时,雾化器博人博用,用后荡涤.(三)处理步伐1、肺部熏染者不妨用抗菌药物治疗.2、心腔实菌熏染需要注意心腔卫死,举止局部治疗:如用2%-4%碳酸氢钠溶液漱心等.三、呼吸艰易(一)临床表示1、胸闷、呼吸艰易、没有克没有及仄卧.2、心唇及颜里收绀.3、患者呈痛苦里容,急躁、大汗等.(两)防止步伐1、采用符合的雾化器,指挥患者背患者采用符合的体位.2、雾化历程中持绝吸氧.3、统造雾化吸进的时间,即时浑理痰液,免得阻塞呼吸讲.(三)处理步伐1、一朝出现呼吸艰易,协帮患者与半坐卧位或者坐卧位,以利呼吸,久停雾化吸进.2、拍背、饱励患者咳嗽排痰,脆持呼吸讲通畅.3、需要时背压吸痰.4、稀切瞅察病情变更.四、缺氧及两氧化碳潴留(一)临床表示1、患者诉胸闷、气短.2、呼吸浅快、皮肤黏膜收绀、心率加快、血压降下.3、血气分解示氧分压落矮、两氧化碳分压下.(两)防止步伐1、雾化吸进治疗前对于患者病情举止评估.2、氧气雾化吸进时适合加温,防止果吸进矮气体引起呼吸讲痉挛.3、雾化的共时赋予吸氧.4、婴幼女雾化时雾量宜小,约成人的1/3~1/2,且以里罩吸进为好.(三)处理步伐1、出现缺氧及两氧化碳潴留时,应坐时停止雾化吸进,加大氧流量,嘱患者深呼吸.2、稀切瞅察患者病情变更,主动对于症处理.五、呼吸骤停(一)临床表示突然出现呼吸艰易、皮肤及黏膜收绀,宽沉者可致呼吸、心搏骤停.(两)防止步伐1、使用抗菌药物或者死物剂量雾化吸进前应仔细询问患者过敏史,雾化吸进历程中要周到瞅察、防止果过敏引起收气管痉挛.2、尾次雾化或者年老体强者先用阻挡,待符合后再渐渐减少雾量.3、超声雾化前将呆板预热3分钟,氧气雾化吸进时可正在雾化器中用热毛巾包裹,防止矮温气体刺激气讲.(三)处理步伐出现呼吸久停应坐时即给予呼吸气囊加压给氧,心搏骤停者止心肺复苏;六、呃顺(一)临床表示呃顺是一侧或者单侧膈肌的阵收性痉挛,陪随吸气期声门突然关关,收出短促的特天声音.(两)防止步伐雾化吸进时雾量可适合调小.(三)处理步伐1、与患者接道与治疗无关且引起情绪激动的话题,分别患者注意力,末止呃顺.2、赶快饮热火或者刺激吐部,设法停止呃顺.3、经上述处理无效,不妨使用氯丙嗪或者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等药物治疗.七、哮喘收火战加沉(一)临床表示雾化吸进历程中或者雾化吸进停止后段时间内,患者出现喘息或者喘息加沉,心唇、颜里收绀,听诊单肺有哮鸣音.(两)防止步伐1、哮喘持绝状态的患者止雾化吸进时雾量没有宜过大、时间没有宜过少.2、雾化时雾化液适合加温.(三)处理步伐1、爆收哮喘坐时停止雾化吸进,与半坐卧位,予氧气吸进.2、脆持呼吸讲通畅,即时浑理气讲分泌物.3、稀切瞅察病情变更及使用排除收气管痉挛药物.4、经上述处理病情没有克没有及慢解、缺氧宽沉者,应给予气管插管、辅帮通气.。

雾化吸入并发症及防范措施

雾化吸入并发症及防范措施

雾化吸入并发症及防范措施一、痰液阻塞发生原因:雾化祛痰药物使用时可降低气道分泌物的黏稠度、引起分泌物量增加。

由于黏稠的分泌物具有吸水性,长期积聚支气管内的黏稠分泌物因雾化后吸水膨胀,可能使原有部分堵塞的气道完全堵塞。

预防及处理:1. 保持痰液引流通畅,雾化吸入前应注意引导患者通过正确咳痰方式将其排出。

如果患者不能恰当排痰,应做体位引流或通过吸痰方式将分泌物排出,以避免分泌物潴留阻塞气道。

2. 由于镇咳药对咳嗽反射的抑制作用可能会导致支气管分泌物的积聚,因此雾化祛痰药物与中枢类镇咳药不建议合用。

二、支气管痉挛发生原因:对于气道高反应性病人,当雾化产生的气溶胶温度过低、浓度过高、单位时间释雾量过大时,有可能诱发患者出现支气管痉挛。

某些物质尤其具有刺激性,如乙酰半胱氨酸、高张盐水和抗微生物药物,可诱发病人的阵发性咳嗽,严重者甚至发生晕厥。

预防及处理:对有肺部基础疾病或存在气道高反应的患者,应谨慎实施雾化治疗,在雾化过程应密切观察并做好支气管痉挛的处理准备。

为预防发生,可预先或同时吸入快速起效的β2-受体激动剂。

三、感染发生原因:雾化吸入装置使用后,面罩或咬嘴内壁可附着细菌。

如果没有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或消毒方法不当,可发生气溶胶系统的细菌污染。

年老体弱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减退,较长时间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可诱发口腔的真菌感染。

预防及处理:1. 为避免交叉感染,可选择一次性使用管路、面罩或口含器,如需重复使用,应做到专人专用。

2. 每次使用后对储药池、管路、面罩彻底清洗及消毒,晾干后封闭存放,避免雾化吸入装置成为新的感染源。

四、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原因:雾化吸入药物治疗一般安全性良好,常见问题为吸入引起的咳嗽和轻度鼻咽、胃肠道刺激,通常可以耐受。

预防及处理:1. 由于吸气过深易导致咳嗽,建议告知患者吸入期间正常呼吸,不需要过度深吸气。

2. 吸入药物对鼻咽和胃肠道的刺激性,可能导致口腔炎、恶心、呕吐情况出现,一旦出现可采用间歇雾化或停止雾化治疗。

氧气吸入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氧气吸入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氧气吸入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氧气吸入和雾化吸入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呼吸系统疾病带来的症状。

然而,这些操作也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

为了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1.氧气吸入(1)氧中毒:长时间高浓度吸入氧气会引发中毒症状,如头痛、呕吐等。

避免高浓度吸氧,使用适当的流量和浓度以维持患者的氧饱和度。

(2)烧伤:氧气本身具有促进燃烧的作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火灾。

必须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氧气管道的安全,并避免在附近吸烟或使用明火。

(3)干燥:长时间吸入氧气会使呼吸道黏膜过度干燥,引起鼻腔、喉咙的痒、痛等不适感。

为缓解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加湿器、润滑剂等辅助方法。

2.雾化吸入(1)感染:雾化吸入装置容易滋生细菌,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

预防感染的关键是定期清洗和消毒雾化器及其相关设备,使用无菌药物。

(2)喉痉挛:一些患者对药物雾化吸入过敏,容易引发呼吸道痉挛,导致呼吸困难。

如果出现痉挛症状,应迅速停止使用雾化器,并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如给予镇静剂或支气管舒张剂。

(3)咳嗽:雾化吸入时,呼吸道可能会受到刺激,引起咳嗽。

注意调整雾化剂的浓度和流速,减少咳嗽的发生。

处理常见并发症的方法:(1)中毒处理:如果出现氧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等,应立即停止高浓度氧气吸入,并将氧浓度降低至合理水平。

同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必要时给予适当治疗,如镇静剂或抗恶心药物。

(2)烧伤处理:如果发生火灾,要立即切断氧气供应,并迅速采取灭火措施,如用灭火器灭火或用湿布覆盖火源。

同时,及时将烧伤区域冷却,并立即送医治疗。

(3)干燥处理:对于干燥引起的不适感,可以使用加湿器给氧气增加湿度,同时使用润滑剂涂抹鼻腔和喉咙,缓解不适感。

(4)感染处理:如果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等,应及时就医并进行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同时,对雾化吸入设备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5)痉挛处理:如果患者出现呼吸道痉挛症状,应停止雾化吸入,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雾化吸入法操作中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方法

雾化吸入法操作中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方法

雾化吸入法操作中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方法引言雾化吸入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用于给药给患者。

然而,在进行雾化吸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的方法。

并发症预防方法以下是预防雾化吸入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的方法:1.感染预防:在操作雾化吸入前,务必洗净双手,并穿戴干净的手套。

确保雾化器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1.感染预防:在操作雾化吸入前,务必洗净双手,并穿戴干净的手套。

确保雾化器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1.感染预防:在操作雾化吸入前,务必洗净双手,并穿戴干净的手套。

确保雾化器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药物过敏预防:在使用新药物进行雾化吸入之前,应先进行过敏测试,以确定药物是否会引发过敏反应。

对于已知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引发过敏的药物。

2.药物过敏预防:在使用新药物进行雾化吸入之前,应先进行过敏测试,以确定药物是否会引发过敏反应。

对于已知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引发过敏的药物。

2.药物过敏预防:在使用新药物进行雾化吸入之前,应先进行过敏测试,以确定药物是否会引发过敏反应。

对于已知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引发过敏的药物。

3.正确定位雾化器:在使用雾化器之前,请确保雾化器的顺利连接,以避免药物外洩或流失。

3.正确定位雾化器:在使用雾化器之前,请确保雾化器的顺利连接,以避免药物外洩或流失。

3.正确定位雾化器:在使用雾化器之前,请确保雾化器的顺利连接,以避免药物外洩或流失。

4.合理选择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病情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剂量。

避免给药过量或过少,以免引发其他并发症。

4.合理选择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病情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剂量。

避免给药过量或过少,以免引发其他并发症。

4.合理选择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病情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剂量。

避免给药过量或过少,以免引发其他并发症。

并发症处理方法下列是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处理方法:1.呼吸道刺激物引起的咳嗽或气喘:在发生咳嗽或气喘时,可以通过减慢雾化吸入速度或调整吸入设备,以减轻不适感。

氧气吸入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氧气吸入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无效吸氧1.原因(1)氧流量未达病情要求。

(2)供氧装置连接不紧密,有漏气;吸氧管道脱落、扭曲、堵塞。

(3)呼吸道不通畅,如气道内分泌物过多,未及时吸出,从而使氧气不能进入呼吸道。

2.临床表现病人缺氧症状无好转,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

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等较前无改善甚至恶化。

3.预防和处理(1)认真检查供氧装置及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有无漏气。

(2)吸氧前检查吸氧导管的通畅情况。

妥善固定吸氧管道,避免脱落、移位、扭曲折叠。

吸氧过程中经常检查吸氧导管有无堵塞,尤其是鼻导管吸氧者,因为鼻导管易被分泌物堵塞。

(3)仔细评估病人情况,调节相应的氧流量以保证吸氧效果。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5)在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

(6)一旦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氧中毒氧为生命活动所必需,但0.5个大气压以上的氧对任何细胞都有毒性作用,可引起氧中毒。

1.原因临床上在氧疗中发生氧中毒较少见,一般认为在安全的“压力”时程阈限内是不会发生的,但在疲劳、健康水平下降、精神紧张等情况下的病人可能易于发生。

吸氧持续时间超过24 h,氧浓度高于60%,如此长时间、高浓度给氧,肺泡气和动脉氧分压(PaO2)升高,使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氧分压差升高,氧弥散加速,组织细胞获氧过多,产生的过氧化氢、过氧化物基、羟基和单一态激发氧,可导致细胞酶失活和核酸损害,从而使细胞死亡,引起氧中毒。

2.临床表现氧中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气的氧分压及吸入时间,有肺型和脑型2种氧中毒。

(1)肺型氧中毒:发生于吸人1个大气压左右的氧8h后,病人出现胸骨后锐痛、烧灼感、咳嗽,继而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烦躁不安,3d后可有肺不张,晚期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及多脏器功能受损,以致死亡。

(2)脑型氧中毒:吸入2〜3个大气压以上的氧,可在短时间内引起脑型氧中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雾化吸入常见并发症的
预防和处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护士必知,雾化吸入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雾化吸入,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常见治疗方法之一,对其治疗中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也是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一、过敏反应
(一)临床表现
1、呼吸道症状患者出现喘息,或原有喘息症状加重。

2、全身症状过敏性红斑,可伴有寒战,较少出现过敏性休克。

(二)预防措施
行雾化吸入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雾化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三)处理措施
1、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立即终止雾化吸入。

2、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3、密切观察生命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有休克积极抗休克治疗。

二、感染
(一)临床表现
1、肺部感染不同程度高热、肺部啰音、肺部X线片见炎症改变、痰细菌培养阳性等。

2、口腔感染多为真菌感染,舌头或口腔内壁可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患者自觉疼痛,拒绝进食。

(二)预防措施
1、雾化治疗结束后,清洗雾化罐、口含觜及通道,再用500PPM的含氧消毒液侵泡消毒,再洗净、晾干备用。

2、使用一次性口含嘴;氧气雾化治疗时,雾化器专人专用,用后清洗。

(三)处理措施
1、肺部感染者可以用抗菌药物治疗。

2、口腔真菌感染需要注意口腔卫生,进行局部治疗:如用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等。

三、呼吸困难
(一)临床表现
1、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2、口唇及颜面发绀。

3、患者呈痛苦面容,烦躁、大汗等。

(二)预防措施
1、选择合适的雾化器,指导患者向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

2、雾化过程中持续吸氧。

3、控制雾化吸入的时间,及时清理痰液,以免阻塞呼吸道。

(三)处理措施
1、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坐卧位,以利呼吸,暂停雾化吸入。

2、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必要时负压吸痰。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四、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一)临床表现
1、患者诉胸闷、气短。

2、呼吸浅快、皮肤黏膜发绀、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3、血气分析示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高。

(二)预防措施
1、雾化吸入治疗前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2、氧气雾化吸入时适当加温,避免因吸入低气体引起呼吸道痉挛。

3、雾化的同时给予吸氧。

4、婴幼儿雾化时雾量宜小,约成人的1/3~1/2,且以面罩吸入为佳。

(三)处理措施
1、出现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时,应立即停止雾化吸入,加大氧流量,嘱患者深呼吸。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积极对症处理。

五、呼吸骤停
(一)临床表现
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皮肤及黏膜发绀,严重者可致呼吸、心搏骤停。

(二)预防措施
1、使用抗菌药物或生物剂量雾化吸入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雾化吸入过程中要严密观察、防止因过敏引起支气管痉挛。

2、首次雾化或年老体弱者先用抵挡,待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雾量。

3、超声雾化前将机器预热3分钟,氧气雾化吸入时可在雾化器外用热毛巾包裹,避免低温气体刺激气道。

(三)处理措施
出现呼吸暂停应立即即予以呼吸气囊加压给氧,心搏骤停者行心肺复苏。

六、呃逆
(一)临床表现?
呃逆是一侧或双侧膈肌的阵发性痉挛,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发出短促的特别声音。

(二)预防措施
雾化吸入时雾量可适当调小。

(三)处理措施
1、与患者交谈与治疗无关且引起情绪激动的话题,分散患者注意力,终止呃逆。

2、快速饮冷水或刺激咽部,设法停止呃逆。

3、经上述处理无效,可以使用氯丙嗪或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等药物治疗。

七、哮喘发作和加重
(一)临床表现?
雾化吸入过程中或雾化吸入停止后段时间内,患者出现喘息或喘息加重,口唇、颜面发绀,听诊双肺有哮鸣音。

(二)预防措施
1、哮喘持续状态的患者行雾化吸入时雾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

2、雾化时雾化液适当加温。

(三)处理措施
1、发生哮喘立即停止雾化吸入,取半坐卧位,予氧气吸入。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使用解除支气管痉挛药物。

4、经上述处理病情不能缓解、缺氧严重者,应予以气管插管、辅助通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