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宁波的食物》7篇含反思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好吃的食物》主题活动反思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好吃的食物》主题活动反思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好吃的食物》主题活动反思活动背景本次活动面向幼儿园中班儿童,主题为《好吃的食物》,旨在引导儿童正确认识健康饮食,了解不同种类的食物对身体的作用,提高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以此培养儿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在晨间会上,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五颜六色的水果沙拉,让孩子们了解水果的种类、颜色和口感特点,并口头介绍不同水果的营养价值。

第二课时在课堂上,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主食类食物的种类及其营养价值,并与孩子们一起用插画的形式合作制作彩色营养大餐,引导孩子们学习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在下午兴趣爱好活动时间,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厨艺教学实践活动,让孩子自由组合食材,制作出不同的美食,并进行口味比较,让孩子们了解不同颜色和形状的食物所具备的营养成分,以及不同口味的搭配。

活动效果1.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更加了解不同种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不同口味的搭配,形成了健康的饮食习惯。

2.孩子们体验到了自己动手制作食物的乐趣,并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厨艺技能,同时也养成了自我保健的意识。

活动反思1.活动内容应更加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引导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饮食知识。

2.菜品的口味会根据孩子们的喜好有所不同,这里需要老师掌握好分寸,引导孩子们保持适量。

3.接下来的活动计划可以推出“蔬菜日”、“水果日”、“全谷物日”等系列节目,扩大孩子们的营养知识面。

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健康饮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了解了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口感特点。

这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自我保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不断改进活动计划和完善教学方法,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教育价值。

中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吃的食物

中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吃的食物

开展家庭作业
让学生在家中与家长一起 制作食物,培养孩子的动 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05
总结
主题意义
培养孩子对食物的认知和兴趣,了解食物 的来源和营养价值。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不挑食、不 偏食、少吃零食等。
通过食物的多样性,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和创造力。
教学收获
通过主题活动,孩子们对 食物的认知更加丰富,能 够说出许多不同种类的食 物名称和特点。
•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积极回答问题,参与度高 。
学生参与情况二:动手操作
• 在制作水果沙拉和蔬菜拼盘的环节中,学生们能够 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己动手完成,体验到了制作的 乐趣。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教学方法一:实物展示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 实物展示的教学方法效果显著,学生对食物的认识更 加直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 分享和合作,增强了社交 能力。
通过动手制作食物,孩子 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 到了锻炼。
未来展望
在未来的主题活动中,可以继 续拓展食物相关的知识,如食 物的生长过程、烹饪方法等。
可以组织孩子们参观农场或食 品加工厂,了解食物的生产过 程和制作工艺。
在活动中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 环节,如食物品尝、制作比赛 等,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度和兴 趣。
04
改进建议
教学内容调整
调整食物种类
考虑增加一些更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食 物,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增加营养知识
在介绍食物的同时,可以简单介绍一些营 养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食物的益处。
强化实践环节
可以设计一些动手制作食物的活动,让学 生亲自动手体验,增强记忆。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反思《好吃的食物》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反思《好吃的食物》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详案反思《好吃的食物》教学背景本主题教学的班级为幼儿园中班,教学地点为幼儿园活动室。

教学任务是通过主题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各种食物的味道、成分、产地和食用方法,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不同的食物类别和特点,包括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等。

2.让孩子们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食物的味道和外观特征。

3.培养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和想象力,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让孩子们感知不同食物的味道和质感。

4.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分享和合作。

教学内容第一课:探索不同食物的味道和外观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不同食物的味道和外观。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他们通过感官刺激体验不同食物的味道和质感。

3.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简单地描述食物的味道和外观。

教学步骤1.老师让孩子们看一些不同的食物图片,并简单介绍食物的种类和特点。

2.老师准备各种食物样品,包括甜、咸、苦、辣、酸等味道的食物,并配备盲目尝试用的眼罩。

3.老师戴上眼罩,将食物样品分发给孩子们让他们品尝并猜测出食物的种类和味道。

4.老师引导孩子们描述食物的味道和外观,帮助他们表达用简单的语言。

5.如过孩子们不知道某个食物的味道或者特点,可以通过观察、嗅闻、咀嚼等方式来感知。

教学反思这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他们非常喜欢尝试新的食物,并且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但是,可能因为天气较冷,有些孩子们不太适应盲目尝试食物,有点怕尝试新东西。

因此,我们需要在日常训练中多让孩子们体验一些新鲜的事物,从小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第二课:了解一些流行的食物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一些流行的食物,例如汉堡、披萨、中式炒饭等。

2.培养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描述这些食物的外观和制作方式。

3.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宁波的食物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宁波的食物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宁波的食物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宁波的食物一、活动目标:1. 了解宁波特色的美食文化,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制作、品尝宁波特色美食,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场地准备:活动室内布置成“宁波美食一条街”,包括各种宁波特色美食的展示和制作区域。

2. 材料准备:各种宁波特色食材、烹饪工具、制作材料等。

3. 人员准备:教师、幼儿、家长志愿者等。

三、活动过程:1. 开场(5分钟)教师介绍活动主题和目标,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2. 美食展示(1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参观“宁波美食一条街”,介绍各种宁波特色美食,包括烤麸、油焖虾、糖醋排骨等。

同时,邀请家长志愿者讲解食材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3. 美食制作(30分钟)教师分组引导幼儿和家长志愿者一起制作宁波特色美食,包括烤麸、油焖虾等。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志愿者指导幼儿动手操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意。

4. 美食品尝(10分钟)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美食,同时邀请家长志愿者一起分享和品尝。

在品尝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美食的口感和特点,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 活动总结和反思(10分钟)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幼儿的表现和努力,同时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家长志愿者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尝试和学习。

四、活动总结:本次活动通过了解宁波特色的美食文化、动手制作和品尝宁波特色美食,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活动也增强了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促进了家园合作和互动。

在活动中,教师和家长志愿者的引导和指导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他们的引导,幼儿能够更好地了解宁波特色美食的制作过程和口感特点,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宁波的食物》7篇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宁波的食物》7篇含反思

小朋友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宁波的食物》7篇含反思【--中班主题教案】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宁波的食物》7篇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小朋友能够明白宁波闻名小吃的由来,培育小朋友对宁波小吃文化的深厚爱好,知道故事的名称,理解故事的内容。

能简洁叙述故事的内容,养成仔细倾听故事的习惯,快来看看小朋友园中班主题活动《宁波的食物》7篇含反思教案吧。

小朋友园中班主题教案:宁波的食物一、主题的产生:在之前我们曾经做过阿拉宁波的主题,让孩子了解到宁波的历史和各个领域的特色,孩子们爱好很高,虽然对宁波的海鲜有肯定的了解,可是对宁波这个有着深厚的饮食文化城市来说,只谈海鲜好像并不能全面的代表宁波独特的饮食文化,况且从一个地方的特色饮食入手,可以使他们对宁波的特色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而且食物是他们每天都要接触的,所以我打算以此开展主题活动。

主题网络图:三、教育目标:四、实践活动:语言:《缸、鸭、狗的故事》活动四:社会:《包汤圆》音乐:《大家吃的喜洋洋》五、环境布置:在班级墙面上开拓一个小班块我是小小美食家,可以是小朋友吃小吃时的图片,也可是是小朋友带来的宁波名菜的菜谱或图片,也可以是小朋友自己的文字,来介绍自己最喜爱吃的一道宁波菜。

在区域角办美食一条街、美食大排挡等,请小朋友自己动手,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宁波的特色小吃。

六、家长工作:请家长帮忙替孩子查找有关宁波饮食文化的书籍、图片、网站、资料等,并且在利用节假日带小朋友去品尝宁波的小吃,有条件的可以带孩子去酒店参观厨房运作流程。

八、活动内容详案:活动一:语言:《缸、鸭、狗的故事》设计思路:要了解宁波的独特的饮食文化,或许从宁波的小吃开头是最合适的。

要吃小吃,就肯定要去城隍庙步行街上的缸、鸭、狗,对于这个老字号小吃名字还有一个特别好玩的故事,这对小朋友开头了解宁波饮食文化是一个很好玩的开头。

活动目标:1、知道故事的名称,理解故事的内容。

能简洁叙述故事的内容。

2、能够明白宁波闻名小吃的由来,培育小朋友对宁波小吃文化的深厚爱好。

校本教案中班主题活动——宁波的食物

校本教案中班主题活动——宁波的食物

校本教案中班主题活动——宁波的食物一、活动目标1.了解宁波地区的传统饮食文化,了解宁波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渊源;2.获得感官体验,通过品尝宁波特色小吃和菜肴,来了解宁波的食物特色;3.培养学生的文化品味和食品安全意识,引导学生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4.开展社团活动,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活动流程1. 活动准备为了保证活动的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联系当地的小吃店和餐厅,购买食材和必要的器具;•向家长和学生发送征集贵州食物的通知,并征集5-6名愿意参加活动的学生;•为参加活动的学生和家长提供必要的安全提示,例如:不要在食品摊点乱跑,避免交叉污染,注意食品卫生等等;•安排场地和时间,预估活动所需的时间,确保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2. 活动过程活动分两个环节:宁波小吃探究与中国茶文化体验。

(1)宁波小吃探究1.文化课讲解在探究宁波小吃之前,首先需要介绍宁波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以此为背景来介绍宁波小吃的历史和文化。

2.小组讨论参与活动的学生将被分成2-3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调查和介绍一种宁波小吃。

小组成员可以通过搜索网络、查阅书籍、访问当地小吃店等多种途径进行调查。

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份小吃介绍的PPT,并在活动当天进行口头介绍以及现场展示。

3.现场品尝活动现场将准备热乎乎的宁波小吃,包括灌汤包、生煎、蚂蚁上树、沙琪玛等。

每个小组成员将品尝所有的小吃并做出评价,评价因素包括口感、味道、外观、卫生等。

(2)中国茶文化体验1.文化课讲解介绍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发展、分类和讲究,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历史渊源和博大精深。

2.美食家分享邀请一名宁波当地的美食家,分享茶与小吃搭配的心得和经验。

美食家将介绍孜孜不倦的茶道艺术与茶文化,以及宁波传统小吃与茶饮的搭配方式。

3.现场品尝活动现场将准备当地名茶20-30种,如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等。

参与活动的学生将品尝各种茶品,并品尝茶与小吃的搭配。

中班主题活动:宁波的食物

中班主题活动:宁波的食物

中班主题活动:宁波的食物活动背景宁波是中国著名的港口城市,位于中国东海沿岸,地处浙江省中部。

宁波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商贸繁荣之地,因为地处海洋之滨,所以宁波的食物也非常出名。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宁波的美食文化,体验宁波特色美食的制作和品尝。

活动过程1.介绍宁波的美食在活动开始前,教师会对学生进行一些宁波美食的介绍,如:臭豆腐、冰糖葫芦、鱼丸、宁波汤团等。

在介绍时,老师可以使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这些美食。

2.制作美食在介绍完宁波美食后,教师会组织孩子们进行美食制作。

在这里,我们选择了宁波汤团作为主题活动的食材。

汤团是宁波比较有名的小吃之一,它是一种外表光泽,皮薄馅大、鲜美细嫩的汤圆。

在汤团的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将会了解一些简单的制作方法,并且感受到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

在制作完成后,孩子们将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并且了解汤团的历史和起源。

3.文化体验在品尝汤团的同时,教师会向孩子们介绍一些有关宁波的历史和文化,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

比如,宁波和上海一起被誉为“江南双钩”,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让孩子们在品尝汤团的同时也感受到这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活动目标•引导孩子们了解宁波的美食文化•练习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让孩子们了解汤团的历史和起源•让孩子们感受宁波深厚的文化底蕴活动总结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品尝到了宁波的美食,还学习到了一些制作和文化方面的知识。

本次活动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宁波这座城市,并加深对这个城市的认识。

同时,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多地了解和尝试不同地方的美食和文化,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2024年中班主题活动宁波的食物的教案设计

2024年中班主题活动宁波的食物的教案设计

2024年中班主题活动宁波的食物的教案设计教案2024年中班主题活动“宁波的食物”的教案设计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本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宁波的地方特色食物,增强幼儿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1.1.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1.1.3 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宁波特色食物2.1.1 介绍宁波的特色食物,如宁波汤圆、慈城年糕、象山海鲜等。

2.1.2 讲解食物的制作过程和食材的选择,让幼儿了解食物的制作原理和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1.3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各种食物的外观和特点。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活动内容3.1.1 主题活动:宁波的食物3.1.2 子活动一:宁波汤圆的制作3.1.3 子活动二:慈城年糕的品尝与制作3.1.4 子活动三:象山海鲜的认知与绘画四、教学目标4.1 认知目标4.1.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宁波的特色食物。

4.1.2 培养幼儿对食物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1.3 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4.2 技能目标4.2.1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手工制作技巧。

4.2.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

4.3 情感目标4.3.1 培养幼儿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4.3.2 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宁波特色食物的制作过程和食材的选择。

5.1.2 宁波汤圆的搓制技巧和慈城年糕的蒸煮方法。

5.1.3 象山海鲜的认知和绘画技巧。

5.2 教学重点5.2.1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宁波特色食物的外观和特点。

5.2.2 培养幼儿动手制作宁波特色食物的能力。

5.2.3 激发幼儿对宁波特色食物的情感和兴趣。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宁波特色食物图片、实物、视频资料6.1.2 制作宁波汤圆和慈城年糕的材料和工具6.1.3 象山海鲜的图片和绘画材料6.2.1 幼儿手工制作材料:彩泥、纸张、画笔等6.2.2 幼儿观察和描述食物的工具:放大镜、记录本等6.2.3 幼儿品尝食物的工具:小盘子、小勺子等七、教学过程7.1 教学步骤7.1.1 展示宁波特色食物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食物的外观和特点7.1.2 讲解宁波特色食物的制作过程和食材选择,演示制作方法7.1.3 组织幼儿动手制作宁波特色食物,指导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7.1.4 展示幼儿制作的食物作品,引导幼儿进行评价和交流7.1.5 品尝幼儿制作的食物,感受宁波特色食物的口感和味道7.2 教学方法7.2.1 观察法:通过观察食物图片和实物,让幼儿描述食物的外观和特点7.2.2 演示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了解食物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方法7.2.3 实践法:组织幼儿动手制作食物,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八、板书设计8.1 板书内容8.1.1 宁波特色食物名称8.1.2 食物制作过程和食材选择8.1.3 食物的特点和口感8.2 板书设计要求8.2.1 简洁明了,突出重点8.2.2 图文并茂,生动有趣8.2.3 易于幼儿理解和记忆九、作业设计9.1 作业内容9.1.1 绘画: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宁波特色食物进行绘画9.1.2 制作:让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制作一种宁波特色食物9.1.3 观察: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家庭成员喜欢的食物,了解他们的口味和喜好9.2 作业要求9.2.1 作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难度适中9.2.2 作业要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9.2.3 作业要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 课后反思10.1.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否符合预期效果10.1.2 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10.1.3 反思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是否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10.2 拓展延伸10.2.1 组织幼儿进行食物品尝会,让他们分享自己喜欢的食物和制作经验10.2.2 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制作和品尝宁波特色食物10.2.3 开展食物主题的绘画比赛,让幼儿发挥创意,展示自己的绘画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难点:宁波特色食物的制作过程和食材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宁波的食物》7篇含反思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宁波的食物》7篇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够明白宁波著名小吃的由来,培养幼儿对宁波小吃文化的浓厚兴趣,知道故事的名称,理解故事的内容。

能简单讲述故事的内容,养成认真倾听故事的习惯。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宁波的食物一、主题的产生:在之前我们曾经做过阿拉宁波的主题,让孩子了解到宁波的历史和各个领域的特色,孩子们兴趣很高,虽然对宁波的海鲜有一定的了解,可是对宁波这个有着深厚的饮食文化城市来说,只谈海鲜似乎并不能全面的代表宁波独特的饮食文化,况且从一个地方的特色饮食入手,可以使他们对宁波的特色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而且食物是他们每天都要接触的,所以我决定以此开展主题活动。

主题网络图:三、教育目标:四、实践活动:语言:《缸、鸭、狗的故事》活动四:社会:《包汤圆》音乐:《大家吃的喜洋洋》五、环境布置:在班级墙面上开辟一个小班块我是小小美食家,可以是幼儿吃小吃时的图片,也可是是幼儿带来的宁波名菜的菜谱或图片,也可以是幼儿自己的文字,来介绍自己最喜欢吃的一道宁波菜。

在区域角办美食一条街、美食大排挡等,请幼儿自己动手,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宁波的特色小吃。

六、家长工作:请家长帮忙替孩子寻找有关宁波饮食文化的书籍、图片、网站、资料等,并且在利用节假日带幼儿去品尝宁波的小吃,有条件的可以带孩子去酒店参观厨房运作流程。

八、活动内容详案:活动一:语言:《缸、鸭、狗的故事》设计思路:要了解宁波的独特的饮食文化,也许从宁波的小吃开始是最合适的。

要吃小吃,就一定要去城隍庙步行街上的缸、鸭、狗,对于这个老字号小吃名字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这对幼儿开始了解宁波饮食文化是一个很有趣的开始。

活动目标:1、知道故事的名称,理解故事的内容。

能简单讲述故事的内容。

2、能够明白宁波著名小吃的由来,培养幼儿对宁波小吃文化的浓厚兴趣。

3、养成认真倾听故事的习惯。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在课前请家长代幼儿去缸、鸭、狗吃小吃,缸、鸭、狗的照片和资料。

活动过程:1、引出课题。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口缸、一个鸭子、一条狗,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你们看黑板上有什么东西啊?(有缸、一个鸭子和一条狗)2、教师提出疑问,引导幼儿讨论。

那我们小朋友想一想,动动脑筋,这三个东西有什么联系吗?3、教师简短谈话,引入课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缸、鸭、狗的故事》。

4、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5、教师出示有关的图片、资料,再次讲述故事,并提问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1)这个张店主叫什么?他识字吗?(2)他是用什么方法做的招牌呢?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方法?故事:从前,有个非常勤劳的人,虽然家里很穷,可是由于他刻苦的努力开了一家小吃店,日子还是过的有声有色。

此店主姓张,乳名叫阿狗,他在小吃的制作上很下工夫,名字越来越大,来光顾的客人也越来越多,店也越做越大,可是有了店铺总得有个招牌,有个名字吧,可是这个张老板是不识字的,阿狗想来想去,头都想破了却也想不出个办法,他又是个要强得人,不想去求别人,终于有一天,他灵机一动,想起了用实物代替,这还要感谢我们宁波可爱的本地话,因为在宁波话中张音同缸,阿音同鸭,狗音仍为狗,于是张阿狗的店招牌就成了现在这摸样:一口缸、一个鸭子、一条狗,流传至今。

课后反思;孩子们对吃的东西比较有兴趣,这堂生动有趣的语言课,对于幼儿开始了解宁波的饮食文化起了一个很好的开头,小朋友们认真的听,并且能够提出各种有关小吃的问题,使这个活动开展起来十分顺利,孩子们对小吃文化的兴趣也高涨起来,家长反馈说孩子们回到家后都给他们讲了这个故事,有的孩子说我们宁波人真聪明,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活动二:社会:《包汤圆》设计思路:要了解宁波的小吃,从宁波的特色点心开始是最合适的。

点心中还是以宁波猪油汤圆最有名气,它已有700年的历史。

加上之前对缸、鸭、狗这个百年老店的了解,孩子们对这个老店最出名的猪油汤团也是垂涎已久了。

活动目标:1、在动手包汤圆的活动中,进一步对宁波特色点心感兴趣。

2、品尝自己制作的点心,有参与的愿望。

活动准备:水磨糯米粉、清水、馅活动过程:1、引出主题。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圆又圆,一碗汤圆满又满,三毛钱来卖汤圆汤圆一样可以当茶饭。

小朋友,老师唱的歌好听吗?(好听!)那你们知道老师唱的是什么吗?(是汤圆)那你们想不想吃汤圆、作汤圆啊?。

(想)2、出示一只包好的汤团。

快来看看老师手上拿着什么?(汤圆)好,那请我们小朋友好好的看一看,这个汤圆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白白的,而且里面有很好吃的东西)里面好吃的叫馅,是用猪油、白糖、黑芝麻麻馅做成的,这个呀就是我们宁波有名的猪油汤团!3、请幼儿边看,讲解:请小朋友想一想馅是怎么进去的呢?这是宁波特有的吗?4、老师示范讲解包汤团的要领。

我们小朋友将我们面前的水磨糯米粉加一些清水,慢慢的揉成一个圆圆的、小小的粉团,然后把我们准备好的馅用调羹舀起一点放到粉团中间的地方,在撺成一个圆就做好了5、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动手操作。

6、请食堂的师傅帮助下汤圆,幼儿在旁观看,教师做讲解,幼儿吃汤圆。

课后反思:活动三:社会《我看厨师做美味》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宁波有名的菜肴和小吃。

2、乐于与同伴一起分享。

活动准备:1、事先与厨师联系。

2、布置工作间,每人一套餐具。

活动过程:1、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知道或吃过那些宁波的菜肴或小吃。

2、食堂工作人员给幼儿讲有关即将制作的这道菜的故事,激发幼儿兴趣,3、食堂工作人员现场制作一、两种宁波小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鼓励幼儿参与。

4、一起分享品尝。

活动四:科学:《我最爱吃的小吃》活动目标:1、进一步了解宁波有名的菜肴和小吃。

2、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幼儿园食堂自制和购买的各种宁波的小吃及菜肴,布置一个自助餐厅。

活动过程:1、以自助餐的形式,开展宁波名菜、名小吃品尝活动,每一道菜都标出菜名和典故。

幼儿自取食物时,教师向幼儿介绍该食品的名称和典故,丰富幼儿对宁波名菜、名小吃的了解。

2、请幼儿品尝小吃。

3、引导幼儿边吃边交流:吃的是什么?什么特点?自己认为最好吃的是什么?为什么?活动五:美术:《我们也来烧鱼》活动目标:1、了解烧鱼的一般方法,萌生乐意参与厨房劳动的愿望,体验烧鱼的乐趣。

2、学习用橡皮泥塑造鱼的立体造型,并用辅助材料装饰。

活动准备:快餐盘、橡皮泥、各种色纸、吸管等。

1、回忆经验。

(1)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样烧鱼的?烧鱼需要哪些东西?(2)每种鱼的烧法一样吗?(3)教师演示一种烧鱼的做法。

2、分组操作。

(1)小组讨论各种不同烧法,如:雪菜墨鱼、宁式鳝鱼、蛤蜊鲫鱼等。

(2)动手操作,巧用辅助材料装饰,教师个别指导。

3、展示作品。

(1)把作品放在一起,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的名称、烧法。

(2)轮流观看、学习分享,体验烹饪的乐趣。

活动六:科学:《开渔节》活动目标:1、了解开渔节的意义及基本活动,关心家乡的时事。

2、了解歌曲内容,学习跟着节拍做相应的动作活动目标:1、尝试用刀切发好的面团,初步学习搓、捏和做包子的方法。

2、在操作活动中激起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鸡蛋、馅、刀活动过程:1、谈话关于宁波的特色点心。

2、制作蒸蛋:请厨房的阿姨发好面团,进行示范。

3、幼儿操作。

4、吃蒸蛋。

活动四:1、初步了解中国菜肴的主要特色:色、香、味、形,观察拼盆的特点。

2、对中国菜感兴趣。

活动准备:书、图片活动过程:1、幼儿自由翻看书或图片。

2、讨论:你看到什么?你喜欢那个菜?为什么?你认为那些菜漂亮?为什么?你在那里看见过这些菜?3、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菜。

活动七:音乐:《大家吃的喜洋洋》活动目标:学唱歌曲,能记住歌名,理解歌曲的内容,并能初步跟唱歌曲。

活动准备:准备歌中所唱的各种小吃,活动过程:一,我们之前了解和吃了那么多宁波好吃的食物,我们小朋友都非常的开心,今天老师给你们听一个好听的歌曲,我们小朋友一定会非常喜欢的。

二,请小朋友先欣赏一遍歌曲《大家吃的喜洋洋》。

三、教歌曲《大家吃的喜洋洋》。

1、你们知道歌中唱的是哪些食物吗?我们先请小朋友来找一下是哪些食物。

2、教师完整的唱一遍歌曲,体温歌曲的歌词的内容3、教师边唱边解释歌词的大意4、教师再完整的范唱歌曲一遍5、幼儿跟着老师唱3遍,幼儿慢速跟唱,根据幼儿学唱的情况,提出每一遍学唱的要求。

九:小结通过主题活动《宁波的食物》的开展,幼儿感受到了宁波丰富的饮食文化特色,认识了宁波的十大名菜及十大名点,知道了宁波特色小吃的由来,了解了昆虫的生长环境,体验到了亲手制作汤团的乐趣,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帮我们收集了大量宁波饮食各个方面的资料、、书籍、网站和图片。

他们利用节假日带幼儿去走街蹿巷品尝宁波的小吃,促使我们主题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

对于如何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作为教育活动内容一直是老师的困惑,通过此次主题活动的生成过程让我深深感到: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幼儿平常生活中的真实需要与兴奋点,在追随幼儿的兴奋点,生成教育活动内容时,教师一定要对幼儿的问题、需要、给以及时的应答与支持,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成长的环境,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反思: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

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小百科:食物是指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

对人体而言,能够满足人的正常生活活动需求并利于寿命延长的物质称为食物。

食物是通常由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或水构成,能够藉进食或是饮用为人类或者生物提供营养或愉悦的物质。

食物的来源可以是植物、动物或者其他界的生物,例如真菌,亦或发酵产品像是酒精。

人类借由采集、耕种、畜牧、狩猎、钓鱼等许多种不同的方式获得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