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湿地介绍
黄河调水调沙给河口湿地保护区带来的影响

黄河调水调沙给河口湿地保护区带来的影响摘要:通过对黄河河口湿地保护区的描述,以及调水调沙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说明了调水调沙不仅增加了湿地面积,而且改善了河口湿地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各种珍稀鸟类数逐渐增多,维持了生物的多样性,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黄河调水调沙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1 河口湿地保护区的概况1.1 地理位置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保护区,行政区划隶属山东省东营市(118°33′-l19°20′E,37°35′-38°12′N),地处黄河三角洲的北部、黄河入海口处,属于典型湿地生态系统。
生态类型独特,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和繁殖地”。
下辖大汶流管理站和黄河口管理站(现行黄河入海口)和一千二管理站(1976年前黄河入海口)三个管理站。
保护区内现有林地13649hm2,草地55480hm2,滩涂38534hm2,水域39280hm2。
1.2 地形地貌地貌黄河近百年来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渤海凹陷成陆的海相沉积平原,地形是指叉状河床为特征的起伏地貌,海拔0~8m,本区的土壤因成土母质和成陆时间的不同而有分异,共包括五个土类:黄褐土、砂姜黑土、潮土、盐土、水稻土。
其中,潮土和盐土分布最广。
主要地貌类型有古河滩高地、河滩高地、微斜平地、浅平洼地、海滩地等[115]。
1.3 气候特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无霜期196d,年均气温12.2℃,极端最高气温41.9℃,极端最低气温-23.3℃,冬季有三个月结冰期。
年均降水量为530~630mm,年均蒸发量1962mm。
水温平均14.2℃,盐度30.6‰,潮汐为无规则的半日潮,潮差2m。
1.4 生物资源保护区内分布的高等植物有43科、123属、193种[116],湿生、水生植物92种,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如碱蓬(Suaeda glauc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拂子茅(Calamagrostis tpigejos)、獐茅(Aeluropus sinensis)等;盐生植物73种,占总种数的37.8%。
黄河流域湿地的保护与管理

黄河流域湿地的保护与管理作者:崔丽娟来源:《民主与科学》2019年第01期目前,黄河流域湿地存在诸多问题。
对黄河流域重要湿地进行分区分级分类保护管理,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加强湿地保护执法力度,加强黄河全流域湿地保护顶层制度设计,等等,是黄河流域湿地保护管理的应对之策。
一、黄河流域湿地概况黄河流域总湿地面积不大,湿地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湿地质量很好,以自然湿地为主。
黄河流域湿地分为黄河上游源头区及峡谷区湿地、黄河上游河套平原地区湿地、黄河中游湿地和黄河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湿地。
黄河源区位于玛多县多石峡以上地区,是湿地集中分布区。
河源区盆地自西向东由3个小盆地串联呈带状,湿地分布在带状盆地内。
由星宿海向东,到达扎陵湖和鄂陵湖,之后向东偏南流经阿尼玛卿山与巴颜喀拉山之间,抵达岷山后再折向西北,使其往返于若尔盖地区,形成黄河第一曲和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泽——若尔盖湿地。
若尔盖湿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
黄河流出中国大地貌第一阶梯之后,进入包括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第二阶梯,在这一范围内有3个湿地集中地区,分别为宁夏平原、后套平原和前套平原。
宁夏平原属于河套冲积平原,湿地类型以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为主,对流域起滞蓄洪水和调蓄水资源作用。
河套平原地处阴山山脉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黄河自西向东从中间穿过。
河套平原湿地地处内陆,地貌以冲积、洪积为主,水源主要是每年5~10月份人工引黄河水。
由于该地区日照充足,降雨量稀少,蒸发量大,地下水位高,因此存在湿地土壤盐渍化等问题;同时,灌溉也使水体富营养化和农药污染等问题目益凸显。
乌梁素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境内,历史上是由黄河改道形成的河迹湖,目前湖面面积293平方千米,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
乌梁素海湿地具有重要的水文调节功能——枯水期确保黄河不断流,凌汛期又能充当滞洪库;同时还起到改善黄河水质、控制河套地区盐碱化等关键作用,减少了农业排水对黄河水质的直接影响。
游黄河口湿地生态园后感

游黄河口湿地生态园后感
黄河口湿地生态园是黄河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滨湿地,温泉湖泊型风景区,面积176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这里风景别致,鸟语花香,自然风景非常优美。
黄河流经合阳,水面宽阔,显得细腻温柔,也造就了黄河最美湿地。
提到洽川就不得不说起著名的“关关雎鸠,在河之州。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因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开篇之作《关睢》所讲述的地方就在洽川,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周文王和太姒两人定情、迎娶的场面。
行走在湿地岸边,清风徐来,天高云淡,芦苇茂密,环顾四野,令人心旷神怡,对于远离了喧嚣城市的人们来说,置身于野趣盎然湿地岸边,确实是难得的人生享受。
据讲解员介绍,洽川地处我国候鸟南北迁徙的中轴线上,大片的黄河滩涂是鸟类的乐园。
这里水源充足,鱼虾丰富,芦苇茂密,气候湿润,每年10月至来年4月,都会有丹顶鹤、白天鹅、大鸨、灰鹤等70余种国家保护的一二级鸟类来此越冬。
近几年,黄河口湿地生态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建设方面的批示指示精神,加大环境治理、生态恢复力度,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下一步,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机遇、超前谋划、科学立项,加快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步伐,建立长效机制,层层落实监管职责,持续巩固湿地及野生动物保护红线。
加大执法打击,尽快完善县域湿地保护划界立标工作,完善管理体系和执法体系。
争取资金,逐步建立具备现代化监测预警、管控手段的专业队伍,把湿地保护工作推向更高水平,使黄河湿地成为鸟儿的天堂。
黄河口生态区简介

黄河口生态区简介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位于黄河入海口处,在山东八号旅游区——黄河口旅游区内,是山东省建设的第六条旅游线路,是东营市重点建设的三大旅游首位。
该旅游区位于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内,距东营机场大约40公里,有专车可直达,所处河口区公路密度为75公里/百平方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以独有的黄河口湿地生态景观而闻名。
古诗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而诗中所指黄河入海口就是此处了,它是因1855年黄河改道而成,地处渤海与莱州弯的交汇处,黄河千年的流淌与沉淀,在它的入海口成就了中国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这就是黄河口湿地生态园,属于高度特异性旅游资源,有很强的观赏性。
因其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园内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有刺槐林1.2万公顷,各种生物1917种,其中水生动物641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达氏鲟、白鲟两种;这里也是鸟类的栖息地,鸟类主要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鹳、中华秋沙鸭、金雕、白尾海雕等多种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与30多种,而且随着我们进一步对湿地的恢复和保护,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鸟类停留在这里,成为鸟类生活的乐园。
是集生态原始旅游、湿地科学考察、鸟类研究、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旅游地。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河入海口,在这里你可以在这看到中华民族母亲河入海的样子,观赏河海交汇的景观,还有一望无际的芦苇湿地景观,向社会开放后,每年都会吸引大批的游客。
由于其特殊的背景,这里已经成为保护母亲河生态教育基地。
每年的五月份都会举办赏槐节,闻槐花万里飘香,品槐花独特美食,游人如织。
每年的十月芦花飞雪之时,举办品蟹节,黄河口独有的野生蟹,味道独一无二,每年都会吸引很多的游人。
主要景点有:黄河入海,湿地之窗,观鸟塔,芦花飞雪,红地毯(一种特殊的湿地景观)。
除此之外,为了体现黄河口湿地生态园的原生态美,特别推出了纯手工纺织的黄河口品牌的老粗布旅游纪念品,非常有特色。
山东—东营—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导游词

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景区。
这里有黄河入海形成的河海交汇奇观,能体验“沧海桑田”的真实演绎;这里有高度特异性旅游资源,集科考、度假、观鸟、猎奇为一体,是地球暖温带地区最年轻、最完整、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全国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这里有美丽的海滨景观,是赶海、观潮、赏月、观日出的理想境地。
下面,我非常荣幸地陪同大家进行现场参观。
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景区位于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占地面积80平方公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它拥有沼泽湿地生态区、槐林生态接待区、芦苇湿地观鸟区、海滩湿地观光区和新国土观光区等五个功能区,设立了湿地之窗、芦花飞雪、槐花飘香、柳林叠翠、黄龙入海、长堤观海等黄河口“十景”。
黄河入海口处有全世界暖温带最完热、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形成了以野、奇、特、新、旷、幽为特点的河口、森林、湿地、草甸、芦苇、水域、海滩等景观。
我们游览的第一个景点——乘游船观览神奇的故河入海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国第二大河,孕育了千年华夏文明,辗转万里,从这里汇入渤海。
黄河作为世界上输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向海内延伸2.21平方公里,年均造陆32.4平方公里左右,“沧海桑田”的自然规律在这里得到了真实的体现。
从空中俯瞰,大片新生地就像是巨幅水墨画,黄黄的河水汇入蓝蓝的大海,交汇之处,黄蓝泾渭分明,蔚为壮观。
我们游览的第二个景点——独特的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黄河泥沙淤积成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则是全世界增长最快、中国最大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面积约为4500平方公里,是《拉姆萨尔国际湿地公约》缔约国要求注册的国际重要湿地,早在1992年就已设立为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主要“中转站”和越冬、栖息、繁殖地。
生态学家把她视为研究新生陆地形成、演化、发展的重要基地,生物学家把这里看做是研究生物衍化及演替规律的基因库,鸟类专家视这里为研究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生存、栖息、迁徙规律的特殊地域,水土保持专家们则把这里看做是反映黄河治理成效的晴雨表。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讲解词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讲解词尊敬的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黄河口生态旅游区。
我将为大家介绍这里的风景和特色。
一、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位置和概况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位于中国山东省东营市东北部,是黄河入海口的最后一段河道,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口之一。
这里的河道宽阔,水流湍急,景色壮丽,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二、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自然风光1. 河流壮丽景观: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这里的黄河河水宽阔,浩浩荡荡,河水呈现出金黄色,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2. 河口湿地景观:黄河口湿地是国际重要的湿地保护区,这里有丰富的湿地植被和鸟类资源。
每年夏秋季节,成千上万只候鸟从北方迁徙到这里栖息,构成了壮观的候鸟画卷。
3. 沙滩景观:这里的沙滩宽广,沙质细腻,是游客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沙滩上可以进行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运动,也可以悠闲地享受海风和阳光的沐浴。
三、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文化特色1. 黄河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里有着丰富的黄河文化。
游客们可以参观黄河博物馆,了解黄河的历史和文化,感受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2. 渔家文化:黄河口附近的渔村是典型的渔家文化聚集地,这里的渔民们世代以渔为业,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仍然保持着原汁原味。
游客们可以在渔村体验渔民的生活,品尝新鲜的海鲜,感受渔家文化的魅力。
四、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旅游活动1. 水上项目:游客们可以乘坐游船,欣赏黄河的壮丽景色;也可以参加划船、钓鱼等水上活动,感受水上运动的乐趣。
2. 沙滩活动:在宽广洁净的沙滩上,游客们可以进行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运动,也可以悠闲地晒太阳、沐浴海风,享受海滩度假的舒适。
3. 观鸟活动:黄河口湿地是候鸟的乐园,游客们可以在湿地保护区观鸟,欣赏成千上万只候鸟的壮观场景。
4. 渔村体验:游客们可以参观渔村,了解渔民的生活和渔家文化,还可以亲自下海捕鱼,体验渔民的生活方式。
五、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旅游服务1. 交通便利: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交通便利,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达,也可以自驾前往。
黄河河口地区湿地的变化

5.3 管理体制不健全,投资相对滞后
• 自从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以来,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但是因受到投 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现有的管理依然很薄弱, 管理水平不高,设备资金缺乏,一定程度山影响 了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长期以来,河口治 理就没有有固定的投资渠道。1996年国家计委批 复的河口流路治理一期工程,明确由水利部、山 东省政府和石油部门三家共同投资建设。但是目 前,胜利油田作为国有企业已改制为上市公司, 无法再支出这部分资金,地方政府出资也存在很 大的困难,使得目前治理、监测、研究等方面资 金缺乏,无法有效的开展工作。
3、黄河河口湿地 的特点
• 黄河口湿地的范围
• 黄河河口新生湿地指现行黄河入海口及其临近区 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7º35′~37º54′,东京 118º43′~119º20′。黄河河口新生湿地是黄河三角 洲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它是典型的河口湾和滨 海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其内大 面积的浅海滩涂和沼泽,丰富的湿地植被和水生 生物资源,为鸟类的繁衍生息、迁徙越冬提供了 优良的栖息地,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 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
6.4 大力调整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
• 东营市是山东粮食的主产区,国民经济在 20多年来翻了两番,初步实现了小康,可 是这主要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的。 因此,应该考虑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方休 耕,保护黄河三角洲湿地等,这对本地区 的发展至关重要。
7、结论
•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在 人口与资源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湿地的保 护更显重要。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对黄河 口湿地的研究与保护,建立科学的管理体 制,完善投资渠道,构建良好的学术研究 氛围,拓展对外学术交流,不断吸收和引 进先进的治理理念,加大创新力度,从而 实现黄河口湿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达成 人与自然的和谐。
黄河口湿地植物优势种群更替的历史和原因

黄河口湿地植物优势种群更替的历史和原因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黄河口湿地植物优势种群更替的历史和原因引言黄河口湿地是中国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其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受到了广泛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一片生长之地……湿地吸进去的是水,挤出来的是土地。
这里,原本是汪洋一片,是黄河,以精卫般的执着,日复一日填海造陆,终于孕育出这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葱葱绿洲——黄河三角洲。
这里,是黄河母亲的入海口。
在这里,黄河张开双臂拥抱大海,用自己黄色的乳汁哺育最爱的稚子,看着他一天天茁壮成长。
这里,是中国最年轻的土地,流淌不辍的黄河从上游高原携带巨量泥沙冲刷着黄河口,留下了15.3万公顷的湿地。
这就是黄河口湿地——“地球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系统”,也是“国际重点保护的13处湿地之一。
黄河口湿地分为两大片,主要是现行清水沟流路和原刁口河流路冲淤形成的新生湿地,总面积约230平方公里。
这片处于黄河口的神奇土地,宛若传说中生生不息的金色息壤,平均每年向海中延伸2.2公里,年平均造陆32.4平方公里。
换句话说,黄河入海口平均每天就造出1个足球场。
历史上,由于黄河“善淤、善徙、善决”,造就了神奇的填海造陆功能,逐渐生成了今天黄河三角洲大部分陆地。
这是一片奇幻的土地……从空中俯瞰,大片新生地宛若巨幅水墨画,浑浊的河水在湛蓝的海面上呈扇面形铺展开去;交汇地带,碧波黄流,泾渭分明,如两匹美丽的锦缎缠绕在一起,呈现出裂帛般雄伟壮观的大美,让人不能不震撼于天地造化的鬼斧神工,怦然心动的激情喷涌而出。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独特的湿地生态和动植物景观。
这片“地球之肾”,不仅调节了气候,而且为众多珍稀、濒危鸟类栖息繁衍、迁徒越冬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目前,这里已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徒的“中转站”,被称为地球鸟类的“国际机场”,被誉为中国野生动物资源的“基因库”。
这里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各种鸟类达280余种。
翩翩起舞的丹顶鹤、悠然自得的大天鹅,和着苇波槐曲,洋溢着生命的祥和、流露出生命的深意。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各种植物393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野大豆分布广泛。
区内有天然芦苇3.3万公顷,天然杂草地1.8万公顷,天然柳林2000公顷,天然柽柳灌木林8100公顷,人工刺槐林5600公顷。
在黄河入海口北端的孤岛上,生长着华北地区最大的平原人工刺槐林。
近1.3万公顷的槐林,锁住了肆虐的风沙,挡住了北来的寒流,改善了黄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为黄河三角洲增添了一道新景观。
槐林最美的季节是在暮春,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槐花开。
放眼望去,遍树花蕾串串,雪白无暇,浓香四溢,沁人心脾;风过处,绿浪浮动,百里飘香,林涛之声响彻云天。
如今,这片野趣天成的莽莽香雪海,这片物我合一的和谐天地,已成为东营人心中的天堂。
行走在黄河三角洲上,人们会情不自禁地为“第二森林”惊叹,这就是黄河口繁盛茂密的芦苇荡。
芦苇依河傍渠沿故道,一片接一片,一方连一方,一去数百里,连绵不断,铺天盖地。
每年仲夏时节,齐刷刷、绿油油的芦苇枝叶相连,漫无边际。
每当阵风掠过,苇荡起伏如潮,碧涛滚滚。
整个苇荡就像一幅巨型五线谱,演奏出浑厚天然的圣音神韵。
秋风送爽时节,也是芦苇的成熟季节。
这时,整个苇荡犹如等待检阅的千军万马,阵容齐整,精神焕发。
日渐饱满的苇穗由淡紫转为粉白,直到芦花盛放,到处是蓬蓬松松、白花花的一片,风乍起,吹来苇絮无数。
看苇絮在碧蓝的天空下悠然飘飞,弥天盖地,真是令人目眩神迷。
这就是让无数人流连忘返的黄河一景——“芦花飞雪”。
物产丰富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水源充沛、土质肥沃的湿地生态,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产品。
整体而言,黄河口湿地仍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
肥沃的淤地上野草丛生,野草丛中野兔穿梭,肴兔肉就成为这一带的特色名吃。
肴制好的兔肉微红带紫,不腥不膻,味道鲜美。
这里还蕴藏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
茵陈、益母草、葶苈子、菟丝子、芦苇、朴硝、车前子、苍耳、海龙、甘草、生地、黄芪、枸杞比比皆是,毫不夸张地说,只要你踏上黄河口这片神奇的湿地,所见所触的都是中草药。
据医药部们的统计,该地区的中草药达292种。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自然保护区吸引了各类生物1917种,其中各种野生动物达1524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50种。
水生动物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鲟、达氏鲟,鸟类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丹顶鹤、白头鹤、大鸨、金雕、白尾海雕、中华秋沙鸭等。
这里保存完整的原始湿地生态系统和数以万亩的原生植被,每年吸引着100多万只涉禽在此迁徙经停烟波浩淼的天鹅湖,拥有63平方公里的广阔水面。
这里四季水鸟不绝,日出时群鸟齐飞,日落时百鸟争鸣,特别是在冬季,上万只天鹅飞临此处栖息过冬,湖面上一群群洁白的天鹅,像天使信手扯下的片片白云,在碧水的衬托下格外高雅圣洁。
走进东营,走进黄河口湿地,就是走进了一片奇幻的人间仙境。
九曲黄河万里沙,这泥沙在接近海平面的地方堆积了河道,使黄河在入海口处多次改道。
最近的不到200年中,在东营附近的改道就有五六次。
我们再看《中国史稿地图册》,黄河在更长的时间里在下游走向变化更大,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在黄海入海,侵犯过淮河、海河的水道。
因此,你必须慨叹黄河的霸气,他在平原上成为天河,居高临下,一发脾气就纵横千里。
自然的力量可以改道,人的力量也可以。
当年北宋抵御金兵掘了口子,蒋中正抗日时扒开了花园口,在他们看来,黄河是战略武器,带来了一段时间内的人为改道。
在景区北门的地图前,我们还看到了规划入海水道,可能将来又会有人工改道。
黄河口生态公园就处于今天的黄河入海口的南岸。
这里最令人难忘的景色是无边的芦苇。
如果你不理解什么叫蒹葭苍苍,你就来黄河口看看吧。
在你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全生长着芦苇。
如果说黄河的激流狂澜,黄河强有力的骨架,黄河的宣泄和咆哮,体现着我们的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
那么,在黄河入海处为黄河的精神喝彩的,就应该是这些芦苇。
芦苇有发达的根系,牢固地生长在湿润的泥土上、沼泽中。
你从外表看他们很普通,本以为他们是敷衍在湿地中偷生,只是以数量取胜。
可你一旦拽一下,就发现他们根基牢固,他们柔弱的外表掩饰了坚韧的意志。
刚刚进入五月,芦苇荡显得苍黄,新的芦苇刚刚映透射出茁壮的新绿,它们就这样一代接一代,前赴后继地为黄河装扮着。
当海风吹来,芦苇从中也掀起千重万重的波浪。
他们随风起舞,却从不倒卧下去。
面对风,他们懂得你支撑我,我搀扶你,去共同化解风的力量。
无论是新生还是已经死亡,都坚定而从容。
三角洲地区都非常低洼,很多是低于海平面的。
而这里湿润的土地适合农业生产,地下又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三角洲地区有很多废弃的河道和河堤,公路经常修筑在堤坝顶端,下面是农田和果园,一些路口有人销售瓜果。
通过浮桥北度黄河,湿地上的磕头机越来越多。
到了仙河镇以东的近海地区,油井、磕头机成群结队地分布在芦苇从中。
可见,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很是肥沃,肥沃得地面上物产富饶,肥沃得地面下黑金无数,支撑起东营这座新兴城市,赋予了人们美好的生活。
为了保护这些农业设施,更是为了保护这里的石油生产,东营的海边建筑了非常坚固的提防,其规模也首屈一指。
这些大堤与一般的江河堤防比起来更威武,他们不仅要抵挡涨潮带来的水平面的提高,更要抵抗台风掀起的狂澜和还浪的冲刷。
因此在海堤前布置了防波堤,其作用是抵消海浪的冲击力,保护后面的主堤。
黄河口的湿地主要分布在以宁海为顶点的三角洲之上,黄河口三角洲是我国温暖带最年轻、分布广阔、保存最完整、总面积最大的湿地分布区。
其湿地类型主要有灌丛疏林湿地、草甸湿地、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和滨海湿地五大类。
黄河三角洲地区位于东营市辖东营、河口2区和广饶、利津、垦利3县,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年平均降雨量533毫米,平均气温12.2℃。
由于黄河携带泥沙的淤积,平均每年以2000~3000公顷的速度形成新的滨海陆地。
三角洲面积8053 平方公里,其中湿地面积42.2万平方公里,包括浅海湿地16.8万平方公里,占41.2%;滩涂湿地10.2 平方公里,占25.4%;河流水面1.59万平方公里,占4.0%;水库水面1.36万平方公里,占3.4%;坑塘苇地4.20万平方公里,占10.4%;沟渠和水工建筑物占地5.72万平方公里,占14.2%;其他湿地0.35万平方公里,占0.86%。
黄河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划为保护的湿地面积为15.3万平方公里。
其中核心区面积为7.9万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1.1万平方公里,试验区面积6.3万平方公里。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自然保护区里有各种生物1917种,野生动物1524种,鸟类269种,植物393种。
区内生长有天然芦苇3.3万公顷、天然杂草地1.8万公顷,天然柳林2000公顷,天然柽柳灌木林8100公顷,人工刺槐林5600公顷。
目前,它是中国华北沿海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自然植被区。
每年经过该区的鹬类水鸟就达100万余只,世界濒危鸟类黑嘴鸥现仅存3000余只,在该区观察到1500余只,这里已成为世界上珍贵鸟类最重要的繁殖栖息地[8]。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是我国长江、珠江和黄河三大江河三角洲中惟一具有重要生态保护价值的区域,是除河源区湿地外最具有保护价值的湿地。
在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演变中,淡水湿地是河口地区陆域、淡水水域和海洋生态单元的交互缓冲地区,是维持河口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关键要素,也是河口生态保护的核心区域和重点保护对象,淡水湿地对维持河口地区水盐平衡,提供鸟类迁徙、繁殖和栖息生境,维持三角洲生态发育平衡等,具有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与功能。
保持黄河河口三角洲生态平衡,已成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