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高风险隧道处理原则及施工技术
高风险隧道管理办法

高风险隧道突发事件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标段隧道施工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分部,各工区在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职责,落实风险管理责任,及时防范化解或减少风险,以较低管理成本获取最大安全保障,根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要求结合分部、各工区隧道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工区应主动、及时、动态地进行风险管理,以保证评估可靠,风险处理合理有效,风险监测准确及时。
第三条隧道风险管理贯穿于设计、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
(二)建立健全隧道风险管理体系第四条集团公司成立了包保组,由翁行炎副总经理任组长。
第五条为加强隧道风险管理和体系建设,分部成立隧道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周长斌副组长:卢海江成员:李华宇张成刚田潮江崔淑斌高峰段明辉汤世效吕培良胡云丰邱家连王正龙汪本钢庞生和由安全总监李华宇负责风险隧道安全管理;总工程师张成刚负责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质部,胡云丰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隧道风险管理的预测、评估、论证和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
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对风险管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进行风险的监控和跟踪。
第六条各工区也要成立以工区长为主任的隧道风险管理小组,把每个风险管理逐个落实,做到及时辨识、检测、评估、上报和具体施工中的设计和管理。
(三)隧道风险管理职责第七条风险管理办公室(安质部)的主要职责1、根据工程特点及《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的相关要求,组织风险管理工作;2、督导各工区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工作;3、组织对高度和极高的风险等级进行风险审查;4、必要时委托相关专业机构进行风险监测;5、检查、监督、协调、处理评估工作的有关问题;6、负责风险排除处理措施方案的审批,并对实施性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八条工程部的主要职责1、参加和参与隧道的辨识和评估工作;2、提供隧道设计图纸及说明中有关风险源、风险点的地质水文资料,从技术角度上提出风险形成的分析、处理意见和措施;3、对各工区进行有关风险的技术交底和资料交接;4、发现风险地段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按程序进行变更;5、参与风险的处理方案、措施的制定和实施阶段的监督、跟踪和验收。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方法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方法铁路隧道工程是铁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隧道在铁路线路中扮演着连接两地的重要作用。
隧道的施工方法对于铁路线路的质量、安全和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法的选择和施工过程的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铁路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包括隧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隧道的开挖方法、隧道的支护和加固、隧道内的设施建设以及隧道施工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内容。
一、隧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现场的勘察和测量,确定隧道的位置、长度、宽度和深度等参数。
其次需要制定详细的隧道施工计划,包括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周期、人力物力的调配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影响。
二、隧道的开挖方法隧道的开挖是隧道工程施工的第一步,开挖方法的选择对于隧道工程的效率和安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隧道开挖方法有:爆破法、掘进法、盾构法等。
1. 爆破法爆破法是传统的隧道开挖方法,通过在地下进行爆破作业来破坏岩石和土壤,从而开挖出隧道空间。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岩石较硬的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开挖。
2. 掘进法掘进法是在地下使用掘进机进行隧道开挖的方法,掘进机利用旋转式刀具或者钻头进行地下岩石或土壤的切削和开挖。
这种方法操作灵活,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开挖。
3. 盾构法盾构法是将盾构机在地下进行隧道开挖和支护的方法,盾构机具有自动化高效的特点,适用于地下水情况复杂的隧道开挖。
三、隧道的支护和加固隧道开挖完成后,需要对隧道进行支护和加固以确保隧道的安全和耐久。
常见的隧道支护和加固方式有:钢筋混凝土衬砌、喷射混凝土、灌浆加固等。
1. 钢筋混凝土衬砌钢筋混凝土衬砌是在隧道内部对岩石和土壤进行混凝土砌筑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加固隧道的结构,提高隧道的承载能力和抗压性。
2. 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是通过喷射机在隧道内壁上进行混凝土的喷涂和硬化,能够有效地对隧道进行加固和衬砌,降低施工的成本和提高施工效率。
铁路隧道的主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铁路隧道的主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交通运输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铁路也成为了现代化交
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铁路建设中,隧道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程,其施工技术及质量控
制要点也非常重要。
1. 预留断面:铁路隧道施工前需要进行预留断面,根据预留断面制定施工方案。
2. 掘进技术:采用钻进法、爆破法等技术,进行隧道掘进。
3. 支护技术:采用顶管、锚杆、喷锚等技术对隧道进行支护,保证隧道施工的稳定性。
4. 排水技术:采用排水沟、排水井等技术进行排水处理,确保隧道内部干燥。
5. 安全措施:采取安全措施,包括配备安全设备、进行安全教育等,保证施工人员
的安全。
1. 施工方案的制定要合理:根据预留断面制定施工方案,保证方案的合理性,避免
施工过程中出现预料之外的问题。
2. 材料的选择要科学: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对隧道的质量影响很大,需
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确保材料的质量。
3. 施工人员的技术要过硬:铁路隧道施工需要技术过硬的施工人员,他们需要拥有
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施工技术,确保隧道质量。
4. 检测技术要到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包括地质勘探、掘进工艺、支护工艺等方面的检测,保证施工质量。
5. 安全管理要到位:隧道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铁路隧道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非常重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
因此,在隧道建设中,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严格控制质量,保证隧道的质量。
铁路高风险隧道处理原则及施工技术PPT培训课件

• 全路在建隧道特点
• 一是隧道所占比重大,隧线比全路平均21.7%。如贵
广铁路隧线比高达54%,成兰铁路隧线比高达70%;
• 二是长大隧道多,长度超过10公里的特长隧道有114座
,1632公里,占全路在建隧道总长的21.3%。如关角隧道 长32.645公里,高黎贡山隧道长34公里;
• 三是隧道地质复杂,高风险隧道多,在建隧道广泛
初始风险
序
段落
风险事件
号
成因
概 率 后果 风险 等 等级 等级 级
1
D1HK2+100~ D1HK2+180
塌方
基岩为泥岩夹砂岩、页岩和灰岩,围岩质 软,节理发育
3
2
中度
2
D1HK2+180~ D1HK2+260
塌方
基岩为泥岩夹砂岩、页岩和灰岩,围岩质 软,节理发育
3
2
中度
3
D1HK2+260~ D1HK2+490
可能 4
偶然 3
不可能 2
很不可 能
1
轻微的
较大的
严重的
很严重 的
灾难性 的
1
2
3
4
5
高度 高度 极高 极高 极高
中度 高度 高度 极高 极高
中度 中度 高度 高度 极高
低度 中度 中度 高度 高度
低度 低度 中度 中度 高度
风险接受准则风险等级ຫໍສະໝຸດ 接受准 则处理措施
低度
可忽略
此类风险较小,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 监测。
• 案例1:达成铁路炮台山隧道
• 全长3 078 m,位于成都郊区的金堂县境内,铁 15局施工,全隧道不通过煤层,但隧道下方2 000~3 000 m处有煤,瓦斯沿地层裂隙上升到地 表浅层,形成储气构造。1994年4月3日平导掘进 到距洞口808 m处,灯炮爆裂引发瓦斯燃烧,死1 人,伤3人。次日,汽车进洞运风管,由于汽车打 火,又引起瓦斯爆炸,死12人。事故后实测,隧 道瓦斯逸出强度为3.54 m3/h。
宜万铁路金子山高风险隧道施工安全保障技术

如果 涌水 量 仍 较 大 , 考 虑 应 围岩 量 测 所 反 映 的 围 岩 变 形谜 度 急 剧 7 。 带 宽约 为2 ~2 m, 碎 带 由胶 结 较 松 过 注浆 加 固后 , 5, 0 5 破 围岩 面 不 断 掉 块 剥 落 , 期 支 护喷 射 初 散 的 构 造 角砾 岩 组 成 , 砾 成 分 主 要 为 灰 补注 浆 。 实 测 水 压 大 干 设 计 水 压 时 , 虑 加 快 , 角 当 考 混 凝土 表 面 龟 裂 、 缝 或 脱 皮 掉 块 , 架 严 裂 钢 岩 和 泥 灰 岩 , 砾 胶 结 差 , 水 , 导 水 性 二 衬 采 用 加 强 型 复 合 式 衬 砌 。 角 富 且 重 变 形 。 岩 或 初 期 支 护 拱 脚 附 近 的 水 平 围 好 。 子 山隧道位于 构造剥 蚀侵蚀 中低 山 金 2.2 软岩 软 塑 性 变形 地段 的 施 工 . mm/ 拱 顶下 沉 量 大 干 0 d, . 加 强 对 隧 道 可 能 发 生 高 地 应 力 地 段 的 收 敛率 大干 0 2 区 , 谷 深 切 , 势 险 峻 。 因 其 处 在 新 华 河 地 又 地应 力测 试 , 制 相 关 曲线 , 岩 体 的 岩 性 I 绘 对 mm/ 并 继 续 增大 时 , 明 围岩 仍 在 发 生 d 说 处 可能 出现 失稳 坍 岩 地 岩溶广布而复杂 , 要工程地质问题有 : 主 岩 特征 , 石 的 物 理 力 学 性 质 、 应 力特 征 等 变 形 , 于 不 稳 定 的 状 态 , 方 。 溶 、 溶 水 、 层 破碎 带 、 岩 等 。 道 穿 越 进行 综 合 分 析 , 据 分 析 结 果 , 测 软 岩 产 岩 断 软 隧 根 预 2 3 2隧 道坍 方 预 防措 施 .. 制 岩 溶 地 层 、 层 破 碎 带 及 深 埋 软 岩 塑 性 变 生 软 塑 性 大 变 形 的 可 能 性 及 变 形 等 级 , 断 施 做 好 超 前 地 质 预 测 预 报 工 作 , 真 观 认 形 地段 , 上 埋置深度大 , 下水丰 富 , 加 地 在 定 相 应 的 处 理 方 案 。 工 时 深 孔 爆 破 改 为 遇 减 尽 施 工 过 程 中安 全 风 险 非 常 高 , 易 出 现 安 浅孔 爆 破 , 少 最 大 一 段 装 药 量 , 可 能 减 察 和 分 析 开 挖 工 作 面 的 岩 性 变 化 , 有 探 极 夏 系构 造 带 及 其 复 合 部 位 , 良地 质 普 遍 , 不 涌 渗 全 事故 。 轻爆破对 围岩的扰 动 。 同时 加 强 对 围 岩 的 孔 突水 、 泥 、 水 量 增 大 和 整 体性 变差 等 及 为 了 规 避 施 工 中 的 高 风 险 , 证 安 全 监控 量 测 , 保 留足 预 留变 形 量 。 此 地 段 的 初 现 象 , 时 改 变 施 工方 法 。 对 一 严 格 控 制 爆 破 装 药 量 , 量 减 小 对 软 尽 施 工 , 目部 设 立 了 安全 质量 部 作 为 安 全 期 支 护 采 取 加 强 措 施 : 是 可 将 格 栅 钢 架 项 加 通过 对 二 专 职 管 理 部 门 , 备 专 职 安 全 检 查 工 程 师 , 改成 型钢 钢 架 ; 是 将 中空 锚 杆 长 度 加 长 , 弱破 碎 围岩 的扰 动 ; 强 围岩 量 测 , 配 按 三是 将 喷 射 砼 改 成 喷 射 钢 纤 维 砼 。 着 “ 本 短 量 测 数 据 分 析 处 理 , 照 时 间一 位 移 曲 线 调 及 开挖 、 支 护 、 成环 、 衬 砌 ” 原 则 , 强 早 快 的 一 规 律 , 整 和 加 强 初 期 支 护 , 时 施 作混 凝 系 列 安 全 管 理 制 度 和 办 法 , 成 完 善 的 形 二 安 全 保 证 和 监 控 体 系 。 具 体 操 作 中 主 要 是 初 期 支 护 要 及 早 成 环 , 是 必 要 时 衬 砌 土 衬 砌 。 在 保 证 施 工 质量 , 前 地 质 预 测 预 报 , 超 注 有 不 良 地 质地 段 施 工 控 制 以 及 值 班 通 讯 、 要 紧 跟 。 对 现 场 施 工安 全 进 行 全 面 管 理 , 时 制 定 同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铁路隧道工程一直是铁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的施工涉及到许多技术问题。
在实际工程中,会面临各种复杂的施工问题,需要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详细探讨。
一、地质条件复杂导致隧道开挖困难在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地质条件往往是最大的挑战之一。
地质条件复杂会导致隧道开挖困难,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安全。
岩石层的变化、地下水的涌出、地应力的变化等,都会对隧道开挖施工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
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了解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可以采用爆破、钻孔等方式来处理岩石层的变化,提高开挖效率。
可以采取排水、支护等措施来应对地下水的涌出和地应力的变化,确保施工安全和进度。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施工方案,灵活应对地质条件带来的挑战。
二、隧道内部通风和照明问题隧道内部通风和照明是隧道工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隧道内部没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条件,不仅会影响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效率,还会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
隧道内部通风和照明问题必须得到合理的解决。
为了解决隧道内部通风问题,可以采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在隧道两端设置通风井或者安装通风设备,可以保证隧道内部空气的流通,达到通风的效果。
为了解决隧道内部照明问题,可以采用 LED 灯具等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保证隧道内部的光照条件,提升工作和运输的安全性。
三、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问题隧道施工是一个高风险的工程,安全问题一直是工程师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隧道施工中可能会面临坍塌、水灾、火灾等意外情况,这些都会对施工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首先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要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加强现场管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隧道工程现场处置方案

隧道工程现场处置方案背景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且危险的工程,需要执行高风险的作业。
工程人员和当地居民在这个工程过程中面临一定的风险。
如果不严谨地进行现场处置,其他的工人和居民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危险。
本文提供了隧道工程现场处置方案,以确保工程人员和周围社区的安全。
预防措施为避免隧道工程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安全教育所有工程人员应接受完整的安全培训,以确保他们了解风险并知道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安全设备所有工程人员必须配备及使用适当的个人保护装备。
安全设备包括头盔、安全鞋、手套、安全带和呼吸器等。
工作程序在隧道工程过程中,必须遵循严格的工作程序和安全协议。
安全检查现场安全检查是必要的,以确保所有设备和工具正常运行。
短期停工以进行安全检查是必要的。
处置方案出现任何紧急情况时,需要以下几个主要步骤:紧急通报如果发生隧道工程事故,请立即通知应急机构和相关工程团队,并向所有工人发出停工的指令。
指挥和控制一名指挥官应该在场地上指挥和控制全局。
完成应急任务时,应清晰明确。
紧急救援伤员应立即紧急送至就近的医院进行救援。
在等待专业救援车辆到来时,首先应由过往车辆或工人,用手推车或板条担架抬送至附近的救护车。
人员疏散在各种紧急情况下,需要立即疏散所有人员。
防止事故扩散防止任何火灾向发生爆炸,必须实施紧急响应。
在灭火前要确保施工压力控制在合规范围。
信息留存紧急情况发生后,必须保存相关信息和记录。
总结隧道工程具有高危险性,因此现场处置方案非常重要。
上述预防措施和处置方案可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同时减少对周围社区的影响。
在任何状况下,工程人员都必须立即启动应急程序,以便有序地处理事故并降低损失。
隧道工程高风险及特殊工序卡控标准(约束性红线准则)》

3.喷射混凝土必须满足设计强度和喷射工艺的要求,必须通过试喷确定。初喷混凝土厚度不少于4cm;
4.喷射作业必须分段、自下而上连续进行。喷射角度应与受喷面垂直,喷射时喷嘴与受喷面宜为0.6~1.8m的距离。回弹料严禁重复使用;
5.后一层喷射必须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如终凝1h后再喷射,必须先用风水清洗基面;
4.对Ⅲ、Ⅳ级围岩必须进行地质素描,应特别重视判断围岩块体结构非稳定体的状态;
5.及时掌握超前地质预报信息,积极推进设计变更工作;
6.认真做好突泥突水、瓦斯突出、有毒有害气体燃爆等事故的应急准备工作;
7.隧道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备的监控量测系统,监控量测点必须及时埋设,开挖2小时内读取初始数据。其中,Ⅳ级围岩隧道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断面间距不得大于10m,Ⅴ级围岩不得大于5m;
3.钢架底脚必须置于牢固的基础上,支垫必须密实、牢靠、稳固,不得有“吊脚”现象;
4.各节钢架连接板间必须以螺栓连接牢固、密贴,沿钢架外缘每隔2m应用钢楔或混凝土预块与初喷混凝土楔紧;
5.采用分部开挖法施工时,钢架拱脚必须施作锁脚锚杆,下半部分开挖后钢架必须及时落底;
6.仰拱底设有钢架时,必须一次全幅安装并喷混凝土覆盖,及早闭合成环;
4.Ⅲ级围岩开挖120米必须完成洞口工程,Ⅳ级以上围岩(含)开挖90米必须完成洞口工程。
六
管棚作业卡控
1.管棚所用钢管的种类、规格和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管棚施作位置偏差±30mm、孔深±50mm,搭接长度不小于3.0m,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管棚钢管接头应采用丝扣连接,同一断面内的钢管接头数量不大于钢管总数量的50%;
4.注浆浆液的配合比、注浆压力、注浆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北京地下铁路直径线采用单洞双线结构型式,采 用盾构法和浅埋暗挖法施工;天津地下直径线采 用盾构法施工;广深港二期福田车站及两端区间, 车站采用超深大基坑明挖、局部下穿地铁车站冷 冻暗挖施工、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ENTER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ENTER
• 全路在建和规划隧道统计 • 统计至2011年底,在建铁路隧道3900座,
长度7400公里,其中长度3~10公里的隧道 554座,2998公里,长度大于10公里的隧 道114座,1632公里;
• 规划隧道4700座,总长9500公里,其中长 度3~10公里的隧道864座,4577公里,长 度大于10公里的隧道135座,1972公里。
• 二、铁路隧道工程技术进步
• 三、铁路隧道风险管理规定与要求
• 四、高风险类型以及处理原则、工程措施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ENTER
一、前言
• 全国运营线路、隧道统计 • 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长度
85096.2km。
• 全路共有隧道9224座,约6550km。全长 3000m以上的隧道共有400座,约 2181.2km;全长500~3000米的中隧道 3765座,3862.9km;全长500米以下的短 隧道6139座,1267.3km。最长隧道是石太 客专太行山隧道,全长27848米。
即将开工建设的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长34公里,深埋、 高地应力、高压富水、断层发育、高地温,工程艰巨。
已经开工的成兰铁路隧道占70%,“四极三高”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ENTER
宜万铁路
• 宜万铁路全长378km, 隧道161座,其长度占全 线总长的60%。其中岩溶 隧道92座,长247 km, 占隧道总长的74%。全线 岩溶极其发育,有齐岳山 等8座隧道为一级风险隧 道,多次发生突水、突泥 灾害,采用综合地质预报 手段及时探明前方岩溶发 育情况,采取注浆堵水、 限量排放和“释能降压” 以及防灾报警等综合技术 措施保证了隧道的施工安 全。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ENTER
2.艰险山区复杂地质条件长大隧道修建技术 不断取得进步
石太客专太行山隧道(27公里长)、宜万铁路隧道(岩 溶高风险)的通车运营,云南大丽、玉蒙、大瑞铁路(围 岩破碎、复杂、多变)的建设,以及西格二线关角隧道 (32公里,目前全国最长)、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29公 里,两台TBM结合矿山法施工)、木寨岭隧道(19公里长、 软岩高地应力)的建设,标志着我国在长大隧道防灾救援、 高压富水岩溶、断层突水突泥、高地应力、地质复杂多变 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技术进步。
(四)“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 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
(五)关于印发《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铁建 设[2010]162号文)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ENTER
3.形成了大断面黄土隧道配套修建技术
郑西客运专线正线全长458km,隧道38座,77公 里,隧线比16.8%。形成了一套大断面黄土隧道设计 施工综合配套技术,已完成铁路黄土隧道技术规范初 稿。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ENTER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ENGINEE铁RIN道G M部ANA工GEM程ENT管 理 中 心 CENTERENGINEERING MANAGEMENT
CENTER铁路高风险隧道处 Nhomakorabea原则及施工技术
肖广智
2013.6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ENTER
•
目录
• 一、前言
• 三是隧道地质复杂,高风险隧道多,在建隧道广泛
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了穿越岩溶、断层、瓦斯、高地应 力、软弱围岩等不良地质。据统计高风险隧道89座、总长 565公里,占全路在建隧道总长的8%;极高风险隧道69座 ,总长709公里,占全路在建隧道总长的10%。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EN二TE、R 铁路隧道工程的技术进步
• 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铁路隧道 修建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 1.高速铁路隧道关键技术已经形成 • 研究解决了列车在隧道内高速运行产生的空气
动力学问题,确定了不同运行速度目标值隧道净 空断面、支护衬砌参数及施工方法,制定了各项 技术标准,确定了洞口结构型式。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ENTER
三、铁路隧道安全施工及风险管理文件
(一)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
(二)关于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铁建设[2007]102号 )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安全工作的通知(铁建设函〔2007〕 1007号 )
5. 水下隧道修建技术取得突破
• 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穿越珠江 口狮子洋河段,是国内第一条水下铁路隧 道。隧道工程范围全长10800m,采用四台 泥水平衡式盾构施工,在江中对接。
• 武广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全长10100m, 设三座竖井、一座斜井。根据隧道各段所 处的地质、地面环境、隧道埋深等条件分 别采用明挖法、钻爆法及非爆破法(下穿 浏阳河段)施工。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ENTER
• 全路在建隧道特点
• 一是隧道所占比重大,隧线比全路平均21.7%。如贵
广铁路隧线比高达54%,成兰铁路隧线比高达70%;
• 二是长大隧道多,长度超过10公里的特长隧道有114座
,1632公里,占全路在建隧道总长的21.3%。如关角隧道 长32.645公里,高黎贡山隧道长3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