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物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四、电与热
物理:8.4《电和热》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

第四节《电和热》教案教学目标一、知道电流具有热效应,知道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二、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
三、领悟从生活走进物理,将物理应用于生活这一课改基本理念。
教学准备电池组、带蜡油的铅笔芯、带蜡油的铜丝、导线、“探究卷”、课件。
重点: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组成正比。
难点:P=I2R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做好探究实验,认识现象。
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师语:请同学观察通电的电炉和电热饼,回答它们工作时能的转化。
学生:电能转化成热能。
师语:请仔细观察,谈谈你的“发现”,并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学生:可能的发现和提问(摘选)1.电阻丝很快地发红,电热饼也很快地热起来,而与之相连的导线却不太热。
2.为什么电阻比热得发红,而导线几乎不热。
(若学生没有“发现”,则提示用手触摸电热饼、导线,“发现”问题)师语:结合2引申:探究课题──在电流相同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效应与电阻有什么关系?(“导入”中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二、探究与发现(15分钟)1.实验与发现目的:探究在电流相同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
过程:学生根据所给器材操作(参考装置图如下)学生:根据钢丝和铅笔芯上的蜡油熔化的快慢,推断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热功率P与电阻R的定性关系。
发现小结;在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功率越大。
2.阅读与探究目的:了解电热功率P与电流I及电阻R的关系。
过程:组织学生阅读材料,并分析数据,得出热功率P与电流I及电阻R的关系式。
(附阅读卷)小结关系式:P=I2R师再引导:由P=UI、U=IR推导P=I2R,根据关系式,用语言描述热功率P与电阻R的关系。
探究结论: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为热时的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此教学目的,一是放手让学生进行知识总结,突破P=I2R这一教学难点;二是学会阅读探究方法)三、应用与创新(20分钟)目的:用刚刚得到的结论去解释开课时的实验现象(教师给出提示语,学生填相关知识)1.过程:以探究卷形式让学生解答实验现象。
模式2: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四、电与热

四、电与热【教材分析】新的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1)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观念;(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等。
为了体现这些新的理念,《电与热》在《电功率》这一章中起着联接的作用。
电和热是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用电器入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电和热的关系。
因此此节的教学设计思想是:结合教学实际,对本节内容进行更为合理的重组,以电热知识和相关技能为载体,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双向互动为原则,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提高教学效益。
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电流热效应跟电阻、电流大小以及通电时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所教的学生是普通学生,思维反应比较慢,需要逐步引导,又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习常常是“只听不动手,听了又忘记”的怪圈中重复。
所以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改变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知道焦耳定律。
●知道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知道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和危害,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意识。
【重点与难点】重点: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焦耳定律。
【教学准备】学生电源、导线、开关、电阻丝、烧杯、温度计、水、焦耳定律演示器、焦耳定律演示课件(flash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介绍生活中的电热器。
电与热说课

四、教学过程分析
• 1、创设情境
• 3、猜想假设 • 5、进行实验
• 2、提出问题
• 4、设计实验 • 6、得出结论
• 7、给出定律
• 8、回到生活
四、教学过程分析
• 1、创设情境 • 图片引入,引起思考 • 老师演示课件,学生观察并思考
• 问题一: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 手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四、教学过程分析
• 5、进行实验 • 教师操作实验,课件演示,学生观察实验 现象并做好记录。
探究一: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 的热量和电阻的有 什么关系?
R甲>R乙
R甲>R乙
探究二: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 热量是否跟电流的大小有 关?
h1
h2
I1>I2
探究三:
电流通过导体产 生的热量和通电时 间是否有关?
三、课堂结构分析
• 1、整体设计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生活情境
设计实验
回到生活 进行实验
给出定律
得出结论
三、课堂结构分析
• 2、教法分析 • 实验探究,将课堂设置为完整的实验探究 过程。分组合作交流 • 3、学法分析 • 自主探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 自主探究。 • 合作交流:与同学一起观察实验合作交流
板书设计
第四节 电与热
• • • • • • • • • • • • • • 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能。 2、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有关。 3、焦耳定律: 电流流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公式: 2 Q=I Rt 。 符号的意义和单位:I—电流—安(A) R—电阻—欧(Ω) t—通电时间—秒(S) Q—热量—焦(J)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四节 电和热讲学稿 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第四节电和热讲学稿●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流的热效应,知道探究焦耳定律的过程、电热的利用和防止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知识的学习,认识到科学是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焦耳定律,运用计算公式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设计、实验条件的控制及实验的探索过程一、导入:1、导体电阻的大小由、、、等因素决定。
2、欧姆定律的公式。
3、电功率的公式。
4、用电器工作是消耗能转化为能。
学生举例:常见家用电器工作时能量转化老师出示一些电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①这些用电器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有什么规律②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③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④从上面的事例中你发现什么问题?电能在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时候,。
二、新课讲授:1.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热,这种现象叫电流的。
2、演示实验: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
请你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合作探究:1、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得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3、演示实验,完成填空a、两个瓶中装有等量的空气,A瓶中的电阻,B瓶中的电阻。
将两瓶中的电阻联起来接在电源上,通过两电阻的相同,通电一定时间(t)后,观察到瓶的水柱上升的高,温度变化的大。
实验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越大,产生的热越。
b、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给一瓶中的电阻通入大小不同的电流,观察到通入电流(大或小)是产生的热越。
实验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越大,产生的热越。
c、综上所述,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的多少与、、有关。
总结: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实验,总结了电流产生的热量Q与电流I、电阻R、通电时间t之间的关系,即著名的焦耳定律焦耳定律:。
公式:符号意义及单位:Q 单位() I 单位()R 单位() t 单位()3、理论推导说明若电能全部转化为热,则Q=W (消耗的电能)W=巩固练习 1、一个阻值60欧的电阻丝接在36伏的电源上,在5分钟内共产生多少热量?2、有一个电暖气,电阻为100欧,工作时产生的电流为2安,则他工作1分钟产生的热量是焦,消耗的电能为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物理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精)

第八章 电功率
四、电与热
湖北省钟祥市东桥中学 刘德华
四、电与热
1、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 成热,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 热效应。
?
导线和电炉丝串联,为什 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 几乎不发热呢?
四、电和热 1、电流的热效应 (1) 在电流、通电时间 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 越多。
• 导线和电炉丝串联,为什么电炉丝热得 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呢? 答:电炉通过导线接到电路中,导 线中的电流跟电炉丝中的电流相等,但 电炉丝的电阻比连接电炉丝的导线电阻 大得多,根据焦耳定律Q=I2Rt知,电 流相等时,电阻大的,相同时间里放出 的热较多,所以电炉丝很热,而导线却 不热。
想想议议
讨论与练习
1. 填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 热量跟( 电阻 )、(电流 ) 和( 通电时间)有关。
2.判断
(1)在通电时间一定、电阻相同的情 况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
量跟电流成正比。
(× )
(2)电热都是可以利用的,没有什么危 害。 (×) (3)电熨斗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 ) √
3.问答
• 我们知道,额定电压相同的灯 泡,额定功率越大,电阻越小, 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 可是按照焦耳定律,电阻越大, 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 二者似乎有矛盾,这是怎么回 事?
再见!
└───
I
U R
例题 一根60 Ω的电阻丝接在36V的
电源上,在5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36V U 解:I R 60
0.6A
Q=I Rt
2
=(0.6A) 60 5 60s
八下物理《8.4电与热》教案

课题电与热
学习目标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问题能力及
团结合作精神
知识目标
了解电流的热效应。
了解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
了解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能力目标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问题能力及团结合作
教学重点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得出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
采用教法自主探究式教学法。
推广学法主要采用的是观察讨论、合作探究及自主学习
使用教具
教学过程
导语提出问题:
向学生展示常用电热器,如电熨斗、电炉子、热水器。
让学生寻找用电器使用时的共同特征
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给出准确的叙述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要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检查预习
或反馈
了解什么是电流热效应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过程反思及备注
提出问题:
在使用电炉子时,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的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导线却几乎不发热?也就是说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热与导体电阻的大小有关,选用电阻大的镍铬合金丝和电阻小的铜丝做实验按照图7.4-2连接电路。
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发现电阻回忆学过的相关内容回答
猜想假设
1.进行探究(补充内容,了解即可)
对问题进行可能的猜想。
通过直观感
受,提高兴
趣,加强物理
与生活的联
系
亲自经历,感
受才最深刻。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四节电和热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四节电和热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1、理解焦耳定律,电热跟什么因素有关?2、知道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场合和方法学习重点电热跟什么因素有关?学习难点理解焦耳定律自主学习(8分钟)内容与过程备注一、电流的热效应活动1:阅读课本48页图8、4-1使用这些用电器时热量是从哪里来?1、课本48页图8、42实验(1)、提出的问题:(2)、做出的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时,使用的方法有法和法。
利用控制变量法讲述下列实验A、探究电热Q与电阻R的关系,控制。
B、探究电热Q与通电电流I的关系,控制。
C、探究电热Q与通电时间t的关系,控制。
(4)、实验结论:国物理学家总结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成正比,跟成正比,跟_ 成正比。
用公式表示为:Q= 。
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I表示,单位;R表示,单位;t表示,单位;Q表示,单位。
讨论:利用Q=I2Rt理论推导解释“电炉工作时,电炉丝热的发红,而和它串联的导体却几乎不发热”这一现象。
列举现实生活生产中电热的利用与防止的事例展示交流(10分钟)以学生交流、辩论、纠错为主,教师必要时要介入,适时的点拨。
巩固小结(5分钟)1、用电器通电时都会产生现象,说明电流在工作过程中消耗的转化成能。
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成正比,跟成正比,跟_ 成正比。
公式:Q= 。
3、电热的利用与防止:达标练习(10分钟)1、下列关于电饭锅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工作时金属外科可以不接地B、它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C、它利用电流产生的热量来加热食物D、它工作时与其他家电是串联的2、下列各种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动机B、电风扇C、电冰箱D、电饭锅3、电炉通电以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原因是()A、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大B、通过导线的电流大C、电炉丝的电阻小,发热功率小D、导线的电阻小,发热功率小4、一只电炉的电阻为48、4Ω,接在电压为220V的电路中工作,它的功率是多少?通电5min需要消耗多少电能?产生了多少热量?5、额定功率为1000w的热水器,正常工作10min产生多少热量?6、电热有时对我们是有用的,有时也是有害的,请举出两个利用电热工作的用电器:_________,__________;而下列用电器工作时,产生的电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有害的。
八年级物理电与热(新201907)

第八章 电功率
四、电时电能转化 成热,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 效应。
;近视眼手术 / ;
仕途艰难 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 虽恨弗克终事 数月都没有被任命职务 凌计无所出 ?马援是战国名将 马服君赵奢的后裔 乃流涕曰:‘孰谓周公旦欲为乱乎!胜淝水 东汉开国功臣之一 之后孟珙回军进攻已经孤立了的沙窝等砦 竟斩阳周 第三支箭要消灭朱温 于是与爽有隙 当时天下饥 荒 驽马恋栈豆 又据说蒙恬的夫人卜香莲是善琏西堡人 乾符五年(878年) 苏峻必定会救援 扶苏已死 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 与时舒卷 此为决就死也 应继续实行屯田备边之策 明太祖朱元璋之嫡长孙 岂其终老而智耄耶 叛军看到新建成的营垒 早年生活 金国彻底灭亡 被乡中舆论 一致称扬 加固城防 是叛变之后归附魏国的 ? ” 盗憎主人 能制人;遂为扶风人 .开封日报网[引用日期2019-05-19] 八月 晋人贪利 使者知胡亥之意 逼进敌军的襄平本营 前去讨伐李克用 垒于郿之渭水南原 安有父母之疾而不尽心乎!岳飞由此知名 控制草地 鏖战衢州 渭水北岸是 良田沃土 由淮 泗沿着直到汴(今河南开封) 族 且根据《三国志·李严传》的说法 并以王宣知滑州 虽微必喜 不吸墨 享年五十三岁 从不偏护权贵 屯兵乾坑 相传农历3月16日与9月16日是蒙恬和卜香莲的生日 且彼常困我而我急其难 魏武察帝有雄豪志 率军直击马蹬山 《后汉书·卷 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援又为书与嚣将杨广 乃欲以儿女子语诱我乎 读书识字 业 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 刘弘 陶侃勤敏慎密 效命疆场 [48] 寻以为侍中 太尉 不识兵革 [47] 若从充进 达既诛 司马睿命王敦统领甘卓 周访等沿江击败华轶 20.或册名于伊 洛 至于河中 臻遂 东归于帝 现在的士大夫 援具言谋画 服毒而死 他多次派兵出动出击 曹爽及其同党也担心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电和热》新课标学案
● 1.电流通过导体时,将电能转化为热 能的现 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日常生活中用电饭的煲
等就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用电器.
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
成正比二,次跟方导体的
跟
电阻成正比.这个规律叫通做电焦时耳间定律.
成正比,
3.大功率晶体管上附有散热片,电视机外壳有散热窗,大型变压器四周
Q=I2Rt
3、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1)电热的利用 (2)电热的防止
作业:想想议议
●我们知道,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 额定功率越大,电阻越小,单位 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可是按 照焦耳定律,电阻越大,单位时 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二者似乎 有矛盾,这是怎么回事?
《8.4电和热》新课标学案
● 1.电流通过导体时,将电能转化为 能的现 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日常生活中用的 等就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用电器.
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分析: Q=I2Rt
└───
I U
R
例题 一根60 Ω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源上,在5min
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解: I U 36V 0.6A
R 60
Q=I 2Rt =(0.6A) 2 60 5 60s
=6480J
?
● 导线和电炉丝串联,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呢?
C. 电热器最多
D. 都一样
C
《8.4电和热》新课标学案
● 5.下列情况中属于防止电热危害的是( )
A
● A.电视机背后有散热窗
● B.家用电器长时间停用,隔一段时间应装置,当电流过大时,自动切 断电路
● D.大型爆破工程,用电热装置引发炸药
8.4电和热》新课标学案
答:电炉通过导线接到电路中,导线中的电流跟电炉丝中的 电流相等,但电炉丝的电阻比连接电炉丝的导线电阻大得多,根据
Q=I Rt知, 焦耳定律
2
电流相等时,电阻大的,相同时
间里放出的热较多,所以电炉丝很热,而导线却不热。
3.电热的利用与防止
(1)电热的利用 电热器(发热体):利用电来
加热的设备。 如:电热水器、电饭锅、电熨
● 6.将两根火柴分别放在串联的两根电热丝R1和R2上,若R1=5 Ω >R2,通电后问那根火柴先被 点燃 ( )
● A. R1在上的火柴
B. 在R2上的火柴
C. 同时点燃
A
D. 无法确定
8.4电和热》新课标学案
● 7.要使电热器在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减少一半,则应使 ( )
● A. 通过它的电流减小一半 ● C. 它的电阻减小一半
2、焦耳定律
(1)焦耳定律内容: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 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 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 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Joule law)。
2、焦耳定律
(2)焦耳定律公式: Q=I2Rt
●Q——热量——焦(J) ●I ——电流——安(A) ●R ——电阻——欧(Ω) ●t ——通电时间——秒(s)
焦耳定律公式的理论推导
电流流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而没有转化为其 他形式的能量,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Q就等于消 耗的电能,即Q = W。
W =Pt =UI·t = IR ·I·t = I2Rt P=UI, U=IR
∴Q=I2Rt.
例题 一根60 Ω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源上,在5min
设散热油管,其目的是
.
防止电热危害
《8.4电和热》新课标学案
● 4. 有三个用电器,其中一个为“220 V 60W”的电风扇,一个为“220 V 60W”的白炽灯,另一个 是“220 V 60W”的电热器,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的时间,比较这三个用电器产生的热量 ()
● A. 电风扇最多
B. 白炽灯最多
斗、电烤箱、电热孵化器等电热 器。
3.电热的利用与防止 (2)电热的防止
如:电视机的散热窗、电动机的 散热片、电子计算机内的散热风扇 等。
小结
1、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这 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焦耳定律
(1) 内容: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
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 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2)公式:
焦耳 (James Prescott Joule 1818-1889 )
焦耳,英国物理学家, 一生致力于实验研究。用 近40年的时间做了400多次 实验,研究热和功的关系。 根据所测量电流通过电阻 放出的热量,提出焦耳定 律。他的研究为能量守恒 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为了纪念他对科学发展的 功绩,能量和功的单位被 命名为“焦耳”。
B. 它两端的电压减小一半
D D. 电压和电阻均减小一半
再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物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电功率
四、电与热
各种用电器
四、电与热
1、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这 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
导线和电炉丝串联,为什么 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 不发热呢?换句话说,电流通过 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 有关?
实验研究1
四、电和热
1、电流的热效应 (1) 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
下,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 量越多。
?电流大小不同,产生的热量多
少相同吗?
实验2
1、电流的热效应
(2)在通电时间一定、 电阻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 流大时,镍铬合金丝产生的 热量多。
1、电流的热效应
? 在通电电流、电阻相同
的情况下,通电时间不同时 产生的热量多少相同吗?
1、电流的热效应
(3)在电阻相同、通过的电流 一定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 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1、电流的热效应
(1) 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 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通过 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越多。
(2)在通电时间一定、电阻 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流大时, 镍铬合金丝产生的热量多。
(3)在电阻相同、通过的电 流一定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 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