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不欠你(发人深省的家庭教育美文)

合集下载

孩子我不欠你的读后感

孩子我不欠你的读后感

孩子我不欠你的读后感《孩子我不欠你的》是一本令人深思的书籍,它讲述了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方式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作为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成长。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犯下的种种错误,以及对这些错误的反思和总结。

她指出,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而不是一味地强加自己的意志和观念。

她认为,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而是独立的个体,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尊重。

同时,她也强调了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意义重大,但也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

在过去的教育中,我也犯过一些错误,比如过分的严厉和指责,以及对孩子的期望过高等等。

但是通过这本书的启发,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尝试着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尊重,同时也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

在未来的教育中,我会更加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尊重他们的选择和个性,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尊重。

同时,我也会加强自己的引导和教育,让孩子在健康的成长环境中茁壮成长。

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教育,让我重新认识到了作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也让我更加珍惜和重视与孩子的相处时光。

总的来说,《孩子我不欠你的》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书籍,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也让我对孩子的成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中,我会更加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尊重。

同时,我也会加强自己的引导和教育,让孩子在健康的成长环境中茁壮成长。

这本书对我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会将其中的启发运用到实际的教育中,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孩子我不欠你的(6)

孩子我不欠你的(6)
孩子,我不欠你的,震撼无数中国家长
(转)
期望我们的家长,能从下面的故事中获益!
美国有个笑话,似乎可以当美、中文化的差异最典型的例子。
有个美国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爸爸回答他:“我有钱,你没有”。
中国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爸爸回答他:“我这辈子挣钱就是为了你,这家将来都是你的。”
大人应该学会对孩子说“人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下面看一个故事,就可以更好了解中西方在对待孩子教育的差异。
去年暑假,一个中国朋友把自己13岁的儿子送到了澳洲伯斯的朋友玛丽家,说要让儿子见见世面,请玛丽照顾一下。
玛丽就开始了她对一个未成年男孩的“照顾”。

读后感 孩子我不欠你的

读后感 孩子我不欠你的

读后感孩子我不欠你的读后感孩子我不欠你的从前,有个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爸爸回答他:“我有钱,你没有。

”所以这个小孩从小就会自己努力,等继承了父辈祖业,也会如此传承,几代过去,就成就百年企业。

另一个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爸爸回答他:“我家有很多钱,等我死了,这些将来都是你的了,”所以,这个小孩,从小就被娇惯坏了,爹还没死,他们就开始大把花钱,整日无所事事。

等到他们接手了父辈产业,很快挥霍殆尽,所以,古语云:“富不过三代。

”下面看一个故事,就可以更好了解不同家庭教育的差异。

去年暑假,一个朋友把自己13岁的儿子送到了国外的婶婶家,说要让儿子见见世面,请婶婶照顾一下,因此,婶婶就开始了她对一个未成年男孩的“照顾”。

刚从车站接回男孩,婶婶就对他说了一番话:“我是你婶婶,在这一个月的暑期生活,你爸爸托我照顾你,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对照顾你的生活并不负有责任,因为我不欠你爸爸,他也不欠我,所以我们之间是平等的。

你13岁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从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时起床,我不负责叫你。

起床后,你要自己做早餐吃,因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吃完后你得自己把盘子和碗清洗干净,因为我不负责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责任,洗衣房在那里,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

另外,这里有一张城市地图和公共汽车的时间表,你自己看好地方決定要去哪里玩,我有时间可以带你去,但若没时间的话,你要弄清楚路线和车程,可以自己去玩,总之,你要尽量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因为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来不会给我增添麻烦。

”13岁的小男孩眨著眼睛听着婶婶的一番言语,心中肯定是有所触动的。

因为在北京的家里,他的一切生活都是爸爸妈妈全盘负责。

最后,当婶婶问他听明白了没有的时候,他说:“明白了。

”是啊,婶婶说得没错,她不欠爸爸,更不欠自己,自己已经13岁了,是个大孩子了,已经能做很多事,包括自己解決早餐,以及自己出门,去自己喜欢的地方。

孩子,我不欠你的!震撼无数中国父母(受益终生)

孩子,我不欠你的!震撼无数中国父母(受益终生)

孩子,我不欠你的!震撼无数中国父母(受益终生)孩子需要学会独立自主的能力,而我们也总有一天会退出孩子的生活,他们终将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我们很有钱吗?”有个美国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 爸爸回答他:“我有钱,你没有。

”所以美国小孩从小就会自己努力,等继承了父辈祖业,也会如此传承,几代过去,就成就百年企业。

有个中国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 爸爸回答他:“我家有很多钱,等我死了,这些将来都是你的了。

”所以,中国富人小孩,从小就被娇惯坏了,爹还没死,他们就开始大把花钱,整日无所事事。

等到他们接手了父辈产业,很快挥霍殆尽。

所以,古语云:“富不过三代。

”下面看一个故事,就可以更好了解中西方在对待孩子教育的差异。

01“希望你的到来不会给我增添麻烦。

”去年暑假,一个中国朋友把自己13岁的儿子送到了澳洲的一个朋友玛丽家,说要让儿子见见世面,请玛丽照顾一下。

因此,玛丽就开始了她对一个未成年男孩的“照顾”。

刚从机场接回男孩,玛丽就对他说了一番话:“我是你爸爸的朋友,在澳洲一个月的暑期生活,你爸爸托我照顾你。

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对照顾你的生活并不负有责任,因为我不欠你爸爸,他也不欠我,所以我们之间是平等的。

你13岁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从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时起床,我不负责叫你。

起床后,你要自己做早餐吃,因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吃完后你得自己把盘子和碗清洗干净,因为我不负责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责任。

洗衣房在那里,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

另外,这里有一张城市地图和公共汽车的时间表,你自己看好地方決定要去哪里玩,我有时间可以带你去,但若没时间的话,你要弄清楚路线和车程,可以自己去玩。

总之,你要尽量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因为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来不会给我增添麻烦。

”0213岁的小男孩明白了...13岁的小男孩眨著眼睛听着这位不许自己叫她阿姨,坚持要他直呼其名——玛丽的一番言语,心中肯定是有所触动的。

孩子,我不欠你

孩子,我不欠你

孩子,我不欠你作者:来源:《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5年第02期去年暑假,一个中国朋友把自己13岁的儿子送到了澳洲伯斯的朋友玛丽家,说要让儿子见见世面,请玛丽照顾一下。

因此,玛丽就开始了她对一个未成年男孩的“照顾”。

刚从机场接回男孩,玛丽就对他说了一番话:“我是你爸爸的朋友,在澳洲一个月的暑期生活,你爸爸托我照顾你,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对照顾你的生活并不负有责任,因为我不欠你爸爸,他也不欠我,所以我们之间是平等的。

你13岁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从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时起床,我不负责叫你。

起床后,你要自己做早餐吃,因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

吃完后你得自己把盘子和碗清洗干净,因为我不负责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责任。

洗衣房在那里,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另外,这里有一张城市地图和公共汽车的时间表,你自己看好地方决定要去哪里玩,我有时间可以带你去,但若没时间的话,你要弄清楚路线和车程,可以自己去玩。

总之,你要尽量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因为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来不会给我增添麻烦。

”13岁的小男孩眨着眼睛听着这位不许自己叫她阿姨,坚持要他直呼其名——玛丽的一番言语,心中肯定是有所触动的。

因为在北京的家里,他的一切生活都是爸爸妈妈全盘负责。

最后,当玛丽问他听明白了没有的时候,他说:“听明白了。

”是啊,这个阿姨说得没错,她不欠爸爸,更不欠自己,自己已经13岁了,是个大孩子了,已经能做很多事,包括自己解决早餐,以及自己出门,去自己喜欢的地方。

一个月之后,他回到了北京的家。

家人惊讶地发现,这个孩子变了,变得什么都会做,他会管理自己的一切:起床后叠被子,吃饭后会洗碗筷,清扫屋子,会使用洗衣机,会按时睡觉,对人也变得有礼貌了……他的爸爸妈妈对玛丽佩服得五体投地。

问她:“你施了什么魔法?让我儿子一个月之内就长大懂事了?”玛丽说:“我什么也没做,只是让孩子明白他自己的事情该他自己做。

”中国的父母太宠爱溺爱孩子了,只要自己有的,全都给了孩子,自己没有的,也总想要把世上最好的一切提供给孩子,甚至恨不得把下辈子的也帮他们准备好,却忽视了孩子自己的能力和选择,不是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人。

孩子,我不欠你的

孩子,我不欠你的

孩子,我不欠你的这个故事很有意义:有个美国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爸爸回答他:"我有钱,你没有。

"所以对孩子,要说人话。

去年暑假,一个中国朋友把自己13岁的儿子送到了澳洲伯斯的朋友玛丽家,说要让儿子见见世面,请玛丽照顾一下,玛丽就开始了她对一个未成年男孩的「照顾」~刚从机场接回男孩,玛丽就对他说了一番话:「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你在澳洲一个月的暑期生活,你爸爸托我照顾你,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对照顾你的生活并不负有责任,因为我不欠你爸爸的,他也不欠我的,所以我们之间是平等的~你13岁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从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时起床,我不负责叫你。

起床后,你要自己做早餐吃,因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吃完后你得自己把盘子和碗清洗干净,因为我不负责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责任;洗衣房在那里,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另外,这里有一张城市地图和公共汽车的时间表,你自己看好地方决定要去哪里玩,我有时间可以带你去,但若没时间的话,你要弄清楚路线和车程,可以自己去玩;总之,你要尽量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因为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来不会给我增添麻烦~」13岁的小男孩眨着眼睛听着这位不许自己叫她阿姨,坚持要他直呼其名----玛丽的一番言语,心中肯定是有些触动的,因为在北京的家里,他的一切生活都是爸爸妈妈全盘负责。

最后,当玛丽问他听明白了没有的时候,他说:「听明白了」。

是啊,这个阿姨说得没错,她不欠爸爸,更不欠自己,自己已经13岁了,是个大孩子了,已经能做很多事,包括自己解决早餐,以及自己出门,去自己喜欢的地方。

一个月之后,他回到了北京的家。

家人惊讶地发现,这个孩子变了,变得什么都会做;他会管理自己的一切:起床后叠被子,吃饭后会洗碗筷,清扫屋子,会使用洗衣机,会按时睡觉,对人也变得有礼貌了…他的爸爸妈妈对玛丽佩服得五体投地。

问她:「你施了什么魔法,让我儿子一个月之内就长大懂事了?」父母们有一个严重的错误:不把孩子当成人,而是等同小猫、小狗一样的宠物;对孩子一定要说人话,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人。

孩子我不欠你的家长感悟

孩子我不欠你的家长感悟

孩子我不欠你的家长感悟作为家长,我们总是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

我们努力工作,为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同时也付出了很多心血来教育他们。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孩子并不是我们的负担,我们不应该期望他们回报我们的付出。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和价值观,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并给予他们自由成长的空间。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明白孩子不是我们的负担。

他们是自然界赋予我们的礼物,是我们的责任和荣耀。

我们应该以欣赏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而不是将他们视为自己的财产。

我们不能期望孩子回报我们的付出,就像我们不能期望别人回报我们的善行一样。

我们的付出应该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和责任,而不是为了获得回报。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和个性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兴趣、激情和天赋。

我们不能强迫他们按照我们的期望来生活,而是应该给予他们自由成长的空间。

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机会和资源,但不能剥夺他们选择的权力。

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孩子才能真正发展出自己的潜力,并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们应该意识到孩子也需要犯错和成长。

我们不能为了保护他们而过分干预他们的生活。

犯错是成长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失败和反思,孩子才能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自由尝试和探索的机会,而不是过度保护和限制他们。

他们需要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承担责任,这些都是他们未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我们要明白孩子的幸福不仅仅取决于物质条件。

虽然我们努力为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支持,但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满足和情感的认同。

我们应该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陪伴,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

只有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爱和关怀,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明白孩子不是我们的负担,不应该期望他们回报我们的付出。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和个性发展,给予他们自由成长的空间。

我们要让孩子去犯错和成长,帮助他们建立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我并不欠你

孩子,我并不欠你

孩子,我不欠你的!震撼8亿中国父母!美国的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爸爸回答他:“我有钱,你没有。

”所以,这个小孩从小就会自己努力,成就大业,至少能自强自大,自食其力。

中国的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爸爸回答他:“我家有很多钱,等我死了,这些将来都是你的了。

”所以,这个小孩从小就被娇惯坏了,爹还没死,他就开始大把花钱,整日无所事事。

等到他接手了父辈产业,很快挥霍殆尽。

所以,古语云:“富不过三代。

”下面看一个故事,就可以更好了解不同家庭教育的差异。

去年暑假,一个朋友把自己13岁的儿子送到了国外的婶婶家,说要让儿子见见世面,请婶婶照顾一下,因此,婶婶就开始了她对一个未成年男孩的“照顾”。

刚从车站接回男孩,婶婶就对他说了一番话:“我是你婶婶,这一个月的暑期生活,你爸爸托我照顾你。

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对照顾你的生活并不负有责任,因为我不欠你爸爸,他也不欠我,所以我们之间是平等的。

你13岁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从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时起床,我不负责叫你。

起床后,你要自己做早餐吃,因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

吃完后,你得自己把盘子和碗清洗干净,因为我不负责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责任。

洗衣房在那里,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

另外,这里有一张城市地图和公共汽车的时间表,你自己看好地方決定要去哪里玩。

我有时间可以带你去,但若没时间的话,你要弄清楚路线和车程,可以自己去玩。

总之,你要尽量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因为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来不会给我增添麻烦。

”13岁的小男孩眨著眼睛听着婶婶的一番言语,心中肯定是有所触动的。

因为在北京的家里,他的一切生活都是爸爸妈妈全盘负责。

最后,当婶婶问他听明白了没有的时候,他说:“明白了。

”是啊,婶婶说得没错,她不欠爸爸,更不欠自己,自己已经13岁了,是个大孩子了,已经能做很多事,包括自己解決早餐,以及自己出门,去自己喜欢的地方。

一个月之后,他回到了北京的家,家人惊讶地发现,这个孩子变了,变得什么都会做,他会管理自己的一切:起床后叠被子,吃饭后会洗碗筷,清扫屋子,会使用洗衣机,会按时睡觉,对人也变得有礼貌了……他爸妈对婶婶佩服得五体投地,问她:“你施了什么魔法?让我儿子一个月之内就长大懂事了?”宠爱,不是真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我不欠你
有个美国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爸爸回答他 "我有钱,你没有。

"所以美国小孩从小就会自己努力,等继承了父辈祖业,也会如此传承,几代过去,就成就百年企业。

有个中国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 爸爸回答他 "我家有很多钱,等我死了,这些将来都是你的了。

"所以,中国富人小孩,从小就被娇惯坏了,爹还没死,他们就开始大把花钱,整日无所事事。

等到他们接手了父辈产业,很快挥霍殆尽。

所以,古语云:“富不过三代。


下面看一个故事,就可以更好了解中西方在对待孩子教育的差异。

去年暑假,一个中国朋友把自己13岁的儿子送到了澳洲伯斯的朋友玛丽家,说要让儿子见见世面,请玛丽照顾一下,因此,玛丽就开始了她对一个未成年男孩的「照顾」~
刚从机场接回男孩,玛丽就对他说了一番话:“我是你爸爸的朋友,在澳洲一个月的暑期生活,你爸爸托我照顾你,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对照顾你的生活并不负有责任,因为我不欠你爸爸,他也不欠我,所以我们之间是平等的。

你13岁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从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时起床,我不负责叫你,起床后,你要自己做早餐吃,因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吃完后你得自己把盘子和碗清洗干净,因为我不负责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责任,洗衣房在那里,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另外,这里有一张城市地图和公共汽车的时间表,你自己看好地方決定要去哪里玩,我有时间可以带你去,但若没时间的话,你要弄清楚路线和车程,可以自己去玩。

总之,你要尽量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因为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来不会给我增添麻烦。


13岁的小男孩眨著眼睛听着这位不许自己叫她阿姨,坚持要他直呼其名---玛丽的一番言语,心中肯定是有所触动的。

因为在北京的家里,他的一切生活都是爸爸妈妈全盘负责。

最后,当玛丽问他听明白了没有的时候,他说:“听明白了。


是啊,这个阿姨说得没错,她不欠爸爸,更不欠自己,自己已经13岁了,是个大孩子了,已经能做很多事,包括自己解決早餐,以及自己出门,去自己喜欢的地方。

一个月之后,他回到了北京的家。

家人惊讶地发现,这个孩子变了,变得什么都会做,他会管理自己的一切:起床后叠被子,吃饭后会洗碗筷,清扫屋子,会使用洗衣机,会按时睡觉,对人也变得有礼貌了……
他的爸爸妈妈对玛丽佩服得五体投地。

问她:“你施了什么魔法?让我兒儿子一个月之内就长大懂事了?”
中国的父母太宠爱溺爱孩子了,只要自己有的,全都给了孩子,自己没有的,也总想要把世上最好的一切提供给孩子,甚至恨不得把下辈子的也帮他们准备好,却忽视了孩子自己的能力和选择,不是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人。

宠爱,不是真爱!
希望年轻的中国父母,学会为自己和家人活着,也为社会活着,而不是再象过去父母那样,只为孩子活着。

孩子有他们的自己的未来,靠自己寻找,靠自己创造。

或许他们自己找到的未来,比父母提供的更好。

再过几年,中国的宝宝只配给美国的宝宝打工,你信不?请看:
晚餐,我做了最拿手的西红柿炒鸡蛋、糖醋排骨等三菜一汤,我们边吃边聊,非常开心。

吃完饭,两个孩子依旧在聊天,我开始收拾碗筷,美国女孩连忙站起来对我说:“Can I help you?”我第二次一惊,看着这个孩子真诚的样子,我连忙说:“不用了,你们聊。

”我的孩子看着我忙碌了十几年都习惯了,基本是熟视无睹。

而美国女孩能为对方着想,瞬间做出本能的反应,看来是习惯使然。

第二天以后,大家就比较熟悉了,所以一般想问啥就问了。

我看到美国女孩子的护照已经很破旧了,就很好奇地问:“你走过了哪些国家?”美国女孩的回答让我第三次被惊到了:“这是我的第三本护照,大概走过了30多个国家。

”看着我惊诧的表情,她解释说:“一般假期,我们学校都组织同学出去游学。

这次是第一次到中国,主要去上海、南京、北京和西安。

”这四个城市是家长和老师们精心挑选出去的,基本代表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我在暗自佩服的同时不由得发问:“你们这样周游世界,学习怎么办?”要知道我们的孩子寒暑假几乎都奔波在各培训点啊。

美国女孩看着我孩子一脸的羡慕说:“我们平时的学习任务很重的,每天回家的作业量是5小时。

”就这个“5小时”把我丫头给震住了。

在聊到业余生活时,我了解到美国女孩家庭的基本情况:爸爸在自己的企业工作;妈妈基本是家庭主妇,不上班,但是美国女孩强调她的妈妈很辛苦,要负责家里的日常生活、草
地、游泳池和直升机的日常养护;哥哥负责洗碗和协助妈妈搞卫生;她则是负责家里两条狗和三只猫的衣食起居。

一家人各负其责,井井有条。

我们家是爸爸、妈妈要上班,妈妈还要负责全家的生活,孩子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管学习。

在对家庭义务和责任方面明显的我们差距很大。

我第四次被惊到的是听俩孩子聊天,我孩子问美国女孩子遇到最恐惧的事情是啥?美国女孩子说是有一年的暑假,几个家庭的父母把几个10多岁的孩子送到原始森林里,没给带水和食物,没有床和帐篷,跟孩子们相约一周后来接。

那一周是这个孩子最恐惧的,也是最刺激的。

她告诉我孩子为了不挨饿,他们生吃过抓来的老鼠。

这样的活动家长们的出发点是锻炼孩子们的生存能力。

第五次被惊到的是最后一顿晚饭。

快要离开南京了,为了尽地主之谊,给美国女孩尝尝最美味的中国菜,我们带她到了南京最繁华的地段——狮子桥,点了获国家金奖的“鸡煲
翅”,当美国女孩明白是鱼翅做的,她非常坚决地拒绝了这道菜:“这道菜我无法接受,动物需要保护。

”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甚至是不近人情。

我汗颜之余,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饭后,几个孩子相约到附近的电玩城去玩,除了我孩子和美国女孩外,我们还邀请了女儿的两个好朋友。

整个玩的过程我是听孩子跟我复述的:“妈妈,太可怕了,美国人太厉害了!一进电玩城,我的两个好朋友就上去玩了,什么好玩玩什么。

看得出平时繁重的学习压力在这一刻被化解了。

而美国女孩子则拉着我边走边观察什么游戏盈利最大,转了一圈才锁定目标,美国女孩子赢了很多游戏币,分给我们3个,再去找自己感兴趣的游戏玩。

”我一次不仅仅是惊了,简直是被震撼了:小小年纪就知道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处处深思熟虑,确实是太可怕了。

~~我孩子说了一句让我思考至今的话:“妈妈,我们这样下去,以后真的只能是给他们打工的啊……”
短暂的一周时间,给了我六个大大的惊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